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所谓犯罪构成,它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种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它是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一个统一标准。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一种犯罪行为,必须根据刑法规定的这些要件来衡量。那首先犯罪与犯罪构成是否相同?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又在在哪里呢?犯罪的概念表述了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它回答的是“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构成说明的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它回答是是“具备哪些条件犯罪才能成立”的问题。犯罪构成以犯罪概念为基础,犯罪概念通过犯罪构成来阐明,二者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离开犯罪构成,罪与非罪的界限就无法具体认定。所以,犯罪构成在犯罪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犯罪构成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在刑法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构成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了明确标准并为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所谓犯罪构成体系是指犯罪构成的各要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主要观点为:犯罪构成理论在苏维埃刑法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行为人具备了犯罪构成的要件,便可认定其构成犯罪,从而对其适用刑罚;否则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犯罪构成是苏维埃法律认为决定具体的、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作为(或不作为)为犯罪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因素)的总和。犯罪构成的因素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全部事实特征中的每一特征。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刑法学上直接从苏联引进其犯罪构成理论。从1979年以来,我国对犯罪构成体系深入研究,但现在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对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修正,但基本上未突破苏联的理论模式,有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深究和研究。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闭合式犯罪构成体系目前我国通说的观点是四要件说。即认为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方面组成。其中,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为犯罪的客观要件,而犯罪主体与犯罪的主观方面属于犯罪的主观要件。其他有关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争议主要有以下不同观点:1、二要件说该观点认为,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都不应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我国的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只有作为主观要件的主观罪过和作为客观要件的客观行为。2、三要件说这种观点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犯罪构成的三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另一种观点认为,犯罪构成的三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三个要件,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3、五要件说这种观点认为,应该在四要件的基础上将犯罪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要件,与前四个要件并列,形成犯罪构成整体。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一种递进式的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构成要件该当性是指具体行为事实与构成要件相一致。这种构成要件是以实行行为为中心的,既包括客观的、记述性的要素,也包括主观的、规范性的要素。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违法、有责行为的类型化。违法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实质侵害性,简单的讲就是违反了刑法的规定。有责性是指能够对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进行道义的谴责的可能性,即非难可能性。定罪过程:在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是构成犯罪,先看它是否具有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看它是否具有违法性,如果答案也是肯定的,再看是否具有有责性。只要经过这三关,才能作为犯罪处罚。这三者的关系:由于构成要件是违法、有责行为的类型化,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行为一般推定具有违法性与有责性。所以在判断行为的违法性时,一般是审查被告人是否提出了违法性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在判断行为的有责性时,一般是审查行为人是否提出排除有责性的事由,如无故意,无过失,无期待可能性等。只是对于这种推定,是否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不明确。 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双层次犯罪论体系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一种双层模式的犯罪构成体系:犯罪本体要件责任充足要件。第一层次是犯罪本体要件,它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两部分。其中犯罪行为是指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行为和意识两部分,而犯罪心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的应受社会谴责的心理状态,它包括蓄意、明知、轻率、疏忽四种。第二层次是责任充足条件,它是指各种合法辩护的排除。合法抗辩事由是在长期司法的实践中,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理由加以理性总结而形成的,并从诉讼原则上升为实体上的总则性规范,其内容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未成年、错误、精神病、醉态、胁迫等。美国的这种双层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实际上是诉讼定罪过程的反映,在这种构成要件理论下,控诉方如要认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必须证明该行为符合第一层次的要件即犯罪本体要件,被告方如主张自己没有构成犯罪,则必须提出各种合法辩护,如被告人属于正当防卫、有精神病、警察圈套等,如控诉方证明该行为符合本体要件后,被告方没有提出合法辩护,就可以推定被告人构成犯罪,也就是说行为符合犯罪本体要件,就可以推定行为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有责性;如被告方提出了合法辩护,则要看此辩护是属于积极辩护还是消极辩护,如果属于积极辩护,则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消极辩护则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 三大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体系性的比较多数学者认为,三大犯罪构成理论逻辑结构不同,体系组合的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体系性特征。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行为的不同构成部分划分为各个构成要件;体系内部各要件相互依存;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了一种综合评价的特征;犯罪构成法定化。大陆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将行为整体的不同意义划分为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对行为从不同的侧面多次进行评价;体系内部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对违法和责任可以进行超法规的评价。英美犯罪成立理论的特征是:以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的结合方式构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直接反映刑法总则体系;构成要件的法定化与超法规合法辩护事由共存;构成要件中无保护客体的要素。犯罪构成要件的比较从犯罪论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构成要件上有相通之处。行为要件和罪过要件是三大法系理论中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行为要件。“无行为则无犯罪”是各国刑法的通例。这一要件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首要内容;在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则被放在构成要件该当性中加以讨论;在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则是犯罪的本体要件。罪过要件。这一要件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中,置于有责性中研究,则属于责任条件;在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则是犯罪本体要件。但是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和违法性是否是犯罪构成要件则有所不同。在我国,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而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保护客体即法益则是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也是我国犯罪构成的一个构成要件,但在大陆法系,并没有犯罪主体这样一个构成要件,在英美法系,作为犯罪主体内容的未成年、精神病则被作为合法抗辩的内容。至于违法性,大陆法系通常将其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英美法系,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电子表格数据的统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1.1 我的家在哪里 从社区看我家 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绿色农业的未来展望
- 2025网站图标文字存放位置租赁合同样本
- 2025混凝土运输合同
-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全套课件
- 2022年龙岩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文本汇总
- 色谱、质谱、联用
- 施工项目人员任命书(范本)
- 苯酐装置国内同类装置事故案例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旋转》练习题
- 智慧树知到《开启疑案之门的金钥匙司法鉴定》见面课答案
- 结构化面试技巧(完整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