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疾病.ppt_第1页
脊髓疾病.ppt_第2页
脊髓疾病.ppt_第3页
脊髓疾病.ppt_第4页
脊髓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疾病,概述,解剖结构,外部结构:脊髓是中枢性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以C1为界),下端至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脊髓全长4245cm,占据椎管2/3,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脊髓的节段性,(一)节段的区分,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二)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各节段位置较相应的脊椎高。,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腰15节(L15),对第11、12胸椎,骶15节(S15),尾节(Co1),对第1腰椎,脊髓呈微扁圆柱形,有颈膨大和腰膨大两个膨大部分,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的神经根,颈膨大相当于C5T2节段,腰膨大相当于L1-S2节段。腰膨大以下逐渐变细,为脊髓圆锥,圆锥尖端伸出终丝,终止于第1尾椎的骨膜。,脊髓表面有六条纵形的沟裂,前正中裂深达脊髓前后径的1/3,后正中沟伸入脊髓后索将其对称地分为左右两部分,前外侧沟与后外侧沟左右之一,脊神经前根由前外侧沟离开脊髓,后根由后外侧沟进入脊髓。,脊髓由三层结缔组织组织,由外到内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硬脊膜与脊椎骨膜间隙为硬膜外腔,蛛网膜与硬脊膜间为硬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脊膜间为蛛网膜下腔。,齿状韧带,蛛网膜下腔,软脊膜,后根,硬脊膜,蛛网膜,黄韧带,硬脊膜外腔,马尾Caudaequina,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内部结构,脊髓在横切面上可见白质和灰质组成。灰质呈“H”形,中间部分称为灰质连合、两旁前角和后角,在C8-L2及S24节段有侧角。前角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组成前根,支配有关肌肉。后角细胞为痛、温及部分触觉第级神经元,接受脊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传递感觉冲动。C8-L2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纤维经前根、交感神经径路支配和调节内脏、腺体功能。S24侧角为脊髓副交感中枢,发出纤维支配膀胱、直肠、性腺。,中央管,前角,后角,中间带,白质,白质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分。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成。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的内侧;后索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后根之间;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上行传导束主要有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薄束、楔束等。下行传导束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等。,白质,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前索Anteriorfuniculus,后索Posteriorfuniculus,外侧索Lateralfuniculus,白质前连合Anteriorwhitecommisure,后索PosteriorFuniculus,薄束,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2)楔束Fasciculuscuneatus,楔束,传导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1)薄束Fasciculusgracilis,脊髓丘脑束传递对侧躯体痛、温觉和粗触觉至大脑皮层;脊髓小脑前后束传递本体感觉至小脑,参与维持同侧躯干与肢体的平衡与协调。皮质脊髓束传递对侧大脑半球的运动冲动至同侧前角细胞,支配随意运动。,2.外侧索LateralFuniculus,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Posteiorspinaocerebellartract,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nteriorspinaocerebellartract,3)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corticospinaltract,皮质脊髓侧束,4)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5)网状脊髓束,6)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spinothalamictract,网状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三个来源:脊髓前动脉:起源于两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在延髓腹侧合并成一支,沿脊髓前正中沟下行,供应脊髓横断面的前23区域,包括中央灰质、前柱、侧柱及前索、侧索和皮质脊髓束。脊髓后动脉:起源于同侧椎动脉颅内部分,左右各一,沿脊髓后外侧沟下行,供应脊髓横断面的后l3区域,包括脊髓后柱、后索。根动脉:分为跟前和根后动脉,较细小,但C6、T9、L2三处的根动脉较粗大。,根据脊髓动脉分布特点,循环最不充分的节段常位于相邻的两条根动脉分布区交界处,T4和L1最易发生供血不足现象。从横断面看,脊髓有三个供血薄弱区,即中央管部、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前角。,脊髓静脉,压力低,无静脉瓣,血流方向常随胸、腹腔压力(如举重、咳嗽、排便等)变化而变化,是感染及恶性肿瘤转移入颅的可能途径。,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感觉障碍后根、后角损害:相应皮节出现节段性痛温觉缺失、触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中央管附近损害: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触觉保留。脊髓半侧损害:见后薄束楔束损害:同侧振动觉、位置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前索损害:脊髓丘脑前束损害出现病灶对侧水平以下粗触觉障碍。侧角损害:C8-L2侧角损害出现血管舒缩障碍、泌汗障碍和营养障碍等;S2-4侧角损害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运动障碍侧索损害: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前角损害:支配肌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半切损害:引起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syndrome),出现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元瘫痪、深感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尿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五个主要节段损害的表现是:,高颈段(C1-4):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四肢和躯干无汗,伴枕或后颈部疼痛,咳嗽、转颈时加重,可有该区感觉缺失。颈膨大(C5一T2):双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肩部及上肢可有放射性根痛,括约肌障碍。C8-T1侧角可出现Horner征。,胸髓(T3-12):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碍,出汗异常,常伴相应胸腹部束带感(根痛)。腰膨大(LlS2):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碍。,脊髓圆锥(S3-5)和尾节:不出现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马尾:与脊髓圆锥病变相似,多有明显的根痛和感觉障碍,位于会阴部、股部和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尿便障碍常不明显或较晚出现。,急性脊髓炎,概念,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本病的病因不清,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本病能波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以胸髓(T3-5)最常见。,临床表现,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急性起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2)病前感染史,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3)运动障碍:早期常见脊髓休克。(4)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在数小时或12小时内迅速上升,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3、脱髓鞘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脊髓型,进展较慢,损害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出现双下肢瘫痪、麻木、感觉障碍、尿便障碍。,辅助检查,脑脊液:压颈试验,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电生理:视、听觉、运动诱发电位,脊髓MRI:髓内可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有的正常。,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根据急性起病,迅速出现脊髓完全横贯性或播散性损害,结合脑脊液、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需与急性硬脊膜外脓肿、脊柱结核或转移性肿瘤、脊髓出血等疾病鉴别。,治疗,1、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维生素B族治疗。2、如出现呼吸肌麻痹,轻度给予化痰药。重度给予气管切开,呼吸肌辅助呼吸。3、加强护理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4、早期康复训练。,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概念及临床表现,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性神经病变等,病理征常为阳性,晚期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需的辅酶,其缺乏可引起髓鞘合成障碍,导致神经病损。维生素B1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缺乏可引起巨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理,本病重要病变位于脊髓后索及椎体束,严重时大脑白质、视神经和周围神经可不同程度的受累。,临床表现,1.多中年以后起病,慢性或亚急性起病,缓慢进展,早期为踩棉花感,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深感觉障碍,Romberg征()。2.双下肢出现不完全痉挛性瘫痪,表现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如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可出现肌张力低,腱反射减退,病理征()。3.常见精神症状如易激惹、抑郁、精神混乱、认知障碍。,辅助检查,1.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可见巨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进行维生素B12检测。2.脑脊液检查正常。3.脊髓MRI检查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年以后发病,脊髓后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