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摘 要 中国自 1 9 7 9 年实施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加工贸易的技 术溢出效应也在不断增强。那么,如何更加充分的发挥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在 现如今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外贸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将理论模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认清中国加工 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主要是通过技术示范、模仿与竞争、前后向联系、人力资本流动和 产业集聚四种路径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通过这四种路径在一定程度上都产生了技术溢出 效应,但不同路径的技术溢出效应程度不同且都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并从实证分析的角 度运用 f f g 模型将中国全部对外贸易区分为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两大类型,考查中国的 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果如何,进而研究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何不同 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加工贸易相比非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更弱。最后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来提高中国的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程度,从而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加工贸易 的转型升级,进而深化中国外贸对经济推动作用的理解,使中国外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 境下迅速恢复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加工贸易;技术溢出;f f g 模型 iv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in 1979, china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also keep growing. under the downtur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 foreign trade, how to fully use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processing trade played an active supporting role 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with chinas reality.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recognize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s spillover effect is mainly form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imitation and competition, backward and forward linkages, human capital flow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o some extent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through these four paths have had a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but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different paths have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ts.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divided the china s foreign trade in to two major types, which are processing trade and non- processing trade. this article use the ffg model to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effect in china s processing trade and non- processing trade, compare the difference effect they bring to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btained processing trade s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weaker than non- processing trade.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s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level, and promote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 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then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improving the economy boost. so that in the environment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foreign trade recover rapidly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s; ffg model 学术诚信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 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 时 间: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集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集美大学可以 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 者(签名) : 导 师(签名) : 时 间: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1 第 1 章 引言 1 . 1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1 . 1 . 1 选题依据 1 . 1 . 1 . 1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加工贸易如何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的兴趣,二者的 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能够通过多方面来促进 本地的经济增长:一是提高本地的就业水平;二是促进本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吸引更多的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增加更多的外汇收入;三是通过技术示范与竞争、前后向联系、人力 资本流动及产业集聚等技术溢出路径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等。而其中发展中国家引进 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外资进入能够带来先进技术,并通过技术示 范与竞争、前后向联系、人力资本流动及产业集聚等技术溢出路径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 平从而达到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的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 学者研究的焦点。 1 . 1 . 1 . 2加工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加工贸易始于1 9 7 9 年,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海关统计, 2 0 0 9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 0 9 3 . 2 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 1 . 2 % ,相比前几年有 所下降,其中加工贸易出口5 8 6 9 . 8 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3 2 2 3 . 4 亿美元。 1 中国的加工贸易实际上是一个政策性较强的概念,它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入w t o 之前,中国对外资企业内销存在种种限制,因此,来华制造业的外资主要 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加工贸易出口中超过8 0 % 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由此可以说如果没有 加工贸易政策,中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吸收外资的局面。中国加工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中国成功地承接了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 资,使中国迅速成为低成本的世界加工制造基地。在过去的3 0 年中,加工贸易一直保持顺 差,而且顺差持续扩大,为中国引进工业化所需的原材料、先进设备与技术提供了宝贵的 外汇,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加工贸易功不可没。此外,加工贸易在提高中国技术 水平、对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以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和为本地提 高就业水平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国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 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 易为中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 1 . 1 . 3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从投资主体结构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加工贸易中进出口的比重从1 9 9 0 年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2 的2 8 . 8 % 提高到2 0 0 9 年的8 3 . 6 % ,其中大型跨国公司的比重迅速提高使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 效应更加明显了。 2 本文认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主要从技术示范、模仿和市场竞争、前 后向联系、人力资本的培训和流动以及产业集聚等四个方面来体现。 1 . 1 . 1 . 3 . 1 通过技术示范、模仿和市场竞争来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 加工贸易企业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但是不少企业同时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这些 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市场需求,客观上带来 了明显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示范效应。大型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在初期都是利用东道 国廉价的劳动力将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后从东道国出口销往国际市场的,但是在加工贸易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本地配套能力的不断增强,不少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也开始开拓 国内市场并在中国落地生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本地企业带去了明显的技术示范和市场竞 争压力效应,从而促使本地企业模仿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的先进技术进而提升自身的技 术能力,进而使本地企业主导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1 . 1 . 1 . 3 . 2通过前后向联系推动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国际上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 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加工贸易进口总值- 1 ) 来衡量判 断一国加工贸易对该国产业的提升作用,它反映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如果加工贸 易的增值链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可由国内生产供给越多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越 高,则该增值系数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结合加工贸易增值率可大致判断出中国加 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以及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动呈现以下特 征:1 9 8 3 l 9 9 0 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1 9 8 3 年的- 1 4 . 1 % 上升到1 9 9 0 年的3 5 . 6 % ;1 9 9 0 1 9 9 4 年呈下降趋势,由1 9 9 0 年的3 5 . 6 下降到1 9 9 4 年的2 0 . 3 % ,表明中国加工贸易的附加 值在逐年递减;1 9 9 4 l 9 9 8 年呈快速上升趋势,由l 9 9 4 年2 0 . 3 % 上升到l 9 9 8 年的5 2 . 4 % ,表 明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1 9 9 8 2 0 0 9 年为第三阶段,围绕5 0 % 的水平上下波动。 3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加工贸易 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贸易结构的优化功不可没,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增值率相 比,附加值实现状况仍不理想。因此中国加工贸易相当大部分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 着劳动成本的上升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在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状况方 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实施了技术援助的企业占有效样本企业 的3 6 % ,6 4 % 的企业没有实施技术援助,其中2 7 % 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技术援助。技术 援助比例不高,这既与国内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有关,也与大量采购来源于国外配套 企业的跟随进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难有发挥,技 术溢出效果也深受抑制。 4 1 . 1 . 1 . 3 . 3 加工贸易企业人力资本的培训和流动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由于中国人力资本的水平较低,加工贸易企业为了让从当地雇佣的员工有相应的能力 从事相应的工作会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而当经过培训的员工会从加工贸易企业流向本地 企业或者这些员工进行自主创业时,就能把学到的先进的专业知识或者是管理技能从加工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3 贸易企业中流出,从而产生溢出效应。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中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 化比例越高、人力培训状况越好、向本地资企业流动越多,则技术溢出效果越好。但是中 国通过人力资本的流动来达到技术溢出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主要是由于本地企业与外资 企业相比在薪酬、福利和办公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过培训的东道国员工流动 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或者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只有当本地企业 在用人机制和经营管理人才方面提高到外资企业的水平时,通过人力资本流动的技术溢出 效应才能够增强。 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当地化的比例较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为 低廉),然后对中国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且培训状况良好,当那些培训过的员工 流动到中国本地企业或者进行自主创业的时候就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国务院专门组织课 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是否提供培训并提供何种培训进行调查,最终的调查显示:只有少数 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提供员工培训,而提供员工培训的当中还有近1 / 4 提供了更高层次的 国外培训。 5 1 . 1 . 1 . 3 . 4 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先进入的跨国公司提供了规模化的外部资源,节约 了后进入跨国公司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地域上的积聚有利于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 形成,企业之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近距离更便于交流,从而产生技术溢出(这种溢出 相当程度上是发生在跨国公司之间的)。但是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集聚对其技术的溢出会 产生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说,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企业联系越紧密,则它们从跨国公司受 益的机会和程度就越大,而一旦跨国公司企业过于集聚,就可能形成所谓的“孤岛”。孤 岛与国内企业之间是隔开的,从而在国内人力资本与跨国公司技术之间很难形成互补性。 另外,它还会加剧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例如,随着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 亚等国际移动电话巨头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通过产业集聚中国逐渐 成为了世界重要的移动电话生产基地,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移动产品的配套企业。 从上可以看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加工贸易 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溢出是通过何种路径形成的?在现在国际形势这么严峻的条件下,应该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一步的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 1 . 2 研究目的 在现如今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中国外贸形势不好的情况 下,认清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将理论模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希望能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清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通过什么路径形成的,以 及如何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进而深化中国外贸对经济推动作用,使中国外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迅速恢复发 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4 1 . 2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 . 2 . 1 研究思路 本文将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尝试系统的研究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具 体方法如下: 1 . 2 . 1 . 1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等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的研究成 果,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1 . 2 . 1 .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既采用 f f g 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加工贸易、非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并对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1 . 2 . 1 . 3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中国如何更好地实施加工贸易的 对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1 . 2 . 2 结构安排 论文按照基本知识介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总体框架安排。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 容与方法,以及尝试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关于技术溢出以及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关系的文献综述。指出国内外对加工 贸易与技术溢出关系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第三章:从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路径概念出发以及从四个方面来描述中国加工贸易的 技术溢出路径。为下一步进行实证分析及从不同方面分析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作准 备。 第四章:实证分析。本章主要采用 f f g 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之间 的关系,以考察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 增长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主要就前面章节分析的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的相 关关系,提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 3本文尝试的创新之处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的分析主要 集中在理论分析,或者是简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上,尚未对加工贸易如何发挥技术溢出效 应做更深层次的分析。本文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创新: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5 (1 )本文运用 f f g 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此前大多学者所采用的是简单的定量 和定性回归分析; (2 )本文将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将中国的对外贸易分为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来分 析二者的技术溢出程度,目前比较少学者做这方面的分析,并做深层次的影响分析。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6 第 2 章 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的文献综述 2 . 1概念的界定 2 . 1 . 1 加工贸易涵义的界定 对加工贸易内涵的描述最初是在中国 1 9 8 1年召开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成立大会即第 一届学术年会上,当时的提法是“以进养出”。所谓“以进养出”是指“从国外进口原料 在国内加工成产成品后再出口”的经营方法。当时它被作为中国一种扩大对外贸易的政策 措施而得到提倡,还未被当作是一种贸易方式。 在 1 9 9 1年出版的国际经济贸易百科全书中,赵禹辰先生进一步探讨了加工贸易 的基本定义:赵先生认为加工贸易就是“外方提供原材料、配件,委托国内进行加工、装 配,外方回收成品并支付加工费给国内加工企业的一种贸易方式”。 6 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加工贸易是指以保税方式从国外进口原辅材 料和中间产品,经加工成产品后再出口的贸易方式。它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项。即 一国政策给予特殊待遇的那些加工贸易的业务形式。 1 9 9 9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外经贸部关于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对加工贸易的界 定是: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简称料件), 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学者和组织对加工贸易有不同的解释说明,但是各个 观点基本上都认为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本文认为加工贸易是国外的企 业(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为了节省其成本上的优势将 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利用自身或者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进行加工并将产成品主 要销往东道国以外市场的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进料加工、来 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等四种方式。 7 2 . 1 . 2 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涵义的界定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技术溢出效应都给出了定义。比如:d u n n i n g (1 9 9 3 ) “因与跨国公 司进行接触的国内企业所获得的直接益处” 。p i n g l a n (1 9 9 7 ) “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指示伴 随着原材料的交换和本地人才的流动流出或是扩散出去的状态” 。李平(1 9 9 9 ) “通过技术 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表现之一” 。何洁 (2 0 0 0 ) “f d i 对本地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或发展能力发生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它可 以发生于同一产业内部或不同产业之间” 。 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在此给出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所作定义:技术溢出 (t e c h n o l o g y s p i l l o v e r ) ,是指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在本地进行加工贸易而引起当地 技术的扩散,而这些技术的扩散又是非自愿性的,伴随着技术的扩散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7 以及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改进和提高,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因技术的扩散获取全部收益的情 形。因此,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本国技术进 步的重要手段。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示范、模仿和市场竞争、前后向联系、 人力资本的培训和流动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来体现。 2 . 2加工贸易的文献综述 2 . 2 . 1 国外研究概况 2 . 2 . 1 . 1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 李嘉图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其 主要内容是: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商 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 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即“两利相比取其重、两害相比取其轻” 。 赫- 克歇尔和俄林于 2 0世纪 3 0年代在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在 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 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 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 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 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 8 2 . 2 . 1 . 2产业内贸易理论 d i x i t ,s t i g l i t z . j . t和 k r u g m a n等人在 2 0世纪 7 0年代末完善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比如美国出口汽车同时又进口汽车的 行为,这种贸易的特点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同类产品具有在贸易伙伴之间的双 向流动、消费的替代性以及生产投入要素相近性等方面的特点。 2 . 2 . 1 . 3 . 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以及国际转移理论 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以产业间的比较优势以及要素禀赋学说为依据,认为不同国家在 同一产品的生产中具有相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具有相对劣势,所以各国应生产 和出口自身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身相对劣势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 “随着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渗透到生产的不同环节上,国际分工不仅仅停 留在不同产品之间或产业之间,而且进入到了产品制造工业过程内部或产业内部,形成了 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模式。 ” 9 从国际实力来看,发达国家有资金、技术、管理、品牌以及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比较优 势,发展中国家则有相对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同样,在同一商品的诸多不同生产环节中, 发达国家也有资金、技术、品牌以及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同样利用其劳动力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8 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加工贸易的生产链条中发挥中各自的相对比较优势,然后通过商品往 返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大程度上利用国际化分工。因此,加工贸易存在和发展的理论 基石之一是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产业内部可以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贸易方式 两种。垂直型贸易表现为基于产品差异化的特点,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表现为基于生产工 艺流程之间的分工。加工贸易是产品加工过程中上下游生产环节伙伴之间的贸易,从国际 加工贸易产业分布上来看,加工贸易通常处于同一个产业内部,即是一种水平型产业内贸 易。 加工贸易总体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垂直型国际分工,但与传统的垂直分工又有所不同, 传统分工主要属于产业间的分工,而加工贸易更加侧重与产品生产时的要素禀赋的分工。 随着比较成本优势的转移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和自身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加工贸 易同样也会出现产业间国际分工的“雁行模式” ,即产生出在一种生产工艺过程不同环节 上的国际分工的转移。 2 . 2 . 2 国内研究概述 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2 0 0 3 )在北京召开,肯定了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 贡献,认为它是就业压力的“减压阀” ,但也指出加工贸易发展面临了严峻挑战企业 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国内配套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 集效应未能得到充分释放等,因此中国的加工贸易应该迎接挑战,做到既要引导有条件的 地区转型升级,也要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布局,并做到特点突出、平衡发展。 隆国强(2 0 0 3 )这样评价加工贸易对中国的作用:加工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 动力量:通过加工贸易引进外资特别是技术性的资本品,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加工贸易提 高中国的就业水平并带动了就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高 技术人才;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龚锋,李传志(2 0 0 7 )指出加工贸易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 是中国加工贸易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局限性集中表现为贸易利益低下,本土化 是中国改善加工贸易利益的途径。国内接单可以从源头上实现中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同 时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也可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 2 . 3技术溢出的文献综述 2 . 3 . 1国外研究概述 对溢出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6 0年代初。m a c d o u g a l l ( 1 9 6 0 ) 在分析国外直接投 资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 a r r o w (1 9 6 2 )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 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9 提高生产。c a v e s (1 9 7 4 )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把跨国公司对本地的外溢效应分为打破原有 市场垄断、竞争和示范、本国企业的模仿三种类型。 此后多位学者围绕跨国公司,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技术溢出 的大小、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如 k i m ( 1 9 5 2 ) 、d a s ( 1 9 8 7 ) 等,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技术溢 出的产生与地区间的技术差异有关,而溢出水平的大小与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投资决策 有关。r f i n d l a y (1 9 7 4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内生动态化模型认为跨国公司与本地的技 术差距越大,本地企业能够吸收的技术就越多,且技术的扩散速度随着跨国公司在本地份 额的提高而加快。d a s ( 1 9 8 7 ) 发现,随着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本地企业的竞争能力会逐 渐提高从而跨国公司子公司构成威胁,但跨国公司总部可以为跨国公司子公司引进更为先 进的技术从而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那么对于跨国公司子公司而言还是有利可图的。 9 0 年代以来,许多研究将厂商理论、技术策略联盟等引入到技术溢出的分析中,甚至 使用博弈论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极限于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研究当中了,其中对加工贸 易的溢出效应分析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最早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的是 f e c h e r ( 1 9 8 9 ) ,他的研究发现比利时无法从实施加工贸易政策中获得技术溢出,这一明显 与实际不符的结论主要是由于当时统计口径与转换渠道的不当选择造成的。z i s s ( 1 9 9 4 ) 建 立了有溢出的两阶段寡头模型, 在博弈的条件下, 得出了改善福利的条件。k a p u r ( 1 9 9 5 ) 在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溢出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厂商学习的影响。p a r e n t e ( 1 9 9 4 ) 研究了技术扩散、边干边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c o l o m b o 和m o s c o n i ( 1 9 9 5 ) 研 究认为“边干边学”是技术扩散途径中技术经验的增函数。 1 0 2 . 3 . 2 国内研究概况 中国学者对技术溢出进行研究开始于 2 0 世纪 9 0 年代后期。南开大学李平( 1 9 9 9 ) 教授 认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的方式、规模和收益会受其技术创新水平与吸收溢出的能力 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和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越强就越能促进该国的经 济发展水平。所以通过技术溢出能使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进而提高发展中国的 整体经济实力。 沈坤荣( 2 0 0 1 ) 将各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做相关的实证分析,认为外商直接 投资总量的增加能够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何洁( 2 0 0 0 ) 认为只要有溢出效应存在就能够对东道国的经济发挥出正面的促进作用, 能够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并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溢出效应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即溢出效应会随着一个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陈斌利用 1 9 9 0 1 9 9 8年江苏省工业部门的数据发现外资工业部门对内资工业部门的 溢出效应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增加。 秦晓钟通过对 3 9个行业进行检验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单纯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高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10 低,对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影响;二是外资企业销售水平较高时,会阻碍溢出效应的发生; 三是当外资企业技术水平、销售水平都比较高时,不利于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陈涛涛( 2 0 0 3 ) 影响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的差距水平、资本密集程度 以及技术上的差距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当内外资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和技术水平上的差 距缩小时技术溢出的效应就会增强。 2 . 4加工贸易与技术溢出关系的文献综述 2 . 4 . 1 国外研究概况 跨国公司通过在东道国实行加工贸易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让行为会给 本地企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 2 . 4 . 1 . 1 技术示范、模仿和市场竞争方面 d a s ( 1 9 8 7 ) 建立了动态模型考察本地企业如何通过外部性的形式将技术从跨国公司 分支机构转移到自身。得出的结论是: 跨国公司通过技术示范和市场竞争会使本地企业在 一定程度上从技术转移中获得技术溢出,即使无法获得技术溢出也能够获得收益,但 d a s 研究的角度并没有考虑到本地企业的学习能力而仅仅是考虑到技术转移方,即跨国公司的 一方。 1 1 w a n g和 b l o m s t r o m ( 1 9 9 2 ) 建立在博弈论的基础上得出投资决策的变化会影响跨国公 司和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水平: 跨国公司通过加工贸易对技术的转移越多,对当地企业的 技术溢出就会越多; 当地企业对学习的投资越多, 吸收技术溢出能力就越强。 w a n g 和 b l o m s t r o m ( 1 9 9 2 ) 认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源于当地公司与跨国公司子公司 间的技术差距, 技术差距是溢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除了原有的溢出效应外, 还存在着 取决于当地厂商和跨国公司子公司投资决策的溢出效应, 这种影响是累积性的, 具有正 反馈性质。 1 2 k o k k o ( 1 9 9 2 ) 认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示范、模仿和传播; 二是竞 争。前者是技术信息差异的增函数, 后者取决于跨国公司与本地的市场特征及其相互影 响。 k o k k o ( 1 9 9 4 ) 研究了技术条件对溢出效应的影响, 通过对墨西哥 1 9 7 0 年行业横截面数 据的分析, 得出结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差距较小时, 有利于溢出效应的吸收。k o k k o ( 1 9 9 4 ) 将本地企业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途径分为以下四类: 给当地企业带来压力;将 相关技术提供给上下游的企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流动;竞争效应使得当地企业加快创 新和提高技术。 k o k k o ( 1 9 9 6 ) 又以乌拉圭为例对行业竞争和市场分额因素对溢出效应影响, 指出竞争是导致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原因。 1 3 b l o m s t r o m a n d k o k k o ( 1 9 9 8 ) 跨国公司的进入会给本地企业的带来竞争压力和示范效 应,从而使本地企业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11 b l y d e ( 2 0 0 4 )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一些含有国外先进 技术的商品,经过学习和模仿来生产这种商品并将其出口到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也会获 得技术溢出。 2 . 4 . 1 . 2前后向联系方面 l a l l ( 1 9 8 0 ) 跨国公司加工贸易企业在帮助本地供应商企业时会通过前后向联系方面 对本地供应商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在本地的分支机构通过帮助供应商建立生 产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参与管理和组织上的培训和提供国际销售渠道等方面来产生不同 的技术或者知识溢出。 w a t a n b e ( 1 9 8 3 ) 通过分析菲律宾指出由于当地供应商的产品的价格、性能受到跨国公 司的严格约束,无形中刺激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能的提高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改 进。 b l o m s t r o m a n d k o k k o ( 1 9 9 8 ) 认为跨国公司的分公司能与本地的供应商发生联系从而 产生后向联系,也能与本地的客户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前向联系。 2 . 4 . 1 . 3人力资本流动方面 w a n g ( 1 9 9 0 ) 在 f i n d l a y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模型,在模型中添加了人力资本 的因素。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增加对本地的人力资本投入后随着人力资本流向 本地企业增加了东道国的追赶潜力。 b o r e n s z t e i n e t a l . ( 1 9 9 8 ) 和 w a n g 一样在内生增长的模型中结合了本地企业的人力 资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衡量加工贸易技术外溢效应。在新增长理论中资本品种类数的增加 代表着资本深化,而资本深化最终能够带来技术进步。他认为新的生产技术能带来新的资 本品从而使资本品种类增加。如果本地企业没有进行研究开发获得自己的新技术,那就只 有通过学习和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来获得新技术。最终得出的实证结果是:加工贸易 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加工贸易能带来资本品数量的增加从而增 加资本积累和深化,进而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第二随着本地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加 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b l o m s t r o m a n d k o k k o ( 1 9 9 8 ) 跨国公司分公司会对从当地聘用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 培训,当这些员工从跨国公司分公司流动到本地企业或者进行自主创业时就会产生技术溢 出效应。 h e j a z i 和s a f a r i a n 分析得出美国r m d r t 是进口国( 技术接受国) r 从出口国( 技术溢出国) d 的进口量; q r t 是进口国的g d p ; q d t 是出口国的g d p ; k d t 是出口国d 的r r 代表技术接受国; d 代表技术溢出国。* * * , * * , * 分别代表其回归结果中r 第3 种方法是l p 所使用的; 第5 种方法类似于c h 的, 只是多考虑了技术知识在技术溢出国的私人品性质, 而第 6种方法类似于 l p的, 只多考虑 了技术知识在技术溢出国的私人品性质。f f g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模型中采用上述 6种方法 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只有当技术知识在技术接受国为公共品时, 国际 r 采用第 1种和第 5种方法与采用第 2和第 6种方法所计算的结果不 同, 其主要原因是第 1和第 5种方法本身存在缺陷, 即没有考虑到进口的绝对量对国际 r 其他年份的计算方法依次类推。数据处理结果见表 4 - 4 。 (5 )中国进口总额、加工贸易进口额与非加工贸易进口额的计算。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26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9年) 提供了 1 9 9 0 - 2 0 0 8年中国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的进口总 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年度数据以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平均汇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有了这些数据,首先可以根据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平均汇率分别计算出以当年人民币 价格衡量的进口总额、加工贸易进口额、非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年度数据,然后再运用商品 零售价格指数,将以当年价格衡量的数据调整为统一以 1 9 9 0年可比价格衡量的数据,数 据计算处理的结果见表 4 - 4 。 表 4 - 4 :中国 g d p 、资本存量、劳动力、贸易条件和贸易数据处理结果 年份 gdp( y) (1990 年价格,百亿元) 资本存量(k) (1990 年价格, 百亿元) 人力资本(lp) (百万人) 普通劳动 力(ln) (百万人) 贸易条件指数 (tr) (基期不 同) 1990 186.6780 387.2028 7.141 640.349 100 1991 203.8415 420.1602 7.692 647.218 100.3 1992 232.8671 467.8168 8.24 653.28 101.2 1993 265.3386 532.6512 8.739 659.341 101.7 1994 300.0632 606.5229 9.306 665.244 99 1995 332.8660 685.057 9.975 670.675 100.2 1996 366.1990 769.4758 10.663 678.837 101.4 1997 400.1947 860.6979 11.315 686.885 102.3 1998 431.5396 967.5678 11.946 694.424 96.8 1999 464.4750 1079.0434 12.5896 701.3504 97.5 2000 503.5733 1196.0941 13.3534 707.4966 91.6 2001 545.3887 1328.2644 14.2487 716.0013 100 2002 594.9574 1458.764 15.461 721.939 98.8 2003 654.5990 1696.8753 17.188 727.132 95.4 2004 720.6023 1973.2247 19.429 732.571 95.5 2005 795.7506 2229.7349 22.397 735.853 97.3 2006 888.4600 2508.1432 25.972 738.028 99.7 2007 1004.2972 2829.545 30.325 739.575 100.4 2008 1094.2233 3225.6813 35.324 738.476 96.4 资料来源: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物价年鉴 、 国际统计年鉴(1 9 9 5 年) 或者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得到。 4 . 1 . 4 . 3计算外国 r & d资本存量外溢变量 k p和 k n的全部变量数据 (1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以及世界经济年鉴的数据计算出 1 9 9 1 - 2 0 0 8年全世 界(除了中国)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锂离子电池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 3下数学4单元教育课件
- 玉溪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英语经典语录(带汉语翻译)
- 会考复习一(公开课教案)
- ECharts数据可视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2、3章 折线图和饼图、柱状图和散点图
- 计算机网络设备账务处理实例-记账实操
- 化学第一课课件
- 2019湘美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3 雕塑《第二单元 雕塑的创作与实践》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草原承包协议书
- 《ST欧浦大股东掏空行为案例研究》
-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效实中学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商务司机礼仪知识
- 《市场营销》教案(第3周)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租地种香蕉合同
- 上海市虹口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物理试卷-学生版
- 旧市场提升改造方案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思辨关系高阶思维
-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答辩模板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HSK标准教程5下-课件-L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