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基于 TLC549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电信 091 学生姓名: 学号 090819125 学生姓名: 学号 090819230 指导教师: 时间:时间:20112011 年年 1212 月月 2626 日到日到 20102010 年年 1212 月月 3030 日日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题题 目目 基于基于 TLC549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系系 ( (部部) )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专 业业 电信电信 班班 级级 电信电信 091091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090819125090819125 1212 月月 2626 日至日至 1212 月月 3030 日日 共共 1 1 周周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签字签字) ) 系系 主主 任任( (签字签字) ) 年年 月月 日日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3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利用温度传感器 AD590 采集温度信号,并调理放大采集到的电 压信号,用 TLC549 进行电压转换,实现温度采集,并将采集温度显 示出来(LED 动态显示) 。 二、设计原始资料二、设计原始资料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范立南 2006 年 1 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刘瑞新 2003 年 07 月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计算说明书部分 1)方案论证报告打印版或手写版 2)程序流程图 3)具体程序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4 2图纸部分: 具体电路原理图打印版 四、进程安排四、进程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地点 资料查阅与学习讨论 2 天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 分散设计 5 天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 编写报告 2 天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 成果验收 1 天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 五、主要参考资料五、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马建国、孟宪元编 清华大学出版 2004 年 4 月 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 姜威 2008 年 1 月 单片机系统的 PROTEUS 设计与仿真 张靖武 2007 年 4 月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5 指导老师成绩指导老师成绩答辩小组成绩答辩小组成绩总成绩总成绩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6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简介的温度采集系统简介 .10 1. 1 系统组成框图 .10 1. 2 系统PROTEUS仿真图.11 第二章第二章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11 2. 1 温度测量采集及加热电路模块.11 2. 2 串行 A/D(模数)转换模块.14 2.2.1 TLC549 芯片的工作原理.15 2. 3 AT89C51 单片机控制模块.16 2. 4 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17 2.4.1 了解 74LS164.17 2.4.2 掌握的 74LS164 工作原理.18 2. 5 蜂鸣器超量程报警模块.18 2. 6 最小分度、量程及报警温度的算法.19 2.6.1 最小分度、量程的算法.19 2.6.2 报警温度的算法.19 第三章第三章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19 3. 1 程序流程图 .19 32 初始化程序 .21 33 主程序 .21 34 按键设置报警温度模块 .22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7 3. 5 TLC549 串行 A/D 转换模块.23 36 数据处理模块 .24 37 数据显示模块 .25 38 温度报警模块 .25 39 延时模块 .26 第四章第四章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2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7 附:程序清单附:程序清单.28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8 摘要摘要 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过去温度检测系统 设计中,大多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设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如传感器外围电 路复杂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而其中任何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整个系统 性能的下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 展, 数字化、微型化、集成化成为了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利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 过程。在软件方面,结合TLC549串行8位AD转换器的工作时序,给出AT89C5l 单片机与TLC549串行AD转换器件的接口电路图,提出基于器件工作时序进行 汇编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本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显示 模块和温度调节驱动电路,其中温度传感器为数字温度传感器AD590,包括了单 总线数据输出电路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关键词:单片机、汇编语言、TLC549、温度传感器AD590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9 AbstractAbstract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common one of process parameters in automatic contro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often u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thi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error compensation, such as lead,complex outside circuit,poor anti-jamming and other issues, and part of a deal with them Improperly, could cause the entire system of the decline.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emiconduct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technologies, digital, miniaturization, integration sensors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ntrol systems with the core of SCM,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used to achieve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ystemCombining with the operation sequence of TLC549,the interface circuit diagrams of AT89C51 SCM and TLC549 serial AD conveger ale givenThe basic skills of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operation sequenee of the chip ale put forwardThis system includ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e moduledisplays module and thermoregulation driven circuit from the sensors intofigures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s AD590, including a list of the data outputcircuit. The text of every part of the functions and procedure at present. Key words:single-chip;assembly language;serial AD conversion; TLC549;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0 第一章第一章 TLC549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简介的温度采集系统简介 1.1 系统组成框图系统组成框图 该数字温度计的功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 AD590 采集温度信号 063.75, 并调理放大采集到的电压信号,用 TLC549 进行电压转换,实现温度采集,并将 采集温度显示出来(LED 动态显示) 。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在系统结构上分为 AD590 采集温度信号模块、 TLC549 A/D(模数)转换模块、AT89C51 单片机控制模块、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 蜂鸣器超量程报警模块,系统组成框图如图 1 所示。 AT89C51 温度显示 电源及复 位电路等 TLC549 模数转化 AD590 测温 电路 超量程报警 按键电路 图 1 系统组成框图 通过框图可知,先利用 AD590 集成温度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完成温度的测 量并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经由模数转换器 TCL549 转换成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 字信号,然后送到单片机 AT89C51 中进行处理变换,最后将温度值显示在 D4、 D3、D2、D1 共位七段码 LED 显示器上。采集温度超过 63.75,系统蜂鸣器 自动报警。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1 1.2 系统系统 proteus 仿真图仿真图 系统硬件 proteus 仿真实验图如下: 图 2 proteus 仿真图 由于 proteus 不能直接进行传感器温度的采集,本环境应用 5V 电源加可变 电阻等效温度采集电压信号,蜂鸣器报警通过发光二极管亮灭来显示。 第二章第二章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 温度采集模块主要用 AD590 采集温度,并输出一个模拟电压信号,TLC549 接收到模拟信号后,进行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位数字信号,并串行输出 (一个时钟下降沿输出一次),单片机接到数据后存入累加器,经过一定的 转化,经过 74LS164 输入到四段七位数码管中,并静态显示出来,当温度超过 设定的报警温度,蜂鸣器报警装置自动报警。 2.1 温度测量采集及加热电路模块温度测量采集及加热电路模块 T-DETECT 接到 TLC549 模拟信号输入端 AIN,T-CON 接高电平时开始加热。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2 其原理图为: 图 3 温度测量采集及加热电路原理图 AD590 的介绍: AD590 是 AD 公司利用 PN 结构正向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电流输出型两 端温度传感器.(热敏器件) AD590 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它的主要特 性如下: 1、流过器件的电流(m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 mA/K 式中: 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 mA; T热力学温度,单位 为 K。 2、AD590 的测温范围为-55+150。 3、AD590 的电源电压范围为 4V30V。电源电压可在 4V6V 范围变化,电流 变 化 1mA,相当于温度变化 1K。AD590 可以承受 44V 正向电压和 20V 反向电压, 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被损坏。 4、输出电阻为 710MW。 5、精度高。AD590 共有 I、J、K、L、M 五档,其中 M 档精度最高,在- 55+150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为0.3。 AD590 温度感测器是一种已经 IC 化的温度感测器,它会将温度转换为电流, 在 8051 的各种课本中常看到它,相当常用到。 其规格如下: 温度每增加 1,它会增加 1A 输出电流。 可量测范围-55至 150。 供应电压范围+4V 至 30V。 AD590 的输出电流值说明如下: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3 其输出电流是以绝对温度零度(-273)为基准,每增加 1,它会增加 1A 输出电流,因此在室温 25时,其输出电流 Io=(273+25)=298A。 Vo 的值为 Io 乘上 10K,以室温 25而言,输出值为 2.98V(10K298A)。 量测 Vo 时,不可分出任何电流,否则量测值会不准。 AD590 的输出电流 I=(273+T)A(T 为摄氏温度),因此量测的电压 V 为 (273+T)A 10K= (2.73+T/100)V。为了将电压量测出来又需使输出电流 I 不 分流出来,我们使用电压追随器其输出电压 V2 等于输入电压 V。 由于一般电源供应较多零件之后,电源是带杂讯的,因此我们使用齐纳二极体作 为稳压零件,再利用可变电阻分压,其输出电压 V1 需调整至 2.73V。 接下来我们使用差动放大器其输出 Vo 为 (100K/10K)(V2-V1)=T/10V。如果现 在为摄氏 28 度,输出电压为 2.8V。 图 4 AD590 的封装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图 5 AD590 内部电路原理图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4 图 6 参考电压电路 2.2 串行串行 A/D(模数模数)转换模块转换模块 将采集到的比较电压信号根据 TLC549 工作时序图进行 8 位串行 A/D 转换。 TLC549 的三个 I/O 口分别为 DATA、CLK 和 CS 端口,其中 CLK 为时钟、CS 为片 选、DATA 为数据输出。 其原理图为: 图 7 串行模数转换电路 TLC549 的主要特点: TLC549 是采用 IinCMOSTM 技术并以开关电容逐次逼近原理工作的 8 位串行 AD 芯片,可与通用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 IO CLOCK、CS、DATA OUT 三条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5 口线进行串行接口。TLC549 具有 4MHz 的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 转换时间最长为 17s,允许的最高转换速率为 40000 次/s。总失调误差最大 为05LSB,典型功耗值为 6 mW。TLC549 采用差分参考电压高阻输入,抗干 扰,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由于其 VREF-接地时,(VREF+)-(VREF-)1 V,故可用于较小信号的采样,此外,该芯片还单电源 36v 的供电范围。总之, TLC549 具有控制口线少,时序简单,转换速度快,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 TLC549 的极限参数如下: 电源电压:65 V: 输入电压范围:0.3VVCC:+o.3V: 输出电压范围:0.3VVCC:+03 V; 峰值输入电流(任一输人端):10 mA; 峰值输人电流(所有输入端):30mA 工作温度:TLC549C:070C TLC549I:-4085 TLC549M-55C125 TLC549 的引脚图如图 3 所示。 图 8 TLC549 的引脚图 2.2.12.2.1 TLC549TLC549 芯片的工作原理芯片的工作原理 TLC549 带有片内系统时钟,该时钟与 IOCLOCK 是独立工作的,无需特殊 的速度或相位匹配。当 CS 为高时,数据输 DATA OUT 端处于高阻状态,此时 IO CLOCK 不起作用。这种 CS 控制作用允许在同时使用多片 TLc549 时,共用 IO CLOCK,以减少多路(片)AD 使用时的 IO 控制端口。一组通常的控制 时序操作如下: (1)将 Cs 置低,内部电路在测得 CS 下降沿后,在等待两个内部时钟上升沿和一 个下降沿后,再确认这一变化,最后自动将前一次转换结果的最高位(D7)位输 出到 DATAOUT 端;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6 (2)在前四个 IO CLOCK 周期的下降沿依次移出第 2、3、4 和第 5 个位 (D6,D5,D4,D3),片上采样保持电路在第 4 个 IO CLOCK 下降沿开始采样模 拟辅人: (3)接下来的 3 个 I/O CLOCK 周期的下降沿可移出第 6、7、8(D2,D1,D0)各转 换位;(4)最后,片上采样保持电路在第 8 个 IOCLOCK 周期的下降沿将移出第 6、7、8(D2,D1,D0)各转换位。然后使保持功能持续 4 个内部时钟周期,接 着开始进行 32 个内部时钟周期的 AD 转换。在第 8 个 IO CLCOK 后,CS 必须 为高或 IO LOCK 保持低电平,这种状态需要维持 36 个内部系统时钟周期以等 待保持和转换工作的完成。如果 CS 为低时,IO CLOCK 上出现一个有效干扰 脉冲,则微处理器,控制器将与器件的 IO 时序失去同步;而在 cs 为高时若 出现一次有效低电平,则将使引脚重新初始化,从而脱离原转换过程。在 36 个 内部系统时钟周期结束之前,实施步骤(1)(4),可重新启动一次新的 AD 转 换,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转换将终止。但应注意,此时的输出是前一次的转 换结果而不是正在进行的转换结果。若要在特定的时刻采样模拟信号,则应使 第 8 个 IO CLOCK 时钟的下降沿与该时刻对应。因为芯片虽在第 4 个 IO CLOCK 时钟的下降沿开始采样,却在第 8 个 IO CLOCK 的下降沿才开始保存。 TLC549 的工作时序图如图 4 所示。 图 9 TLC549 的工作时序 2.3 AT89C51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 AT89C51 单片机介绍 AT89C51 是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8 位单片机,可提供以 下标准功能:4K 字节闪存,128 字节内部 RAM,32 个 I/O 口线,两个 16 位定 时计数器,一个 5 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 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 可降至 0HZ 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 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 CPU 的工作,但允许 RAM,定时计数器, 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 RAM 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 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7 图 10 AT89C51 引脚图 2.4 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 静态数码管显示电路由四只 74LS164、四只共阴极 LED 数码管组成。输入 只有两个信号,它们是串行数据线 DIN 和移位信号 CLK。四只 74LS164 首尾相 连,每只 74LS164 的并行输出作为 LED 数码管的段码。因此,选取单片机的两 个 I/O 口分别控制串行数据线 DIN 和移位信号 CLK,使四位数码管静态显示。 图 11 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原理图 2.4.1 了解了解 74LS164 在单片机系统中,如果并行口的 IO 资源不够,而串行口又没有其他的作用, 那么我们可以用 74LS164 来扩展并行 IO 口,节约单片机资源。74LS164 是一个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8 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并带有清除端。其中; Q0Q7 并行输出端 。 A,B 串行输入端。 MR 清除端, 为 0 时,输出清零。 CP 时钟输入端。 74LS164 引脚定义74LS164 逻辑表 74ls164 参考实验照片: 图 12 2.4.2 掌握的掌握的 74LS164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当清除端(CLEA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AQH)均为低电平。 串 行数据输入端(A,B)可控制数据。当 A、B任意一个为 低电平,则禁止新 数据输入,在时钟端(CLOCK)脉冲上升沿作用下Q0 为低电平。当A、B 有 一个为高电平,则另一个就允许输入数据,并在CLOCK 上升沿作用下决定Q0 的状态。 2.5 蜂鸣器超量程报警模块蜂鸣器超量程报警模块 由 AT89C51 的 I/O 口直接输出信号到蜂鸣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 C,当输 入信号为高点平时,蜂鸣器报警。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19 图 13 蜂鸣器超量程报警原理电路 2.6 最小分度、量程及报警温度的算法最小分度、量程及报警温度的算法 2.6.12.6.1 最小分度、量程的算法最小分度、量程的算法 TLC549C 工作温度为 070,温度与电压成正比。当设定量程与 70 接近时测量所得温度与实际温度才能相符。 TLC549C 的 A/D 输出为 00H 到 FFH,可进行 256 等分,4 能被 256 整除,以 此算法设定最小分度为 0.25,量程为 063.75,比较符合要求。 2.6.22.6.2 报警温度的算法报警温度的算法 设定最小温度分度为 0.25,量程为 063.75,所以,0时 A/D 输 出的数字量为 00H,63.75时 A/D 输出的数字量为 FFH。报警温度以 0为基 准: 报警时 A/D 输出的数字量=报警温度*4/16 将所得的数字量转化成二进制表示形式,输入程序相应位置即可完成设定。 第三章第三章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 3.1 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0 图 14 程序流程图 启动转换 调用读取数据函数 READ 停止转化,并清 CY 以备下次转化 数据暂存 R1 备用 数据除以 4 判余数 余数=0? 余数=1? 余数=2? 余数为 3 N N N 执行余数为 3 时子程序 L3 显示 xx.75 执行余数为 2 时子程序 L2 执行余数为 1 时子程序 L1 执行余数为 0 时子程序 L0 Y 显示 xx.50 显示 xx.25 显示 xx.00 是否达到 报警温度 执行报警子程序 BJ Y Y 按键? N Y 报警温度设置 开始 初始化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1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主要分五个模块来完成,分别是主程序,AD转换读 入数据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显示程序这五大块,下面将分别对每一个模块的 功能进行分析 32 初始化程序初始化程序 在初始化程序中首先对一些下面要用到的I/0口,数据存储地址,各变量 存储地址及含义,中断首地址,堆栈指针首地址,各变量初值等进行设置。 程序如下: CLKBITP3.4 DOBITP3.5 CS BITP3.2 DIN BITP2.0 PXBITP2.1 BJBITP2.2 KEYINBITP1.0 KEYUPBITP1.1 KEYDOWNBITP1.2 KEYOUT BITP1.3 DTEQU 30H CANEQU 31H XS2EQU 43H XS1EQU 42H GWEQU 41H SWEQU 40H ORG0000H JMPSTART ORG0030H START: MOVSP,#60H ;调整指针首地址 CLRBJ ;初始化报警 MOVCAN,0FFH 33 主程序主程序 各个子程序都是通过这个主程序调用进来,再执行各模块的功能的。首先调 用按键设置报警温度模块,通过查询方式随时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如果有按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2 键按下,则调用报警温度设置子程序;若没有检测到按键,再调用tlc549串行 A/D转换模块”AD”将模拟温度电压量转换成数字量并串行读入单片机,然后调 用数据处理模块”DSP”,接下来再调用显示模块”DISPLAY” ,最后在调用温度 报警模块检测是否超限。 程序如下: MAIN:LCALLKEY LCALL AD;调用tlc549串行A/D转换程序 LCALLDSP; LCALL DISPLAY; LCALLD_1S; LCALLD_1S LCALLD_1S LCALL WARN; AJMP MAIN 34 按键设置报警温度模块按键设置报警温度模块 通过查询方式随时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如果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报警温 度设置子程序,设置报警温度值的大小;若没有检测到按键,则退出子程序。 程序如下: KEY:JNB P1.0,DES RET DES: LCALL D10MS JB P1.0,OVER2 JNB P1.0, $ LOP: ACALL DSP1 LCALLDISPLAY ACALL D10MS JNB P1.0,SURE JNB P1.1,UP JNB P1.2,DOWN AJMP LOP UP: ACALL D10MS JB P1.1,OVER2 JNB P1.1,$ INC CAN OVER2: AJMP LOP DOWN: ACALL D10MS JB P1.2,OVER3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3 JNB P1.2 ,$ DEC CAN OVER3: AJMP LOP SURE: ACALL D10MS JB P1.0,OVER4 JNB P1.0,$ AJMP MAIN OVER4: AJMP LOP RET 3. 5 tlc549 串行串行 A/D 转换模块转换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是利用8位串行模数转换器TLC549采集电压信号,然后转换成 数字信号存在累加器A中。 程序如下: AD:SETBCLK ;置位CLK SETBCS ;置位CS MOVR0,#00H CLRCLK CLRCS ;启动转换 LCALLREAD ;调用读数 SETBCS ;停止转换 CLRC ;清零CY MOVR1,A MOVDT,A RET READ:MOVC,DO ;读取数据 RLCA MOVR6,#07H RE:SETBCLK ;一个下降沿读入一次数据 NOP NOP CLRCLK NOP NOP MOVC,DO RLCA DJNZR6,RE ;循环8次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4 SETBCLK NOP NOP CLRCLK NOP NOP RET 36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转换成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把处理好的数据 存放在40H和43H中。 程序如下: DSP1:MOVA,CAN JMPCH DSP:MOVA,DT CH:MOVB,#4 ;设计最小精度0.25度 DIVAB MOVR0,B PY0:CJNER0,#0,PY1 ;判断余数B,PY0判断余数是否为0 MOVXS2,#0 MOVXS1,#0 JMPGS PY1:CJNER0,#1,PY2 ;判断余数B,PY1判断余数是否为1 MOVXS2,#5 MOVXS1,#2 JMPGS PY2:CJNER0,#2,PY3 ;判断余数B,PY2判断余数是否为2 MOVXS2,#0 MOVXS1,#5 JMPGS PY3:MOVXS2,#5 MOVXS1,#7 JMPGS GS: DIV1:MOVB,#10 ;把二进制转化成十进制 DIVAB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5 MOVSW,A ;十位数 MOVGW,B ;个位数 RET 37 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 主要是把上一个模块所处理得到的数据,通过51单片机上的p1.0和p1.1两个 口控制74LS164显示出来,p1.1口主要负责产生上升沿,p1.0口负责传送数据, 每一个上升沿传一位,传完八位即传完一个数。 程序如下: DISPLAY:MOVA,XS2 LCALL XSSJ MOVA,XS1 LCALLXSSJ MOVA,GW ;ADDA,#10;加小数点显示 LCALLXSSJ MOVA,SW LCALLXSSJ RET XSSJ: MOVDPTR,#TAB ;查表,显示数据 MOVCA,A+DPTR L8:JBACC.7,L6 ;循环8次 CLRDIN JMPL7 L6:SETBDIN L7:CLRPX ;片选 SETBPX RLA DJNZR7,L8 MOVR7,#8 RET TAB:DB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DB0BFH,86H,0DBH,0CFH,0E6H,0EDH,0FDH,87H,0FFH,0EFH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6 38 温度报警模块温度报警模块 此模块主要用于检测电压的大小,是否超出量程,若超出则指示灯发光, 若不超出则返回继续测量电压。 程序如下: WARN: MOVA,DT ;蜂鸣器报警子程序 CJNEA,CAN,LP1 ;报警温度设定 LP1:JCLP2 SETBBJ LCALLD_1S LP2:CLRBJ RET 39 延时模块延时模块 这主要是为了其它子程序模块所需要用到的延时模块,从此调用。如在检测 按键按下时就要用到延时程序,还有数码管的显示上等。 程序如下: D_1S:MOVR6,#100 ;以下为延时子程序 ACALLD10MS DJNZR6,D10MS RET D10MS: MOVR5,#40H DL:MOVR4,#123 NOP DJNZR4,$ DJNZR5,DL RET 第四章第四章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 AD590 采集一个温度信号,输出一个模拟电压信号, 经过一系列转换后,将该温度显示出来,采集的温度范围为 063.75,显 示的最大值为 63.75,精度为 0.25/LSB,误差在 5%左右,并能实现报警。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7 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成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无误。设计中要用到了多 种芯片,程序也比较长比较麻烦,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尤其是关于 TLC549 转 换模块的设计实现。关于显示模块,在以前的实验中做过,所以题目很轻易解 决。 在前期的程序编写和几天的上机调试,使我又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由于 前期编写程序时查了很多材料学到了很多知识,单片机课程设计重点就在于软 件算法的设计,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虽然以前写过几次程序,但我觉的 写好一个程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我们去试着做了,才能真正的掌握, 学习的理论有些东西是很难理解的,更谈不上掌握。 从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对一些专业知识和电子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 时也尝试着去应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 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当中,程序只有在经常的写与读的过程中才能 提高 。 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调试过程中,会因为某些 原因出不来结果,最后调试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更是无比的兴奋。总之,通过 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感谢老师在课程设计中给予我 们巨大帮助和耐心的指导。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 张靖武 周灵彬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 PROTEUS 仿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 赵全利 肖兴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5 邱关源.电路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8 附:程序清单附:程序清单 程序清单 /*- 名称: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编写:张波 日期:2011.12 修改:无 内容:利用 AD590 测温,再用 tlc549 进行串行 A/D 转换,利用 74ls164 进行 数码管静态显示 -*/ CLKBITP3.4 DOBITP3.5 CSBITP3.2 DINBITP2.0 PXBITP2.1 BJBITP2.2 KEYINBITP1.0 KEYUPBITP1.1 KEYDOWNBITP1.2 KEYOUTBITP1.3 DTEQU 30H CANEQU 31H XS2EQU 43H XS1EQU 42H GWEQU 41H SWEQU 40H ORG0000H JMPSTART ORG0030H ;/初始化程序/; START: MOVSP,#60H ;调整指针首地址 CLRBJ ;初始化报警 MOVCAN,0FFH ;初始化报警温度,默认值为最大值 63.75 ;/*主程序*/; 基于 tlc549 的温度采集系统 29 MAIN:LCALLKEY ;调用按键扫描,进入报警温度调整 LCALL AD ;调用 tlc549A/D 转换,读入转换后的数值 LCALLDSP ;数据处理 LCALL DISPLAY ;显示数据,静态数码管显示 LCALLD_1S ;调用延时 LCALLD_1S LCALLD_1S LCALLD10MS LCALL WARN ;调用报警 AJMP MAIN ;/; ;/*按键扫描,调整报警温度*/; KEY:JNB P1.0,DES ; RET DES: LCALL D10MS ; JB P1.0,OVER2 ; JNB P1.0, $ ; LOP: ACALL DSP1 ; LCALLDISPLAY ; ACALL D10MS ; JNB P1.0,SURE ; JNB P1.1,UP ; JNB P1.2,DOWN ; AJMP LOP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扩大劳务合同
- 半成品材料采购合同
- 半自动帐篷采购合同书
- 核酸检测委托合同协议书
- 合同承担协议
- 定量销售合同协议
- 居间协议合同销售
- 房产赠与协议合同
- 养鱼合作协议书合同
- 旧车买卖协议合同
-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与答案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 GA 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 DB1308-T 318-2022酸枣仁采收加工技术规程
-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对比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柿树常见病虫害一览表课件
- 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