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2 0 世纪6 0 年代,接受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派别登上了历史舞台。 接受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一反传统以作家和作品为中心 的研究模式,将研究目光集中到读者这一要素上,空前地突出和提高了读者 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接受美学过于张扬与夸大读者的作用,导致了文 学意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引发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危机,无疑 不利于文学的解读和文学意义的真正领会。而作为接受美学理论基础的阐释 学则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一种对话,是在个人前理解基础上的个人视野与历 史视野的融合。本文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进行思考,重新界定接受美学 的读者观,对其进行学理的梳理,有利于把握文本丰富而又深刻的价值。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的关系,接受 美学在阐释学的基础上产生,对阐释学既有借鉴也有误读。第二部分为本文 的重点,从阐释学视域中思考接受美学的得与失,分别说明了接受美学读者 观和文本价值观,肯定了接受美学对读者地位的张扬和文本价值的开放性, 但又看到了接受美学对作品规定性的漠视和文本价值客观性的失衡。第三部 分为本文的创新点,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说明阐释学对接受美学的启迪,主 要通过读者的“前理解”这一视角谈对文学接受的影响,分别指出了读者的 前理解影响文本阐释多种可能性的生成,前理解的性质影响着文学接受的性 质,前理解的正误对文本接受的双重影响,最后指出读者的前理解也是一个 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心理结构。第四部分则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从阐释 的循环看文本意义的变迁,这种开放性的阐释循环使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都 得到了扩展,从而为文学接受带来了意义的增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前理解文学接受文本意义 a b s t r a c t a f t e r6 0 so f2 0 t hc e n t u r y ,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a sas c h o o lo fi m p o r t a n t a e s t h e t i c sa s c e n d e dt h eh i s t o r ys t a g e t h ec r e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h a sg o t t e n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i n g i th a sa r g u e da g a i n s tt r a d i t i o n o fw r i t e ra n dw o r k sf o rc e n t r a lr e s e a r c hm o d e ,a n di th a sc o n c e n t r a t e dt h es i g h t t h a th a dp a i d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t h i n go nr e a d e r si m p o r t a n tf a c t o r , s oi th a s g r e a t l yi m p r o v e dt h ep o s i t i o na n df u n c t i o no fr e a d e r b u t , b e c a u s et h ea c c e p t i n g a e s t h e t i c se x c e s s i v e l yh a sa g g r a n d i z e dt h er e a d e r sf u n c t i o n , b r o u g h to nt h e t r e m e n d o u sr a n d o ma n di n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l i t e m t o r e ,a n d c a u s e dt h ec r i s i so fr e l a t i v i s ma n ds u b j e c t i v i s m ,s oi th a sb e e nag r e a t d i s a d v a n t a g ef o r t h er e a d i n go f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e c o r r e c t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o f m e a n i n go ft e x t a sb a s i co f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t h eh e r m e n e u t i c sh a s c o n s i d e r e dt h a tg e n u i n e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w a sak i n do fd i a l o g u e ,w a sak i n do f f u s i o no fi n d i v i d u a lh o r i z o nw i t ht h ef o r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h i s t o r yh o r i z o n t h i st e x tr e f l e c t s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f r o m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t h e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a f r e s hd e f i n e dr e a d e r s h i po f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s t r a i g h t e n e d o u tt h et h e o r y , a n db e e no fg r e a tb e n e f i tt og r a s pt h ep r o f u s ea n dp r o f o u n dv a l u e o f t e x t t h i s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a l t o g e t h e r c h a p t e ro n er e v i e wt h e r e l a t i o no f 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a n dt h eh e r m e n e u t i c s ,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w a sb a s e do nt h eh e r m e n e u t i c s ,i tn o to n l yw a si nv i r t u eo ft h eh e r m e n e u t i c s ,b u t a l s om i s a p p r e h e n d e dt h eh e r r n e n e u t i e s c h a p t e rt w oi st h ee m p h a s i so ft h i st e x t , a n di tr e f l e c t so b t a i n i n ga n dl o s so f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f r o mt h eh o r i z o no f t h eh e r m e n e u f i c s i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r e f l e c t st h er e a d e r s h i pa n dt h ev a l u eo ft h e a e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a n di ta f f i r m st h ea d v a n c i n gt or e a d e ra n dt h eo p e n i n gt ot h e v a l u eo ft e x to ft h e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a n di ti sc o g n i z a n to ft h ed i s r e g a r do f w r i t i n g si n b e i n ga n dt h eu n b a l a n c eo f o b j e c t i v i t yw i t ht e x t sv a l u e c h a p t e rt h r e e i si n n o v a t i o no ft h i st e x t a sb a s i co ft h er e f l e c t i o no f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i n c h a p t e rt w o ,i te x p l a i n st h e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t h eh e r m e n e u t i c s i tm a i n l ys h o w s t h ei n f l u e n c et ot h ea c c e p t i n go f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t h ep o i n to fv i e wo fr e a d e r s f o r e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i n d i c a t e s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r e a d e r sf o r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om u l t i - p o s s i b i l 时o ft e x t s i n t e r p r e m f i o n ,t h eq u a l i t yo f f o r e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n f l u e n c et h eq u a l i t yo fl i t e r a t u r e sa c c e p t i n g ,t h el e g i t i m a c y o re r r o ro ff o r e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d o u b l yi n f l u e n c e st e x t sa c c e p t i n g ,f i n a l l y , i t i n d i c a t e st h a tr e a d e r sf o r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sam u t a t i v ea n dd y n a m i cp s y c h o l o g y c h a p t e rf o u ri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et e x t ss t u d y ,i tr e v i e wt h ev a r i a n c eo ft e x t f r o mt h er e c u r r e n c eo f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a n dt h et e x ta n dt h er e a d e ra r ee x p a n d e d ,s o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sa c c e p t i n gg e ti n c r e m e n to f t h em e a n i n g k e yw o r d s :a c c e p t i n ga e s t h e t i c s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l i t e r a t u r e sa e c e p t i n g , 2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f o r e t e x t sm e a n i n g 从阐释学角度对接受美学的再思考 引言 在2 0 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中,接受美学及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把文学研 究的重心从作者、作品等方面,转移到读者的自我体验方面来,引起了美学 界和文学理论界的巨大震撼。毫无疑问,接受理论更为充实和系统化地深入 阐发了接受主体的理论,也确实空前地突出和提高了读者的地位和作用,增 强了读者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意义阐释的勇气,为读者在文本多重意蕴的勘探 和价值开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然而接受美学将一切都维系到读者这个 纽结点上,试图把主人公和作者的同一性只赋予读者方面,从而把以前的“作 者中心论”、“作品中心论”转向了另一个极端“读者中心论”。 过分夸大读者作用的接受美学理论,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局限性。将 接受方面绝对化,必然会导致接受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目的和利益任意摆布 作品,自觉不自觉地把作品的意义无条件地依赖于读者的参与上。而读者又 是随心所欲,各不相同的,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必然成为文学接受的 普遍现象,客观上使文本自身失去了审美的共同性。这是因为,每个读者都 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经历的人生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 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读者对文学作品文本的解读。每一次阅读都是读者自己 对文本的阐释,是带着“有色眼镜”对文本的阐释,从而使文学解读后的文 学意义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无疑是不利于文学的解读和文学意义 的真正领会,忽视了文学艺术的价值标准问题。 所以,在研究读者对文学的解读时,要考虑到读者的“前理解”对文学 意义解读的影响,这是阐释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我们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语 境中,从一定的视域去理解和认识对象,换句话说,人类对于对象世界的认 识与解释总是以一种有限的框架去对无限时空中生生不息的对象世界予以 框定的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前理解”。同理,在文学阅读中,任何一个读 者都不可能以清明无染的“白板”状态去“忠实”地理解文学作品本身,而 必然以一种前理解状态或前理解构架进入阅读与理解。 哲学阐释学为接受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但却不能代替后者,伽 达默尔肯定了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参与的能动性,但他认为接受美学的理论原 则分散在文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将其独立出来反而看不清文学研究的原貌。 如阐释者将与本文的对话活动视为与他自己的对话,把对话看成一种内心的 独自,这就从根本上抹煞了对话,也必然陷入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窠臼。 而夸大读者作用的接受美学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违背了阐释学的初衷。而 且,伽达默尔指出,读者正确的前理解对于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具有重要的 指导作用。 我们有必要从阐释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接受美学,思考接受美学在历史形 成过程中的得与失,从阐释学的角度重新思考接受美学的读者观,对其进行 学理的梳理,进一步揭示文本价值生成的内在旨归,对我们进行当下文学文 本的接受、理解和阐释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关系 l 、接受美学对阐释学的借鉴 接受美学理论的直接先驱,是当代意义上的阐释学。阐释学原来是一 门解释圣经原意的宗教学科,到了1 9 世纪,它的范围扩大到解释一般 的文本。2 0 世纪中后期以来,伽达默尔从胡塞尔严谨的现象学描述出发。将 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历史视界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批判地结合在一起,创立当 代哲学阐释学理论,将人文哲学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伽达默尔认为,一部作品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意旨,不同时代的人 们在时间的推移中必然在同一作品中获得不同的启示。这是作者本身无法规 定也无法预计的。文学接受与阐释的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源泉。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先在结构”、“效应史”、“理解视野”等概念, 在接受美学得到直接的继承。伽达默尔立足于艺术作品的意义依赖于主体, 依赖于主体的理解,重新审视了艺术真理问题。他指出,作品只有在被理解、 被感知的时候,它的意义才实现,“艺术的万神庙并不是一个向纯粹审美意 2 识呈现出来的永恒的现在,而是某个历史地积累和汇聚着的精神活动。”“1 艺术的真理问题既不是孤立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在作为审美意识的主体 上,而在审美意识与作品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活动中。 因此,在伽达默尔看来,“无论如何我们不是从审美意识出发,而只是 在精神科学这个广泛的范围内,才能正确对待艺术的真理问题,”嘲这就是 说,我们只有在艺术的经验的理解活动中才能真正揭示艺术的真理问题,艺 术真理之存在于这种特定的理解活动中。“阐释学不承认绝对不变的本文固 有内涵,它主张诗的本文和释义的本文都是有历史增删变异的。诗的本文一 旦由书写固定,本文的语言便从两重束缚中释放出来,其一是本文语言从作 者的意图,心理中挣脱出来成为向一切合理阐释开放的本文;其二是从共时 语言系统中释放出来作为一种话语存在向一切时代的理解的语言开放。诗的 本文总需阅读,阅读总是阐释。”0 1 因此,任何一种阐释都有可能不再是作 者的预期,也不再是读者的期待,而可能是另一种语言体系。 接受美学正是在当代阐释学的这种理论主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0 世纪 6 0 年代中期,一群文学史家与批评家对以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重新进行批 判性的思考。他们大多活跃在德国西部搏登湖边的康斯坦茨大学,后来放称 为“康斯坦茨学派”。1 9 6 7 年,“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姚 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一篇宣言式论文文学史对文学理论的挑 战,相当全面地论述了他的观点。这篇论文的问世,标志着文学接受美学 登上了当代文学研究的舞台。 接受美学理论一反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注于作者与作品的研究格局, 第一次从本体论高度,提出了历来为人所忽视的读者与阅读接受的问题。它 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重大作用,着重考察文学的接受活动,以全新的姿 态向旧有的传统发起了挑战,引发了一场文学理论范式的革命。 接受美学认为: ( 1 ) 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对作品的意义、价值以及历史地位 起着决定性作用。接受美学打破了过去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于文学家之手 的传统习见,把作品是否在读这种具象化、现实化的问题纳入创作论中,变 成了决定作品存亡的中心环节。“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 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 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 视野之中。”m ( 2 ) 与本文中心论相比,接受美学提出读者中心论。强调读者的能动 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 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 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 存在。”8 读者的作用犹如演奏者,能够把死的文学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 形象,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体现出来。 ( 3 ) 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其接受过程在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接 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本文中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 前,有诸多“空白”或“未定点”,只有在读者阅读这一具体化的活动中, 这些“空白”才能得到填补,作品的意义不是本文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具 体化活动中生成的。所以说,接受美学所说的文学作品只存在于人的主观理 解里,而读者的主观理解不是文学文本在读者头脑中的反映,而是人的期待 视野或流动视点处于能动地位对文学文本的再创造。可见,读者及其主观意 识在接受美学理论中处于主导的决定性的地位。 ( 4 ) 关于文学史问题。本文是历史的本文,所以研究文学理论,也就 是研究文学史。以往人们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分开,是理解的错误和研究方 法的错误,就是把文学史当成作家、作品的编年史,没有注意文学是作为一 门学科的科学规定。姚斯首先提出文学史问题,指出文学史应是文学作品的 接受史,并力图建立- - i 3 完善的文学史学科。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接受理论正是借鉴了当代阐释学所认为的艺术只 有经过接受者的阐释才能产生意义这一理论,“真正的艺术是连续不断被理 解接受的艺术,作品只有在被理解和感知的过程中。其意义才会得到实现。” 删在阐释学提供的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接受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理论。 2 、接受美学对阐释学的误读 4 接受美学虽然发端于哲学阐释学,但却不能代替后者。一切理解都是一 种阐释,伽达默尔对现象学改造的主题词就是“阐释”。没有阐释,作品就 成为毫无意义的存在。因此只有个“唯一正确的阐释”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阐释包含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协商,包含了解释者在理解中输入的各种历史 因素、各种传统,前阐释的历史积累以及当代学科的状态等多种因素。伽达 默尔认为。就其本身而论,这些因素绝不可能从本文中完全排除,它们只能 或多或少地被弄清楚,因此,传统认识论乃至文学批评中的绝对客观性的追 求就只能处于一种假想的状态。所以,按阐释学的本意而言,注重阐释的正 确性,应该尽可能按照事物的本来意义加以阐释。 阐释学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作者的意图,阐释作品也不是重新体验和 重新建构作者的生命,正相反,作品的意义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阅读的 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复制,而在于与现时生命思维的沟通。而且,伽 达默尔的阐释学并不意味着阐释就是阐释者的任意行为,他提出了“视域融 合”的重要观点,用伽达默尔的著名隐喻来说,理解活动乃是个人视野与历 史视野的融合。“其实解释者除了这种普通的东西文本外根本不想 理解其他东西。但是为了理解这种东西,他一定不能无视他自己和他自己所 处的具体的诠释学的境遇,如果他想根本理解的话,他必须把文本与这种境 遇联系起来。”无论是解释历史还是解释文学作品,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 个不同的相互限定的历史背景。只有当这两个历史背景,即解释者的先见和 被解释者的内容,能够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这种 由视界“融合”而产生的理解,既不是理解者原有的先见,也不完全是作品 或历史的原有内容,而是一个新的理解的世界。 阐释学坚持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 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每一时代的人都对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 且通过这些文本的理解来理解自身,文本总是处于阐释学处境中的文本,当 文本进入阐释过程中,文本的真实性意义并不依赖作者和最初的读者的偶然 性,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不确定的,总是在历史的理解过程中生成和建构的。 但是,坚持文本的阐释语境就是阐释者的语境这一阐释学立场,并不意 味着阐释是专断的或主观的。在阐释的过程中,无论是阐释者的语境还是文 本的语境,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一特性对我们进行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有 着双重的规定和制约,从而能够保证阐释理解的有效性,并且不断地向着文 本的本来意义靠近。所以看出,阐释学既承认文本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又 不断靠近文本意义的有效性,因此不仅能够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读者自我理 解的界限和局限性,而且能够深刻理解我们所要理解的对象,也更深刻地认 识和把握理解对象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哲学阐释学并没有消解价值判断,相反,它是将传统的 统一模式的价值判断演化为多元取向的意义阐释,在这意义寻求和阐释中, 蕴含着主题鲜明的审美价值判断。而且,阐释学触及到传统文论所忽略的审 美接受主体与文本意义的内在联系问题,以及对艺术文本的阐释中历史视界 与现实视界的融合问题。阐释学注重从现实的历史发展中、从社会与人的内 在联系中去探究文本意义,它把文学文本看成是一个不断处在历史和现实交 汇点上的事件,把阐释者看成一个先在地属于历史并具有独特视界的个体, 从而进行文本意义的阐释。而且,阐释学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一种对话,它 是交流得以运作的语言事件。“而哲学阐释学的理解是更深一层的意义的语 言现象。所谓更深一层的意义是:文化传统本身的存在主要取决于一种语言 的存在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又常常以书面文本的形式存在。若要解释这些文 本,便要与它们一起进入一种对话关系,那么理解就发生在语言之中。”嘲 所以,伽达默尔认为,文本与阐释者,直接构成一种效果历史的“我一你” 关系,是语言过程中的一部分。这种“我一你”交流的对话,是一种平等, 而不是谁从属于谁的关系,不像接受美学所认为的那样,文本只是读者的一 种附属物,一切都维系在读者身上。 所以说,接受美学虽然继承了阐释学的读者主观阐释的合理成分,却片 面夸大阐释者的主观作用,将阐释学的主观阐释发挥过头,演变成比较极端 的主观阐释,彰显了矫枉过正的片面性。 二、阐释学视域中接受美学的得与失 1 、阐释学视域中接受美学读者观的得与失 6 ( 1 ) 接受美学对读者主体地位的张扬 以往的传统文学理论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忽视了读者或者说接受 者在文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完整的文学活动不能忽视读者的阅读活动,没 有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最终的实现。接受 美学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活动或者接受活动不是外在于文学本身的活动, 而是文学阅读活动内在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本身,是文学作品得以存在的 一种本体论方式。 首先,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活动,文学作品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存在, 才能把原本是物质性符号的文学语言形式转化为富有生气的文学作品。文学 作品的意义不会自动呈现给读者,当读者未读作品之前,它不过是一堆机械 排列的印刷体而己。要使这部作品构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它首先得被人阅 读,亦即接受读者意识的作用,一旦读者的意识不能对作品审美感知,作品 就永远也成不了读者的审美客体,人们在阅读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是逐 字逐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中进行的,只有在这样的时间积累和空间转移 中,读者意识中的文学作品才能最终形成。萨特曾经说过,“文学对象是一 件奇怪的陀螺,它只存在于运动之中。为了使这个辩证关系能够出现,就需 要一个人们称之为阅读的具体行为,而且这个辩证关系的延续的时间相应于 阅读延续的时间。除此之外,只剩下白纸上的黑字。”1 因为,文学是一种 语言的艺术,而只有人才能读懂这种艺术,只有在接受者的接受中才能使这 种艺术产生具体的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实现,文学作品才能作为活的 语言现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波兰现象学阐释学家罗曼英伽登也认为,任 何作品的文本只是提供了一种未完成的结构框架,其中存在着多层次的未定 点、空白点。这些未定点、空白点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的感觉和知觉的 经验将它具体化以后,作品的意义才逐渐地呈现出来。 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要么是由作者创造的,是作者审美经 验的物态化,文学研究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就是去揭示作者的意图或阐释作者 的创作心理结构;要么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文学作品的本身,如形式主义、 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作品的意义就在其形式结构中,研究文学 的目的就在于揭示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张力与建构。显然,这些理论在很大 7 程度上都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在文学意义实现中的作用。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读者的接受活动是阐释文学价值不可忽 视的重要活动,“根据先前著作的肯定或否定的标准来设计自己作品的作 者,以及按其传统作品归类的并历史地予以解释的文学史家,在他们对文学 的反映关系变成再生产之前,也都是最早的读者。”【i ”而且,判断文学作品 价值的批评家,他们要对文学作品迸行批评之前,他们也首先必须成为一个 读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了解,与文学作品发生关 系,所以说,首先成为读者是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最基本和首要的活动,离 开这个重要环节而谈别的,其他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 楼阁。沃尔夫冈伊泽尔( w o l f g a n gi s e r ) 认为,“接受是所谓文学阐释过 程中所必须的先决条件。”“” 其次,读者作为文学作品接受活动的主体在进行文学接受的过程中,并 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读者始终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地参与者,读 者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和麻 木地接受,而是一个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加工、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 甚至完全有别于作家的创造,是完全的崭新的创造。中国古代诗词欣赏有时 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如对关雎的欣赏,历代就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这不 仅仅是在客体基础之上的“再创造”。因此,“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一 部作品,正是读者阅读开启了作品的意义,使其得以真正的存在,也就是说 读者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文本的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参加信息的 生产过程。因为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世界与读者生活的世界不同,在读者看来, 前者是虚构的,后者是现实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要调动自己 从生活世界中获得的经验,还要动员他的想象力,而这种把作品与自身的经 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可能是歧义 百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当然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姚斯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对 不同的读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不相同的。在姚斯看来,作品的意义来源 于读者的赋予,而且他认为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填充是能动的、决定性的。在 阅读过程中,读者充分调动主体的能动性,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 8 体验能力和感悟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解译,不但把创作主体所创造 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充分地理解、体验,而且还渗 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甚至能 够对原来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再创造,见人之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体味到艺术家在创造这个艺术形象或审美意境时不曾写出或不曾想到的东 西,从而使作品意蕴更丰富更深刻。 再次,读者的再创造是从自我出发进行的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 也是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精神分析学家认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活 动,人们读书的目的在于更多地发现自身,而不是更多地发现文学。阅读使 本文变成了和读者一样多的作品,立足于文学阅读的主体性,我们就必须把 读者的自我考虑到解读的意义中去。对于阅读主体的读者来说,阅读归根到 底是为了自身的理由,而不是其他外在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理解自我。 可以说,读者对于文学阅读的真正兴趣,就在于它可以成为理解自我的一种 方式。在文学阅读中,读者对于世界的理解,也就是对于自我的理解,即一 方面追寻着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形象,另一方面也在反省着自我与世界打 交道的方式。从这个观点来看,文学中的世界就不仅仅是作品的世界或作家 的世界,同时也是读者自我的世界。如果说作品或作家的世界因审美话语的 惯例而保持着意义的稳定性,那么读者的世界则因审美感受和理解的差异而 千变万化。正因为如此,一千个读者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哈姆雷特 经过读者的阅读后都打上了读者自己的烙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伽登曾 经这样断言:“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 读者对于同一个作品总是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读者实际上是按照自己 的个性去理解本文的。如霍德兰所说,阅读首先是个性的再创造。读者对本 文的期待在与本文相遇时受到了挑战。这时,防御战略起作用了,它们转换 了本文的意义以便一方面使读者的个性适应,另一方面又使这种个性在一个 令人放心的统一体里得到确认。经过多种有价值的精神分析的实验,以实际 取证方式比较种种读者对同一本文的不同反应,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材料,探 讨他们对故事的自由联想与他们各自的性格之间的关系,发现本文中什么也 没有发生,一切都发生在读者身上,是读者的阅读为他再创了独特个性,阅 9 读是一种从主观到主观的过程,是读者寻找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 克林格认为,读者对那些涉及作者心事的主题往往比那些与作者心事无 关的主题给予更多关注,所以那些剖露自己那一时期内心隐秘的作者,便可 能拥有注意力最集中的读者。这是因为读者的快感和满足取决于作品的真实 性与读者经历的相一致,以及读者所担忧的作者心事将有怎样的了结。这恰 恰证实了弗洛伊德在诗人与自日梦中主张的“白日梦改装须有技巧”也 是为了读者。这除了白日梦者因为作者自己的幻想羞耻故,必小心翼翼掩饰 于人,还在于即使他把幻想披示于人,别人或许也没有兴趣。文学作品同样 作为白日梦的产品,能够引人入胜,这是因为“作家经常通过乔装该扮,来 弱化白日梦的自我主义性质,他并且贿赂我们,于表现他的白日梦时,提供 一种纯粹的形式即审美的快感,这一提供给我们的形式快感,目的是为了引 发愿自心灵更深出的更大的愉悦,我们把它叫做刺激奖或者说专门点预 约快感,文学的真正快感,就来自于我们心灵中张力的释放。”“2 1 因此, 在于作者,创作是变相宣泄了白日梦;在于读者,阅读是欣赏了自己的自日 梦而不必自疚。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作为理解自我的一种方式,读者在文学解读中是把文本里的人物当作自 己来理解,把文本所描述的事件当作自己的经历来看待的。正如爱尔兰作家 叶芝所说,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查二世的形象,之所以成为典型,并不是因为 他曾经生活在人间,而是因为它使我们了解到我们思想中的某些东西,这些 东西,要不是作者创造出这个人物,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在文学阅读中, 读者能够理解的,都是与自我有关的东西,读者对人物的兴趣,也就是对自 我的兴趣。譬如我们解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就是把林黛玉当作自己 来看待的,林黛玉是虚构的,我们正在阅读一个关于林黛玉的虚构的故事一 一这一切我们都很明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设身处地去体验她的感情,林黛 玉和贾宝玉真诚相爱,刻骨铭心,最后由于封建大家庭的阻力,他们两个人 的爱情未能如愿,最后,林黛玉在宝玉和宝钗举行婚礼时悲惨死去。当我们 读到这里,都会忍不住洒下同情、惋惜、伤感的泪水。对于林黛玉来讲,命 运是很不幸的,而她生来就是为了爱活着,当这份爱最后终于不属于她的时 候,死亡则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我们自己不是林黛玉,但最终发出的却是林 1 0 黛玉的感慨。只有我们成为了她,才能最终理解了她。只有真正爱过的人才 能把林黛玉引为知己,并且会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感情经历,阅读完林 黛玉的故事,也就在她身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所以,正如创作是作家的自 我倾诉,阅读本质上也是读者的一种自我表现。如果说作家在创作中尚需有 自我克制,那么读者在解读中则可以随心所欲地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宣泄 自我。 ( 2 ) 接受美学对作品规定性的漠视 接受美学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进程中的中心地位,但是,这种片面的夸 大又是建立在忽视文学作品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因而也是对文学作品质的 规定性的漠视。这是因为,尽管所有的阅读和接受都是一种具有主观意味的 自我理解,但它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接受和理解。阐释学所理解的接受也 不是认为所有的阅读和接受阐释都是合法的、有效的,不存在误读问题的阅 读和接受。阐释学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是读者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辩证 过程,在理解接受活动中,既要充分肯定偏见在阅读和接受中的创造性作用, 但也要尊重文本自身所表现的东西,应该辩证地看待读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 关系。对同一部作品,我们可以作出这样那样的理解,阐释出可能存在的各 种合理的意义,但是,读者必须在尊重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作出比 较恰当的理解。很显然,如果无视作品的内在规定性,而只是一味地主观阐 释,就只能是自说自话,也许是阐释千言,离文本万里了。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诚然,不同的读者对浮士德、哈姆雷特、 红楼梦等作品的接受有着不同的个性反应和理解,这是读者应有的自由 和阅读接受的必然结果:然而,反过来说读者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又 是由文本意义所规约的,只有通过对作品意义的受动、依存等才得以真实的 确证。因此,尽管个体的读者反应各异,相互间却还有相通之脉,在有一定 质量和足够时间长度的阅读之后可以达到一种“共感”状态。所谓“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显示了读者阅读哈姆雷特时都有着 自己的心灵的烙印,但是,哈姆雷特毕竟是哈姆雷特,并不是变成了浮士德 或者是贾宝玉。这就是作品文本对读者的规定性,也是文学作品文本自己发 出的声音,因此,无论读者的理解是多么的天马行空或者任意想象,总是脱 离不了文本内在的约束,这也是文学作品本身对接受者的主观阐释所拥有的 客观自律性。 文学阅读总是以文学作品内容为基础的,对文本的态度决定了人们如何 理解文本。诚如李建盛所指出的:“诚然,哲学诠释学对于文学理论最富洞 见之处,是关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真理的理解问题,而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对 象性的结构分析和认识。但是,我认为,完整的文学诠释学不能回避作品本 身的存在问题,它同样决定着人们如何去诠释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对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存在方式的理解,也决定着人们的文学诠释观。”“” 在整个文学活动中,文本在世界、作者、文本和读者诸要素和关系中居于中 心位置。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将文学分为世界、作家、文本和读者 四个要素,包括了体验、创作和接受三个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世界 文本 作家读者 从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文本与世界、文本与作家、文本 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这些关系中文本处于中心位置。接受美学的研究 大致属于文本一读者的研究模式。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我们也不能对文本 一读者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认识。随着人们对文学活动中诸要素认识的加 深,我们对每一要素的考察都不能是片面的,都应该在每一种要素所处的各 种关系网络中去把握。虽然接受美学直接研究的是文本一读者之间的关系, 但也必须考虑到其他诸要素,否则就会导致对文学作品意义的过度阐释而完 全背离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所在,忽略文本本身的规定性。 但是强调的文本本身和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定性又是不同于俄国形式主 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文本自律性。哲学解释学认为,文本的 自律性,不是认为文本是与解释者、读者无关的客观性对象,不是认为文本 是封闭的自足体,而是指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文本拥有不依赖于接受者的 自我规定性,文本拥有区别于读者和作者经验的独特世界。这种规定性说到 1 2 底是因为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并非一种工具,“语言并不是有任何超越于语 言的东西来实现,也就是说,不是由我们对事实的证实,或者通过某种进一 步的经验可以寻求到的外在的东西来证实。川“1 文学文本所营造的世界的并 不是简单的经验世界的摹本,它是一种具有自身表现性的存在。在文本与 解释中,伽达默尔说“词在文学文本中首先获得其充分的自我在场。”“” 因此文学语言具有自我阐述的特点,它在陈述中确定自身。无论是表现型的 作品还是再现型的作品,它们都已不是经验世界的话语,而是超越了读者和 现实世界的独立的世界。“本来属于经验世界的语言具有了一种新的张力结 构,从而使经验世界的语言模式和叙事语言之间发生了某种断裂。正是 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断裂与张力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原有语言模式 的涵义,又赋予了这种语言以一种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是原属于经验世 界中的语言所不具有的,是经过作者的经验自我和经验理性过滤了,而 且在想象世界中升华了的语言形式。川”1 因此,文学语言是日常生活语 言的变形,文学世界是经验世界或作者世界的变形。值得一提的是罗曼英 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建立的关于文学作品的本体论。伽达默尔 在哲学解释学中评述到:“对于他来说,文学艺术品具有哲学价值,在 它之中无意有纯粹意向的对象,即不要求与实在直接相符的对象。它们 的存在方式既不能看作为真实的物理实在,也不能看作为观念存在本身。毋 宁说,它们的命题特征在作品与纯粹半实在的同一性及主体相关性之间保持 一种特殊的平衡。英伽登称这种纯粹的半实在为存在的无自主权状态。因此, 他的研究旨在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品的本体论。“” 强调文学文本的质的规定性,对于接受活动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就 意味着,我们不能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去寻求文本背后的现实依据,更不能超 越文本去寻求外在于文本的随心所欲的旨意,所以,在此强调文学文本自身 和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定性,告诉我们不能任意歪曲文本、不能随意强加给文 本自己的主观意图,而这,恰恰是接受美学对于读者过度地重视而导致的问 题。 重视和强调文学作品文本自身和其内在规定性,并不是说文本就是封闭 的自足体,文本制约着阐释的可能性,而是说,就像阐释学所认为的那样, 对文本的考察不仅仅是对文本的孤立研究,也不仅仅是文本一读者关系中的 文本,它还必须结合世界一文本、作家一文本、文本与文本关系中对文本的 考察来确定文本的特性,在全面把握文本特性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文学接受活 动。在这种对文本的综合考察中,正确获得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 、阐释学视域中接受美学文本价值观的得与失 ( 1 ) 接受美学对文本价值的动态考察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过程永无终结,因为理解总是包含着先在的判断 的成见,而这些判断和成见在历史进程中自身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因此理解 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由于我们的视界不同和提出的问题不同理解也不 同,只有不同的理解而没有更好的理解。”“”所以,读者在进行文学作品阅 读接受的过程中,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和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交流和对话, 文本的意义在读者主体的连续解读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意义方向,前一 个解读相对于后者来说是种阐释的可能性。而且,不同时代的读者进行阅读 时会阐发出不同的意义,所以这种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也会产生不同的 “问题”,因此,问题意义方向是多维的。 由此可以推出文本的意义应该也是多维的,读者在和文本交流的同时, 也是这种“提问”的过程中,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某一维度,只是因为这一维 度在解读过程中凸显出来而已。同时,问题之产生,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是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与文本的境域差异。如果读者与文本中所处境域相同的 话,问题就不会产生。就像正在体验的自我不能同时反思自身,如果对自身 进行反思,反思着的自我一定不同于体验自我,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间隔。 因为有差异所以产生问题,而且差异并不能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中完全消 除。在问题境域中接近,是事实的一方面,在接近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 差异产生,视野融合的过程也是发现新的视野盲点的过程,所以,问题境域 是不断敞开的可能境域,其间存在着阐释的循环。按照伽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