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 或博士) 学位论文原刨性声明 f i i i r ll iir lliiii i i ii i li i i i l lrllf y 1 7 4 0 812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 或博士) 学位论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 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选印坐 年月显日 长毒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椤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 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 a 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储签名邀 龅坦年名月丑日 导师签名: 妇 砭年上月正日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不可忽视的 全球性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基于产业结构优化, 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了环境税的经济效应问题。 在第一章的绪论中,笔者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税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一作了介绍。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及 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第三章通过分析我国环境税相关制度的现状,得出我国环 境税相关制度的问题所在,最后借鉴了国外关于环境税制度的先进经验。第四章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环境税的经济效应,同时 利用久色天联模型,以增值税为例得;l j 环境税对, 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歹i :确定厂 相应产业的税率。在最后的第五章中,本文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对如何 构建环境税制度体系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税经济效应产业结构 a b s t r a c t e n v i r o n m e n th a sb e c o m eag l o b a li s s u e r e g a r d i n gt o f a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c o n o m i c a l s o c i a t y 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 t h ee c o n o m i c a le f f e c tp r o m o t e db y e n v i r o n m e n tt a xa t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i n d u s t r ye c o n o m i c s c a s ed i s c u s s i o ni s i n c l u d e d i nc h a p e r1 ,t h ef o l l o w i n gp o i n t sa r ed i s c u s s e d :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m s e a r c h t a r g e to ft h i sp a p e r , 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su s e d c h a p e r2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i n t r o d u c e s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 sa n dt h e o r i e s c h a p e r3 f i r s ta n a l i z e st h e c u r r e n tr e g u l a t i o n sr e g a r d i n gt oe n v i r o n m e n tt a xi nc h i n a t h e np o i n t so u tt h e p l o b l e m se x i s t si nt h ec u r r e n tc h i n e s el a w sa b o u te n v r i o m n c n tt a x f i n a l l ym a k e sa c o m p a r i s o nt oe x p e r i e n c e sa b r o a d o nt h eb a s i co fc h a p e r3 ,c h a p t e r4a n a l i z e st h e e c o n o m i c a le f f e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t a xf r o ma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p o i n to fv i e w f o ra l l e x a m p l e ,v a l u ea d d e d t a x i si n c l u d e dt oa n a l y s i st h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o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b yu s i n gt h eg r e yt h e o r y , a n d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r a t ei sf i x e d i nt h e f i n a l c h a p t e r , c h a p t e r5 ,s e v e r a l c o n c r e t e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a l ep r o p o s e d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n gas y s t e mo fe n v i r o n m e n tt a x1 a w s k e yw o r d s :e n v i r o n m e n tt a xe c o n o m i c a le f f e c t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目录 摘要 a b s t r a c t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 3 研究内容和方法6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7 2 1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7 2 2 环境税的涵义7 2 3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8 2 4 环境税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1 1 第三章我国环境税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1 3 3 1 我国环境税相关制度的现状1 3 3 2 我阳环境0 猕i j ,变t ,存:! :的jj 】题1 8 3 3 国外环境税制度的发展情况与经验借鉴2 0 第四章环境税的经济效应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2 4 4 1 环境税的经济效应分析2 4 4 2 环境税的经济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2 6 第五章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制度完善建议3 2 5 1 为完善环境税制度做好相关基础工作3 2 5 2 以环境税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3 2 5 3 从产业结构优化出发完善环境税税目设计3 3 5 4 以环境税的自循环使用调节产业结构3 5 5 5 以环境税的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3 6 结 致 参考 论3 7 文献。3 9 第一章绪论弟一早 三西了匕 作为整个论文的开篇,此章介绍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即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 义。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阐述,最后简单、概括的说明了研究的 内容和方法。 1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从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为合理而有效地实现资源、生态的价值补偿和人类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手段在控制污染、保护全球环境和提高社会福利中的应用取得了 飞速的发展,1 9 8 0 年3 月,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 态的、经济的以及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 9 8 7 年受联 合国委托,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o u rc o m m o nf u t u r e ) ,正式提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经济学家开始日益关注能否将环境税作为有效的经济手段, 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在“十一五规划中为数不多的约束性目标之一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 0 。按照这样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年均要下降2 才能达标。但是,从2 0 0 6 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 5 9 4 4 万吨( 比 2 0 0 5 年士 | 7 长1 8 ) 、化学需乞i 量排放量1 4 3 1 3 万吨f 比2 0 0 气化增长1 2 ) 等指标来 看,似乎离“十一五的规划目标还相差甚远【l 】。这说明,今后几年我国的减排任务依 然较为艰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预测,“按 说去年( 2 0 0 8 年) 环境税就应该出台,因为金融危机推迟了。今年年内如果经济形势 向好,应该会出台。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世界大国,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都是无 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发展状况对全世界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产业经 济学的角度出发,环境税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手段,更是一种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 济手段,因此,研究我国与环境税相关的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税对产业 结构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关于产业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的主流理论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 封闭型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未考虑外贸因素影响) ,代表人物和其主要观点有 威廉配第( 1 6 9 1 ) 和科林克拉克( 1 9 4 0 ) 的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 变化会影响j 札业结构的变化,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初步提高和进一步,劳动力首 f 1 】金三林丌征j j :境税:不仅仅为环境减煺上海u e 券报2 0 0 7 年0 6 月1 8 口 先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笫三产业;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沦认 为,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转变的原阂( 现代经济j f i j 长,1 9 7 1 ) ;霍夫曼的雀夫曼定 理指出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会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 意味着,资本品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f - j ( 工业化阶 段和类型,1 9 3 1 ) ;沃西里- 里昂惕夫在编制反映各部门间产品量交流情况的投入产出 表基础上,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 出的数量关系,1 9 5 2 ;美国经济结构1 9 1 9 1 9 2 9 ) ) ,1 9 4 1 ,美国经济结构研究,1 9 6 6 ) 。 2 ) 开放型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考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代表人物及其 主要观点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他认为各国( 或地区) 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 如 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 ,生产在成本上低于别国的产品( 即占绝对优势) ,并进 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 国富论,1 7 7 6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应该按照 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 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 8 1 7 )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 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 j 面形成再国,量j _ ,阳交换,品的价格优势,进而i 形成际贸易和闻际分工( 域际和国际 贸易,1 9 3 3 ) ;赤松要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认为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 品出口的循环可以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 产业发展 的雁形形态,1 9 3 2 ) ;费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 衰退这样的周期,而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这个周期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投资, 1 9 6 8 ) ;钱纳里认为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指出在经济发展中产 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 代(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 9 8 6 ) 。 3 )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劳动 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 9 5 4 ) ,他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 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 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 结构逐步消减。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经济成长的阶段,1 9 6 0 ) 按照科学技 术、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主导部门的演变特征,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 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 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赫希曼 的产业关联效应基准及不s f 衡增长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1 9 5 8 ) 认为。发展道路,二 一条“不均衡的链条”,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 2 展,集巾有限的资金,扶持具乍j 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莜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 和生产率上升两基准理论( 产、l p 结构与投资分配,1 9 5 5 ) 认为应优先发展需求收入 弹性的高、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小岛清的贸易协议性分工原理( 日本贸易的结构 与发展,1 9 3 7 ) 认为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不可 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 化组织内部分工的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因此,必须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使竞争性贸 易的不稳定性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促进这种稳定。 ( 2 )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的研究,从理论上将产业结构研究引入我国,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进 行了逻辑推理和规范分析,对我们认识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及如何制订 产业政策、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1 )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周振华教授的产业结构优化论 ( 1 9 9 2 ) 、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 1 9 9 5 ) ,刘伟教授的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 结构研究( 1 9 9 5 ) 、杨治教授的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 1 9 9 9 ) 、产业经济学导论 ( 2 0 0 0 ) ,郭克莎教授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2 0 0 1 ) ,这些学者都从理论的角度对 产业结构进行了讨论,同时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困难所在,相关政策会对其产生怎 样的影响。 2 ) 关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的实证研究。崔玉泉( 2 0 0 2 ) 运用灰 色关联模型计算了一、二、三次产业与g d p 的灰色关联度,得到各产业对g d p 的贡 献的大小,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张志国( 2 0 0 2 )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选取辽宁省等沿海1 2 省( 市) 的g d p 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值计算了各省的经济增 长率和一、二、三产业的区域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及竞争力份额,横向比较了辽 宁省与其余1 1 个省( 市) 的差异,并提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叶依广( 2 0 0 3 ) 运用卡尔多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部门的增长效应的差异。 1 2 2 关于环境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税又称生态税,不仅包括为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而特别征收的税收( 狭义的 环境税) ,而且也包括了那些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但是却能对环境保护起到 促进作用的税收,是各种能够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税收的总称。 ( 1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环境税的研究比较早。2 0 世纪2 0 年代,经济学家庇古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 性理论,提出了政府利用税收调节污染行为的思想,这应该看作是环境税思想产生的 第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环境税思想一直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2 0 世纪7 0 年 代末,环境税思想开始得到拓展和深化,系统地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环境税收,运用税 收手段来促进环境保护,是近3 0 年才多起沭的。大体i 叮以分为三类 1 ) 第一类主要集巾在理论基础论述方面:美国经济学家、汇者i t e n r y g e o r g e 存他 的著作进步和贫困( 1 8 7 9 ) 中首先提出把税收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考虑,以刺激最 优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日昀,自动执行的、增长导向型的环境税收体系也是山他蜮先 提出来的。在基本市场条”下,美闺学者b a u m o l 和o a t e s ( 1 9 8 9 ) 用局部均衡的方法 证明了命令控制手段在经济政策效率方面较差,而经济政策手段效果更好。在讨论了 实践中庇古税设计和计算上的难度之后,他们又提出了环境价格和标准程序法一 种包括可接受环境标准的确定方法在内的、能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替代方法,荷兰环境 经济学家o p s c h o o r 和英国学者t u r n e r 在1 9 9 4 年合编了经济激励与环境政策:原理 与实践,这本著作是欧洲科学基金会出版,囊括了全欧最具影响的环境学家关于环境 政策理论论述。h e l m u t hc r e m e r 和p h i l i p p ed ed o n d e r ( 2 0 0 4 ) 的研究是比较有影响的, 从政治角度上,他们对环境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多数投票法则是在以税 收收益的分配作为返还的条件下环境税收的确定原则。 2 ) 第二类是关于o e c d 国家环境税实施情况与实施战略的论著。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 o e c d ) 自2 0 世纪8 0 年代后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如o e c d 有关 组织在1 9 9 旺1 9 9 1 年和1 9 9 3 1 9 9 4 年对各成员国环境税的设置状况进行了系统 调查以取得全面资料) ,并出版了部分文献,这些文献对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 收入的使用、环境税的分配效应和补偿措施、环境税的国际意义及其在o e c d 国家的 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验与评述,而且还把讨论扩展到o e c d 非成员国的范围。这 些义献和论善j :要从环境税的可接受性、环境税的分配效应以及环境税收入的使用方 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于环境税实施可接受性的研究。制定环境税政策首先就要考虑到公众是否能 够顺利接纳,这就要十分慎重的选择税基和税率。在选择税基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 税与其他税收的关联性,以恰当的关联性来提高环境税的有效性。在选择税率时,必 然要选择最优的方法,即使削减排放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损害。但是这只是理论 上的理想想法,实际上是无法得到完全信息的,因此常常选择次优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即根据各种变化因素( 如环境目标、价格信号等) 的预期影响来确定税率,长期与短 期目标应作为最后的根据,适当调整税率以与其相适应。 关于环境税分配效应的研究。环境税的征收可能会增加不公平分配税收支付, 这就会对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环境税对不同类型企业或行业的影响、 对企业与家庭之间的分配影响、对不同类型家庭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分配影 响等。因此,需要采取补偿措施以针对不同的分配影响,即政府可以采取减缓措施来 减少那些受影响最大的群体的环境税负担。不过,这种补偿措施要避免环境税的累退 性对贫困家庭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违背3 p 原则( p o l l u t e rp a y sp r i n c i p l e ) 。 关于环境税收入使用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各学者之间仍有争议,主要 的看法有:有些人认为,环境税收的使用应针对特定污染问题的特定群体;有些人则 认为减少其它税收才是环境税收入应被刚于的叉键地方,特j j 0 应该用二r 受环境税影响 严重的群体;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环境税应该作为专款,专门使用在环境开支上;另一 些人则认为,直接将环境税收入纳入公共收入,用以抵消政府的赤字。所以说,要想 4 恰当地选择环境税的使用方式,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多方 面凶素,将各种机会成本允分衡量。 3 ) 第三类主要是围绕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展开的研究。在环境税研究的初 始阶段,各专家学者的论点忽视了收入功能,仅仅将对研究锁定在了环境税的负外部 性的纠正作用,所谓的“双重红利”效应( d o u b l ed i v i d e n d ) ,就是指环境税对环境质 量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税收的额外负担也被减少了。在工业化较发达的一些 国家中,所得税和消费税是公共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和投资等 会使所得税产生扭曲效应,而“双重红利”就是为了说明环境税的存在可以降低其扭 曲程度。围绕“双重红利”的讨论,各位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研究结果 对“双重红利”的存在表示赞同。g o u l d e r ( 1 9 9 5 ) 和b o v e n b e r g ( 1 9 9 9 ) 对“双 重红利 假说做了很好的论述。“绿色红利的存在很好解释,污染外部性直接由于征 收环境税而被降低,福利也得到了增加;“效率红利”的存在是税收系统更少的损失而 产生的,税收系统损失的减少体现在环境税对已存在税收的扭曲作用的抵消。 对“双重红利”的存在表示质疑。b o v e n b e r g 和d em o o i j ( 1 9 9 4 ) 对“双重红利 假说提出了质疑。在其所著的一篇较有名气的论文中,他们提出了对“双重红利”的 存在具有影响作用的两项效应:“税收交互效应”( t a x i n t e r a c t i o n e f f e c t ) 和“收入循环 效应”( r e 、,c l l u e 。e c y c l i n ge f f e c t ) 。q j 税收的交m 效应小于环境税的收入循环效应时,就 业增加,环境质量改善,双重红利假说成立;当税收交互效应大于环境税的收入循环 效应时,就业减少,双重红利不存在。v a nd e rp l o e g 和b o v e n b e r g ( 1 9 9 4 ) 通过调整劳 动力供给税以保持收入中性的同时,引入环境税,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一般均衡模 型,他们发现在该模型中双重红利并没有实现,即取自环境收益的效用下降了。p a r r y ( 1 9 9 5 ) 针对b o v e n b e r g 、d em o o o 和b o v e n b e r g 、v a n d e r p l o e g 的最优税计算结果作了 一个直觉性的解释。在可信的假设下,p a r r y 指出,收入效应通常小于税收交互效应, 这说明了环境税改革使总成本为正,无法实现“双重红利”。 认为“双重红利 的存在需要一定条件。西班牙学者e j a n d r e 等( 2 0 0 3 ) 以安 达卢西亚( a n d a l u s i a ,西班牙南部自治区) 为例,利用c g e 模型对其环境税改革的环 境和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估。他们一共进行了四次模拟,在减少收入税或雇员工资税的 同时,分别引入二氧化碳税或二氧化硫税。计算的结果分为三种情况,在二氧化碳税 被引入的情况下,由于环境税收的值较低,“强双重红利 因此可能实现;当雇员工资 税由环境税来补偿时,“就业双重红利”很可能出现;但是,若环境税收入被用来减少 收入税的时候,上面提到的两个红利都不存在。同样利用c g e 模型,2 0 0 6 年日本学者 s h i r ot a k e d a 在引入二氧化碳税的情况下对多部门进行了动态研究,计算时间为1 9 9 5 年到2 0 9 5 年的一百年,该模型共有2 7 种产品,其中8 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保 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征收的碳税被川来减少原先存在的扭曲性税种,计算的结 果显,示“弱双蕈红利”是存在的,而“强双雨红利 不一定存在;当资_ = 小= 税由环境税 收入来替代时,存在“强双重红利”; 但用于替代劳动税和消费税时,“强双重红利” 不仔在。 ( 2 ) 困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环境税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较少,可以把这些有限的研究归为以下 三个方面: 1 ) 关于环境税各种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如何界定环境税的概念、 如何设定环境税的征收依据以及讨论环境税的“双重红利 效应等。 在如何界定环境税的概念上,广义上的环境税被大多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因此他 们主张从可持续发展和绿化税制角度对我国的环境税加以界定,可以说为建立和完善 现有税制,这些论述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王金南等,1 9 9 4 ;计金标,1 9 9 7 ) 。 关于环境税征收的理论依据上我国学者存在着争议,有学者通过分析外部性理论 的内涵及意义,得出科斯理论的一些局限性:首先,产权界定难;其次,在发展中国 家,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科斯理论不能发挥其作用;最后,自愿协商还需要考虑到 交易费用的问题( 沈满洪,2 0 0 1 ) 。 关于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的分析上,我国学者仅仅是对其加以介绍和概述, 这些文章也是零散的发表在一些期刊和著作中,可以说国内对于环境税“双重红利 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刘红梅等,2 0 0 7 ) 。 2 ) 关于我幽环境税具体实施政策的研究。以环境保护,f 税制改肇为辏点,各位学 者首先评价了我国现行税制的情况,然后将存在的问题分析出来,最后提出了不少可 行性的建议,包括环境税税种的设立、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等方面( 王金南等, 1 9 9 4 ;计金标,1 9 9 7 1 武亚军,2 0 0 2 ) 。 3 ) 关于外国发达国家环境税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借鉴性研究。发达国家有很多成功 的环境税制改革及实施经验,例如荷兰、瑞典、丹麦以及美国等,在结合我国的经济、 社会、环境与税制等特点的情况下,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有选择性的的评价,提出了 不少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吴燕等,2 0 0 5 ;毛显强等,2 0 0 6 ) 。 1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本文以环境税为直接切入点,在阐述了现存与环境税 相关的制度现状之后,分析出我国环境税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了国外征收环 境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为了研究环境税的经济效应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情况,笔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三次产业中挑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产业, 以增值税为例,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这些产业与增值税、g d p 的关联情况,讨论 了增值税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后对如何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完善环境税制度 体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6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作为后三章的基础部分,本章将研究内容所涉及剑的概念、一些理论基础等作了 详细的论述。 2 1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 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 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 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产业结构合理化,即在 现有的技术基础之上所实现的产业之间的协调。这涉及到产业间各种关系的协调,例 如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提高、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比例关系的协调等,还包括资产结 构的协调、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产值结构的协调。产业结构高度 化,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主要 包括了三个“演进 :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 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广: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 2 环境税的涵义 关于环境税收的定义,各国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环境税收一词的广泛使用大约在 1 9 8 8 年以后,在国际财政文献出版局出版的国际税收辞汇的第二版中,将其解释 为:环境税收是指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或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 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投资减免。1 9 9 6 年欧盟统计局对环境税是这样定义的:某物质 在释放或被使用时会对环境造成特定的负面影响,那么针对这种物质的单位释放( 或 使用) 量所征收的税费,即为环境税【2 】。2 0 0 0 年,i m f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报告认为 对于环境税收的定义应该包括以下一项或几项内容:庇古税,即根据排放量以及对环 境危害的程度确定税率的排放税;间接税,即对其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生产投 入或消费品征收的税( 譬如,汽油的消费税) ;与环境有关的其他税收;对减少污染并 节约能源的设备和生产方法实行的低税率加和速折旧的条款【3 1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计金 标教授认为:“具有下列一个或几个特征的各种税收应被纳入生态税收的范围中:为一 定的环境政策目标( 措施) 提供资金的税收,或为实现特定的环境目标而筹集的税收; 税收的日的是为了改变征税肯的行为,使其将妻f 的外部环境影响纳入到外部性产生皆 1 李慧叫o e c d 的绿色税制改革计价仁绛济! j 韬理研究2 0 0 0 5 ”1i m f c o n t r o l l i n gp o l l u t i o n :u s i n g7 f a x e sa n dt r a d a b l cp e r m i t s 2 0 0 0 ( a 1 的决策过程中;某收税对以些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起到良好的影 响作用。凶此,可以认为;卜态税收是个税系,可以和流转税、所得税等并列,是具 有一定特征的各种税收的总称。因此这个概念是相当广泛的。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 看出,无论是那种定义,都围绕着以下几点展开的: ( 1 ) 环境税收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 2 ) 环境税的征收对象是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内的经济当事人,以及使用包括 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等在内的环境资源的行为; ( 3 ) 依据征税对象环境税收可大体分为环境容量税和自然资源税。环境容量税主 要是针对以下行为进行收税,在生产、消费等过程中利用环境容量而排放污染物( 固 体废弃物、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等) 的行为;自然资源税 主要是针对利用、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为征税,包括开采生物资源、地资源、森 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化石燃料等; ( 4 ) 环境税收制度的实施方法主要是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调节经济当事人的 行为。环境税收制度通过税收机制,基于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将环境成本纳入经 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促使破 坏环境资源者和污染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去选择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经营方式, 从而实现 - i 会、经济与叼境的i j 丁持续发展; 因此笔者将本文所涉及的环境税定义为:凡是对环境保护起剑促进作用的税收都 属于环境税。 2 3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2 3 1 外部性理论 征收环境税的理论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外部性理论的提出。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 m a r s h a l ) 早在1 9 1 0 提出该理论,之后由其学生,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现代经 济学家庇古( p i g u o ) 将外部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外部性( e x t e r n a l i t y ) 又称外溢性,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经济主体没有 向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但是他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4 1 。在福 利经济学一书中,庇古指出“当a 对b 做出了提供劳务等经济行为时,其他人往往会 受到损害或获得利益,可是a 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也未从受益者那里取得报 酬,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存在的原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力量相互作用是外 部性产生的源头,所以说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影响 , 是伴随着生产和消费的活动而产生的。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果某人所 进行的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大于他个人所获得的私人收益,那么该活动具有正外部性 ( 或称外部经济)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保护。譬如某人为厂享受到优美的环 【4 】赵时亮、高海燕、谭琳论代际外部性与町持续发展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3 ( 4 ) :p 4 1 4 7 8 境,在自家门前修薛了个小型花园,而他的邻居同样也享受到了这种好处。在这个 例子中,邻居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却由于另一方的经济活动而得到利;置,修薛花园的 一方个人得到的利益就是私人收益,而他与邻居共同得到的利益就是社会收益。在这 个例子中,显然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相反,如果某人所进行的活动产生的社会成 本大于他个人实际支付的私人成本,那么该活动具有负外部性( 或称外部不经济) 。以 汽车尾气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汽车的数量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多,汽车 尾气的排放量也随之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未向大气中排放尾气的居民 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排放者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 私人成本) ,增加了他们 的医疗支出( 社会成本) ,但是再这种情况下,显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外部性最 严重的后果就是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的影响,庇古在其所著的福利经济学一书 中,将庇古税定义为政府根据排污者排污所造成的危害而对其征收的税收,这种税收 被用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直接差距【5 1 。 这里必须说明,庇古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税收,要满足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 1 ) 污染者和厂商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理性的经济人; ( 2 ) 商品市场不存在垄断性扭曲,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 3 ) 污染者的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是产量的函数; ( 4 ) f ,;息费用为零。 不过实际上庇古税还存在“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这一默认的大前提。对 于环境生态资源的使用要保持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因此政府应对生态资源的消 费使用行为以及私人的污染行为征税,从而将外部成本内部化,这就是环境税理论发 展的最初形态。庇古税是今天环境税的开端,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支柱,贯穿环境税 污染者付税原则的始终。同时,这一原则已经得到现今大多数学者、政府和许多国际 组织的认同。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庇古税与目前的环境税很难说是等同的,降低环境的污染不 应只是环境税征收的唯一目标,调节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也是主要目标,而庇古 税只是向污染排放者征收的环境污染税;而且,庇古税是理想状态下的税收,在现实 中是很难确定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额的,另外,环境税的税率、税基一般也是选 择某种次优的方法来确定的。 2 3 2 公共物品理论 研究环境税就必须理解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是由公共物品 理论的奠基人,萨缪尔森于1 9 5 4 年给出的:“私人物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在不对其他 人产生外在利益或外在成本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分割然后分别提供给不同的个人;相 反,公共物品具有这样的特点:无论个人是否想购买这些公共物品,它们的利益不可 1 5 】张艳环境税实施理论l 孑实践研究【硕i :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法学,2 0 0 6 年6 月 9 分割地被扩散给全体社会成员。 【5 l 公共物品的两个明显的本质特征可以从以上的定义 中分析出来:非排他性( n o n e x e l u d a b i l i t y ) 与消费的非竞争性( n o n r i v a i r o u sc o n s u m p t i o n ) 。 非排他性是指某些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支付了费用,而公共物品的好处却同样被那些 没有支付费用的人也享受到了;消费的非竞争性指的是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 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它包含了三层含义 ( 1 ) 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 他人的供给; ( 2 ) 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 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 ; ( 3 ) 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 自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已经是短缺的王国而不再是免费的 天堂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已成为稀缺资源。环境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特性, 向所有人提供自然资源,容纳人们排出的各种废弃物,被自由取用甚至任意破坏。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退化的根源之一就是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特性,表现为一种市 场失灵或外部性。每一个微观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人,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 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集体理 ! ”和“公共选择是 必要的,但是,由于集体或社会利益与个人的最优选择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个人 理性并不一定能产生集体理性。英国学者哈丁在1 9 6 8 年提出了著名的“公地悲剧”:牧 民们在公地上放牧,其中一个牧民决定多养一头牲畜,那么,必须要从其获得的全部 直接利益中减去由于公地必须负担多一牲口所造成整个放牧质量的损失后,最终才得 到了这个牧民实际增加的收益。但是这里提到的损失被使用公地的每一个牧民分担了, 所以这个牧民不会感到这种损失,于是这位牧民有了扩大畜群的利益源泉。显然,每 位牧民都只考虑自己的最大利益,于是所有的牧民都会选择增加牲畜的做法,最后由 于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公地被破坏掉了。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 正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思想造成了全体破产的结果,因此,仅强调市场在在环境保护 领域的作用是不够的。 可见,仅强调市场在无外部约束的条件下,经济主体可以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利用, 也可将生产、生活废物随意排入环境系统中而不承担任何代价。想要达到环境保护的 目的就要依靠政府,以对所有使用环境公共物品的人收取价格的方式来实现,不能单 纯的通过市场来调节,这就是环境税形成的最初的公共物品理论。 2 3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没有看到g d p 增长所耗费的社会环境等成本,只是单纯的将 经济发展看作是g d p 的增长,与此不同的,2 0 世纪7 0 年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现了, 【5 】张艳环境税实施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人学冈际法学,2 0 0 6 年6 月 1 0 这种新的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要将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等各种项 目均考虑在内,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政府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促进 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1 9 8 7 年,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 w e c d ) 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微观经济环境和对经济增长 的追求是庇古的“外部性”理论的着眼点,而宏观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 包括后代人) 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着眼点。从经济角度,希克斯林达尔和其他经济学家将可持续 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 最大。 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可持续发展强调 的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纵向历史过程对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发展,是既 满足当代需要又满足后代需要的发展。首先,它体现出了公平性。这种公平性主要表 现在现在与未来的平等,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它强调 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地对待后代人。其次,它体现出了持续性。在既定的条件下,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实行外部效应( 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内部化的机制,保证 发展的可持续性。持续性要求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要保持发展的高效、稳定与持续, 卜能超越资源的与虾境的承找能力,1 i 能只膨眼d ,的一时;高速度而不顺发睫的长瑚。陀。 最后,它体现出了共同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