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 的任务是在县域发展问题上。县域是城乡结合部,从行政管理层次的经济交流、科技传 导、政令贯通、信息传播、人口流动、社会影响来看,县域都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且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环境保护、百姓养育、民风教化等角度看,县 域是整个国家的基础。所以,要大力加快县域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土地 利用城镇化,在县域城镇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暴露出县域土地利用的诸多问 题。 本文针对县域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山西省沁源县 为例,构建了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综合分析了沁源县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集 约利用现状,并根据县域土地利用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对沁源县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 了分析评价。最后对如何促进县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县域,土地集约利用,沁源县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1 1 1o r d e rt ob u i l daw e l l o f fs o c i e t yi na na 1 1 - r o u n dw a ya n dr e a l i z et h es o c i a l i s t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w i t h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p r o b l e mo fc o u n t yr e g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i s t h em o s td i f f i c u l ta n da r d u o u sa n dc r i t i ct a s k a sr u r a l - u r b a nc o n t i n u u m ,t h ec o u n t yr e g i o n p l a y sac o n n e c t i n gr o l ei ne c o n o m i ce x c h a n g e ,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f e r , d e c r e et r a n s f i x i o n , i n f o r m a t i o n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 ,p o p u l a t i o nm o b i l i t y a n ds o c i a li n f l u e n c es e e nf r o mt h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l e v e l w h a t sm o r e ,t h ec o u n t yr e g i o n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w h o l ec o u n t r y i ns o c i a lp r o g r e s s ,p o l i t i c a ls t a b i l i t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 ,p e o p l ec a r e ,a n df o l k w a y e d u c a t i o na n ds oo n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v i g o r o u s l ya c c e l e r a t et h ec o u n t yr e g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m a l lc i t i e sa n dt o w n si st h en e c e s s a r yw a ya n da n i m p o r t a n ts y m b o lf o rt h ec o u n t yr e g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c c o m p a n yw i t hc h i n e s e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s m a l lt o w n so fc o u n t y r e g i o nh a sb e e n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 a n d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fl a n d u s es h o wd i f f e r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p o p u l a t i o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 l a n du s eo fs m a l lc i t i e sa n dt o w n s f o r m a t sa n dd e v e l o p ss h o w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 i t h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r e y e a l sm a n yp r o b l e m s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m a l lt o w n s t h el a n d - u s ep r o b l e mo fs m a l l c i t i e sa n dt o w n si nc o u n t yr e g i o ni ss t u d i e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a u t h o rd i s c u s s e dt h ec o n n a t i o n o fl a n di n t e n s i v eu s ei nt h es m a l lc i t i e sa n dt o w n s ,a n da n a l y z e dt h el a n di n t e n s i v eu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a tp r e s e n ts t a g e b a s e do n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 t a k i n gt h es m a l lt o w n so fq i n y u a nc o u n t ya sa ne x a m p l e , t h ea u t h o rh a db u i l ta n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o fl a n di n t e n s i v eu s ei nc o u n t yr e g i o ns m a l lt o w n s f i s tt h ea u t h o r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t h el a n du s es i t u a t i o ni ns m a l lt o w n so fq i n y u a nc o u n t y , a n dt h e nt h el a n d i n t e n s i v eu s e w a sa n a l y z e da n de v a l u a t e di np e r t i n e n c yb yt h e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o fl a n du s ei n s m a l lt o w n s a tl a s tt h ea u t h o rg a v es o r e e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o nh o wt op r o m o t et h el a n d i n t e n s i v eu s ei ns m a l lt o w n so fc o u n t yr e g i o n k e yw o r d s :c o u n t yt o w n ,l a n du s e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q i n y u a nc o n t r y i i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 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w 0 年6 具 3 日 指导教师签名:叠童鱼鲤 伽罗年么月汐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 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既 思。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京p 孝办事 7 瑚甲年月心日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研究背景 1 绪论 1 1 1 科学发展观及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科学发展观2 0 0 3 年月1 0 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 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 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理念,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相继作出了深入开 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实行农用地转用审批等、三个暂停和清理各类开发区等重大决 策,并专门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突出强调了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2 0 0 7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 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 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2 0 0 8 年1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强化 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 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 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2 0 0 8 年6 月2 5 日是我国第1 8 个“土地曰 , 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 0 0 8 年1 月3 0 日中央公布了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 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2 0 0 8 年“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文件强调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 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切实控 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 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继续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改造中低产田。 2 0 0 8 年1 0 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研究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会议认 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 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 1 绪论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决定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 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1 1 2 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稳步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由1 9 7 8 年的1 7 9 2 增长到 2 0 0 7 年的4 4 9 ,平均以每年1 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全国共有城镇人口约5 9 4 亿, 设市城市6 5 5 个,建制镇约2 万个,己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 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预计到2 0 2 0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 0 左右, 沿海各省城市化水平可达6 0 以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在 3 0 。7 0 期间是加速城市化阶段。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水平来看,我国城市化水平己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城市规模将 不断扩大和更新,而城市开发与建设带来的土地利用短缺问题和土地的供需矛盾将日益 突出。据专家统计,未来2 0 年内,城市人口要增加2 1 6 3 亿,即每年增加1 3 0 0 万人 口。如果按照一个城市居民人均1 0 0m 2 用地计算,每年需增加城市用地区1 3 0 0 k m 2 。此 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需要大量土地【l 4 i 。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2 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 d a v i dr i c a r d ) 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 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 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 农业经营方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增加土地投入,获取土地最高报酬。一般把单位面积土 地上的资本、技术和劳动投入量看作是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表示土地与资本、技术和劳 动的结合程度。所投入资本、技术和劳动越多,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城镇土 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借鉴过来的【4 6 1 。 近几来,国外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专题研究主要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到土地配 2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置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对土地资产的配置,将土地资源潜力的挖潜与 级差地租显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将土地增量扩张的发展模式转移到土地存 量盘活模式上,将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土地利用产出效益结合起来。研究重点已经从土地 资源集约利用的必要性、集约利用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定性研究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潜,逐 渐过渡到对究竟怎样才是最集约利用土地,即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度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及 定量评价研究。 1 2 2 国内研究进展 就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而言,国内众多学者在探讨其基础 理论、评价方法和指标构建、利用模式及区域实践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与其相比,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则起步较晚,主要是从2 0 世纪9 0 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并存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提高土地 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镇土地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汪。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开 展了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列2 7 1 。 l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研究 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最早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杜能的农业区位 论、威廉配弟的地租理论、英国威斯特( e w e s t ) 的报酬递减理论、英国学者e b e n z e r h o w a r d 的田园城市理论、芬兰学者e l i e ls a n r i n e n 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广亩城市论及 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理论等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配置的相关理论都被引入到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 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研究方面,马克伟、毕宝德、肖梦、丘金峰、宋春华、 杨重光、何芳等都对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的提高和土地结构与优化等方面进 行过研究。大多数人的研究是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但随着人们对土 地内涵的进这一步认识,当前我们必须考虑土地自然承载力的问题,显然仅从经济角度 考虑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是比较狭隘的。肖梦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途径角度,简述了土 地集约利用。刘卫东等人提示了土地集约利用在关注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土地利 用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他们的观点使得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完善。 2 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在内的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 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 在评价内容方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是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潜力 3 1 绪论 进行评价。现状评价主要是针对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评价当前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和效益。而且潜力评价就是以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规定为依据,采用一定标准,从城区 市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出发,通过增加土地投入,合理配置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 到措施,在不增加城市土地总量前提下增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的经 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力口8 1 。 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刘力等人采用熵值法,通过构建一套城市土地集 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中国1 3 个特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布情况,并对土 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 1 3 】。张富刚,郝晋珉、姜广辉、丁忠义等从宏观层面出发,采用综合评价法、 秩相关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的评价因素,即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质理。龚义、吴小平、宋戈、陈莹、刘康等学者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应包括 3 个层次的内容:宏观层次的城市总体评价、中观层次的城市分区评价和微观层次的具 体地块评价等,并从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 标体系。对于以整个城市为空间尺度的宏观层次,强调城市的综合效益及用地功能、结构 的合理性等方面;而中观、微观层次的土地集约化程度,则偏重于城市用地功能差异和 土地投入产出的效果。王梅、成舜等学者采用统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投 资强度、利用程度和产出效率三个方面对开发区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和城市工业 企业用地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化评价。 廖和平、沈琼对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可持续评价的原则进行探讨,并从 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评价,构建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薛俊以重庆 北碚区为例,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选取经济指标、人口承载力指标和建筑规划 指标三类共1 0 个指标构成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邱道持还对 重庆北碚区进行了经济、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2 2 】。 总的来看,学者们构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土地利用程度、 土地投入水平、土地产出率、土地可持续发展度等几方面来考虑的。但是,由于城市的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发展历史背景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用相同 指标去衡量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状况。此外,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城市,其衡量标准也 不同。 3 土地集约利用途径的研究 两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鉴于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节约用地的潜力很大。因此, 如何协调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已成为我国 土地集我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毛蒋兴等将土地集约利用途径归纳为四个方面:基 于城市化发展规律、基于市场调节机制、基于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和基于公从参与机制等。 实际上,这些途径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综合前人已有成果,土地集约利用途径还 可以归纳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个方面【1 4 】。 4 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针对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任平指出,忽视内部潜力挖掘、侧重外延扩张、规划 缺乏科学性、用地结构混乱、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是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 问题。徐瑞祥、周生路分析城镇建设对土地利用的正负生态效应,指出乡镇规模偏小、 基础薄弱、重外延、疏内涵、规则布局不尽合理、城镇土地市场难以培育、耕地占补注 重量忽视质、违法用地现象普遍并难以查处和制止是南京小城镇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大 力发展城镇经济、科学定位梯度发展小城镇、强化城镇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做好规划和 计划安排、积极开展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等。秦书莉指出土地利用散乱、用地结构混杂、 土地利用忽视立体利用、城镇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热衷于新区 或扩散地的建设、忽视对老城区的改造问题,认为建立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控制城镇 平面扩和规模、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完善政策法律法规是促进城 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郑娅、刘永红认为应积极实施土地集约型的二、三产业导向型 战略、构建城镇成熟的产业体系、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推行三位一体改造模式。在盘活 存量土地的基础上,走内涵挖潜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兼 顾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双重需求,构建成熟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解决各镇以地生财 的窘境旧。 1 2 3 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从 理论到实践上,认识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对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 了一定深入的探讨,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促进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宝贵 的意见等。但是对城镇这一空间层次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总体 而言,已有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研究有以下特点:( 1 ) 侧重于宏观尺度的研究, 而对中观及微观尺度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较少;( 2 ) 侧重于城镇土地 集约利用的内涵、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及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的研究,忽略了城镇土 5 l 绪论 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和空间特点研究;( 3 )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 研究尚不系统完整,缺少被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 4 ) 侧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自身特 点和规律,忽略了城镇所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影响。 1 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 3 1 研究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加强县域 建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县域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 一。对土地的集约利用,不仅关系到县域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还由于其在城市化进程的 作用而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2 0 1 。因此,深入研究县域的土地利用,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提出中部崛起这一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的土地利用问 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1 3 2 研究内容 本文以县域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贯穿全文,以山西省沁源县为例,采用理论研究 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定期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归纳相结合等方法,总 结县域土地利用的问题,提出针对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规范分 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沁源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土地集约度问题、 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及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生态问题。针对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 以及土地管理措施,提出本文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县域土地,进一步促 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1 4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4 1 理论意义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从现实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重点和焦 点集中在县域范围,县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战场。当前,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 对农村改革发展,县域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内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现代化的水平提高了。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县域小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也在不 断扩张,导致城镇土地利用方向失控,出现了大量闲置和利用率低下的土地,这不仅侵 占了宝贵的耕地,还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城镇的建设成本。因此,如何处理城 6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镇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城镇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分析,有助于人们 认识城镇化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城镇人内在形式的把握来正确认识城镇化进 程对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对于县域小城镇 来说,土地集约利用有它自身的形成原因、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针对目前一些新用地 类型如工业园区往往在小城镇安营扎寨的现象,笔者也希望能够对这些用地类型的土地 集约利用分别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对功能类型用地的土地集约进行力所能及的完善和补 充,希望成为以后开展此类研究的参考。 1 4 2 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最大的宏观经济问题就是“三农 问题,而减少农民、变农民为市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城市化,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这不是一个短 期问题,而是需要至少半个世纪才能解决的长期问题。在农民迁出农村搬入城市的这个 城市化进程中,县域建设,是必不可少并且又是重中之重的关键问题。然而在县域发展的 过程中,却存在着土地利用粗放,大量土地闲置浪费或利用不足的现状。因此,如何解 决好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克服建设用地粗放性的弊 端,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深入分析研究县域建设及其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有利于更好的寻求适合 中国特色的城镇发展之路,因而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在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土 地集约利用政策导向等方面已取得广泛共识,但现实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没 有解决。比如,城镇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理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理论、土地资源优化 配置指标体系与评价理论、城镇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标准和方法理论、用地指标确定理 论、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理论等,尤其是对于县域城镇如何在区域城镇的背景下寻求 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集约模式更有待探索。笔者认为开展县域土地集约利 用的意义如下: 首先,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可以提高城镇单位面积土地投资收益,提高城镇经济规模 和效益。其次,提高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再次,县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可以保护耕地,在一定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 用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过来也对城镇发展和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城 镇化过程中所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县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土地 7 l 绪论 利用既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又受农业用地的制约,是土地类型复杂,动态性强、过渡 性强、土地利用问题最为尖锐和集中的地区。正因为如此,县域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问 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以沁源县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个案研究可以更好的说明问题,可以将理论模型 在实践中去检验,在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显得更有实用 价值。尽管在数据获得、分析整理、观点论证等环节存在很大的困难性,但这种尝试是 有价值的。基于此,笔者以沁源县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其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体系的建 立,推进县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具体策略措施对于沁源县推进城镇化以及建设“中国 魅力名县 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1 5 论文框架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介绍了区 位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地租地价理论等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 为“沁源县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从现状和动态变化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沁源县土地集约 利用的情况。第四部分为“沁源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 五个指标进行了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对沁源县四大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 析评价。第五部根据第四章的分析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区位论 2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旨在探 求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和规律。区位理论将土地区位直接或间接作为影响一、 二、三产业及城市区位配置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场所和载体, 从事不同的活动,使之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利用类型不同,使得不同地块之间不仅有距离 和方位特征,还具有与各种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又可 以把一、二、三产业及区域的空间配置、自然因素等作为区位条件,来分析研究这些条 件在土地上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它们相互组合对其形成的土地空间分布规律和 集约利用的影响。 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空间差异性,区位不同的地块具有较大的供求差异和收 益差异。县域土地区位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的 有机结合,是由土地本身和投入其中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决定,它以土地本身的自然条件 为基础,但往往更受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的影响,并与一定地域空间上生产和 生活的方便性呈正相关。 2 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最早直接研究土地合理集约度的经典理论是土地报酬递减理论。最早提出土地报酬 递减理论是1 7 世纪中叶的威廉配弟,他发现一定面积的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 超过这一限度后,土地生产物的数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1 8 1 5 年英国威 斯特( e w e s t ) 在其资本用于土地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此 后西方经济学家以英国的马歇尔、美国克拉克、德国奥多尔布林克曼等的著作为代表, 对这一规律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拓展。马歇尔认为:报酬递减规律适用于各业中为了生 产和生活而对土地的利用,显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阐述的就是土地的合理投入问题, 研究的是土地的合理集约度。从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报酬的规律在正常情况和 一般条件下,应该是随着单位土地面积上劳动和资历本的追加投入,先是递增然后趋向 递减。在递减后,如果出现科学技术或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使土地利用在生产资源组 合上进一步趋于合是,则又会转向递增;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稳定下来,将再度趋于递 减。至于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总的趋势是递增的,但 9 2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利用不当也会趋于下降和衰退,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导作用。因此,要使 土地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最大收益,就需要了解和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合 理组织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为土地的合理集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县域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多种 形式,不同类型用地的土地利用技术和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利 用的要求也不同。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用地的土地报酬递减变化规律以 及报酬的临界点,对于县域土地利用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2 3 地租地价理论 土地集约利用另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地租地价理论。传统的地租理论将地租定义 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投入生产过程所得到的报酬。西方经典的 地租理论可分为三类: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和马克思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前两者认 为地租是土地的恩赐,它是土地资本所带来的利息。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最后 完成者,他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 新古典经济学派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他们对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进行了完 善,提出地租实际上是一种分配工具,总是把土地分配给出价最高者,即最高租金原则。 马克思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后提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 实现,“真正的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因此,地租是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 而支付的金额。并且按照地租的形成条件和原因把其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 租三种形式。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级差地租按 其形成的基础,又可分为级差地租i 和级差地租i i 。对城市用地来说,级差地租i 主要 是由于区位因素与土地自身条件的差异引起的;级差地租i i 主要是由于公用基础设施及 对土地的投资建设而形成的。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 租。 马克思地租理论和地价理论是相互补充、密不可分的,地租理论对建立区域城镇地 价体系起着定性化的指导作用,而地价理论则使该工作更接近模型化和定量化。马克思 地价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 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便有使用价值, 并存在价格。( 2 ) 已利用的土地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 3 )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 本化。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市场交易的实质是土地的使用 1 0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权、租赁权、抵押权等,因此土地价格实质是具有一定报限的土地的使用价格。土地价 格理论反映出土地价值不但与其自然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以土地价格 理论为直接基础计算出的土地价格,是对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 理所当然,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也必须以土地价格理论为基础。土地价格理论与其涉 及的价值理论、价格理论、生产理论、供求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一起决定着土地集约利 用评价中的某些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 3 沁源县地利用状况分析 3 沁源县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3 1 概况 3 1 1 地理区位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地处太岳山东麓,晋中、晋南、晋东南“三 晋”交界处,介于东经1 1 l 。5 8 。3 0 ”1 1 2 。3 ,3 0 ”,北纬3 6 。2 0 。2 0 ”q 7 。0 0 4 2 ”全境东 西宽4 5 k i n ,南北长7 4k m 土地总面积2 5 5 4 k m 2 。 图1 沁源县政区图 3 12 自然条件 县境地理单元属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系主脉,平均海拔1 4 0 0 m ;西北隆起, 墩高海拔2 5 2 3 m ,东南倾低,最低海拔9 3 9 m 。沁源县属北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气温为8 6 ,年平均降水量为6 5 6 7 m m 。全县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 5 7 ,河谷 阶地仅占4 3 。林木茂密,牧草广阔,有林地面积1 5 4 1 万亩,以经济林、用材林为主, 是山西省用材林基地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 3 1 。 境内含煤面积约2 0 4 0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7 8 6 ,原煤储量高达1 2 8 8 亿吨,可采量9 0 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 之一。 3 1 3 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5 镇9 乡,到2 0 0 7 年底总人口为1 5 9 6 万人,城镇人口为4 0 6 2 8 人,非城镇 人口为1 1 9 0 1 1 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2 5 4 5 。2 0 0 7 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 3 4 1 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1 5 亿元,占g d p 总额4 9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6 1 6 亿元,占 g d p 总额6 9 ,第三产值增加值为6 1 1 亿元,占g d p 总额2 6 1 粮食总产量6 4 万吨,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2 4 8 元。地区财政总收入8 0 1 亿元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较 少,工业增加明显,第三产业显著增加。 3 2 沁源县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分析 3 2 1 现状分析: 从沁源县2 0 0 7 年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表( 表1 ) 中可看出,沁源县2 0 0 7 年农用地 总量为2 3 2 0 7 2 公顷,占总面积的9 1 1 ,建设用地总量为3 9 5 6 公顷,占总面积的1 5 5 ,未利用地为1 8 7 0 7 公顷,占总面积的7 3 4 。详见图2 。 表l 沁源县2 0 0 7 年各乡镇土地利用结构表 单位:公顷 农用地建设用地 城 农村水利 未利 镇 小计耕地园地林地其它小计居民点及交通 设施用地 农地 独立工矿用地用地用地 沁 河 1 5 9 8 4 22 8 0 9 2 75 6 3 88 0 2 7 9 l5 0 9 0 6 47 7 5 6 95 3 6 0 46 8 9 31 1 0 33 2 6 0 3 l 灵 2 2 9 4 2 空1 3 4 8 6 31 3 1 3 5 41 3 2 31 1 6 9 6 34 6 3 1 62 5 82 6 - 3 01 3 28 9 6 4 3 山 郭 2 3 1 0 2 0 22 1 9 2 5 19 8 8 717 6 7 2 2 33 1 3 8 4 】5 3 9 0 67 5 7 32 0 9 4 54 7 5 92 3 2 9 7 7 道 王 1 4 1 8 0 0 32 9 4 2 6 6 7 9 6 4 9 2 7 6 96 3 0 1 7 23 9 3 2 63 6 3 9 42 7 5o2 0 1 8 8 5 和 1 3 3 ,0 源县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事 m 法 自 自 峪 变 口 # m 口 # a 目 赤 “ * 聪 予 日 i 目 总 * 数据来谭沁源县国土扁2 0 0 7 年地w 用变更资料 图2 沁源县2 0 0 7 年土地利用结构固 从表1 及图3 中可以看出;在农用地中,林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比重小,土地 利用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例大。而交 通用地比例则很小。 322 动态变化分析 西北大学顿学位论文 囝32 0 0 7 年沁源县各地娄构成图 从各地类总量动态变化表( 表3 ) 中,可看出,2 0 0 0 4 2 0 0 7 年沁源县的土地利用 结构未发生大的变化:农用地虽然减少了2 5 8 7 8 公顷,但依然占9 1 1 0 ,仅比2 0 0 0 年下降了0 1 1 个百分点:建设用地增加了2 2 3 5 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lj j ,比 2 0 0 0 年上升了00 9 个百分点:未利用地减少了1 4 9 7 公顷,比重7 3 4 比2 0 0 0 年下降 了00 6 个百分点。 表2沁潍县各地类总量动态变化表 年份农用地,公顷比例, 建设用地公顷 比例, 未利用地公顷 比例, 2 3 2 3 3 47 89 1 2 13 7 3 2 8 21 0 61 8 8 5 6 77 4 0 2 0 0 1 2 3 2 3 2 6 a 39 i 2 03 7 3 9 “1 8 8 5 2 a 2 2 3 2 2 9 79 09 1 1 9 3 7 6 4 ,1 0 2 0 0 32 3 2 2 8 3 m j9 l _ 1 9l 81 8 8 3 7 073 9 2 0 0 42 3 2 2 5 16 49 1 1 1 0 8 91 8 8 2 6 373 9 2 0 0 59 l _ 1 53 8 0 2 1 91 4 91 8 8 1 3 17 ,3 8 2 3 2 1 5 31 81 5 07 3 7 2 0 0 72 3 2 0 7 2 0 09 1 1 03 9 5 6 1 5 5 1 8 7 0 7 2 0 0 7 - 2 0 0 0之5 8 7 8- o 1 l + 2 2 35 9 0 0 9- 1 4 9 7 n 据源:* 源县目土月2 0 0 0 - - 2 0 0 7 年土地利用变更资科 3 3 农用地分析 3 3 1 现状分析 2 0 0 7 年,沁源县农用地总最为2 3 2 0 7 2 公顷,其中耕地为2 2 4 2 9 5 公顷,占农用地总 量的9 7 ,园地为4 0 1 9 3 公顷,占0 1 7 ,林地有1 6 8 3 7 19 3 公顷,占农用地总量的7 2 5 5 , 其它农用地为4 0 8 7 2 6 ,占1 76 0 。详见图4 。 3 * 谭县地利用状况分析 图4 沁源县2 0 0 7 年农用地构成固 3 3 2 动态变化分析 从2 0 0 0 - - - 2 0 0 7 年农用地构成变化表中,可看出2 0 0 0 2 0 0 7 年沁源县农用地 减少了2 5 87 8 公顷,其中耕地减少最多,净减少2 8 0 0 6 公顷,并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详见图5 褒3沁源县2 0 0 0 。“2 0 0 7 年农用地总量变化情况 单位:公顷 年份耕地 林地 园地其它农用地总量 2 0 0 01 6 8 3 4 04 0 4 4 24 0 8 8 08 2 0 0 l 4 0 35 84 0 8 7 92 2 4 0 2 2 74 0 8 8 0 12 3 2 2 9 79 0 2 4 0 35 】 4 0 8 7 83 2 2 2 5 9 6 ” 1 6 8 3 8 0 l4 0 8 7 3 02 3 2 2 5 l6 4 2 0 0 52 2 5 7 59 11 6 8 3 4 094 0 8 7 622 3 2 1 9 2 2 7 2 0 。6j 6 8 3 5 274 0 8 7 452 3 2 1 5 3 】8 2 0 0 71 6 8 3 7 l94 0 1 9 34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试卷
- 曾都区教师合同
- 餐厅劳务外包合同
- 材料合同作废说明 模板
- 北京市三方就业协议书样本
-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特色章末小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项目事故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5-6单元)(含答案)
- 生物安全应急处置
- 制证一体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5的分解组成》
- 膝关节损伤护理查房
- GB/T 15622-2023液压缸试验方法
-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下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单元作业设计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 廉洁从业管理办法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2
- 地铁应急管理知识培训44
-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文讲评课件
- 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房地产验收报告
- 有机合成化学(山东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