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doc_第1页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doc_第2页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doc_第3页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doc_第4页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3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23.00)1.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杀人案件,应当由_核准。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应在上诉期满后3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答案为A。2.最高人民法院在核准死刑时,发现事实不清将案件发回重审。发回重审使用的司法文书是_ A.判决书 B.裁定书 C.决定书 D.通知书(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对于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复核,应当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裁定主要适用的是程序性问题。答案为B。3.用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包括发回原第一审人民法院和_ A.中级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第二审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检察院(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用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包括发回原第一审人民法院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实践中,一般是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对经过第二审程序的死刑案件,也可以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答案为C。4.死刑案件复核后,对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_ A.判决核准 B.判决维持原判 C.裁定核准 D.裁定维持原判(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死刑案件经过复核,应当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答案为C。5.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签发执行死刑命令的是_ 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B.合议庭审判长 C.刑庭庭长 D.合议庭集体签名(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死刑的,应当由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答案为A。6.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依法报请_ A.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铁路运输法院核准 D.专门人民法院核准(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在上诉和抗诉期限届满后,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报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答案为B。7.我国法律规定,复核死刑案件的合议庭的组成是_ A.3个审判员 B.5个审判员 C.3个审判员和2个人民陪审员 D.5个审判员和2个人民陪审员(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的规定,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答案为A。8.一审法院根据特殊情况,对被告人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的时间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_ A.15日内 B.10日内 C.7日内 D.3日内(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一审法院根据特殊情况,对被告人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答案为D。9.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处理应当适用_ A.第一审程序 B.第二审程序 C.死刑复核程序 D.审判监督程序(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审判监督程序概念的考查。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予以提出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方式、方法和应遵循的顺序等。答案为D。10.下列内容中属于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不同点的是_ A.有无法定期限限制 B.保证法院裁判正确 C.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D.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相比,主要区别是:(1)审理的对象不同。(2)提起的机关和人员不同。(3)提起的条件不同。(4)有无法定期限不同。(5)审理法院的级别不同。(6)有无加刑限制不同。答案为A。11.有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的主体是_ A.被害人 B.被害人的朋友 C.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D.被告人的辩护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03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其中,被害人即为当事人的一类。答案为A。12.对生效判决的申诉_ A.只能在判决生效后二年内提出 B.没有期限的限制 C.只能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 D.只能在判决生效后一年内提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03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由此可见,对于生效判决的申诉,法律并没有规定期限限制。答案为B。13._是指判决、裁定中认定的作案动机、目的、后果等情节有严重失误。 A.主要事实不清 B.认定事实上的错误 C.缺乏充分证据 D.重大情节不清或失实(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重大情节不清或失实,是指判决、裁定中认定的作案动机、目的、手段、后果等情节有严重错误,或者发现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大关系的情节,故意作了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故意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等等。答案为D。14.审判监督中,生效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有错误,不包括_ A.量刑畸轻畸重 B.判决和裁定所认定的事实不清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C.认定案情的主要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D.发现新证据并足以影响原判决的(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认定事实上的错误,是指判决、裁定的主要事实不清;重大情节不清或者失实;缺乏确实、充分的证据;或者发现了新事实、新证据。答案为A。15.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_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审判委员会 D.司法部门(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答案为C。16.上级人民法院对_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再审。_ A.各级人民法院 B.本法院 C.下级人民法院 D.上级人民法院(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答案为C。17.人民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_ A.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重新审理 B.应当请示上级法院决定是否重新审理 C.应当重新审理 D.可以要求检察院撤回抗诉(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理。答案为C。18.A市检察院认为A市所辖甲县的法院一起生效判决确有错误,接受其抗诉的法院应当是_ A.甲县法院 B.A市所辖乙县法院 C.A市中级法院 D.A市中级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应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答案为C。19.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再审的案件,应将决定再审裁定书送交原审被告人,送交的时间是_ A.开庭5日以前 B.开庭7日以前 C.开庭14日以前 D.开庭30日以前(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裁定书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书副本必须在开庭14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并且告知原审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时由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人。答案为C。20.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再审的案件,应将开庭时间、地点在开庭_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A.2日 B.3日 C.5日 D.7日(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必须要把开庭时间、地点须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答案为B。21.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应当_ A.由原合议庭进行 B.由审判委员会进行 C.由有原合议庭成员参加的新合议庭进行 D.由无原合议庭成员参加的新合议庭进行(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审时,应当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法律规定原合议庭人员回避,这可以避免先入为主,排除原办案人员由于个人考虑而影响案件的公正解决。答案为D。22.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_ A.1个月内审结 B.3个月内审结 C.6个月内审结 D.9个月内审结(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答案为B。23.再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_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答案为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24.下列案件中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审查核准的有_ A.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毒品犯罪死刑案件 B.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毒品犯罪死刑案件 C.高级人民法判决的贪污犯罪死刑案件 D.解放军军事法院判决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死刑案件 E.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贪污犯罪死刑案件(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指出: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本院依法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出通知将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的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核准权(除涉外),授予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这个决定自2007年1月1日施行。答案为ABCD。25.对报请死刑复核案件的要求有_ A.一案一报 B.诉讼文书齐备 C.移送全部证据 D.提出核准或不核准的建议 E.各级政法委的批示(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送复核死刑的案件,必须做到:(1)一案一报。(2)诉讼文书齐备。(3)移送全部证据。答案为ABC。26.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全面审查的内容是_ A.被告人的年龄,有无责任能力,是否正在怀孕的妇女 B.原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C.犯罪情节、后果和危害程度 D.原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必须立即执行 E.有无法定、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全面审查以下内容:(1)被告人的年龄,有无责任能力,是否正在怀孕的妇女。(2)原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3)犯罪情节、后果和危害程度。(4)原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必须立即执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对罪名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具有直接的影响。(5)有无法定、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6)其他应当审查的情况。答案为ABCDE。27.应当依法予以核准的死刑判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_ A.认定事实清楚 B.适用法律正确 C.量刑适当 D.程序合法 E.被告人供认不讳(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复核,应当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程序合法”虽本条未予说明但是不言自明的。答案为ABCD。28.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高级法院在复核后,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作出的决定有_ A.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判处死缓适当的,应用裁定予以核准 B.原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C.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缓的,可以直接改判 D.认为原判较轻,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提审,或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E.发现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的处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如下意见:(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判处死缓适当的,应用裁定予以核准;(2)原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3)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缓的,可以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提审,或者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4)发现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答案为ABCDE。29.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主要表现为_ A.复核死刑案件 B.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C.审理上诉、抗诉案件 D.处理申诉案件 E.重新审判案件(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狭义上的审判监督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表现为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复核死刑案件;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和处理申诉案件等等。答案为ABCD。30.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主要表现为_ A.出庭支持公诉 B.二审程序的抗诉 C.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D.对执行死刑派员临场监督 E.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主要表现为出庭支持公诉,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二审程序的抗诉;对执行死刑派员临场监督;处理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的申诉;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等等。答案为ABCDE。31.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特点有_ A.处理的对象是已经生效的裁判 B.原裁判确有错误 C.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其特殊性 D.重新审判的程序有其特殊性 E.重新审判的法院有其特殊性(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处理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法律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重新审判案件的人民法院及具体程序,根据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和案件的不同等而有区别。答案为ABCDE。3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主要有_ A.当事人等的申诉 B.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C.司法机关复查案件发现的错误 D.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 E.机关、团体等对生效裁判提出的意见(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我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当事人等的申诉;(2)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司法机关复查案件发现的错误;(4)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5)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介等对生效裁判提出的意见。答案为ABCDE。33.上诉与申诉的区别是_ A.性质不同 B.程序不同 C.法律后果不同 D.有无期限规定不同 E.主体不完全相同(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申诉与上诉在性质、程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区别,上诉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上诉人针对一审法院尚未生效的裁判,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的诉讼活动,不论理由如何,必然引起二审的审判。答案为ABCDE。34.对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诉,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_ A.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有枉法裁判行为的 B.有新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C.原裁判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 D.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E.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有受贿行为的(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只要申诉具有四种法定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就应当重新审判。这四种情形是:(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答案为ABCDE。35.发现的新事实新证据一般有下列情形_ A.发现并证实司法人员徇私舞弊作枉法裁判的 B.发现了原判遗漏的重要犯罪事实情节,足以影响到原判结果的 C.发现了新证据,证实原判认定的事实根据属于错误的 D.作为原判基础的证据,后来被证实是虚构的或者是错误的 E.新发现漏诉犯罪分子的(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新事实、新证据,一般有下列情形:发现并证实司法人员徇私舞弊作枉法裁判的;发现了原判遗漏的重要犯罪事实情节,足以影响到原判结果的;发现了新证据,证实原判认定的事实根据显属错误;作为原判基础的证据,后来被证实是虚构的或者是错误的,等等。答案为ABCD。36.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第二审程序的抗诉,其不同之处有_ A.抗诉的对象 B.抗诉的权限 C.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 D.抗诉的期限 E.抗诉的作用和后果(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和第二审程序的抗诉,都是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的抗诉,但是,两者并不相同。(1)抗诉的对象不同。(2)抗诉的权限不同。(3)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不同。(4)抗诉期限不同。(5)抗诉的作用和后果不同。答案为ABCDE。37.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形包括_ A.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判决撤销原判,予以改判 C.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裁判,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D.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过再审查清事实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E.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分数:1.00)A.B.C.D.E.解析:解析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经过重新审理后,可依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判决撤销原判,予以改判。(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裁判,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4)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过再审查清事实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5)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答案为ABCDE。三、B判断题/B(总题数:7,分数:7.00)38.死刑案件复核的方法有询问被害人家属和听取辩护人和代理人的意见。(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都是采用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必要的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讲就是:(1)通过阅卷全面审查案件材料和证据。(2)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3)提讯被告人。39.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如需提讯被告人,要将需要查明的问题交由高级人民法院提讯。(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40.对死缓案件复核后的处理均用裁定。(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对死缓案件复核后的处理,除直接改判应用判决外,其他均用裁定。41.复核死刑案件属于狭义的审判监督。(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狭义上的审判监督,具有特定的含义,即专指国家司法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依法实施的监督,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42.定性错误属于原判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情形。(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43.第二审法院发现本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必须由该二审法院再审。(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第二审法院发现本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经第二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由本院再审,也可以发回原审法院再审。44.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的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都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依照刑诉法第149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其他上级检察院才有权提出抗诉。原审法院同级的检察院无权提出。四、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0.00)45.死刑复核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死刑复核程序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应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解析:46.因特殊情况减轻处罚案件的核准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因特殊情况减轻处罚(或根据特殊情况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案件的核准程序,是人民法院对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特殊情况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报请复核和审查核准时应当采取的方式、方法等的总称。)解析:47.审判监督(分数:2.00)_正确答案:(审判监督泛指人民群众、人民代表机构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自己对于审判工作的监督。狭义上的审判监督,专指国家司法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依法实施的监督,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解析:48.申诉(分数:2.00)_正确答案:(申诉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有申诉权的人,认为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有错误,为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陈述理由,要求对其进行审查后加以纠正的诉讼行为。)解析:49.提审(分数:2.00)_正确答案:(提审就是上级人民法院认为某案由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不适宜,依法提归自己审判。)解析:五、B简答题/B(总题数:7,分数:14.00)50.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任务是: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然后依法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以保证正确地适用死刑。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对死刑案件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时,必须做好两项基本工作:一是对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和适用法律上进行全面审查,查明其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据以认定事实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罪名是否正确、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或缓期二年执行是否适当等;二是在第一项工作的基础上,作出是否核准死刑判决、裁定的决定,并制作相应的司法文书。)解析:5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审判程序,是应当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能否发生法律效力,能否付诸执行的必经环节,对于保证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贯彻少杀的方针。 (2)有利于防止错杀,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解析:52.简述复核死刑案件的复核审理报告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1)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 (2)被告人和被害人简况; (3)案件侦破情况; (4)原判要点和各方意见; (5)复核对事实和证据的分析与认定; (6)合议庭评议意见; (7)需要说明的问题。)解析:53.简述审判监督程序的任务和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审判监督程序的任务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犯罪分子受到与其罪行相应的刑事惩罚,使无罪的人得到平反昭雪,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是:(1)审判监督程序是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准确适用刑罚的法律保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以保障不枉不纵方针的实现,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审判监督程序是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措施。(3)审判监督程序有利于落实党的政策,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解析:54.自述申诉与上诉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申诉与上诉在性质、程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区别,上诉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上诉人针对一审法院尚未生效的裁判,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的诉讼活动,不论理由如何,必然引起二审的审判。所以,上诉可以阻止裁判生效,是第二审程序的开始。申诉则不同,它是当事人等在案件的诉讼程序已经结束,人民法院的裁判已经生效执行后的请求,它不意味着审判监督程序的开始,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也不能停止原裁判的执行。申诉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的某种情形,才会引起再审程序,人民法院才应当重新审判。)解析:55.简述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法定情形。(分数:2.00)_正确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的法定情形有:(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3)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解析:56.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的法院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1)原作出生效判决的第一审人民法院。 (2)原作出生效裁判的第二审人民法院。 (3)提审的上级人民法院。 (4)被指令再审的下级人民法院。 (5)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解析:六、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12.00)57.试述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程序。(分数:3.00)_正确答案:(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在上诉期满后3日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提审这种案件,应当依照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所作的改判判决是终审判决,如果仍判处死刑,应同样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重新审判后如果仍然判处死刑,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亦应按照复核程序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应在上诉期满后3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解析:58.试述因特殊情况减轻处罚案件的核准程序。(分数:3.00)_正确答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解释,人民法院报请复核这种案件,应当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一审法院根据特殊情况,对被告人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意原判的,应当逐级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上一级人民法院如果不同意原判,则应裁定发回重新审判,或者改变管辖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理。原判法院是基层法院的,高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理。(2)一审法院根据特殊情况,对被告人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审理结果认定上诉或者抗诉无理,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的,应当按照上述即(1)所讲的程序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二审审理后,认定上诉或者抗诉有理,应当依法改判。改判后仍根据特殊情况对被告人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也同样应当按照上述即(1)所讲的程序逐级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时,应当报送报请核准案件的结案报告、判决书各15份,以及全案诉讼卷宗和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复核,依法予以核准的,应当作出核准裁定书;不予核准的,应当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解析:59.试述各级人民法院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明确的问题。(分数:3.00)_正确答案:(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对象只能是本院的生效裁判。而不能是上级或者其他同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因此,如果院长发现原属本院第一审,但后来又经过上一级法院第二审的裁判确有错误,则第一审法院院长只能向第二审法院提出意见,由第二审法院决定是否提起再审。第二审法院发现本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经第二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由本院再审,也可以发回原审法院再审。(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案件,必须是“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不符合这个条件,就是没有再审的理由,不得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3)在提起再审的程序上,院长本人不能自行决定对案件的处理,应由院长委托专人审查或由院长亲自审查。审查后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4)审判委员会对院长提交讨论的本院生效裁判,讨论后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5)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对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结的案件,如果发现仍有错误的,还可以再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如果必要,可以送请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解析:60.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分数:3.00)_正确答案:(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开庭审判的再审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应当制作再审裁定书,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裁定一般不撤销原判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加以确定。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判案件时,应当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公开审判,采取开庭审判的方式。对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开庭审判的程序,与第一审程序基本相同,也包括开庭前的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原审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几个阶段。稍有不同的是,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由合议庭成员宣读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由检察员宣读抗诉书;原审被告人等提出申诉,由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由审判长宣布申诉理由,也可以由原审被告人陈述申诉理由。在法庭辩论阶段,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先由检察员、被害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陈述和辩护,辩护人进行辩护。原审被告人提出申诉的,则先由原审被告人陈述和辩护,辩护人进行辩护,然后由检察员发言,被害人发言。这以后双方还可以互相进行辩论。)解析:七、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9,分数:20.00)61.被告人马某,因故意杀人,于2007年2月27日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马某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某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书面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马某故意杀人手段特别恶劣,又无从轻处罚的情节,一审判死缓量刑过轻,遂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并核准执行死刑。该案中哪些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分数:2.00)_正确答案:(1)二审的审理方式不符合刑诉法的有关规定。本案是死刑案件,案情重大复杂二审应当开庭审理,不能书面审理。 (2)违反了上诉不加刑原则。本案中检察院没有抗诉,只有马某提起上诉。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只有被告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不得加重或变相加重对被告人的处罚。因此,二审不能改判马某死刑立即执行。 (3)违反了有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核准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9条、第200条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无权核准。)解析:62.被告人吴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吴某提出上诉,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审后认为一审认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遂裁定维持原判。 问题:此死刑判决经二审裁定维持后是否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如不发生法律效力,尚需经过何种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该死刑判决不发生法律效力,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以及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而被告人不上诉的案件,都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审查核准之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此该判决应当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才可发生效力。)解析:63.某甲因抢劫罪被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诉期满后,某甲未提出上诉,同级检察院亦未提起抗诉。上诉期满后的第5日,中级人民法院启动死刑复核程序,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高级人民法院指派5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合议庭经过审理,未提审被告人某甲,即认为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量刑过轻,于是直接改判某甲死刑立即执行。 问题:请指出该案程序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正确答案:(1)本案中,中级法院启动死刑复核程序超过了法定期限,中级法院应在上诉期满3日之内启动死刑复核程序。(2)高级法院指派5名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