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左传》与《史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史记的创作受到左传的影响,史记的很多材料来源于左传。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将 史记与 左传进行对照,发现史记引用 左传 材料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 ) 史记对左传的材料剪辑摘要;( 2 ) 史记 对左传的材料归纳综合;( 3 ) 史记基本引用左传原文或采用左传 原意;( 4 ) 增加文字以体现作者意图;( 5 ) 史记与 左传在细节上有差异; ( 6 ) 史记与左传材料有出入的情况;( 7 )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史记 中某些用词义项或某些说法可从 左传中找到出处、原由。笔者运用比较分析 法将 史记引用左传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显现出以下特点:( 1 ) 表现出司马迁独特的思想立场;( 2 ) 运用了不同的叙述顺序:( 3 ) 兼顾历史真实 与艺术处理;( 4 ) 显现出司马迁“爱奇 的审美观;( 5 ) 语言更加通俗化。 关键词: 左传 史记材料特点 3 z u o 1 shuoz h u a na n ozi ”tz a b s t r a c t :c r e a t i o no fs h i j ii se f f e c t e db yz u oz h u a n al o to f m a t e r i a li ns h i j io r g i n a t e sf r o mz u oz h u a n c o m p a r i n gs h if tw i t hz u oz h u a n ,t h ew r i t e rf i n d st h a t t h e r ea r em a n yc o l l l m o ng r o u n d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w h e ns h i f tc i t e st h em a t e r i a lo fz u o z h u a n :( 1 ) s h i f tc u t st h em a t e r i a lo fz u oz h u a n ;( 2 ) s h i f ts u m su pt h em a t e d a lo f z u o z h u a n ;( 3 ) s h if tb a s i c a l l yq u o t e st h eo r i g i n a lt e x to f z u oz h u a no ra d o p t st h eo r i g i n a l i n t e n t i o no fz u oz h u a n ;( 4 ) s h if ta d d sw o r d si no r d e rt oe m b o d yt h ei n t e n t i o no ft h e w r i t e ro fz u oz h u a n ;( 5 ) t h e r ea r cs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s h ij ta n dz u oz h u a ni n d e t a u ;( 6 ) t h e r ea 他s o m ed i s c r e p a n c i e sb e t w e e nt h em a t e r i a lo fs h ij ia n dz u o z h u a n ;( 7 ) a n o t h e rs p e c i a l 澈i st h a tw ec 孤f i n d ,d e r i v a t i o n sa n ds e e d so fs o m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ra e e e p t a t i o n si ns h i f tf r o mz u o z h u a n t h r o u g h c o n t r a s ta n da n g l y s i s ,t h ew r i t e rf i n d st h a ts h i f ts h o w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w h e ni tc i t e st h em a t e r i a lo f z u oz h u a n :( 1 ) s h i f ts h o w st h eu n i q u e t h i n k i n gp o s i t i o no f c a l l e ds im a q i a nag r e a th i s t o r i a ni na n c i e n tc h 峨( 劲s h i f tu s e s d i f f e r e n tn a r r a t i v eo r d e r , 0 ) s h i f t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t r u eh i s t o r ya n da r t i s t i ct r e a t m e n t ; ( 4 ) s h i f ts h o w st h ea e s t h e s t i cs t a n d a r do fl o v i n gv a g a r i e so f t h em a l ls im a q i a n ;( 5 ) l a n g u a g ei ns h i f ti sm o r ep o p u l a r k e yw o r d s :z u oz h u a n s h i f t m a t e r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4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在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屡题 e l 期:至q q 生旦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垄坠盈导师签名:j e l 期:2q ! 皇箕盥 前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史上同样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历史著作不同于以抒情见意,辞必己出的纯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以 空言论道,设寓说理的哲理著作。一部传世的历史名著,要做到言有所据,事有 所托,字字句句,皆有来历。因此,研究史记取材,不仅是揭示司马迁史学 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评价史记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是史记研究中 的一个重大课题。金德建著 司马迁所见书考对史记的取材做了全面的论 述。张大可史记研究一书中也有对史记取材的专节论述。古人对史记的 取材也早有重视。班彪日:“孝武之世,太史令司马迁采左氏、 国语,删世 本、:战国策,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 世家、 列传、书、 表、凡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 嘞固日:“故司马迁据左 氏、 :国语。采 世本、 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班氏父子论及此的本意暂不考究,他们也认为司马迁采录广博却是事实。他们 示例性的举了几本书,都提到 左氏,可见史记与左氏确有着深刻的 渊源。左氏又称 中华书局1 9 6 5 年5 月版第1 3 2 4 页 汉书司马迁传赞 中华书局2 0 0 5 年3 月版( 全三册) 第2 0 7 0 页 5 第一章 左传与 对 的材料剪辑摘要 l 、五帝本纪第3 5 页:“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刀 左传 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陨皑、祷敲、大临、 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 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 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 2 、周本纪第1 5 0 页:“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 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日: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 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 伍承弥缝。战于编葛。命二拒日:旖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 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 3 、周本纪第1 5 1 页:“及惠王即位,夺其大臣园以为囿,故大夫边伯等 五人作乱,谋召燕、卫师,伐惠王。惠王奔温,已居郑之栎。 左传庄公十九年:“及惠王即位,取蔫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 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蔚国、边伯、石速、詹 史记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 如无特殊注明,本文所引史记文字均引自该著) 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 春秋左传正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如无特殊注明,本文所引左传 文字均引自该著) 6 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 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 4 、周本纪第1 5 1 页:“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 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奔燕。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 公黑肩。王子克奔燕。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日:并后, 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5 、秦本纪第1 8 2 页:“郑高渠眯杀其君昭公。 左传桓公十七年:“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 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害。 6 、秦本纪第1 8 3 页:“晋灭霍、魏、耿。一 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 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 为大夫。 7 、秦本纪第1 9 0 页:“三十年,谬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谬公日: 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谬公乃罢兵归。 晋亦罢。”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不阙秦,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 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 之。 7 8 、秦本纪第1 9 7 页:“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 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 败吴师。 左传定公四年:“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日:吴为封豕、长蛇, 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日:夷德无 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 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日: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 告。对日: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 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左传定公五年:“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 子蒲日: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概王于沂。吴 人获蘧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 9 、吴太伯世家第1 4 5 1 页:“十三年,王诸樊卒。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 巢牛臣日:吴王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我获射之,必殪。是君也死,疆其 少安。从之。吴子门焉,牛臣隐于短墙以射之,卒。刀 1 0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0 页:“十七年,王馀祭卒,弟馀昧立。王馀昧二 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馀祭 观舟,阍以刀弑之。 左传昭公十三年 经】:“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 乾豁。”【传】:“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成然、蔡朝吴帅陈、蔡、不 羹、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蔡公使须务牟与史獐先入,因正仆 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 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豁,而遂告之。且日:先归复所,后者劓。 一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日: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 大焉? 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闱以归。夏,五月, 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 1 l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1 页:“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 8 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左传昭公十七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 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 以待命。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日: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 取之,以救死。众许之。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日:我呼馀皇,则对。 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馀皇以归。 1 2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2 页:“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一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沈尹戌日:此行也,楚必 亡邑。不抚民而劳之,吴不动而速之,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一一 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 1 3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6 页:“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日:始子 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 二子对日: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 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于汉水。 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阖庐弟夫概欲战,阖庐弗许。夫概日:王已属臣 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 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于是吴 王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楚五败。楚昭王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 昭王与郧公奔随。而吴兵遂入郢。 左传定公四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衲,自豫章与 楚夹汉。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概王晨请与阖庐日:楚 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 概王日: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 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 乘广死。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概王日:困兽犹斗,况人乎? 若知不免, 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滋。五战,及郢。 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雎。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一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 肩。王奔郧。钟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日:平 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 辛日:君讨臣,谁敢雠之? 君命,天也。若 9 死天命,将谁雠? 诗日: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 仁者能之。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 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将杀女。闩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 1 4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7 页:“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 恐而去郢徙都。一 左传定公六年:“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 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令尹子西喜日:乃 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与都,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1 5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7 页:“十五年,孔子相鲁。 左传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孔丘以 公退,日:士兵之! 一一孔丘使兹无还揖对。力 1 6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7 页:“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 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庐弟夫概见秦越交败吴, 吴王留楚不去,夫概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概。夫概 败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概于堂豁,为堂驺氏。 左传定公五年:“越入吴,吴在楚也。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 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日: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 之,大败夫概王于沂。吴人获蘧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 一一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豁氏。 1 7 、吴太伯世家第1 4 6 9 页:“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豁为太宰。习战射, 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 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豁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日: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 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 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 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强,而 旬践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 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 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豁,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棉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 檐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瓠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日: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鄂,灭夏后相。后缗方 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基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 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 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蕴, 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 将丰之,不亦难乎! 句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 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 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仇,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 人日: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三月,越及吴平。 1 8 、吴太伯世家第1 4 7 2 页:“越王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 喜。唯子胥惧,日:是弃吴也。谏日: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 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 属其子于齐鲍氏,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日: 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 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日:是豢吴也夫! 谏日: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 同而有欲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 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日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盘 庚之诰日: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是商所以兴也。 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 弗听。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 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将死,日:树吾墓横,桢可材也,吴其亡乎! 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 1 9 、吴太伯世家第1 4 7 4 页:“六月丙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 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 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 左传哀公十三年:“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馀、讴阳自 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於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 之旗,日: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日:战而不克,将亡国。 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 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於 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一 2 0 、吴太伯世家第1 4 7 4 页:“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日: 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日:于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左传哀公十三年:“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日:于周室, 我为长。晋人日:于姬姓,我为伯。赵鞅呼司马寅日:日旰矣,大事未成, 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日:请姑视之。反, 日: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国胜乎? 大子死乎? 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 待之。乃先晋人。 2 1 、吴太伯世家第1 4 7 5 页:“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句践率兵【复】伐败 吴师于笠泽。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 为左右旬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 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2 2 、齐太公世家第1 4 8 3 页:“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一 左传庄公四年:“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 难也。力 2 3 、齐太公世家第1 4 8 9 页:“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 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日:何故涉吾地? 管仲对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日: 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 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 楚王日: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 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 滨。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扦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 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 进乎? 乃与屈完盟而去。”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 子使与师言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 地也何故? 管仲对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日: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12 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日: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 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 观之。齐侯日:岂不毂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毅同好如何? 对日:君惠 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日: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日: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 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2 4 、齐太公世家第1 4 8 9 页:“秋,齐伐陈。一 左传僖公四年:“秋,伐陈,讨不忠也。” 2 5 、齐太公世家第1 4 8 3 页:“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 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僖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 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 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 生以谢鲁。 左传桓公十八年:“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编日:女 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 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 于车。鲁人告于齐日: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 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i 按l 史记里没有申编的评论、预测,淡化了礼的成分。 2 6 、齐太公世家第1 4 9 7 页:“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 师,皆因邹克。晋使邵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 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陈于章。逢丑父为齐顷公 右。顷公日:驰之,破晋军会食。射伤邵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其御日: 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 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新于木而止。晋小将韩厥伏齐侯车前,日:寡 君使臣救鲁、卫,戏之。丑父使顷公下取饮,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邵克 欲杀丑父。丑父日:代君死而见俘,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 13 亡归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 令齐东亩。对日: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簧之? 且子以义伐 而以暴为后,其可乎? 于是乃许,令反鲁、卫之侵地。 左传成公二年:“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邰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邵子日:此城濮之赋 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 之。邵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 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邰献子驰,将救之, 至,则既斩之矣。邹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日:吾以分谤也。师从齐师于莘。六 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日: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 赋,诘朝请见。对日: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日: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 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 辱命。齐侯日: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 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日:欲勇者贾余余勇。 癸酉,师陈于塞。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邵克,郑丘缓为右。齐侯 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邰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日:余病矣! 张侯日: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 敢言病? 吾子忍之! 缓日: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 矣! 张侯日: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 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 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韩厥 梦子舆谓己日: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日: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日: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 毋张丧车,从韩厥,日: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倪,定其 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缝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耨中,蛇出于其下, 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 进,日: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日: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 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 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筏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 邵献子将戮之。呼日: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邵子日: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觑、玉磬与地。不可, 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日: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 内尽东其亩。对日: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日: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 且是以不孝令也。 一, 秋七月,晋师及齐国佐盟于爰娄,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一 i 按】史记缩写了左传的材料,略去了交战前的准备,韩厥的梦以及 战斗中的一些细节。韩厥的外交辞令般的措辞被删去。齐侯不让邴夏射韩厥,“谓 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也被略去,削去了战争中还表现出彬彬有礼的地方。 2 7 、齐太公世家第1 5 0 卜1 5 0 l 页:“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 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侍者日:不可。崔杼怒,因 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同。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同公 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 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宦者贾举遮公从官 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 于庙,不许。皆日: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 不知二命。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日:君为 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暖,谁敢任之! 门开 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日:民之望也,舍 之得民。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 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日:不与崔庆者死! 晏子仰天日: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 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 杼日: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日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 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 l5 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遂取之。庄公通焉, 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日:不可。公日:不为崔子,其无冠乎? 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日:晋必将报。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公 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 夏,五月,莒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齐。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 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 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 于庙,勿许。皆日: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撤有淫者, 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一一 晏子立于崔氏之i - j j l ,其人日:死乎? 日: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日:行乎? 日: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日:归乎? 日:君死安归? 君 民者,岂以陵民? 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 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暖,谁敢任之? 且人有 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 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 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 崔子日:民之望也! 舍之,得民。一 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 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日: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日:婴 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乃歃。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大史书日: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 之。 【按l 史记强调了齐太史如实记载历史被杀后,他的弟弟仍然照实写,又 被杀后,他的小弟弟仍然照实写,表现了如实书写历史的精神。 2 8 、齐太公世家第1 5 0 2 页:“初,崔杼生子成及疆,其母死,取东郭女, 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 子。成请老于崔,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日:崔,宗邑,不可。成、疆怒,告 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邵,欲其败也。成、疆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 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日: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婺攻 崔氏,杀成、疆,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 权。” 16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疆而寡。娶东郭姜,生明。东郭姜 以孤入,日棠无咎,与东郭偃相崔氏。崔成有疾,而废之,而立明。成请老于崔, 崔子许之,偃与无咎弗予,日:崔,宗邑也,必在宗主。成与疆怒,将杀之。 告庆封日:夫子之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莫得进矣。大恐害 夫子,敢以告。庆封e l - 子姑退,吾图之。告卢蒲婺。卢蒲婺日:彼,君之 仇也。天或者将弃彼矣。彼实家乱,子何病焉? 崔之薄,庆之厚也。他日又告。 庆封日: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女。 九月,庚辰,崔成、崔疆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之朝。崔子怒而出,其众 皆逃,求人使驾,不得。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且日:崔氏有福,止余犹可。 遂见庆封。庆封日:崔、庆一也。是何敢然? 请为子讨之。使卢蒲婆帅甲以攻 崔氏,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弗克。使国人助之,遂灭崔氏,杀成与疆,而尽俘其 家,其妻缢。婺复命于崔子,且御而归之。至,则无归矣,乃缢。崔明夜辟诸大 墓。辛巳,崔明来奔,庆封当国。 2 9 、鲁周公世家第1 5 3 3 页:“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b 2 ,日: 男也,其名日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及生,有文 在掌日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 左传阂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b 楚丘之父b 2 _ 。日:男也。 其名日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 大有之乾,日: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日友,遂以命之。 3 0 、鲁周公世家第1 5 3 8 页:“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 武子从,相行礼。” 左传襄公九年:“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 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侵郑,次于阴口而还。一一公送晋侯。晋侯以 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日: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日:十 二年矣! 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 大夫盍为冠具? 武子对日:君冠,必以裸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 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日:诺。 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3 1 、鲁周公世家第1 5 3 8 页:“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 17 鲁人立齐归之子稠为君,是为昭公。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日: 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稠非道嗣,且又 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 三易衰。君子日:是不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立胡女敬归之子 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巳,卒,毁也。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稠。 穆叔不欲,日: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 之道也。非逋嗣,何必娣之子? 且是人也,居丧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谓不 度。不度之人,鲜不为患。若果立之,必为季氏忧。武子不听,卒立之。比及 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 也。一 3 2 、鲁周公世家第1 5 3 9 页:“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 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刀 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以诸侯落之。大宰蘧启疆日:臣 能得鲁侯。蘧启疆来召公,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楚子享 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好以大屈。既而悔之。蘧启疆闻之,见公。公语之,拜 贺。公日:何贺? 对日: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逋与也,而传诸君, 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敢不贺乎? 公惧,乃反之。 3 3 、鲁周公世家第1 5 4 3 页:“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 氏。 左传定公九年:“六月,伐阳关,阳虎使焚莱门。师惊,犯之而出。奔 齐,请师以伐鲁,日:三加,必取之。齐侯将许之。鲍文子谏日:臣尝为隶 于施氏矣,鲁未可取也。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茁,若之何取 之? 阳虎欲勤齐师也,齐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于是乎奋其诈谋。夫阳虎有宠 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 君富于 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 齐侯执阳虎,将东之。阳虎愿东,乃囚诸西鄙。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 归之。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追而得之,囚于齐。又以葱灵逃,奔晋,适赵氏。 3 4 、卫康叔世家第1 5 9 4 页:“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 18 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日:君好鹤,鹤可令击翟。翟于是遂入, 杀懿公。 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公与石祁子块,与 甯庄子矢,使守,日: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日:听于二子。 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 卫。 3 5 、卫康叔世家第1 5 9 5 页:“晋文公重耳伐卫,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 礼及不救宋患也。卫成公遂出奔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 许。还,自河南济。侵曹伐卫。一一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卫侯闻 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嗄奉叔武以受盟。 3 6 、鲁周公世家第1 5 4 5 页:“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 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同。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街, 日:请问余及死乎? 对日: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 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一 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 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日: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 对日:臣无由知之。 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 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3 7 、管蔡世家第1 5 7 2 页:“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 释之。 左传成公十五年:“十五年,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 一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日:前志有之日:圣达节,次守节, 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 遂逃,奔宋。刀 左传成公十六年:“曹人复请于晋。晋侯谓子臧:反! 吾归而君。子 臧反,曹伯归。子臧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一 3 8 、宋微子世家第1 6 3 0 页:“十三年,共公卒。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 19 师。司马唐山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奔晋,鱼石止之,至河乃还,诛唐山。 左传成公十五年:“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 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 带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华元日:我为右师,君臣之训, 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 乃出奔晋。 一一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日: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日:右师苟 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 右师讨,犹有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 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 3 9 、晋世家第1 6 5 2 页:“二年,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礼倨,召公 讥之。 左传僖公十一年:“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受玉惰。过归告 王日:晋侯其无後乎! 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 礼, 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 4 0 、晋世家第1 6 7 0 页:“郑人或卖其国于秦,秦谬公发兵往袭郑。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m 4 l 、晋世家第1 6 7 3 页:“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 左传文公十四年:“十四年,春,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 赴。 4 2 、晋世家第1 6 8 1 页:“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 之以一乘车。 左传成公十八年:“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 滑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一 4 3 、楚世家第1 7 0 2 页:“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一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日: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 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 20 则必死。王日: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日:过我 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