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图书分类号:f239.45 国际图书分类号:657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风险管理下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李 阳 导师: 李 瑛 副教授 申 请 学 位: 管理学硕士 学 科 、 专 业: 会计学 所 在 单 位: 管理学院 答 辩 日 期: 2008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f239.45 u.d.c.:657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management research on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mode under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candidate: li ya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li y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ty: account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management date of defence: june, 2008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 摘摘摘摘 要要要要 进入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全球化愈显突出。 如何防范和化解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成为了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首要 问题。随着国际和国内一系列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的爆发,人们开始对外部 审计的作用产生了质疑。实际上,外部审计只能在企业现有活动的基础上, 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恰当与公允表达,而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则愈显突出。随着风险导向时代的到来,如果能够形成以风险导向为中心的 内部审计模式,那么将对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本文在分析了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之后,得出了风险导向内 部审计模式的必然性,并结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对象和目标,阐述 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内部审计的最 终服务目标是有效的控制企业风险,为本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奠 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了解内审委员会关于人员构成、职责分配、职能划分等相关 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内部审计在人员组成、权限设置及运作模式中存 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审计委员会的运作为中心的风险导向内部审 计模式。该模式是在完善的企业审计委员会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委员会对风 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督,实现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并将所建模式应用 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该模式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 对应用结果进行评述。 最后,在应用结果的基础上说明了所构建的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企业风险 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对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用该模式时 的注意事项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 abstract entering 21st centu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ust result in risk globalization. how to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risks which come from a company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managers. with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inancial scandals and fraud cases are in the outbreak, people start to question the role of external audit. in fact, for a company the external audit ensure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express fair and tru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activities. but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advent of risk-oriented era, if we can create a internal audit model on the center of the risk-oriented, it mus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isk management for our country.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 model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model. combination of the nature, the targets and the goals of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it expatiates on the important role to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t fully show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nternal audit is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business risk. these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model. second, by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t rules of audit committee about personnel composition, responsibility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division, it propos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staff, responsibilities and functions on our audit committee. on this basis, it constructs the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model as the center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model is built up on the basis of the perfect audit committee.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to the risk, the audit committee achieve the management to the risk. it also put the model in use of huadian energy co.,ltd. 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t the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lso reviewed the result of the us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al internal audit model t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and also analyses the limitations and the notes in use. at last, it suggest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i keywordskeywordskeywordskeywords internal audit;risk-oriented audit;risk management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摘摘摘摘 要要要要.i abstract.ii 第第第第 1 章章章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3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3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4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5 第第第第 2 章章章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7 2.1 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7 2.1.1 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7 2.1.2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7 2.1.3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8 2.1.4 管理导向内部审计.8 2.1.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9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础理论.9 2.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9 2.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10 2.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10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10 2.3.1 内部审计涉及企业风险管理的动因分析.10 2.3.2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定位.11 2.3.3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14 2.4 本章小结.15 第第第第 3 章章章章 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分析.16 3.1 内审委员会的发展历程.16 3.2 内审委员会的组建.16 3.2.1 内审委员会的建立.16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 3.2.2 内审委员会的组成.17 3.3 内审委员会的职权.18 3.3.1 内审委员会的职责.18 3.3.2 内审委员会的权限.19 3.4 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20 3.4.1 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20 3.4.2 内部审计缺乏应有的独立性.21 3.4.3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22 3.4.4 内部审计范围较小.23 3.4.5 内部审计技术落后.24 3.4.6 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风险管理脱节.24 3.5 本章小结.25 第第第第 4 章章章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构建.26 4.1 完善内审委员会.26 4.1.1 内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26 4.1.2 内审委员会的规模设计.27 4.1.3 内审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条件.27 4.1.4 内审委员会的职权范围.28 4.2 了解外部环境风险.30 4.2.1 分析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30 4.2.2 协调与独立审计的关系.30 4.3 明确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30 4.3.1 确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30 4.3.2 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影响.31 4.4 识别风险.31 4.4.1 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31 4.4.2 企业风险识别方法.32 4.5 确定风险容忍度.32 4.5.1 影响企业风险容忍度的因素.33 4.5.2 风险容忍度的确定与变更.33 4.6 应对风险.33 4.6.1 风险规避.33 4.6.2 风险转移.34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ii 4.6.3 风险接受.34 4.7 监督风险发展.34 4.8 本章小结.35 第第第第 5 章章章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华电能源的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华电能源的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华电能源的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华电能源的应用.37 5.1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37 5.2 华电能源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建立情况 .37 5.2.1 华电能源内审委员会的组建.37 5.2.2 华电能源内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38 5.2.3 华电能源内审委员会的职责权限.38 5.2.4 华电能源内审委员会的议事规则.38 5.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应用.38 5.3.1 完善华电能源内审委员会.38 5.3.2 了解华电能源的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39 5.3.3 明确华电能源的风险管理需求.40 5.3.4 识别华电能源的风险.40 5.3.5 确定华电能源的风险容忍度.42 5.3.6 应对华电能源的风险.42 5.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结果评价 .43 5.5 本章小结.44 结结结结 论论论论.4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6 附附附附 录录录录.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位论文原创性声明.51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51 致致致致 谢谢谢谢.52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1 第第第第1章章章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结构的变化,加快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步伐,财政 部于 2006 年出台了以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基础的审计准则。该准则的出台, 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时,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基础,从财务 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 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 平 1。这一系列以风险为中心的审计程序,标志着独立审计已经进入了风险 审计时代。 但是, 相关规定并没有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做出相应的变革。 而随着国际和国内一系列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风险 变得越来越敏感。外部审计只能在企业现有活动的基础上,保证企业财务报 表的恰当与公允表达。 为了履行编制财务报表的职责, 被审计单位通常设计、 实施和维护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形成控制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 第一道防线 2。如果把这种内部控制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以防范企 业各种风险为中心,形成以风险导向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模式,那么这将会成 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方向。 其实在国际上,内部审计涉足企业风险管理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 1999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第 61 届年 会对内部审计做出全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 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 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3。 ”这一 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体现了内部审计由管理 审计向风险评估的转变,使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咨询性。iia 又 于 2004 年 9 月发布了题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的意见书, 认为内部审计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角色是就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 事会提供客观保证,以帮助确信关键商业风险被正确管理及内控系统有效运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2 转 4。iia 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突出了风险管理的地位:从发展趋势 上看,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多地关注风险,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分。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已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领域。而在 我国,虽然现行的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中也考虑了将“风险 评估”作为内部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在实务中,由于缺乏较强的理论 指导与成功的实践经验,内部审计目前仍主要处于财务审计阶段。所以,借 鉴西方先进理论和技术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必然选择,如何实施以风险管理为 中心的内部审计,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是一个严峻课 题。 1.1.2 研究研究研究研究意义意义意义意义 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是将评价和管理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服务领域。 内部审计要检查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做出报告,要确定对 本组织经营活动和报告有关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条例的遵循情况,要 评价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还要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和 遵循情况进行评价等。而这正是与我国新出台以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基础的 独立审计具有相似之处。所以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引入内部审计,形成风险 导向内部审计,不但对完善内部审计理论有较大的帮助,在实务中,还可以 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预防和管理企业风险。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全球化愈显突出,我国在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以后,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也正走上与国际趋同的轨道,这使得我 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急剧加大, 企业风险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加强 5。 目前,国内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正处于由管理层向治理层转变的过程中,这 种转变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战略性改变,必须辅以系统性的指导理念和科学 方法,才能实现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本文以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根本立足点,从治理层的角度评述了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与企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在阐述了内部审 计涉足企业风险管理的必然性后,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 计模式的建立构想。在该模式中,设计了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职能,并说明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3 在各审计环节中的审计内容与方法以及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能有效的预防、识别、评估和应对 企业风险的体系,希望对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国内外研究国内外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综述综述综述 1.2.1 国外国外国外国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现状及研究现状及研究现状及评述评述评述评述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以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为首的专业机构对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 主要成果如下: 1999 年 6 月,iaa 理事会通过了经过第七次修改的审计新定义: “内部 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 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 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6。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国 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即实现了两个转变:一 是内部审计正由管理审计向风险评估转变,二是由被动查出问题向主动提出 解决问题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咨询性 7。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师的工作从评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扩展到帮助组 织改进管理,增加价值,实现目标,这也代表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即关 注公司治理,关注风险管理,注重企业经营的未来前景,这些变化标志着现 代内部审计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8。 2002 年, 美国国会出台了 2002 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 (又称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简单称萨班斯法案) 。该法案在会 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9。该法 案实施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商业道德实践,增加财务报告 和披露的透明度,保证公司管理人员注意到公司业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并 对其负责。 ”其中的第 301 节:公众公司审计委员会、第 302 节:公司对财务 报告的责任、第 404 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第 407 节:同审计委员 会财务专家有关的信息披露, 强调了内部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师的重要性, 规定了审计委员会在企业管理、企业监管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4 2003 年 7 月,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委员会颁 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讨论稿) ,该讨论稿是在 1992 年 coso 委员会 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 提出 11。coso 在其中明确说明,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在 erm 框架中,企业风险 管理被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 穿到企业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 在企业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目标 13。而在内部控制 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描述是,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 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 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4。如果由审计委员会来实现企业内 部控制, 该框架的提出为内部审计涉足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作用。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与内部审计准则相关,与本文主要内容无关,故此 处未加借鉴与评述。 1.2.2 国内国内国内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现状及评述 目前,我国的政府机构并未对内部审计涉足企业风险管理做出明确的指 导性规定。而国内的内部审计研究主要以厦门大学为首一些学者为主导,研 究内部主要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主,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 厦门大学博士严晖在其 2004 年的毕业论文中指出: 我国的内部审计理论 主要经历了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阶段、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业务导向 内部审计阶段、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15。并对风 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在我国应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基础性研究。 暨南大学硕士刘焕皎在其 2006 年的论文中: 在分析了内部审计介入风险 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后,分析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现状和 主要问题,讲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探讨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 理中作用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问题,该论 文为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找到准确定位和方法 16。 厦门大学硕士卜淑珍在其 2006 年的论文中指出: 内部审计最终发展成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发展成为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公司治理结 构作为对风险的战略反应,与内部控制逐步整合 17。内部审计作为监事会及 其审计委员会和最高层管理当局实施控制的手段,在企业管理尤其是风险管 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有关方面、组织运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突出, 成为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指出我国内部审计必然会顺应国际内部 审计的发展方向,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财经政法大学的张霞在 2006 年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和审计的整合。 文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监督主体, 二者的融合,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18。培育全面风险管 理理念,改进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将有助于我国企业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实现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整 合。 广东商学院的韩志丽在 2005 年从价值链入手, 分析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 管理中的应用 19。通过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互动,推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 理水平的提高,实现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朱湘忆 2005 年通过分析风险字处理的发展过程, 说明企业风险管理是由 内部控制、管理层识别、评估风险信息的职业判断和必要的技术构成 20。内 部审计师可以起到监控、检查、评估、报告企业风险作用,并提出建议,实 现其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企业经营的目的。 1.3 本文本文本文本文研究的研究的研究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笔者在搜集资料中发现,目前国内的论文虽已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 企业中的作用,有些文章是从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的可能性,有些文章虽提 出了具体应用,但都是片面的在某一方面的应用,还没有查到一篇文献以风 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为基础,十分明确的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应用到企 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中,所以本文试图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下的风险导向内部审 计模式的运作体系。 目前,coso 已于 2003 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本文在 研究国内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 将风险审计的思想引入内部审计 (即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如何运作提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6 出了模式构想。在该模式中强调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明确规 定内部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职责与工作。 鉴于国内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且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职能还 未在国内企业得到普遍应用。所以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方式,选择一家国内上 市公司,将该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于该公司,以分析其适用性 与不足之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 7 第第第第2章章章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 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浅到深化、由不成熟 到成熟的过程,正如“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所言: “内部审计这 棵大树扎根于古代,只是到了近代才开始开花结果” 21。事物的发展变化总 是有一个过程,事物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总会显示出它的规律性。通 过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我们可以分析其发展的规律,由此更好 的把握内部审计模式的未来。 2.1.1 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 在奴隶社会,由于分权所带来的互相牵制以及随之产生的受托责任的需 要, 不论是在国家还是在庄园等组织中都需要监督承担不同职责的人的工作, 考查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由此内部审计活动就诞生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随着分权与分工的发展、复式记账原理的产生以及会计核算的变化,内部审 计也有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出现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 22。这一阶段的内部审 计主要采用城市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寺院审计以及庄园审计等形式。 复式记账使内部审计对象由资产、资金以及简单的账目转向建立在科学的核 算原理基础上的会计账簿,内部审计技术由简单的验证、核对转向了对账簿 的审查。 2.1.2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财务导向内部审计财务导向内部审计财务导向内部审计 1941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成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内 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在 iia 成立后的十年中,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是 以财务导向内部审计实践为基础的。1947 年由 iia 出台的第 1 号内部审计 师责任说明书 (the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ies of internal auditor,简称 sria)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的独立性评价 活动,以便向管理部门提供防护性和建设性服务 23。它主要涉及会计和财务 事项,但也可以适当涉及业务性质的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