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型嵯。 日 期:翘吼 2 指导教师签名:叠叠旦查 日 期:士鲨坌塑 恒河之流译注 以北元诸汗、元代诸王及清代王公世系为主 摘要 、移 清代著名蒙古文人衮布扎i - 所著恒河之流作为一部蒙古黄金 家族世系为主要内容的编年史,有其独特的价值,是研究1 6 - - 1 7 世 纪蒙古社会史不可忽略的史料之一。本文将以文献学的角度,充分吸 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 9 8 0 年乔吉校注本恒河之流( 蒙文) 进行汉译并作注研究,因篇幅要求文章只选译注北元诸汗、元代诸王 及清代各部王公世系部分。全文分前言、绪论、译文和注释、结语四 部分组成。前言介绍论文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成果及论文新意。绪论 中简述滚布扎卜及其恒河之流一书的基本信息。译文和注释部分 中以北元诸汗、元代诸王及清代各部王公世系为内容作详细的译注研 究。结语中总结全文。 关键词:衮布扎卜恒河之流北元诸汗元代诸王清代各部落 a n n o t a t i o na n dt r a n s l a t i o ng a n 9 7 一a - y i nu r u s q a l b a s e do nt h ea l le m p e r o ri nn o a hy u a nd y n a s t y s o m e r o y a lf a m i l yi n y u a nd y n a s t y , m a n yt r i b e si nq i n gd y n a s t y g 6 m b 6 j a bi saf a m o u sm o n g o l i as c h o l a ri nq i n gd y n a s t y h ew r i t t e n g a n 9 7 一a - y i n u r u s q a l ) ) a so n eo ft h em o n g o l i a nh i s t o r yb o o k sd e s c r i b e sm o n g o l i ag o l df a m i l y g e n e a l o g y t h i sh i s t o r yb o o k sh a ss p e c i a lv a l u e w ec a n ti g n o r ei fw es t u d yt h e16 - 17m o n g o l i ac e n t u r ys o c i a lh i s t o r y t h i s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u s ep h i l o l o g ym e t h o d s ,w i l l b ef ul l ya b s o r b e do nt h eb a s i so f 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o nt h e19 8 0e o y i j :ia n n o t a t i o no f t h en o t e g a n g p a y i nu r u s q a l ) ) ( m o n g o l i a n ) f o rt r a n s l a t i o ni n t oc h i n e s ea n dd i s c u s s i o ni t , b e c a u s eo fa r t i c l e sl e n g t hr e q u i r e m e n t s ,id e c i d eo n l yd i s c u s s i o na l lt h ee m p e r o ri n n o r t hy u a nd y n a s t y ,s o m er o y a lf a m i l yi ny u a nd y n a s t ya n dm a n yr o y a lt r i b e si n 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f o r e w o r d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n o t e s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o ff o u rp a r t s i n t r o d u c t i o nd e s c r i p t i o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o p i c s ,p r e v i o u s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a n dt h ei n n o v a t i v eo f t h i st h e s i s 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g 6 m b 6 j a ba n d t h eb o o k sb a s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n o t e ss e c t i o nf o rt h ec o n t e n to f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n o t a t i o ni nd e t a i ls o m ep r o b l e m ,a sa l lt h ee m p e r o ri nn o r t hy u a n d y n a s t y ,s o m er o y a lf a m i l yi n y u a nd y n a s t y ,m a n yr o y a lt r i b e si n q i n g d y n a s t y 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 ss u m m a r i z e st h ew h o l et h e s i s k e y w o r d s :g o m b o j a b g a n 9 3 , - - a - - y i nu r u s q a l ) ) a l lt h ee m p e r o ri nn o a hy u a n d y n a s t y , s o m er o y a lf a m i l yi ny u a nd y n a s t y , m a n yo ft h et r i b e si nq i n g d y n a s t y 4 前 绪 恒河之流译注( 9 ) 结语o o ioo o o do ( 3 7 ) 参考书目( 3 8 ) 前言 一、选题意义 衮布扎b 所著恒河之流,作为一部1 8 世纪成书的蒙古编年史,与其他 编年史比较而言,别具特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它打破了黄金史纲以 来的蒙古族源自印、藏之说,认为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是“奉天命而生”。 当然,基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的局限,使他对印、藏、蒙同源论只是 持有怀疑态度,有它的不彻底性。其次,该书对研究明代蒙古部落的构成等提供 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它与其它1 7 世纪成j f s 的编年史不同,作者衮布扎i - 利用 蒙汉藏文史资料互相对照而写成,所以蒙古诸汗的生卒年及在位年的记载非常详 细,而且可靠性强。作者衮布扎卜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语言学家, 在此书中他对一些字词还做了独特的解释。再次,恒河之流还记载了以往史 书所未记录的一些内容。如关于察合台五子的记载与以往史书的记载截然不同。 而1 8 世纪一些编年史,如答里麻固什金轮千辐( 1 7 3 9 年) 、拉希朋楚克水 晶珠( 1 7 7 4 1 7 7 5 年) 等著作都直接引用了恒河之流的记载。 可见衮布扎卜及其恒河之流对其以后的史家及史书的编纂起到了承前启 后的作用。虽然,它对历史事件的记载甚少,但它对研究1 6 1 7 世纪蒙古社会 史及其以后的历史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史料之一。所以,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是有意 义的。 二、前人研究状况 在文献研究领域里,对恒河之流的研究寥寥无几,可以说是个薄弱环节。 1 9 0 9 1 9 1 0 年间,布里亚特蒙古学者札姆察拉诺在文献调奄过程中从内蒙古阿 巴嘎旗发现该书蒙古语手抄本。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 馆。这是至今所发现的恒河之流一书唯一一本蒙古语手抄本。1 9 5 7 年,俄 罗斯学者普齐科夫斯基公开出版俄藏蒙古语手抄本目录,并简单介绍其内容和作 者。1 9 6 0 年,普齐科夫斯基又公开出版其影印本,并附绪文和专用名词索引, 使这部史书正式与世人见面。绪文中介绍作者及其书内容。但可能因语言障碍或 其它一些原因,此影印本第8 对恒河之流页以后,页面排序混乱,意思前后 不符。后乔吉先生作注研究时整理恢复原貌。1 9 8 0 年,乔吉校注恒河之流 蒙古文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可谓目前最系统的研究成果。他对底本中 用满,汉文撰写的人名、地名及官名和一些名词旁附有的藏文进行蒙文改写并对 该书作者、内容、史料来源等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日本学者森川哲雄先生在他的 蒙古编年史一书中,也对恒河之流作者、内容、及史料来源作了研究, 虽说简略但其价值可观。2 0 0 8 年,中国人民大学乌云毕力格利用清代满、蒙文 档案资料和实录,撰写了关于乌珠穆沁公衮布扎b 的几点新发现一文,基本 弄清了衮布扎b 先世的册封、衮布扎卜承袭又革退辅国公爵位时间、衮布扎卜婚 姻状况等,填补了以往史学界的一个空白。 三、论文新意 1 9 8 0 年,中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乔吉先生对俄藏1 9 6 0 年影印本进行校勘 作注,使问世不久的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系谱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书恒河之 流以崭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今天,时隔近三十年,期问蒙古史研究空前发展, 新发现、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利用清代满蒙古文档案资料研究蒙古史似乎成 为近几年的新潮流。而以此方法研究出来的成果当然比仅利用表传和实录 研究出来的成果价值高得多。另外日本学者本f f l 实信等人利用波斯义史料对北元 汗系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弄清了绰里克图、恩克、鬼力赤、阿台、 f i 帖木儿、答里巴等蒙古几位大汗的身世。更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大学宝音德 力根教授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一文进一步挖掘蒙文史料“溯 本求源”,并与汉文史书认真堪比,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探讨 了从元朝灭亡到达延汗统一蒙古、分封诸子、调整蒙古社会封建秩序的蒙古政治 史和部落变迁史,并提出了一些颇富创新性的观点。乌兰的( 蒙古源流) 研究 一书更是本文要参考的一面镜子。另外,日本学者和田清、冈田英弘、森川哲雄、 薄音湖、札奇斯钦、乌云毕力格、王雄、胡日查、齐木德道尔吉、希都日古、达 力扎布等围内外学者的一些著作中也或多或少都谈到了北元汗系问题。这些研究 把蒙古史研究推上了新的巅峰。乔吉校注本恒河之流成书较早( 1 9 8 0 年) , 显然无法参考诸多新成果、新观点,使该书显得美中不足。所以,以文献学的角 度汉译并重新整理前人成果来补充乔吉先生对恒河之流的注释部分是有必要 的。 本文首先要使用不同文种史料比勘的研究方法,与1 7 世纪成书的蒙古文编 年史和一些汉文史料互相比较研究,分辨出恒河之流记载内容的真假,重新 判断它的史料价值。其次,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汉译并 注释,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本想把整本书完整做完,但因硕士论文篇幅要求,只 选其中一部分即北元诸汗、元代诸王及清代各部王公世系部分,来完成硕士论文。 衮布扎卜及其恒河之流 一,关于衮布扎卜其人: 绪论 关于恒河之流一书作者衮布扎布先世及生平,在普齐科夫斯基1 9 6 0 年、 乔吉1 9 8 0 年、森川哲雄2 0 0 7 年、乌云毕力格2 0 0 9 年等人的论著当中都有详细 的介绍。据以上学者的论述简述衮布扎卜( 汉文文献又作古木布扎布、古穆布扎 普) 先世及生平的话:其生卒年不明,大概活跃在1 8 世纪中期左右。他的先世 是察哈尔万户八大鄂托克之一的乌珠穆沁鄂托克贵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达延 汗分封诸子时,察哈尔归其长子铁力摆户子不地汗,其第三子翁衮都喇尔掌控乌 珠穆沁鄂托克。翁衮都喇尔六子,幼子多尔济车臣济农,多尔济车臣济农有子五, 第三子阿齐图洪台吉,阿齐图洪台吉予察干巴拜,察干巴拜第五了为吴达礼公。 衮布扎卜就是吴达礼公的儿子,也就是说,是多尔济车臣济农的玄孙。“顺便提 一下大黄册所记多尔济车臣济农为翁衮都喇尔的孙子的记载,是错误的。 多尔济车臣济农时,乌珠穆沁先投靠喀尔喀硕垒洪台吉,后投附清朝,1 6 4 1 年被封为扎萨克车臣亲王。多尔济去世后,其孙子察干巴拜,察干巴拜后其次子 苏大尼先后承袭车臣亲王爵位。苏大尼之母及其妻均受到清廷的册封 1 6 9 0 年六 月,噶尔丹侵入乌珠穆沁境内,苏大尼之妻及阿达礼( 衮布扎b 之叔父) 等一些 乌珠穆沁部诺颜因顺附噶尔丹而被清廷严厉打击,但清廷对衮布扎布家族是特别 的宽待。乌珠穆沁叛附噶尔丹事件以后,衮布扎卜不但没被问罪还承袭了辅围公 爵位,又娶了努尔哈赤玄孙奉国将军威塞的第五女封乡君。根据所留史料乌珠穆 秦诺颜与清朝的几次联姻到此结束。而上儿次联姻都乌珠穆秦诺颜之女嫁给清朝 皇室家族。 在清圣祖实录,卷二一二,康熙四十二年七月丁卯条、卷二二一,四十 四年七月丙戊条、卷二二六,康熙四十五年七月癸未条、卷二三零,四十六年七 月己巳条、卷二三八,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壬寅条都记有辅国公衮布扎b 朝见皇帝 的记载。这些并未表明衮布扎卜家族没有附噶尔丹,而那时清廷已平定叛乱,表 现出满清皇帝是多么的“宽温仁圣”,以此来达剑拉拢乌珠穆沁王室的目的。 但据康熙朝宫中档朱批奏折中的史料,康熙五十四年( 1 7 1 5 ) 七月初八日, 领侍卫内大臣兼理尚书事务阿灵阿等奏:“据原乌珠穆沁公衮布扎卜呈称:我系 获罪之人,愿前往军中效力。再为协助军需,捐马十五匹,请将此等处具奏。等 语。该文于康熙五十四年( 1 7 1 5 ) 七月初七日交乾清门蓝翎喇锡等转奏,奉旨: 交院议奏,钦此钦遵。查得,原公衮布扎b 系冈罪革退公爵之人,今既愿前往军 中效力,并捐马十五匹,拟将衮布扎卜遣往将军费扬古等军中,于人犯等中效力 行走可也。伊所捐之马十五匹,著衮布扎卜带去,交付费扬古等人,倘有有用之 处,使用可也。为此谨奏,请旨。”康熙皇帝的朱批为:“衮布扎卜不可遣往,著 衮布扎卜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1 1 1 页;答里麻金轮千辐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 9 8 7 年,1 8 1 1 8 2 页;喇西朋楚克水晶数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8 5 7 - 8 5 8 页 人黄册,民族出版社,1 9 8 3 年,第1 2 4 页。 乌云毕力格关于乌珠穆沁公衮布扎卜几点新发现, 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2 0 0 9 年,3 7 3 3 7 4 页。 胡日查,t 关于乌珠穆秦诺颜与清朝联姻关系,2 0 0 8 年乌珠穆秦会议论文提要集。 3 停止遣往。”据此康熙五十四年( 1 7 1 5 ) ,衮布扎卜已不是辅国公,他因犯罪而 被革职,但具体时间及理由不明。 衮布扎卜被革退公爵之后,在康熙年间去北京,在宫廷里他的藏语最好。雍 正帝把他任命为官学唐古特学总监。答里麻金轮千辐1 8 2 页记载:“藏语学 校校长,一等台吉经精通四国语言的衮布扎卜”。其四国语为蒙语、满语、藏语、 汉语。喇西朋楚克水晶数珠第8 5 8 页,也称他为“吴达礼之子唐古特学总监、 头等台吉衮布扎卜。”巴林左翼旗人答里麻达赖著白莲数珠称他为“唐古特 学总监、头等台吉额附衮布扎1 - ”。圆可见他被革退辅国公爵后,又被封为头等台 吉了。但衮布扎卜被封头等台吉的经过,目前还没有具体资料可以说明。 他在任唐古特学总监二十多年期间一心著书立说,编撰史书,编纂辞书,翻 译佛经,研究语文学,成为蒙古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编写恒河之流、 中国佛教史等蒙藏文史书,为蒙译藏文丹珠尔而编写的辞书智慧之源 ( 1 7 4 1 1 7 4 2 ) 并参加翻译佛教经典丹珠尔( 1 7 4 2 - - 1 7 4 9 ) 。他的另一部用 藏文写成的汉地佛学源流,清代有木刻本传世,1 9 8 3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铅印出版,1 9 9 6 年蒙古国道策德布据藏文版译成蒙古文( 基里尔文) ,并作序 言和注释,在乌兰巴托出版。总之,衮布扎t - 作为一个优秀的蒙古族学者,他的 一生是坎坷的、但是辉煌的。 二,衮布扎布史学思想: 要研究恒河之流必须探讨其作者思想倾向,从他书中我们叮以领悟到他 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态度和对印藏蒙同源论的怀疑态度。 首先,日本学者森川哲雄在他的蒙古编年史一书巾,根据蒙文史书所记, 衮布扎卜受雍正帝的任命在唐古特官学任总监长达二十多年,在此期问又从事翻 译佛教经典等工作,认为衮布扎卜对清廷和清朝皇帝的态度是极度顺从的。 这个观点有点片面。因为仅凭一面之词来断定一个十八世纪那种复杂社会背 景下的伟人文人的思想倾向是缺乏说服力的。如书中“那时,由于上天将恩惠、 佑护都赐予大清王朝,游牧蒙古成吉思汗之后裔,部诸诺颜、皇亲国戚均推崇清 朝,平安无事永享幸福”;又“愿清朝更加坚固扩大,愿圣狮( 可能指宗喀巴) 的诸教法如愿遍地流布”。固表面上看作者对清廷是毫无动摇的信赖。但是我们仔 细想,衮布扎卜所生活的时代是蒙古己归附清朝,加上乌珠穆秦王室诺颜因叛附 噶尔丹事件而受清廷严厉打击,清朝对蒙古尤其对乌珠穆秦的控制是很严厉的, 处于此时的衮布扎1 - 不可能不回避清廷的目光。 噶尔丹叛离,乌珠穆秦王室叛附又被处置,作者应该耳闻目睹,但他在书中 只字未提。还有1 6 3 6 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封建主于盛京聚会之事也在 他书中也找不出蛛丝马迹。还有,关于林丹汗的记载也与清代成书的其他史书截 然不同。从他书中我们看不到林丹汗“不道,叛离”类似的字样。 要是我们推测,衮布扎卜对清廷的态度是不可动摇顺从,那么,他为什么不 站在清朝的立场上批评那些叛离势力? 为什么不歌颂那些顺服的蒙古封建主 们? 为什么不颂扬清朝统治者而书中所用的年号都不用清朝年号而用明朝的年 号呢? 可见,在他的思想深处潜藏的是对清朝统治的极度不满的态度和“征服世 转引乌云毕力格关于乌珠穆沁公衮布扎卜几点新发现,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2 0 0 9 年,3 7 8 页。 转引乔吉衮布扎卜及其( 恒河之流) ;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9 页。 衮布扎卜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1 0 0 页、1 2 1 页。 4 界的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必胜”的心声。作者衮布扎卜在他的思想深处根本就没 承认满清皇帝就是蒙古可汗。 还有,十七世纪蒙古编年史无一不外的套用了纯属无稽之谈的一种史学模式 即印藏蒙同源论。这种模式在早期史书元朝秘史、史集里找不到蛛丝马迹。 法国著名汉学大师、蒙古学家伯希和指出因为此模式是在喇嘛教传入蒙古以 后才产生的,它意味着蒙古史学新的变革。他说:“对于蒙古人来说,西藏只是 在蒙古人该宗喇嘛教,甚至只在他们第二次该宗时才是圣地。此时,他们的全部 历史都新编了,成吉思汗的先人被认为来自西藏。但元朝秘史指出,在1 3 世纪中叶,人民对这一传说尚一无所知。那时一个以后的传说,在成吉思汗以后 许久才产生,这一传说给成吉思汗戴上乌巴仕的头衔,最后把他说成金刚菩 萨的化身。” 由此可见,印藏蒙同源论是蒙古史家为使佛教名正言顺地在蒙古地区传播而 编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史学模式,是当时蒙古人佛教历史观的反映。 1 7 世纪蒙古史家用佛教历史观编造的印藏蒙同源论这一新的史学模式,在 蒙古历史编纂学和蒙古史学史上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1 7 世纪以后的几乎所有的蒙古编年史或蒙古佛教史的著作,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受到 这一史学模式的影响,凡是追溯到蒙占汗统的起源,必然将其同印度西藏王统联 系起来,这一点似乎成为编纂蒙古历史著作时必须遵循的传统。我们几乎很难找 到完全跳出类似窠臼的一部蒙古历史著作。锄1 8 世纪的蒙古编年史:衮布扎卜恒 河之流、罗密牧歌博尔济吉忒氏族谱、答里麻固什金轮千辐、拉希朋 楚克水晶珠及1 9 世纪的某些编年史:戈拉登宝贝念珠、固什噶居巴洛 桑泽培用藏文写成的蒙古佛教史也都因袭了这个史学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阿萨拉克齐史的作者善巴和恒河之流的作者衮布扎 卜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蒙古诸汗起源于印度和西藏的说法都表示怀疑。善巴在其书 中尽管先简单写了印藏蒙同源的故事,但又依据青册( 或青史) 说,上天 之子孛儿帖赤那所谓蒙古诸那颜之始祖孛儿帖赤那其人,似乎尚未探究 清楚。鲫而恒河之流作者衮布扎卜却在其书中否定并批判印藏蒙同源论,他 写到:“有些史籍虽将奇渥温氏的黄金家族的族源与印藏王统联系起来,但 孛端察尔主上由天而生,因此不必提朵奔蔑儿干的血统。”这无疑说明衮布 扎卜已经怀疑并否定印藏蒙同源论。但他在书巾另一处又写到“在我们全体迁徙 不定的必塔兀鲁思,又叫做札惕兀鲁思,( 有一位) 印度转轮王之子,从吐蕃诸 汗分离出来的孛儿只斤氏族的阿兰豁阿哈屯”。可见作者衮布扎卜虽然对印藏蒙 同源论有些怀疑,但又不敢彻底否定它,仍有所保留地采用了这一模式。比如, 书中关于成吉思汗九斡儿鲁克( 能臣或俊杰) 的记载:“右万户内臣阿儿刺惕的 曲鲁克孛儿赤( 博尔术) 、札剌儿的太师豁阿( 国王一引者) 木合黎( 术华黎) 、 头分千户内臣兀甚之孛斡噜勒( 博尔忽) 、斡亦刺惕的合喇乞噜。四杰为:别 速惕的诺颜者别、塔塔儿的失吉忽秃黑、速勒都思的脱儿罕失剌、兀良罕的 者勒蔑、太师中书令内臣广宁千靖王主儿赤惕的楚蔑儿干”。 对于所说人数和所记人数能不能对上号,我们姑且不论。就所谓“九斡儿鲁 衮布扎卜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3 8 页。 伯希和卡尔梅克史评注,耿生译,中华书局,1 9 9 4 年,3 9 页,注释2 7 。 希都日古:1 1 7 世纪蒙古编年史与蒙古文文书档案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 0 0 6 年,第7 9 页。 蔷巴阿萨喇克其史巴根校沣本瞳族出版辛十,1 9 8 4 年第1 7 页。 衮布扎卜恒洲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l o 、4 l 页。 衮布扎卜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1 6 5 页。 5 克”一事的记载来断定衮布扎卜依然模仿了1 7 世纪蒙古史家以黄教的思想来编 造史实的模式。其实,1 7 世纪蒙古编年史中常说的成吉思汗九斡儿鲁克,不见 于秘史、史集和其他元代史籍。成占思汗有四杰,还有四狗。可是,九斡 儿鲁克与这八位不尽相同,而且多了一个“楚蔑儿干”。对于“九斡儿鲁克” 的来历,亦邻真教授指出:“这不是蒙元时代的史料,而是藏传佛教传入之后, 草原史家效仿吐蕃历史上的九能八十纪驻守青海的九名吐蕃勇将的样板,给 成吉思汗安排了九名能官。”,其实“成古思汗根本没有什么九玉吕鲁”。“玉吕鲁” 即“斡儿鲁克”。接着衮布扎卜对“五色四夷国”的解释,虽说有其独特性,但 最终也没能摆脱佛教思想的束搏。 无论阿萨拉克齐史作者善巴,恒河之流作者衮布扎卜,他们虽然对 印藏蒙同源论持有不彻底的怀疑态度,但是,黄教思想意识支配着蒙古社会各个 方面,佛教历史观占主导作用的那个时代背景里他们的思想无疑是个很大的进 步。 衮布扎卜著恒河之流,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蒙古皇室起源于印度、西藏 的说教,歌颂“受天命而降生”成吉思汗及其黄金家族,把蒙古皇统比作源源不 断的恒河之流,呼唤清朝统治下蒙古人的民族自豪感。衮布扎t - 的史学思想,甚 至他的史书体例,都与他的遭遇和民族思想有密切关联。 三、关于恒河之流一书 关于恒河之流我们首先谈其史料来源,其次简述其内容及特点。 根据书中记载,“大体概括成吉思汗之黄金家族的直系,听从一些希望概述 者的反复劝说,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用意、整理,引用诸史书记载而写成”。又 关于兀思哈勒汗的记载,“今,兀思哈勒汗是此三子中的哪一个? 正史中没有 ( 记载) ,而且在推测的无可靠性的其他诸史书中也无记述。但在以后的几部史 书里,在记述其他事件中提到本事件出现的情况,爱猷识理达腊汗之后的脱古思 帖木儿汗死在也速迭儿手里,之后出现大乱,这时正是大明永乐时期。还说马 哈木太师之子脱炊太师、脱欢太师之子也先太师等等,虽断断续续出现,但因找 不到连续的完整的( 史料) ,无奈顺着“概括蒙古之史书”的写法,确切年代取 于汉籍说法而编成”,又“简单排列以纲目为首的汉籍和几部蒙文史书”。固看来, 衮布扎卜主要利用正史、纲目等汉文史料,以蒙文史料为辅助史料,而对蒙文史 料抱着怀疑的态度,只是做一些参考。 普齐科夫斯基指出,这里所记的纲目是指资治通鉴纲目,误。乔吉、森 川哲雄均认为书内容与续资治通鉴纲目相吻合。是。 再看书中4 1 页的记载:“有些史籍虽将奇渥温氏的黄金家族的族源与 印藏王统联系起来,但孛端察尔主上e i 天而生,因此不必提朵奔蔑儿干的血统。 一切识者五世达赖喇嘛为首的大贤者也这么说。所以,顺从大元国的主要书籍, 简述根源和世代的话”。 森川哲雄认为,这罩所说的“大元国的主要书籍”足指元史。因为元 朗秘_ 二以来的繁占编年史都记载从中儿帖赤那到祭介蔑几i 的十一代的毹 亦邻真藏传佛教和蘩 史学,蒙山学研究文集内蒙占人民山版社,2 0 0 54 1 ,4 8 睫。 衮布扎l 、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m 版社。1 9 8 0 年。第3 9 、7 9 、1 7 3 页。 衮布扎1 - 恒河之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3 0 页:森川哲雄:蒙古编年史白帝社,2 0 0 7 年,3 5 3 _ q 5 6 页。 6 谱,而恒河之流直接从孛端察尔开始记载,这与元史的内容相吻合。啦这 一点看恒河之流是利用元史作为主要史料的。 如果更确切的说衮布扎卜参考了元史宗室世系表。因为。元代诸王永 宁王伯颜帖木儿时,记为“永宁王伯颜木儿”,据点校本元史脱“帖”字。 这与元史宗室世系表的记载相吻合。而元史诸王表、 元史文宗本 纪等都正确的记载为“永宁王伯颜帖木儿”。还有,恒河之流记宁肃王脱脱 为术赤第五子。而元史宗室世系表也恰恰记他为术赤之子。据中国历史 大百科全书第8 2 页说,宁肃王脱脱为察合台后裔,是第八代钦察汗。赤坂恒 明指出,元史宗室世系表将术赤同名的儿子脱脱误记为宁肃王。还有,元 史宗室世系表把“西宁王搠鲁蛮”误记为斡赤斤的后人。恒河之流此处 也同样把它误记为斡赤斤的后人。据史集与贵显世系的记载,西宁王搠 鲁蛮是出伯后王。看来,衮布扎布直接引用元史宗室世系表的记载。 磙布扎i - 所说的“概括蒙古的史书”到底指的是一部具体书名还是几种书总 称,现在还不得而知。恒河之流一些内容与佚名黄金史纲有相似的地方, 但是否以其作史源,目前还不能定论。 关于书内容,全书分为“首章”和“另章”两大部分。“首章”中叙述了乞 颜部黄金家族族源,即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和直接产生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部 落首领及其继承者。“另章”则叙述了成吉思汗的兄弟及其后裔和继承者部落世 系。结尾部分,蒙古史上著名宰臣以及蒙古行政设置概况,包含有成吉思汗“九 位大臣”及其来历;五色四夷国;成吉思汗与丘处机;元朝以后蒙古的行政设置, 但所记察哈尔八鄂托克的记载不确切。留蒙古古典乐器等内容。其特点如下: 一,它对历史事件的记述甚少。比如:对成吉思汗事迹的记载,对忽必烈事 迹的记载与其他史书相比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关于忽必烈事迹很多编年史都强 调他对藏传佛教与八思巴喇嘛的关系,而恒河之流却例外。如果我们考虑到 作者藏语水平很高,又担任过翻译藏文佛教经典的负责人,按常理了解忽必烈与 藏传佛教和八思巴喇嘛的关系的了解,不可能少于别的史家吧。整体来看,该书 对藏传佛教的记述寥寥无几。 二,元朝北迁以后的历史只记诸汗世系,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记载后附明代 的年号。如林丹汗的记载,用明朝最后皇帝崇祯帝年号来记载,而所记崇祯七年 是清太宗天聪八年,可作者没有用清朝年号,用的是明朝年号。 三,详细地记载了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总共3 5 个蒙古皇帝的生卒、即位年, 同时记载了蒙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以部落为单位详尽地、逐代地叙述了清初实行 盟旗制度后的蒙古王公的世袭爵位情况。也就是察哈尔、乌珠穆沁、敖汉、奈曼、 鄂尔多斯、土默特、浩齐特、克什克腾、扎鲁特、巴林、喀喇沁、塔塔儿、兀良 哈、喀尔喀、茂明安、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乌喇特、青海厄鲁特、翁牛特、 阿巴噶等蒙古诸部的王公世袭作了罗列。可以说其世系之详细、体例之特殊,为 以后的史家及史书的编纂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书中一些字词作独特的解释。如对“蒙古”一词解释为因率领所有语族 者而称m o n g ,因居丁中,率一切而称g o l 。亦邻真先生指出“蒙占m o n g k h o l ” 一词,词根是m o n g ,o l 是复数后缀。据史集第一卷第一册1 5 4 页,“蒙古 足“质朴无力”的意思。唧 森川哲雄: 蒙古编年史自帝社,2 0 0 7 年,3 5 3 3 5 6 页。 森川哲雄:蒙古编年史白帝社,2 0 0 7 年,3 6 2 - - 3 6 4 页 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5 7 2 页 7 译文 恒河之流译注 惠宗顺皇帝乌哈笃汗生于庚申年,于癸酉,元统元年即大位,在位二十七年, 四十九岁时,戊申年,至正二十八年润七月二十七日夜子时,失掉国政,逃往蒙 古古地,在怯绿连( 河畔) ,修建了巴儿思合托( 城) 而居。那儿住一年后崩, 酉年。 丙寅,自成吉思圣武皇帝法天启运元年至戊申顺帝汗至正二十八年,历时一 百六十三年。 三字经里说是一百六十五( 年) ,这里所谓的六十三年是否是 这个? 贤者明鉴。 顺帝汗有昭宗、益王二子,五十一岁时,于庚寅年汉明朝太祖皇帝洪武三年在 巴儿思合托( 汉名为应昌) 驾崩。 后午年,昭宗皇帝必里秃汗爱猷识理达腊1 即大位,在位九年,于戊午年( 洪 武十一年) 去世,之后己未翌年,其子帝必里合汗有兀思哈勒汗、买的里八刺、天保 奴、地保奴三子,买的里八刺在中国事什巾被抓走,后大明洪武皇帝将其封为崇礼侯让臣送 回( 蒙古) 。今,兀思哈勒汗是此三子中的哪一个? 正史中没有( 记载) ,而且在推测的无可 靠性的其他诸史书中也无记述。但在以后的几部史书里,在记述其他事件中提到本事件出现 的情况,爱猷识理达腊汗之后的脱古思帖木儿汗死在也速迭儿手里,之后 h 现大乱,这时正 是大明永乐时期。识理汗( 爱猷识理达腊) 派马哈木太师和阿鲁台太师二臣到明朝讲和,永 乐皇帝受封马哈木为“顺宁王”,阿鲁台为“和宁王”。大明宣德皇帝时,马哈木太师曾背叛 主子,要杀死阿鲁台王等,企图控制整个蒙古,但众心未服、不愿而拥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 不花为汗,还说马哈木太师之子脱欢太师、脱欢太师之子也先太师等等,虽断断续续出现, 但因找不到连续完整的( 史料) ,无奈顺着“推测蒙古之史书”的写法,确切年代取于汉籍 说法而编成兀思哈勒汗2 即大位,在位十年年,于戊辰年,洪武二十一年崩。 翌年,其子招力图汗3 即大位,在位三年,于辛未年是年崩。 壬申翌年,其子昂客额勒别克纽列速克赤合罕4 即大位,在位六年,于 丁丑年洪武二十年被泰赤兀、瓦刺之巴秃刺5 青桑丞相兀格赤哈什哈6 动手弑 杀。 是年,其子库克帖木几7 有些书称坤帖木儿,有些书说t o g o g a n 汗即大位,在 位三年,于己卯年建文元年崩。 是年,完者帖木儿8 是坤帖木儿之弟汗也称完者秃汗即大位,在位九年于丙 亥年永乐五年崩。 是年,其子答里巴汗9 即大位,在位五年,于庚卯年永乐九年崩。 是年,其子斡亦刺歹汗1 0 即大位,在位十一年,于庚丑年永乐十九年崩。 是年,其子阿台汗1 1 即位,在位十四年,他征讨瓦刺杀死巴秃刺等报了仇。 后甲寅年宣文帝八年被巴秃刺之子脱欢太师弑杀。 是年,其子太松汗即大位,在位十五年,于戊辰年正统十四年与两个儿子伊里、 答里一同被火鲁刺的沙不丹所害。后门都袄儿六1 2 等征讨沙不丹报了此仇。 之后,黄金家族后裔马儿苦儿吉思汗1 3 即大位,翌年巳印崩无嗣。是年,太 松汗之子莫兰汗1 4 由叔父毛里孩1 5 王扶持即汗位,可是汗( 莫兰) 却听信谗 言,于己卵十一年天顺三年征伐毛里孩,因无能反而被他( 毛里孩) 杀死无嗣。 是年,太松汗异母弟满都鲁汗1 6 即人位,在位四年,于壬未年天顺七年崩无 嗣o 8 太松汗之( 弟) 阿黑巴儿只1 7 吉囊汉王所说的话,在瓦刺所生其子哈儿忽出 黑台吉娶了瓦刺脱欢太师之子也先太师之女。所谓也先者是屠杀殆尽小失的巴 都儿为首火儿慎( 科尔沁) 诸诺颜、并捉来明朝正统皇帝的人,正是此人也。 正统( 皇帝) 在蒙古地繁衍的后裔被叫做阿速的塔勒拜拓不能1 8 。如有其裔 孙,尚在阿速部。 哈儿忽出黑台吉在托克马克富人家被害后,也先女儿( 哈儿忽出黑台吉之妻 薛扯克) 所生子伯颜猛克孛罗忽吉囊,于此壬未年,即大位,四年后,于 丙亥年成化二年应绍卜部叛变,并被他们杀死。 翌年,亥年其遗孤儿把秃猛可赛因答言汗大元戊巳年生,七岁时,其嫂子 ( 即答言汗曾叔祖母) 满都海哈屯1 9 扶他即大位,又征讨骄横不臣的瓦刺应绍 卜,主宰所有大蒙古国,使衰微的汗国重新复兴。( 达延汗) 在位三十八年,四 十四岁时于甲子年弘治十七年崩。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游牧蒙古,因前世的缘分被瓦刺极度窘迫,蒙受赛因满都 海哈屯向八百帐虔诚祈求子嗣,皇天佑护及时恩赐给达延汗生有十一子。所有 游牧蒙古成吉思汗之后裔,都是从他们几人分衍而成。 达延汗之赛因满都海哈屯生有:铁力孛罗和兀鲁思孛罗系孪生、阿儿速孛罗 和巴儿速孛罗系孪生、阿赤赖孛罗和纳勒出孛罗系孪生、纳力孛罗和格( 根) 公主系孪生。( 另一哈屯) 古失哈屯生有( 五八山只) 青台吉、克列迪台吉两个 孩子。撒木儿太后生有格列孛罗、格咧山只两个儿子。他们中兀鲁思孛罗、克 列迪台吉二人年幼夭折,兀良罕与哈刺嗔二部冲突时达延汗把长子铁力孛罗派 往调解,而被畏兀儿人亦卜刺2 0 、阿儿秃斯人满都来2 1 、畏兀儿斤人阿刺出来、 巴几卜来等射死2 2 。 其( 铁力孛罗) 子不地汗、纳密克诺颜二人,达延汗死后,以不地洪台吉年 幼为由,巴儿思孛罗嗣位一个月,时,阿儿速孛罗企图抢占其汗位,蒙古左 翼三万户便征讨驱逐,翌年木牛年弘治十八年,拥立达延汗后裔不地洪台吉戊午 年生,八岁时,既汗位,以罕哈( 汗) 名远扬四方。其( 不地汗) 哈屯察阿章娘 娘所生三子是:打来孙枯登汗、可可出大麦力艮诺颜、汪兀都喇儿诺颜,中根 哈屯东宫之妃所生有那宾兔台吉、公兔台吉二人。 不地阿刺黑汗在位四十三年,五十岁时,于丁未年嘉靖二十八年崩。 三年后,打来孙枯登汗戊辰年出生,三十一岁时,于戊戌年嘉靖二十九年即大 位,在位八年,三十八岁时,于丁戌年崩嘉靖三十六年。其四子为:扎撒黑图汗、 庄兔台吉、威正诺颜、大成诺颜。 土蛮扎撤黑图汗,戊亥年生,二十岁时,于戊午年嘉靖三十七年即大位,在位 三十五年,五十四岁时,于壬辰年万历二十年崩。其三个哈屯共生有十四子:扯 臣汗、宰桑兀儿、恩克伯彦兀儿、宰桑、把哈委正、额参、先银大成,补大、 把拜、烧花、桑阿儿寨都棱诺颜等。 翌年,不彦扯臣汗2 3 甲卯年生,三十九岁时,于癸巳年万历二十一年即大位, 在位十一年,四十九岁时,于癸卯年万历三十一年崩。其二子之一的莽骨速麦力 艮洪台吉,在其父亲健在时去世。 其( 莽骨速麦力艮洪台吉) 子林丹忽秃图汗壬辰年生,十三岁时,于甲辰年 即大位,在位三十一年。四十三岁时,于甲戌年明朝明帝崇祯七年。舍弃政权,在 叫作失喇塔刺的地方病死。 那时,由于上天将恩惠、佑护都赐予大清王朝,游牧蒙古成吉思汗之后裔,部 诸诺颜、皇亲国戚都推崇大清王朝,平安无事永享太平幸福。 另外,从内地分得忽必( 封地) 并承袭的也有也速该额真( 烈祖) 之弟答 里台诺颜之诸子孙,楚王牙忽都2 4 、永宁王卜颜木儿2 5 、荆王脱脱木儿2 6 、河 间王忽察2 7 、安定王脱欢2 8 等。术赤第五子宁肃王脱脱2 9 。察合台诸子孙有: 威远王阿只吉3 0 、兖王买住韩3 1 、南平王土鲁3 2 等。国王太子3 3 之子孙汾阳 王别帖木儿3 4 ,阔出之子失里门子孙襄宁王阿鲁灰3 5 ,合丹之子孙汝宁王察八 儿3 6 、陇王火郎撒3 7 ,灭里之子孙阳翟王太平3 8 等。 宪宗汗子嗣答失有子- - 卫王完泽3 9 、郯王彻彻秃4 0 。 世祖汗子孙中忙哥刺4 1 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与秦王按檀不花4 2 。云南王忽哥 赤4 3 之子云南王也先帖木儿4 4 。西平王奥鲁赤4 5 长子镇西武靖王铁木儿不花 4 6 ,其三子云南王老的4 7 、武靖王搠思班、豫王阿忒纳失里4 8 等。镇南王脱欢 4 9 三子有镇南王脱不花s 0 、威顺王宽彻普化s 1 、宣让王帖木儿不花5 2 。 泰定帝之哥梁王松山s 3 ,弟湘宁王迭里哥儿5 4 。 武宗汗之弟魏王阿木哥5 5 ,其二子西靖王阿鲁5 6 、魏王孛罗帖木儿5 7 。他 们有的二代,有的三代承袭。还有其他纳钦额真、哈木哈出刺( 撒木撒出刺) 为首旁系,乌哈笃汗之前虽有不少名声显赫者,今在蒙汉地方者没有踪迹,据 传说有些留在汉地的成为敖氏。 自圣祖成吉思汗至林丹忽秃图合汗有三十五位汗。从成吉思汗丙寅元年至 忽秃图合汗甲戌末年,历时四百零九年5 8 。 注释: 1 爱猷识理达腊:清译作“阿裕锡哩达喇”。明代汉籍作“爱猷识理达腊”、 “必里秃”等,元顺帝子。 2 兀思哈勒:清译作“特古斯特穆尔”。1 7 世纪蒙文史书均作u s q a l 。明代 汉籍称“脱古思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是“惠宗次子益王”。( 宝音德力根 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2 4 页,后出现该氏文章不注明出处 的均指此文) 。 3 招力图合罕:清译作“恩克卓里克图汗”。招力图、恩克是弑杀脱古思 帖木几的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及其子恩克。 4 额勒别克纽列速克赤合罕:清译作“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1 7 世 纪蒙文史书均作“e 1 b e gq a r a n ”。明代汉籍无载。是爱猷识理达腊之子买 的里八刺。 5 巴秃刺:清译作“巴图拉”。明代汉籍作“马哈木”。是脱欢之父。 6 兀格赤哈什哈:清译“乌格齐哈什哈”。他可能是明代汉籍中的劢0 首领 “猛可帖木儿”。 7 库克帖木儿:清译作“琨特穆尔”。明代汉籍作“坤帖木儿”。黄史、阿 萨刺黑齐史、蒙古源流亦作c u n ( 或g u n g ) t e m u r ,两黄金史作“t o g o g a n ” 汗,传记之友、突厥系谱作t u r a nt i m u r ,是阿里不哥的后裔汗。1 3 9 9 年,被兀格赤哈什哈拥立,1 4 0 2 年,死于瓦刺内乱。 8 完者帖木儿:清译作“额勒锥特穆尔”。明代汉籍记作“今雅失里”或“完 者秃”。大黄史、阿萨剌黑齐史、蒙古源流也作o l j e it e m u r ; 两黄金史作“鄂累帖木j l 0 1 u il e m u r ”。额勒别克汗之子,1 4 0 8 年,被 阿鲁台等人迎立为汀,在位3 年,1 4 1 0 年,被马哈木杀死。恒河之流所渭在 位9 年之说肯定是人为编造,它与黄史、源流同样不承认鬼力赤为正 1 0 统,因此对其即大汗之事有意同避,便把鬼力赤在位的5 年( 1 4 0 3 - 1 4 0 8 ) 算在了本雅失里头上使其在位年拉长:至f j 9 年。 9 答里巴:清译作“德勒伯克”。大黄史、罗桑丹津黄金史作 d e l b e ”, 黄金史纲作d a l b a r ,阿萨剌黑齐史作d a l b a 。他是阿里不哥后裔汗。 1 4 1 1 年,马哈木拥立为汗。在位5 年,1 4 1 5 年,死。 1 0 斡亦刺台汗:清译作“额色库”。黄吏、源流均作e s e g u 。两黄金 史作o y i r a d a i ,阿萨刺黑齐史作o y i r u d a i ,黄金史纲作o y i r i d a i 。宝音 德力根指出斡亦剌台汗与额色古不是同一人,斡亦刺台为阿里不哥后裔,额色 古是贤义王太平。斡亦刺台一词只表示其母家为瓦刺人。1 4 1 5 年,马哈木被杀 后由贤义王太平( 额色古) 拥立,1 4 2 5 年,被瓦剌脱欢杀死。 1 1 阿台汗:清译作“阿岱”。明代汉籍作“阿台王子”、“阿台”。 窝阔台后裔汗。1 4 1 3 年即位,佚名黄金史说他在位1 0 年。不- 口j 信。据鸟兰 研究史家为了保持蒙古汗统的一贯性,将其即位年推到1 2 年后的另一个蛇年 1 4 2 5 年乙巳。1 4 3 8 年,阿台汗被脱欢、脱脱1 i 花杀死。 1 2 门都袄儿六:黄史称作兀良哈之门都斡尔鲁克。黄金史纲作郭尔 刺惕之门都斡尔鲁克或朵罗干之子门都达尔汉。朵罗十者朵颜卫首领,其子脱 火赤少师就是奉答言汗之命率兵攻杀了亦思马因的人。门都斡尔鲁克就是脱火 赤弟弟。据蒙文史书记载,门都之妻曾劝满都海嫁达延汗。门都的两个弟弟( 即 恒河之流所记伊里、答里二人) 与脱脱不花汗一起被沙不丹杀死,后来门都 参加了征讨沙不丹子孙的战斗。门都之女是达延汗子格列山只之妃。 1 3 马儿苦儿吉思汗:清代误译为“蒙古勒克埒青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婴师在多元文化中的角色与适应考题试题及答案
- 华润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试题及答案
- 药物副作用识别试题及答案
- 应对变化的卫生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红岩西游记试题及答案
- 全民眼力测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中面临的技术挑战试题及答案
- 编排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自如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共青团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及处理流程课件
-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
- 浮与沉潜水艇课件
- 《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权益与保障
- 塔吊与起重机械操作安全培训课程
- 七星瓢虫课件
- 2024年英才计划笔试化学
- 安全生产月“一把手”讲安全课件
-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全国水利ABC证单选题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