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单元素养评价(六)(第六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折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 ④环境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1选B,2选A。第1题,图示内容为农耕,为农业文明时期的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人类不再完全依靠自然,而是改造自然。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C.台风、寒潮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4.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肯定会产生环境问题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行能影响到人类C.假如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协调【解析】3选D,4选C。第3题,箭头1表示人类获得物质和能量,用于生产、生活活动。A、B、C三项为自然现象,并不是人类主动获得的,也不能用于生产、生活活动。第4题,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若保持在环境的承受实力之内,则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若人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更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6.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削减,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更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峻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解析】5选B,6选C。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流域内严峻的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输沙量大,会导致下游河道、水库淤积严峻。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拦水筑坝,使下游来水削减80%以上,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塔里木河流域一片片的胡杨林衰败枯萎死亡,干旱、大风、沙尘暴逐年增多,无霜期缩短,自然灾难显著上升。回答7、8题。7.依据材料中供应的相关信息,推断材料中揭示的各类环境问题假如接着发展,将不会导致 ()A.酸雨 B.生物多样性削减C.土地荒漠化 D.人口迁移8.材料中揭示的环境问题假如按发生的地理空间划分,属于 ()A.农业环境问题 B.工业环境问题C.区域性环境问题 D.全球性环境问题【解析】7选A,8选C。第7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新疆主要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导致生物多样性削减,土地荒漠化加剧,最终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活,最终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酸雨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而导致的,属于环境污染问题,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关系不大。第8题,材料中揭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因此属于区域性环境问题。【补偿训练】“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自然”肥料。除林区农夫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逝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缘由。据此完成(1)、(2)题。(1)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逝速度加快的主要缘由是 ()①林区农夫烧荒种植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沉没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逝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②宝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削减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峻④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解析】(1)选A,(2)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林区农夫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造成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逝速度加快。第(2)题,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破坏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亡,生物多样性削减;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峻,而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气候潮湿,不易产生风沙危害;热带雨林地区降水较多,土壤盐碱化现象不明显。(2024·唐山高一检测)图示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非常不利。读图,回答9、10题。9.此图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10.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解析】9选C,10选B。第9题,图中显示蒸发剧烈,盐分向地表集聚,所以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第10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的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剧烈而形成土壤盐碱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简图,该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该区域推出一款河道水质手机软件,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市民可以通过这款手机软件来查询河道水质是否达标,达到全民治水、人人参加的目的。据此完成11、12题。1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更有 ()①建筑用地增多,农业结构发生变更②居民数量快速增加,多从事其次、第三产业③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率增加④经济结构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⑤生态环境改善,人地关系和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12.河道水质手机软件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A.考虑后代人的须要 B.提倡公众参加C.追求舒适环境 D.转变发展模式【解析】11选B,12选B。第11题,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建筑用地增多,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周边地区的农业结构,由原来的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转变为以满意城市需求的乳产品、蔬菜、花卉等生产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其次、第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带动了就业;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使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12题,由材料可知,河道水质手机软件的推出是为了达到“全民治水、人人参加”的目的,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加。读“中国与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按资源环境平安分类表”,完成13、14题。13.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C.水能隐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14.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 ()A.澳大利亚、法国 B.朝鲜、德国C.俄罗斯、日本 D.意大利、伊拉克【解析】13选B,14选C。第13题,图中显示我国能源矿产优于十国均值,而我国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第14题,表中与A同类的是美国和巴西,均为资源丰富的国家,且表中国家为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故A为俄罗斯;日本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是完全低平安度国家。(2024·全国I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5~17题。15.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16.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 B.便利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17.推想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惊慌 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15选C,16选B,17选C。第15题,传统的打坝淤地,既能拦截泥沙,削减水土流失,也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故A、B、D项是两者都具有的功能;而治沟造地不仅拦截泥沙、增加耕地,而且注意生态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C项正确。第16题,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C可解除;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条块分割,凹凸不平。而治沟造地后,沟道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规模成片且平整,更有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间管理耕作,B对。第17题,“治沟”治理的是沟谷。依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惊慌,但生态环境脆弱,须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现代拆解与再生产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某产业园区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18、19题。18.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9.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C.环境效益 D.国家间利益【解析】18选C,19选A。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园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主要是为了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第19题,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来进行拆解、回收再利用,可能是由于国外该类资源收购价格较低,企业的利润较大。【补偿训练】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推动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缺乏实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较低的人口素养D.资金严峻短缺(2)下列关于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解析】(1)选C,(2)选D。第(1)题,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教化水平低,造成人口素养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须要大量的高素养人才。第(2)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2024·福州高一检测)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完成20、21题。20.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相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1.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支配农事活动③注意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④削减农药运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20选D,21选B。第20题,从图1可知,山上河谷养种鱼并不是便于捕捞,而是为了供应鱼苗;稻田鱼苗分布在村寨四周,便于进行管理;山腰处海拔较高,并不相宜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获得更多饵料。第21题,从图2图例可知,该山区种植的水稻和养的成鱼主要供应农户,因此商品率较低;该立体农业是在秧田育鱼苗,谈不上专业化程度高,也体现不出农事活动的支配。【方法技巧】循环生产关联示意图的判读(1)依据图中的文字框和箭头明确此类图主要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2)依据图名推断关联图的主题。(3)依据箭头的起始推断生产的原料或生产的主要部门。(4)依据箭头的指向推断工厂的生产过程。(5)依据生产流程图的产物推断废弃物的流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2011~202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22、23题。年份(年)20112012201520242024能源消费增长率(%)7.33.91.01.42.9GDP增长率(%)9.57.96.96.76.922.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2011年 B.2012年 C.2024年 D.2024年23.几年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更说明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整体有所下降②其次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渐渐趋于合理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③⑤【解析】22选A,23选C。第22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计算可知,2011年系数约为0.77,2012年约为0.49,2015年约为0.14,2024年约为0.21,2024年约为0.42,由此可知2011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第23题,结合上题的数据可知,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低于1,呈先降后升趋势,说明我国GDP增长快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单位产值能耗有所下降,社会经济发展的节能降耗成效日趋显现,但水平仍旧较低。“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袤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13.75万亩,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回答24、25题。24.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①漂亮的乡村风景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③浓郁的农耕文化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那大“中国农业公园”相宜布局的园区是 ()A.小麦种植园 B.苹果采摘园C.傣族风情园 D.古村文化园【解析】24选A,25选D。第2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袤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因此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一是有漂亮的乡村风景,二是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第25题,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小麦属于北方的农作物,苹果属于温带的水果;傣族在云南;古村文化园相宜布局在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更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源中的一项,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目前我国正处于________时期,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缘由。

(3)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漂亮中国,我是行动者”,请从个人的角度,谈谈你应当如何行动。【解析】第(1)题,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存在,影响程度不断下降,b为劳动力;土地在农业文明时期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a为土地;资源在工业文明时期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科技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渐渐增加,d为技术。第(2)题,工业文明时期,人口的激增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的需求和消耗快速增长,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劳动力技术(2)工业文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问题和资源短缺;过度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等压力巨大;过度消费。(答出3点即可)(3)选购环保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废弃物回收利用,削减资源消耗;适度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主动参加环保公益行动;珍爱生灵,万物共存。(答案合理即可)2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中显示的是在挪威最北端的岛屿上,人们发觉的一只饿死的北极熊的尸体,探讨人员认为它的死因是海冰的溶化导致北极熊捕食地萎缩。材料二下图为2024年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和国家组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造成材料一中北极熊饿死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据图所示信息分析该国排放总量多的缘由。

(3)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北极熊的死亡是由于海冰的溶化导致北极熊捕食地萎缩,而海冰溶化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冰溶化,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低地和岛屿被淹,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紊乱,极端天气增多,灾难事务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各地的干湿状况发生变更,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更,同时对人类健康的威逼会增加。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不如美国多,但中国人口数量远多于美国。第(3)题,可以从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方面来组织答案。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削减煤炭、石油等常规矿物燃料能源的运用;主动发展高效、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灾难事务增加导致生态系统变更对人类健康的威逼会增加(任答3点)。(2)中国人均排放量较高,人口数量最多。(3)提高能源利用率;运用清洁能源;运用新能源;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说出A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峻的地区及理由。(3)比较D、E两区域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