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大学课程实施足将大学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活动,是把知 识经过课程转化为大学生的各种素质的过程。大学课程实施是一个复 杂的、动态的过程,是整个大学课程改革中最难以控制和预测的阶段。 大学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大学课堂教学,或者说,大学课堂教学是大 学课程实施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其中,大学生的学足教学活 动中不呵替代的个覆要方面。大学课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大 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足大学课程实施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 点。 大学生作为大学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课程 实施中来,既有利于自身,包括其学习、身心发展在内的各方面的全 面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得到提升。另外, 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对协调师生关系以及课程改革都有推动作用。 现实的大学课程实施中存在学生参与不足的现象。其中的阻力, 涉及课程政策、教师“惰性”、课程评价、高校管理制度以及大学生 自身等各个层面的因素。 本文认为,课题学习、案例教学及田野学习对课程实施中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以及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发起了挑战,有利于 促进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 关键词:大学课程,大学生,课程实施,学生参与 o n s t u d e n t s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i n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sa na c t i v i t yt h a tt u r n s c u r r i c u l u mt h e o r yi n t oi t s p r a c t i c ea n dt u r n sk n o w l e d g ei n t ov a r i o u s q u a l i t i e s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a n d i ti sac o m p l i c a t e da n dd y n a m i c c o u r s e ,a n di sad e t e r m i n a n ts t a g ei nt h ec o u r s eo f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 r e f o r m c l a s si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i st h ee m b o d i m e n to fc o l l e g e c o u r s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w h a t sm o r e 1 e a r n i n g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i ss o i m p o r t a n tt h a ti t i si r r e p l a c e a b l ei nt h ec o u r s eo f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t h ek e yp u r p o s eo f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l i e si np r o m o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 a so n eo ft h e s u b j e c t so f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t a k et h ei n i t i a t i v et op a r t i c i p a t ei n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w h i c hw i l ln o to n l yb ef a v o r a b l et ot h e m s e l v e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 i rs t u d i e s , p h y s i c a la n dp s y c h o l o g yq u a l i t i e s ,b u ta l s o b eh e l p f u lf o ru n i v e r s i t y t e a c h e r st ob ep r o m o t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f r o mt h e “s h a r i n g o ft e a c h e r s a n ds t u d e n t se x p e r i e n c et o o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sg o o df o r c o o r d i n a t i n gt h et e a c h e r - s t u d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n da d v a n c i n gt h ec o u r s e r e f o r m i i i nt h er e a l i s t i c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t h e r ei sa l li n s u f f i c i e n tp h e n o m e n o n t h a ts t u d e n t sp a r t i c i p a t ei nt h ec o u r s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t h er e s i s t a n c e s i n v o l v et h ef a c t o r ss u c ha sc o u r s ep o l i c y , t e a c h e r s i n e r t i a ,c o u r s e a p p r a i s a l ,u n i v e r s i t y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j t h e m s e l v e s ,a n ds oo n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d e r st h a t ,p r o j e c t -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 ,c a s em e t h o do f t e a c h i n g ,a n df i e l ds t u d yw i l lm a k ec h a l l e n g e t ot h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s t u d y i n g i n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a n d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u r s ea p p r a i s a l w a y , w h i c hi sg o o df o rp r o m o t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t op a r t i c i p a t ei n c u r r i c u l u m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c o l l e g ec u r r i c u l u m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 , c u r r i c u l u m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s t u d e n t s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l l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足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 同工作的同:恙对本研究所作的贞献均已在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日期:2 望旦鱼年垒月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名稗铷签名蒯朗:碰也g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问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的传递、生 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 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不足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柬的东西和平庸 的知识。 卡尔雅斯贝尔斯 回首课程发展史,经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重大的甚至影响深远的课 程改革计划不是昙花一现、中途天折,就足其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 正如有人这样形容:许多改革,轰轰烈烈开幕,凄凄惨惨收场。反思其中原因, 人们发现,这些课程改草的倡导者往往过多沉醉于描绘改革的理想或蓝图,而对 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极少关注。在反思2 0 世纪5 0 年代朱至6 0 年代朱的那场肇 始于荚国、影响波及全球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失败原因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那种“只要课程变革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的假设的 虚假性。因此,为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逐渐成为课程与教 学研究中的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而课程改革是否切实可行,只有对课程实 施过程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一项研究估计,学习结果3 5 的差异呵门因于实 施过程的差异,也就足说,即使运用了同一方案的不同学校或班级的学生,其成 绩的差异也有可能达到3 5 。0 1 这种差异来自实施过程的差异。正如富兰克林所 说的:变革是一个过程( p r o c e s s ) ,而i # 一个事件( e v e n t ) 。脚 【1 l 张华论课稃实施的含义与摹本取向 j 外国敦育资料1 9 9 9 ,( 2 ) :2 8 3 3 。 l 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耸续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4 :2 5 中南大学硕十学侍论交第1 章导言 1 1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第1 章导言 本选题是自己兴趣与平时积累相结合而做的选择。我一直对学生参与课常 的现状比较关注,平时也多有思考,而在聆听了高教所雷冬玉老师的课程与教 学论课程后,又引起了我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旌之间关系的浓厚兴趣。因此, 我有意识地将“学生参与”和“课程实施”结合起来,试图从中探求促进大学生 有效参与课程实施的途径。 将“论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作为本文的i 主题主要是基了二以下考虑: 其一,只要我们承认课程变革的最终目的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学 生足造就相关变化的主角,那么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合理性就是一个无需争辩的 论题。 其二,目前有关学生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随着我国新一轮大 规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特别是2 0 0 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颁布,大陆学者也逐渐给予了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一定的关注。但目前有关学者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述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合理性及其参与方式,而极少涉及学 生参与课程实旌的阻力,而且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大学课程 实施角度来论及学生参与的文献作常有限。 其三,面向2 l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白以及教育部在2 0 0 0 年开始实施的“新 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草工程”和后来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 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要求,通过强化高校教学改荸,构筑与时代发展趋势 与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大学课程改草的逐步深入和对大学教学的理性思考, 出现了几篇关注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的文章,但这峰文章主要足从心理学的角度或 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论述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因此,本文选择研 究大学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这一课题,从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效用入手,分 中南大学硕十学静论文 第1 章导言 析了现实中大学生未能有效参与课程实施的原因,探求了大学生有效参与课程实 施的途径,这对发展大学生参与理论、维护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正当权利、发 挥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应该还是有一定的理论意 义和现实意义的。 1 2 研究现状 在我目前所能查阅到的文献中,我发现有关课程的专著基本都将课程实施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但一般部限于论述课程实施的过程、教师角色定位及 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极少提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因 素,只有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一书论述了学生参与数学学科课 程的心理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和思维的影响;“1 英国课程学者丹尼斯劳顿等人 所著的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有关于学生参与教育的合理性的论述, 。1 在嵇永宁、苗长广编著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一书中,论及了学生参 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以及阻碍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宏观因素分析。“但这 三本书部是基础教育方面的专著。我目前还未能发现论述大学课程实施中学生参 与的专著。与本文有关的文献主要零散地发表在近几年来的期刊中。下面从与本 文主题有关的各个方面来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 1 2 1 课程实施 加拿大课程号家富兰( 1 f u l l a n ) 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改荸过程包括开 始、实用和评估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核心任务,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 值。三个阶段往往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使改革呈现一种非线性的运动过程。因 此,很难辨别孰轻孰重。但是有一点不可质疑的是,课程实施是课程改草成败的 一个关键环节。以往人们有一种假设,认为改革开始阶段的课程开发即是改革的 全部,殊不知l e 像古德莱德( g o o d l a d ) 所指出的那样:“创新很多时候被视为失 “1 孔企平著数学教学过稃中的学生参与 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1 丹尼斯劳顿等簧张渭城等译课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敦育出版 丰十1 9 8 5 ”1 嵇永宁,苗长广编著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 m 南t h 广两教育出版社,2 0 0 1 2 中南大学硕十学伶论文 第1 章导言 败,其实不然,其实它们从来未得到实施。”g e n ee h a l l 和s h i r l e ym h o r d 也认为:“改革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两个部分可以看作 是天平的两端。典型的模式是开发的维度投资的人力、时间和资源过多,这一点 无论是对小规模的、简单的改革还是复杂的、大规模的改莘部足如此,从而造成 一种不平衡,忽略了实施过程也需要投入相同甚至更多的时日j 与金钱。”嘲 教育者对“课程实施”涵义的理解,是影响课程实施策略选择的一个基本 因素。国际上对于课程实施的研究起步较晚,2 0 世纪7 0 年代以前,很少有关于 “课程实施”问题的号门研究。出于对荚国2 0 世纪5 0 年代未至6 0 年代末所进 行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人们歼始对那种认为“只要课程计划完善就可以 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的假设提出质疑,并且逐渐意识到“课程改革 很少在实践中获得所希氇的实施效果”。因此,开始关注课程实施的问题。但一 直到现在,关于课程实施的本质问题,学者和专家们都有不同的理解。归结起来, 主要有下述两种观点: 其一,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有关课程实施的定义中,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且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观 点。江山野认为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草 ( 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 ,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 度的那些因素。1 施良方认为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 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 施的种种因素。李子建,黄显华认为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张华认为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溧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课程计划与课 程实施是理想与现实、预期结果与现实结果的过程之间的关系。”1 如此等等。 将课程实施理解为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观点,基本上可以视为富兰( m “1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稃实施的现状b 对策 j 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5 ) :1 2 4 1 2 9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 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5 ) :1 2 4 1 2 9 。1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伟( 课稃卷)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计。1 9 9 1 :1 5 6 “施良方课稃理论课稃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6 :1 2 8 ”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叫 香港:香港中文丈学出版社,1 9 9 4 :3 1 1 ”1 张华论课稃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 j 外国教育资料,1 9 9 9 ,( 2 ) :2 8 3 3 3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 蕈导言 f u l l a n ) 等课程学界先驱在2 0 世纪8 0 年代对课程实施本质理解的转译。富兰 在1 9 7 7 年认为,课程实施是指任何课程革新的实际使用状态,或告说是革新在 实际运作中所包括的一切。这种定义指出了课程方案与课程实施的区别。 其二,课程实施就是教学。 这是人们在处理课程与教学,或蕾处理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问题时出现的 观点。峰持“大课程论”的学者,趋向于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黄甫全认为, “站到人和儿蠹的本性足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 程将不仅仅足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 经验了,课程根本上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 活动”。“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课程实施实际上也就是教学”。 阱王伟廉认为,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学过程中 的问题。o 他也是将课程实施等同于教学。 本文认为,大学课程实施是将大学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活动,是把知 识经过课程转化为大学生的各种素质的过程。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 程,是整个高校教学环节中最难以控制和预测的阶段。正如荚国学者奥恩斯坦等 人指出的那样:“课程实施是一个做( d o i n g ) 的过程,它致力于改变学习者个 体的知识、行为和态度。它是一个创造课程方案者和传递课程方案者之间的互动 过程。”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 主要是课常教学) ,或者说,教学足课程实施 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 方面。毫无疑问,大学课程实施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是 课程实施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 1 2 2 学生参与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有关“学生参与”的研究领域时,首先就会发现这样的 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用“学生参与”的术语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事实上,2 0 世 纪9 0 年代以来关于学生参与的研究涉及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等不同 “李臣之课稃实施:意义与本质 j 课稃教材敦法。2 0 0 1 ,( 9 ) :1 3 1 7 “黄甫全大课捍论初探兼论课程( 论) 与教学( 论) 的关系 j 课程教材教法, 2 0 0 0 ( 5 ) :1 6 “1 乇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稃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j 高等教育研究,2 0 0 4 ,( 1 ) :8 0 8 3 4 中南大学硕十学竹论文第1 章导言 方面。“1 研究耆在研究学生参与的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把学生参 与看作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对学生参与的研究形成了三个方面的框 架。面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是以行为参与为载体的。学生的情感参与是指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情感渗透f 学校和学生绎验的全部。它作为学生参与行 为的强有力的先导动力,也作为转化的过程和进行过程中的动力:同时,也作为 一种学习的产物,在学生的内在历程和外在表达中,情感都是一个重要因素并和 其他因素加以整合。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不同学 习策略的选择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m e e c e 、b l u m e n f e l d 和h o y l e 等 学者认为,学生的认知参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称为积极的参与( a c t i r e e n g a g e m e n t ) ,二是称为表面的参与( s u p e r f i c i a le n g a g e m e n t ) ,前者表示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较好的认知和元认知的技能,后者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工作时 的学习的策略是浅层次的。o 行为参与足一种基本的参与形态。研究肯指出,行 为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表现是否积极。 其他还有一些关于“学生参与”的理解。有人将学生参与理解为学生积极 参与课程实施中的讨论;也有人认为,其他学生在公开讨论而你没有直接参与其 中,但你在认真聆听和思考,这也是一种参与。“这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直接参与 和间接参与的区别。、 对“学生参与”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研究的传统。第一种传统足用人类学 的方法对学生的课程经验进行研究,从而反映学生参与的作用及其背后的阶级、 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第二种研究传统足把学生参与作为一种变量,研究这一变量 的作用及其与其他教学变量的关系。“1 本文所研究的“学生参与”是指大学生作为大学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主 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大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来,从而促进包括其学习、身心发展在 内的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的“学生参与”特指学生对课程有自己的理解 孔企平著数学教学过稃中的学生参与f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种,2 0 0 3 :1 7 1 8 孔企平着数学教学过稃中的学生参与 u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2 3 ”1 w e e c ejl ,b l u m e n f e l dpc h o y l erh s t u d e n tg o a lo r i e n t a t i o n sa n dc o g n i t i v e e n g a g e m e n ti nc l a s s r o o ma c t i v i t i e sf j j o u r n a lo f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1 9 8 8 。( 4 ) :5 1 4 5 2 3 “l i n d am a r i ef r i t s c h n e r i n s i d et h eb b d e r g r a d u a t ec o l i e g ec l a s s r o d r 尼c u l t y a n ds t u d e n t sd i f f e ro nt h eb l e a n i n go fs t u d e n t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j 、t h ej o u r n a lo f e d u c a t i o n v 0 1 7 l 。n o 3 ,2 0 0 0 ,( 5 ) :3 4 2 3 6 2 “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丰 ,2 0 0 3 :2 6 5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1 章导寺 和见解的较高程度的参与,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是学生对课程的一 种主体意识。那种学生简单地出席了课常,丽没有将自己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表 面参与不属f 本文探讨的范畴。 。 1 2 3 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和学,从何种意义上、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疗式接纳新课程,是决定最终 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得到实施的关键。从杜威的“做中学”到施瓦南的实践性 课程理论,再到斯腾豪斯的过程课程理论,都强调课程不是预先设计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查理逊与普莱瑟( r i c h a r d s o n ,p l a c i e r ) 指出,课程实施研究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第一阶段即课程号家富兰所谓的“采用时期”,它以2 0 世纪6 0 年代的 课程改荸为代表。这些改革把焦点集中在课程包( c u r r i c u l u mp a c k a g e ) 的开发 上,极少考虑教师与课常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二阶段的实施研究以2 0 世纪7 0 年代伯曼与麦克劳夫林( b e r m a n ,m a l a u g h l i n ) 等人主持的兰德计划为开端。他 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决定课程实施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认识到教育情境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并且日益关注教师对 课程实施的影响。在第三阶段中,课程实施开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关注影 响教师转变的个体因素,另一个则关注学校的组织和结构变革。在他们描绘的 这幅发展脉络图中,虽然课程实施的研究重心在不断接近学校甚至课堂情境,但 学生仍基本处于研究者的视野之外。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的李子建和尹弘飚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学 生参与的成果较为突出。他们在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一文中强调,要将 课程实施看作课程设计耆与实施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必须保证 各类主体之日j 的平等地位,以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点对待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 石鸥,彭惠芳课稃改草: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 j 课手旱教材敦法,2 0 0 4 ,( 3 ) 3 7 尹弘飚,李子建论学生参与课捍实施及其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5 。 ( 1 ) : 1 2 1 7 6 中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第1 章导专 人,应赋予师生以权力并使其积极参与到课程实施中去。“1 该文虽然提及了“师 生有权参与课程实施”,但对学生参与并没有进一步探讨,显得较为模糊。他们 的另一篇文章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加拿大课程号家 f u l l a n 和s n y d e r 的研究基础七,通过对孽庆北碚试验区两所试睑中学的个案研 究,从宏观背景和微观学校层面论述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文中提到课程的真 正生长点在教室、学校等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师和学生才是课程的真正使用旨, 因此学生应参与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参与足影响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 0 1 虽较上一篇文章对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合理性探讨稍显具体,但仍没有突破这 一层面。 刘启迪在试论学生与课程实施的关系一文中,着重论述了学生与课程 实施之问的必然联系。0 1 该文关注了学生与课程实施之日j 的联系,但仍只停留在 其参与的合理性研究,对其他方面都末涉及。李臣之在浅谈影响课程实施的六 大因素一文中谈到,在信息科技时代,学生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日益霞要的角色,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程实施的主 体。但论及至此,并未深入。 论及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研究较为深入的还数尹弘飚、李子建的论学生 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一文。肼该文从课程实施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 对课程实施实证研究的叫顾以及在课程变革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研究者的关注 区域之外、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出发,得出学生是课程实施乃至课程改革中的弱 势群体的结论。该文章的成功之处足拓展了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理论认识,深入探 讨了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的合理性,还指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研究总体 上仍非常有限,从而激起人们对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关注。 总的说来,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成果仍e 要集中在研究课程实施的价值取 向、实施策略、研究意义以及在宏观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索等。而对学生参与课 “1 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稃实施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 0 0 3 , ( 1 ) :2 1 3 3 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折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2 0 0 4 ( 2 ) :f i 2 f i 8 。1 刘启迪试论学生与课稗实施的关系 j 课捍敦材教法,2 0 0 2 ,( 2 ) :8 1 1 “1 李臣之影响课撑实施的 大因素 j 教育导刊,2 0 0 1 ,( 1 2 ) :2 0 2 2 0 1 尹弘飚,李子建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5 ( 1 ) :6 7 7 3 7 中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第1 章导青 程实施的研究作常有限,而且仍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 仍是课程实施研究领域的盲区。“尽管关于高等敦育的论述很多,但真正关注大 学课章的研究很少,仅有极少量的研究描述了大学课常中的学生参与情况。”“1 而大学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大学课常教学作为追求高深学口j 的大学教师和青年 学生展开其社会行为的过程,理应成为整个课程与敦学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得最 充分、学生参与最活跃的领域。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以及课程内容 都有其特殊性: 首先,大学教师不仅是既成知识的传递、传播皆,更是来知知识的研究者 与创造告。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早育“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 明见。可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创新知识是大学教师的蘑要使命。因此,作为 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既成的知识,更要创新知识。其次,大学生多数处于1 8 岁 一2 4 岁之间,身心发育基本成熟,具有从事独立学习、承担学习任务的身体素 质。同时,由于其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且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不断增强。 因此,该时期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性,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形式有较 强的鉴赏能力与批评精神,对思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育浓厚的兴趣。再次,“大 学课程与基础教育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课程具有典型的专业性、明显的 的瞻性,大学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川4 大学课程 不仅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还要把科学发展的道路、人类探索的过程展现给学生; 不仅给学生提供本学科j 下在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还要给学生分析那些尚无定 论的各学派的不同观点。除此之外,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渗透了教师的科研历 程和思维方式,这样,能促使学生明了本课程的科学方法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培养学生的独芷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习具有独特的规律,与中 小学生的学习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斯皮罗( s p i r o ) 等人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两种: 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的内容足公认的重要概念和事实,由教师把这些 简约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目的是学生能在测验中把它们再现出来。高级学习则 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在高级学习中。概念的 ml i n d a m a r i ef r i t s c h n e r i n s i d et h e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c o l l e g ec 1 8 s s r o r 一f a c u n y a n ds t u d e n t sd i f f e ro nt h eg e a n i n go fs t u d e n t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j t h ej o u r n a lo f e d u c a t i o n 。v 0 1 7 1 。n o 3 ,2 0 0 0 ,( 5 ) :3 4 2 3 6 2 。徐辉。季喊钧等大学教学概论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丰十,2 0 0 4 :1 9 4 1 9 5 8 中南大学硕+ 学伊论文第1 章导苫 复杂性和实例日j 的差异性部是很显苫的,学习具有情境性、个人性等特点,目的是 知识的掌握、应用及创新。两种学习的划分表明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其他层次学 生学习的区别,高校学生的学习属f 高级学习,在课程实施中必须把这一根本性 质作为出发点。商校学生需要具备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但是“高层次思维能力是 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 等认知活动的复杂的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 反思等思维活动。川”高层次思维能力需要经过艰苫的努力才能发展起来,大学生 参与课程实施过程是培养这种思维能力的藿要途径。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就 是突破传统课程观念,把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思维活动 作为课程改革发展的蓬要方向,使高校课程符合当代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探求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 1 2 4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阻力 在论及课程实施的阻力时,我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基本都足集中分析设计完 美、科学的课程计划在实施后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而极少从学生角度来探 讨阻碍其参与课程实施过程的因素。即使稍有涉及,也只是大范围的泛泛而谈, , 不够深入全面。 余文森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1 、潘涌的语文新课程: 反思与展望0 1 、郭晓明的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等文章及嵇永 宁、苗长广编著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0 1 一书分别从教师、国家课程政 策及家庭、社会等方面涉及了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参与课程的阻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许建领的博士论文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 构建的摘要中指出了该文在各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参与性教学支 持系统的缺失弓建构,分析了其社会环境阻碍及其改造。指出在大学内部支持系 统中,要注重对权威管理与学生参与、科研至上与教学责任、统一要求与自由选 “王秀慧,高秀琴。马千里课题学习在高校课程实施中的作j j 高等建筑敦育,2 0 0 4 , ( 3 ) :8 4 8 7 余艾森新课榨教学改草的成绩- b 问题反思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5 ,( 5 ) :3 9 ”潘涌语文新课稃:反思与展哩 j 课释教材教法,2 0 0 5 ,( 8 ) :3 5 3 9 “郭晓明论基础敦育漂稗政策的公正问题f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2 ( 4 ) :2 7 3 0 嵇永宁,曲长厂编著研究性学爿教师导读f 蝴南宁:厂两教育出版亭十,2 0 0 1 年 9 中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 章导言 择三对矛盾关系进行协调,并从制度支持、评价导向、资源保证和氛围营造等方 面,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支持系统的构建途径。可惜笔者目前无法找到其博士 论文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杨明全博士在参与式课程实践:课常情境中的 课程变革一文中指出,除了需要真正对教师和学生赋权之外,参与式课程实践 的成功运作还需要参与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只有参与苔真正认识到自己足课程实一 践的t 体,以主人公的心态对待课程实践,“参与”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参与”,就是行为主体自愿、主动地介入行动过程,并进行意见交流与权责分 享,从而实现行为主体的自主与自觉的一种活动的态度。“参与”就意味着决策 分享和权责分担,意味着以团体成员的身份进行合作、对话与交流,意味着思想 的表达,意见的沟通和利益的体现,它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也是一种意识。 朱中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一文指出,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阻碍 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啪 1 3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 3 1 本文的逻辑结构 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导占部分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过程中阐 明本文对大学课程实施、学生参与等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从学生、教师、师生关 系、课程改革等多方面论述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效用。第三章分析大学生参与 课程实施的现状并从现状分析中总结出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阻力,涉及课程政 策、教师、学生自身、课程评价及学校管理各个层面的因素。第四搴针对大学课 程实施中学生参与不足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途径。 1 3 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 文献法:为了解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研究现状及阻力,笔昔尽自己所 能采用了各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肘这些文献资料的阅读研究,一方面,了 “1 杨明全参与式瀑程实践:课堂情 3 3 境中的课稃变革 j 比较教育研究。2 0 0 4 ,( 9 ) :2 9 “1 朱中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 j 黑龙江高教研究,1 9 9 9 , ( 5 ) :8 9 9 1 1 0 中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第1 章导言 解他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另一方 面,也为自己理清研究思路服务。 2 、案例分析法:在探讨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途径时,本文列举了国内外 相关的成功棠例,使其为笔旨所探讨的大学生参与课稃实施提供实践上的支持。 本文还涉及简单的图表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 中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第2 章大学生参与谍稗实施的效i 甘 第2 章大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效用 2 1 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教育权利 所谓正当的教育权利,足指每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中,部足一 个独特的7 e 命存在,都足共同体的上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积极参与共同体 的所有活动与事务,能把共同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通过与其他个体的密切 合作、交流和对话,互相促进,从而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健康发展和充分体现。 “】 如果我们承认是学校和课雀中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外部预定的课程足有效变 革的关键的话,那么学生就应该至少受到与教师、校长等学校人员同等的关注。 尽管我们部承认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人才,也就足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但现实中,大学生仍然只是被当作大学课程变革的对象,很少有人去了解和倾听 大学生对课程变革的感受和意见,更不用说在变革方案中采纳他们的建议了。正 如富兰指出的那样“当成人考虑到学生时,他们把学生当作变革的潜在受益者, 很少将学生视为变革过程与学校组织的参与者。此外,虽然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持 分者( s t a k e h o l d e r ) ,但事实上他们处于由各个持分者组成的权力金字塔的最底 层。对了二这样一个群体,又有谁会在课程变革中倾听他们的声占呢? 在这种情况 下,学生的声音在变革过程中消逝了。”嘲 在现代社会,学生既育一定的法律权利和责任,也有一定的伦理权利和责 任,是法律和伦理上的责权主体。1 学生主体的责权性,对学校的课程实施提出 了既要合法又要公平的要求。 学校足社会的缩影,高校中的课程实施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他们 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合理要求。学校和课程实施 者( 主要是大学教师) 要尊重大学生,维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大学生是大学课 程实施的接受皆,更是大学课程实施的参与营,他们有权拒绝接受来自课程实施 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t 体性教育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皈社,2 0 0 5 :2 6 5 “尹弘飚,李子建论学生参与课撑实施及其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5 ,( 1 ) :1 2 1 7 ”1 于本陆面向2 1 世纪的学生观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0 ,( 4 ) :8 1 2 1 2 中南大学硕十学付论史第2 章大学生参课稗实施的效甩 中施教者( 教师) 的非法的或非伦理的施教行为,诸如侮辱、歧视等。如果教师 看不到这一点,那么就容易导致大学课卷上的师生冲突。师生冲突不利f 课程的 顺利实施。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大学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杜绝剥夺学生权利的行为,以 保证大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课程实施。从伦理角度讲,大学课程实施中有一个公 平口j 题,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的公平问题。教学中的公平主要是对待上的公平, 这种公平性表现为两方面,即对待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公平和高校师生关系中的公 平。f ; 学指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后者指教师足否尊蕈学生的人格,是否一视同 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能否把学生当作真正意义上的责权主体来看待,这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实施的文明程度,也决定着课程实施能否真正促进学生 的健康发展。桑克森( t h o r k i l d s e n ,t ) 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儿薹也对课 堂公平、学生评价等学校生活的蘑要方面肓着比较成熟的看法,这些看法极大地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嘲就大学生这一特殊学习群体而占,敦育过程是否公平, 将直接影响他们在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度。而传统大学课程实施中,由于对学生参 与所透视出的学生权利关注不够,学生即使有机会参与课程实施,但整体上存在 严重的不公平性,k a r p 和y o e l s ( 1 9 7 6 ) ,h o w a r d ,s h o r t ,c l a r k ( 1 9 9 6 ) ,h o w a r d 和h e n n e y ( 1 9 9 8 ) 的研究表明,3 - - 5 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半甚至3 4 的学生课 堂参与时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