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与《良宵》比较分析.doc_第1页
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与《良宵》比较分析.doc_第2页
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与《良宵》比较分析.doc_第3页
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与《良宵》比较分析.doc_第4页
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与《良宵》比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廊坊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和良宵的异同 学生姓名:刘 艳(小二宋体) 导师姓名:王重阳(小二宋体)院 别:音乐学院(小二宋体)系别:音乐系(小二宋体)专 业:音乐学(小二宋体)年 级:2012级专接本(小二宋体)学 号:12130161009 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和良宵的异同 论文摘要:刘天华是中国音乐界所熟知和敬仰的民族音乐家,在二胡艺术方面的成就尤为卓越,这两首作品都是以“夜”为背景所创作的两首二胡曲。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针对上述两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当中涉及到创作背景,作者情感、调式等诸多方面。希望能够让演奏者深刻了解刘天华先生作品的情感内容,并使得演奏者能更好的理解和演奏这两首作品。 关键词:刘天华 月夜 良宵 比较 Graduation Thesis for Fulfillment of Bachelor of Arts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Topic: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orks of Liu Tianhua Yue ye and Liang xiao. Abstract:Liu Tianhua is a national musician known and admired by Chinese music circles. His achievements in Erhu art are especially outstanding. These two works are composed of two erhu song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night. The creation of these two works is the two erhu solo with the title of Oriental Serenade. The two works in this article have been studied, and they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n these two works through stud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works, so that players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Mr. Liu Tianhuas works, and make the player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play these two works. Key Words:Liu Tianhua Yue ye Liangxiao Compare目 录一、刘天华的简介1二、介绍月夜与良宵的创作背景1(一)介绍良宵的创作背景1(二)介绍月夜的创作背景2三、月夜和良宵的异同点2(一)相同点21.同“景”22.同“调”3(二)不同点31.同“景”不同“情”32. 同“调”不同“意”5四、结语8浅析刘天华作品月夜和良宵的异同二胡这件乐器从民间状态到登上大雅之堂,其影响力愈来愈大,发展速度在近现代特别是在当代发展尤为迅速。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刘天华先生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刘天华先生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二胡鼻祖。其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本文选择了刘天华先生两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月夜和良宵,这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情感表达、调式、意义等方面存在着异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一、刘天华的简介刘天华是中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选择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借鉴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颤弓等技法和西洋器乐创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轮指按音、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确立和运用了多把位演奏法。所有这些,使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从而使这件古代并不受人重视的民间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因而刘天华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此外,他筹组了“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音乐杂志,均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其它还有未完成的佛曲谱、安次县吵子会乐谱及其一些写作及翻译文章等。本文所选择的是月夜与良宵是刘天华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其中,月夜在国家二胡考试中被规定为七级曲目。良宵较为简单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技巧要求。1993年,该曲获得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上海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黄贻钧曾把它改编成西洋弦乐合奏曲。在招待外国贵宾与友人的音乐会上,此曲经常被作为乐团演奏或加演曲目介绍给听众。两首乐曲自诞生以来就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二者都是“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二、介绍月夜与良宵的创作背景月夜与良宵是刘天华先生诸多作品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部,并且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对于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帮我们加强对于两部的分析。(一)介绍良宵的创作背景这首二胡独奏曲良宵原名除夜小唱。1932年旧历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晚上,刘天华的心情特别好,因为过去一年间,国乐改进社的成立和音乐杂志的创刊,标志着他在事业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宿愿变成现实,使他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信心。在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感染下,他兴致勃勃地对几个学生说:“我好久没有做谱了,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曲,作今天快乐的纪念。”说罢,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这首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情绪上开始较平稳,在展开的过程中逐渐紧凑,变得昂扬起来。作者把我国民间传统的核心音调贯穿的旋法和西洋的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原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的的旋律,均匀从容,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和情绪的发展,生动地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二)介绍月夜的创作背景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此曲最大的特征是作者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正是在这看似”宁静”的背后却又隐藏着一种心潮汹涌、思绪万千的兴奋与激动。这正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那种矛盾心理的写照。乐曲既描绘了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刘天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投身于音乐事业的,因此,有关”五四”所积极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潮,以及胡适、刘大白等人提出的“平民文学”和蔡元培提出的“美育”等新观点,都对他有过深刻的影响。刘天华与当时其他的知识分子一样。都对军阀统治不满但对未来却又抱有光明理想。在当时民主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他在月夜下有感而作了此曲,1924年夏季的某一夜晚终于定稿。三、月夜和良宵的异同点在月夜与良宵两部作品当中,不仅在创作背景上存在着相似之处,在曲调构建方面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两部作品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在下文的研究当中将展开进一步论述。(一)相同点1.同“景”一直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对于明月都有着别样的情怀从前文的分析能够看出来,月夜与良宵两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首歌的诞生背景都是来源于“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在月夜这首歌曲当中,作者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寄托在月亮之上,整个创作题材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通过对于明月的描绘,表达出来自己内心的情怀。并且良宵同月夜一样,都是在夜晚创作,刘天华面对皎洁的明月,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前者是刘天华先生在1927年的除夕之夜创作出来的,所以乐曲当中也能够感受到欢乐的气氛,即兴拉线创作,一气呵成。后者是在1918年的夏夜创作出来的,也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刘天华先生有感而发,创作此曲。月夜第一段以淡进徐缓的方式进入,形成柔美的、低回婉转的旋律线条,刻画出浩瀚静远的夜空画面,塑造了一种高远清净的空灵美。良宵开篇所表现的也是平稳的节奏,五声音阶的环绕级进,乐曲一开始便为我们编织好了一个安详宁静的梦境,那种含蓄委婉的幸福豪不张扬地流淌于心底。直到两个 出现。装饰音的变化加上重复的渐弱处理,渲染着幸福的同时似乎又预示着平静的湖面将要泛起一点细小的波澜。月夜:良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由于题材的相似性,其中蕴含着比较安静、悠远的韵味。乐曲都描绘的皓月当空、星星点点的太空世界,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把人带入了神秘莫测、令人神往的超自然的空灵境界并且从标题上来看,两首作品当中都有“夜”的含义。在第二段当中,两首乐曲都进入到极慢之中,进入到在喜庆的节日里欢歌起舞的景象在乐曲中清晰浮现,最终又回归安宁月夜: 良宵2.同“调”关于乐曲的调式,良宵与月夜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两首乐曲都是D调,并且都采用了六声宫调式,如下所示:月夜:良宵:从以上对比当中能够看出来,在两首作品当中,主干音与中心音都是相同的,都是围绕着“do”展开的。也正是因为乐曲的调式有着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所以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指法也有着几处相似的地方。此外,两首作品当中,在表现柔美的意境的时候,都采用一弓多个音符的形式,并且基本都在一把位当中进行,采用相同的调式。 月夜:良宵: (二)不同点1.同“景”不同“情”从段落分布上来看,月夜的三个段落各有特色,变化比较明显,良宵当中分为两大段落,变化上比较缓慢,似乎并没有月夜一般的大幅度情感变化。月夜当中的第一段展现出来的是慢板与柔情,如下所示,整首乐曲从慢板进入,在前几个小节当中始终保持慢板,并且融入了强度的变换,彰显出来江南地区当中月色美好与静谧,也体现出来了一定的水乡的味道。速度极慢,每分钟56拍。在第一段当中有渐强和减弱的相互变换,这种连绵起伏的变化,在向人们描述美好的夏夜美景。在这一段落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伤感的情绪在其中,通过渐强与渐弱之间的变换来表现情感,随后又进入到平稳的旋律当中。能够看出来,虽然事实令人伤感,但是作者还是陶醉于风景之中,拥有美好的向往。相比之下,良宵第一段当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与节奏,都不像月夜一般有很大的起伏变化,在良宵当中,最主要的是奠定乐曲的基调,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如下所示:月夜:良宵: 从上图当中不难看出来,月夜在开篇的时候就存在着大量的强弱起伏变化,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具有连绵起伏特征的,变化非常明显。而良宵当中则比较平静,在平静地诉说一种情感。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二者之间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的。并且良宵开篇当中出现的两个55,虽然音高相同,但是演奏方法却存在着差异性。第一个5用的是空弦演奏,第二个5用的是内弦演奏,这样一来,能够表现出来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就这一点而言,也是明确将其与月夜的情感区分开来了。在第二段为月夜的过渡段,是情感的一种转换与过渡,情感上更加深入一步,和第一段相比,甚至要更慢,情感更为深入。这一段在强度上采用的是较弱,歌吟格调,富有激情。在美好的月光之下,作者想要超脱现实生活,追求内心深处的理想与宁静,但是,在这一段当中,作者并没有将情感全部爆发出来,在经历了理想的美好之后,进入了第三段。第三段采用的是快板的节奏,采用的是快板的节奏,强度由弱变强,最终走向弱。这一段是对于整首乐曲情感的一个爆发,将前面压抑很久的情绪完全爆发出来,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的反抗,另一方面,是憧憬未来的激动。最后,乐曲在音型交替过程当中走向结束。相比之下,良宵只有两个段落,所以在情感的衔接上更为顺畅,没有明显的上扬或者是下沉,两个段落的旋律都比较朴实,在比较轻松的氛围当中诉说情感。整首乐曲音乐逐渐被拓宽,然后达到高音区的位置,在舒畅的节奏之下结束乐曲。第二段的节奏明显比第一段要紧凑,在表达上更加激昂。下图显示的是两首乐曲衔接之处的区别:月夜过渡段: 良宵过渡段: 2. 同“调”不同“意”月夜与良宵虽然在调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实际的意义表达上,与演奏方式上都是存在和区别的。首先,从意义表达上来看,月夜与良宵采用几乎相同的调式开篇,但是表达出来的意义却是不同的。月夜开篇描写了玉兔东升,恬静肃穆。二胡用流畅的运弓、运指及精微细致的揉弦、换把处理,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天高气爽,风轻恬静,一轮明月初升,夜霭如霜的诗情画意美好月夜。良宵开头用非常民族化又十分通俗的几个音符自然而顺畅地将主旋律引出,平稳的节奏,五声音阶的环绕级进,乐曲一开始便编织好了一个安详宁静的梦境,那种含蓄委婉的幸福豪不张扬地流淌于心底。如下所示:月夜:良宵:并且由此也能够看出来,在月夜当中,第一段的演奏需要第一个音“6”以迟揉弦的方式出现,出音要柔美圆润,右手的运弓要稳定、连贯、松弛、力度适中,行弓要通畅连贯,换弓要不露痕迹,速度控制在不慢不快之间,展现出来心平气和,从容自如。良宵第一段当中需要注意55两个音高相同而演奏方法不同的音,前一个5用空弦演奏,后一个5用内弦演奏,以此产生的音色变化表达出无拘无束、洋洋自得的愉快心情的含义。在月夜中部进入到柔美的音调当中。同时,良宵的中部也同样进入到柔美的音调当中。如下所示:月夜:良宵:然而此时,月夜当中用一弓拉多个音符,好像月亮几经迂回,终于冲出了那些纠缠的云层,散发出入戏的光亮。一轮更加透亮皎洁的月亮,悬挂半空,如水月光,洒满大地、田园、山林、村庄,让人心情愉悦快活。良宵当中音区的拉宽为全曲增添了几分戏剧性色彩,前面一直很平稳的情绪在这里变得激动,过年的热闹气氛终于在此得以流露。轻快活泼的演奏更为优美抒情的旋律增加了欢快轻松的因素。在经过了漫长的情感流露之后,两首乐曲呈现出来高潮部分,两首乐曲都选择二把位来奠定高潮的基调。如下所示:月夜:良宵:月夜当中,在此段不但演奏速度由原来的极慢板转变成快板,而且力度也由一开始的mf和p两种力度加强到了f。从而表达作者热爱,憧憬,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良宵当中,则更多的体现出来温馨的画面,音调环绕进行,节奏平稳舒缓,就像春天里流淌的溪水,轻柔而不失活泼。春节的喜庆洋洋,在音乐间尽情流露。接下来的曲调变得更加跳跃活泼起来,人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几串十六分音符的出现使气氛热烈起来,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欢歌起舞的景象在乐曲中清晰浮现。其次,从演奏技巧方面来看,良宵当中在re音上多次出现了颤音的使用,因此,演奏者应当对此予以重视,注意使用的力度,在实现婉转起伏的基础之上,进行情感的表达。同时,关于大跳音的使用,要尽可能起到轻松气氛的作用。月夜当中的颤音不及良宵那么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颤音,在演奏的时候,注意与情感之间的结合。在乐曲良宵的第二部分当中,具有非常强的抒情特征,并且伴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更为愉快的情绪进入到视线当中,在这一段当中,应当把力度着重放在中高音区的位置,然后从二把位上升到三把位当中来,然后有依次回来。在地45-48小节当中,采用了类似于顿弓的方式,对于内外弦的音色进行交互变换与处理,使得人们好像被带进了乐曲当中的新世界,其实这一部分也体现出来了刘天华先生对于中西方音乐的研究,顿弓的方式借鉴了小提琴演奏当中的拨弦效果。在高潮部分,情绪也不断高涨起来,旋律被不断拓宽,最终抑制下来,在渐慢、渐弱中结束了乐曲。相比之下,月夜的变化更为激烈明显,并且相比于良宵,月夜更多的是强调运功的技巧,弓子擦弦的力度需要格外注意,使得发音能够更加饱满。同时,要配合左手的动作更加敏捷和干净,最终停留在绵长的do音上,给予人们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从演奏技巧上来看,虽然说两首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但是存在着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月夜这部作品在速度与强弱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明显,需要表现着能够进一步通过强弱对比和快板把握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在运功的技巧上,对于演奏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良宵这部作品当中,颤音、把位变换使用的比较多,需要演奏者注重颤音技巧,通过上述这两种变换来表达柔美的意境。四、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