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文摘要 中西方绘画艺术中都是用线作为造型的表现手段,同时他们的绘画艺术差异也 是多方面的,在创作表现手段上:中国绘画一直是以线条表现为主的意象观念的造 型,而西方艺术则是以块面为主的写实观念的造型。以西方绘画为代表的波提切利, 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圆润的线条、装饰性的色彩还是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典雅和 含蓄的美,都与他那个时代的欧洲绘画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却与我们东方传统审美 韵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寅也是用线来表现艺术造型的,通过用笔、墨、色来表 现绘画作品,使绘画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因此中西方绘画在“线”的运用上有着 共性和个性比较。通过对同一时期以唐寅为代表中国绘画和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西 方绘画用线造型进行比较,来了解和认识中西绘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关键词:线;造型;比较 ii abstract western painting is the art of modeling with the line as a means of expression, while their differences are multi-faceted art of painting in the means of creative expressi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painting has been mainly based on the image line shape, while the western art block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rface-based modeling realistic. western painting, represented by botticelli, in his paintings, whether rounded lines, decorative colors or give us the kind of elegant and subtle beauty of his time with the art of painting in europe differ, but the aesthetic charm of our traditional oriental has the same purpose. tang yin is also a performance art form with the lines, through the pen, ink and color paintings to show that painting is more expressive. therefore, the western paintings in the line on the use of comparison with character and individuality. through the same period in china, tang yin, represented by botticelli painting and western painting as represented by line shape compared to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t. key words: line; modeling; comparison 承 诺 书 26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7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中西古今绘画中线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文化传统方面、美学观念的认识、观察与表现方法的研究、使用材料的不同等方面 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有特色。在以前的历史发展中中西绘画都是用线来造 型的,用线来表现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形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艺术发 展也在逐步形成新的绘画体系,形成新的绘画风格,中国的绘画作品都是一直用线 条来表现的,以写意的观念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表达一种意象为主的造型观念, 而西方的艺术则是用以大的块面形式为主要方式的写实造型,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使绘画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波提切利作品中的线流畅生动,富有节奏力和美感。而且注重写实技法,他要求绘 画要接近自然,接近完美,他在作品中把光、色、透视学等运用在绘画中,把绘画 艺术达到科学与艺术的很好统一,所以他的绘画是写实的传统绘画。中国绘画与西 方绘画在线的造型方法和线的造型效果上用线非常不同,也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不 同,追求也不同,双方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向前发展。唐寅的绘画作品风格各异,有 人物仕女画,有山水画,有花鸟等好多种类,他生平潜心研究,著作了大量的作品, 其中人物仕女画尤为突出。在作品中他的人物形象的描绘、构图的合理安排、设色 的搭配等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他的作品中以线为主来表现人物形象,线条流畅、 工细、有劲道、设色艳丽、色彩明洁同时又富有节奏感,人物之间的衣服色彩形成 强烈地对比、使画面更具有艺术效果。以线造型形式充分展现了绘画作品的魅力和 神韵,波提切利和唐寅在他俩的艺术作品中把线融会贯通,使线的发挥达到极致。 波提切利绘画中人物形象的衣褶都是用各种流利的线来描绘的、他的用线类似于中 国绘画中的“十八描”。同时画面中也运用了块面形式,使人物形象更有体积感。 他通过画面构图的安排来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而在唐寅的作品中人物体积不突出, 画面中有一角留有空白,用画面的安排来体现空间关系,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意境深 远的感觉。他的绘画作品中讲究气势、力度、节奏等,而波提切利的作品则使用不 同的笔触来追求画面的审美效果。他们的创作观念也不近相同,对作品的表现也不 一样,但都在追求作品的美。可以看出中西绘画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审美意象 也不同,在选材,人物造型、用色等方面都相差很大,表现在用线方面有相似之处。 文章通过对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2 共性、个性等的研究,对唐寅与波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进 行比较,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 了解和认识。 第一章 中西绘画用线造型历史的再读 3 第一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历史的再读 对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对比研究是很有意思也是很吸引人的一件事情,在中西 方绘画的艺术作品中,刚开始他们都会采用最早以线条来记录他们的活动,原始时 期的绘画不管是在石头洞窟中的,还是岩石壁面上的,都是用线条来表现他们的活 动内容和生活场景,他们所表现的都是与打猎有关的内容,描绘和他们一起生活的 动物和对自己的描绘,这些描绘显得有些古朴、幼稚笨拙、粗野的风格。中西方绘 画作品中,他们选择用线条进行绘画,主要是因为线条是摹拟物象是最简洁最明了 最直接而又最易行的表现方式,所以描摹物象最基本的手段就是线条。 1. 从唐寅绘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传统绘画自有绘画发展史以来, 一直就是用线来进行造型的,并形成了一整套用线笔法,例如:在作品表现中用点、 勾、勒、皴、擦等笔法进行描绘画面,使画面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同 时这种用线的笔法是以中锋、侧锋、偏锋、平锋、顺锋、逆锋等方式画出的线,而 点则是构成线的最基本元素,线是由点组成的,不仅丰富了线的形态,也使中国画 的技法表现从简单到复杂,风格流派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这种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 及其风格的形成,而且能够不断地传承下来,并且形成自己的艺术体系,把它一代 一代地流传下来,绝对不是偶然的,是经过各个时代的画家反复地实践,并且经过 时代的检验所达到的结果。从线条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绘画可以看出在每个朝代都 有它各自的面貌,它们既有发展,又有继承关系,当它们吸收了长处在艺术外来的 时侯,也仍保持着造型基础以线为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变 化,不断地探 索新的表现手法,使在艺术中形成更高的境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悠久和独 特地历史造型艺术的艺术语言,如用线造型、法则、体系等等,是西方绘画所没有 的。 本文所研究的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唐寅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是 在继承前人的绘画方法基础上又研究和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非常典型地运用了用 线来造型描绘物象,同时运用了很多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出色。 2. 从波提切利绘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演变来看,用传统的线造型在西方也有,这 在西方的历史绘画艺术中得到过证实,如法国西部发现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 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野猪、马、狼等形象地描绘,运用简洁生动的线 条来刻画出让人十分惊叹,线条成为这些洞窟壁画中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我们从 非洲、澳洲、美洲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中观察,他们通常在陶器、乐器、服装、岩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4 石、盾牌、木雕、面具乃至躯体上画出动人的以线为主的图画,如有纹身的印地安 人。 “这些直线、横线、曲线等各种各样不规律的图形本身,都是由是单调的印地安 人但这些图形随着它们的身体进行活动的时候,那么,在原始人看来就是非常非常 具有一种魔术的力量” 。1而且凭借描绘各种线形表达思想,这些线简洁而形象生动, 使人一目了然。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着重研究与表现形体结构 开始,发展到印象派的“探索线”再进而发展到现代绘画诸流派注重表达“个人情 感”的线条,千姿百态,客观上确是风格特别多,促进了艺术思想的活跃与发展。 在西方绘画中是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绘画作品,从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 是一名线描高手,极善于运用线条,在他的多数作品中对于头发和衣纹布褶的描绘 都相当的精细,每一个衣纹的线条都充满着节奏。作品以线造型为主,画面刻画既 发挥了写实造型功夫又具装饰性,人物形象苗条、修长、优美、衣着风动飘逸,复 杂的裙纹形成线条的流动节奏变化的美感。 1朱双西方绘画大师波提切利重庆出版社,2009 年 第二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共性比较 5 第二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共性比较 2.1 波提切利绘画中用线的特点 在西方绘画中,作者善于以理性思维来认识和分辨世界。也注重自然科学的研 究,使西方的艺术特别崇自然客观的真实性,同时要求艺术形式准确再现客观对象。 在西方绘画作品中运用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在继承前人的表现方式基础上进行研究, 得以发展。因此,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精研了光影、透视、解剖等,是集面、 体、光、色于一体的艺术,“线”是一种辅助的表现手段,用体块来表现物象。 以十五世纪意大利画家波堤切利为代表,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绘画 受到了很大地影响,作品维纳斯的诞生是为了更加突出图案化与装饰性特征, 采用平面来处理画面效果,在作品中人物都是以清晰,流畅的线条来描绘地,充满 了诗一般的抒情,绘画中的线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摹拟物象,使人物更加生动 形象。因为没有受到当时庄严的宗教气氛的约束,所以这幅画显得生动活泼,整个 画面虚幻、飘逸、恬静优美、不落俗套。画家秀逸流畅、色彩绚丽的艺术风格可见 一斑。波提切利通过自己神奇的画笔把画中人物形体的起伏变化和衣褶的卷曲通过 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文艺复兴早期最伟大的线条大师。另外,这幅画的绘 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是通过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是通过轮廓线, 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并且极适合装饰之用。 从维纳斯的诞生图中还可以看出,画面上裸体的维纳斯像一粒珍珠一样从 贝壳中站了起来,升上了海面。飞翔在天上的风神们鼓起翅膀,从画的左边方向把 她吹向岸边,画的右边方向方是迎接她的山林女神从林中走出,洋溢着青春气息, 维纳斯宛如美丽娇艳的鲜花,从整个画面上我们看到波堤切利无论是在画面构图上, 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都是以优美的线性造型完成的,作为画面主体的维纳斯以垂 直“s”线性塑造,“s”线条给人一种婀娜多姿的感受,同时又带给人一种优美曲 线美,整体垂直线条给人一种至高无尚的感受,边上风神整体形状以斜线出现给人 一种动感,在画面中使之处于运动之中,同时斜线中包含曲线,使之更加丰富。尤 其是人物的发饰到纤美的人体造型,无不给人一种线条美的震撼。2全图以各种不同 的曲线造型组成一首曲线的交响乐曲。在他的这幅作品中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 象的,他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注重再现与写实。整体画面上画家很好运用 2朱双西方绘画大师波提切利重庆出版社,2009 年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6 各种线性的线条美组成完美的画面,使整个画面都有舞动、跳跃、恬静、优美的线 条美,在这幅画中波堤切利成功运用了线条美的审美取向。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无论在画面塑造上还是在 画面造型界定上,还是不能单一地阐释东方绘画是以线条为主,而西方绘画多以面 造型为主,这样的阐释往往会给人们导入误区。实际上根据相对论学说线和面只是 相对的,而面是线的形成,线是面的转折。在绘画语言塑造上,线性是绘画造型表 现之一。 图 2.1 维纳斯的诞生 在波提切利的春中,画家运用富有节奏感的线条来描绘女神,这些十分流 畅的线条描绘出了人物的形体美,并且画中的女神在薄而透明的纱裙下显露出半裸 的体态,这种对女性美的大胆描写和赞美,完全背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 从而表现出画家的进步立场和新的审美观念,崇尚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作品中的三 度空间消逝了,理性的结构也消逝了。作品的构图运用了独特的形式美感,也运用 了对比与和谐的统一之美。明亮的形附着在撒满花朵和天空空隙的深暗背景上,就 像一幅挂毯中的情景。这幅作品采用以风景衬托人物,把风景的色彩和人物的色彩 形成鲜明的对比。风景运用较暗的颜色,而在人物刻画上运用较亮的色彩,这样形 成暗与亮的强烈对比,更有利于突出画中的人物,背景中还运用了一些相对冷的色 彩,这些冷色彩和人物中的暖色彩形成对比。如背景中的浅蓝色和人物身上的红色 衣服形成了冷暖对比。同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服饰色彩对比。如风神身上的浅绿 色和和众神身上的红色形成了强烈对比,美惠三女神身上的衣服色彩的朴素与花神 身上的色彩斑斓形成对比。在这儿,现实世界的几何形要用行动或思想来开掘,线 第二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共性比较 7 条本身不再是平面上的缀边,它不限定体积,也出现在明暗变幻的交界处。它不再 是身体的轮廓,同样身体也不是空间的一部分。它是围绕着透明的存在的运动轨迹, 在这些透明的存在上飞舞着透明的轻薄色彩。这些线条暗示出运动感而非动作,暗 示出节奏而非结构。使这幅画具有最低限度统一性的总体布局是由风景决定的。作 者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总是与他所处的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上展示了 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总不免带着画家内 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画上的基调则是纤弱和略显悲愁。不难理解,这 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佐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 虽然欢乐却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 多变,加上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使他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 都交织在以后绘画创作之中了。也体现了波提切利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的点、线结合 的表现手法行式多样化。 图 2.2 春 通过对波提切利作品的分析,认识到在他的作品中也是用线造型为主,结合中 国绘画中点、线的表现手法,巧妙地运用在画面造型艺术语言中,作品中理智地进 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 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他绘画中的女神看过后便难以从脑中 抹去,无比柔美的体态,芳香的青春气息,清新动人的格调,探索了独特的诗情与 曲线的趣味,在他的笔下,流畅而富有动感的线条和圆滑的形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8 加之近似平涂的笔法,使他的作品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 2.2 唐寅绘画中用线的特点 中国绘画是重意象的艺术,意象造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 特征。以线造型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绘画的魅力和神韵,也体现 出中国美学的核心精神。在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中,表现衣服时 古人总结出了“十八描”,极大地丰富了古代绘画线条的艺术宝 库,是不可多得地宝贵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极高的 艺术价值。例如:唐寅的簪花仕女图等。中国画以线造型过 程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用线造型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画家在线条的运用过程中找到了人与大自然的最佳共鸣点, 使意 与笔、情与景,融合统一达到画为心声的结果。3 以明四大家唐寅为代表, 他的 簪花仕女图 线条流动多姿, 在衣纹的用线上 “十八描” 这种线描方法来表现中国古代仕女 (尤 其是贵妇人),所穿质地轻薄的绞罗绸缎,不仅很好地表现出服饰薄衣透体的质地, 而且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皮肤和衣物薄纱,顺滑飘逸的质感。 他的仕女图在画法上有两种表现手法,在造型和构图上,在线条和设色上具备 了优美生动、简洁明快、清新流动的效果。仕女画是我国传统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画面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来体现和塑造妇 女形象、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成为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审 美意义的门类。唐寅的人物仕女画多取材于高人雅士、神仙 故事以及宫妓、歌妓一类。他的作品中线条工细、劲利,设 色艳丽。这一类画的代表作是孟蜀宫妓图 。这幅画是唐寅 工笔美人仕女画中的精品。作品取材于五代蜀主孟昶“时宫 妓皆道服,顶金莲花冠”的历史记载,4反映了前蜀的宫廷生 活。唐寅精心地描绘了四个盛装宫妓的情况,她们头戴花冠、 金银宝钗,身穿华丽的长衣、长裙,雪白的脸上抹着厚厚的 脂粉,一人执镜,正在检查着自己的妆扮是否合适,一人手 托脂粉盘,另一人在替她修裙,还有一人在旁指导。设色明 洁而又富于节奏感。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 3范银花. 旷古才子情略论唐寅的人物画j. 东南文化, 2002,(08) 4盛诗澜. 唐寅绘画评传j. 书画艺术, 2004,(03) 图 2.3 簪花仕女图 图 2.4 孟蜀宫妓图 第二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共性比较 9 花纹,都刻划得十分精细;人物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生动传神。 表露出宫廷富贵的生活气息,全画线条从头上的花髻到脸部再到衣纹均精秀细劲, 流转自如。 在他的有些作品中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描起伏抑扬, 较为粗放,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措和颜辉的折芦描法掺合了起来, 挥洒自如,富有韵律感。这一类的代表作是秋风纨扇图 ,画中 用高度洗炼的笔触, 描绘了一女子纨扇立于秋风中, 美丽而又端庄, 亭亭玉立,目光凝望远处,眉间带着哀愁,茫然而神伤,无助而无 奈。 充分表现了这位佳人的美。 在萧萧的秋风中我们似乎听到她内 心的哀怨和轻轻的叹息,也似乎预示着风中伊人傲然于世的命运。 冰清玉洁的伊人与前面几块似野兽般狰狞峥嵘的顽石形成强烈的 反差与对比。右侧缀有双钩细竹,疏疏落落,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 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这幅画以流畅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 象,人物的衣褶作抑扬顿挫的笔势,刚劲有力。全幅图纯用白描,不设色。以淡墨 渲染衣带,以浓墨画发髻,浓淡墨参差画太湖石,双钩丛竹,恰到好处,形成了生 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的丰富。 在这幅作品中表现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因气韵而感动,因气 韵而产生美感,气韵生动是画家最高目的。人们之所以会为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所 打动,正因了这气韵的缘故。中国画尤其人物的本质特征是以线造型的,勾勒是中 国画惟一的造型手段。唐寅的仕女画勾勒和用笔与历代的名家相比,更觉线条简洁 明快、有粗有细、有刚有柔、粗细结合、刚柔相济。用力或重或 轻,速度时快时缓,线条多一笔太烦,缺一笔太少。有顾恺之春 云流水的笔意;又有吴道子卷褶飘带的笔势。集各家之大成而为 己用, 而且墨线五彩, 浓淡深浅相宜, 这类风格的人物画还有 东 方朔 、 牡丹仕女图 ,其人物衣褶粗放而有顿挫,并以浓墨为 之,刚中含柔,表现出生动的形象。 唐寅牡丹仕女图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 拈花上擎,体态十分丰盈,举止很安详,头部线条勾勒精细,色 彩晕染匀称,很像富贵人家的少妇,从表情中表露出无限眷惜之 意。设色浅淡清雅,人物发髻扎带和身躯下半部共有四处敷用淡 硃色,而披肩和牡丹的叶子却用浅浅的蓝色,两色相互映衬,使 图 2.5 秋风纨扇图 图 2.5 牡丹仕女图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10 画中人物更加显得明丽可人。具有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 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这种方圆兼施富有对比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 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2.3 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共性 在波提切利朱迪丝返回贝瑟丽亚这副作品中以线造型为主,对人物的形象 和衣着下了很大的功夫,从优美的衣褶,飘扬的头巾,都极富有韵律感和装饰美, 虽然画家是描绘杀戮的题材,但还是能在完美的艺术画面上,展现出人物舞蹈的脚 步,从中体会到他独特的由各种线条所产生的线条的律动感,和大多数大师们的作 品一样人物衣着上呈现出各种各样富有变化的线条。而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表现 衣服时古人总结出了“十八描”的画法。在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中正是运用了气 韵生动的画法。在波提切利出色的素描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线条的出色 应用和出色表现,画面线条轻松流畅、刚劲有力,虽然线的表现粗细不一,有的些 线很细致,有的些线很随意,在表现衣服的时候线表现的很轻柔或有厚重的不同质 感,在那些翩翩起舞仙女的轻纱衣褶上,这种复杂的衣纹处理和表现,是波提切利 特有的衣纹处理方式,可这种特殊的方式却暗合了中国人物画的衣纹表现,就是线 类似于中国“十八描”中的“如行云流水一样的描绘”和“像铁一样质感的线描” 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它虽然没有工笔仕女画线条那样精美和细致,并且组织有规律, 但他的随意性却很大,线条总体流畅圆润,用线更加简练、概括,给中国观众留下 了很深的印象。唐寅绘画中线的形式美和精神内涵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波提切利的 绘画作品中线条成为他塑造人物形象主要的表现工具,他不像中世纪时期绘画中的 线那样呆板,也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块面来造型,而是采用流畅的线条来表 现人物的头发和衣褶,既有着文艺复兴时的风采,又有着明代工笔流畅的清香。从 波提切利和唐寅的绘画作品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绘画都有用线造型的历史和实 践。线条是东西方绘画共用的造型手段。中国绘画在作品中始终以线造型为主,并 且早在民族文化的启蒙时期,线就成了民族艺术的灵魂。尤其是中国的书法艺术自 始就是展示线的美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纯线条的艺术表现,并自始至终影响着 中国画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的纹样到殷商时代纹样、瓦当的雕龙刻凤,历代敦煌 壁画的各种图形再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绘画及到历代民间艺术的发展,线处处 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西方用线造型可以说从西班牙的绘画形式到法国时 期的绘画形式就开始了。从法国时期的野牛造型,到古希腊艺术品上的绘画样式, 第二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共性比较 11 从古罗马时期的壁画艺术,到辉煌时期的中世纪绘画,文艺复时期的著名肖像绘画, 法国 19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再到近现代的野兽派,立体绘画、抽象绘画等 等,都是在运用准确而有力的线条,达到生动和传神的目的,因此而有名著称。由 此可见,用线造型在古今中西绘画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12 第三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个性的比较 随着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绘画形式也在逐步改变,西方艺术家们在不断地 迫求画面地空间感、形象地体积感,在色彩渲染方面也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力,而同 时中国画则进一步加强和延伸线条、水墨的艺术表现力和扩张力,主观能动地甚至 理性地创造方式,来加强绘画作品的感染力。虽然在当时不直接具备自然科学条件 下的艺术品格,却是达到把艺术融合自然景色和神韵的一种合理的审美方式。随着 不断的发展,西方人把先前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变,在继承和发扬前辈们所取得的 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和研究新的绘画方法,再把它运用到作品中去。如把作品中 表现明暗光影的方法引进到绘画中,同时以体面来代替线条,而此时中国的画家在 保持原先方法的基础上继续用线条作画,使表现手法不断地成熟化,并且变得越精 妙。在中国绘画作品中,线条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也使中国绘画以线造 型的历史承前继后地延续下来,甚至我们可以说,线条统领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上 万年过去了,中国和西方国家起先都是用相同形式的原始绘画来表现的,随着不断 的发展,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历史演进着。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逐渐 地发展完善,在一步一步地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使用宣纸、 水墨、毛笔的中国画和使用画布、油彩的油画。 3.1 唐寅的平面用线与波提切利用线之立体的区别 中西方画家对线条的理解运用有共同点也有些区别,比如对线条的本质的认 识,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曾经写道:“在自然界原来的身上,其实并 没有轮廓和笔触这个说法” 。 5这与中国画家的线条并不是非物质所本有的, 它来自主 观意识是一致的。非常遗憾的是西方画家并没有能进一步深入下去来研究线条更深 层次的审美内涵,来揭示出线条它所承担和担负着沟通人和作品的灵魂情感,将意 象的笔法融合于自然宇宙变化之中,来统一和协调主客观的重大应用功能。虽然西 洋绘画到后来就慢慢地走向明暗与色彩的造型,较多地运用科学和理性地法则合理 地来处理画面形式。但从大量地西方素描以用线造型的事实和依据来看,用线造型 不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西方绘画也用线来造型。中西绘画作品在用线造型上,以 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神情、姿态、并讲求意境等方面是一致的。当然在对意境理 念的理解这一方向上,中西绘画是有所差异地。中国绘画是把观察物体时我们所选 5初敬业、王建民、高群 中西方绘画中“线”之比较,临沂师专学报,1999 年 第三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个性的比较 13 取的自然物象用描绘意象观念的方法和形式,用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描绘出来,也 体现了“相似与不相似”的审美心理。以线造型成为中国绘画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方 法,与中国画画种的基本特征相符合。西方绘画由于理性特征与科学密切联系的历 史背景已经很久了。因而西方绘画重视理性的科学精神,并且能够在用线造型上得 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在对客观现实的观念上,西方画家努力和营造并造就一种真 实感的幻觉体验,使观众如身临其境、犹如自己亲自感受一样,其而产生一种融于 画面之中的心理感效。因此,西方画家的线条多是一种客观的理性感受。 中国绘画中的线描用笔讲究气势、力度、节奏和韵律,而西方画家们也千方百 计地在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形象的同时用不同的笔触追求这些审美要素。尽管两者 的审美出发点都有所不同,但中西绘画线条都追求形式美和审美理念。近代东西方 文化的交流,西方绘画吸收了东方绘画的某些表现观念,形成了新的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也通过引入西方素描写生技法及色彩理论,大大丰富了传统绘画的风格和 面貌。但是,随着中西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至在过程中形成 的艺术审美观念也不同,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在形式上特别是对线的认识和运用上 也形成了不同。 西方绘画造型对线的认识和运用上是极具理性的, 在波提切利1485年完成的 维 纳斯的诞生作品中,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中代表爱与美的永恒,以作品中的女 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来描绘的,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确实与以往的与 众不同,不强调和采用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和体积感,而更强调地是轮廓线的描 绘,使得人体有一种浅浮雕的感觉和效果,而且极适合装饰作用。从整个画面上我 们看到波堤切利无论是在画面构图上,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都是以优美和流利的 线性造型完成的,尤其是人物的头发和装饰到纤美的人体形象,都给人一种线条美 的享受和震撼。他的绘画以模仿大自然,再现打自然地生活和美得一面为主要目的, 用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合理构图来体现空间感,把色彩与光的变化很好地并巧妙地运 用在画面中,比例和透视的准确合理性是其最重要的手段,线是从属于这些造型手 段的,是语言的一部分,线是对物体形象的外轮廓和体积轮廓的一种高度概括。他 的作品春,也属于这一类题材的作品。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 三位女性地优美形象,使线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人物的形体美是借助于线条来 体现,十分流畅。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 着春回大地、万物逢生、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而唐寅擅画古代地美女,他的作品嫦娥执桂图中“线”的运用和发展贯通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14 于中国绘画发展的全过程,以线造型在中国绘画中占有最主要地形式和地位,作者 往往借人物道具的变化来发泄自己生平时所境遇的悲惨境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觅求不到知音的苦闷凄凉心态。此图描绘地是嫦娥的衣裙特别轻盈,也很飘拂,神 态动态都很温柔,手里拿着挂花,好像寓意着非要才子才能所得。此图当时描绘地 正是意气风发的形象,尤其是头部地线条圆和、并且相当流畅,而且勾染也很得当, 作品中所描绘的美人她的体态飘逸清丽在画中很好地呈现出来。人物面容的颜色, 是用白色来进行晕染地,如月色一样清新凝重,皎洁典雅。中国绘画的历史其实就 是“线”的运用历史,同时更注重线对情感的表达作用,从而不同的画家用线造型 形成了自身独特风格。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无论在画面造型界定上还是 在画面塑造上,不能单一地阐释西方绘画多以面造型为主,而东方绘画是以线条为 主地造型,这样的阐释往往会给观众造成误解。实际上线和面只是相对的,而面是 线的形成,线是面的转折。它们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绘画 语言塑造上,线性是绘画造型表现之一。单纯说线条美它来源于生活之中,有形式 美逐步上升为绘画语言的线条美,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线条美是绘画构成形式美 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唐寅与波提切利的作品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都是用线造型,但不同的是唐寅 以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神情、姿态、并讲求意境等方面来进行描绘的,从唐寅的 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有多方面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但以前经历坎坷,经常 到各个地方,见闻识广,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比较深,并具有高度的描绘客观事物 的能力及熟练的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技巧,作品大家都非常欣赏,使达到雅俗共赏, 后人们都在欣赏和钻研他的作品。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非常广的画家。画人物 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他师承唐代传统,线条十分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十 分优美,并且要求造型准确;还有写意人物,用笔特别简单、意思也十分明了,感 觉特别饶有意趣。他的作品写意俱佳。同时善于写书法,专工诗文,他的作品中经 常搭配他的诗词。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喜好禅学,以至于思想趋向解放。而波提切 利的线条本身不再是平面上的缀边,它不限定体积,它出现在明暗变幻的交界处。 主要以构成明暗,体现客体的结构,对于线条的独立功能却难以获得实质性的体现。 3.2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观念的比较 中华民族与西方诸民族由于彼此的社会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及民族心理结构不 第三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个性的比较 15 同,表现在对美的感受、认识、评价及创造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又首先在艺术观 念上体现出来。二者比较,我们会发现,以唐寅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在他的作品中 传统观念是 “气韵生动” 。 即把生命的有规律运动作为始终研究运动的对象, 他以 “骨 法用笔”作为绘画的手段,而通过笔法的运用去把握物象的骨气,以此来表现生命 的运动和形态。6由于中国画用线造型不是静止的空间的描绘,而是用写意的行象、 动态去把握和描绘,所以它不需要复杂的物体结构框架,依附性较小的线条对于体 面的意识自古以来一直都有,在画幅中以由线条组成的飞动形象与“空白”相互交 融,构成全画面流动而富有灵感的节奏韵律。中国绘画线条的重要性,都是因为对 物体行象的深刻领悟,通过学习别人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使得有所造化, 并且有所来源,也有所心得,同时使线条具有了超越物象得到其本质的表现价值。 可以借用物像传达人的心情,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物象和人合二为一的境 界。他最早一幅有记载的画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七岁时画的贞寿堂图卷 。 当时他还小,在他的画中,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和衣纹褶皱如铁丝,可见这张画 是唐寅自学画成的,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另有一幅小桥流水扇面,其用笔 的风格与此图很相近。画中一个高士带着童子,走过一段路后才看见木桥,在桥头 那个地方发现垂柳一棵,比较稀疏、叶子也一点点,人物身后是山和石之间夹着叶 子,可以从石缝中取出。而其树干、柳叶,以及山石的点,树叶都是中锋用笔,有 如篆籀。山石用小斧劈,用笔比较琐碎。染色除了以赭石和墨来粗略的划分外,着 重用绿色来点叶子,用石青色来染重色的衣服。 图 3.1 小桥流水扇面 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西方绘画的传统观念是“模仿和再现自然”与和谐的形式。 6洪畅. 唐寅仕女画与歌川丰春美女画比较研究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16 他们把模仿自然看作艺术的“内容” ,把形式的和谐作为艺术的外形。7在这种观念 影响下他的绘画也是用线造型注重形体结构,重科学、重自然和“真实”的再现。 他也在同一时期 1487 年所画的维纳斯的诞生这幅作品中,画面构图比较单纯, 全画以裸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得十分出色,人物 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害羞胆怯的表情和 充满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 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在创作时的矛盾所在,也是一种世界观的自然反应。此 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摹仿和效仿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 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所画的线条,主要以构成明暗形式, 来体现客体的结构关系,对于线条的独立功能却难以获得实质性的体现。 同一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用线造型上唐寅偏重 于主观感受,表达上着重于写意,能运用非常流动地以至于极强的线条表现出实实 在在的形式。而波提切利则偏重于客观真实,在表达上注重于写实技法,用线条能 准确地表现出三维体块的客观存在。前者是从“意”字上着手,而后者则是从“逼 真”出发。西方绘画的符合客观生活的处理与中国绘画的以人为主观意念的手法形 成了有趣的对比。 3.3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来源的比较 宗白华先生曾谈到:传统的西画根源于雕塑和建筑, 中国画则根源于文学和书法。 因而西画注重立体感、空间感、体积感;中国画注重意境、情感和书法笔致。中国画 虽没有西画由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的心灵震憾感的那种强烈的真实感觉,但中国画 那种奇特,流转飞越的节奏感和含蓄、意境深远的绘画韵味,却是西画中所缺少的。 例如,唐寅的孟蜀宫妓图线条精细、劲利,设色艳丽,设色明洁而又富于节奏 感。中间是一正面一背面,当中有两个宫妓,近处这个人的背向者画面并且身穿淡 黄色长衣,与其相对者则穿颜色较深的花青大衣,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起到醒目 的艺术效果。其他部分的颜色也是如此,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呼应或映衬,变 化十分巧妙。在美人脸部的设置颜色上以白粉烘染额、鼻、颊的“三白法”,继承了 唐宋以来仕女画的妆容,又有当时的柳眉、小眼、樱唇的时代风尚,刻意描绘了弱 不禁风的女子情感和神态。全画线条从头上的花饰到脸部再到衣纹表现得精秀细劲, 流转自如。还有他的山水画线条流畅,有时又用笔刚劲方折,重意境、重情感表现。 7朱双西方绘画大师波提切利重庆出版社,2009 年 第三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个性的比较 17 当然,西画也有它的特点,例如在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和战神这幅画可 以肯定是受人所托而画的,关于这幅画的来源迄今仍无定论,但仅仅就他对古代天 神不可思议的休息状态的描绘,就令人赞赏不已。画中人物有的出于诙谐之笔如森 林之神,还有沉睡中的战神以及维纳斯,画家描绘面部容貌的笔法,真令人为之感 动。维纳斯凝神专注地看着沈睡中的战神,维纳斯似乎控制和掌握了战神,她变成 了大自然和人类之母,而不是充满情欲的爱的女神。画面感觉非常温馨、舒服。画 中的她穿着朴实无华的洁白长袍,长袍绣着金边,和她浓密的金发相互辉映;战神 不像是一个令人渴望而不敢靠近的神,倒像是被午后暖洋洋的气候所征服的少年。 为了加强这种平和的气氛,他们在一起玩耍,使整个画面充满一种安宁。 这幅作品色泽纯洁鲜明,人物形态完美,笼罩着一片和谐地艺术气氛,是波 提切利最优美的作品之一。他的作品中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遵循科学的合理的 透视法则,以再现生活的真实面貌为目的的油画,的确要比中国的以线条为主要手 段的水墨画要真实得多,强烈得多。中国书画家历来强调“书画用笔同源” ,这是中 国画与文学发生关系的特殊现象。 “在中国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画面中有题字, 把画和字合在一起更有国画的韵味,体现了中国画的很多特点。因此,中国画的线 被看作是一种艺术语言。在古代,我国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线条的组织来 表现对象的形和意的。这种从古到今地衍变可以使我们看出和认识到中国画造型的 来源和基础。再看西方以古代希腊艺术为起源的绘画基础,它的境界大体是把建筑 空间和雕塑形体移植到画面上来,在描绘人体形象时要求人物圆润浑然一体,背景 多为建筑和深远的空间,在构图中我们一般讲究把画中的透视点与视线大都集合于 画面正中,画面整齐、均衡、和谐是其特色。西画把线看作是客观物象形体的面压 缩为线,即两面相交成为线。西画源于几何学和科学,而西洋绘画又都渊源于希腊 绘画。 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 它们既不 “同构” , 也不“同质” ,只是有些相象,而没有必然内在的联系。 3.4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功能特征比较 3.4.1 功能比较 我们从唐寅的作品中可看出他所重视的是线,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述,是表现线 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徐疾、浓淡干湿、涩滑枯润、转折顿挫等变幻中的自身 形貌和形态。因此,中国绘画的线我们首先可以把它作为人与背景的分界限;其次用 线来表现不同的造型功能,同时表达你的意向和人物等表情、神态,增强作品独立 唐寅和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之比较 18 的形式欣赏价值;最后发现和运用他用笔的轨迹。而从波提切利的作品中能看出他所 重视的是线的客体的表述,因此西画重形体表现,以光、色、明暗、块面塑造为基 本造型手段,以色彩的冷暖对比,色调层次的对比来体现物象的真实感受。由此, 西画的线主要是分清人物和背景的外形线,把调子的排列用于画,使画面的表情更 加生动、形象。 3.4.2 特征比较 唐寅的作品中主要是“线点结构”形式。为了丰富画面的形式,他一直在发现 新的方法,用毛笔、宣纸、散点透视、线条、墨汁、国画色的开发等形成了今天我 们看到的艺术风貌。线是在作品中主要的构成因素。它不仅具有表现立体和取代了 阴影晕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表达色彩所无法表达的立体感和美感。线条至上是中 国绘画的重要特点。因此,线在表现特征上:我们要运用它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来丰 富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把笔用于画中形成线,并服从于线,把线的表现功能扩大 画,形成一套完整的形式规定。而波提切利的作品主要是“块面结构”形式,以三 维空间透视、焦点透视法则、光与影的运用、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的开发与配套使 用,形成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来达到艺术的表现手段。因此,线不是主要的造型手 段,可加明暗调子发展为块面造型,注意人物的神态,把投影看成是线来表现,比 较整体。 8 3.5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的审美取向的比较 在绘画语言中线是造型的基础,也是画者审美意识的体现。然而绘画历史的发 展,又展示了线的运用在中西方绘画中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审美情趣和意境。之所 以有不尽相同的审美取向,源于不同的主体思想和意识。他的美人仕女画是我国传 统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面通过妇女形象的塑造来体现不同时期的现实 生活、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成为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门类。唐寅的人 物仕女画多取材于高人雅士、神仙故事以及宫妓、歌妓一类。例如簪花仕女图 、 孟蜀宫妓图等都是表现妇女形象的。从唐寅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中国绘画独特 的艺术语言与审美区别于西方体系,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它与本民族的传统 价值观、审美观和主体的思维方式,艺术方法相联系。他的艺术思维方式,不拘泥 于物象的表面,而重于抒发内心的感受,重在“意”字,力求“神似” ,以线条的表 现力,运用特有的毛笔工具,体现书法运笔的内涵。 8杨大年. 谈唐寅的前蜀宫妓图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5,(s1) 第三章 唐寅与波提切利用线造型个性的比较 19 西方绘画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第一篇故事这幅作品是 接受为婚礼等喜庆盛典绘制装饰画的委托。这幅画是以薄伽丘的十日谈为题材 所作的四幅木板画之一。这些木板上的画并非全是波堤切利的手笔,部份是由他画 室的成员,根据他的想法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册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 7,6加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 4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近七年四川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4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和小树一起长大3教学设计 浙教版
- 财务分析培训班
- 人教版 (PEP)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Easter综合与测试教案
- 成本管理知识培训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赵州桥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新版解读: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危害
- 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2025年贵州高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年级应用题800题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人教版九篇
- 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课件
- 皮炎护理查房
- 危险废物培训知识
- 2024-2030年中国床垫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洞察分析
- 五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铁路反恐防暴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