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论丈从传播、传播技术作为“关系”和“文化”的视角,考察了晚清电报的 进入、应用以及体制变化,以及不同群体传播观念的变与不变,以此个案研究深 入探讨了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 论文重点考察了晚清电报体制变化。从“官督商办”、“商股官办”到“收归 国有”,主导这一体制变化的清廷官方,始终视电报为军事、政治信息控制工具, 并利用各种话语力量和政治权力来加强电报的这一性质,在电报应用处于垄断地 位。因应社会情势,其传播观念亦有变化,如商人参与、引入西学等,但出发点 都基于加强官方的信息传播控制能力。 论文亦考察了晚清不同群体的电报传播观念。商人视电报为谋利手段;士大 夫视之为“全球化”和“寻求富强”的工具;办报者利用之传递多数人共同感兴 趣的消息;“通电”出现意味着各派政治势力亦视电报为“喉舌”,是制造舆论的 x - 具。在不同传播观念及实践的互动下,晚清社会传播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但官 方政治信息控制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传播体制及政策限制着社会信息传播 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对晚清电报主要的传播观念做了批判性检视。尤其分析了官方意在通过 军事政治信息控制的传播观念,维护旧有社会关系,严重钳制着人们通过传播活 动所形成的共同生活。最后,论文指出,只有通过持续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以及 在此基础上传播观念的更新,才能创造、维系和保证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 关键词:传播技术、传播观念、晚清、电报 中图分类号:g 2 0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it o o kt h ea n g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s r e l a t i o n a n d c u l t u r e t ov i e wt h ei m p o r t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e l e g r a mi nl a t e 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e x a m i n er e l a t e d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s ,a n dc h a n g i n ga n df i x e dp a r t so f 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r e a c t i n gt oi t f r o mt h e s eg e ts o m ek n o w l e d g e a b o u ts o c i a l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n g e si nl a t e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m vs t u d yf o c a s e do nt e l e g r a m s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sj n1 a t e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f r o m g o v e r n m e n ts u p e r v i s e sa n db u s i n e s s m e nm a n a g e ,b u s i n e s s m e nf i n a n c et h r o u g h s t o c k sa n dg c i v e r n m e n td e a l s t o t a k eb a c kt ot h es t a t e 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s d o m i n a n tp o w e r :t h eq i n gc o u r ta l w a y sr e g a r d e dt e l e g r a ma sat o o lt oc o n t r o lt h e f l o wo fm a r t i a la n dg o v e m m e n t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yu t i l i z e dv a r i o u sd i s c o u r s ef o r c e s a n d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t oe n f o r c et h i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e l e g r a m ,m a d ei tt oo c c u p ya m o n o p o l i z i n gp o s i t i o ni nt e l e g r a m sa p p l i c a t i o n t h e i r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t o o k s o m ec h a n g e sa c c o r d i n gt ov a r i e d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e x a m p l e ,b u s i n e s s m e nh a d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a n dw e s t e r nk n o w l e d g eh a db e e ni n t r o d u c e de t c h o w e v e r , t h eo b j e c t i v e r e m a i n e ds t a b l e :t or e i n f o r c e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c o n t r o l l i n ga b i l i t y ia l s ot o o ka1 0 0 ka t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t o w a r d st e l e g r a ma tt h a t t i m e b u s i n e s s m e nv i e w e dt e l e g r a ma sm e a n st og a i ni n t e r e s t s ;g e n t r yt o o ki ta sat o o l t o r e a l i z e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s e a r c hf o rw e a l t ha n dp o w e r n e w s p a p e r m e nu s e di tt o t r a n s f e rn e w sw h i c hw o u l di n t e r e s tm o s tp e o p l e 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 p u b l i c i z e d t e l e g r a m ( t o n gd i a n ) m e a n tt h a t d i f f e r e n tp o l i t i c a lf a c t i o n sr e g a r d e dt e l e g r a ma s t h e i re x p r e s s i n go r g a n s ( h o us h e ) w h i c hc o u l dh e l pt h e mt of o r mp u b l i co p i n i o n s a s d i v e r s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a n dp r a c t i c e si n t e r a c t e dw i t h e a c ho t h e r , s o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c h a n g e da l o ti n l a t e 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h o w e v e r , g o v e r n m e n t si d e aa b o u tc o n t r o l l i n gp o l i t i c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k e p tt h el e a d i n gp o s i t i o n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p o l i c i e sr e s t r a i n e ds o c i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f r o mf u r t h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g a v em a i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i nl a t ei m p e r i a lc h i n aa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 e s p e c i a l l yo ng o v e m m e n t si d e at om a i n t a i no l d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t h r o u 譬l l c o n t r o l l i n gm a r t i a la n dg o v e r n m e n t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i sh a dg r e a t l yr e s t r i c t e dp e o p l e s c o m m o nl i f ef o r m e d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c t i v i t i e s i nt h el a s tp a r t ,ip o i n t e do u t t h a t o n l yt h r o n 曲p e r s i s t e n td e e p r e f l e c t i o n sa n dc r i t i c i s m s ,a n dr e n e w a l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d e a sb a s e do nt h e s e ,c a nw ec r e a t e ,s u s t a i na n dg u a r a n t e eah e a l t h y c o m m o nl i f ei ns o c i e t y k e yw o r d s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i d e a s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l a t ei m p e r i a lc h i n a ;t e l e g r a m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g 2 0 2 导言“媒介即讯息”:传播技术、社会与文化 在传播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美国学者布里恩温斯顿认为存在两种观 点,他分别称之为“技术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大致上说,在技术决定论 者看来,技术无所不能,对社会的影响是压倒一切的,人在技术面前相对的无能 为力;而在文化决定论者的观点则给人以权力,把技术牢牢放到社会背景中,认 为社会背景才是决定技术的主要因素。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论多被称 为“技术决定论”,尽管从这个角度为温斯顿所批判,但他同时也指出,麦氏的 理论强调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较有说服力,同时又超越了纯粹技术决定论的解 释,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我们赞同麦克卢汉,并认为他 的理论对于理解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富有启迪。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即讯息”( t h e m e d i u mi st h e m e s s a g e ) 。这句话的意思 是,“任何新技术都创造一个新环境”。媒介构成环境,是因为“媒介即人体 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作为人体的延伸,“各种媒介对 人的联系形式要进行结构组合”,对此,无论东西方社会都一样。即是说,技术 与社会的关系,在麦氏眼中,不是各自孤立的两种东西,而是技术以特定的方式 对社会关系进行结构组合,不同的关系组合方式就了构成不同的社会环境。新技 术创造新环境,意味着新技术所“组合”出来的新的关系,取代了旧有的联系方 式。所以他说,看待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就是“透过一套关系去看另一套 关系”。在这点上,麦克卢汉给我们以重要借鉴:媒介或传播技术,在人们 的彼此联系中存在,也就是社会关系的形成、组合及维系方式。 同时,在麦克卢汉眼中,技术作为人体的延伸,也就是“感官的外化”,通 过这一点,他将媒介与文化联系起来。所谓“感官感知比率”“感知模式”之 类的说法,在其理论中主要用来指人们的“潜意识”或集体社会心理 。既然媒 介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媒介通过感官而投射的,就始终是“个 人和群体联系的总体格局” 。这就是说,媒介影响着人们对彼此关系的理解; 这种理解构成了特定社会中的集体心理。在这一点上,麦克卢汉理论的重要意义 在于,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技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就 必然联系着人们对这一关系的理解;人们利用传播技术维系彼此的关系,也就是 将其对彼此关系的理解、认识,体现于传播活动中。实际上,这种理解、认识, 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观念”,它意味着人们在其观念的支配下,利用传播技术, 去构筑他们心目中的社会关系。 在这种技术、社会与文化的关系的总体视角下,麦克卢汉认为:特定社会联 系着特定的主导媒介;主导媒介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也即人们之间的关 系,人们对此关系的理解,也与主导媒介相一致;主导媒介的变化,即是人们的 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技术引发社会变迁,同样亦由于“媒介即讯息”。 “新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动因”,一旦深入社会,它就立刻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制度 之中,“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新技术创造新环 境,或日环境的力量,都体现在:“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即是在 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关系间,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这个尺度是速度、规模等方 面的变化,对人的组合与行动,“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这个作用的发挥 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感知模式”的变化,媒介是一种“经验转换器”,它通过 重组社会构成的关系,将人类经验转换成新形式,从而在传播过程中使社会得以 维系和发展。所以,从静态的角度,麦克卢汉说,“媒介是文化的面具或集体的 面具”。;从变化的角度,他说“媒介是社会的先锋”。 麦克卢汉以批判性的眼光,将上述总体认识置于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解释 中,尤为鲜明的体现在对印刷时代的批判上。在他看来,由于印刷术这种“线性 的、一致的、可重复的”新媒介的出现,部落社会下围绕口头媒介共同参与的社 会组织形态彻底改变,进入专门化、机械化和分割化,社会关系呈现出“中心一 边缘”的结构;就文化而言,人被“剁成了字钉一样的东西”,文字人掌握了连 续的线性媒介,并以之作为“社会和心理的组织手段”。他对所谓的“地球村” 的乐观,也构成这种批判的对照:电子媒介作为人的“整体延伸”,将对整个社 会关系、文化心理带来根本变革,由机械、分割和“中心一边缘”变为有机、同 步和整体参与n 。 在这种批判中,麦克卢汉更为强调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更新。他指出“媒 介即按摩”( t h e m e d i u m i s t h e m a s s a g e ) ,即由于对媒介所形成关系的认识,一旦 沉淀入社会心理的潜意识,人便会麻木不觉,甚至会成为其“司服系统”。 只有通过对旧有文化的反省,人们才可能认识到无意识的存在,从而有可能从旧 有传播技术、社会关系下的麻木恍惚状态中得至解放。这也意味着,尽管新媒介 能够通过对社会心理的慢慢改变,使旧有的社会关系或感知模式被取代,但这仅 是一种麻木状态下的更替;要想真正获得解放,新的传播技术只是提供了可能, 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对旧有社会关系的反省和批判。 从这里简要述及的麦克卢汉的观点,不难看出,麦氏的理论与温斯顿所说的 “技术决定论”有着鲜明的不同:传播技术在麦克卢汉这里,并非是一种孤立的 压倒一切的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之中,构成、维系并改变着人们的社 会关系;这也意味着人在技术砸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不仅通过传播技术去理解彼 此之间的关系,亦能够利用技术去建构彼此的关系。而且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理 论中,包含着一种对传播技术的批判审视,它同时指向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传播观 念。 上述种种,都是麦克卢汉理论中极富价值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但同时也 应指出,其理论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即新媒介似乎是“自生自发”的,“从一片 独立领域里自行冒出来,然后创造了新社会或新的人类环境”“。尽管麦氏偶尔 也简略地指出,诸如战争和对战争的惧怕之类的“群体压力和刺激积累”,是技 术延伸的主要刺激因素”;但在总体上其眼中的媒介似都是“横空出世”,是人 体的“自然”延伸。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威廉斯对其理论给予尖锐批评,认为这一 出发点导致麦氏以精致化的形式分析,使媒介脱离了活生生的实践( p r a c t i c e s ) , 将媒介本身看作原因,则“所有的其他原因,所有的历史现象,转眼间都化约成 了效果“。 麦克卢汉因此也被批评为,丢掉了他的老师,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最 关键的东西”:批评性的脉络17 。我们也不妨对照下这个“脉络”。英尼斯的理 论起点,在于他在技术与文化之间假定:“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英尼斯亦着眼于人类传播史或文明 史指出,传播技术存在着倚重时间和倚重空间的不同所谓“倚重时间”指媒 介笨重而耐久,利于知识在空间中横向传播,如适合建筑和雕塑的黏土、羊皮纸 和石头;“倚重空间”则指媒介质地轻巧可携带,利于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 如适合治理和贸易的莎草纸;与之相应,特定社会的文化也可分为空间束缚型、 时间束缚型两种:前者注重空间的扩展和控制;后者强调时间上的延续”。这就 是他所说的“传播偏向”( b i a s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 英尼斯继而指出,技术和文化的偏向,都发生在特定社会的传播过程中,“偏 向”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为一种“集中一分散一再集中”的循环过程,新传播技术 的产生,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英尼斯看来,稳定的社会需要时间观念和 空间观念的平衡,也即两类知识传播的平衡,但传播媒介在文明中造成偏向,“只 有在很罕见的间歇期”,另一种媒介的影响才能抵消其偏向,从而达到平衡;“在 这两者之间求得相对平衡的帝国,却受制于技术变迁而引起的动荡”。英尼斯 就此展开的是他辩证传播史观的两个核心要素:“垄断”和“循环”2 1 :传播技 术本身的偏向,加上某些群体对该技术的控制,会在特定社会造成一种知识的垄 断,而新传播技术往往在垄断影响达不到的边缘地区产生,旦产生就会打破垄 断;因而又“迫使知识垄断或知识寡头的重新组合”。2 “集中一分散一再集中”, 循环的过程就如此往复。在垄断形成、维系期间,由于“长期使用”的传播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知识”的特征,特定社会文化就表现出相应的偏向。 正是由此,英尼斯导出了他对西方社会文化的批判:包括电子媒介等新的传播技 术,不断强化了人们对空间利益的追求,为控制空间所必须的知识也越来越量化 和标准化,“批量生产和标准化是西方的大敌”,“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努力去重新 把握口头传统的活力。” 在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这一根本出发点上,麦克卢汉与英尼斯并无不同, 他们都将传播技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并赋予其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重要地位, 理论的最终落脚点也都在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但是,麦克卢汉眼中“自生自发” 的媒介,脱离了其产生的具体历史环境,而英尼斯则明确指出,传播技术本身即 根植于人们对时空进行控制的需求。这样,二者在理论分析及对社会历史的认识 上,就表现出鲜明的差异。麦克卢汉眼中那种相对简单的技术与社会关系结构的 对应关系,在英尼斯那里就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社会进程:一旦媒介出现,必 定被特定群体用于对时空的控制;为加强控制能力,也必然会形成对传播技术、 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的垄断;新的传播技术固然会以“非集中化”形式打破此垄 断,但随着垄断群体的重新组合,“集中”的过程也会以新的形式再现。与此认 识分析相一致,麦克卢汉更多从社会心理角度出发的技术与文化关系,在英尼斯 的理论中就与知识观念上的垄断控制相联系,这一垄断控制正与特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控制相适应。 恰如温斯顿的批评,麦氏的理论建立在“前后关联很不紧密的历史因果关系 基础上”。由此处不难看出,相比英尼斯,由于缺少了对具体而复杂的社会历史 进程的分析,麦氏尽管看到了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间的密切关系,但却存在着对 这一关系的化约,从而减弱了其理论的针对性和批判力度。批评者所指出的各种 问题,诸如麦氏眼中人类社会的演进依然是一种“线性”划分,不同的新媒介实 际上“补充”而不是“替代”了前一个时代的文化;麦氏甚少强调印刷媒介在带 。 来专门化、机械化的同时,促进了理性和批判精神;他对“地球村”的拥抱,也 很少注意到同时伴随的权力监控“,等等,根本上都与此相关。 所以,威廉斯最终还是将麦克卢汉的理论,称为“一种很复杂的科技决定论”, 并批判其对时下社会文化状态的认可”。他从与英尼斯相似的“过程”角度,对 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作了一个简洁的描述:最初某些特定群体的 特定意向( i n t e n t i o n ) 及其强弱程度,对传播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具有根本性 左右力量;但其后会有不同意向的群体加入对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传播技术还会 产生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于是各个不同的群体都会修正原初的意 向“。在这里,围绕传播技术的种种“意向”,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传播观念”, 也就是不同群体对“为了什么而传播”、通过传播建立怎样社会关系的理解;这 些“意向”或“传播观念”,体现于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活生生”的传 播实践,与具体的传播技术应用,以及特定的传播体制,进而也与特定的社会政 治经济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从威廉斯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过 4 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传播观念彼此进行着对抗与争夺的过程。在各个社会历史 阶段,尽管存在着更具“根本性左右力量”的传播观念及其实践,但也同时存在 着来自其他群体的对话和互动;互动的过程,重塑着传播技术的应用及人们相互 之间关系,它反过来也使人们修正自己的传播观念。 正是从“过程”的角度,威廉斯指出在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上,“真正 的决定论涉及了整个实质的社会过程”,社会结构为人们的实践设定了“各种限 制与压力”,但人们又“从来不至于全盘地被其控制”。从麦克卢汉、英尼斯 到威廉斯,视角不同,方法各异,但我们一再看到了对传播实践、传播体制,进 而对其中的文化观念,所进行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背后的视角,也都在于既看到 了社会结构的“压力”,也看到了人们的主动性。而种种对传播观念的反思和批 判,也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立场:媒介和传播,不仅在词义上都有“公共”之义 ”,二者在构成我们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恰如凯瑞所 说,英尼斯的理论批判,实际上是要通过鼓励具有创造力的传播,维系公共领域 的可能和活力”。 因而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在这个价值立场下,一方面,要从社会关系的视角 看待传播技术,看到与传播技术密切相连的人们对彼此关系的理解;同时,还要 把这种关系置于社会过程、历史过程下观照。既要考察围绕着传播技术,传播观 念及实践所进行的控制与反抗、合作与妥协等诸种互动,也要考察这样的互动所 带来的变化。这样,我们才能既看到,各种传播观念及实践,借助传播技术以何 种方式,给人们的社会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变动;也同时看到,变动了的社会传播 状况及体制,又如何影响到了人们的传播观念及实践。也只有通过对这一社会的、 历史的过程进行深入的观察、辨析,我们才能更具批判性的发现:围绕着传播技 术,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因素,以怎样的过程,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生 活。 有了这样的立场和视角,现在我们就可以走进晚清,去看一下,电报的嘀答 嘀答声,是如何在古老帝国的上空响起的。 【注释】 。布里思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来丰译,新闻大 学2 0 0 1 年冬季号,页2 9 3 5 。麦克卢汉在19 6 4 年9 月17 日同一天以及10 月3 日写出的信件中,都表达了 对批评的回应和在表达上的改变。分别参见致巴克敏斯特富勒、致约翰卡 尔金、致哈里斯科尼亚,见莫莉纳罗等编麦克卢汉书简,何道宽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3 5 4 3 5 8 。麦克卢汉一种媒介擅用另一种媒介是自然的吗? ,见:埃里克麦克卢汉 等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2 7 5 2 8 6 , 引见2 7 5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0 : 9 6 ;2 7 。可参见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页4 7 9 4 8 9 。麦克卢汉一种媒介擅用另一种媒介是自然的吗? ,见:埃里克麦克卢汉 等编麦克卢汉精粹,页2 7 5 2 8 6 ,引见2 7 5 。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页3 6 3 3 6 4 ;麦克卢汉理解媒 介:论人的延伸,页8 6 、页13 3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页3 3 3 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页9 2 9 7 。麦克卢汉1 9 6 6 年1 0 月2 4 日致彼得德鲁克信。参见:莫莉纳罗等编麦克 卢汉书筒,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3 9 0 ;德鲁克为理 解媒介德文版( 改名为魔幻频道) 作序。 ”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页2 7 4 ”此处总结提炼主要基于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页3 6 3 3 7 4 ;亦参: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页2 0 5 0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页7 4 8 1 “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 9 9 2 :2 5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页8 0 “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页15 8 1 6 1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 5 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 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 9 1 :19 6 19 9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0 3 :2 8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第2 7 页;帝国- 5 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 0 0 3 :5 ;h a r o l di n n is ( 18 9 4 19 5 2 ) 译名有“伊尼斯英尼斯” 不同,本文除著作入外一律采“英尼斯”。 2 0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第53 5 4 页;页85 2 1 英尼斯曾在著作中如此提醒读者:作为一名经济史学家,他也许把垄断理论和 循环理论推向了“不合适的极端”。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作者前言,页9 一 l0 2 2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页2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页1 8 0 2 4 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 0 0 1 :2 0 1 2 1 0 25 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页1 5 8 16 1 2 6 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页1 6 1 1 6 7 2 7 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第16 2 163 页 2 8 除了众所周知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在词根上的“公共共同”之义外,据麦克卢 汉指出,m e d i u m 在拉丁文中亦有p u b li c ( “公共”) 之义。埃里克麦克卢汉等 编麦克卢汉精粹,页4 0 7 2 9 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5 :12 8 13 0 7 第一章拒迎之间:电报自西徂东与传播观念角力 “w h a t h a t h g o d w r o u g h t ”( “上帝究竟干了些什么”) ,1 8 4 4 年美国发明家塞 缪尔莫尔斯,在华盛顿到巴尔的摩间的电报线路上发出了那份人所周知的著名 电文,这事件多被铭记为人类现代通讯诞生的标志。而早在莫尔斯电磁电报机 发明之前,电报就己开始了它自西徂东的历程。1 8 3 1 年有名为雪林的西人携指 针电报机来华,“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1 8 5 1 年美国传教士玛高温 ( d a n i e lj m a c g o w a n ) 以中文撰写哲学年鉴,其中亦有关于电报原理的介绍 。;1 8 5 9 年法国钦差许诺寄送电报机,寄到之时被恭亲王“以为无用相却”。 清廷官员及社会上对电报的态度,与莫尔斯的惊叹形成鲜明对照。 差异的背后,是传播观念的不同。其后二十年问,伴随电报技术发展,西方 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西方人力图用电报将清帝国相连接 的要求和行动愈发日切一目,但电报却随之被清廷作为禁绝的对象。其间,在拒 设电报的基本政策下,清廷也发生了数次或大或小的争论。电报史研究者把此一 时期称为“创办前犹豫时期” 。在论争不绝、犹豫不定中,一方面,帝国“禁 设铜线”的政策不断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各种与电报相关的话语彼此抗诘,既 纠缠着古老帝国的诸多传统说辞,如风水、“夷夏之辨”,也附着了诸如“条约权 利”、“自主”、“富强”等新生观念;各个群体都表达了其对电报这一新传播技术 的认识。 一、“飞线”:西人眼中的“纽带” 直到1 8 8 0 年代之前,“电报”这一指称新传播技术的语汇在当时中国人的表 达中还较少使用,早期的用语有“铜线”、“发铜线”、“铁线”、“电气线”、“电线” 等,其中“铜线”与“电线”的出现较为频繁。这些语汇的产生首先是在清廷与 西方各国公使的往来照会中。除了从电报材质上的直观认识之外,还有若干较少 使用的词汇表达了对电报功能的初步认识,例如“通线”、“飞线”。据现有记载, “飞线”一词最早出现在1 8 6 3 年。在英国公使h 鲁士假“通事”( 翻译) 之手而 成的一份照会中称,“贵国果能安置飞线”,则“所有往来文报均可飞行投递京外, 实于国政军务有补” 。恰如当时士人将西方的火轮舟车称为“御风”、“御水” 之法,称电报为“飞线传音”、“飞行投递”的说法,无形中也隐露出古老帝国对 人驾驭自然、控制时空能力的叹服。而在此之前,清廷曾用“马上飞递”来形容 它引为荣耀的传播系统驿传。 电报所蕴含的对自然和时空的驾驭能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 冲击;与此冲击相随的,是蕴含其中的传播观念。正如清廷上下对电报的认识, 从一开始就与“火轮舟车”相联系,电报继轮船之后,构成了西人东来所倚助的 媒介,也成为清廷认识外来者的重要切入点。整个1 8 6 0 年代,英、俄、美、法 等国的各色外来者,分别以各种方式,或照会、或劝诱、或表演、或试探,力图 使清廷接受这一新传播技术;借助这些话语和行动,尤其是在各国驻华使节们与 本国、与清廷的往来交涉中,西方人电报传播观念中的某些重要部分,都一一展 现于东方人面前。 1 8 6 4 年1 2 月,美国国务卿给驻华公使蒲安臣的训令中指出,在中国修建一 条联接于欧美大干线的支线,“插入你所驻在的富庶帝国之内,是极为必需,而 且重要的”;一位英国人,即把持中国海关税务大权近五十年之久的赫德,在 1 8 6 8 年1 0 月7 日的一封信中说:“我收到您于9 月1 9 日从巴黎发给我的电报, 这封电报由雅加达转来,到我手上已是本月5 日了。它从巴黎到雅加达,只化 了二天时间。”可是从“雅加达到我这里( 北京) 却化了整整1 4 天”,“至今电报 还不能直达北京,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呀。”。缺失电报的“遗憾”,和架设电 报的“必需”以及“重要”,是相辅相成的,其出发点,都在于要将西方与中国 更紧密地连接。 传播思想史学者指出,莫尔斯在1 8 3 8 年就预见到了“地球村”的出现,在 说服国会赞助其工作时他写道,不久“大地将遍布通讯神经,它们将以思考的速 度把这块土地上的消息四处传播,从而使各地都会成为毗邻”。西方人伴随电 报出现的“全球毗邻”想象,在1 8 5 8 年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完成之后,越来越 强烈。尽管这条电缆仅工作了数个星期就被废弃,却预示了想象走向现实的可能。 两位美国人在1 8 5 8 年的著作中这样说: “电报的潜能使之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的力量! 地球上所有国家结成至关重 要的纽带,才能合而为一。重要的是,过去的妒忌与敌意将不复存在,因为我们 创造了使地球上所有国家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 电报在这里被视作“传递消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其所具有的潜能, 不仅能使国内各地“毗邻”,且能够消除国家间的“妒忌与敌意”。要理解西方国 家早期围绕电报而生的种种“全球化”话语,需要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但就 传播观念而言,大致上可以说,电报的产生,在西方国家更普遍地促成了一种将 全球联结在一起的想象。正像电报在西方最早的应用之一是铁路和轮船。,自从 支撑这些发明的蒸汽机和电力出现以来,甚至早自航海大发现开始,世界的确在 结成新的“纽带”,在此意义上电报与铁路、轮船一道,构成了一个互为关联的 传播系统,将这个“纽带”联结得越来越紧密;同时电报又以其自身特性凸显出 迥然不同的意义:它意味着传播与运输的分离,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消息、 知识和观念,就此可以摆脱物理运输、地理空间的限制,以闪电般速度“四处传 播”,电报的技术特性似乎让它具有了使世界“合而为一”的“潜能”。当然,在 看到电报作为“世界文明力量”的同时,这种“力量”亦与现实中特定的“文明” 相联系。同样是这个年代的美国,在围绕电报的“地球村”或“全球通讯”话语 中,也有这样一种:“它给那些在人道方面表现最高成就的国家带来了力量上的 优势尽管这些文明的基督教国家数量微小,由于先进的通讯手段,它们远胜 于野蛮的游牧民族。”n 将电报视为全球化的传播工具,这一观念在西方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传统的 影响1 2 ,其发明之初就被誉为“上帝的思想”,能将尘世中包括不同国家的人们 相连。尽管这一认识在具体内涵上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此处两种就有注重“思想 交流”和“现实力量”的不同,但它的确推动着西方国家在电报应用上朝这个方 向努力。至1 8 6 0 年代中期,由电报联成“地球村”的想象似正在逐步地走向现 实。除了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重新铺设之外,英国组织了东方电报公司,凭借其海 上霸权将海底电缆穿过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并准备直达香港、东南亚;北欧 的一些电报公司也合并改组了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试图经俄国西伯利亚向东亚扩 展1 3 。而欧洲本土,业已形成两个电报业同盟:德奥电报同盟和西欧电报同盟。 拿破仑三世1 8 6 5 年在巴黎召集会议,协调这两个同盟在技术、税费方面的差异, 会议创建了一个名为“国际电报联盟”的国际机构“。这个机构被称为“在现实 中代表了现代史上第一个国际机构”,一位法国上校为庆祝其成立撰文称“电报 主要是一个世界发明。如果各国不能通过国际规则相互谅解,不仅不能普及这种 通讯的强力手段,而且我们自问它是否存在。” 这种观念也支配着电报在“远东”谋求“普及”。1 8 6 5 年俄国公使接连送上 俄美签订的“通线条约”以及“通线揭要”一书,称“西方诸国,因此线关系, 两州相连,莫不以之为重”1 6 进而表达对清廷电报政策的不满:“今天下万国, 均借通线结契邻交,乃独却而不为,是不与人同也”;如能允办,则“使世人皆 知中国绝无与各国相避之意”,“能预免无限嫌疑”1 。7 。换句话说,“全球化”是 国家之间的大势,清廷如允设电报,既是对此大势的遵循,亦可借助电报传播“预 免嫌疑”。在此,“全球化”观念成为争得创办电报权利的重要理据。而西方人所 设的电报“国际规则”,亦成为谋求清廷“谅解”、准设电线的重要理由。同年法 国人李梅不仅按国际兴办电报的“例规”,为清廷开列清单,详估开办电报所需 费用、电报线路架设、局所的数目位置,甚至对电报价目也照“法国行过之数” 作出了规划”。 在各国请办电报相关的种种交涉中,对清廷影响最大的当属“赫德威妥玛 条陈”。1 8 6 6 年3 月5 日,英国参赞大臣威妥玛向清廷递交新议论略,连同 1 0 四个月前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局外旁观论,一并被称为“赫 德一威妥玛条陈”,在清廷高官内部引发了一场国策讨论。两个条陈都是吁请清 廷“借法自强”方能“中华免危”的一揽子改革计划,电报则作为学习西方“新 法”的一个环节被提及。赫德建言:“凡有外国可教之善法”,诸如“置电气以通 信”,“应学应办”;电报所以能助“自强”在于“民化”,因为诸如寄信电机、水 陆舟车等“国民与沾其益,愿学者皆能学”。威妥玛则称“飞线”、铁路、开 矿等“中华如定意试行”,各国“无不忻悦”;且此等新法可收利往来通商、国帑 充实、保全主权之效”。 这个条陈虽未充分展开对电报的认识,但从总体上不难看出,其中既有“全 球化”的意思,中华如“借法”设“飞线”则各国“忻悦”,也有远比之丰富的 认识:电报是“西法”之一,其效用能够利通商、充实国库,还能通过促进国民 学识而使国家强大。这些笼统的观念,在各国使节的游说中表现为更为具体的传 播观念。俄国公使说,“即以国政论,既有通线,则无论远近,皆如同处”,“在 四方既有辐凑京师之势,在京师亦有遥执四方之权”2 1 。英使威妥玛亦说,电报 不仅有利“国课”,更要在“上令下详等件,不难立即来往”,且“遇有因公行知 之时”,内外商民“无论何等紧要,均应暂止让官”7 2 。尽管不排除这些外交使 臣为争得电报创办权,有故意迎合清廷之意,但其中也未必没有夹杂其真实的观 念。就电报与“国政”关系而论,他们强调了一种电报传播在“上令下详”方面 的巨大作用,因能速通信息,电报能使“京师遥执四方”、“四方辐凑京师”。在 这里,电报无疑被视作一种重要的政治信息控制工具,其“闪电般”的速度,能 够使在政治控制范围之内,“无论远近皆如同处”。 除了政治便是电报在商业上的利用。事实上自1 8 6 1 年起西方各国公使、领 事的照会,多数都是为本国公司商人所请,其重要游说理由即在电报将惠及商民, 甚至还有“主动”为中国商民考虑者:“夫商情之所重者为何? 首在通信迅速。 试想数十年前,沪粤商民遇有贸易相商之件,冬时发信,须俟夏令方得回音。自 有轮船以来,往返信函不过二十余日,可谓较胜从前,今若添设通线,则数刻之 内,来往俱达。”2 3 不仅电报在信息传播的功效上利商,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谋利 工具。在驻华使节交涉的同时,各国来华商人也分别采取行动。英国、美国商人 分别在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向督抚关道提出要求“。甚至,英国利富洋行商人 连那士( r e y n o l d s ) ,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吴淞至上海间架设了电报线,尽管随后 “被乡民将电杆悉行毁去”。 将信息传播视作谋利悠关,早在电报进入之前就已体现得淋漓尽致。五口开 埠通商之初,对信息的争夺和垄断,在西方人的对华贸易竞争中异常激烈。在邮 船最初只达香港之时,“所有上海邮件,则由上海各大洋行各派小船特赴香港截 取。此等小船,往往争先恐后,盖其主者有营业上之关系,人人争欲先睹本国市 价消息。”2 6 而清廷沿海那些捎带信件的船只,其主人也往往将他人信件截扣、 拖延,因为“把信息独占几天,甚至几小时,都有很高的货币价值”。五口甫 通商,殖民者就建立起了各自的邮局,被清廷无奈地称为“客邮”。电报的出 现,作为一种摆脱了运输限制的专门传播工具,自然也旋即被“客人”看中。 种种交涉在1 8 7 0 年有了结果,电报获得了一个通向古老帝国的入口。这一 年英国的海底电缆即将铺设至香港,遂提出在中国近海安设通线,经由广州、汕 头、厦门、福州、宁波各口通至上海。英使强调此番所请“与从前所论,迥不相 同”2 8 :通线之议“数年以来,所论者皆系陆地明设”,“此次所商,系由沿海水 底暗设,不过仅有线端一头在通商口岸洋行屋内安放”,且“大海原系共由之道”, “原可毋庸希让,所请者不过通线经牵将进埠口之限”2 90 总理衙门对此书面答 复:“中国沿海内洋,可听其在水底安放。惟线端仍不得上岸,俾与通商口岸陆 路不相干涉,庶界限分明。”3 0 这就是成为清政府此后处理中外电报交涉基本政 策的“同治九年定章”。这一结果虽未完全满足西人将电线插入“富庶帝国”的 愿望,但已极大地消除了赫德们的“遗憾”,因为英国人从中获得了在中国近海 铺设海底电缆的权利。 不待英国人动工,背后有俄国皇室支持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便与英国大东电 报公司( 东方电报公司的子公司) 签订合同,代办沪港水线,均分利益,并划定 在中国近海各自的经营范围3 1 。1 8 7 1 年8 月,由于海底电缆的完工,在中国上海, 北可经日本长崎至海参崴与俄国通报,南可经香港与欧、美通报。海洋不是终点, 英国商人连那士所准备的器材,于电缆铺设之前,就己在美国旗昌洋行手里变成 了一条租界内的陆路电报线。其后,上海租界内的陆线也相继兴建。在上海工部 局、公董局与各巡捕房、救火会、自来水塔之间,在大企业内部,也都纷纷设立 了专用电报线,并通过口岸码头与水线相通”。而同时兼营电报和通讯社业务的 英国路透电报公司,1 8 7 2 年也将它的通讯社远东分设建在了这个城市。终于,“闪 电式传播”在其诞生后三十余年间,以新的“纽带”,将中国与西方世界连接到 了一起。 据说,1 8 7 1 年清廷沿海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工峻之时,莫尔斯先生曾于6 月 1 1 日在纽约出席中美问通过伦敦中转的第一次通报。在华西人隔着大洋表达了 对发明家的敬意:“今天晚上,你们的客人莫尔斯教授能够生见电报交通中的一 项最伟大的成就”,“他的名字将同这项伟大的工作经常地联系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书
- 2024年锅炉炉膛安全监控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玉溪师范学院《环境和资源保护法》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金融专用设备:保险柜项目发展计划
- 玉溪师范学院《操作系统》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数学试题理试题
- 盐城师范学院《学前儿童游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半包覆型镀铝玻璃纤维合作协议书
- 数据分析师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珠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至三章】
- 成都银行招聘真题
- 2023年中国铁塔招聘考试真题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笔试部分)(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英文2024 年的全球支付 - 更简单的界面复杂的现实
- 2024年海南省发展控股限公司子公司招聘11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