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我国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 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轨,教学质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 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各高校都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为大多数高校所普遍采用的方 式,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其中一个 重要内容,但是对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的确定却有高有低,没有可参照的依 据,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各高校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运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但 是学生评教的结果由于受到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特别是评价主体学生等多种变 量的影响,其可靠性如何是需要评价的,但是据笔者所知,迄今并没有人做过较为全 面的研究, 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这样的结果直接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合理性如何, 根据这样的结果作为判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否科学,都没有人深入研究过。 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论研究,除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相关内 容进行简要回顾以外,主要是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发展、重要作用以及国内外主要研究 进行梳理和整合,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实证研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 上, 设计本研究的重点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可靠性, 通过对教师、 学生的访谈、 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找出真正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对前人的研究 成果进行比较的同时,进一步判断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1、学生评教不容易受教师 年龄、教师职称、教师毕业院校、教师外貌以及教师学历等一些教师背景特征因素的 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某些非教学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教 师与学生的关系、 课程兴趣以及期望效应等因素虽不属于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标 准,但却在学生评教时影响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打分;2、学生评教 的结果并不是十分可靠;3、学生评教制度虽然正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如评教量表 的设计不够科学、评教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评教缺乏宣传动员与反馈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 关键词: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学生评教 可靠性 影响因素 ii abstract since the enrol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enlarged from 1999, the higher education has turned gradually from the previous “elite education” to public education. with this trans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refore beca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circle as well as the whole socie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s a difficulty in and abroad,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orldwide endeavoring to seek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to evaluate teaching quality. among the existing ways, students evaluation on faculty is a common practice,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part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appraisal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wadays,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en conducting appraisal for faculty, wil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result of students assessment, but to what extent the result should be taken for judging the overall quality, there is still no reliable foundation or any unified standard. thoug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l counted the result into faculty appraisal, since the procedure, methods,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main body student, and many other elements of the assessment can all bear influence on the result, how reliable the result is should be sequentially judged. however, so far as the writer know, there has not been any all-around study on this, and thus no persuasive conclusion has be drawn. will it be reasonable to directly utilize the result generated in this way into faculty appraisal? will it be scientific to rely on the result generated in this way to judge the teaching quality? so far, no study has thoroughly addressed these questions. the thesis below constitutes two main parts: one is theoretical study: apart from a brief review of the contents in faculty appraisal, the thesis primarily cards and integrates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effect and influence, together with domestic and aboard studies on the students assessments. the other is demonstr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remi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liability of students assessment have been set a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through interview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ducting questionnaire research and analyzing the data, find out the real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tudents assessment as with their extents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finally judge the reliability of students assessment on faculty. three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vi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s shown in the thesis: 1. the results of students assessment is hardly be affected by the age, title, graduated school, appearanc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r other background factors of the teachers. however, the result, to certain extent, can still be influenced by non-teaching iii factors as to what extent the teacher respect the student, the relationship formed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the interest and expectation of a student towards certain course and other elements that not belong to the standards for judging teaching quality of a teacher, but nevertheless affected some or even most students grading of teachers. 2. students assessment on faculty is not very reliable. 3. though the system for students assessment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design of appraisal questionnaire is not rational enough, timing for completing appraisal is not well set, lacks proper publicizing and feedback mechanism in the whole procedure and etc. key words: faculty, teaching appraisal, students assessment, reli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 可靠性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 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1 页 共 95 页 1 导论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概貌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概貌 1、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 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发现人才、 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培养出高质 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师,作为培养人才 的人才,是高校中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 教师管理作为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在高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 作,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评价,并对 教师工作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把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具体化、行为化、指标化,制定成科学 的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考评者根据指标体系系统地收集资料,对影响教师工作 质量和水平的各种有效性行为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所以,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不仅在于区分工作的优劣程度, 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予以指导,寻找改善教育教学工作行为 的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 校的科学管理。 2、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历史背景 在发达国家,绩效评价已成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 的重要手段。绩效指标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就在西方高校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高校系统的管理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英国在 1986 年,由 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以及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将绩效指标分为输入 指标、 过程指标、 输出指标三类。 其中输入指标主要指办学过程中有关资源的使用率、 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情况,包括了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的相关内容。而在美国,高等教 育绩效指标体系主要是作为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参考因素。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肯塔 基州的高等教育绩效指标体系,共包括教育质量、教育培养、机会均等、经济发展和 生活质量、协调与倡议精神等五大类指标。其中教育指标包括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2 页 共 95 页 相关内容。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国外的教育改革中,基于工作的综合的教师评估 结果常常作为教师资格证明、教师聘用、奖惩等人事制度的重要依据。 我国自 1979 年起,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 , 建立了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制度。对考核内容从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 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考核的方法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根据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 性,最重要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精神,1985 年 7 月 31 日,国家教委下达关于 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试行办法的通知,要求人事制度的改革,对各类人员都要 建立和健全培养、考核、奖励等制度。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结 果作为提职调薪、奖惩和能否续聘或继续任职的依据。此后,各高校都在不断健全教 师考核制度,把工作实绩作为聘任与晋升教师职务的主要依据,使考核更加科学化、 制度化。从国家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并将其视为高校管理工 作的重要环节。 3、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 (1)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教育作为各国公认的公共事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国民的 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但它又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 它虽然可以引进一些市场的做法, 却不能走向产业化, 因为教育若以赢利为目的便可能丧失教育的本源职责而走向异化 1,高等教育属于一种非赢利性教育。 (2)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特点 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高校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它具有公益性以及不以 追逐经济利益为组织目标的特性。而教师这一职业也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职员, 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技能要求的特殊性。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必须经 过教师的内化,再由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把这些要求和期望传导给劳动对象学 生,这种内化的过程是其他职业难以相比的。另外,教师这一职业还要求其以自身的 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因此,对教师素质、技能要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思 想、道德、学术、言行甚至衣着、仪表等方面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第二,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导致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 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活生生的人。学生在其成长过程 中,不但受到学校、教师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家庭、朋友、社会、以及媒体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接受教育时的自身能动性,使 得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复杂的。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194-19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3 页 共 95 页 第三,教师劳动过程时空的非限定性令其劳动支出很难做出量化评估。教师的劳 动时空弹性大、强度高,它无限定的劳作时间、无划定的教育区域。 2而且,教师的 劳动产品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 类的进步,因而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产品要高度负责。 第四,教师教学成果的后显性使其评价难以十分准确。教师施加于劳动对象的劳 动成果的显现,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成绩应该是教师对社会做出贡 献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由学生的社会实践来检验。这就隐藏了对教师绩效考核难以 十分准确和公正的可能。 由于对教师绩效的评价具有教师的工作对象复杂多变、 教育教学过程存在各种影 响因素、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显现滞后、教育成果集体性等问 题的存在,使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成为世界性难题。迄今,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是一大难题。在我国也是如此。 (3)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并举,教学与科研互动是众 多高校努力追求的目标。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高校持续快 速发展的后劲,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贡献。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一 段时间以来我国以科研为导向的高校发展模式淡化了教学的重要地位, 致使对教学质 量评价处于一种边缘状态,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设计更科学、合理、有效的 教师教学评价方法。虽然教师在晋升职称、工作考核时考虑教学情况,但往往只能用 教学时数作为标准。特别是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由于过分强调了科研成果的可量化指 标,忽视或淡化了对教学的要求,有意无意地降低了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严重影响 了教学的质量。 而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系到学校的功能发挥, 决定着高端人力资源的品位。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应是教师绩效考核中的一个重要 维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有效性也直接影响 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准确性。 1.1.2 学生评教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 1.1.2 学生评教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 1、学生评教的历史背景 高校学生评教在西方已有近 90 年的历史。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华盛顿大学 校长写给该校教育研究委员会的信中就提出, 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普遍改善 教学效果。 3系统的学生评教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几乎所有教学和科研型 大学都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学的制度,评价的信息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发达 2 惠志晶.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探讨.2004 年 6 月 3 w.r wilson. students rating teacher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9,70(5) :56257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4 页 共 95 页 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比利时等国的高校里,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得十 分普遍,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被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在实际的教 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工具。 教育家威廉姆斯(williams)和布莱克斯顿评论道: “应给予教学工作的所有评教和 教学成绩一样的重视,应定期进行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 。 4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起,我国的一些大学陆续开始了学生评教实践。1984 年, 北京师范大学在计算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参考学生意见,对教师教学进行了简单的 “质”的评价,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早的较正式的学生评教活动。我国的高等 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真正起步于 1985 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 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对教育进行评价的问题。据 1990 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约 有 480 多所高等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校内以课程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重点的 教学评估试点实践工作,约占当年高等学校总数的 44.6%。 5到 1995 年时,国内大多 数高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教师教学评价工作。90 年代末期,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后, 尤其是 2001 年教育部 4 号文件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颁发后,学生评教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得到广泛开展。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 评价的必要环节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成为许多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 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学生评教的重要性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 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而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教学过程的 主体,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感受者,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受益者。教师教学效 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满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目标之一。在 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接触是长期的,对教师有着全面的接 触和深刻的了解,对教师教学的优缺点感受较深,对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他们根据自身的体验,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教师课 堂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产出是服务,学校教育应以受教育者 (学生)为中心,并给受教育者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是这种现 代教育理念的体现,是真正做到给受教育者提供最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学 生评教一方面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另 一方面可以强化教学服务意识,促进教师教学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是以 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人本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4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5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5 页 共 95 页 的体现。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对教师的教学有切身的体验,是教学情况 的第一见证人,有资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在美国大学,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是否能很好的因材施教,是否能不 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是依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定的。所以各院、系就把学 生的评价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定论鉴定,并使之成为教师考核晋升的依据,即不论是 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还是评审晋升问题,评议前院、系都要提供近年来学生对该教师 的评价材料,以此衡量教学业绩的优劣。 6 由此可以看出,由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学生 评教的结果不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下,实现教学与 科研并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判和考核的重要标准。 3、学生评教与教师绩效考核的关系 要说明学生评教与教师绩效考核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李瑾瑜 认为,不应该把师生关系仅仅定位在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上,而应将其看成 是一个由多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并指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 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 7近年来,有 一种观点较为流行,该观点认为学生是消费者,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厂商(商品 的提供者)与顾客的关系,教师行不行,学生说了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首先,教 师不是厂商,而是学生迷津的指点者。闻道有先后,教师是先行者,是教育者,学生 是后来人,是受教育者。教学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学生是教学 过程的主体。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教、 学生学的一种人际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归根到底是主体,而学生只是学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 我约束的主体,并不是教的主体; 8其次,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的主客体关系,教师 提供的服务具有教育性、长效性等特点,教育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从经济学 的角度来看,当把大学教育看作消费时,它与未来是无关的,它是为了提高现在的效 用而支出教育费用,推迟就业; 9第三,按有关法律规定,教育机构不是赢利性的经 营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消费者。师生关系比经营者与消费者之 间的关系单纯得多,不能机械地套用商品交易的法则来加以考评。由此看出,虽然学 生评教对于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单纯地只 靠学生评价来判断,还应通过其他群体,如同行专家、督导员、教师等共同参与对教 师进行评价,学生只是这些群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6 王丽萍.美国高校学生评教特点分析及启示j.美中教育评论,2005 年 10 月 7 刘静.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评述.教育基本理论,2003 年第 3 期 8 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江苏高教,2006 年第 1 期 9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2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17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6 页 共 95 页 高校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应采用 360 度反馈评价方式, 除去学生评价以 外,还应包括领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督导员评价、教师互评等方式。对教师实行 360 度反馈评价可以通过和教师有接触有了解的不同群体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进行全 方位的评价,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强化 或改变教师行为,提高其教学水平,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此外,不同群体 对教师的评价虽都各有其优势,但同时也都具有局限性,学生评教只是高校教师绩效 考核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 360 度考核,能让不同的评价方式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验证,使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1.1.3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 教育已迅速走向大众化,大学提供了面向社会的教育服务,学生选择并消费这种服务 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对这种“教育服务”进行评价,显然学生是重要 的评价主体。 我国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 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轨,教学质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 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各高校都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为大多数高校所普遍采用的方 式,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评价问题的 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学生评教”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学生评教在各高校早已被广泛应用,成为学校评教的主要 方式。我国的学生评教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起在我国部分高校兴起。近 几年来,关于学生评教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且众说纷纭,以前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学生 是否有资格和能力进行评教,或者说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是否合理,是否要进行学生评 教的问题上,而现在是已经明确要进行学生评教,只是对学生评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问题还有一定的疑虑。而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直接关系到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关 系到教师对评教活动心理上的认同,关系到学生评教能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 性, 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更关系到评教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可靠程度及效力。 因此,进一步研究高校学生评教的可靠性问题是研究学生评教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论题选择 1.2 论题选择 我国教师法对教师考核工作提出了要求: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 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7 页 共 95 页 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由此可见, “学生评教”有法有 据。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让学生评教,而是如何去做好这项工作。没有可靠的 评价结果,就不可能达到“客观、公正、准确”的要求。依据不可靠的评价结果,对 教师的聘任、晋升工资、奖惩做出决定,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管理行为。 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其中一个 重要内容,但是对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的确定却有高有低,没有可参照的依 据,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各高校都将学生评教的结果运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但 是学生评教的结果由于受到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特别是评价主体学生等多种变 量的影响,其可靠性如何是需要评价的,但是据笔者所知,迄今并没有人做过较为全 面的研究, 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这样的结果直接用于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合理性如何, 根据这样的结果作为判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否科学,都没有人深入研究过。 本文将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以期说 明在当前一般条件下,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阐明学生评教的结果应用于教师的绩 效考核可以做到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提出提高可靠性的方法、途径。 1.3 研究内容 1.3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评教的可靠性, 而研究此内容需要对学生评教以及可 靠性进行解释,这首先需要厘清本文所要研究的学生评教的可靠性。 1.3.1 学生评教的概念1.3.1 学生评教的概念 学生评教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简称, 是普通高校组 织本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 即学生根 据教师的课堂表现、授课效果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 价。一般学校都是采取在被评教师的任课班级中采用无记名的调查方式,由参与评价 的学生按评估表所给定的评分标准和自身意见,给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打分,再将学 生打分统计起来,得出每一任课教师的总平均分,依此对教师进行管理与奖惩。 本文所研究的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情况、 授课效果以及自 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质量和效果的评价。 特别强调学生评教应 当是学生在不受非教学因素(如自身状态及某些背景特征等)影响的情况下,对教师 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8 页 共 95 页 1.3.2 关于可靠性的概念1.3.2 关于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军事领域,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适应武器装备 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可靠性起源于军事领域,但从它的推广应用和给国民经济及企 业带来的巨大效益的事实中,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性。近年 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并在更广泛的范围推广应用。关于可 靠性的定义有如下说法: 根据国家标准 gb3187-1982 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 中关于可靠性的定义: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0其中“产品”指 作为单独研究和分别试验对象的任何元件、零件、部件、设备、机组等,甚至还可以 把人的因素也包括在内。 而所谓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 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1 根据百度百科中查到的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是指在预期寿命期中一项产品功能 连续性和重复性的能力。如同安全一样,可靠性只有在一项产品频频失效的经历中才 被认识。也如同安全一样,这项特性不可能在采购或运送时被检查出来。因此,需要 制造者承担产品可靠性这一责任。如同其他质量特性一样,可靠性也是在设计期间形 成的,设计者必须对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十分关注。 综合以上关于可靠性的定义, 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学生评教的可靠性主要是指学 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结果的可信赖程度或可信任程度。 重点关注影响评教可靠性的因素 有哪些,影响程度有多大,从而进一步推断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否可靠。 1.3.3 本文研究重点 1.3.3 本文研究重点 本文研究重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论研究,除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 进行简要回顾以外,主要是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发展、重要作用以及国内外主要研究进 行梳理和整合, 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实证研究, 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设计本研究的重点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可靠性,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 找出真正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 从而进一步判断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 如何。 10 芮延年,傅戈雁.现代可靠性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 11 郑凯.测量可靠性及其估价方法分析.体育科学,2007 年第 2 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9 页 共 95 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现今学术界对学生评教的问题多是从教育 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单纯地研究学生评教本身。而本文将以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 思路作为主线,同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内容全面地分析学生评教问题, 理清学生评教与教师绩效考核的关系, 并最终阐明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高校教师绩效 考核的一项内容是否科学合理。 2、深入研究学生评教的可靠性。国内外关于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多是从信度 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可信度以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关于学生评教可 靠性的研究,将不拘泥于稳定性等角度,而是要进一步从可靠性的原始概念作为出发 点,从影响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的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 析研究,揭示出各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作用及机理,说明学生评教的可靠性。 3、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目前国内有关学生评教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定 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及个人的判断得出结论,缺少数据支撑。本文将 在文献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访谈,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相结合,最终得出结论。 1.4.2 不足 1.4.2 不足 由于时间及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理论研究的广 度和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对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部分的理论研究涉及面还应更 广泛些,内容也应更深入些,特别是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教师绩效考核 的特殊性部分,应再深度发掘其本质。此外,对学生评教部分的理论研究可再深入、 丰富一些;第二,关于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的最终判定,由于研究的局限性,没能用量 化的数据进行说明,只能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定性地说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用 量化的数据说明学生评教的可靠程度, 同时通过量化的指标说明学生评教在教师绩效 考核中所占的份量,具体说明学生评教与教师绩效考核之间的量化关系,为将学生评 教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提供具体的理论依据及计算标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10 页 共 95 页 2 理论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文献回顾 2.1.1 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相关研究及理论 2 理论综述与研究设计 2.1 文献回顾 2.1.1 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相关研究及理论 国内外关于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主要从测量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学生评教的 信度的研究来说明学生评教的可靠性,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一是评估人之间 的一致性系数,即让不同学生评价同一课程的一致性。从统计学上讲,这与参加评价 的学生人数有很大关系。1977 年费尔德曼(feldman)研究表明,学生评估的数量足 够多时(20 或 20 人以上) ,学生评估的可靠性就能胜过最好的客观测验。 12森特拉 (centra)曾用班级系数法来计算评教可靠性:当有 10 名学生参加评估时,大部分 项目的可靠性为 0.70,对教师总体教学效果这个项目的评估可靠性为 0.78;当学生 人数为 15 时,大部分调查项目的可靠性为 0.80 以上;当学生人数为 20 时,可靠性 接近 0.90。 13马什(marsh)在 1984 年对学生评价教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有 50 人 参加评价时,评价的可靠性为 0.95;当有 25 名学生参与时,评价的可靠性为 0.90; 10 名学生时可靠性为 0.74;5 名学生时可靠性为 0.60;1 名学生时可靠性为 0.23。 14 费尔德曼(feldman,1977) 、森特拉(centra,1979) 、马什(marsh,1984)等人的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班级中参加评估的学生人数足够多,则可靠性和一致性是好的。 15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魏红在 1993 年经过研究发现,40 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 一致性相关系数为 0.90;30 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 0.87;20 名学 生评价教师教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 0.72;而 10 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一致性相关 系数只有 0.28。由此得出结论:如果一个班级中参加评价的学生人数足够多(一般 应多于 20 人) ,学生评价就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16 评价者之间的可靠性的另一个指标是评价者评价的稳定性程度。根据森特拉 (centra)在如何评价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书中的报告:短时间内 请同一名学生两次填评估表,其结果相当稳定(costin,1968;centra,1972) ;相隔 5 个星期,对 296 名教师进行评估,调查的 23 个项目的相关系数为 0.70;并进行了 学生在所学课程结束时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已经毕业后的学生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的 12 feldman,k.a(1977). consistency and variab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rating their teachers and courses,223-274. 13 陈忻华.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与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 年第 7、8 期 14 marsh, h.w(1984).students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dimensionality, reliability, validity, potential biases,and utili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707-754. 15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16 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 第 11 页 共 95 页 比较研究,其结果显示两次评价结果相关值较高。这项调查说明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 价方式是可靠的。另外,弗思(firth)在 1979 年研究发现,要学生在毕业前(而不 是每门课程结束时)和毕业后一年对课程作评估,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而奥弗拉尔 (overall)和马什(marsh)在 1980 年一项跟踪研究中,要求同样的学生在课程结束 时和几年后(至少是毕业后一年)对课程作出评价。100 门课程结束时的评估与回顾 性评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3(此相关系数接近评估的可靠性) ,并且每次的中间值 几乎相等。 17这些研究都表明,学生评估在时间上是很稳定的,可以认为日后的经历 不会造成对课程结束时的评估的明显改变。国内研究者对同一教师,考察已完成该教 师讲授的课程的学生对其教学的评价与正在上该课的学生对其教学的评价结果的一 致性,亦得出与国外研究者类似的结果。魏红一共考察了 10 名教师的两次评价结果, 其积差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调酒师考试中需特别关注的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上海市住宅装饰装修施工合同
- 高三语文周测练习大练习:9答案
- 爱护眼睛绘画课件
- 幼儿园五四爱国教育
- 2025租赁合同可撤销
- 2025公寓买卖合同模板
-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2025企业租赁经营的合同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和声与键盘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授权查档的授权委托书
- 【基于Java的水果商城购物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
- 置业顾问销售逼单技巧培训
- 医院处方笺模板
-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8100字(论文)】
- XX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实施方案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
- 法律尽职调查所需资料清单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紧急电话的用途》
- 118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幼儿园行政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