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课题,某医院外科医技楼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姓名:学号:12205910140班级:12城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导师:,1、工程概况,设计对象某医院外科医技楼,项目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地上十七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65317m,总高度:69.3m。地下层主要为汽车车库和设备用房,其中地下室汽车车库部分兼作战时人防;地上部分为:综合大厅、大型医疗设备用房、办公室、示教、家属等候区、病房等功能用房及业务用房。,设计内容照明、插座系统设计(3F、4F、5F、7F、817F)防雷接地系统设计,3,2、照明、插座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理念:在设计中,首先对整栋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进行了系统的了解和统计,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条件确定照度标准、工作面高度,对灯具,镇流器进行选型,计算房间平均照度,使之在标准照度规定的10%范围内.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利用系数法对照明系统进行计算。,插座系统设计理念:在设计中,根据需求和合理性适当地在工作区设置若干个插座。其中要注意的是电源插座不宜与普通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考虑电流的限制,在同一插座回路的数量不宜超过10个。,4,2、照明、插座系统设计,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平均照度(Eav)=单个灯具光通量()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U)维护系数(K)工作面面积(A),空间利用系数(CU)可以查阅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照明设计时,应逐个房间或场所,按使用条件标准计算平均照度。,5,6,2、照明、插座系统设计照度计算举例,2、照明、插座系统设计负荷计算,设计理念:主要是按照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负荷分级(二级负荷),确定照明系统供电方式(TN-S),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有功功率(Pc)=需要系数(Kx)X用电设备的总容量(Pe)三相公式Ic=Pc/1.732UeCOS(Ue=380V)计算电流单相公式Ic=Pc/UeCOS(Ue=220v),负荷计算计算公式,7,8,2、照明、插座系统设计系统图,3、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设计方法:本工程防雷等级按二类设防。采用避雷带保护,在屋顶采用12镀锌圆钢装设成环状避雷带作为防雷接闪器。屋顶避雷带网格选择10mX10m(或8m12m)的网格作为避雷网。屋面不同标高处避雷带须连为整体。利用基础地梁内两根D16钢筋通常焊接作为接地极,并将结构柱内的两根14纵向主钢筋作为垂直接地装置,具体焊接路径见接地平面图,要求总接地电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销售工作计划方案
- 2025年电子测量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四川单招语文试卷作文
- 2025年电动干油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氨硝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视节目策划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大学英语初级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游记 品味经典名著导读PPT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第三章
-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试行
- 铁路工程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
- 最新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发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 《起重行车安全操作培训》ppt
- (完整版)译林英语四年级下知识点及语法汇总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易错题梳理和重难提升(含答案)
- 西安市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 一只猫的生命哲学The Zen of Cat(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