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使用 者关注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内在质量要求资产在存续期间真实反映资产未 来的盈利能力,揭示资产存在的可能风险,这样就产生了资产减值会计。资 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原因是原来的会 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各项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和标准,导致在会计实践操 作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 2 0 0 6 年2 月1 6 日,财政部再次公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关于资产的计 量成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关注焦点新的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 性,对于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资产减值相关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较大 的改动主要的变化在于: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 则的适用范围,在如何判断资产减值迹象时给出的标准更明确,资产减值计 量的可收回金额更具有可操作性,规定了长期资产减值一经提取后不得转回, 取消了商誉摊销的直线法,改用公允价值法 新的会计准则是在以往的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基础上制定的,制定中必然 考虑了以往的会计准则的运行效果。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 政策已经沦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是否能够有效影 响上市公司,使得他们对于会计政策做出新的选择,此次新资产减值准则的 发布,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这是会计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目前现有的文献大多就会计准则论会计准则,集中于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利 润造成的影响,没有深入探究资产减值准则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当 局、投资者、外部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和经济后果,并缺乏数据 检验。我国2 0 0 6 年发布新会计准则,于2 0 0 7 年1 月t 日起实施。在新准则 已经发布尚未施行的阶段,上市公司会对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变革作何反应? 基于此,本文集中选取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一年上市公司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数 据,来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分析他们对于资产减值政策 的选择,进而分析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宏观、微观方面经济后果的表现。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定义,在回顾 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后果产生的原 因是市场因素、分红计划和政治成本假说。这个产生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最终表现为宏观经济后果、微观经济后果两个层面。 2 摘要 第二部分作为对资产减值理论的阐述,分析资产以及资产减值要义,回 顾了从1 9 9 8 年至今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的发展变化,最后从经济后果观来看我 国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时的政策选择动机。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笔者在对我国上市公司2 0 0 6 年计提资产减值准 备情况进行了个案分析和数据统计。发现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接之际,上市公 司纷纷对将要实旅的新会计准则作出了反应。由于新的会计准则在2 0 0 7 年1 月1 日起实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上市公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 抓住最后的机会大额转回资产减僮准备,以图增加会计利润;一种是提高计 提资产减值准备比例。那么这两种趋势哪一种代表了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心态, 上市公司是否在2 0 0 6 年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态度,笔者 对2 0 0 4 - - 2 0 0 6 年沪市a 股上市公司计提或者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作出了 数据统计。从平均数来看,近三年沪市a 股7 2 2 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数 额逐年下降,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逐年上升,在2 0 0 6 年都得到了充分反 应。从数据上来看,2 0 0 6 年底,选择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无论从数 量上还是从平均数上都占大多数。这说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将资产 的水分挤干,新准则实施之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更真实的反映 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进一步提高。 第四部分,笔者详细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会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上 产生的后果。在微观层面,这种后果包括从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 公司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各单项资产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对于管理层的影响等;从宏观层面来说,新资产减值 准则的经济后果包括了与政府,尤其是所得税会计的协调问题和对市场投资 者行为的影响。最后,针对新资产减值准则可能出现的经济后果,提出一些 防范和改进措施。 本文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 ( 1 ) 以往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局限于2 0 0 4 年以前,对于新会计准则有重大变 化的2 0 0 6 年缺乏研究。本文统计了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在2 0 0 6 年对于资产减 值准备转回或计提的数据,对比了沪市a 股上市公司近三年来资产减值数据 的变化,分析他们在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倾向性, 为今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 2 ) 本文在2 0 0 6 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 后果分别在微观、宏观两个层面上作出了初步分析和预测。 本文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一,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 独论述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和经济后果,不能排除宏观经济 因素的干扰和作用;再者,本文搜集到的数据是上市公司2 0 0 6 年的财务报表, 只能分析在新准则实施前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后 果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推测和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 关键词:经济后果,资产减值,利润操纵 a b s t r a c t d u r i n g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n ga n di m p l e m e n t i n go f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 ,i t i s g r a d u a l l yr e a l i z e dt h a t d i f f e r e n ta c c o u n t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w i l lb ep r o d u c e db y d i f f e r e n t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 ,a n dt h e yw i l la f f e c tt h ei n t e r e s t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 i n t e r e s tr e l a t i o n sa n dt h e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o fs o c i a lr e s o h r c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c o n s t i t u t i n go f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i sn o to n l yat e c h n i c a lc o u r s e ,b u ta l s o a p o l i t i c a lp r o g r a mo rap o l i t i c a lg a m i n gc o u r s e a n di t w i l la t t r a c tt h e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a n dt h ea c t i v e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e a c h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 m u s tf o l l o w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p r i n c i p l e so fa c c o u n t i n ga n dk e e pi t so w nt e c h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c o n s e q u e n te c o n o m i c a lr e s u l t sm u s tb e c o n s i d e r e d , t h a ti s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r e s p o n s eo fe a c h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t h ef m a l 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a r el i k e l yt ob et h eb a l a n c e dr e s u l to fe c o n o m i c a lt e c h n i q u e c r i t e r i o na n dc o r r e l a t i v e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s 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c o n o m i c a lr e s u l t so f 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c a na c c e l e r a t e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c c o u n t i n g s t a n d a r d s ,a n dp r o m o t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n a t i o n a la s s e t s m a r k e t s i n c et h e1 9 8 0 s ,c h i n a s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h a v ed e v e l o p e df o rm o r et h a n t w e n t yy e a r s t h ei m p l e m e n to ft h ee x i t i n g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h a v ep l a y e dt h e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a c t i v er o l ei nt h e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a c c o u n t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c h i n a sl i s t e dc o m p a n i e sa n d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a c c o u n t i n gi n f o r m a t i o n q u a l i t y t h e yr e c e i v e dt h er e l i a n c eo fi n v e s t o r s ,c r e d i t o r sa n dm a n a g e r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a c c o u n t i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 sa s s e t sm a r k e t h o w e v e r , c h i n a sa s s e tm a r k e t sh a v e n o ty e tf u l l ym a t u r e d , a n d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h a v ea ni m p a c to n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w e a l t h t h ee c o n o m i cc o n s e q u e n c e so fc h i n a s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e x i s ti nt h e f o l l o w i n ga r e a s :t h e yi n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t h ew e a l t h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c o r r e l a t i v e e c o n o m i ce n t i t i e sb yt h ec h a n g eo fs e c u r i t i e sp r i c e si na s s e tm a r k e t s ;t h e yi m p a c t t h ei n t e r e s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t h eb o t hs i d e sd u et ot h ed e b tl e a s e ;t h e y 2 s t u d yo nt h ee c o h e r o i cc o n s e q u e n c e sf o rt h ep r o v i s i o nf o rh 珥a j m to f a s s e t su n d e rt h en 州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 i n f l u e n c et h er e s o u r c ea l l o c a t i o ni nt h ew h o l e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a n dt h ec a u s e ,c o u r s ca n de x h i b i t i o no ft h ee c o n o m i cr e s u l t s d u et o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w a sa n a l y z e d 1 1 把o l da n dn c wa s s e t i m p a i r m e n t c r i t e r i aw e r ec d n t r a s t e d n 砖a d o p t e ddm e t h o d si nt h e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 dt h ec r i t e r i o n r e s e a r c h , c a s ea n a l y s i sa n dd a t as t a f f s t i c b a s e do n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t h ea s s e t i m p a i r m e n t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i e sf o rc h i n a sl i s t e dc o m p a n i e sb yt h ee n do f2 0 0 6 , t h ec c o n o m i cr e s u l t so ft h en e wa s s e ti m p a i r m e n ta c c o u n t i n gs t a n d a r d sw a s r e s e a r c h e d k e yw o r d s - e c o n o m i cc o n s e q u e n c e p r o v i s i o nf o ri m p a i r m e n to f a s s e t s p r o f i tc o n t r o l i n g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申请人: 2 0 0 7 年1 1 月1 5 日 前言 前言 研究背景 资产是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报表使用者最关注的会计信息之一。在目 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得资产减值事项成为每个企业都要经常面对的事项之一。对资产减值进行 会计确认和处理成为世界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对资产减值的 研究和应用晚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变化较快。1 9 9 8 年财政部发布的投 资准则首次以企业会计准则的形式要求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随即在 1 9 9 9 年发布了对短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 准则和补充规定,明确要求对这四项资产进行减值确认,2 0 0 0 年底新的企 业会计制度更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扩大到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委托贷款、在建工程在内的八项资产。2 0 0 6 年财政部再次发布资产减值 具体准则,并于2 0 0 7 年1 月1 日起实施。 研究目的 我国会计准则出台较晚,发展较快。2 0 0 6 年2 月1 6 日由国家财政部发布 的新会计准则( 以下简称新准则) ,是相较于前几次会计准则的一次重大改革。 根据旧的会计准则在前几年上市公司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利弊,新的会计准 则有更明显的趋利避害导向,更贴近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公认会计标准。在 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资产计价方式的改变更引起世人的关注。公允价值的 谨慎引入、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重大变革,金融资产的确认等会计问题成为 此次新准则发布的最大亮点,一再引起学术界,实业界人士的讨论。专家大 胆宣言:“新会计准则会引起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变化。”其中资产减值准备 的会计处理变革较多,涉及的资产范围比较广泛,引起了众多人士对资产减 值准则的评论。甚至有专家提出疑问,新准则颁布后,在一定程度上、一定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时期内,企业的账务处理会不会出现一些混乱,新旧准则之间如何衔接? 这 都是会计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的文献大多就会计准则论会计准 则,集中于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没有深入探究资产减值准 则对于管理当局、投资者、外部宏观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造成的 影响和经济后果,并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 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会计处理在上述各方面引起的经济后果,并选取新 会计准则实施前一年上市公司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来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 公司有那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于经济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研究思路 本文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入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会 计准则产生的经济后果,在比较我国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的基础上,结 合笔者在局部范围内搜集到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 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新的减值准备政策实施前2 0 0 6 年底的财务报表,分析 样本公司在计提减值准备过程表现出来的会计政策选择倾向,进而并分析会 计准则产生经济后果的过程和表现,其次针对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分 析其施行前、后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本文研究的新意及局限性 ( 1 ) 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2 0 0 6 年沪市上市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 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上市公司在新准则施行前夕,选择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 一些特征和倾向性。 ( 2 ) 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了 详细的论述。 本文属于初步性的研究,因此存在众多局限性。其一,经济后果产生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论述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和经济后果,不 能排除宏观经济因素的干扰和作用:再者,本文搜集到的数据来源于2 0 0 6 年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只能分析在新准则实施前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只是 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后果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推测和分析,具有很大的 局限性。 2 前言 研究方法 ( 1 ) 文献查询法: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定义进行分析,在前人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 2 ) 统计分析法:本文采用统计技术来分析资产减值提取的实施状况 ( 3 ) 案例分析法: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揭示上市公司计提、转回减值 准备的趋势、动机。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国内外会计理论界经过多年的研究,对 此基本己达成共识 经济后果是指会计信息或特定会计事项对不同人士和团体的影响,根据 “代理人”理论,企业是不同人士或团体之间契约关系的集合。由于不同团 体或人士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必须利用会计作为监管各种契约关系履行的 手段。因此,会计数据的效用不仅表现为影响资本市场股票价值及收益的变 动而且会影响不同利益团体和人士的行为。或者说,不同利益团体将选择 或争取特定会计方法程序,借以达成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对会计程序方 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不同团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来加以预测或解释。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认为: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 数字,这些数字还代表了一定的意义,不同的数字会有不同的影响。会计以 数字和文字为载体提供信息,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规定会使会计信息内容产 生很大差异,从而进一步影响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分配格局,其结果是一部分 人受益,一部分入受损。因此,企业选择一种、放弃另一种会计准则,是出 于自身利益追求的考虑 美国教授z c f f l 认为,会计报告能影响经历人员及其他人员所做的决策, 而不是简单地反应这些决策的结果。这个定义的实质是指会计报告会影响管 理者和其他人的实际决策,而并非仅仅反映决策结果 w i l l i a mrs c o t t 2 中认为,“经济后果是一个概念,它是指尽管存在有效市 场,但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能影响公司的价值。”会计政策会改变公司的利润 数据,丽利润又是制定各种契约最常见的依据,因此会计政策会涉及到公司 的契约成本,从而可能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 z e f f 美目杂志 1 2 月刊1 9 7 8 2 w d l i a m r s c o t t 财务会计理论 1 9 7 7 4 i 会计准刿的经济后果理论 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 1 1 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回顾 1 1 1 国外部分 s t e p h e r a z e f f 于1 9 7 8 年发表的早期论文“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对会计 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探讨,界定了经济后果的概念。他指出:会计报 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j 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 的行为有可能对其他团体利益产生影响。换句话说,不同的会计准则或会计 程序会导致不同主体利益的分配格局。美国著名教授瓦茨和齐默尔曼( w a t t s a n dz m c m a n ) 在1 9 9 0 年出版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会计政策之 所以具有经济后果,是因为存在报酬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并对会计 政策选择作了经验检验。加拿大会计教授威廉姆风司可托( w i l l m r s c o t t ) 于1 9 9 7 年出版了财务会计理论著作,它一方面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 行了理论研究,并阐明经济后果的定义: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含义如何, 会计政策选择会影响公司价值;另一方面也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 检验。如,外汇折算会计( s f a s5 2 取代s f a s 8 的案例) 、投资税贷项会计、 石油天然气会计( s f a s1 9 的成功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案例) 。此外,国外 其他学者还对递延税款贷项( a r b n o 4 4 ) 、资本租赁业务( s f a s1 3 ) 、 债权和权益证券的处理( s f a s l l 5 ) 、软件开发项目( s f a s 8 6 ) 、以补偿性股票 期权( a p bn o 2 5 ) 等事项进行了经济后果的实证检验 1 1 2 国内部分 国内会计界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 i ) 理论方面主要有: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提出挑战,会计政策 经济后果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面临一个窘境准则制定部门不仅要从会计 理论角度制定准则,也必须从经济后果角度考虑制定准则( 王跃堂,2 0 0 0 ) 。 会计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凡是能够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引起经济后果的资源配置都会引起寻租活动,会计存在寻租表明一定存在某 种程度的会计管制( 雷光勇等,2 0 0 0 ) 。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 不同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不同集团的利益分配会计准则 实际上是各利益集团间竞争与妥协的产物,是一种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准 则制定机构必须具备充足的利益代表性( 杨旭东,2 0 0 3 ) 高质量会计准则是 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而准则制定目标是形成高质量会计规则的决定性因 素。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在学术界存在“信息中立”与“经济后果” 之争,在会计确认、计量上应保持会计信息的“零经济后果”,即信息中立; 在会计报告披露上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即经济后果,但会计 信息本身仍然是中立的( 刘小年等,2 0 0 0 ) 2 、实证方面主要有:1 9 9 4 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人民 币汇率并轨,外币折算差额费用化、资本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王君彩等,2 0 0 3 ) 1 9 9 8 年财政部发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 于境外上市、香港上市以及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强制执行和a 股公司自愿 执行的经济后果研究( 王跃堂,2 0 0 0 ) 在企业合并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选择 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中,得出我国的融资和监管严重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基 础的财务评价和监控体系,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以及上市资格的 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账面利润( 黄世忠等,2 0 0 0 ) 对于经济后果产生动因的三大假设,我国有学者对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经 济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王跃堂选择1 9 9 8 年a 股公司选择的的三大减值准备 政策一短期投资减值政策、存货减值政策和长期投资减值政策为研究对象, 以是否自愿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和西方的三大假设为假设作出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由一些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但不是所 谓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经营水平以 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i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1 2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1 2 1 市场因素 根据古典经济学,在完全、完善的市场中,价格是最好的向导,能够有 效的引导资源的流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自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 率。现代经济学指出,由于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 这就制约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时有发生。 会计准则所造成的经济后果与市场的不完善、不完全有关,价格信号的“失 真”为会计准则进行的再分配和转移提供了可能性。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上, 当市场的有效性不足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更为明显。市场有效性不足时, 证券市场往往存在着“功能锁定”现象。即投资者可能只会注意名义的净盈 余值,而对盈余的质量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如果两公司的名义净盈余是相 同的,那么公司股票定价也相同。这意味着持有较高盈余质量的公司股东的 财富向那些持有较低盈余质量的公司进行了菲公平的财富转移,从而产生了 非公平的经济后果。 、有效市场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信息,根据价格所反映信息的差异,有 效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形式。许多会计和财务领 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大量美国证券市场基本达到了半强式有效市场,也即资本 市场证券价格能够对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做出迅速反映,资本市场不会被 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的改变而“愚弄”或误导。然而,市场有效 是否就说明了会计准则不会产生经济后果。答案是否定的,在若干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实证研究的案例中,排除了市场无效的原因,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 仍旧会产生经济后果。 1 2 2 契约因素 w a t t s 和z i m m e r m a n ( 1 9 9 0 ) 应用契约理论,指出会计准则之所以有经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济后果,主要是存在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3 因为从企业的角度考 虑,无论是报酬契约、债务契约,还是政治成本通常都以公司盈利为考察的 主要依据,而不同会计准则对净利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对公司管 理者的决策行为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成为会计准则经 济后果存在的动因 报酬计划又称分红计划假说,分红计划假说认为在利润分配阶段,企业 存在可用于分红派利的最高金额。这一最高金额一般指超出“目标盈利”的 一定比例。而“目标盈利”通常代表股东盈利占总资产或者总收益的一定比 例。若实际盈利低于目标盈利,管理人员得不到任何红利。在其他条件保持 相同的前提下,在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中,其管理层更有可能通过会计政策 选择将未来期间的报告收益提到当期确认。如果董事会中的报酬委员会使用 某一特定公式制定红利计划,而不参照某年度具体会计程序的变动对红利政 策做出调整,那么红利的存在会驱使管理人员通过程序变动在某些年份提高 盈利,而在其他年份降低盈利,程序的变动取决于实际盈利与目标盈利。分 红计划规定了目标盈利的上限和下限,即管理者的报酬函数表现为一个分段 函数的理性比较,如果盈利低于目标盈利的下限,同时缺乏其他对管理者的 惩罚措旌,管理者则具有“巨额冲销”的动机。如果盈利高于目标盈利的上 限,管理人员便有通过递延盈利来降低报告盈利的动机,因为高于上线的盈 利将使他们永远失去获得这部分红利的机会。 债务契约假说指出,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企业面临着违反以会计数据为 基础的债务契约条款时,其管理层就越有可能选择将未来期间收益提前至当 期确认的会计政策。在债务契约中规定用于会计数据的条款,其目的看来是 为了限制导致企业价值减少的投资及融资政策。具体来说,涉及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股利分配的限制。债务契约为了防止经理人员支付清算性股利, 可以在契约中要求企业在负债期内保留可供分配股利的资金留存额。股利只 能从这种留存基金中分配股利限制成为对经理人员对外投资的有力遏制 这些限制迫使经理入员理性投资,并使他们不太可能放弃带来正净现值的项 目如果留存利润为零或者负数,则企业并非违约,却无法支付股利。第二, 瓦茨( r o 鲳w a m ) 和齐默尔j t ( j e r o l d l z i m m e m m ) 实证会计理论,中盈商业出版社1 9 9 0 年6 月 第一版 i i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营运资本的保持限制。有些契约要求企业将营运资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这种条款运用了会计数据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数额、比例或者是速动资产 做出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条款类似于股利限制,即防止支付清算股利。 第三,对兼并和向其他企业投资的条款限制。因为兼并和投资在一定条件下 可能增加股东价值,但风险却是债权人和股东共同负担。这样的限制条款减 少了经理人员利用兼并或者投资增加企业风险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现有负债 的价值。第四,对资产处置的限制债务契约往往不允许进行资产处置。如 果允许,也只能限于一定的价值,或者必须用处置的收入购置新固定资产或 者清偿债务,这种条款除了限制管理当局改变企业风险的可能性之外,还减 少了企业利用资产处置支付清算性股利的可能性,如把企业资产低价卖给大 股东持有的关联企业。第五,对增加债务的限制。企业发售具有高度优先权 的债券可能会减少现有债券的价值,因为在发生企业清算的时候,具有优先 权的债券将会获得优先支付的权利。但债务契约条款不允许发售这种具有高 度优先权的新债券,或者会提出类似条款,即如果发售的债券具有高度的优 先权,那么必须提高现有债券的优先权,使之等同于新债券享有的优先权。 1 2 3 政治成本假说 政治成本假说是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政治成本越大,其管理 层就越有可能选择将当期报告收益递延至以后各期确认的会计政策。这种假 说认为信息、游说和联盟活动的交易成本值不等于零。在政治活动中,会计 数据不仅经常被用作潜在危机的例子,而且在管制过程中被用来解决潜在的 危机。例如,7 0 年代美国大型石油公司急剧增长的利润被用作石油公司进行 垄断的证据,并成为美国t 9 8 0 年开征非常利润税的目标。 通过以上三种假说,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契约对企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这些因素必然促使企业高管人员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以最大化经理人的利 益。管理人员会权衡各种备选会计准则的成本和效益,由于企业各自不同的 特点,我们很难得出一个普遍性的法则来指导企业政治成本,契约成本的幅 度在多大范围内+ 是合理的。同样,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高管人员考虑以 上各种成本的幅度范围也是不同的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可能债务契约、 9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分红计划因素考虑更为多一些,但是发展到行业领军地位的企业,政治假说 的考虑则更为有效 1 3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过程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分为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权威机构制定会计准则、颁布会计准则;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 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也不相同。有的国家的会计准则由会计行业团体 制定,比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的国家通过政府 部门行使行政权力制定会计准则,如我国。 第二步,企业根据所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设计符合本 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会计政策 第三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作出会计处理,生成 财务报告,也就是会计信息的客观载体,在财务报告中,蕴含着按照会计准 则的要求所反映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财务信息。 第四步,企业的会计报告传递给各相关方,也就是会计报告的内外部使 用者,如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会对会计政策及其变 动所带来的会计报表所承载的财务信息作出反应。 当会计报告的各方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进行评判、决策,对于最初准则 制定的效果会产生反馈。这些反馈信息反映了准则制定后能否在经济中顺利 运行,能否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这些反馈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会计准则 实施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利益集团各方,使得他们影响 准则制定权威机构,从而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原准则进行不断修订、更 新。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以及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 后果是相互联系的、依次递进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 择、财务会计系统的实际运行表现出来,其最终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 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经济后果产生的过程如下图: 1 0 i 会计准则的经济岳果理论 1 4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十分 明显。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可以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经济后果,两者 是相互联系的,宏观层次的经济后果是微观层次经济后果的延伸。 1 4 1 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关于会计准则生成的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直是会计理论研 究的难题。由于会计信息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主体决策的合 力也就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 对宏观经济具有的经济后果 在私有制占主体地位的自由竞争市场,私人投资者是社会资本的主要供 应者。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维护投资 人即股票持有者的利益是准则制订者的主要出发点,公司法是制定会计准则 的主要依据。( 如英国、美国等) 。另外,政府在实施干预的私有制经济基础 下,维护政府在税收上的利益和企业自身的权益也成为制定准则的一个出发 点,( 如法国、德国等) 。而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制度下,国家是社会 资本的主要供应者,证券市场欠发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程度高,包括制定 会计准则在内的诸多政府行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此外,会计准则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w c a r l i n 和c m a y e r ( 2 0 0 0 ) 发现,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国家,g d p 增长较快,依赖外部融资的行 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增长也较快。b u s m a n 和s m i t h ( 2 0 0 1 ) 认为,财务会计信息 通过一定途径影响经济表现( e c o n o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 稳健型的准则会消除经 济增长中的泡沫成分,短期看会降低经济增长水平,但长期看对经济健康增 长却是十分有益的,而乐观的会计准则正相反。因此,制定会计准则往往是 以政府利益为第一导向。 对税收具有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对税收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表现在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上 不同资产计价基础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如果资产的计价遵循 历史成本原则,其计价结果的差异在币值不变假设下,通常税收的影响程度 就增大了。从长期以来的会计实务来看,特定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短期 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价仍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但期末计价实际上 是遵循可变现净值。由于坏账费用、存货变现损失、投资跌价或者减值损失 是净收益的扣除项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提取可能的损失必定会导致净收 益的减少,进而可能影响税收。因此,税法处于保证税收的目的而对是否允 许计提或计提比例进行规定,从而使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出现永久性差异或 暂时性差异。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损溢确定的期间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对损溢的调整上。按照现行的准则,由于以上变更对损溢的影响,有些事项 要采取“追溯调整法”,不仅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还要同时调整影响的纳税 额。 对证券市场具有的经济后果 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作用尤其突出:一方 面,为国家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配置和监管提供了必须的有关经营业绩、财 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有关投资 决策相关财务信息,通过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披露上市公司的关联方 关系与关联方交易,防范上市公司操纵,保护投资者利益如果会计准则没 有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必将导致投资者丧失信息、市 场萎缩、经济萧条。因此,会计准则在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的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t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1 4 。2 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在微观层面表现为报表使用者的反应,体现在三个方 面:对公司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如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影响。他们根据会计 报表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层的业绩、是否能够达到最低期望盈利率、是 否能够偿还债务作出评判,从而作出自己的决策。对于搭便车者的影响, 也就是所在公司财务报道公开后,那些并不是公司法定财务报告的接受者, 可以无代价的取得公司的报告信息。比如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劳工、 潜在投资者等。对于公司自身的影响。也就是说公司为了取得市场的正面 评价,而选择使得财务报告更加漂亮的经济行为。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会对会计政策及其变动所带来的会计报表所承载的财 务信息作出反应。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更大 的倾向性。企业管理层作为会计准则的主要执行者,如果会计政策制定不合 适,管理层可能会想办法绕过或不执行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可能达不到预期 目的或者以失败告终,不仅会使准则制定机构处于尴尬境地,而且还浪费了 大量的制定、监督成本,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正如美国关于外汇折算会计 的争议,s f a s 8 虽然理论比较完善,但最终却被缺乏理论基础的s f a s 5 2 所 取代。 1 。5 利益相关方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不同认识 会计准则的利益相关方站在不同角度,对于会计准则应该达到怎样的经 济后果有着不同的认识。 从大众的、公允的角度来看,会计准则应该力求使得各方利益均衡,任 何一方不应该利用会计准则,实现非生产性的财富转移,而使其他各方的利 益受到损害。 站在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希望会计准则经济经济后果实现 其所设定的目标,如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等;或者希望会计 准则不要带来其所不希望的结果。例如在美国,许多官员认为公允价值会计 模式会影响储户对英航的信心,会导致更集中、更频繁的信贷危机,这种经 薪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济后果是他们所不期望看到的。 对有些重要的利益集团来说,常常通过院外活动、政治游说来争取对己 有利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或阻止对其不利的会计准则的颁布。 不同人对经济后果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使准则制定机构处于“两难” 境地过分考虑经济后果问题,影响了准则制定机构的中立性原则,导致会 计主在那成为利益集团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工具。忽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 必须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准则的具体实施也会大打折扣。 1 4 2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2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资产是会计六大要素之首,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一直以来,与资 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使用者重点关注的会计信息。到了二十一世纪, 资产减值事项对企业利润、企业会计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资产减值会计受 到国内外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成为各国会计制度规范的热点问题之。 英国的a s b 、美国的f a s b 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其它国家的准则制 定机构制定了和正在制定着有关资产减值的专门准则。我国也在上世纪9 0 年 代末期正式制定了资产减值的有关会计政镱。2 0 0 6 年,我国财政部再次发布 新的会计准则,并将“减值准备”单独作为具体准则,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 走上了新的历程。 2 1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要义分析 2 1 1 资产的定义 我国2 0 0 0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定义是:“资产是指企业 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