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格里格《抒情小品》分析与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抒情小品( l y r i cp i e c e s ,共十集,六十六首) ,是格罩格创作的钢琴曲中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首首乐曲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生动展现了挪威的风 土人情。 抒情小品是小型体裁,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作品风格突出,体 现了格里格高超的写作技巧。因此,本文以抒情小品音乐本体的创作技巧分 析与研究为中心。分析时将打破作品创作时间,以作品本体结构为基础进行归类 分析。 本文一共五个部分:绪论,主要是论述研究抒情小品的出发点、意义, 以及研究的空间。第一章,主要研究抒情小品中的曲式结构特征,并总结它 们的特点,以相同结构为基础进行归类。第二章,分析抒情小品中呈示部分 与中间部分基本材料的发展。作曲家是如何通过基本材料、乐思来发展起整首乐 曲,呈示部分与中间部分的基本材料、乐思的写法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通过 这些分析,可以了解到格里格音乐创作的思路。第三章,主要针对抒情小品 中和声技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研究抒情小品中钢琴织体的创作特征,主 要从相同体裁作品的钢琴织体与不同体裁作品的钢琴织体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总结。结论,是对抒情小品创作手法以及创作特征的全面总结。 关键词:格里格抒情小品和声手法钢琴织体创作特征 a b s t r a c t l y r i cp i e c e sw h i c hc o n t a i n s 10v o l u m eo r6 6p i e c e si so n eo ft h em o s t r e p r e h e n s i v ew o r k so fe h g r i e g p i e c e so fl y r i c sa r e 嬲b e a u t i f u la ss c e n ew h i c h s h o w st h el i v e si nn o r w a y l y r i cp i e c e sb e l o n g st os h o r tt y p ew i t hv a r i o u sf o r m a t sa n dd i s t i n c tp r o p e r t i e s w h i c hs h o wt h eh i g hs k i l lo f e h g r i e g t h i s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c r e a t i v es k i l la n d r e c a t e g o r i z e dt h ep i e c e sb yf o r m a tr a t h e rt h a nt i m i n g t h i sp a p e rd i v i d e di n t o5c h a p t e r sa sf o l l o wc h a p t e r1 :t h el y r i cp i e c e ss t r u c t u r e o ft h ew o r k s w e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dt h em u s i c a lf o r ms t r u c t u r eo f6 6p i a n oa n d s u m m a r i z e dt h em a i np r o p e r t y t h ea n a l y s i s g o e si nt h ew a yo fs i m i l a rs t r u c t u r e r a t h e rt h a nt i m eo fc r e a t i o n c h a p t e r2 :w ea n a l y z e dt h ew a yo fd e v e l o p m e n ti nb a s i c m a t e r i a l ,p h r a s ei nt h e , x p o s i o na n dm i d d l ep a r t ,w h i c hi sf o l l o w e db yt h es b m m a r y c h a p t e r3 :h a r m o n ya n di t ss p e c i a l t yi nl y r i cp i e c e si sa n a l y z e di nt h i sp a r t c h a p t e r4 : c r e a t i v ep r o p e r t yo fp i a n of a c t u r ai st h ef o c u so ft h i sp a r t f i n a lp a r t :c r e a t i v em e t h o d a n ds p e c i a l t y o f l y r i cp i e c e s k e yw o r d s :e h g r i e gl y r i c sp i e c e sh a r m o n y f a c t u r ac r e a t i v ep r o p e r t i y i v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格里格 分析与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一一 论文作者( 签名) :闾姆 沙7 年月啪 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 矿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 签名) :f 忍) 研 一、 泸6 月讲日 指导教师( 签名) : 79 弓年厶月7 i i 绪论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 e d v a r d h a g e r u pg r i e g ,1 8 4 3 1 9 0 7 ) ,是十九世纪民族乐 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里格的时代适逢十八世纪 末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主要的特征是浪漫主义音乐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北欧民 族主义的兴起。 格里格在1 8 5 8 1 8 6 2 年就读于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在学院里他接受了专业 的音乐教育,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地。格里格的音乐创作深受浪 漫乐派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创作追求情感的释放,注重内心的感受,个性化十 分突出。音乐的体裁形式也突破传统形式,创造出许多形式灵活的体裁。他曾说 道:“在风格和形式上我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舒曼乐派的 0 【l 】 十九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创作最大特点就是作曲家强调在自己作品中体现 民族特色的内容,描绘祖国的风土人情、现实生活。因此作曲家吸取本地民族文 化的养料,将富有民族风格的音调、节奏、舞蹈等纳入自己作品中,从而形成独 特的音乐创作。格里格也是如此,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在1 8 9 6 年3 月6 日 致郎默士的信中写道:“很快整个民族将要入睡。让我们的艺术家至少保持 清醒吧。毫无问题,我们的任务是保持民族感情的生机勃勃”0 【2 】格里格也 非常热爱挪威的民间音乐,多次去乡间生活,收集民歌、舞蹈、拜访民间乐手等, 根据收集的素材创作了大量富有挪威民间特色的音乐。他曾经说道:“只有 在民族的基础上,我才能继续发展,因为给我指出道路的是我们挪威的民 歌”。【3 】 格里格的钢琴作品中以抒情小品( t h el y r i cp i e c e s ) 最具有代表性。这 组曲集创作于1 8 6 4 年到1 9 0 1 年之间,分有十部乐集,共包括六十六首钢琴曲, 每一首带有标题。这组钢琴曲集正是格里格精湛的创作技术的完美体现。然而有 许多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抒情小品有这样的认识:在创作钢琴演奏技巧上, 与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相比,较有逊色;在音乐创作技术上, 抒情小品则是一些简单小型的曲式结构等。这些认识极大地妨碍了对抒情 小品创作技术深入的研究。 抒情小品的体裁是带有标题的钢琴小品,与凝载着戏剧性较强的“奏鸣 曲”、“叙事曲 并不相同,因此不能把它们加以比较。虽然抒情小品的体裁 是简单的钢琴小品,但是其表现手法却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在研究中发现,乐曲 的曲式规模不大,但表现形式却不简单,除了没有运用变奏曲式外,其他诸如并 列曲式、再现曲式、循环曲式、边缘曲式等都有不少典型实例。因此,不应对抒 情小品的曲式结构采取片面的分析方法,得出简单“结论。除此之外,钢琴 小品中的基本材料发展、和声手法、钢琴织体等均有独特的创造,它的艺术成就 对今天的钢琴音乐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格里格正是在“钢琴小品 这个特定的 体裁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了他的创作技巧,这正是我们学习创作音乐中应该借鉴 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将以抒情小品为研究对象,把他的技术创作作 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六十六首钢琴小品从曲式结构、基本材料的发展、和声手 法、钢琴织体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力求总结出抒情小品的风格特征 以及创作手法。 2 第一章曲式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不同音乐作品的体裁都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曲式结构。抒情小 品的曲式结构也应与音乐的体裁和标题相适应。抒情小品的内容大多是描 绘大自然、民族乡土风情等等的一种小型带标题的器乐曲,由于这种小品的体裁 特征以及表现内容的局限性,往往不会运用较复杂的大型的曲式结构。然而从研 究中我们乐曲发现,虽然抒情小品中的乐曲大多采用单曲式来写作,但其表 现形式却不简单。如有些曲目带有明显的奏鸣因素,有些是并用两种曲式结构原 则形成的边缘曲式等等,因此抒情小品中所包含的曲式结构无疑值得我们对 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章将以曲式组合原则的角度对抒情小品进行分 类、研究。 第一节以并列组合原则来结构作品的乐曲 并列组合原则的特点是:“连续将有着不同程度的对比更新的曲式部分,在 横向延伸中积累起来。其中每一组成部分都具有同等或大致的规模个分量及明确 的音乐内容 【4 】并列组合原则的曲目数量比较少。如:o e 3 8 ,n o 5 ( n o r w e g i a n d a n c e ) 1 ,此首乐曲是运用并列组合结构原则的乐曲,是并列单三部曲式。并列单 三部的特点是三段规模较小,比例均衡,对比的程度是依次加深的。a 段g 大 调转至b 小调由两个乐旬构成,b 段g 大调,左右手各加一个声部,从听觉上 更饱满,左手节奏有切分的感觉,c 段织体比前两段更密,又c 大调转至g 大 调,旋律也发生变化。1 三段之后是一个十五小节的尾声。虽然此首乐曲是并列组 合的结构,但是内部仍有一定的联系,如a 段b 段c 段三段的左手伴奏织体的 节奏型一致,音型也大致相同,这一些手法的运用使乐曲内在保持了统一性。结 构图示如下: 表1 1 1 引子a b c尾声 曲式结构 a + a i i :b :i ic + c 陈述结构 24 + 484 + 41 5 调性、终止式固固:时、岛、t固:d 7回、 回:d 持续 固:露、岛、t回:d 7 、tt 持续 英文题目一部分采用p e t e r s 版的乐谱一部分采用花城出版社版的乐谱。 3 第二节以再现组合原则来结构作品的乐曲 “再现 是音乐发展常用的手法之一。其特点是:“曲式首尾结构内容相同, 中间对比更新。 【5 】抒情小品中,运用最多的是再现单二部曲式与再现单三 部曲式的结构。 一、再现单二部曲式 抒情小品o e 4 9 ,n o 2 ( p e a s a n t ss o n g ) 是再现单二部曲式。a 段共八小 节,a + a 7 两个乐句构成。b 段共j k d , 节,b + a 两个乐句构成,a 再现a 段的第 二句。从比例上看,a 段与b 段比例相衡。结构图示如下: 表1 2 1 a 0 :b :l i尾声 曲式结构 a + a b + a 陈述结构 4 + 44 + 42 调性、终止式团:d 7 、t固:d 7 、t 团:d 、t团:d 7 、t 抒情小品中o e 4 3 ,n o 2 ( s o l i t a r yt r a v e l l e r ) 是结构较为特殊的再现单二 部曲式。特殊之处在于各个部分的比例。这首乐曲在曲式结构上有些新的发展, 主要是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a 段八个小节,b 段是十一吟小节,从而可以发现 两个乐段的比例失衡,b 段略大于a 段。此外,b 段的两个乐旬比例也不相等, 对比句加了三个小节的补充,这三个小节是对比句的一个溯型发展,节奏也发生 紧缩。后面是四个小节的再现句。格里格的这种写法,使得b 段逐步走向高潮, 多加的三个小节的补充,从材料上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紧张性,一步一步加紧,最 后引出再现句。这种比例失衡的写法( 乐曲有向再现单三靠拢的特点) ,体现出 了格里格创作的灵活性。结构图示如下: 表1 2 2 a| i :b :l i 曲式结构 a + a b ( 扩) + a 一 陈述结构 4 + 47 “ 调性、终止式固:、d 7 、t固:、岛、t 4 二、再现单三部曲式 看似简单的结构,被格里格加以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乐曲的内涵。 o e 4 3 ,n o 4 ( l i t t l eb i r d ) :此乐曲为( a b a ) 的结构,a 段由两个各四小节 的对比乐句构成,a 自然小调开始a 和声小调结束。b 段是三个乐句群构成,比 例一致,都是各四个小节,调性不断游移,d 小调至a 大调至b 小调,经过一系 列的变化发展最终引出再现段。a7 再现段并未原样再现,在原有a 段材料的基 础上,加花了装饰音,表现了小鸟比之前更加活跃,情绪更加激烈。结构图示: 表1 2 3 aba 尾声 曲式结构 a4 - bi + i i + i i ia4 - b 陈述结构4 + 44 + 4 + 44 + 48 团:,固、团、团:d团:d 、t固、回:d 7 、t 调性、终止式 固:d 7 、,固:岛、t o p 4 3 ,n o 5 ( e r o t i k o n ) :本乐曲a 段为两个对比乐句各四小节,调性布局 为f 大调开始经过d 小调离调转至c 大调结束。b 段由三个乐句构成,c 乐旬为 连接性质的四个小节,在c 大调上陈述乐思。d 句四个小节,为d 小调,后接四 个小节是d 句的一个模进,低音作半音化进行,由此一步一步引出再现段。再现 段的处理很灵活,并没有原样再现a 段,只原样a 段的第一句,第二句是在第 一句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此外再现段织体加密,左手节奏也发生变化,更富 有动力性,表现了情感的升华。结构图示: 表1 2 4 0 :a :i | ba 曲式结构 a + bc4 - d4 - d 7 a 4 - a 7 7 陈述结构 针44 + 4 “4 + 4 囡:岛团固:d 7 、t固:d 7 、丁团囡:d 7 、t 调性、终止式 o e 6 8 ,n o 5 ( a tt h ec r a d l e ) :乐曲a 段由a b 两个乐句组成的,共八小节, 反复一次。b 段十九个小节,比a 段略长,前八小节为两个模进的乐句,与a 段的八个小节相呼应。后十一个小节结构松散,可以看成是乐段的一个扩充,与 a 段后反复一次的比例相对应。b 段的扩充引出了再现段,再现段只有四个小节, 只再现了a 段的前四小节。再现段的没有全终止,开放在属七和弦上。随后是 十二个小节的尾声,材料来自a b 两段材料的综合。此乐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再 现段是一个减缩再现,随后利用尾声来弥补再现段的比例,让人并未有“头重脚 轻”的感觉。结构图示: 5 表1 2 5 aba 尾声 曲式结构, a + bc+c 7 + d ( 扩) a 4 + 44 + 4 + 1 141 2 陈述结构 囡:d 7 、r 调性、终止式 固:t 固:r固:时、d 7 固:t 哼 固:群、d 经过对抒情小品中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研究发现,格里格在这部分曲式运 用中,对于再现段的处理是很灵活的,为了避免完全再现的呆板感,通过一系列 变化的手法,让再现段富有活力。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 一) 动力性写作手法:在再现段中改变一些因素,让乐曲情绪更加激烈,表情 更加丰富。例如加强力度、织体的加密、音域的加宽、结构扩充、在中间部高潮 中进入再现等手法。 变化性写作手法: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展现再现段,来达到乐曲的某种需 要。例如通过改变原呈示段的材料,先继承再发展,但并不改变主调的调性等等。 减缩性写作手法:将呈示段减缩再现,比例不失衡。 三、再现不规则曲式 再现不规则曲式主要特点是对比段形成并列的几段,这几个段落具有独立的 意义可以划分出段落,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比例,可以与相邻的段落相抗衡。格里 格抒情小品在再现不规则曲式运用中,使用的是对比段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 段落构成,图示为a + b + c + a ,从而形成起、承、转、合的发展特点。杨儒怀先 生在音乐的分析与创作第四部分第十七章第三节中称此结构为“再现单四部 曲式 。 6 p e r c yg o e t s c h i u s 曲式学第二篇第十七章“段聚集的发展与扩充 一节中提到:“这种发展的段聚集,很少限于三段,大多扩展至四段或四段以上。 但在最后一段,常照三段式的法则,回到第一段;并加入性质独立的后奏段。 【7 】 o e 5 7 ,n o 4 ( s e c r e t ) 此乐曲结构特点是a 、b 、c 三段反复一遍之后,a 段又再现一次直至全曲结束。从材料上看b 、c 两段为独立意义的两个段落,须 单独划分为两段。b 段材料来自a 段采用引申的写作手法,既与a 段有对比又保 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了“承”的特点。c 段与a 、b 两段材料不同,性格 6 不同,左手无伴奏,右手单独演奏,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体现了“转 的特点。 这三个段落经过反复一次后,进入再现段,从而体现了“合”的特点。结构图示: 表1 2 6 i i :a连bc :l la 尾声 曲式结构 a + bc - i - d + d 7e + e a - i - b 陈述结构 4 + 624 + 4 + 1 04 + 64 + 82 调性、终止 固:d 7囵固:d 7 式固:d 7 、t 固:t 固:b 、t 固:d 7 、t o p 5 7 ,n o 3 ( i l l u s i o n ) 此乐曲的a 、b 、c 三段均为八个小节,规模上是相 当的,材料上看,c 段与a 段的材料差距较大,对比性比b 段强的多,因此也 有足够的对比性,故b 、c 两段可以单独划分。结构图示: 表1 2 7 l i :abc :i i 连a 曲式结构 a + a 7b + b 7 c + c a + a 7 陈述结构 4 + 44 + 44 + 454 + 4 调性、终止式7 1 :d7 1 :d 、t固:岛回:t固:d 7 囡:岛 固:d7 1 :d 、t 四、对称五部曲式 此结构由再现四部曲式结构演变而来。结构为a + b + c + b + a ,特点是以 中间一段c 段为中心,两边a b b a 呈现对称的关系。 o p 1 2 ,n o 3 ( w a t c h m a n 7 s o n g ) 结构为( a + i i :b :i l + i i :c :i l + b7 + a7 ) ,a 段 八个小节,由两个对比乐句构成的乐段,调性为e 大调,全终止。b 段八个小节, 前四个小节新材料,后四个小节再现a 段后四句,调性为b 大调,全终止,后 此段反复一次。c 段新材料,彷佛模仿风的声音,共四个乐句,是模进的关系, 与之前a b 段形成对比。后接b 段,只再现了前面b 段的第一句,减缩再现。a 7 段基本上为原样再现。结构图示: 表1 2 8 ai i :b :1 1 0 :c :l j b a 曲式结构 a + bc + a 7d + d 7 ca + b 陈述结构 4 + 44 + 45 + 544 + 4 固:d 7 、r固:d 7 、t固:| d ,、t固:d 7 、r 调性、终止式 固:0 7 、t 7 第三节以循环组合原则来结构作品的乐曲 循环组合原则曲式的特点是“主导的结构部分循环出现”,【s 】这种形式是由再 现单三部曲式曲式结构演变而来,a + i i :b + a :i l 这种形式最常见。但是抒情 小品中有很多乐曲后面的b a 反复的时候,并未用直接的反复记号,而是变动 再现或者原样反复直接再叙述一遍,这样就形成了a + b + a + b + a 或者a + b + a + b + a 的结构,这样的曲式结构就形成三部五部曲式,格里格在抒情小 品中运用此结构最多。 o e 3 8 ,n o 6 ( e l e g i e ) 此乐曲是建立在再现单三的基础上,形成了三部五部 曲式。后面反复b a 两段时,未采用反复记号,直接表现在谱面上。结构图示: 表l3 1 a baba 曲式结构 ( 一句一段式) a+aca + a ca+a 7 4 + 474 + 4 7 4 + 4 陈述结构 调性、终止 园d固 团:d团:d 囵囡:d 团:d 式 园:d 7 t 固:d 7 t 团:d 7 t o e 6 2 ,n o 2 ( t a k ) 此首乐曲在各个部分循环时b 段是无任何变化,而a 段 在调式调性上有变化。结构图示: 表1 3 2 i i :a :i l ba ba 尾声 曲式结构 a + b + cd + d 7 a + b + d + d a 7 + b7 + cc 4 手4 手每 5 + 9 ( 扩) 4 4 + 4 5 + 9 ( 扩) 4 4 + 47 陈述结构 回:r 固:r 囵:r 调性、终 固:d 7回 回:d 7 回 曰:d , 固:t 止式 固:br 回:d r回:d ,r 抒情小品除了在单独乐曲中运用三部五部曲式结构,还在较大曲式结构 中局部运用此曲式,详见后面复合曲式节。 第四节复合曲式类型的乐曲 复合原则曲式结构的特点是不再是单式的曲式结构,而是任何一个基础部分 都能再划分出次级曲式来,这样以来曲式结构就更为复杂。 抒情小品是一种带有标题的钢琴小品体裁,这种体裁就限定不能承载凝 重的内容,因此在曲式结构中不会有特别庞大特别复杂的结构。格里格在表现盛 大场面等内容时,较多的运用了复合原则曲式结构,这样既能表现丰富的内容, 又能使结构不拘泥于体裁的限定。抒情小品中使用最多的复合曲式是复三部 曲式。 抒情小品中复三部曲式多集中在1 8 9 1 年之后的创作中,基本上每一集 都有复三部曲式出现。 o e 5 4 ,n o 3 ( m a r c ho f t h ed w a r f s ) 此乐曲的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呈示部为三 部五部曲式( a + b + a + b + a7 ) ,b7 段比b 段加长,b 句由原来的四个小节扩 展到八个小节,此后反复一次,a 段为减缩再现只再现了a 段的一句。中部为 并列单二部曲式( c + d ) ,材料明显与主部有很大的区别,调性转至d 大调,d 段转至6 b 大调、d 大调。随后是c 、d 两段的模进,经过这样模进的处理,从 比例上与主部相称。之后是原样再现的再现部。结构图示: 表1 4 1 团固团 ( 三部五部曲式) ( 并列单二部式) ( 完令再现) 弓i 子a + b + a + b7 + a ”c + dc7 + d 曲式结构 a + a b + b ( 扩) i i :c :0 + 0 :d :l i a 7 + a ” 0 :b :i i + b ”( 扩) e + e ( 扩) a i i :c7 :+ :d 7 : e + e ”( 扩) 陈述结构 24 + 4 针1 54 卜48 + 874 + 44 + 6 针44 + 7 调性、终止 团:t i 回:丁团:,回:d 7 式 囵回:r o e 5 3 ,n o 6 ( w e d d i n g d a y ) 整首乐曲主要突出的是婚礼e l 盛大的场面,格 里格是通过采用复三部的曲式结构来刻画热闹、隆重的婚礼日。呈示部为再现单 四部曲式( 0 :a :0 + b + c + a7 ) ,a 段是由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共十小节,后 9 剐l 度反复一次,调性为d 大调,左手的伴奏织体基本由五度音程构成,仿佛 模仿队伍的行进。b 段是由两个模进乐旬构成的乐段。共十一小节,调性由a 大调转至c 大调转至6 e 大调。c 段是一句一段式,材料与前面两段大不同是托 卡塔性质的,全部由十六分音符构成,调性不稳定,音乐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后 面接着是四个小节的连接,进出了再现段,再现段略微有变化,左手织体变成琶 音形式。中部为再现单三部曲式( d + e + d ) ,材料、调性等与主部产生很大对比。 c 段调性为g 大调共十八个小节,由模进的两个乐旬构成,左手织体以五度八 度音程为主,采用了复调的写作手法。d 段转至b 大调,共十六个小节,也是 由模进的两个乐句构成,材料来自c 段。再现c 段部分完全再现。整个展开部 音乐情绪一下子安静下来,表现了小镇宁静、温馨的场面。再现部是完全再现。 后接十七个小节的尾声,材料是主部跟展开部材料的综合。最后六个小节,左右 手为五度音程,轮奏,力度由p p 转为p p p ,表现了婚礼场面的结束。结构图示: 表1 4 2 尾声 团固团 曲式结构( 再现单四部曲式) ( 再现单三部曲式)( 完全再现) 0 l 予l j :a :i l + b + c 连接+ a d+e+d a + a b + b ca + a “l 子c + ed + d e + e 陈述结构 24 + 45 + 51 344 + 428 + 8 8 + 8 8 + 81 7 调性 回:d 7 、t 回:d 7 、r 团固:d 7 、t回:2 终止式 圈:d 7 、,囱:d 7 、r o e 7 1 ,n o 1 ( o n c eu p o nat i m e ) 呈示部是再现单二部曲式( a + 0 :b :i i ) 。 呈示部a 段共八个小节,调性为e 小调。b 段四句d 大调。再现段只再现前面 旬,整个呈示部的旋律是如歌式的。中间部是围绕着一段( c ) 段展开了,主要 通过模进的手法,模进了三段之后最后有八小节的扩充和四个小节的链接,都在 属和弦上开放着,之后是c 段高八度再现,之后加了七个小节的连接,引出再 现部,展开部左手伴奏织体为五度音程,选用斯普林舞曲式的节奏,调性转换频 繁。再现部完全再现。结构图示: 1 0 表1 4 3 团固团 ( 再现单二部曲式)( 三部五部曲式)( 完伞再现) 曲式结构 a + l i :b :l ic 十l i :d 十c : 引子c d + d + d ”( 扩) 连 a + a 7 b + a c 7连 陈述结构 4 + 44 十4288 + 8 + 1 648 囤:r 回:丁囡:t 囹:d 调性固:d 、f 回:d 7 、t 固:r 终止式 囡:d 、t 经过对抒情小品中复三部曲式的乐曲分析,可以得出一下几点: 复三部曲式的呈示部基本上以再现曲式为主,应用最多的是再现单三都曲 式如o e 5 7 ,n o 6 ( h o m e s i c k n e s s ) ,o p 3 8 ,n o 8 ( k a n o n ) ;此外还有再现单四部 曲式如o p 6 2 ,n o 6 ( h o m e - w a r d ) ;并列单三部曲式如o p 5 4 ,n o 5 ( s e h e r t 酌, ) ; 三部五部曲式如o p 5 4 ,n o 3 ( m a r c ho f t h ed w a r f s ) 。 ( 二) 复三部曲式中部基本上也以再现曲式为主,少数有并列曲式。如现在单三 部曲式o e 5 7 ,n o 6 ( h o m e s i c k n e s s ) ,o e 5 4 ,n o 5 ( s c h e r z o ) ;并列单二部曲式 如o p 5 4 ,n o 3 ( m a r c ao ft h ed w a r f s ) ,o p 6 2 ,n o 6 ( h o m e - w a r d ) 。 再现部都使用完全再现的手法。 都是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没有带有插部性中部的复三,这是由于它 的体裁所决定的。 第五节边缘曲式类型的乐曲 抒情小品中有一部分乐曲,因为比例、调性、规模等一系列的变化,从 而产生较为模糊的曲式结构,即边缘曲式。这充分说明,格里格在继承传统曲式 的基础上,敢于突破传统的结构模式,使钢琴小品这一小型体裁,发挥出无穷的 创造力。 o p 3 8 ,n o 4 ( n o r w e g i a nd a n c e ) 此乐曲为单一部曲式,乐曲的各个部分显 现出来是个三部五部曲式的特征i i :a :i l + b + a + b + a ,带有循环原则的特点。 结构图示如下: 表1 5 1 a 曲式结构 l i :a :j | + i | :b 连a :0 4 + 44 + 2 + 4 陈述结构 调性 囡:d 、,围:r 固:d 囡:d 、, 终止式 o e 4 3 ,n o 2 ( s o l i t a r yt r a v e l l e r ) 此首乐曲介于并列单二部曲式与再现单二部 曲式之间。这个乐曲十分有趣,a 段八个小节由模进的两个乐句组成,调性为 b 小调,全终止。b 段十一个小节,两个乐句构成,最关键的地方是b 段最后的 那四个小节,这个四个小节的材料很特殊,是来自a 段第一句。当它是并列单 二部曲式的曲式,哪么b 段第二句停在第九小节的下属和弦上;当它是再现原 则的曲式,则最后四小节再现的a 段第一句。结构图示如下: 表1 5 2 a1 l :b :i i 曲式结构 ( 再现单二部曲式) a + a b + a 陈述结构 4 + 47 + 4 调性终止式固:d ,、f固:s固:0 7 、f a l i :b :i l 曲式结构 ( 并列单二部曲式) a + a b + c ( 扩) 陈述结构 4 + 49 + 2 调性终止式 固:d 7 、r固:8 固:d 、f o e 4 3 ,n o 6 ( t ot h es p r i n g ) 这首乐曲是带有奏鸣原则的再现单三部曲式。 其奏鸣性体现在呈示部a 段材料没有在主调上,最后到再现段a 段回归主调。 a 段共二十小节,由两个乐句构成,开始调性为”f 大调,后结束在。c 大调。b 段 分成两个部分,材料来源来自呈示部基本材料,。f 小调开始,结束于f 大调的 属和弦上,期待着再现段的出现。a 段是动力再现,织体更加流动,音域更宽。 1 2 后有共有九个小节的尾声。结构图示如下: 表1 5 3 引子:a :0 ba 尾声 曲式结构 a + b ( 扩) i + i ia + b ( 扩) 陈述结构 24 + 44 + 4 + 44 + 46 + 84 + 44 + 4 + 49 调性终止 团囹:r囹 团d 9 团:r 式 团:d圈:, o p 4 7 ,n o 4 ( n o r w e g i a nd a n c e ) 此乐曲的本体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 - a :+ b + a7 ) a 段八个小节,是由对比的两个乐句构成,调性为d 大调。b 段新材料, 共八个小节,前四小节是原型,后四小节为前四小节的反复,主调调性。后接两 个小节的连接。a7 段十个小节,第一句再现的a 段第二句,被扩充了两个小节, 第二句再现a 段第一句,原样再现。之后是六个小节的尾声。从上面分析可看 出,乐句的划分呈现出这样的特点:a + bl l :c :0b7 + a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对 称原则的运用。所以此乐曲为带有对称性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图示: 表1 5 3 引予 aba 尾声 曲式结构 a + bi i :c :连 b ( 扩充) + a 陈述结构 4 + 44 + 426 + 46 固:t 持续固:t 持续回:t 持续回:t 持续 调性终止式 d 持续d 持续d 持续d 持续 o p 5 4 ,n o 1 ( s h e p h e r d sb o y ) 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为三部五部曲式( 1 i : a :i i + i i :b + a :0 + 尾声) a 段八个小节,由对比的两个乐旬构成,后反复一 次。b 段根据材料的区别分成两个部分,材料较散,调性频繁转换,不能划分出 具体的结构。再现段原样再现。这首乐曲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尾声部分,十一个 小节的尾声之后,又出现了四个小节的尾之尾,材料是a 段的第一句前几个小 节,彷佛在全曲的最后再来一次再现,达到前后的呼应,这样以来,让此乐曲增 加了循环的意味,具有回旋性。结构图示: 1 3 表1 5 4 0 :a :l ll l :ba 7 :0尾声尾之尾 曲式结构 a + bi + i i 连 a + b i + i i 陈述结构 4 + 44 + 71 04 + 44 + 84 调性终止式囡:d囡:d囡:t 囡:z 第六节小结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格罩格抒情小品的曲式结构特征有 以下几点: 抒情小品曲式结构运用了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循环原则、复合原则、 奏鸣原则、或以两种原则相结合的形式。 抒情小品以小型曲式为主,表现的都是与民族风情、精神有关的个性 化的标题内容,体现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抒情小品一部分曲式结构体现了格里格对传统曲式结构的继承,还有 一部分是在继承传统曲式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自由灵活的处理。 1 4 这一切表现手段都是为了标题内容服务。 第二章基本材料的构思与发展手法 般来说,个性化的基本材料是构成一首乐曲的核心部分,那么研究抒情 小品基本材料的发展手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基本材料与其派生成 分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对抒情小品每首单曲创作特色的认识。 因此本章的研究,是立足于分析一些有特点的乐曲的呈示部分与中间部分中,基 本材料与其派生成分相互关系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呈示部分基本材料与其派生成分相互关系的研究 一、保持材料手法 这种手法在呈示部分基本材料发展中运用较多,常见有重复、变化重复、移 位、变奏等。如: o e l 2 ,n o 1 ( a r i e t t a ) 呈示部分( 乐段) 共十二个小节,基本材料发展如下i : 表2 1 1 222222 呈示部分基下二度移位下二度移位变奏、重复新材料下三度移位 本材料 o e l 2 ,n o 7 ( a l b u m l e a f ) 呈示部分共j k d , 节,基本材料发展如下: 表2 1 2 44 呈示部基本材料重复、变奏 o e 3 8 ,n o 2 ( p o p u l a r m e l o d y ) :垦示部分一共十四小节,基本材料发展如下: 表2 1 3 222422 引子 呈示部分基下三度移位移位、裁截变化重复下二度模进 本材料 o e 4 8 ,n o 3 ( s o l i t a r y 仃a v e l 神呈示部分八个小节( 4 + 4 ) ,基本材料发展如下: 表2 1 4 1 5 44 呈示部分基本材料上三度模进、重复 o p 6 5 ,n o 3 ( m e l a n c h o l y ) 乐曲呈示部分共十- - d , 节( 6 + 6 ) 的结构。基本材料 发展如下: 表2 1 5 6 6 呈示部分基本材料上五度移位 下: o p 6 5 ,n o 5 ( b a l l a d ) 乐曲呈示部分八个小节( 4 + 4 ) 的结构。基本材料发展如 表2 1 6 44 呈示部分基本材料上三度移位、重复 二、变动材料的手法 主要是发展材料与基本材料作对比,常用有溯型发展、裁截、分裂等,如: o p 3 8 ,n o 1 ( v u g g e v i s e ) 呈_ 部分共二十个小节( a + b + c ) ,基本材料发展如下: 表2 1 7 11 1 142235 呈示部重复重复、裁截、上三度新材料裁截新 溯型主部基本 分基本逆行、反向移位、变材料、变发展材料移 材料变奏奏奏位、重复 o p 6 8 ,n o 5 ( a tt h ec r a d l e ) 主呈示部分共八小节( a + b ) 的结构,基本材料发 展如下: 表2 1 8 2222 呈示部分基本材料重复、节奏宽放、变奏逆行、下三度移位下三度移位 1 6 第二节中间部分基本材料与其派生成分相互关系的研究 一、中间部分音乐材料与呈示部分基本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抒情小品中间部分基本材料的发展手法可以分成三种: 1 、引申中段:特点是继承主部的基本材料。 谱例2 2 1 【,一i “呈示部分基本材料刊 a 爿;寸料的移位、节奏紧缅 前面材料的下三度移位 l 彳、f 、一i i ,一、一 c ,一一 ,l一r_ - - j i :d q 一d 。 :竺jfd , , - qjj 二、n o r w e g i a nm e l o d y 1 、o p 1 2 ,n o 5 ( p o p u l a rm e l o d y ) 芝e 手的伴奏织体是采用的固定音型,第一拍 的和弦仍采用五度音程。节奏型变化多样。 谱例4 1 7 2 、o p 1 2 ,n o 6 ( n o r w e g i a nm e l o d y ) j e 部左手伴奏织体是五度持续音,中间部 部织体改变,采用三和弦、两个五度叠置和弦固定节奏型的伴奏。右手节奏型主 要是斯普林舞曲的节奏。 谱例4 1 8f 目u t 1 o , 3 9 t)、jf、 3 、o p 3 8 ,n o 2 ( p o p u l a rm e l o d y ) 伴奏织体以五度音持续音为主,内声部伴有 半夜进行,右手采用斯普林舞曲的节奏型。 滥例419l,lzl1 7u 4 、o p 3 8 ,n o 3 ( n o r w e g i a nm e l o d y ) 钢琴织体采用的是分解琶音的形式,非常 流畅、一气呵成的感觉。 谱例4 1 1 0 、。土i 么ii 寸 “p 一 。 _j 5 、o p 4 7 ,n o 3 ( m e l o d y ) 钢琴织体采用固定的节奏型,乐曲通篇都是切分的节 奏,这种手法的运用使乐曲更集中,情绪更激烈。 谱例4 1 1 1 三、w a l t z 此类乐曲的钢琴织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固定的节奏型,多采用和弦的分解 形式。抒情小品中共有四首,格里格在创作时,并没有一味的采用相同的伴 ,i)l,f, ii、,、-j弋 奏织体,而是做了微微的变动,所以使得无首圆舞曲风格不同,没有雷同的感觉。 o p 1 2 ,n o 2 ( w a l t z ) 与o e 3 8 ,n o 7 ( w a l t ) 织体类似,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 谱例4 1 1 2 :冀lkbbk 7 一 i-i il l ;善霉霉 l l lllii ,1_eii-il , 。 ,ilil i 1 o p 4 7 ,n o 1 ( w a l t z ) 织体虽然也是分解和弦的形式,但是跟前两首有点不同, 是这样的: 谱例4 1 1 3 o p 6 8 ,n o 6 ( w a l t z ) 织体也有改变,变成这样的: 谱例4 1 1 4 四、l u l l a b y ( 摇篮曲类) o p 3 8 ,n o 1 ( b e r c e u s e ) 这首乐曲的钢琴织体与标题紧密联系,左手的伴奏织 体紧紧配合旋律像是在模仿婴儿的摇篮,摇摆不定的感觉。生动的音乐形象,是 由这样的钢琴织体表现出来: 谱例4 1 1 5 o p 6 8 ,n o 5 ( a tt h ec r a d l e ) 这首乐曲的钢琴织体与前一首不太相同。主部的 4 l 织体主要是主持读音上方伴有级进的音阶式的,像是摇篮小幅度的摇摆。中间部 织体改成自上而下的和弦分解,意味着摇篮晃动增加: 谱例4 1 1 6 第二节不同体裁乐曲的织体研究 不同标题乐曲的织体研究,主要根据织体类型的不同进行归纳分析。 一、音型化织体 这一类织体主要的特点是节奏固定且循环出现。主要是为了配合一些特定内 容的音乐。 o e 5 4 , n o 3 ( m a r c ho ft h ed w a r f s ) 这首乐曲的织体如下,这种织体贯穿了全 曲。格里格用这样的织体表现了侏儒的行进步伐,并且带有诙谐的感觉。 谱例l y4 2 1旧u 叶1 立 目o 4 2 o p 5 4 ,n o 6 ( b e l lr i n g i n g ) 作曲家用这样的织体来模仿钟表秒针滴答滴答的声 谱例4 2 2 秽 。 矿一一 , 一 o p 6 2 ,n o 4 ( b r o o k l e t ) 这样的织体贯穿全曲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小溪流淌的 il、,l,、 意境。 谱例4 2 3 i 4 ,一r 一 一二 ,一r 一 2 n ,- ik 氏”* 9,f 严i fdr专 v i i _ - 一 i _ r - b1 r ,il 、i1 ik。 ,1 1 ,- ijjjj 7, 士 矗 t jm 、 。卜 一再 f 、币 ,手# i i 冀i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房按揭购房合同
- 吊装运输服务合同
- 砂石采购合同
- 建筑施工分包三方合同
- 工程安全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木工分包合同
- 手房买卖定金合同书
- 香港的劳务合同
- 病情合同协议
- 融资协议合同
- 2025-2030中国律师事务所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代生孩子合同标准文本
- 中职生对口升学模拟考试医学类专业课综合试卷
- 2025年小学时事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特殊教育与随班就读
- 旋流风口RA-N3选型计算表格
- 《VB程序结构基础》课件教程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地理(湖北卷)
- 沙塘湾二级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