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评估 作为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评 估就成为对学院进行宏观管理、检查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衡量学院人才 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以关注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对大学二级 学院教学评估这一质量的保障手段,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大学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作为强化宏观控制和促进自我改 善的全方位评估,在评估中应引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三个 积极性,使学院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实旌二级学院教学评估中必 须遵循理念先行、抓住关键、重在导向、突出特色、易于操作、责权利统 一的基本原则以保障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评估方案是实施二级学院教学 评估的依据,指标体系是评估方案的核心,要以做到重视对办学思想、理 念的考察,准确把握关键评估指标,体现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便于评估 实践的运作,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为衡量优化指标体系的要点,并重视评 估后的改革建设。 大学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相关材 料的比较、问卷调查、访谈及参与评估实践,结合目前二级学院教学评估 指标体系需完善之处,提出修订现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增订反映不同 科类学科差异的评估指标;增加反映学生满意度的评估指标;加强社会评 价的内容和权重。并针对二级学院教学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 类指导,突出特色;健全校、院评估机构;对教、学、管分别提出评估要 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采集评估信息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反馈回路等建 议,以期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工作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学,二级学院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评估指标体系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a b s t r a c t q 嘶i sa k e y t o l l i g b 钟删o na 1 1 d t e a c 陆唱q u a l i 够i s 吐l es o m a n d 硷l ho f m e 缸蚍o f 陋曲删溉a s 岫r n e a n s o f 蝴嘲卿l 瓯 私s e 豁j i l gi sm ei i i l p o 渤mg u 蹦m t e eo f 蛐乒咖e d u c 删搬她q u a l 姆 w i t l lt l l e 脚。石0 瑚ir e 南衄so f 王l i 曲艘刨h l c 撕0 ns a 血l 他i nc l l i 】噱锄dt h e i m p l 酬n e 删a d o no ft v v ol e 、r e l 3o f 小 e r s i 妒s d m lm 舡擒蓼m e n tm 跃蚁,1 1 1 e t e a c h i i l g a 鼬s 锄饥to fl l l cs c l 娜l l e v e lb e 嗍嘲啦胁tm e 黜姗 p m c e e d i l l g 稍i t lm a c _ n 捌g e m 印t ,c h c :c l d i l g 也et e :捌 l i l 玛q u a l i t y 锄d e 任沁硒g 证瑚i v e r s 畸m 柚a g 删w e i g 陆玛m eq u a l 蚵o f t a l e t e dp 嘲l 位l i i l i r 强t h e m 如,r e g 宕| r d i l l g m es c h 0 0 1 1 e v e l t e a c l l i l 唱躯s s n l e l l t o f u 1 1 i v e 鹉时私n l eq u a l _ i l y 鲫怵慨m e a l l s ,t h i s 懒i sl l a s 训o do m o n 位 d i 刚s s i o n 缸哪仕l e 鼬ls i d e so f 岫锄d p r a c t i c eb y 跳删o n t 0 t e a c m l l g q 嘶 1 1 l c 0 蒯c a l 愆鲫c l lo fs c 1 0 0 “e v e lt e a c l l i n ga s 辩s 锄1 e n t 证吐l e 班小嘲嘶; a st 圮删坷r e c 6 0 n a l 筠豁m e n to fs t r e 珥啦蛾血gm a c c 嘶l 甜l d 弘n 她s e l 硝m p i o 、嘲m 峨i ts h m d di 1 1 呶山c e t 量l e m 明矩掰m n ti d e ao f p c 叩l e 虹r 啦到阻y 蔷叫靶t i 她p i e c 髂斌铡l 量1 璐i a ;自m 锄d 岫恤s c t l 0 0 ii 咖 p o s i 吐v ec y c k o f s e i f 觑e 1 0 p m e 吐h l l ep r l o c e 鼹o f 曲p k 釉e 嘶i 毽m es e c d l e v e lt e 耐l i n g 韬黯m e n t ,m u s tf b u a w 跚槐b 船i cp 豳c i p l e s 鼬m ei d e ag 曲 1 9 a i 屺a do f m e s t ,c a 把i l i l 1 9 也ek e y 鳓g 曲瞰越_ t e 】溉q 燃她蛾 戚晌go f 豫秘蟠呦,r i 出鲫d 蝴s 0 觞t o s 眦m es r r l 砌 已b v e l o l m l e n t o fn l e 豁黯m 钮t _ t h e 嬲辎i n gs c h 鲫【l e i sn l eb a s i so f 谊l 讲e m e n t 吨她蛐g 橱删0 f 雠s c h 谳删t l l e 鹕e 咄s y s 觚i s m e c 0 憾o f 豁s e s s i i l gs c h 朗h 删di l i :v e s t i g 眦l h em 伽g i 姑“a r l di d e 龉o f r u r l 血唱as c h 0 0 l ,a c 眺l yg m s p t l l e k e y 舔s e s s i n gn 叫n ,r e f h e c t m e r e l a u i i 踟e n to fe d u 蒯0 r i a l 搬她l a w s oa s 协s i l n p l 毋吐砖0 p 嘲。o f a s s e s s m 钮tp 删c e ,h d pt 0f o nm em a i l lp 0 衲协w i l i c hw e i 曲也e0 p 血n u m n 伽ls y s 伦ma c c 0 柑i n gt 0m e 吐脚删s t i co fr u 咖- i i l gas c h 0 0 l 鲫dp a y a t t e r 正o i lt 0 吐l er e f b r mc o n 蛐n i c t i o na f b e ra s 辩s s i n g p i a c f i c er e s r c ho f s c h o o l - l e v e lt e a c i l i i 唱嬲s 锄tm u n i v e r s 时t h m u g h 血e 卸a l y s i so f d o c u i n 觑昭,r e l c v 矗mc o m p a i i s 0 坞q u e s t i o r i l l a j r ei 1 1 _ v e 或i g 丽o n a r l d c o n s i d 痂gt h e 洫s u 伍c i e n tp l a c eo f 也en 1 啪ls y s t e m o fm s t i 枷o n - l e v e l l i 塑主兰垡堡苎 塑矍 t e 灿ga s s e s 锄僦协砌v e f s i 劬t 1 1 i s 幽i sp u t 缸毗u l dd l es u g g e s d o no f r e v i s i l l g 山ec u 玳舡t 髂s e s s i n gn o ms y 她n :a d d i n gm e a s s e s s i i 姆n o n n sw m c h r e n e c tt h ed i 虑玳m c eo fd i 任b r e n tb r m l c l l i n go f l e a m i i 坞,a d d i n gt l l ea s 辩s s i n g m ) m 弧w k c hr e n e c ts 臼埘:t s s a d s f a c t i o 坞s 嘲l 蜘i i l gt 1 1 ec o r 咖t 蚰d w e i g h t o fs o c i a la s 鞠豁m 髓mc 0 1 m t e 血1 9m e 础l e i 】【l s 嘲s d n gh t h ew o 呔o ft h e t e a c l l i 】呜舔s s m e n to f m e c o n dl e v e is c h ) o l s ,i th 雏p f 口p o s e ds u c h 蛳印sa s g u i d i l 冯t od i l tt y p e s a n d s 缸髂s i n g t h e c h 蹦捌崩s t i c ,i i i l p v i n g m e 啪i v c 稿时锄d 山e s c :h o o la p p m i s a l a g 目l c y p r o p o s 如g 仕屺a s s s m gr e q i 】e s t st 0 t e a c l i r 】l e a r n i r 培m l d 缸蛐鼬e d n m l l y m a :k i n gu s e o f m eb t e m e tt oc o l l e c t a s 眦糠i 1 1 :f o l m 她s e 咄 1 9u pp e 蠊娥融到豫c k 咖,s o 衄d o 鹪g o o dt 0 d l e p 耐面血堰o f t e a c l l i n ga s s e 豁m e n tw o 永抽t l l e 辩c o n dl e v e ls c h 0 0 l s 衄y w a r d s :u 商v e r s 咄恤搬蛐锻燃s m 饥t o f m es e c o n d1 e v e is c l l c h d l , 蛐q u a l 吼蛾s c h e m e ,嘁d 咖s y s t e l n i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邑在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 作者签名: 塑羔日期:丝年上月盟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 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毯聋导师签碰考周期:盟年丘月上日 1| 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引言 自2 0 世纪7 0 年代起,世界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 问题也随之成为评估高等教育是否取得成功的第一关键因素,并且日益成为各 国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焦点。而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 要手段。因此。对高等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界、实践者 们热衷的研究、探索领域。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工程。根据全国教育“十五”规 划,我国高等教育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高等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 遵循教育规律外,还要以保证质量、提高质量为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我 们的高等教育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保 证并扩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在高等教育各个层次上开展针对高等院 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已显得十分必要。以评估为手段,促进高校的发展和 改革,提高大学内部的管理质量和水平,使各个高校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成 为实现质量与数量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可喜的是,我国在上述问题上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由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和开展教育改革的需要,一些高等院校开始研 究高等教育评估问题。1 9 8 3 年,原教育部召开高教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对重点 院校进行评议。1 9 8 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高等 学校教育评估在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1 9 8 7 年6 月至1 9 8 9 年,全国 8 0 多所高等工科院校开展了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三个层次 的评估试点工作。1 9 9 0 年1 0 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 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开始走向规范化。1 9 9 3 年原国家教 委决定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1 9 9 8 年5 月,教育部成立了“普 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1 9 9 9 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 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 组织的评估。”从1 9 9 4 年起,到目前为止,教育部以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 机性评估和水平评估等四种形式,对2 5 4 所大学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高等教育评估的核心应是抓教学工作的评估,教学评估是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主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许多大学主动 调整院系结构,推行学院制,确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结构。相应地,学院教 学评估也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步骤。因此,高校内部教学 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评估应立足于对二级学院的教学评估上。纵观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关于高等教育 评估的研究历程,我们发现对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评 估的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方面。或者是对高等学校的整体评估上。 较少涉及到二级学院的教学评估,这项研究的时间较短,尚处于“初级阶段”, 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解决。而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理论进一步所要研究的实践课 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评估自身的发 展所提出来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调 查研究,并结合中南大学开展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活动,把“大学二 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希冀在这方 面有所拓展、有所贡献。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1 1 提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的出发点 2 0 世纪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以来,随着教育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不断 提高,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日益增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世 界高等教育逐步从英才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 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还必须是质量的提高。现代发展观认为,只有数量的发展 和质量的发展相协调,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理念也适用于高等教育。因此,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等教育质量日益成为各国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公众 普遍关心的焦点。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应运而生。 原先在欧美国家企业界盛行一时的“全砸质量管理”( t o t a lq u a l i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 的理念与方式便被移植到教育界并被普遍运用起来。各国高等院 校纷纷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 这个命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识。高质量的教育是通过培 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检验标准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来保障。 离开教学的高质量来谈教育的高质量,这样的高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透视现代发展观和世界各国的质量保障理念,其着力点主要是锁定在教学 质量的保障上。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点也放在教学领域,围绕这一重点, 各国都重视用教育评估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并结合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确立了 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一是评估主体多元化,辐射到与高教界发生联 系的社会各方。具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专门职业团体、行业协会及其法定 组织、大学自身及大学集体组织等。二是内部的质量控制与外部的质量评估相 结合,以“外”促“内”。三是评估结果与办学经费挂钩,使高校能在政府的 推力下、市场的引力和社会的压力下自觉地担负起质量保障的责任。0 3 如英国 的多元评估机制,英国具有大学自治和重视质量的传统,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 障呈现出明显的多元保证特征。其多元评估主要包括大学内部、高等教育质量 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以及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与保障。法国 高等教育管理有中央集权和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特点,以国家评估委员会为主, 大学内部设立校评估委员会,对外配合国家评估委员会工作;对内开展自评, 包括院系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评估、学生成绩评估等。而荷兰模式 是校外评估型,其主要特点是:评估体系由非官方的荷兰大学牵头,各大学集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参加运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 自评和校访检查为基础。o ,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由院校鉴定与专业鉴定制度、州 一级的院校许可与评议制度和院校内部评价制度构成。“1 高校内部评估是美国 高等教育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评估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它是随着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重视而迅速发展的。美国高校 内部评估方式多样化,本科教学是美国政府、公众和高校对高等教育质量关心 的重点,重视教学评价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重要特点。许多高校自觉 建立或完善了教师或教学评估机制,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特 别在改进和提高质爨思想的指导下更加注重评估的形成性功能,强调通过评估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高。1 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 时代”。确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如果其质量不能得到社 会自辱基本认可,高等学校“所授予酶资格藕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 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就表明,置身于大众化、国际化际 遇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高等学校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它不仅关系到高等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败以及社会的稳定, 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兴衰。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 育永恒的主题,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嗍 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 提高是一对矛盾。我国自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之后,高等教育获得了快 速的发展,尤其是自1 9 9 9 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在推 动我国即将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同时,也使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全面紧张, 高等教育质量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呈下滑趋势,便是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如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日益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 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既受到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影响,又是自身高 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除应继续解决好 投入、观念、体制诸宏观问题外,继续解决好高校内部救学管理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而教学评估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起着 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就成了 历史的必然选择,对教学评估体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这种必要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校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学校 质量得不到保证和提高,学校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功能得不到发挥,它将逐 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二是满足教育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高质量教育的心理诉求,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是当前学生需要自己负担的费用越来越多,“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 压力迫使学生必须选择和获得更加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等学校来获得更多的知 识。他们自然而然地追求所获得满意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希望自己所付 出的学费能得到应有的收获,他们会开始理性的判断、选择院校,并对教学质 量提出更高的要求。”“1 由于这两个方面都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这就客观 地要求我们必须将教学评估的出发点锁定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1 2 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未来发展重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和开展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些高等院校开始研究高等教育评估问题,并在某些教育活动中开展了评估工 作。1 9 8 3 年,原教育部召开高教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对重点院校进行评议,此 后,高等学校中的教育评估活动开始活跃起来。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在全国有组 织、有计划开展,则是在1 9 8 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 后。在决定中,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这个概念, 阐明了评估的目的、组织和要求,指明了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在我国 开展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方向,提高了对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认识,推动 了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广泛地开展。 为了有计划地、有效组织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实践,1 9 8 5 年1 1 月,原国家教 委在镜泊湖举办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问题专题讨论会”,根据会议研讨的成果 布置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试点工作。于是1 9 8 7 年6 月至1 9 8 9 年,全国8 0 多所 高等工科院校开展了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三个层次的评估 试点工作,为开展高等工科院校进行教育评估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1 9 9 0 年1 0 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条例,对 高等教育评估的性质、任务、目的、指导思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开始走向规范化。高等院校评估也由普通工科高校发展到各 科类的普通高校。但一段时期内,普通高校的教育评估实践虽然分为综合评估 和专项评估两大类,但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上。一些 单项评估也名目繁多,教学中心的地位和教学评估的地位不甚突出,这种状况 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从1 9 9 3 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重点酝 酿高校教学工作评估问题,决定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一方 面组织专家研讨和制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另一方面,先 由各省省级教学主管部门组织属地高校的教学评估工作试点。在研究和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明确评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评估,评估工作的方针是促改革、促建设、促管理,重在建设。评估工作的目 的是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增加教育投入; 促进高等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 平,逐步建立和完普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 益。1 9 9 8 年5 月,教育部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 会”。1 9 9 9 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 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从1 9 9 4 年起,到目前为止, 教育部以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评估和水平评估等四种形式,对2 5 4 所 大学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o 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已经形成 制度,对教育质量的提高起了重大的保障作用。 1 3 体制改革:院级教学评估的突破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在一定范围 和程度上得到了转变,高等学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国家 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展教学评估是 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宏观监控的有效机制和重要手段。 1 9 8 5 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系 统的教育评价与监督制度”,“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界定 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 重点支持,办的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提到了重要 的议事日程。因此,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 求,是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高 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的重大措旋。在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了较大幅度的 扩大后,积极而又慎重地开展教育评估是促进各级各类高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它对促进高校的建设和 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时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政府、社会对学 校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以及学校对自己办学水平的整体评估上。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合并,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秣的融 合,大学内部的行政组织与学术管理系统的结构也处在调整之中。为了适应这 种发展,许多大学主动调整院系结构。推行学院制,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 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其管理、教学、科研出现了相对独立性,从某些 方面来说,有关大学的二级学院已相当于学校的组织和功能,如仍依靠学校的 一级教学管理,已经显得不适应了,加强学院一级教学管理的研究成了势所必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院级教学评估就成为落实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并对学院进行宏观管理、检 查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衡量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1 4 评估实践:院级教学评估的标准点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设置了二级学院的大学进行了院级教学评估的实践, 把实施院级教学评估作为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性保障环节,取得了一些有 价值的经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供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决策信息以及改进教 学管理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评估实践主要是采用对校级进行教 学评估的模式,各科类的二级学院的评估指标体系趋向一致,由学校教学主管 部门自上而下地进行的。这种评估思路和运行机制,缺乏对院级教学评估的特 质及其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忽略了不同科类学院在教学上的不同特点和不同 要求,院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教研室( 研究室) 以及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地对 本院教学状况进行评估的积极性不高,评估往往处于他动状况。因此,对评估 发现的问题一般都上交给学校,自主地采取改善管理、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的 措施积极性不高。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学评估工作的方针和意义。因此t 深入研究院级教学评估问题成了教学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一项新任务。 学院是大学的教学管理主体。实施院级教学评估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内部 保障的基础,是教学评估的核心工作。学校教学评估的信度和效果,都是以扎 实的院级教学评估为依据的。由于以不同学科为载体的学院,其学科性质、教 学特点、实施条件、教学活动、学生的素质诉求等方面不完全相同,理、工、 文、管、医学院的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加强院级 教学评估,将自评的主体放在学院一级,并充分考虑各类学院的教学特色才能 达到院级教学评估的目的。这是我们研究院级教学评估的认识起点。 斯塔弗尔比姆强调:“评估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p r o v e ) ,而是为了 改进( i m p r o v e ) 。”0 3 这里的“改进”主要是两个提高,一个是提高教育质量, 一个是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办学水平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 质量关键是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教育机构,院( 系) 则是这个任务的直接 承担者。办学水平的核心是学科教育水平,学科则是以院( 系) 为组织形式的 学术集体,唯有高水平的学科群体才能体现学校的高水平办学。从评估目的而 言,院级教学评估应该是学校教学评估的重点。 扎实的院级教学评估首先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决策和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信 息,直接有效地改进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它还为学 校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使学校决策层及时、客观地了解学院的教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级学院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工作状态,便于找出问题,采取对策,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管理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民主化、科学化 实现的程度,除管理者的意识因素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管理者客观地、 真实地掌握基层的信息量有关。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对教育的 运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搜集大量的信息,建立起有效 的信息系统,进行多层次的系统分析,并将静态和动态、定性与定量恰当的结 合起来。这就有益于这个信息系统的建立,从而保证教学改革的建设的判断和 决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上。 教学评估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学校和社 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学院进行的,学院能较明确地了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 求的适应程度,也较直接地了解大学生在成才上的优势和不足。扎实开展院级 教学评估,对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社 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院级教学评估还有利于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院级教学评估的深入 开展,必然使学院对所在单位的教师和干部的工作状态了如指掌,奖励什么, 如何防止偏差,应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针对性强,效果必然甚佳。而且有利 于各个学院在比较、竞争中增加压力、动力和活力,推动各个学院更快的发展。 以评估结果为重要依据,建立教学管理工作动力机制,将奖励和扶持力度挂钩 使高校教学窀擎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 3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2 1 管理重心下移:实施院级教学评估的动因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层次越少,管理的效果就越好。现代管理学关于管 理幅度的理论认为:一位上级管理者一般以直接领导5 8 个下级为宜,超过 1 0 个以上就难以协调和把握。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随着办学规模 的不断扩大,学科专业门类的不断增加,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都大幅度增加。 传统的纵向控制型组织结构明显捉襟见肘,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因为随着组织 层次的增多,信息反馈及命令传达必须经过的中间环节也越来越多,其结果就 是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足或失真,命令执行的力度明显削弱。这时若仍采用纵 向控制型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学内部管理趋向综合化、多元化,规模 也成倍扩大,管理跨度增大。如果仍然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学校的管理效率 必然低下。只有校领导直接管理的对象减少,幅度减小,才能保证学校管理效 能的倍增。如果权力依旧过多地集中在学校一级,学校职能部门管的过多,容 易忽视学院的管理功效和办学积极性,造成管理失效。在保持学校稳定的前提 下,扩大学院自主权可以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实现管理层次和管 理幅度的优化。川”3 “传统金字塔式结构模式向扁平式网络状结构模式的转变, 使得管理组织变得更加灵活,对各种干扰能够保持高度弹性,能迅速乖j 用其资 源和能力敏捷地适应所处环境的各种变化。”“ 因此,高等学校管理必须将权力重心下移,建立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以加 强同一结构层次横向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基层各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独立处理自 身事务的权力,这就使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成为了高校的必然选择。 “学院制是大学在开展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中采 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兴起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和人 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实行学院制,可减少校长的直接指挥工作量和缩小管理幅 度,有利于校级领导的管理和协调,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及边缘学 科的产生和发展。”“实行学院制的宗旨是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学效益,增强办学活九。理解学院的科学内涵是正确进行学院管理职能定位的 前提。学院制改革在管理关系上体现便是管理重心的下移,学院成为学校管理 的主体。而学校对学院的管理也由过程管理为主转为目标管理为主。 在学院自主权扩大之后,不但有如何决策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正确行使 9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自主权的问题,即自我约束的问题。扩大学院自主权后如不能很好解决自我约 束问题。有可能适得其反。过去,在放权和收权的问题上,存在着“一放就乱, 一管就死”的弊病,造成放也不是,收也不是的两难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可以通过政策的制订、经费 的投入和评估等手段来实现。因此,加强院级教学评估有助于其自我约束机制 的建立。 学i 完作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和教学与管理的主体,其教学状态、管理水 平和教学质量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志。加强对院级教学进行评 估,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 国外高校的经验表明,只有从大学组织层次上对教育质量予以关注,并加 强对其领导,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学校的质量评估涉及到与教学有关的所 有活动。其管理的重心在基层。“”从管理上说,真正能把握质量的,对质量的 提高最有发言权的是教学的直接组织单位、部门。院级教学工作是一所高校教 学翌作惑伸媲划和措施饷最终藩蜜。嘣图缔坝舶的瞧:榭方案的错订、组织、 落实等以及落实的效果、效果的掌握,教学工作的运作情况都是在院一级只 有学院才能充分了解教学工作及管理的落实情况。学校对学院的评估是以学院 的自评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内部教学评估应该立足于对学院的教学评估上。 2 2 。高等毅青价值:。弊定院缎教学谭估概辅勺依据 价值,是反映价值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 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 或关系的表现就称“价值”。“”简言之,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 定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高等教育 价值在高等教育相关主体意识上的反映。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对高薜教育实践的 作用体现在目标过程结果评价的各个环节中。m 1 客体的存在晨性及其 变化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程度如何,就涉及蓟价值评价。“评价。是一定 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盼现实结果或可能结果的茇映。”“时 “评估是对一种活动、目的、计划的价值作出判定的过程。川”1 教育评估就 是对教育活动价值判断的过程。在教育界。尤其邈在西方,人们顿向予把以客 观的方法( 比如瓣验的方法) 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称为钾捷:而把对学生个体以 外其他复杂性程度更高的评价称为评估。1 9 8 1 年,由代表着美国十二个与教育 评估有关组织的十七名成员在对教育评估下定义时,指出评估乃是“对教育日 i o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标及它们价值的判断的系统调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这就指出了 评估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活 动。因此,它是关于对象的一种较为深刻的,对于它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的价值判断过程。“”“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效 果的价值,根据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效果,通过教育评价,促进教育向理想目标 逼近。“ 我国学者多认为高等教育评估是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高等) 教育评估是: “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啪对 教育活动现实的( 或已经取得的) 或潜在的( 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 价 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川2 ”“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教育信 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到“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 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绩效, 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王冀生提出,教学评估是教育评估活动的一个子系统,与教育评估相互联 系而又有区别。教育评估以包括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为其评 估对象:教学评估则仅以教学活动及其效果为其评估对象。教育评佶比较注重 从宏观上协调教育活动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能否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评估标准;而教学评估则比较侧重学校内部的微观教学活动,注重改进教 学活动本身,以协调学生的原有基础与国家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 教学评估既在教育评估的宏观指导下进行,又是教育评估的核心和基础。对教 师、学生、中间媒介的评信是构成教学评估活动的基本单元。3 可以说,对高等教育价值的把握,是界定院级教学评估概念的依据。现有 的“评估”概念已经昭示出评估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院级教学评 估就是以学院为评估对象,依据评估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技术与手段,通过 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学院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就等各项工作状 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 3 高等教育本质:把握院级教学评估目标的航舵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是事物比较深刻、一 贯、稳定的方面。“”高等教育的本质由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这种特殊矛盾 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这 种矛盾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并起决定作用。可以认为,高等教育活动过程 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都是为了缩小乃至最后消除“要求”和“现实”之间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要从“要求”和“现实”两方面着手。高等教育 一方面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1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州拥因此,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 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全部工作 的重心。 2 1 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 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代表,也是高等学校 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大势所趋,又 是内部管理所必需。 高等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开展 院级教学评估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各学院把握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导向 作用,科学制订适合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 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内部评估,即学校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自我评估,是 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普通高 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 育质量,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o ” 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搞好院级教 学工作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作为强化宏观控制和促进 自我改善并重的全方位评估,院级教学评估就是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检查、 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偏离质量目标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 2 4 系统优化:制定院级教学评估方案的追求 系统整体优化律认为,系统优化的条件是:当系统诸壹昏索、诸屡决问的相 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趋于有序时,系统整体的质和功能将大于或优于系统部分的 质的总和与功能总和,那么系统在自组织、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韵过程中, 通过与环境的质量、能量、信息的交换,会朝着熵减少和霄寄程度提高的方向运 动和发展,并逐步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佳状态。9 1 而从系统等衡理论来看,一个系统的整体状态或功能的如何? 决定于组成这 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因素的状态或功能的好坏。按照整体对每一个子系统或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理论支撑 因素所要求的必须具备的标准来衡量,如果在一定条件下,每个子系统或因素实 际达到的标准率是均衡的那么在这个条件下,系统整体功能最优。 院级教学评估也是个大系统,需要有个优化的评估方案做依据。一个优化 的教学评估方案,其构成成分应该是完备的,能包罗对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 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各质量管理要素,其指标体系中的制度、职责、 规范等,均应是明确、全面的。一个全面的院级教学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学院 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评估指标体系一定要体现系 统的优化组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质量控制进程,合理地选择评 估指标体系的要素,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以形成有效 的教学评估体系。使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量的完成。 学院的教学及管理水平是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院级教学评 估过程中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和要 素关系,使评估体系能包括对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有 效控制的各质量保证成分,并确保这些成分的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院级 教学评估的实质就是通过系统控制实现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教 学评估体系构建和实施中,要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使学院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来展开。 为实现系统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的选取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首先,要 强化主要目标意识,高校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在制定评 估指标时,要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准则。其次,要坚 持调动三个积极性,为提高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整体目标做贡献。第三,要落 实管理,从校到院,责任明确,职权分明,确保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教学评 估不光要评估教学组织单位的管理组织水平如何,还要评估作为教学实践单位 的教师的水平以及课程评估、各专业的教学科研情况和组织发展水平等,以及 教学条件、环境的建设等也都是评估要考虑的因素。这些都是教学质量水平高 低的制约因素,是一系列的评估对象。只有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教学工作的情 况,并反映教学目标本质属性和特征,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 2 5 以人为本:评判院级教学评估实效的标准 “以人为本”是高等学校管理理念的理论根基。在组织的根本目标系统中, 满足组织成员的心理需求与完成组织的任务一样重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需 要的满足,以达到和推进人的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