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1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2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3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4页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辅导湖州织里实验小学 施建荣摘要:本文通过我校旧馆完小一至六年级6个班的246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抽样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特别是临近毕业,少数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诸如不同程度的焦虑、厌学、逆反、交往障碍、意志品质不成熟等。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是学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心理健康 访问调查 成因及对策一、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在校情绪不良,感到有点烦或不愉快的高达41%。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中段学生有41%,高段有29%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正因为动机缺乏,因此相当部分农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体现在课堂回答问题上,中段有24%,高段有40%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能认真完成作业的中段为83%,高段仅为69%,中高段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显著差异,高段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而面对考试,20%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因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30%4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甚至有2%的中段学生感到自卑,显示出少数农村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孤寂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学生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17%的中段学生,33%的高段学生心中的秘密谁也不说,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农村小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15%25%的学生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10%15%的学生捉弄小动物甚至以弄死为乐,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态,这表明少数农村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 40%左右的学生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其中近15%明显缺乏自信而放弃竞争,10%左右是缺乏服务意识,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参加竞争,14%20%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农村小学生竞争意识不强。而竞争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头,都面临着挑战和竞争。这些心理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其原因,反思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情绪的低谷,保持旺盛的精力,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生活之中。二、成因分析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一)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家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多数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心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小学毕业班学生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相对其他班级来说,要重许多。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有话不想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想请教同学,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想参加。完完全全成了一个被动的“学习机器”。(三) 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仍相当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在家备受父母、祖父母等几辈人的呵护,几乎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同时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新闻媒体、网络世界对当今的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四) 大教育观在农村地区难以树立。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往往出现“1+2=0”的现象,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会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农村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小学生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因此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师、家长的行为不当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三、 对策研究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国著名德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更是精辟地指出:“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成了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儿童、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增多,教师、学校领导的心理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而学校兴起了心理教育热。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发展很快,但是仍然处于起始阶段,辅导工作尚未制度化,没有确立自身的专业地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学校心理辅导理论实践方面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通过此次对农村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调查,成因分析,研究和寻求合理的教育对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一) 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科研室、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来,既开设开展心理咨询,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并注意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及时予以指导。 (二)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不要过多地传授心理知识,避免学科化和医疗化倾向,同时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其认知评价水平和应对技巧并予以适当磨炼,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观念。(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并不神秘,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不过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深化、细化、人性化。如何深化、细化、人性化?1、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理解、信任和欣赏。人们也许奇怪,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百般呵护,在学校同样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备受关怀,为什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效果却颇让人失望呢?我们认为他们缺少的是理解、信任和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有义务感、责任感、善良而坚定、温厚而严格、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注意倾听他们的每一次谈话,了解他们的每一个想法。理解、信任、欣赏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营养素。2、给学生一点宽容,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感中解脱出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给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以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老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点宽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内因作用力。学生的内因没发挥作用,单凭外因作用是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的。因此,当老师在多次教育学生而难以奏效时,不妨试一试“给学生一点宽容,给学生一点自尊”。或许能够解开学生的“心结”。3、心理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增强了心理教育的力量。学生的参与使心理教育工作更为及时、准确,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学生参与工作的同时自身的各个方面素质也得以锻炼提高。组织心育兴趣活动小组,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通过各种心育小活动向学生普及一些浅显的心育知识。如: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保持愉快情绪,如何提高记忆力,如何让自己的思想更集中等。活动中大家分享彼此的经验、思想和感受,一起唱唱歌,一起办心育小报,一起感受体验。4、建设心理咨询室或者悄悄话信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把不开心的事写下来,读一读,看一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开心吗?张开大嘴把食物当成烦恼全部吃下去,你会感觉好多了。”“多参加课外活动,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想要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尊重别人。”“开心的事要告诉好朋友,不开心的事更要告诉他(她),能分担忧愁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烦恼的事告诉别人,它只剩下一半,快乐的事和别人分享,它就变成了双份。”这些话语可以供来心理咨询室的同学阅读,启发大家思考。(四) 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出成效,关键还在于教师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注意避免只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的倾向,否则将会出现一些教师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另一些教师又在制造新的心理障碍。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五)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考查学生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改变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共同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