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重点难点.doc_第1页
流行病学重点难点.doc_第2页
流行病学重点难点.doc_第3页
流行病学重点难点.doc_第4页
流行病学重点难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疾病病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定义包含的四个基本点:研究的对象是人群;不仅研究疾病,也研究健康相关问题;着重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是为控制、消灭疾病和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1)描述性研究;2)分析性研究;前两个为观察性研究3)试验性研究;4)理论性研究。4.DME:临床科研的设计、衡量、评价称为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5.流行病学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预防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1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2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3患病率=某观察期一定人群中出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4发病率、患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主要因素。如果在相当长时期内发病率、病程和患病率都相当稳定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的分子是新旧病例数,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病例数;患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发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患病率用于现况调查,发病率用于分析性研究。5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K5在某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续发病例,或二代病例。6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流行和大流行。7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出生队列分析。8疾病的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9移民流行病学原则:若某病发生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住国(地区)人群不同,而接近移居国(地区)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若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则移民人群与原住国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近似,而不同于移民国当地人群。10.死亡率:某期间内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的特点: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需要收集大量的原始资料,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属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其暴露因素的分配不是随机的,暴露与结局关系的因果推断无法确定,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2描述性研究类型现况研究历史资料分析: 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筛检纵向研究: 随访研究 疾病监测 出生队列分析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单位,收集资料研究)3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原理)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某一特定人群在特定时点的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暴露情况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关系的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4现况研究的特点: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具有明确的时点或时期概念;分析和评价指标一般为患病率;定期重复进行的现况研究也可获得二次调查间隔期间某病的发病率;在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上受到限制。5研究类型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6普查的优缺点优点研究对象确定简单,为某一特定人群的全体成员;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强;普及医学知识,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便于开展普治。缺点普查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诊断可能不够准确;仪器等设备及人以等不足会影响检查的速度与精确性;不适用于患病率低、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普查的费用往往较大。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省时间、省人力、省物力和由于调查范围小使工作易于做得细致的优点。 缺点: 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对于变异过大的材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则不适合用抽样调查;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也不适合抽样调查。8现况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患病率指标。9现况研究的优缺点:优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缺点: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第四章 队列研究1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研究的特征或行为。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 2队列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组,由因及果的研究,对暴露与疾病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较高。(前瞻性,历史性,双向性队列研究)3 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比值,说明是的多少倍。 RRIe / Io,RR=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差别,暴露与疾病无关;RR1,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说明暴露可增加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该暴露因素为危险因素;RR1,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低于非暴露组,说明暴露组对于疾病的发生起阻止作用,可减少疾病的危险性,该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4归因危险度(AR)也称归因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减去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余数,说明完全由暴露因素引发的危险度。ARIeIo5 RR与AR在意义与用途上的区别:RR是相互比较的两组人群某事件发生频率的比值,反映的是疾病与病因的关系;AR说明在暴露者中,单纯由于暴露引起或降低该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的大小,AR可反映发病的危险性可特异地归因于该暴露因素的程度,在疾病的预防和宣传上更有意义。6偏倚bias:从研究设计、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偏倚。选择偏倚(常见失访偏倚)、信息偏倚(主要是错分偏倚)、混杂偏倚。7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研究结论说服力强。2可充分而直接地分析研究因素的作用。3适用于罕见因素的研究。4偏倚较小。5.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缺点:1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失访偏倚较大。3研究耗时间、费人力、开支大。4研究设计要求严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也较大。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属观察性分析研究2有单独设立的对照3研究方向由果到因的回顾性研究。2匹配又称配比,是指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使对照和病例在某些特征或因素上保持一致,这些因素被称为匹配因素。其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匹配可分为成组(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3匹配法注意事项: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病因不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 匹配过度。4对照的选择原则: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5比值比(OR):又称比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OR=ad/bc 与RR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前提条件: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则OR值就很接近甚至等于RR值。8、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选择偏倚:由于不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或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有问题或有缺陷,使入选的研究对象有缺陷,使入选的研究对象和未选入者在研究有关的特征上有差异,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产生差异。9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还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调查等;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局限性: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选择偏倚难以避免;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差;存在回忆偏倚;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1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或研究因素;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随机分组。2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种。3选择研究对象: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选择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群,避免选择试验对其有害的人群,选择依从性比较好的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4依从性:研究对象能服从试验设计安排,并能坚持配合到底。5设立对照方式:标准对照,安慰剂对照,交叉对照 ,空白对照,自身对照。6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盲法原则。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相同点 :1. 都属于前瞻性研究。 2两者都可以用来验证病因假设。3两者都要求除研究因素(队列研究称为暴露因素,实验研究称为干预措施)以外,其他因素在两组间有可比性 。不同点 :1流行病学实验是实验研究,队列研究是观察性研究 2流行病学实验有干预措施,队列研究则无。 3流行病学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队列研究的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是按研究对象是否暴露在某种因素或是否具有某种特征来进行分组。 4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8盲法观察:单盲:即受试对象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双盲:即研究观察者和受试对象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过程。其好处:较少信息偏倚。9评价实验效应的主要指标: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生存率、绝对危险降低率、相对危险降低率、需要治疗人数。第十三章 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1金标准:以一个当前公认最好的、准确性相对最高的、可靠的诊断方法作为比较的标准,即金标准。2诊断试验的评价: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是指诊断试验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即正确判定研究对象有病或无病的能力。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约登指数。可靠性:是指相同条件下同一诊断试验对相同人群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灵敏度(敏感度或真阳性率):a/(a+c)。是指诊断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患者的百分率。灵敏度反映诊断试验正确判断患者的能力。其值愈大,则漏诊的可能性愈小。特异度(真阴性率):d/(b+d)是指诊断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特异度反映该诊断试验能正确排除息某病的能力。其值愈大,则误诊的可能性愈小。漏诊率(假阴性率):c/(a+c)误诊率(假阳性率):b/(b+d)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约登指数表示诊断试验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约登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约登指数越大,真实性越大。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又称重复性。4 诊断试验的收益评价:预测值:通过试验的结果来推测受试者患或不患某病的概率。阳性预测值,指筛检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a / (ab)4 Q 4阴性预测值,指筛检阴性者中真正为非患者的可能性。d / (cd)当人群患病率一定时,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就越高;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就越高。当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一定时,受试人群的患病率越低,阳性预测值越差,阴性预测值越高。学博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则阴性预测值下降。阳性预测值随现患率(患病率)的增加而升高。医友会6 j* +约登指数:即正确指数。约登指数越大,真实性越大。5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选择或改变诊断标准,联合使用指标(串联或并联)串联试验:用一系列筛检试验,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