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doc_第1页
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doc_第2页
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doc_第3页
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doc_第4页
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诊断T2MD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 赵积海,董效珍,高静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吡嗪和门冬胰岛素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整群选取xx年2月xx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A组)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B组),治疗两周后复查患者FBG、2hBG、FC-P、2hC-P、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药品费用。结果2周后,两组FBG、2h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费用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很好的控制血糖,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控制血糖疗效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相当,但前者费用更少,更方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吡嗪;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R587.1A1674-074(5)08(b)049-02 作者简介赵积海(1969.11-),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科。 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恢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回复到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早期,部分患者在仅仅通过控制饮食而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便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1。因此,临床上为了尽可能早地保护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确诊后立即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延缓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有助于胰岛细胞功能的改善,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许多胰岛素类似物,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胰岛素类型增加了难度2。该研究xx年2月xx年12月间对比了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费用等的差异,旨在探讨糖尿病治疗的方便、有效、高性价比的理想方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整群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2例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A组)44例,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3762,平均(47.35.89)岁,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B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464岁,平均(46.96.1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I、HbAlc、FBG、2hBG、FC-P和2hc-P水平比较,见表1。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检测FBG、2hBG、HbAlc、FC-P、2hC-P、身高、体重,计算BMI。A组治疗方案为三餐前30min口服格列吡嗪(国药准字H10940098),起始剂量为每次2.5mg,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30mg,联合每晚20:00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Jxx0113),起始剂量为8U。B组治疗方案为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Jxx0036,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起始量均为6U,联合每晚20:00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8U。监测血糖46次d,根据血糖调整上述药物剂量,直至血糖达到控制目标。目标血糖为:FBG控制在4.57.0mmolL,2hBG控制在510mmolL。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39mmolL。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过程中坚持饮食、运动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2周后复查FBG、2hBG、FC-P、2hC-P,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药品费用。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FBG、2hBG明显下降,FC-P、2hC-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A组稍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2.2,B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783,P=0.2030.05)。A组药品费用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的良好控制3。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不容置疑,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血糖值,使胰岛功能得到部分恢复4,“三速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也有同样的疗效5-6。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中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不论使用的是磺脲类还是胰岛素,其血糖的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差异,而且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性要比注射胰岛素低7。由此可见,强化治疗使用口服降糖药完全可以。 该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强化治疗后,FBG、2hBG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1例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2.2,B组发生2例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5.2,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A组血糖达标时间比B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药品费用A组较B组明显减少,且未计入胰岛素注射的耗费,说明在同等降糖疗效下,A组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性价比。该研究证实,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与张星光等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格列吡嗪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同样可以有效、安全、迅速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且性价比高,操作方便,便于在基层医院及门诊使用,为广大T2DM患者降糖强化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虹,张英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J.中外健康文摘,xx,15(10):139-140 2郭晓蕙.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兼顾2型糖尿病降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述J.中国糖尿病杂志,xx,20(7):555-557. 3曾志红,周晓明,翁利红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xx(15):29-30 4王斌,丁明超,王鸿两种胰岛素强化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xx(2):4, 5SwinnenSG,MullinsP,MillerM,eta1Changingtheglucosecut-offvaluesthatdefinehypoglycaemiahasamajoreffectonreportedfrequenciesofhypoglycaemiaJ.Diabetologia,xx,52:38-41 6张丽,阿不力孜古丽阿依木,卢雪玲.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对比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xx,20(10):789-791. 7UKPDSGIntensiveblond-glucosecontrolwithsulphonylureasorinsulinparedwithconventionaltreatmentandris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