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一学生力学概念理解调查研究王长江1,李卫东1,杨兴2(1.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2.陕西省黄龙中学 陕西 延安 716000)摘要:以FCI为研究工具,对412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力的概念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力学概念的建构水平有显著性的差异,男生的力学概念建构水平显著地高于女生;毕业前所在的高中学校的性质对大学生力学概念的理解影响不大;日常概念的结构不良特征及消极的思维定势是影响学生力学概念建构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力学概念;FCI;前概念1 问题提出1.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物理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问卷测试和访谈方法。Hestenes等人于1985年设计了力的诊断测试(Mechanics Diagnostic test,简称MD),后来于1992年发表了改进版的力学概念理解的测试卷力的概念测试表(Force Concept Inventory,简称FCI)。美国学者Hestenes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物理世界的一般直观感觉是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学习什么的决定因素,然而这种直观感觉对物理学习的影响不经过仔细研究是难以确切的,传统物理教学对此几乎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结论是:通过传统教学,学生们没有掌握力学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 12。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有学者对学生和教师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做了调查研究34,最后得出结论:不仅仅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存在问题,教师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对物理知识进行再加工,在教学中把对物理概念的深入再思考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改变教师的一些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等。1.2问题提出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对中学生进行了FCI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从选项的相似与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5。学生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受日常概念的影响,还是维持因子这样的认知元素的影响?大学生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处于什么样层次?这是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2 研究方法2.1 研究工具我们采用Hestenes等人研制的力的概念测试问卷(Force Concept Inventory,简称FCI)作为测试工具。该试问卷由29道选择题构成,问卷中力学概念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 测试问卷题项分布考察内容测试题项运动学基本概念7、20、21、23、24、25牛顿第一定律4、6、10、18、26、27、28牛顿第二定律6、7、24、25牛顿第三定律2、11、13、14叠加原理相关概念9、18、19、28力学基本概念1、3、5、9、12、15、16、17、18、22、23、292.2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延安大学医学院2008级学生五个专业415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15份,收回问卷412份。研究对象分布如表2所示。表2 研究对象分布班级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医学检验162743医学影像143246医学护理04444麻醉学154459临床1班4272114临床2班3769106合计1242884123统计分析3.1 数据整理本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将原问卷中的选项A、B、C、D和E,统计时均用阿拉伯数字1、2、3、4、5表示。本次问卷结果统计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校对,结果完全相同。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29道测试题,被试答对题目人数统计如表3所示。表3 答对题目人数统计题号女生答对率男生答对率题号女生答对率男生答对率12810.981210.98162010.70950.7722820.981200.97172330.81960.7732590.901100.89182440.851100.8942320.811110.90191870.65860.6952710.941170.94201540.53710.576960.33630.51212070.72830.6771660.58720.58222470.861120.9081770.61980.79232110.731030.8392270.791100.89241720.60720.58102130.741070.86251520.53930.75112760.961210.9826850.30620.501200.0000.00271560.54930.75132000.69810.65282520.881120.90142500.871130.91291930.671050.8515750.26330.273.2 性别差异对力学概念理解水平的影响在测试力学概念理解的29个题目中,男生、女生回答正确的题目统计如表4所示。表4 男生、女生回答正确的题目总数对比班级女生答对题目总数男生答对题目总数医学检验513325医学影像594289医学护理8180麻醉学866314临床1班1531943临床2班1376799答对题目总数58962776人均答对题目数20.4722.39答题平均正确率70.59%77.20%注:延安大学医学院2008级护理专业中男生人数为0 。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男、女生回答的情况进行t检验,即利用t分布统计量进行检验。计算得出:t=4.907。查t分布双侧临界值表得到:t a/2 =2.576(a=0.01),t a/2=1.960(a=0.05),t a/2=1.645(a=0.10)。在0.01、0.05、0.10处t值均大于t a/2值,故男、女生的力学构建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相同年级大学生中男生的力学概念建构水平高于女生,这与国外学者Hertens等人的测试结果相同。3.3 高中毕业学校的类型对力学概念理解的影响我们探究了大学生高中所在学校的类型对力学概念理解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表5 入学前来自不同类型的中学对力学概念的影响高中所在学校的性质样本人数人均正确的题目数目人均正确率省级重点中学23721.3573.64市级重点中学9220.4170.39普通学校8320.6471.17根据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高中所在学校的类型,对大学生力学概念的构建水平影响不大,省级重点中学学生的力学构建水平高于其他学校学生,这可能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关。3.4典型易错试题分析按29个题目逐一统计,在全部的29道题目里面,平均正确率统计如表6所示。表6 平均准确率分布平均正确率题目合计00.56、12、15、2640.50.67、20、24、2540.60.71、13、19、2740.70.810、16、17、21、23、2960.80.93、4、9、14、18、22、2870.91.01、2、5、114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中均采用平均正确率,也就是调查对象中平均每个人答对试题的准确率,即答对题目总数与总人数的比值。 如第1题,样本人数为M,做对该题的人数为N,本题的平均正确率为R。在表6中,平均正确率超过90%的题目共有4个,平均正确率在80.1%90%的题目共有7个,平均正确率在70.1%80%的题目共4个,平均正确率在60.1%70%的题目共4个,平均正确率低于60%的题目共8个。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和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测试题中,这些概念对应的题目的正确率较低。与国内的有关研究比较后,我们发现,大学生力学概念的理解水平高于中学生。这可能与我们大学学习的自主程度有关,大学学习的环境使得学生的力学构建水平进一步得到完善。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大学生力学概念构建水平影响的因素,我们对回答正确率最低的6、12、15和26试题进行简单的分析。(1)试题6分析原题:图中描绘了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匀速运动到b。小球到达b点时受到一个来自同一水平面上的瞬间的冲撞,方向如黑箭头所示(左图)。那么,.小球受到冲撞后的运动路线为(右图):本题的平均正确率为38%,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概念,很多学生由于受日常概念的影响,认为物体原先就做直线的话,物体在仅受平衡力作用下,会做直线运动。但是,如果物体原先的运动是平抛等曲线运动,许多学生就会认为,物体仍会继续做曲线运动。在第6题中,学生还会受到题中“瞬间冲撞”这一情境的干扰。一些学生认为,小球在受到瞬间冲撞后,会相应地受到一个持续向前的冲击力,产生的轨迹为类平抛运动的轨迹。学生受日常概念的影响,没有能及时对情景进行转化。(2)试题12分析原题: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所受的力有:(1)向下的地球的引力。(2)桌子给予的向上的力。(3)由于大气压产生的向下的合力。(4)由于大气压产生的向上的合力。(A)只有(1) (B)(l)和(2) (C)(1)、(2)和(3)。(D)(l)、(2)和(4)。 (E)因为书静止,故无作用力。12题答对率是最低的,在答错的情况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考虑大气压的作用,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大气压产生的净力是向下的,既然是大气压,就对物体有压力,而压力自也然是向下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使得浮力这一概念既具有结构不良的特征,又容易被我们所轻视和忽略。(3)试题15分析原题:一个从静止下落的橡皮球落到地板上后反弹,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小球的能量守恒。 (B)小球的动量守恒。(C)地板作用于小球的力阻止小球下落,并使它向上运动。(D)地板档住了小球的去路,而小球必须保持运动状态。(E)以上都不对。本题平均正确率仅为26.2%,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很多学生认为橡皮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改变的原理是力,这在学生认真思考之前就有了一个定性的直觉的理解,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些直觉经验有关,日常感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概念的建立。(4)试题26分析原题:左图示为一个不受外力作用的火箭在外层空间从点a横向漂移到点b,此时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产生一个垂直于直线ab的恒定推力,到某点c发动机熄火。右图中哪条曲线能代表火箭在c点以后的运动路线:本题的正确率为35.7%,很多人都选了错误答案A、C、D、E。本题考查对惯性和平抛运动等概念的认识。火箭从点a横向漂移到点b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速度,由于不受水平力,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b点受到一个推力作用,做类平抛运动,此时的运动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沿切线方向,熄火后原沿切线方向左做直线运动。本题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惯性的概念和平抛运动的实质。以上几道测试题中由于日常形成的一些概念,对我们大学生力学概念的正确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加以引导运用,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调整,改造并建立科学的概念。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存在较大偏差,学生的建构过程就会发生困难,日常概念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力学概念的建构也会产生影响。当学生习惯于日常生活中一些直观的、常见的现象时,常会对其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阻碍科学概念的正确形成。如在第12题中,由于学生对浮力现象的熟视无睹与想当然,使412名学生参加的测试中,只有极少的学生回答正确。而对于大人小孩一起拉箱子求合力轨迹的第19题,有很多的学生受到了“轨迹是水平向前的”的思维定势的干扰。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概念建构的影响常常是隐蔽的、顽固的。当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时,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效而迅速地帮助他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不论是在思维习惯还是在情感认识上,都相当地依赖与信任。但是,物理概念涉及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面临的情境是具体多变的,仅仅依靠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而不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往往会造成许多概念建构的错误与困难。参考文献1 David Hestenes,Malcolm and Gregg Swackhamer. Force Concept Inventory.The Physics Teacher,1992,30(3):141-158.2 David Hestenes and Ibrahim Halloun. Interpreting the Force Concept Inventory一A response to Huffman and Heller .The Physics Teacher,1995,33:502-506.3 曲亮生,郭玉英. 认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物理教师,2000,(5):4-10.4 曲亮生,郭玉英. 国外教育工作者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学科教育,1999,(6):27-29.5王红梅,刘辉兰,王振. 中学生牛顿力学部分概念相异构想的调查研究.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6):107-110Freshmes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cal Concept in CollegeWANG Chang-jiang,LI WEI-do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Yanan University ,Yanan,716000, China)Abstract:412 freshmen a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