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竞争不仅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是竞争者成才的驱动力。在现代社 会,谁优谁劣,由竞争决定。竞争进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同样,一个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其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反映。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竞争。敢子竞 争、善于竞争是现代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既是 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既是 纠正传统文化中负萄影响的现实要求,也是激发学生良性斗志的时代 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 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主要目标包括: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 力: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 角度而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必要 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前进取耩神;培养学生的勤奋刻苦精 神;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和良好的竞争品质。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入才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主干学科的语文教 学理应作出应有的贡献,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语文教师要通 过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育新时期的中学生一定要牢固树立健 康的竞争意识,敢于竞争,乐于竞争,善于竞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 教学过程中营造公平和谐的竞争氛围;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语文 教师乐于并善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 正确归因;要采取自我竞争、个人竞争与翻队竞争相结合:要引导学 生正确对待竞争结果:要始终与培养合作意识相联系:要始终坚持从 全面的素质要求来立体地培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竞争意识,培养 a b s t r a c ,r c o m p e t i t i o nn o to n l yp r o m o t e st h e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b u ta l s o d r i v e st h ec o m p e t i t o rt ob es u c c e e d i nm o d e mt i m e s ,c o m p e t i t i o n d e t e r m i n e st h a tw h oi se x c e l l e n to rw h oi si n f e r i o r 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 e n t e r p r i s i n g i n d i c a t e st h es o c i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 p r o g r e s s ;o n e s 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c o m p e t e n c e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r e f l e c t so n e s d i a t h e s i sa n da b i l i t y n o w a d a y st h es o c i e t y i sf u l lo f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a n y b o d yi s i n e l u c t a b l e t h a td a r i n gt oc o m p e t ea n db e i n gg o o da tc o m p e t i t i o ni so n e p r e r e q u i s i t ep s y c h o l o g ym a k i n ga so n em o d e r n t h a tc u l t i v a t i n gp a p i l l a r y 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s e a s o n e dw i t ht h e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i sai m p e r s o n a ln e e dt h a tt op u tt h ed i a t h e s i se d u c a t i o ni n p r a c t i c e s y n c h r o n o u s l y ;t h a tc u l t i v a t i n gp u p i l l a r y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a s w e l la sar e a l i s t i cn e e dt or e c t i f yt h en e g a t i v ei n f e e t i o n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a l s oi se p o c hr e q u i r et oi n s p i r et h ep a p i l l a r yv e r yf i g h t a sac o l es u b j e c ti nt h e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 , c h i n e s et e a c h i n gh a s o b l i g a t o r yb u r d e na n da d v a n t a g e ds u p e r i o r i t yi n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s t u d e n tt o r e a l f i n e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t sm e s t l yg o a l sa t et h a ta so n ei st o c u l t i v a t et h es t u d e n tg o o dc h i n e s ec a p a b i l i t y :a n do n ei st oc u l t i v a t et h e s t u d e n tf a v o r a b l e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a n dw h o l e s o m ep e r s o n a l i t y t h el a t t e r i n c l u d i n gw e l lc o o p e r a t i o ns p i r i ta n de s s e n t i a lm i s e r y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a n d a s p i r i n ge n t e r p r i s i n g h e a r ta n d d i l i g e n c ea n dh e a l t h yc o m p e t i t i o n p s y c h o l o g ya n dq u a l i t y i no r d e rt om a k et h es t u d e n ta c c o m m o d a t et h ed e m a n do ft h es o c i e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at r u n ks u b j e c ti nt h e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 ,c h i n e s et e a c h i n g b e h o v et od e v i s ei t sc o n t r i b u t i o na n da c c o m p l i s hi t se r r a n do ft e a c h i n g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 sm u s te d u c a t et h es t u d e n tt 0r e a l f i n e c o m p e t i t i o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i g h t l yt h r o u g h t h ec h i n e s e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e d u c a t i n gt h es t u d e n td a r et oc o m p e t ea n dt a k ed e l i g h ti ni ta n d b eg o o da ti t t h em o s t l ya p p r o a c h e sa r et h a ta su s i n g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i nt h ec h i n e s et e a c h i n g m a t e r i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n ge q u i t y a n d c o n c o r d a n tc o m p e t i t i o na t m o s p h e r ed u r i n gt h et e a c h i n gc o u r s e ;f o u n d i n g h o r t a t i v ee s t i m a t em e c h a n i s m ;t h ec h i n e s et e a c h e rt a k e sp l e a s u r ei na n d i sg o o da tc u l t i v a t i n gp a p i l l a r y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w h e nt h et e a c h e r i s 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e s t u d e n t s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h en e e dt o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s u c ha s 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t h a ti st os a y , h em u s t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i n d u c tt h es t u d e n t a t l r i b u t ea c c u r a t e l y ;i n t e g r a t et h eo n e s e l fw i t ht h ei n d i v i d u a la n dt h e g r o u pc o m p e t i t i o n ;i n d u c tt h es t u d e n tt r e a t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r e s u l tr i # f l y ; v i n c u l u m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c u l t i v a t i n ga l la l o n g ;s t i c kt o c u l t i v a t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i nt h eg e n e r a lm a k i n g k e yw o r d s :t h em i d d l e s c h o o lc h i n e s e ,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 , 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c u l t i v a t e 引言和文献综述 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深刻地感觉和体验到了竞争的残 酷性。然而,人们感觉和体验到了竞争不等于人们认识到了竞争。 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其实对竞争还缺乏比较深刻、 准确的认识。当面临竞争时,一些人感到手足无措:一些在竞争 中取得成功的入,受到胜利的鼓舞,又意气风发地投入到新的竞 争中去;一些人在竞争中受挫,于是就诅咒竞争;一些人则苟安 于现状,在竞争的边线上徘徊。 竞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你若想在目前的中学所开设的教程 中找到这门课,是困难的,甚至是寻找冠以“竞争”的章节也很 难。即使进了大学,也只有少数教程在涉及谈论竞争,那就是法 律和经济方面的教程,而这又是非法律或经济专业的学生通常难 以接触到的。然而,竞争又的的确确是如此广泛、频繁地在现实 生活中存在着。正处在黄金年华的中学生们,是不是需要对竞争 有一个起码的认识以便指导自己的行动呢? 我想答案毫无疑问是 肯定的。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口益激烈国家与国 家之问的竞争。市场与市场之问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又是教育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和课 堂叉岂能不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昵? 缺乏竞争意 识的民族、国家或团体是没有生机的;缺乏竞争意识的人则必将 庸碌无为。我们的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丰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 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 争意识是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实践方式就是要将培养学生竞争意 识渗透到各科各育当中去,实际上,也只有通过教学才能最终切 l 实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因此作为基础课之一的语文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就更是任重道远了。 然而,令人稍感遗憾的是,偌大中国的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 中还很少有人正面提出语文瀑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培养的闷 题,语文老师们似乎都有点忌讳谈及竞争,好像一谈及竞争就是 指那种只为自己着想、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必欲置对手予死地的 恶性竞争。所以,语文教育教学中很少看到有关培养学生竞争意 识的研究,好像生怕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扭曲了人性、异化了人性 似的。其实,越是有恶性竞争的存在,就越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 的健康的竞争意识。否则,一味地逃避现实,“讳疾忌医”,结果 只会是造成恶性竞争更加恶劣的循环。也许,有些语文教师在实 际行动中还是在努力践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竞争意识的,只是没 有在表面_ 匕大喊形式化的标语化的口号罢了:也许,有螳语文教 师意识到了应该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只是不愿付诸实际 行动:也许,有些语文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培养学生的竞争 意识。不管怎么说,中国教育的现状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做 得还很不够。可喜的是,这已经引起了教育t 作者们的注意,最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已经正式提出语文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 的现代意识,而竞争意识就是现代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根好地培养学生 具有健康的竞争意识,鄢么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就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存残酷 的国际竞争中无立足之地。因为,很明显,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 接受良好的竞争意识教育,那么他们就将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竞争匠前无所适从:要么恶性竞争,互相残杀争个你死我活甚至 两败俱伤:要么畏惧竞争逃避竞争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一生。还在 改革开放之初,1 9 8 0 年5 月,日本产经新闻就有一篇文章说, 除非中国本身首先摆脱“没有竞争的社会”,在十亿群众中唤起“竞 2 争心”这一动力,否则现代化之日就不会到来。这句话出自曾经 侵略中国犯下滔天大罪而今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的国人之 口,该足以警醒中国民众了。中国人到了非有竞争的危机感不可 的时候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非培养学生竞 争意识不可的时候。无论从个人的发展前途来讲,还是从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来说,要想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新世纪里立于不败之 地,我们所培养的人才都必须具有健康的竞争意识,要让他们充 分认识优化自我、增强竞争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不 甘落后、力争卜游的热情与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镌造就一代 又一代奋力拼搏、把我国推向世界强国之林的优秀人才。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健康的竞争意识 是大势所趋,是培养学生成才和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这是包括 语文教师在内的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英格尔斯在 人的现代化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人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 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 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 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还很少见专门探讨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 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问题的研究。只有很少的文章提到过培养 学生竞争意识的问题,如柴联芝写的强化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 生学习兴趣( 载玉溪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7 年第3 期) , 该文提出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的竞争 意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益;该文还提出不同类型的课要采用不同的形式以强化学生的竞争 意识。讨论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个话题的文章或观点 转引冉王植彬主编现代人才素质概论北幕:中央编译出版社19 9 6 3 主要散见于一些语文教学论著作或语文杂志中。如周庆元教授在 语文教学设计沦一书中介绍了语文竞赛活动的开展,在中学 语文教育心理研究一书中介绍说竞争规律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 极性的规律之一;蔡高才和袁光华主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一书中提到了“设置竞争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宾敬主编的初中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一书中有语文竞赛活动的介 绍;刘桂华的把竞争机制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载湖南教 育学院学报t 9 9 9 年第2 期) 一文提出把竞争机制引入语文课堂教 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是:一是巧设竞赛项 日,悬置可争利益,二是建立管理网络,形成竞争体系,三是及时 反馈信息,巩固竞争成果。张世平的语文教学应引入竞争机制 ( 载榆林高专学报( 综合版) 1 9 9 6 年第l 期) 一文中提出把竞 争机制引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牛的竞争意识,课堂竞争作为一 种教学手段将有力地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此外,陈秋苹的将竞 争引入语文课堂( 载绵阳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7 年 第2 期) 一文和束瑞祥的语文教学怎样引进竞争机制( 载镇 江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5 年第2 期) 一文也都讨论了在语 文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的问题。 关于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全面研究还 很少见,而这又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冈此, 拙作拟在充分吸收前人在语文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几个领域 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必要性出发, 提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目标,探讨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途径和保障。 1 竞争与竞争意识 1 1 所谓“竞争” “竞争”一词古义为:“并逐日竞,对辩口争。”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则解释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竞争”究竟是什么? 目前各种各样的说法可谓五花八门。不同的心理学家也提出了各自的 解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竞争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 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通常这种活动趋向于否定其他人的受益。”哟安 德列娃认为,“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共同活动的相互作用,它 是共同活动的一种阻力。”罾郑杭生在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一书中 指出:“竞争就是双方或多方为了夺取同一目标面相互超越的行为, 常表现为对于共同期望的希缺资源的夺取而展开的竞赛、争夺和角 逐。”固我圈台湾学者认为,“竞争是人们对于有限东两的争夺。竞争 是争取生存的行为,是人们互相作用的基本方式之一。”鲫也有的书中 指出:“广义的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问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 遍规律。狭义的竞争是人与人、群众与群众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 夺。 诸如此类,还有许多关于“竞争”概念的不同的说法,但都大同 小异。综合各种说法来看,我们一般认为,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 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态学意义上,竞争是一个群落中生活在一 起的同种或异种生物体剥用共同的资源,而当资源不足时出现的力图 占有优先地位的现象;对于人类而言,竞争是人与人之问、团体与团 体之间、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争胜负、比高低的较量,是人们的一种 张德谈竞争教育研究,1 9 8 9 ,( 7 ) :6 0 。 安德列娃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4 1 0 0 。 解红晖李湘德论竞争与合作广西社会科学,2 0 0 2 ,( 4 ) :2 3 3 。 张德谈竞争教育研究,1 9 8 9 ,( 7 ) :6 0 。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7 3 3 7 3 3 8 。 5 争强好胜、力争上游的社会心理现象。竞争贯穿于自人类社会产生以 来的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之中,也贯穿子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 中,它是人类实践生活中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竞争促进了人和 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伴随着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而永远存在。 竞争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按竞争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广义竞争和 狭义竞争。 广义竞争是指整个生物界的竞争,我们在这里把它限定为人类一 般的生活竞争。这种竞争没有确定的竞争对手,主体所感到的是自己 在与所有的人、与周围的环境竞争,因而采取一种节奏紧张而有序的 方式从事生活活动,不断地作出努力。 狭义的竞争指有具体竞争对手的那一类竞争,是不同主体之间对 于一个共同目标的直接争夺或争胜活动。 按竞争的层次看,可分为生存竞争稻发展竞争。生存竞争是较低 层次的竞争,涉及主体的存亡、温饱、安全等基本需要;发展竞争是 较高层次的竞争,涉及主体较高层次的需要和目的。 按竞争的价值目标分类,可分为经济( 财富) 竞争、政治( 权力) 竞争、文化竞争、生存竞争等。 按竞争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文明的竞争和不文明的竞争( 这也是 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区分) 。文明的竞争是主体通过正当的、平等的、 合理合法的、人道的手段与方式两使自己获得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 处于优势地位。文明的竞争不仅有利于胜者,而且有利于社会;不文 明的竞争只是暂时有利于胜者,但不利于社会。 我们反对为了竞争胜利而不择手段。为了杜绝使用不正当手段竞 争的行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些规范机制,鼓励文明竞争,拒斥不文 明竞争。文明的竞争才是人道的竞争,其原则是:自己生存,也让别 人生存,在生存中分优劣;自己发展,也让别人发展,在发展中比高 下;自己进步,也让别人进步,在进步中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违背 这一原则的竞争或竞争手段,都是不文明、不人道的。只有文明的竞 6 争,才能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和入的活动能力的发展。正如体谟所说: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1 2 所谓“竞争意识” 意识是指入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 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 竞争意识是指竞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支配人一切行为 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活动过程,是人们对竞争的积极认识和态度以 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体验的总和。通俗地讲,就是人主观 认识、理解和运用竞争规律,根据竞争双方的客观实际。采取一切合 理行为,并作为在竞争中指导个人行为计划的心理思维活动过程。 本文所指的竞争意识包括对竞争本身的意识,对本人的竞争状况 的意识,以及对竞争结果的承受能力的意识,是一个人综合心理素质 的表现。既包括个人的认知状况、情感状况、意志状况,也包括能力、 兴趣和社会发展状况。本文所指的竞争意识是指在一个人全面素质提 高的前提下,建立在忧患意识和合作精神基础上的一种不甘落后的进 取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敢于公 平竞争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永不自满、敢为人先的积极进取和开拓精 神,是对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安于现状、抱残守缺、与世无争、不思 进取的保守观念的否定。 本文所指的竞争意识,强调树立更为科学的竞争观,对于竞争的 主体,坚持个人与群体辩证统一的观点;对于竞争的目标,在肯定为 合理的个人利益竞争的同时,更加鼓励并大力提倡为国家、民族及社 会发展开展竞争和拼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应注意从全面的素质 要求来立体地培养,决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培养 竞争意识也不能忽视合作意识的培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创造一个竞争与合作和谐并进协调发 展的局面。 2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必要性 2 1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止一次地指出,落后是要 挨打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 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谋求发展的国家都要卷入世界竞争的激流,竞 争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已经跨入2 l 世纪并且已经加入“耵0 ”的 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这种大背景催促着中国 人民勇敢地接受挑战,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 恩格斯说过,竞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形态中,农民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过着清贫的日子。 以家庭为单元的社会群体,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摩擦、竞争和 冲突的机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 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充斥着竞争。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命脉和重要特 征。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方面的竞争 还不明显、不突出,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不仅渗透在各行各 业之中,而且这种竞争将目趋激烈。竞争从经济领域发端,进而扩展 到其他领域,有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各企业之间 的竞争、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竞争、地方与地方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 竞争等等。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那么我们同时也就选择了竞争。 当然,人类社会的竞争与生物界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生 物进化论还是有区别的。虽然人也是生物,但又不同于一般生物。人 是有意识、有道德的,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能从 事创造性劳动。人与人之问除了存在竞争的一面之外,还存在着团结 友爱、互相合作、互生共荣的一面。因此,我们在谈竞争的时候,不 能不谈合作,不能不强调人道主义。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虽然不能逃离竞争法则,但我们竞争的目的,绝不能像资本主义 社会那样,大鱼吃小鱼,在竞争中千方百计把对方挤垮,不择手段地 进行你死我活地生死搏斗,而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人们 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求共同进步。要让我国人民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应具备的竞争意识,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培养。两作为继 往开来而又任重道远的中学生一代,他们是未来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宏伟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 梁,他们具备什么样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素质,对国家和民族的未 来影响深远。因此,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素 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 充满竞争的世界,竞争是的的确确的客观存在。从现实情况出发,我 们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就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我们 要教育中学生要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使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占有 一席之地,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永远骄傲地飘扬在世界的上 空,让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种社会制度的竞争而言,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将来要努力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更大的 优越性。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要教育学生把竞争作为一种压力和动 力,促使自己快成才,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如果我 们的中学生还沉浸在“太平世界”的美梦中,缺乏竞争意识,那么我 们的国家就要落后,中华民族也将为世界所抛弃。 虽然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和平不等于没有 战争;而只要你想要发展,就必然伴随着竞争。因为你不可能死皮赖 脸地乞求别国的怜悯与援助,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困际竞争的大舞台一h 奋力拼搏。无论是维护和平,还是寻求发展,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 9 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讲究实力的世界,落后就要挨打! 侵略者绝不会因 为你善良而不向你大打出手:竞争者也绝不会因为你落后而让你三 分! 因此,当今时代的人们,也同样都要展示自己的实力,接受社会 的检验与挑战:要么成为我们事业的中坚,要么成为庸碌无为之人面 被社会抛弃! 面对汹涌而来的竞争大潮,我们国人中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还 恪守着与世无争、不思进取的人生哲学,竞争意识淡薄:而有些人则 面对竞争大潮不能理性地对待,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择手段,恶性竞 争。表现在教育中也是如此,要么对竞争的现实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要么只片面强调升学竞争,很少有人去想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的 闽题。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状况。我们到了非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种 不良状况不可的时候了。一切想成就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有志之 士,都应该具备强烈的健康的竞争意识:对于一个凋家和民族而言也 是如此,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她就必须是一个具有 强烈的竞争意识的民族。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团队,或是一个国 家或民族,如果不思迸取,不主动积极地迎接竞争的挑战,最后都是 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落后是要挨打的1 2 2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 力的竞争,这种竞争的中心是经济的竞争,核心是高科技和人才素质 的竞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采取的对策是改革教育,重点是 提高教育质嚣。面对2 1 世纪既互相竞争又越来越互相依赖的复 杂而多变的世界对人才的要求,各国教育界纷纷提出了新的教育目 标,并明确地把合作竞争的意识、能力、精神纳入目标体系中。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我们国家也不能对各国 的教育改革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 始努力尽快实现从传统应试教育向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国家 也自那时起就深刻地认识到,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高新科技飞速发展 的新世纪,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 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而中学教育在这一 转轨的过程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 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谁掌握了2 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 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 战略主动地位。作为发展中蹦家。我们更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我国各项 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上来加以重视。而在其中又应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 事业的重中之重来加以优先发展,因为,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关键的基础环节。只有把基础教育搞好 了,真正推行了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才有可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与科学文化素质,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整个社会 的高度精神文明的实现。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又应成为基础 中的基础。 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认为,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 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爱因斯坦曾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 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高素质的人才,不仅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还成具有团结协 作、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怕挫折、拼搏进取、竞争向上的意识等 等优良品质。乇选教授曾在北大的一次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不缺人 才,缺的是这些人才的公平竞争意识与培养公平竞争的途径。因此,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努力培养塑造学生们心理素质中的竞争意 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完全必要的。如果说推进素质教育的目 的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竞争能 力,那么,加强竞争意识的培养则是保证素质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的 重要条件,更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1 1 因此,把学生培养成各种素质都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培养学生具 备健康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迸取精神,具有坚强的意 志,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直至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合格人才,既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应世界各国 的改革潮流的。 2 3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纠正传统文化负面影晌豹现实要 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匿家的民众有不同的竞争意识。一般 而言,“东方民族强调竞争的意识比较弱,而西方民族强调竞争的意 识比较强;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竞争要比以自然经济 为主的农业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强;发达国家人们的竞争意识要比不 发达的国家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强:城市里人们的竞争意识要比农村人 们的竞争意识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作为农村人口占全 国总人数8 0 以上的、市场经济还远不如西方国家发达的东方民族 国家,民众的竞争意识在整体上还是相当薄弱的。我们圊家又是人l j 大国,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教育就负有加快速度赶超世界发达国 家的使命。我们不但不能淡化竞争,而且更有必要加强竞争意识的教 育和培养啊! 我们作为后发性的现代化国家,现在还没有任何资格和 理由来谈论需要不需要培养竞争意识的问题。培养竞争意识是绝对必 要的,我们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选择余地。问题在于我们在培养学 牛竞争意识时必须克服西方国家自发竞争的弊病,汲取历史的经验教 训,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的成份陶冶的是抑制本能、节制欲望、 克己内省,因此中国民众也就大多不习惯于竞争。当然也就更是不善 于竞争。我们这个国度存在着一大批害怕竞争、不思进取的庸俗之人。 这些人在传统的安于现状、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巾,与世 徐婵吴璜青年社会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 9 8 8 1 7 6 。 1 2 无争、抱残守缺、甘于落后。当然这是有历史根源的。我国有着数千 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和小生产自然经济的历史,在封建的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竞争和冲突的机会很少,社会交往 水平比较低,社会关系不够丰富,人们的头脑被局限在极小的范围里, 人们不容易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与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的 传统文化中也具有怠惰、保守、不思进取的民族劣根性。儒家学说虽 然不乏注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方面,但其基调是保守的、调和的, 其“和为贵”、“中庸”的观念长期被尊为正统思想;佛教教人“跳出 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遁入空门,逃避现实生活,一切皆空,更是 无竞争和进取可言:道家更是宣扬无为、清虚、静止的思想。老子在 道德经中鼓吹“安其居”、“乐其俗”、“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 之足,长足矣”,这种安于现状的怠惰思想,往往导致精神状态上的 “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庄子则以“物( 人) 不胜天”为中心思想, 把无为说成无是非、无成败、无生死、无空间,一切归于无,表达一 种厌恶世俗、自我超脱的思想,这就把老子的那一点“夫唯不争,故 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以守为攻的潜在竞争性也扔掉了。宋朝以后的程 朱理学更是把这些消极因素推到了极端,达到了“宁蜷伏恶进取”的 境地。以上种种消极的东珏已经深深地沉淀在旧的传统习惯势力中, 至今仍然像恶魔一样死死地纠缠着我国人们的头脑,这种对待竞争的 惰性成为我国的民族性格,是人们进取和竞争的思想障碍。 竞争,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建立了 所谓超稳定的统治秩序,为了长治久安,竞争长期被统治者“弱化”。 直至近代,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古老帝国的“铜关铁锁”,同时也传 来了西方的竞争观念,竞争的严酷事实仿佛突然从地底下冒了出来。 在列强入侵、国权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一批向两方寻求真理的知 识分子,上下求索,探究两方近代崛起的原因。维新派干将严复从“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出发,告诫国人: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 族之间,只有奋发图强才能自救,否则就会被淘汰,以至于亡国灭种。 l 严复的这种思想至今都还振聋发聩。 由于对待竞争的惰性已经成为我国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我国人们 竞争和进取的根深蒂固的思想障碍,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竞争 意识也就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要求。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在教育过 程中不能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培养 学生具备健康的竞争意识! 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切切实实地去努力培 养学生具备健康的竞争意识,那么,想要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 也是不可能的! 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与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竞 争意识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有助于 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竞争意识;同样,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竞争意识 则有利于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很显然,传统文化中的种种负 面影响的存在,如安于现状、怠惰保守、不恩进取、墨守成规,等等, 与我们所说的竞争意识是完全格格不入的。因此,培养学牛竞争意识 是纠正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的必然要求。 2 4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也是激发学生良性斗志的时代要求 前面已经提到,竞争意识是产生于忧患意识和合作精神基础之上 的一种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敢于公平竞争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自满、 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是对人们头脑中所固存的安于现状、抱残守缺 和与世无争观念的否定。而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学生的现状是缺乏 良好的竞争意识。前面也已经提到,我们国人中还有一些人对竞争的 现实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有些人则走另一个极端,恶性竞争。这 种状况也包括学生在内。具体而言,学生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4 1 学生竞争意识不强或者没有竞争意识 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强调虚心谦逊、不走极端,鼓励不出风头、知 足常乐、和平共处,这种思想在中国已流传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一种 民族性格深深地烙刻在人们的心上,以至于现在还在某种程度上压抑 了人们的竞争和进取精神,磨掉了人们那些本来就不够的奋发向上、 表现自我的棱角。现在社会上仍然流传着“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 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罄之”、“人怕出名猪怕壮”等俗语,都在 某种程度k 反映了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然而,今天 的时代是激烈竞争的时代,所需要的正是“自我表现”的竞争进取精 神。今天这种高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 作风,过分地做“谦谦君予”,只能使你失去很多枫会。那种“与世 无争”的观念与2 1 世纪所要求的竞争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而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竞争意识不强甚至根本就没有竞争意 识的学生在现在的中学生中还为数不少,有蝗学生并不是没有竞争意 识,而是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批学生呢? 这里的 原因有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加 上如果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其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而自卑感则日 益增强。在很多情境中表现出害羞、不安、内疚、胆怯、忧伤、失望 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给人的心理带来特别大的不良影响,一旦 一个人形成了自卑心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 从而怯于与人交往,以至于孤独和自我封闭。甚而至于无法参与到竞 争中去,而这又反过来加深自晕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他们会 认为自己反正不篚在竞争中出类拔萃,于是就破罐子破捧,逐渐形成 不思迸取的心理。开始时落后了还觉得面子上难堪,逐渐地就习惯了, 也不觉得难堪了,以至于积习难改了。 有的学生是因为惰性太强而根本就没有竞争意识,或者虽有竞争 意识却不能付诸实际行动。惰性是贪图安逸和享受的产物,是游手好 闲、虚度时光的结果。懒惰是无忧无虑的波浪泛起的泡沫。懒惰的人 在思想上无所用心,对什么事物都极其冷漠,这种人从思想到行动, 从头脑到四肢,都会逐渐懒惰起来。这种人也往往会变得自尊心不足, t s 对“懒汉”的称号无所谓,不管别人对他怎么评价,他都不在乎。“一 懒生百病”。懒惰不仅是进取和竞争心理的杀手,而且也是引人堕落 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听任惰性发展起来。不要说追求进取了,就是要 正正经经地做一个人也很难。有的学生就是在一时的懒惰、一时的安 逸、一时的自我宽慰中放纵了自己,这种惰性一旦发展下去,就会产 生一种永久的磁性,使其再也迈不开进取和参与到竞争中去的步伐。 在惰性心理的支配下,一个人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都将难以得到充 分发挥。因为惰性带来懒散,懒散必然拖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 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本事再大、能力再强的人,一经和惰 性结下缘分,他最终将一事无成。惰性是学生进取的严重障碍,是竞 争意识不折不扣的“杀手”。如果学校教育不对学生的这种惰性心理 进行有效矫治,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竞争意识,后果不堪设想。 有的学生虽然在班里是尖子生,但有骄傲自满的心理,其实这也 同样是缺乏竞争意识的表现。这些优秀学生自恃天资不错,在班里也 能拔尖,好像自己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不必再努力了,可以知足 了。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骄傲自满就是不思迸取的表现,是缺乏竞争意识的表现。我们语文教 师应该对这类学生的自满自足心理引起足够重视,纠正这些学生的骄 傲自满心理。 2 4 2 有的学生竞争意识不健康甚至走向怒性竞争 当今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得到父母的过多 照顾、溺爱和娇惯,许多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再加上中 国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从小就要求孩子“争第一”,而 这种“争第一”往往又是单方面的素质的竞争。而不是综合素质的平 衡发展,这种强调片面的素质竞争的竞争意识在一些家长和孩子的心 口中已经根深蒂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各种素质 没有得到全面综合地平衡发展,存在许多不良品质,身心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