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书院刻本一直是中国版本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的书院本因为版式精 美,质量上等,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江西素有“文化之邦 之美称,元代 江西书院的兴盛,促进了书院刻书事业的发展,各种精美书院本的面世和传播, 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和书典古籍的流传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本文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目录学、文献学等基本知识,系统地查 阅元代江西的地方志、各种目录版本学著作和人物传略等,对元代江西书院刻本 的情况,如刊刻年代、经籍卷数、版式特点及流传保存等做一个较为完整的统计 和考证,通过对书院本的研究,勾勒出整个元刻本的风貌。在此基础上,从文化 研究角度出发,将版本与社会历史环境相联系,从中寻绎元代书院官学化的发展 历程,分析官学化对书院和书院刻书事业的影响,研究元代的文化政策和整个社 会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元代;江西书院;书院刻本;官学化 a b s t r a c t c o l l e g eb l o c k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h a sa l w a y sb e e na l l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v e r s i o no f 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 a n dt h ec o l l e g eb l o c k -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o fy u a nd y n a s t yb e c o m e f a m o u sb e c a u s eo ft h ee x q u i s i t ef o r m a ta n df i n eq u a l i t y j i a n g x ih a sb e e nc a l l e dt h e ”c u l t u r eo ft h es t a t e ”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j i a n g x i sc o l l e g eo fy u a nd y n a s t yh a s 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l l e g ee n g r a v i n gi n d u s t r y t h es p r e a do fv a r i o u s e x q u i s i t ec o l l e g eb l o c k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 ,h a sp r o m o t e dt h ee d u c a t i o na n dt h es p r e a d i n g o ft h ec o d eb o o k so f j i a n g x ia tt h a tt i m e 。 f r o mt h ep o i n to fc o l l e c t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 ,t i l et h e s i su s ep h i l o l o g y ,b i b l i o g r a p h y a n do t h e rb a s i ck n o w l e d g eo fl i t e r a t u r e ,a c c e s st h ej i a n g x i sc h o r o g r a p h yo fy u a n d y n a s t y ,v a r i o u sv e r s i o n so fb o o k sa n db i o g r a p h y ,r e s e a r c ht h es u r v e ys u c ha st i m e , n u m b e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s a v es i t u a t i o no fj i a n g x i sc o l l e g eb l o c k -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o f y u a nd y n a s t y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c o l l e g eb l o c k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 , t h et h e s i so u t l i n t h ec o l e g eb l o c k -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s t y l eo fy u a nd y n a s t y o nt h i sb a s i s ,f r o mt h ep o i n t o f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 i n gc u l t u r e ,t h et h e s i sl i n kt h ev e r s i o nt oh i s t o r ya n d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e e k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o f f i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c o l l e g eo fy u a n d y n a s t y ,a n dr e s e a r c ht h ec u l t u r a lp o l i c i e sa n dt h ec u l t u r a la t m o s p h e r eo ft h ee n t i r e s o c i e t yo fy u a nd y n a s t y k e y w o r d s :y u a nd y n a s t y ;j i a n g x i sc o l l e g e ;c o l l e g eb l o c k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 ; a p p e a r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o f f i c i a ls c h 0 0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薛辗 签字日期:加3 年f 月万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蓠狐 签字日期:加8 年g - 月万日 导师签名: 多惕 签字日期:加多年月万日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引言 文以载道,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传播知识,都离不开图书。书籍的t :, j n 和 流传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书院作为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摇篮,生产图书可以 说是书院与生俱来的一种职能,自唐代丽正、集贤书院“刊辑古今之经籍 ,到 五代、北宋时期由修书到刻书的过渡,到南宋“书院本 赫然面世,历经数百年 的发展,书院的这种职能不断强化。元代创造了“书院之设,莫盛于元的历史 记录,也终于分立出近乎专门从事出版事业的书院,元代书院刻本也随之进一步 发展,其版式精美,质量上等,是中国版本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孕育了灿烂辉 煌的古代文化,在书院建设方面因其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而“独领风 骚,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就位于古代“四大书院之列。特别在元代, 江西境内的书院,包括始建于元代和前代保留仍继续发展的,多达一百多所,确 实可谓彬彬之盛。江西书院的兴盛,促进了书院刻书业的发展,各种精美书院本 的出现和传播,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和书典古籍的流传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版本学是在目录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近现代,近乎形成专学。 自叶德辉书林清话之后,出现了一大批专论版本的著作,如钱基博著版本 通义,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谈,李致忠著古 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代书籍史,曹之著中国古籍版本学,张绍勋著中 国印刷史话等,都是从史的角度论述版本学、目录学,内容丰富,颇有系统, 可以说版本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专门研究元刻本的专著却不多 见,虽然各种版本学著作都对元刻本有所涉及,却没有深入研究,只是简单介绍, 而对江西的元刻本研究涉及更少。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出版的中国古籍版 本文化丛书分为宋本、元本、明本、清刻本等等多种专册撰写,其 中的元本对元刻本各种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是研究元刻本的专著,但 是涉及的江西元刻本也是寥寥无几,而关于元代江西的书院刻本的研究更是少之 又少。江西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出版江西历代刻书曾系统的对江西的元刻本、 书院刻本作出统计,但是只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没有对江西元刻本和书院刻 本的产生背景、特点、影响等做具体分析和研究。 正是基于对江西元刻本、书院刻本统计的不完备,以及对当时元代江西的社 会背景与江西刻书事业之间关系研究的不全面,笔者以元代江西书院刻本为基 点,立足于文献和文化角度,从收集整理现有的资料出发,尽可能地对江西元刻 本和书院刻本的数量和内容做一个比较完备的统计,考证元代江西有哪些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书院刊刻哪些经籍,刊刻的年代及经籍的卷数、版式及保存等情况,通过对 书院本的研究,展现整个元刻本的风貌。同时,将书院刻本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 社会环境相联系,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元代书院刻书事业的发达与当时元代统治 者的文化政策有何关联? 元代的书院刻书事业是否继承了宋代书院刻书的传统, 有哪些发展与创新?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特点对书院的刻书事业产生了哪些重要 影响? 而这些影响是否也影响到后世书院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书院的官学化 对书院及书院刻书事业的影响,将版本学与社会历史环境相联系,研究元代的文 化政策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2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第1 章、江西元刻本概述 1 1承前启后的元代刻书事业 我国的刻书事业在宋代就已经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无论是刻书的数量、 书籍刻印的种类、刻书地域的分布、刻书规模以及刻印技术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 高度,所以宋本历来最为学者看重。元代的刻书事业在宋代刻书业蓬勃发展的背 景下,一方面积极继承前代的优秀传统和技术,另一方面又追求自己的独有特色, 因此元代的刻书业很是发达,与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钱大昕补元史艺 文志统计,元代刻印、流通的图书,经部为八百零四种,史部为四百七十七种, 子部为七百六十三种,集部为一千零九十八种,共三千一百四十二种。对于前后 历史只有九十七( 1 2 7 l 一1 3 6 8 ) 年的元朝,有如此多的书籍传播于社会,确实堪 称盛况。元代的刻书业如此发达,与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文化政策密不可分。 1 1 1 元代的文化政策 1 、尊经重儒,重视出版工作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除了王朝更替之外从传 统意义上讲还多了一种“异族入侵的意味。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元朝统治者十 分注重吸收汉族文化,尊重儒生,“自太祖、太宗即知贵汉人,延儒生讲求立国 之道。 n 1 对文化精髓的载体书籍也越来越重视,对书籍的出版工作表现出 极大的热情。如大德十一年( 1 3 0 7 ) 八月,“中书左丞孛罗铁木尔以国字孝经 进,武宗诏日此乃孔子微言,自王公达于庶民,皆当由是而行。其命中书省刻 板摹印,诸王而下皆赐之m 。瞌1 又如“仁宗延佑四年( 1 3 1 7 ) 四月以大学衍义 译国语。先是帝为太子时,有进大学衍义者,命詹事王约等节而译之,帝日: 治天下此第一书足矣。因命与图像孝经、列女传并刊以赐臣下。至是 翰林学士承旨和搭拉都里默色、刘庚寺译大学衍义以进。帝复令翰林学士阿 林特穆尔译以国语。延佑五年( 1 3 1 8 ) 八月,复以江浙省所印大学衍义五十 部赐朝臣。1 元朝统治者充分认识到文化典籍对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性,所以特别重视 图书的搜罗与刊行。如太宗八年( 1 2 1 3 ) 六月,“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 经籍所于平阳,编集经史。川们世祖至元十二年( 1 2 7 5 ) 九月,“以玉昔贴木尔为御 史大夫,括江南诸郡书版及i 临安秘书省乾坤宝典等书。刀刚至元十五年( 1 2 7 8 ) 3 硕士学位论文 四月,“以许衡言,遣使至杭州等处取在官书籍版刻至京师 。阳1 元代统治者对书籍的重视,对出版工作的用心,使元代的刻书业有了强而 有力的保障,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元代刻书事业的发展,由此开始呈现兴盛之景。 2 、保护百工政策 蒙古族是在草原上成长和发展的民族,他们的畜牧业很发达,也有一些与畜 牧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然而专业性的“百工之事 却基本没有。直到铁木真西 征时俘获一批工匠,才逐步建立起一些兵器制造等具有手工艺品专门性质的手工 业。在灭金亡宋的战争中,蒙古统治者认识到了包括刻书业在内的手工业劳动者 的重要性,因此实行“军临屠城,唯匠得免的措施,保留下来一批手工业者。 这样,也使得自宋朝就以刻书为业的书坊,如余氏勤有堂、叶氏广勤堂等保存下 来,并在元朝继续发展;一些从事刻书的工匠也得以幸存下来,继续从事刻书事 业,由此构成了元代刻书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元朝是一个重视技术的时代,元代 统治者为了使蒙古贵族享受生活,稳定社会,光靠自己民族原有的落后技术是无 法办到的,所以实行了保护工匠的政策,如工匠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地位,匠人特 籍为户,不与平民为伍,设官也有军职、民职、匠职之分等等。这些政策的推行, 不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却保护了前代先进的印刷技术,给元代印刷术的发 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人才支持,也为元代刻书事业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社会条件和技术力量。 1 1 2元代白骇i j 书机构 元代的刻书机构主要有中央刻书机构和地方刻书机构,中央刻书机构包括 有兴文署、广成局、国子监、太史院、太医院、御史台、司农司。其中比较有名 的要数秘书监的兴文署和艺文监的广成局。 兴文署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1 2 9 0 ) ,专门掌管刻书事务,召集一些 刻工刻印经、史、子、集之书,以流传天下,它是元政府中央机构中典型的刻书 出版机构。“至元二十七年( 1 2 9 0 ) 立兴文署。召工刻经史子板,以资治通鉴 为起端 。除去兴文署外,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刻书机构还有属艺文监的广成局。 元文宗天历二年( 1 3 2 9 ) 在大内立奎章阁学士院,由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 治,纂修经世大典。奎章阁下设群玉内司、艺文监两个机构,艺文监下又设 监书博士、艺林库和广成局,广成局“掌传刻经籍及印造之事嘲不仅传刻经籍, 也印刻元代历朝皇帝的圣训。太史院、太医院和司农司等,是专业性较强的刻书 机构。太史院多刊刻每年的历书;太医院刻印医术、药书、方剂等;司农司多刻 印农桑书籍。 元代的地方刻书机构主要有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民间私宅、坊肆等。 元代的官刻书籍,除了中央的刻书机构外,最主要的、最多的当属由各机 关下达给各路儒学、书院、郡庠、郡学、县署、儒司刻印。元代各路府、州、县 4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都设有儒学,各路儒学的刻书任务有的是由中央有关单位经中书省札付礼部下 达,有的由各道肃政廉访司发起下达。书院也是重要的地方刻书机构,书院刻书 有的是被动地执行中央命令,多与各路儒学合刻书籍,但大多数还是书院自主进 行刻书活动。元代的刻书管理非常严格,地方刻书机构刻书必须由中书省或者其 它管理机关下令才可以刊行。清代蔡澄鸡窗丛话:“先辈云:元时人刻书极难, 如某地某人有著作,则其地之绅士呈词于学使,学使以为不可刻,则己。如可, 学使备文咨部,部议以为可,则刊板行世,不可则止 。 私宅、坊肆刻书早在五代两宋时期,就与官刻形成了三大刻书系统鼎足而 立的格局,在元代随着社会的安定和文化事业的复兴,私宅、坊刻的刻书事业也 蓬勃地发展起来,并且形成北方以大都、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杭州、建阳为中心 的分布局面。 1 1 3元刻本的特点 元代刻书可以媲美宋代,所以言版本者往往宋元并称。从版刻风格来说, 元代既有承袭宋代遗风之处,但是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此将宋刻本与元 刻本进行比较,使之一目了然。 宋刻本元刻本 版式多白口,偶有细黑口多宽黑口 字体颜体、欧体、柳体赵体( 特别是赵行书体) 纸张皮纸、竹纸竹纸,比宋版用纸稍黑 墨色青纯不讲究 讳字避讳严格基本不避讳 牌记一般见于卷首、卷末或出现于封面 序跋、目录之后 通过与宋刻本的比较可以看出元刻本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l 、版式上。书口多为黑口。所谓黑口,指每一版中缝的上下两端,或者是 版口为墨印的又宽又粗黑条子。宋刻本多为白口,直至南宋中期才出现细黑口, 白口与细黑口在雕版时都要精工细作,劳工费时,将细黑口改变为宽黑口,原因 是元代出版单位为了节省工时。元刻本黑口是最常见的形式,“元刻不用对勘, 其字脚、行款、黑口,见便知 。呻1 但元刻本多宽黑口是指大多数刊本,并非 元刻本没有白口。 5 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历来被称为“文化之邦 ,自五代两宋起就是重要的刻书地区,各路 学校、书院遍地,民间刻书机构也有很多。到了元代,江西的刻书事业也开始迈 进个崭新阶段。 1 2江西元刻本概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作为文化机体 的刻书事业也盛极一时,尤其是宋元时期,江西不仅以其刻书之繁盛与蜀、越、 闽齐名,被誉为全国四大刻书中心,而且以其刻书之精美闻名于世,受到统治者 的重视。 江西元刻本包括江西行省及各使司刻书,各府、州、郡、县刻书,各路、府、 州、郡、县儒学刻书,书院刻书和私宅坊肆刻书,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四元 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程千帆校雠广义版本编第四章辽、金、 元本及江西历代刻书整理,江西各路刻书情况如下: 1 2 1江西行省及各使司刻本 时间出版单位刻印书籍及卷数说明 延祜五年江西行中书省元郝经陵川集贤院呈请中书省,札付 1 3 1 8集三十九卷礼部议准,发下江西等处 - j 行中书省所辖各路儒学。 延祜年间江西行中书省唐陆淳春秋“唐陆淳所著春秋纂 1 3 1 4 1 3 2 0 啖赵二先生集传纂 例、辨疑、微旨三 例十卷,辨疑、书,有益后学,请令江西 微旨行省锓梓以广其传,从 号”【l l 】 ,l o 至治元年江西行中书省元王恽秋涧礼部准御史台监察御史 1 3 1 2先生全集五十卷王恽请刊秋涧先生全 集,经中书省发江浙、 江西行中书省锓梓。 至正五年江西行中书省元脱脱等辽书前牒文:“准中书省咨 1 3 4 5史一百六十卷右丞相奏,去岁教纂修 元脱脱等金辽、宋、金三史,令江浙、 史一百三十五卷江西二省开板,就彼有的 学校钱内就用,及早教各 印造一百部。 金史 每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1 0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细黑口,四周双边。现存 中国国家图书馆。 至正六年 江西行中书省元脱脱等宋书前牒文:“精选高手人 1 3 4 6 史四百九十六卷,匠就用赉去净稿,依是镂 目录三卷版,不致差讹工毕用 上色高纸印造一百部,装 潢完备,差官赴都解纳”。 每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细黑口,四周双边。现存 。 中国国家图书馆。 顺帝至元五年江西官医提举 元危亦林 世 1 3 3 9 司 医得效方二十卷 顺帝至元五年江南西路、 汉刘向战国 1 3 3 9 策十卷 : 1 2 2 江西各路儒学、府学刻本 时间出版单位刻印书籍及卷数说明 至元二十九年赣州路儒学宋张械南轩易 1 2 9 2 说三卷 至顺三年瑞州路儒学唐魏征等隋与浮梁县学、鄱阳学、余 1 3 3 2 书八十五卷干学、乐平州学、忠定书 院、锦江书院、长芗书院、 初庵书院合刻。半页九 行,行二十字,黑口,左 右双边,有耳。现存中国 国家图书馆。 大德十年 信州路儒学 唐李延寿 北 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1 3 0 6史一百卷 黑口,四周双边。九路十 史之一。现存中国国家 图书馆。 九路十史即大德九年,宁国路学、徼州路学、饶州路学、集庆路学、太平路学、池州路学 信州路学、广德路学和铅山州学,实为八路学、一州学,原计划刻十七史,但只完成十史 硕士学位论文 唐李延寿南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史八十卷白口,四周双边。现存中 国国家图书馆。 大德十一年庐陵学官宋郑汝谐东谷半页十一行,行十八字, 1 3 0 7郑先生易翼传二细黑口,四周双边。现存 卷中国国家图书馆。 延祜元年 临江路儒学宋张洽春秋 1 3 1 4 集传二十二卷 无年号元张铉金陵新 志十五卷 延祜七年婺郡学宋戴侗六书 1 3 2 0 故三十三卷 泰定元年龙兴路儒学唐长孙无忌唐 1 3 2 4律疏议三十卷 泰定四年魏晋王叔和脉 1 3 2 7经十卷 大德年间饶州路儒学唐司马贞史记 1 2 9 7 1 3 0 7集解索隐一百三 十卷 唐魏征等隋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书八十五卷细黑口,四周双边。此本 流传较广,涵芬楼百衲本 j 隋书即据此影印。现 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至治二年元马端临文献半页十三行,行十六字。 1 3 2 2通考三百四十八黑口,单边,中缝上记大 卷小字数,下记刊工姓名 至正三年元潘昂霄金 1 3 4 3石例十卷 至正五年抚州路儒学元虞集道园类半页九行,行二十字,黑 1 3 4 5 稿五十卷口,四周双边。今存三十 八卷:一至二十、二十五 至二十七、三十三至四十 三、四十七至五十卷。现 1 2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1 2 3 江西各府、州、郡、县刻本 时间出版单位刻印书籍及卷数 大德四年1 3 0 0南丰县署元李彝修、刘埙南丰郡志十五卷 大德年间1 2 9 7 1 3 0 7上犹县署元黄文杰上犹县志 大德年问1 2 9 7 1 3 0 7南安路元黄文杰南安郡志 皇庆元年1 3 1 2贵溪县署元元明善龙虎山志三卷 延祜五年1 3 1 8丰城县署元李肖翁丰水续志六卷 延祜年间1 3 1 4 1 3 2 0宜丰县署元马嗣良新昌州志 至治三年1 3 2 3浮梁县署 元段廷圭、臧廷风浮梁州志 天历二年1 3 2 9崇仁县署元吴宝翁罗山志补四卷 至顺年间1 3 3 0 - - 1 3 3 3分宜县署元赵瑗钤岗新志 顺帝至元二年1 3 3 6波阳县署元狄师圣鄱阳续志十五卷新志 二十四卷 顺帝至元四年1 3 3 8乐安县署元燮理溥化乐安县志 至正年间1 3 4 l 一1 3 6 8婺源县署元汪幼凤星源续志 至正二十七年1 3 6 7南城县署详音句读明本大字毛诗四卷 无年号弋阳县署元张纯仁弋阳县怎 无年号吉水郡庠元刘岳申申斋刘先生文集十五卷 1 2 4 江西的坊刻本与家刻本。 l 、坊刻本,是指唐中叶以来由民间书坊刊行的印本书籍,都是由书商为赢 利而刻印。各朝代、各地区凡刻书出售的,不论其字号是书坊、书棚、书堂、书 林、书肆,还是冒充书院、家塾,或用其它名称,其所刻书,统称为坊刻本。元 代江西的书坊刻书据书林清话及江西历代刻书考录有: 庐陵胡氏古林书堂。顺帝至元五年( 1 3 3 9 ) 刻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 问十二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 四周双边,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新刊黄帝内经灵枢十二卷,半页十四,行 二十四字,黑口,四周双边,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十卷, 指南总论三卷,半页十五行,行二十六字,黑口,左右双边,图经本 草卷。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宋刘温舒撰。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三 四字或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新 刊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宋刘温舒撰。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三四字或半页 硕士学位论文 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双边,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庐陵泰宇书堂。至正三年( 1 3 4 3 ) 刻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前集 卷上、后集卷下,宋何士信辑。 , 一 庐陵竹坪书堂。至正九年( 1 3 4 9 ) 刻周易程朱传义,二十四卷,宋程 颐、朱熹撰。 另外有元代庐陵坊刻本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 刘辰翁批点,前有王十朋,赵夔二序,后刊有“庐陵书堂新刊长方木 记。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注小字双行,行二十六字,黑口,双鱼尾,四周 双边。由于书堂名已毁,故不可考。 2 、家刻本与坊刻本都是私人刻印的书,它们之间有时很难区别。大体上说, 家刻本多由学者或藏书家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流传善本、礼送他人、保 存自己或亲友的著作,而不是专门为了赢利,刻印的书一般都质量较高。江西家 刻本有: 吉安王常家塾,大德五年( 1 3 0 1 ) ,刻王荆文公诗笺注五十卷,目录 三卷,( 宋) 王安石撰,李璧笺注,刘辰翁批点。王荆文公年谱一卷,宋詹大 和撰。框高1 7 5 厘米,宽1 2 4 厘米,半页十行,行十九字,注文双行,行字同。 黑口,左右双边。刘辰翁平生喜爱荆公诗,尝评点李璧笺注。刘去世后,门人王 常将其批点散附荆公诗句下,卷前附詹大和王荆文公年谱,刊行于世。此本 目录三卷及正文皆有“雁湖李璧笺注、须溪刘辰翁批点题名两行。目录卷下后 有王常刊印木记七行:“仆顷问诗于须溪先生及半山,则恨李注本极少。于是先 生出示善本,并得其评点。兹不敢私,命刻之梓,期与四方学者共之。门人王常 谨题 。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丰丁思敬,大德八年( 1 3 0 4 ) ,刻元丰类稿五十卷,( 宋) 曾巩撰。 半页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式宽大,字划精整,结构严谨,堪称 上品。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 金溪危氏家塾,顺帝至元三年( 1 3 3 7 ) ,刻云林集诗稿二卷,( 元) 危 素撰。 丰城揭恭氏,至正九年( 1 3 4 9 ) ,刻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 元) 李 廉撰。 元代坊肆私宅的分布北方以大都、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杭州、建阳为中心, 江西的坊刻与家刻和这些地区相比就略显薄弱。 江西元刻本数量较多,成就比较大的在于书院刻本,元代江西书院的兴盛之 貌及书院本的成就下节将一一详尽考论。 1 3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 1 4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1 3 1元代江西书院盛况 元代书院的数量,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曹松叶先生至今,书院研究者们 己经进行了多次统计,虽然得出的数字不一,但元代书院数量极多是无庸置疑的, 特别是江西书院,一直位居全国各省书院数量的榜首。 1 9 2 9 年1 2 月至1 9 3 0 年1 月,曹松叶先生发表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一文, 主要依据各省通志,对我国宋元明清四代书院的各种情况如创建兴复时间、地点、 人物等情况作了详尽的统计。根据他的统计,元代共创设兴复书院2 2 7 所,其中 以江西书院为最多,共5 9 所,将近占全部书院数的2 6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 国文化研究所的学者依据大量地方志、书院志和文集等文献,对历代书院的创建 情况作出统计,元代共有书院2 9 6 所,江西9 4 所,约占总数的3 2 ,位列第一。 王颈先生曾作元代书院考略,他统计的元代书院数量最多,共有4 0 8 所,按 照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江西有9 8 所,约占总数的2 4 5 6 ,占居第一位。白 新良先生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一书中,统计出元代新建和修复的书院共 4 0 6 所,江西9 l 所,约占全国书院数的2 2 4 ,仍然是全国书院数量最多的省 份。在1 9 5 6 年香港新亚学报上,何佑森先生发表了元代书院之地理分布 一文,其中统计出江西有书院7 3 所,居全国首位。李才栋先生在其著作江西 古代书院研究中对历代江西书院的数量进行统计,他指出,元代在江西境内始 建的书院有9 4 所,前代江西书院在元代继续发展的有6 8 所,两项相加,则江西 在元代共有书院1 6 2 所。 无论谁的数字准确,从以上任何一组统计数据来看,元代书院的数量都是 令人吃惊的,故朱彝尊日下旧闻讲“书院之设,莫盛于元,设山长以主之, 给廪饩以养之,几遍天下 。而江西书院在其中占有绝对数量的比重,不论哪位 学者统计都是居于第一,确实可谓“盛矣。 。 李才栋先生是研究古代书院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对江西书院有深刻的研究, 其对江西古代书院的资料统计堪称丰瞻翔实。现依据他在江西古代书院研究 中对元代江西书院进行的详细考证,将元代江西书院的盛况列于下表: 1 、元代保留的前代书院( 共6 8 所) 官家修缮( 3 7 所) 书院院址书院名称书院院址书院名称 南昌东湖书院贵溪象山书院 星子白鹿洞书院道一书院 高安西涧书院临川临汝书院 1 宁州景濂书院铅山州 ,广信书院 建昌州 李氏山房书院 鹅湖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弋阳湖山书院 余干州东山书院 波阳鄱江书院忠定书院 德兴初庵书院余干州( 今万南溪书院 年) 浮梁州长芗书院德化濂溪书院 南城盱江书院景星书院 宜春南轩书院分宜钤阳书院 萍乡州濂溪书院赣县濂溪书院 大余道源书院先贤书院 上犹太傅书院 宁都州梅江书院 方安龙溪书院庐陵白鹭洲书院 清江清江书院 凤山书院 新淦高峰书院婺源州湖山书院 玉山端明书院南丰州南丰书院 金溪槐堂书院 私家修缮( 共3 1 所) 书院院址书院名称 , 书院院址书院名称 南昌西昌书院新昌州义方书院 虎溪书院志学精舍 富城龙光书院熊氏书院 敷山书院留张书院 徐孺子书院荷溪书堂 德兴,深山书院“兴国安湖书院 息斋书院 庐陵蒙斋书院 余干州( 今万 石洞书院武宁柳山书院 年)斛峰书院建昌州社平书院 上饶( 今属横叠山书院贵溪 桐源书院 峰) 臼石书院余干州 龙泉书院 吉水州崇桂书院奉新-华林书院 龚坊书院宁州流芳书院 太和州匡山书院上犹 , 浍滨书院 清节书院 安仁环溪书院 乐平州碧梧精舍 1 6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2 、元代新建书院( 共9 4 所) 说明:表格中“性质一栏,未注明“官办”者,均为民办书院。 时间院址院名性质 元初1 2 7 5 1 2 9 4新余蒙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 清江金风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太和朴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广昌管陶书院 元初1 2 7 5 - - 1 2 9 4南丰 水云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庐陵兴贤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吉水白沙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吉水山堂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德兴耒阳宾馆 元初1 2 7 5 1 2 9 4。新城西邮书堂 元初1 2 7 5 1 2 9 4 玉山 斗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 。 弋阳蓝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贵溪临清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贵溪梅边精舍 元初1 2 7 5 1 2 9 4贵溪理源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武宁龙崖书塾 元初1 2 7 5 1 2 9 4 弋阳湖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武宁甘棠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瑞昌蔡氏义学 元初1 2 7 5 1 2 9 4 大余山堂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乐平魏山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 德兴勿斋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德兴方塘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婺源紫阳书院官办 元初1 2 7 5 1 2 9 4德兴双贤书院 元初1 2 7 5 1 2 9 4 婺源心远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 宜黄遗安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德兴靖翁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 永丰原道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新建宗濂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宜黄明新堂 1 7 硕士学位论文 元初1 2 7 9 1 2 9 4 南城龙山山房 元初1 2 7 9 1 2 9 4万载张岩书院 元初1 2 7 9 1 2 9 4 富州悟阳精舍 至元十七年1 2 8 0浮梁双溪书院 至元十九年1 2 8 2 乐平慈湖书院 官办 至元二十五年1 2 8 8安仁 锦江书院 至元二十九年1 2 9 2 永丰阳丰书院 至元末1 2 9 2 1 2 9 8万安儒林义墅 至元末1 2 9 2 1 2 9 4永宁巽峰书院 大德二年1 2 9 8富州同文书院 大德四年1 3 0 0 。 崇仁正中堂 大德间1 2 9 7 1 3 0 7永新屏山书院 大德间1 2 9 7 1 3 0 7乐安鳌溪书院 大德七年1 3 0 3金溪菁田书院官办 大德七年1 3 0 3乐安柳堂书院官办 大德间1 2 9 7 1 3 0 7清江雪压书堂 大德间1 2 9 7 1 3 0 7清江皮氏书楼 大德间1 2 9 7 1 3 0 7宜春思本堂 至大四年1 3 1 l永丰 文儒书院 至大间1 3 0 8 1 3 1 1婺源明经书院 皇庆间1 3 1 2 1 3 1 3贵溪静明学塾 皇庆二年1 3 1 3弋阳叠山书院 延祜元年1 3 1 4永丰志欧书院 延祜元年1 3 1 4崇仁久大堂 延祜间1 3 1 4 1 3 2 0贵溪灵谷书院 延祜四年1 3 1 7永丰武城书院 延祜间1 3 1 4 1 3 2 0上高正德书院官办 延祜间1 3 1 4 1 3 2 0浮梁瑞莲精舍 延祜间1 3 1 4 1 3 2 0安仁竹庄书院 延祜间1 3 1 4 1 3 2 0德化匡山精舍 延祜七年1 3 2 0 庐陵 风冈精舍 至治间1 3 2 1 1 3 2 3 吉水文昌书院 泰定间1 3 2 4 1 3 2 7 庐陵武溪书院 泰定间1 3 2 4 1 3 2 7 安福安田义塾 1 8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泰定问1 3 2 4 1 3 2 7乐安西溪书院 泰定间1 3 2 4 1 3 2 7 富州蓓冈义塾 泰定四年1 3 2 7永丰 浮云书院 天历问1 3 2 8 1 3 2 9吉水东山书院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永丰中山书院 至月质问1 3 3 0 1 3 3 2都昌经归书院 至月颐间1 3 3 0 1 3 3 2 玉山 芳润堂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南城 淝州书塾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临川i君子堂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浮梁石岭山庄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 崇仁成冈书院 至顺间1 3 3 0 1 3 3 2乐安龙岗书院 至顺问1 3 3 0 1 3 3 2 贵溪 溪山学塾 顺帝至元间1 3 3 5 1 3 4 0奉新三贤书院 。 顺帝至元间1 3 3 5 1 3 4 0新昌石溪书院官办 顺帝至元间1 3 3 5 1 3 4 0崇仁草庐书院官办 顺帝至元间1 3 3 5 1 3 4 0崇仁邵庵书院官办 顺帝至元问1 3 3 8 宜春大本堂 顺帝至元四年1 3 3 8 彭泽靖忠书院 官办 至正间1 3 4 1 1 3 5 0婺源阆山书院官办 至正间1 3 4 1 1 3 5 0高安绿槐书院 至正间1 3 4 1 1 3 5 0新昌漆氏书院 、 至正间1 3 4 1 1 3 5 0 富州 龙泽书院 至正间1 3 4 1 1 3 5 0富州贞文书院 至正六年1 3 4 6安仁石麓书院 至正八年1 3 4 8婺源中山学塾 至正八年1 3 4 8临川青城书院 元末约1 3 5 0太和庄山书院 元末婺源东湖精舍 ( 资料来源: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 9 9 3 ,页2 1 7 - - 2 2 7 ) 从上表中足以看见元代江西书院之盛。 1 3 2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 由于元末战乱,江西许多书院都遭破坏,有的毁亡( 据曹松叶先生宋元明 清书院概况统计,元末毁亡的书院以江西省最多,占全省书院总数的3 1 5 7 , 1 9 硕士学位论文 其次是广东省和安徽省,分别占1 5 7 9 和1 2 2 8 ) ,有的大量文献资料丧失。 例如江西最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在元代曾经非常兴盛,诚如明解缙所言,“白鹿 洞在元尤盛,【l 朝可惜元至正十一年( 1 3 5 1 ) ,书院毁于红巾起义时之兵火,“斋 藏不戒于火,百年儒官一夕烟灭,斯文之厄极矣,n 6 1 大量的书籍、书院志被烧 毁,文物荡尽,留给后人的有效资料欠缺,我们无法从文献中找到白鹿洞书院在 元代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刻书情况。但是根据宋代以及明代白鹿洞书院刻书的盛 况,可以推测元代的白鹿洞书院刻书事业曾经发达。 书囊无底,个人见闻与手边资料有限,今依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及杜信孚 江西历代刻书,将可见的江西书院刻书情况归纳如下,多有遗漏之处,拾遗 补缺,以佚后日。, l 、临汝书院( 位于临川) 大德十一年( 1 3 0 7 ) ,刻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通典是一部典制 文献。记事上起远古下至唐天宝年间。全书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 包 括兵) 、州郡、边防八典。典下系子目,有一千五百余事条,凡征引典籍不下二 百余种。所记历代制度源流演变翔实可征,与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合称“三通 。临汝书院刻本己无完本传世,台湾尚存在残本,残存十九至二十 三、一百七十七至一百八十二卷。 至正初年( 1 3 4 1 ) ,刻临汝书院兴复南湖诗,虞集为作抚州l 临汝书院兴 复南湖诗序,载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四。 2 、广信书院( 位于铅山) 大德三年( 1 2 9 9 ) ,刻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南宋辛弃疾撰。半页九行, 行十六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 、 “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 两行字样,书中卷一第一页版心下镌“信铅畅叔 仁刊六字。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3 、武溪书院( 位于庐陵) 泰定三年( 1 3 2 6 ) ,刻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 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宋祝穆辑。新集三十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 卷,元富大用辑。半页十三,行二十四字,注文小字,字数同,黑口,左右双 边,双鱼尾。目录后有“泰定丙寅庐陵武溪书院新刊 双行木记。此刻本今存四 十八卷:前集九至十二,二十五至二十九,三十五至三十七,五十至五十四卷; 后集十至十四,十九至二十一,三十三至三十六卷;续集二十一至二十四卷;别 集九至十二,十七至二十卷;外集七至十一,十四至十五卷。今存中国国家图书 馆。 4 、象山书院( 位于贵溪) 、道一书院( 位于贵溪) 、蓝山书院( 位于弋阳) 、 广信书院( 位于铅山) 2 0 元代江西书院刻书考论 大德十年( 1 3 0 6 ) ,刻 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北史为纪传体史 书,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七卷,序传一卷。此书历代均有刻本。大德十年 刻本乃四书院与信州路儒学、玉山县学、弋阳县学、贵溪县学、上饶县学合刻。 此刻本框高2 1 2 厘米,宽1 5 6 厘米,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双边。 板心上刻“信州路儒学刊、象山书院刊,道一书院刊、稼轩书院刊、蓝山书院刊、 玉山县学刊、弋阳县学刊、贵溪县学刊、上饶学刊 字样。此刻本流传较广,南 雍志中有北史一目,即指此本,百衲本亦据此本印行。中国国家图书馆尚 存此刻本。 r 、 一 5 、初庵书院( 位于德兴) 、长芗书院( 位于浮梁) 、忠定书院( 位于余干) 、 锦江书院( 位于安仁) t t 至顺三年( 1 3 3 2 ) ,刻隋书八十五卷,唐魏征等撰。全书分帝纪五卷, 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 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此刻本是四书院与瑞州路儒学、浮梁县学、鄱阳县学、乐 平州学等合刻,半页九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左右双边,有耳。板心刻“路学、 浮学、尧学、番泮、余干、乐平、平州、忠定、锦江长芗、初庵一等字。现存 中国国家图书馆。 6 、鳌溪书院( 位于乐安) , 无年号,刻鳌溪群诗选,元何盎撰。吴澄弟子何矗擅长诗词,曾邀人 在院吟诗,编成鳌溪群诗选,山长夏友兰“命梓工刻之于鳌溪书院,吴澄 为作鳌溪群贤诗选序,载吴文正集卷十。 7 、兴贤书院( 位于庐陵) , 至元二十年( 1 2 8 3 ) ,刻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金王若虚撰。刻淦 水文集二十卷, 外集十卷,金赵秉文撰。 8 、风林书院( 位于庐陵) 无年号,刻精选名儒草堂诗馀三卷。框高1 5 8 厘米,宽1 0 9 厘米,半 页九行,行十八字,细黑口,左右双边。书题“庐陵风林书院辑 ,选者姓名不 详。目录首页有牌记五行云:“唐宋名贤词行于世,尚矣。方今车书混一,名笔 不少,而未见之刊本。是编辄欲求备,不可。姑摭拾所得,才三百余首,不复次 第,刊为前集。江湖天宽,俊杰何限,倘有佳作,毋惜缄示,陆续梓行,将见愈 出而愈奇也。 可见此词集从编纂到刊刻都由凤林书院主持。此书的编选者为凤 林书院,入选的作者大部分是江西人,尤以庐陵人居多。此刻本今存一部,现收 藏于上海图书馆。 9 、白鹭洲书院( 位于庐陵) 至元二十一年( 1 2 8 4 ) ,刻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半页八行,行十 六字,注双行,二十一字,细黑口,四周双边,左栏外书耳记篇名,板口上记字 2 1 硕士学位论文 数,下记刊工,书后附有“甲申岁刊于白鹭洲书院 牌记。此刻本校雠精良,刊 刻悦目,乃后世所重。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n 白鹭洲书院刊刻的汉书集注,现在多认为乃宋嘉定十七年( 1 2 2 4 ) 刻本。 但据考证,白鹭洲书院创建于南宋淳佑元年( 1 2 4 1 ) ,不可能于嘉定十七年( 1 2 2 4 ) 刊刻图书,因此,书后牌记“甲申岁刊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