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亚洲.ppt_第1页
高中地理亚洲.ppt_第2页
高中地理亚洲.ppt_第3页
高中地理亚洲.ppt_第4页
高中地理亚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亚洲概述,区域地理学习要点:,地理位置和范围,(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分析自然环境,(地形、水文、气候),探讨人类活动,(人口、文化、工业、农业),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东半球、北半球,26E,169W,81N,11S,跨寒温热三带,跨纬度最广,2.经纬度位置:,亚洲跨哪些温度带?,3.海陆位置,亚洲连两洲、围三洋指哪些?,亚洲,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描述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洲,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F,B,G,D,E,C,A,读图认识主要的半岛与海峡,读图认识主要的半岛与海峡,海与岛。,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朝鲜海峡,白令海峡,B,C,D,E,G,H,I,J,A,F,读图认识主要的海与群岛,岛弧链,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1,2,3,4,5,读图认识主要的海与群岛,读图训练,岛弧链,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G,读图认识主要的半岛,讨论:亚洲大陆轮廓有什么特点,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朝鲜半岛、勘察加半岛,它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69900公里)和面积最宽广的大陆架(926万平方公里)。亚洲还是个多半岛、多海峡的大洲,半岛与海峡数量之多均居世界首位。,3.海陆位置,亚洲大陆轮廓特点,海岸线漫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海峡。,4.范围与面积,面积最大的洲,亚洲大致经纬度范围,26E169W,11S81N,纵跨纬度约90,为经圈的1/4,横跨经度约164,东西距离最长达万多千米,时差达10个小时。,亚洲位置示意图,二、地形特征,1、基本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2.主要地形单元-山脉,大高加索山脉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秦岭山脉,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乌拉尔山,2.主要地形单元-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帕米尔高原,2.主要地形单元-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图兰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三、地形特征,世界最平坦的平原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峰,世界上最低的盆地盆地。世界陆地的最低处等。,西西伯利亚,青藏,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吐鲁番,死海,2.主要地形单元,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三、地形特征,1.基本特征,3.地势特点,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主要地形单元,三、地形特征,1.基本特征,3.地势特点,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主要地形单元,亚洲大陆40N地形剖面图,(1)填出地形区名称A,B,C;(2)亚洲地形起伏很大,其地势具有_的特点;,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中间高四周低,【典型例题】,四、河流湖泊,河流呈放射状分布,河流分布有什么特点?,四、河流湖泊,1.下图是“某大洲水系示意图”,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A点BB点CC点DD点,C,1、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3、亚洲河网的两大特点:,(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状向四周流;(2)区面积广大。,长江,湄公河,放射,四、河流湖泊,内流,4.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约旦河(水文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提示】水文特点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北冰洋水系:,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都有凌汛现象),太平洋水系:,黄河、长江;湄公河(澜沧江),印度洋水系:,萨尔温江(怒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流量大,季节变化大),四、河流湖泊,5.外流河,(秦岭淮河以北有冰期,以南没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量小),四、河流湖泊,(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4.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死海,(1)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2)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4)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四、河流湖泊,A,5、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B、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冬季水量大增C、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6、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A、叶尼塞河B、恒河C、长江D、印度河,C,1,3,4,6,5,8,7,9,五、亚洲气候,指出气候类型名称,分析亚洲分布最广的和只分布在亚洲气候。,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五、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五、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讨论:为什么气候如此复杂多样?,(1)亚洲跨纬度广,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显著。(2)亚洲面积大,距海远近差异大,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显著。(3)亚洲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显著。,五、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2.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图:孟加拉国的水灾,五、亚洲气候,地形、气候、河流、位置等,1.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A.季风气候显著B.以热带气候为主C.海洋性强D.气候类型单一2.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D.洋流,A,B,北亚,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1.亚洲的分区,六、亚洲的人文环境,2.国家:亚洲共有个国家和地区,除等小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48,日本,六、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六、亚洲的人文环境,六、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亚洲人口超过亿的是哪几个?,六、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3.人口,约40亿人,东南亚、南亚、东亚是人口稠密区,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印度(南亚)孟加拉国(南亚)巴基斯坦(南亚)中国(东亚)日本(东亚),4.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甲,3.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4.人种,主要为黄色人种,其中南亚、西亚多属白色人种;,5.地域文化,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六、亚洲的人文环境,5.地域文化,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5.地域文化,5.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C,8、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指()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B、印度河C、黄河、长江D、恒河,A,3.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C,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秦岭山脉、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高加索山脉等;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及中国境内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平原:南亚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亚的图兰平原,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亚的中国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二、地形特征,2.主要地形单元,14(1)A日本海B孟加拉湾C阿拉伯海D波斯湾E红海F黑海G里海(2)H马六甲海峡I霍尔木兹海峡J曼德海峡K土耳其(黑海)海峡L朝鲜海峡(3)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中南半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