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瑰宝,作为东北地方戏曲形式,其民俗特征非常显 著。特别是唱词和说口中大量出现的民俗语汇更说明了这点。民俗语汇伴随着二 人转的产生,一直贯穿于二人转的发展之中。因此,用民俗语言学的理论来解构 二人转唱本和说e l 的语言特征,对帮助二人转语言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 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民俗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研究了大量了二人转唱本的 基础上,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的方法,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 说明。并且参照众多的民俗学、民俗语言学及二人转理论的专著。文中分析了二 人转中民俗语汇存在的形式和特点,展现了民俗语汇在二人转中的重要作用和地 位。 本文的引言主要阐述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论文的研究视角,并简要介绍 了全文的结构体系。 正文从三个部分探悉了二人转中大量存在的民俗语汇的现象: 第一部分:民俗语汇与二人转。分为民俗语汇概说、二人转概说、民俗语汇 在二人转中出现原因三个部分。总体介绍了民俗语汇和二人转的产生、发展和特 征,并且从民俗语汇的特征和二人转自身的特点两方面分析了民俗语汇在二人转 中大量存在的原因。 第二部分:民俗语汇在二人转中的体现。首先介绍了二人转中民俗语汇承载 民俗成分的方式。其次,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二人转中的民俗语汇。最后,特别分 析了二人转中大量使用的歇后语和俚语,并加以分类。 第三部分:二人转中民俗语汇的演变。二人转中民俗语汇遵循了民俗语汇演 变的特点,分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总之,本文认为,二人转中大量存在的民俗语汇,形式多样,具有显著的东 北地方民俗色彩。民俗语汇在二人转唱词和说1 3 中的大量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 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二人转;民俗语汇;歇后语;俚语 a b s t r a c t t h ed a n c ed u e ti st h en o r t h e a s tf o l kc u l t u r et r e a s u r e a sat h e n o r t h e a s tp l a c e d r a m af o 皿i t sf o l kc a s t o m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se x t r e m e l yr e m a r k a b l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s o n g l y r i c sa n ds a i di nt h em o u t h m a s s i v e l ya d p e a r st h e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s h o w e dt h i s s p o t n e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i sf o l l o w i n g 山ed a n c ed u e t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p a s s e st h r o u g hd u r i n gt h ed a n c ed u e t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w i t ht h ef o l kc u s t o m l i n g u i s t i c st h e o r ye x p l a i n e dt h ed a n c e d u e ts o n g b o o ka n ds a i dt h em o u t h t h el a n g u a g e 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c ,t oh e l pt h ed a n c ed u e tl a n g u a g et h es t a n d a r d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h a s t h e 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yv a l u ea n dt h ep r a c t i c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l l i sa r t i c l et a k et h ef o l kc u s t o ml i n g u i s t i c st h e o r y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t e c t m i q u ea sa f o u n d a t i o n , i nh a ss t u d i e di nt h em a s s i v ed a n c ed u e t s s o n g b o o kf o u n d a t i o n , u s e st h e c r o s s w i s ec o m p a r i s o na n dt h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r e l a t i o nm e t h o d a sw e l la st h eq u o t aa n d d e c i d e s t h e d i s p o s i t i o n u n i o l lt h e w a yt oa n a l y z es h o w i n g a n d r e f e r st o 也e m u l t i t u d i n o u se t h n o l o g y , t h ef o l kc u s t o m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t h ed a n c e d u e tt h e o r y m o n o g r a p h ,h a st h ev e r ys t r o n gt h e o r yb a c k i n g i nt h e a r t i c l eh a sa n a l y z e di nt h e d a n c ed u e tt h e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 e x i s t e n c ef o r m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h a s u n f o l d e dt h e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i nt h ed a n c ed u e tv i m lr o l ea n dt h es t a t u s t l l i sa r t i c l ei n t r o d u c f i o n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 d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q u e s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c o n d i t i o na n dt h ep a p e rr e s e a r c ha r i g l eo fv i e w , a n db r i e f l y i n t r o d u c e dt h ef u ut e x t s t r u c t u r es y s t e m t h em a i nt e x ta n a l y z e di nt h ed a n c ed u e t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t oh a v e t h em a s s i v e f o l kc u s t o m sv o c a b u l a r y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f i r s tp a r t :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a n dd a n c ed u e t d i v i d e di n t ot h e 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 t h ed a n c ed u e t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t h e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 a p p e a r s t h er e a s o ni nt h ed a n c ed u e t t h e o v e r a l ii n t r o d u c e dt h e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a n dt h ed a n c ed u e t p r o d u c t i o n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 h a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 f r o mt h e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d a n c ed u e t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t w oa s p e c t si n t h e d a n c ed u e tt h em a s s i v ee x i s t e n c e sr e a s o n s e e o n dp a r t :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i nd a n c ed u e tm a n i f e s t i n g f i r s t i n t r o d u c e d i nt h ed a n c ed u e tt h e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l o a db e a r i n g f o l kc u s t o mi n g r e d i e n tw a y n e x t ,h a sc a r r i e do l lt h ed a n c ed u e ti n 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h a sa n a l y z e di n t h ed a n c ed u e tm a s s i v eu s e sx i eh o u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s l a n g , a n dm a k e s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i r dp a r t :i nd a n c ed u e t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e v o l u t i o n i nt h ed a n c ed u e tt h e 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h a sf o l l o w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w h i c ht h e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e v o l v e s ,d i v i d e si n t ot h ew o r d m e a n i n gt h ee x p a n s i o n , w o r dm e a n i n g r e d u c t i o nw i t ht h ew o r dm e a n i n g , s h i f tt h r e ek i n d s 如b r i e f , t h i sa r t i c l eb e l i e v e st h a t i nt h ed a n c ed u e tt h em a s s i v e e x i s t e n c e sf o l k 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 , t h ef o r mi sd i v e r s e ,h a st h e r e m a r k a b l en o r t h e a s tp l a c ef o l kc u s t o m c o l o r t h ef o l kc u s t o m v o c a b u l a r yi nt h ed a n c ed u e ts o n gl y r i c sa n ds a i di nt h em o u t h t h e m a s s i v ea p p e a r a n c e s ,h a st h ec e r t a i n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 , a n dh a st h ev i t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d a n c ed u e t ;f o l kc u s t o mv o c a b u l a r y ;x i eh o ul a n g u a g e ;s l a n g l 序言 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广袤的松辽平原,堪称是盛开在白 山黑水间永不凋零的乡土艺术之花。几百年来,它以独特的魅力怒放在人们的心 中。东北人常用“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虽然,二 人转的发展曾经遭受到压制和阻挠,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凋谢。近年来,在文 艺复苏的春雨中,二人转又一次蓬勃发展起来,它带来的热浪不仅再次席卷了大 江南北,甚至还波及到了遥远的大洋彼岸。人们对二人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但是,和其他的曲艺形式相比,目前国内尚没有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来专门 研究二人转的语言问题,而国外有关二人转语言研究的领域更几乎为一片空白。 这一方面是因为二人转的发展及其本身的特性:二人转属于民族地方色彩十分浓 厚的曲艺形式。另一方面和民俗语言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民俗语言学是一 门起步较晚的学科,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形成。国内有关二人转的理论建设也起步 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才有些学者 通过整理二人转作品和采访艺人等途径,开始系统地探究二人转的相关理论。当 前对二入转的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二人转的起源问题。对于二人转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但大致可 以分为“单源说”即认为二人转起源于一种艺术形式,但是究竟为何种艺术形式 也有很多看法;“双源说”认为二人转起源于秧歌和莲花落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 相结合;“多源说”认为二人转是秧歌、莲花落、什不闲、东北民歌、东北大鼓、 河南坠子、西河大鼓、相声、评剧、风阳花鼓、民间笑话、杂技等民间艺术混合 而成。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多源说”。 第二,大多数的文献在二人转的发展历史、演出形式、表现手段和唱腔曲牌 上几乎没有异议。普遍认为二人转的发展历史有三百多年:表现手段分为:单出 头、二人转、拉场戏、二人戏、坐唱几种;演出形式上分为:唱茶社、唱大车店、 唱秧歌会、唱屯场几种。唱腔曲牌上分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 第三,从音乐角度来分析二人转的演唱、演奏手法和技巧,还有二人转的舞 蹈的技巧等。这些都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二人转的。且不做过多阐述。但是值 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分析二人转曲艺特点的文献中,大多数都以寥寥笔墨提到 了二人转的语言的特点。 第四,从文学的角度评价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特别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 了二人转中体现了后现代美学的转向。认为二人转的后现代主义转向是以牺牲对 世界的实际感受为代价的。因此,在给予二人转肯定的同时,更应该理性面对二 人转的后现代美学转向。但是,谈二人转的美学特点的文献也提到了“二人转中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言语粗俗,插科打诨似的语言已经屡见不鲜。其实,这正是符 合了大众文化的语言趣味,二人转中的这种语言虽然粗鄙,却绝不含敌意, 是亲昵的,里面的人与人之间,似乎也正因这种粗俗的语言而亲近了好多,相反, 恭敬的言语倒是暗示着距离。”可见,民俗语汇在二人转中的重要性。 第五,许多文献从文化角度评说二人转。最多的是从审美上进行的论述,此 外还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的分析,甚至有人提出了二人转的发展是狂欢化文 化精神的体现。作者认为从此类角度对二人转进行的分析,也应该从更多更广的 方面来加以详尽地分析论证。 第六,在研究二人转的文献中,研究二人转的“说口”相对来讲,比较成熟。 不但有很多史料与专著,而且角度也很新颖。耿瑛老先生甚至把“说口”和“相 声”做了详尽的对比和论述,并出版了说口与相声一书。很多文献研究了“说 口”艺术的新发展。这与二人转的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二人转应该是以唱为主, 但是当前的二人转由于种种原因,“说1 3 ”在整台戏的比重越来越大,起着重要 的作用,这也是迎合了观众的欣赏趣味。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来研究“说口” 中的民俗语汇的体现和作用的资料。 第七,很多专著是对二人转的传统和现代的曲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这为二 人转的表演者、编辑者、及研究二人转的学者、专家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 不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第八,还有很多的文献是论述了二人转的发展现状和对二人转发展未来的展 望。这是因为现代二人转较之传统的二人转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二 人转是否应该登上大雅之堂,越来越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二人转的发 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第九,从民俗的角度来研究二人转。从民俗的角度分析了二人转的发展和特 点等。此类的文献较少,但是比较详尽。但是几乎没有专门用民俗语言学的理论 来分析二人转的资料,因此,这样的研究仍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将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民俗语言学与二人转的关系,主要 来分析了二人转中民俗语汇大量使用的现象。之后作者要进一步来探究民俗语汇 在二人转中存在的原因和意义。最后,在分析了大量传统和现代的二人转作品的 基础上,作者对二人转中出现的民俗语汇类型做了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对二人转 中出现的歇后语和俚语的类型也做了归纳。抛砖引玉,作者希望可以以此来引导 大家进一步来探讨民俗语汇与二人转的关系,以及民俗语言学与二人转的关系。 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关注二人转的发展和研究问题。 f l 】丁西:拒绝深度论二人转中后现代美学主义 ,当代戏剧2 0 0 1 年第6 期。 2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一、民俗语汇之于二人转 ( 一) 民俗语汇概说 民俗语汇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当时在日本民俗学界被称为“日本民 俗学之父”的柳田国男先生组织编写了综合日本民俗语汇。作者通过田野调 查和文献考证,对采集到的民俗语汇进行整理分类,考订了其所蕴涵的民俗事实, 然后加以系统的解说和汇编。民俗语汇的研究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九八 四年随着中国民俗语言学的开山之作民俗语言学发凡一文的发表,中国民俗 语言学的创始入曲彦斌老师把民俗语汇这一概念带入了中国的语言学界,并把民 俗语汇的研究列为民俗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实中国对民俗语汇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处于萌芽的状态了。汉代 扬雄的方言收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并对其进行了民俗的考证,这是我国民俗 语汇研究的源头。自唐代以来各种专门的辞书及笔记杂著等都不乏对民俗语汇做 了考证研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一些著名的学者撰写了像恒言录、乡言解颐 和吴下谚联等把语言和民俗研究融合在起的著作。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为 后人进一步研究民俗语汇提供了极大的借鉴。 民俗语汇的研究虽然已经早就存在,但是民俗语汇的概念是到了民俗语言学 产生以后才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系统提出的。曲彦斌教授在其民俗语言学一书 中提到民俗语汇的概念时写到:“什么是民俗语汇呢? 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反映 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民俗语汇具有词 语的基本特性,同时又承载了各种历时的风俗事象和要素。 民俗语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被认知、被使用,因此民俗语汇具有社 会性的特征。它反映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职业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的 风俗文化。民俗语汇一般来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或是行业用语、秘密语,还有 一些具体的民俗事象及宗教特别是佛教的经典等等。民俗语汇是约定俗成、代代 相传的,但是它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民俗语汇随着新社会风俗惯制的产 生而产生,而有些代表着已经不复存在的风俗事象的民俗语汇则成为了历史民俗 语汇。正如曲彦斌教授所言“随着某一具体民俗事象的销迹,与之相应的民俗语 汇则即边为风俗史的遗迹。“”另一方面民俗语汇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p l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 增订版) ,第7 1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1 2 月第一版。 闭同注释【l 】 3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这其中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情况。清李光庭乡言解 颐:“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如习俗。”语言和习俗都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地 方风俗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民俗语汇,而不同的民俗语汇又代表着各地区不同的 风俗,因此我们说民俗语汇具有地方性特点。 ( - - ) 二人转概说 “二人转”,早期称“蹦蹦”,也称秧歌、对口、棒子戏、双玩艺等,大约形 成于清康熙末年至嘉庆初年,属于走唱类的曲艺。最早在报章上出现二人转这个 名词是1 9 3 4 年4 月2 7 日泰东日报:“本城( 奉天) 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 由某乡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及乡间蹦蹦。”1 9 4 3 年4 月1 日出版的黑龙江 省肇东县县志上也出现过“二人转”的名字。但当时,这个名字没有叫开。将“蹦 蹦戏”正式更名为“二人转”是1 9 5 3 年6 月。二人转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 黑龙江三省。对于二人转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单源说”、。双源说”、 “多源说”三种。“单源说”认为二人转是在莲花落或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又 吸收了别的民间艺术而形成的。“双源说”认为二人转是以莲花落和东北大秧歌 为母体,兼收并蓄了其他的艺术而成的。“多源说”则认为二人转是由秧歌、莲 花落、东北大鼓、河北梆子、评剧等民间艺术混合而成的。作者比较倾向于二人 转是在主要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东北民歌、河北梆子、皮影、 杂技、对口相声、评剧、东北大鼓等其他曲艺而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广义上大致可以可分单出头、双玩艺、拉场戏三种。狭义 上就专指双玩艺。单出头是由上装或下装一名演员来表演的。代表曲目有红月 娥作梦、王二姐思夫等。双玩艺是二人转的主体,是一男一女最基本的表演 形式,最广泛,最普遍。拉场戏是指三人以上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上 场后可自报家门、时间、环境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化。过去二人转的 演出地点多在茶社、屯场等地。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 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二人转的传统曲目有三百多 种,代表曲目有楼台会、十八相送、包公赔情等。建国后,又涌现出了 大批新曲目,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 二人转在表演上讲究的是说、唱、扮、舞。“说”是指说口,包括上装的勾 口和捧口,但主要是以下装的说口为主,般分为成口、零口、专口、杂口等。 二人转的唱腔极为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二人转积累的曲 牌有三百多支,常用的有五六十支,主要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 咳咳、三节板、四平调等等。“扮”指表演身段和动作,包括手、眼、身、步等。 “舞”以东北大秧歌为主,也吸收了其他民间舞蹈、杂技及武打成分,并有耍扇 子、耍手绢、打手玉子、打竹板等独到的技艺。表演时一般是开场“打通”用锣 4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鼓来招引观众。之后上装引下装上场一起跳“三场舞”。“三场舞”后是“喊诗头” 和“说口”。然后是“唱小帽”也就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最后才转入正文的 表演。 ( 三) 民俗语汇之于二人转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及其表 述方式。而且,东北还有大量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不同的 语言区域有着不同的语汇和语体。而且这些移民的不同的身份、职业,不同的生 活、劳动,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他们与东北本土各族人民相互交流,彼此 融合,互学互补,造就了东北语言的极其丰富性。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东北人性 情豪爽、粗犷,说话直来直去,一语破地。不喜欢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扭扭捏 捏。因此,东北人说话时会把自己的感情尽情地宣泄出来,以求强烈、火暴,给 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故而经常使用夸张、比喻的表述方式。例如,形容大笑说“笑 掉大牙”;形容忙碌说“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形容天黑说“像黑锅底似的”。东 北严寒,冬季又十分漫长,在地广人稀的数九寒天里,农闲的人们寂寞难挨。而 在农忙的时候,耕种广袤的土地人们又会感到十分劳累。所以大家便说笑话,唠 闲嗑儿,互相逗哏天南海北没边没沿,以此来派遣寂寞,消减疲劳。特别是扯和 哨,听众更多。扯是一人说,众人听,扯淡,扯犊子,扯大彪,荤的素的,天上 地下,无所不包。哨是两人互相哨,众人听,比谁哨得有劲,哨得大家哄笑。现 在还有一些。哨口”在东北各地民间流传。一般都是四句押韵,以能说出对方无 法超越的例子为能,其中必有一两句与性有关的内容。同声押韵,诙谐风趣。这 些东北的方言习语、俗语谚语等都对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乡土风情,以及东北人民豪爽、诙谐的 性格,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东北语言,也为二人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 言源泉。 民俗语汇通俗、生动、简练,最富于生活气息的组成部分。民俗语汇,特别 是其中的俗语和谚语等,多具有形象性、幽默性、比喻性强的特点,不论用于叙 述事情、抒发情感,还是用于讽刺、劝戒,都有简洁含蓄,寓意深刻,活泼辛辣 的效果。而且民俗语汇的社会功用性也很强,也包括很多方面:有政治的,如讽 谏:有教育的,如其哲理性、规戒性;有经验的总结概括,包括生活的和生产实 践的。二人转这种来自民间的曲艺形式,体现着东北民众的审美意识和乡井道德 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二人转可以了解关东,认识关东人一所谓山川草木、 风俗人情一这正是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文化价值之所在。二人转讲 究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种种层面,或讽刺贪官污吏、丑 1 1 】刘振德:二人转艺术 ,第3 3 3 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0 年l o 月第一版 5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恶现象,弘扬真、善、美的思想道德观念;或总结生活、生产中的经验,抒发劳 动感想。民俗语汇的社会功用往恰到好处地与二人转相结合,客观上达到了一种 思想的引导和教育意义。所以,在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反 映东北地区习俗惯制和民俗事象的民俗语汇。 6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民俗语汇在二人转中的体现 ( 一) 二人转民俗语汇承载民俗成分的方式 1 民俗语汇直接承载民俗成分 在二人转中有很多民俗语汇直接承载了民俗成分,也就是这些民俗语汇本身 是由民俗事象衍生出的词汇或短语,就是在民俗语境下衍生的。例如,“奈何桥” 是属于丧俗类的民俗语汇,其意为位于阴阳交界处的一条河流上的桥,清顾炎武 山东考古录辩奈河:。岳之西南,有水出自谷中,为西溪,自大峪口至州之 西而南流,入于泮,日奈河。其水在高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日奈河桥。世传人 死魂不得过,而日奈河。”虽然奈河桥只是被人们附会为通往地狱的桥,可是它 早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类似的词还有很多,比如,“石敢当”就 是从埋石镇宅的风俗衍生出的民俗词汇。唐宋以来,府宅大门口常立镌字“石敢 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或将石嵌砌墙体,用来镇鬼灭灾。民间以“石 敢当”为辟除不祥的神。明杨信民姓源珠玑中言:“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 字,以捍民居”。宋王象之舆地碑日记:“兴化军有石敢当碑。”注云:“庆历 中,张纬宰蒲田,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日: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 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今人家用碑 石书“石敢当”三字镇于门,如此风也。“石敢当”的民俗信仰,其渊源于远古 时代的石崇拜,埋石以镇宅的风俗。在“石敢当”之前,如南北朝庾信小国赋: “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精而照镜。”在埋石辟邪的基础上,风俗有所增饰,刻字 绘形,再附以种种传说。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个中心,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在那 块石头上叠加具有。神力”的符号。再如“旗材”一词,满族人称棺材为“旗材” 或“满材”。满族入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同: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 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棺材不能白茬,一般要着成红土 色。在棺材外面两侧都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棺 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头 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因此,“鞑子荷包棺材”和“花头棺材”就是由满族的丧俗衍生出的民俗词汇。 2 民俗语汇具体反映民俗活动 具体地说是指一个词、一个短语直接道出了民俗事象的具体内容。例如“洗 尸”一词,我国自古就有给死者洗身体的习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 记大丧制:“登遐,沐浴如礼”。北宋司马光书仪丧礼中把洗尸归结为丧 7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礼的第五项。到现代洗尸的传统也仍然延续,在东北地区丧礼中都会用棉球蘸清 水或酒精来给死者擦拭身体或五官。因此,“洗尸”一词就属于具体描述了丧俗 事象的民俗语汇。再如“贴门神”一词,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和郁垒。东 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住在度 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每日清晨,神萘、郁垒便在这树下检查百鬼。如有恶 鬼危害人间,他们就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 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 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垒,俗谓门神。” 而到了后代又有将古代勇士威庆换为门神的。东汉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 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 的位置又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虽然门神像几次改动,但是,民间在正月 初一“贴门神”这一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而“贴门神”这一民俗语汇也正道 出了,民间正月里贴门神这一具体的民俗活动。再如,“弄璋”和“弄瓦”是代 表了我国古代的生育习俗的民俗语汇。从前人们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 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 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 弄之瓦。”璋是指好的玉石,而瓦则是指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 实为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寝床弄璋”、“寝地弄瓦”的区别在民国时代仍变 相存在。有的地方生男孩叫“大喜”,生女孩则称“小喜”。亲朋好友赠送彩帐、 喜联,给男童的写“弄璋”,给女孩的则写“弄瓦”。 ( 二) 二人转民俗语汇析类 1 婚丧嫁娶类 二人转曲目特别是的传统曲目中有大量反映了婚俗和丧俗的内容。例如红 月娥做梦就是典型的婚俗篇。作品通过人物梦境,把民间婚礼习俗的详情细节 合盘托出。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表示婚俗的民俗语汇。蓝桥中也有表现典型 满族婚俗的大段唱词一百多句,如: 旦你把你女儿许配我儿做续弦, 手镯给你四两,还有一根黄盘头簪 衣裳给你四件,给夹不给单, 看个良辰日,五月二十三 五月二十三大好之日, 我婆家套辆喜事又来搬娶咱 今天过门好去拜地天, 8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拿起红皮鸡蛋给我滚滚脸 中国民间流传着:“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 蛋。”喜馍馍是一种婚庆吉祥的风俗食品。俗传“喜馍馍带回去,亲人吃了得吉 利”。因此,这句歌谣属于祝福的吉祥语,红皮鸡蛋是作为一种圣物是祈福的。 红鸡蛋的习俗来源于生殖崇拜说和辟邪巫术说。原始社会人类生殖崇拜文化:蛋 既能孵鸡,故人食蛋便能生子,所以古人每以“鸡子”代称鸡蛋。而据中国史 稿论:“据了解,一些近代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中,有的认为红色 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1 ,故婚庆必选红色的鸡蛋。古入认 为鸡是百禽之长,认为其具有镇妖伏魅的神性作用。春秋运斗枢云:“玉衡 星精散为鸡”。春秋解说辞云:“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 阳出鸡鸣。”故鸡蛋作为鸡之本也就具有了圣物和祥瑞物的特点,可以辟邪祈福。 此外蓝桥中还有详细说明了满族婚礼使用物品习俗的唱词: 旦娶亲婆送亲婆搀我把车下, 又来了个小姑娘给我倒红毡, 铺红毡倒红毡来的好快, 天地桌不远来在面前 风刮盖头我仔细观看, 天地桌摆设甚觉周全 上面放着红粮半斗, 斗口就搁红纸粘。 上面插着一杆秤, 光有秤杆没有秤盘。 上边插着三支箭, 宝雕弯弓上满弦 这叫秤平斗满多公道, 到后来生下孩子一马三箭中状元 有碟粟子有一碟枣, 大葱三棵头发三钱。 这就叫聪明伶俐早能立子, 结发夫妻能到百年 后面还有“新娘跨骑马鞍”、“别踩着滴水檐”、“踩高粱袋子上炕坐福”、“给 【1 】郭洙若:中国史稿,第一册,第3 1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6 年版 9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亲友装烟”、“吃子孙饽饽”等活动的描写,这些都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婚俗习惯和 禁忌。“过马鞍”是。平安过门”之惹。新娘顺院内铺的红毡走到事先摆好的供 桌前,与新郎一同向北跪拜,俗称“拜北斗”。新娘入洞房到炕上喜帐内端坐, 俗称“坐帐”或“坐福”,以时间长为吉利。到下午结束“坐帐”后,新娘与新 郎同吃“子孙饽饽”( 一种内包小饺子的饺子) ,并故意不煮熟,取多“生”贵 子之意。 有关民间丧俗题材的二人转曲目也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二人转的传统曲目 包公赔情。其中,通过包公和其嫂嫂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民间丧礼的习俗呈 现给观众,其中包含了大量反映丧俗的民俗语汇。例如: 旦倘若嫂嫂我归天去, 谁能搭个排子把尸首停 灵前供碗导头饭, 插上三根棉花绒, 谁能给我蒙上蒙脸纸 压口铜钱口内扔, 绊手丝绊脚丝谁给我绊 两手攥上打狗干粮, 谁能头戴白身穿孝。 腰中紧系裙麻绳, 亲戚朋友来吊孝, 谁能跪在灵前来陪灵 亲妈亲妈哭我好几声 丑王凤英之位写当中, 脚底画上莲花一朵, 愿嫂嫂脚踩莲花早托生 天过午时要入殓, 拉领芦席把太阳蒙 抱着脑袋棺椁放, 我给嫂嫂开开光明 唱公生改江阳, 我给嫂嫂来开光。 开眼光瞅八方, 开手光抓钱粮。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开脚光登天堂, 唱江阳还公生 我给嫂嫂你陪灵 旦三七二十一天起灵走, 谁能在前面拉着老丧绳? 三十二杠谁扛头一杠, 买路纸钱谁能扔? 这灵头幡谁来扛? 摔丧盆子谁能扔? 谁把我送到包家老坟上? 深深挖个黄土坑, 棺椁下去不平正, 谁能四个馒头来垫平? 阴阳先生来勃正, 三锹黄砂谁先扔? “蒙脸纸”是在死人的头上蒙上一张毛边纸。顺治十六年封丘县志:“履 面以纸,日蒙脸纸。”它是为了让死者看不到家人不留恋而安心上阴间之路。还 有一种说法就是以纸蒙脸防止其他鬼神认出自己而受到纠缠。吕氏春秋卷二 十三:“夫差将死,日: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以冒 面死,此其始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吴王羞见子胥,以帛蒙面而 死,故后人因之置面认。”而“压口铜钱”又称“含口钱”,中国有给死人口中 含物的习俗。一般都含钱币或银子,汉族习惯用红线拴一枚铜钱置于死者口中, 为了让死者过冥河时可以买通摆渡的渡者,以防不能过冥河而无法超生。礼 记杂记下:“凿巾以饭”。后汉书礼仪志也说:“登退,饭含珠玉如礼”, 意思就是用珠玉来买通渡者以顺利过河。之后还有“道长超度灵魂”、“金童玉女 引路”、“脚踩莲花开开光”等丧俗。二人转传统曲日黄氏女游阴的高潮部分 也介绍了东北地区出殡的风俗: 旦赵臣来烧纸送金银, 灵前放碗导头饭, 乌木筷子插三根, 小方桌上摆供品, 瓜果馒头和点心, 三根黄香烟缭绕,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旁边摆着小丧盆, 买路羝钱随风刮, 扎牛扎马扎彩人, 桂姐拿着柳条棍, 拨得纸灰乱纷纷 这描写的是死者黄氏女的魂魄在土地庙看到丈夫带儿女来烧纸的情景。出殡 中在土地庙或路口烧纸、烧香称为“报庙”,是典型的汉族的丧俗。因为民间认 为人死后灵魂会先在土地庙中栖身,要燃香点烛、荧纸鸣鞭并用祭品超度了后, 鬼魂方可上路。清范寅越谚:“亲死解辫子,哭赴社庙烧纸钱。”所谓。社庙”, 就是“土地庙”。而丧盆、纸人纸马、乌木筷子等也都是东北出殡时必用的民俗 用品。 2 服饰类 二人转的唱本中有很多反映了服装饰品类风俗文化的民俗语汇。特别是二人 转的传统曲目更是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服饰风俗文化。东北人的穿戴以实用为主, 审美其次。冬天为了御寒,穿棉袄、棉裤、乌拉鞋,扎腿带子、腰带。过去东北 满族妇女和汉族妇女的区别是:旗人天足,汉人缠足。旗人发髻梳头顶,汉人发 髻梳颈后。二人转中介绍女性外表时常用类似“鬓插花”、“红大氅”、“罗裙” 等词汇,这些都是带有民俗特征的词语。大西厢中描写崔莺莺: 丑君瑞念罢牒文表, 抬头瞧见女红妆, 只见她一一 乌云发发乌云乌云云巧绾盘龙髻, 鬓对雅雅对鬓鬓旁斜美玉花海棠。 马寡妇开店中对马寡妇外貌的描写是 颤巍巍海棠花两朵鬓边扶 娇滴滴芙蓉粉面擦官粉, 粉皑皑胭脂一点唇朱, 新鲜鲜红绸大袄花有千朵, 飘摇摇八幅罗裙下衬紧足 “鬓插花”的习俗在汉代文献中就初见端倪。汉代陆贾南越行纪日:“南 1 2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特芳香者,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 为首饰”。民间有认为“鬓插花”习俗是为举丧天上的织女。晋书后妃列传成 恭杜皇后:“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宫织女死,为多者 服”。而古代也有端午节鬓带花的习俗,清顾禄清嘉录卷五:“端午” 条说,五日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 午景”。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端午节中也记载了宋代端午节开始 到六月初插茉莉花是女子的最爱的头饰。明代的女子更是用可以避汗的醒头香来 插鬓,晚明余氏辨林说:。今京师凡孟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 插首,日。闹嚷嚷。”后来鬓插花的习俗不止在节日更多是为了美观,而为显 出女性的端庄秀雅。 蓝桥中描写蓝瑞莲: 旦八幅罗裙系腰间 尖生生绫子捏百褶, 褶下有对小金莲。 青丝开了抛脑后, 罗裙开了搭在肩。 腿带子开了不顾系 绣鞋拔掉不顾穿 而在杨二舍化缘中在对富家小姐王美蓉的外貌进行描述的时候,也用到 了相似的唱词: 旦上身穿红绸汗巾还可体, 腰中扎八幅罗裙儿 鸳鸯裤腿蛇盘花带, 小,i - 金莲二寸七儿 打扮起来千娇百媚, 走一步站一站亚赛仙人儿。 其中“八幅罗裙”、“小金莲”、“腿带子”、“绣鞋”这些都是反映了一定民俗 事象的民俗语汇。“小金莲”是指我国古代女子用布帛把双脚缠裹起来,使其变 成为尖而小的“三寸金莲”。二人转传统曲日王二姐思夫中有这样的唱词: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旦王二姐想二哥头不梳脸不洗, 脖颈子不洗像个黑车轴 两只脚不裹让它随便长, 我看它多咱长到头一一 好像两只大榔头 这其中说的就是缠足风俗。对于这种缠足风俗的起源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 认为是兴起于北宋时期。宋代著名的诗人苏东坡在菩萨蛮中云:“涂香莫惜 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从这首专门咏叹缠足的词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宋 代“金莲”已经出现了。在语言上,中国人喜欢用。金”字来修饰珍贵的事物, 而在佛教视莲花为高洁、美好、吉祥之物,中国的吉祥话和吉祥图中也有许多莲 花的形象。所以,“金莲”就是代表着珍贵吉祥来称古代女子的小足。后来又根 据脚大小的不同出现了“银莲”、“铁莲”。“腿带子”又称“扎腿”或“扎腿带”, 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俗用品。“腿带子”多为黑色丝布织的宽扁带子,在近脚踝 处扎起来。因为北方冬天非常寒冷,故多以此扎住裤脚来御寒。相沿成习后,无 论冬夏着裤都必用腿带子,散着裤脚即被认为衣着不整。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 年代许多老年妇女仍沿此习不改。 3 饮食类 二人转中有很多代表着不同地区饮食风俗惯制的词语,特别是很多反映了东 北地区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例如,“鸡蛋糕”、“油煎饺”、“煎饼烙子”、“萨其玛”、 “酸汤子”、“窝窝头”、“离娘面”等等。其中有很多是满族风情的食品,传载着 满族古老的民族风情。特别是有些报菜名、点菜名的曲目,更是具体地描述了东 北人的饮食习惯。东北人表现在饮食方面的爱好,浓烈实在,也与艺术上的审美 趣味是相通的。二人转传统曲目马前泼水中就有一段唱词包含了很多带有民 俗风情的饮食名称: 旦奴家我不吃家常饭, 粳米干饭猪肉炖粉条 丑再给你蒸碗鸡蛋糕 旦头一年常吃那个油煎饺, 丑这功夫窝窝头还一个劲断条。 旦值钱的东西全卖掉, 1 4 二人转民俗语汇初探 丑我錾子锥子她都换了粘火勺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地区人们十分喜爱的菜肴,而“白肉血肠”、“猪肉炖 酸菜”、“白煮肉”等也几乎是北方人冬日里,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家常菜。其实, 这些都是满族传统的菜肴。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习惯养猪,逢年过节都要杀猪, 并把一部分肥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吃用,其余的用来款待来客。最习惯吃的 是白肉、血肠、猪肉、酸菜和粉条。满族人视猪肉为“福肉”、“神肉”,每年祭 天、祭神、祭祖先时都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特别在祭祀祖先时杀的 猪,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宰杀前要往猪耳内灌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 领受,便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在祭索罗杆时,还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 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日内被吃光,就是吉利的表现。然后把全猪 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 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如有客至,只要 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 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