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劼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劼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劼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劼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劼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文学个性与魅力的非常重 要的文学家,他把文学创作当作种独特的生命形式来操作,通过湘 西系列小说与散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湘西世界”,对故乡的自 觉认同印证了作者与故乡之间水乳交融的精神契合。而同时代的作家 李劫人以审读国内外文学新形势的眼光,通过“大河小说”系列巧妙展 现了全景式“巴蜀世界”。两位作家立足故乡与童年,讲述过去发生的 人物、环境、语言、故事和人事经历,以文学感悟人生,形成了雅静 与喧嚣的两种文学审美性差异。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导言部分提出研究的对象,阐明沈从文与李 劫人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现实意义,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 方法和思路;第二、三部分对沈从文与李劫人两位作家及其作品在文 艺创作观和文学审美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从文艺创作 的原则出发,侧重文学审美性的角度对沈从文与李劫人两位作家的作 品与文艺观进行对比和分析,挖掘沈李作品在文学审美性方面客观存 在的差异,并思考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最终总结出沈李作品在文学 审美性上的具体差异。最后一部分“结语,对这种差异从审美比较的 文艺学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文学审美上的不同决定了表达与具象上 的差异,但两者其实也是相通和可以互补的。整个论文理论阐释和文 本解读相结合、宏观论述和微观考察相结合,对沈李小说作出了比较 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独创性的见解。 关键词:湘西巴蜀雅静喧嚣 审美差异 a b s t r a c t s h e nc o n g w e nw a sa ni m p o r t a n tw r i t e rw i t hs p e c i a ll i t e r a r y c h a r a c t e ra n dg l a m o ri nt h ec h i n e s em o r d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h i s t o r y h e 骶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a sad i s t i n c t i v ef o r mo fl i f ea n dc r e a t e dan e w “x i a n g x i w o r l d w i t hs e r i e so fs t o r i e sa n dp r o s e sa b o u tx i a n g x i h i sc o n c i o u s a c c e p t a n c eo fh o m e t o w np r o v e d t h a th ew a s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i nm i n dt oh i s h o m 烈o w n w h i l el ii i e r e n ,aw r i t e ro ft h ei d e n t i c a le r a ,f r o me x a m i n i n g t i l en e wc i n d i t i o n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h o m ea n da b r o a d ,e m e r g e ds k i l l f u l l ya f u l lv i e wo f b a s h uw o r l d w i t hs e r i e so f b i gr i v e rs t o r i e s t h e s et w ow r i t e r sf o c u s e do nh o m e t o w na n dc h i l d h o o d ;n a r r a t e d t h ep r e v i o u sc h a r a c t e r s ,s u r r o u n d i n g s ,l a n g u a g e ,s t o r i e sa n d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c o m p r e h e n d e dl i f ew i t h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i sr e s u l t e di nt h e 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w ol i t e r a r yb e a u t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 - - - - r e f i n e dq u i e ta n d g l a m o r t h et h e s i si sm a d eu po ff i v ep a r t s i nt h ei n t r o d u c t o r yr e m a r k s ,t h e a u t h o rp r e s e n t e dt h es u b j e c t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b yc l a r i f y i n g 也et w ow r i t e r s s h e nc o n g w e na n dl ij i e r e na n d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c o n d i t i o n sa sw e l la s i t sr e a l i s t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t h em e a n t i m e ,t h ea u t h o rr a i s e dt h em e t h o d s a n d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o ft h er e s e a r c h i nt h es e c o n da n dt h i r dp a r t s ,t h e 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da n ds u m m a r i z e dt h et w ow r i t e r sa n dt h ef e a t u r e so f t h e i r w o r k so n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v i e wa n dl i t e r a r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 i nt h ef o u r t h p a r t ,t h ea u t h o rc o m p a r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t h et w ow r i t e r s w o r k sf r o m l i t e r a r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v i s u a la n g l e b yf o l l o w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l i t e r a r y c r e a t i o n ,e x c a v a t e dt h eo b j e c t i v e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i rw o r k so n l i t e r a r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 , t h o u g h ta b o u ta n d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a s o n so ft h e h d i s t i n c t i o nf o r m a t i o na n dc o n s e q u e n t l y s u m m a r i z e dt h ec o n c r e t e 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m i nt h ep a r to f s u m m a r y ,t h e a u t h o r e x p o u n d e dt h ed i s t i n c t i o nf r o ml i t e r a r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c o m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r e s e n t e d t h a tt h ed i s t i n c t i o no fl i t e r a r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 d e c i d e d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o fe x p r e s s i o na n do r i g i n a li m a g e ,w h i c h a r e a c t u a l l y i n t e r l i n k e da n dc o m p l e m e n t e d a l lt h r o u g ht h et h e s i s ,b yc o m b i n i n gt h e t h e o r yp r e s e n t a t i o nw i t hv e r s i o na n a l y z i n g ,m a c r o s c o p i ce x p o u n d i n gw i t h m i c r o m i c i n s p e c t i n g ,t h e a u t h o rm a d ear e l a t i v e l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o ns h e na n dl i ss t o r i e sa n dr a i s e ds o m eo r i g i n a l l yc r e a t i v e o p i n i o n s k e yw o r d s :x i a n g x i ; b a s h u ; r e f i n e dq u i e t ;g l a m o r d i s t i n c t i o no fb e a u t ya p p r e c i a t i o n i i i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合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殊歧2 0 0 7 年9 月1 0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研究生 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日期:年月 日 日期:年月 日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动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第一章导论 1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特殊作家,当许多作家正努力 通过自己的艺术把握新的现实、描述历史运动和人生苦难等社会现象 的时候,沈从文却沉醉于一种对于过去的朦胧的感觉和情绪,正如他 自己说:“有人用文学写人类的行为的历史,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 的历史。”他把自己的创作转向那属于过去的湘西边地,转向故乡 淳朴的传统,从而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山水田园图画,写出了一个鲜 为人知的( 甚至是令时人惊异、令后人羡慕的) “湘西世界”。他独特 的个性和文学观念,决定了他把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来 操作,他通过自己的湘西系列小说与散文向我们指明了悠久旷远的湘 西边地文化怎样孕育了人类特异的人生形式,从感情到理智上的对故 乡的全面自觉的认同深刻印证了作者与故乡之间水乳交融的精神契 合。而同时代的作家李劫人,作为新文学运动中最早试作白话小说的 “老作家,以自己穿越新旧两个时代、审读国内外文学新形势的眼光, 加以自己丰富深刻的人事阅历,通过大河小说系列形象粗旷地展现 了中国西部的社会生活全景四川内地城乡闭塞、沉滞而野蛮的家 庭范本和人生形式以及封建军阀横行内地的社会黑暗。两位作家均从 自己的故乡与童年、少年生活方面取材,包括故乡的人物、环境、语 言、故事和人事经历,通过作家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特定的文学形式, 全面、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边地世界- - 湘西世界 和“川西世界 ,文化渊源上他们分别依托着“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 。 从两位作家的系列小说所表现的内容来看,两位作家在生活经历方面 存在着一些相似点:幼稚与少年时候在私塾求学却十分贪玩,经常逃 。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永云l ( 上) 嗍,天津:天津人民出舨社,2 0 0 6 年 1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触了水手与士兵、政治与官场、文字与报刊等不同阶层的人事与物, 而在文学表达的相近之中却有着较大差异! 如语言特色、文学审美性、 艺术风格等都有着形与质的区别。那么沈李两位作家对自己故乡生活 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故乡的生活经历与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如何的影响? 怎样从文学审美角度原汁原味地准 确把握作家们所经历的故乡、童年与地方文化传统? 尤其是两位作家 因两个世界两种文化在文学审美上分别表现出怎样的观点与差异 性? 这些都是本文拟要认真讨论、阐述的问题。 1 2 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的旧中国,整个国家、民族、社会惨然遭受世界各帝国 主义列强的肆意侵掠、欺压和瓜分,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大挑战;中 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矛盾正面相撞且不可调和。城市、 乡村及其民众在困苦挣扎与仿徨中迷失了人生抗争方向;而西方文明 的强势冲击、排挤、破坏和践踏下,国民道德异化,人格堕落与文化 沉沦等等。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从发生伊始,其总的价值诉求、 取向就集中在重建怎样的民族文化人格与如何重构上。这不仅是一种 理论的倡导,这更是一种文学创作实践。从鲁迅先生早期的“立人” 思想,到李大钊的再造“青春之我”,胡适对“新人格”的诉求,周作人 的人道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的立人主张,到4 0 年代初沈从文提出“经 典的重造”,到延安时期提出的塑造“无产阶级新人”的创作主张,对 新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呼唤,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始终,并一直延伸 到当代。而其中对普通人的平凡人生的强烈关怀一侧重国民灵魂的 改造,倾向对知识分子和城乡劳动群众的人生命运的抒写。中国现代 文学这种平民精神,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最可宝贵的文学传统。它使 “乡村世界 文学走出一片新的天空,它又区别于鲁迅等前人开创的 “乡土小说 系列,而以独特而完整的“乡村世界系列存在,其中尤以 2 雅静与喧嚣_ 沈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沈从文、李劫人两位作家为代表。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以独有的 审美眼光着眼湘西这块热土,以慧秀灵毓的笔法为文学创造了一个 “清澈、景秀、灵气 的“湘西世界 。他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 的主要表现者与反思者。李劫人以史诗般的笔触将时代风云与个人命 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借人物鲜活的形象、波折的命运来体现时代政治、 经济的变化的,在死水微澜中将川地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 产等彰照展现,具有厚重的历史真实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塑造了一 个完整的“巴蜀世界 ,成为具有文学意义、史学意义、民俗学意义的 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与探索者。两个作家,以不同的心性采用不同 的审美眼光创造和表现了两个决然不同的世界,形成两种不同的感觉 冲击,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成了两种不同感觉的美妙审美 意境:一雅一俗,一静一动、一文一武、一清一浊。而雅、静、文、 清者,淡雅素妆,世界雅静,人物安逸和谐、超凡脱俗。俗、动、武、 浊者,人人事事物物皆名皆利皆禄,谈笑间兵戎血溅,人性浮躁、俗 不可耐。从这个角度对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我们才能从历 史的缘起真正准确地把握住文本本身所反映的社会与历史真实现状 内容;我们才能从文学审美角度原汁原味地准确把握住作家们所经 历的故乡、童年与地方文化传统、地方风俗:我们才能在两位作家所 形成的两个世界与文化中间,从文学审美性角度上发现他们的文学观 点与具体差异;我们才能真正抚摸到两位作家的文学观创作观与思 想脉络,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1 3 研究综述 对沈从文、李劫人两位作家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浅入深、从少到 多到研究热点的发展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作家及其研究者不断成长成 熟的一个自然过程,符合社会事物发展规律。对于这两位作家作品的 研究,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研究课题与专 著,但这些研究在整体上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视野不开阔,方法较单一。国内外文学研究者和当代学术界 关于沈从文及其作品分别在二十世纪4 0 年,八、九十年代掀起过“沈 从文热”。当前对两位作家作品的研究,学者们往往是从具体的某一 点上进行单方面的研究,侧重作品的文本阅读、社会思潮、文艺思想 与文学创作、人物形象与人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比如侍桁故事的复 制一评沈从文著 、苏雪林沈从文论、汪伟读 、向成国论沈从文的审美时空选择、吴立昌论沈从文 笔下的人性美、罗曼读过了 、王继志论作为诗人的沈 从文、凡容沈从文的 、若愚废邮存底、【日】城谷武 男 主题考、 新加坡】王润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 等;上海科学院的陈太怡从李劫人新旧 看旧知识分子对新时 代的跨越、罗岚李劫人作品的巴蜀文化阐释,师范大学的刘嫘 嫒李劫人性爱思想研究、曾白云“乡土 与“世界”、韩晶新 文学的现实主义“川味 群雕论李劫人“大河小说”的人物塑造、向 菊李劫人 - - 部曲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 黄猛李劫人“大河小说 的确现实主义品格、扬州大学的王永兵李 劫人小说现代性的阐述等等均是纯粹从某个视角单一地进行研究。 2 纵横比较性的研究较少。无论是对沈从文还是对李劫人及其作 品,有意识地进行纵横比较性的研究则较少,大多数是就作家、作品、 文艺或思潮等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而进行细节研究,浅尝则止。 优秀的研究论文有如【美】金介甫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色 彩、赵学勇与沈从文东西方文化、凌宇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 化的撞击看沈从文、杨瑞仁域外学者关于与世界文学比较研究述 4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略等等。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文学研究中必须注意加强文学研究的多 视角多方法,多注意文学研究的点面结合、纵横比较性的研究问题。 1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充分肯定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从文艺学审美的 角度对沈从文与李劫人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审美特点以及两者 存在的文学审美性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她们的各自特点 与差异方面,为以后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作出一定的探索工作。本 课题首先通过对沈李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审美特点进行系统深 入的文本阅读与分析研究,着重总结她们各自在文学审美上的特点, 然后进行对比性阅读与挖掘,发现和总结两者在文学审美性方面存在 的差异及其具体内容,为我们以后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文本阅读,审美 比较研究作出一定的实际探索工作。 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导言部分提出研究的对象,阐明沈 从文与李劫人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现实意义,同时提出论 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三部分对沈从文与李劫人两位作家及其 作品在文艺创作观和文学审美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从 文艺创作的原则出发,侧重文学审美性的角度对沈从文与李劫人两位 作家的作品与文艺观进行对比和分析,挖掘沈李作品在文学审美性方 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并思考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最终总结出沈李作 品在文学审美性上的具体差异。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目前对沈李作品的研究现状、特点与不足, 笔者在占有较多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于沈李 作品的阅读、思考与体会,采用了文献研究、文本阅读、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着重从文学审美性存在的差异方面进行研究和 论述,力求使研究的成果更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沈从文及其作品分析 2 1 神秘纯美的湘西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四j i l 、贵州三省的交界处,地处湖南西部 属于非常偏僻的山区。沈从文即出生在湘西凤凰县镇篁城,镇篁城是 一座群山环抱的孤城,一条澄澈的沅水支流沿着喘流的河水急流而 下。在这里杂居着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由于地处偏远,依然 保持着许多纯朴的古风,充满着神秘与浪漫的色彩。作为一个“神尚 未解体的时代蛳,这里一直流传着“赶尸、放蛊、落花洞女”等人类科 学未解之谜,民风淳朴直呐,传统文化底蕴丰富,习俗久远独特,如 唱山歌习俗,山区少年男女多以对山歌来选定自己的配偶( 郎或妹) ; 哭嫁习俗,女子出嫁须哭上三天三夜,哭尽父母兄弟姐妹、骂够媒婆 方才肯起身出门远嫁,且要口含一口饭,以示自力更生、不依靠男方 的寓意。 由于家道中落,沈从文1 5 岁就投身社会谋求职业,曾做过湘西 土著部队的司书、警察署办事员和国防局税收员等,几乎跑遍了沅江 流域的大部分乡镇。1 9 2 2 年闯荡到北京,他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 响下,经过顽强的自学开始了文学创作( 写小说) 。沈从文的小说创 作取材范围很广,有的描写旧部队生活,有的描写城市的世态人情, 有的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而最有特色的作品则是描写湘西地方风 土民情的作品。沈从文在故乡整整过了近3 0 年的生活,他说:“这地 方的人民爱恶哀乐,生活感情的式样,都各有鲜明的特征。我的生命 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因之和这一切分不开。劬他用清新的笔调,写出 湘西的人事变迁和灵山秀水,追求种世外桃源的意境,确实令人神 往。沈从文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也是各式各样的,有司令官、山大王、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t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3 年 窜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 ( 上) p 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6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劫入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勤务兵、土匪、娼妓、太太、绅士、官僚、地痞、土豪、船主、水手、 刽子手、店东、店员、隐士、渔夫、猎人、木匠、仆役、小学教师、 大学教授等各式人物,可以说是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悉入笔底,但作者 写得最亲切、倾注着全部心血和热情来描写的是湘西农村的人和事, 特别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高尚情操的描写和对故乡的自然美、人情美 和乡民原始生命力的礼赞。小说边城是沈从文3 0 年代小说创作 的代表作,也是沈从文创作达到高峰的标志。边城以湘西的小山 城茶峒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渡口渡船老入和他的外孙女翠翠 的生活,写了1 6 岁的翠翠与当地撑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曲 折的爱情故事。撑渡船的老人性格淳朴忠厚,在这条川湘来往的小溪 上摆渡5 0 年,从来都没有误过一次工,从来不多收一文钱。和他相 依为命的他的外孙女翠翠,是个美丽、热情、单纯的姑娘。她因“在 风雨里长养着,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清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得如 水晶,而使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她。两人商量好, 各自献上自己的歌声,任凭翠翠选择。当天保发现翠翠喜爱他的弟弟 傩送时,他就主动退让,乘船出走,不幸失事。傩送为了寻找哥哥也 出走了。经不住这打击的老艄公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逝世,留下 孤独的翠翠。虽然好心的船总是要接她回家,可她仍是独守渡口,等 待着她的心上人回来。这是一曲纯洁、优美而又缠绵的爱情悲剧,作 品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物不是善和美的化身。美丽善良的翠翠,侠骨柔 肠的老艄公,豪爽慷慨的船总顺顺都是作家所追求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的对象。就是在情场上相互竞争的对手,天保和傩送相互之间也毫无 嫉妒怨恨之心,他们乐于助入、见义勇为。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没有邪 恶贪欲,人人都是那么和善诚挚自足、豪侠重义,年夏一年,按照古 老的习俗,和睦相处,享受生活的乐趣。作品所写的生活,不能说在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根据,在那世外桃源式的湘西山区,古风犹存,至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今人们身上都保存着古老的淳朴本性,但由于作家为追求美好理想而 进化的“美化”。边城鲜明地表现了沈从文创作恬淡优美的艺术风 格。作品中写入叙事,都在自然平淡的描写中显露神情异彩;写景状 物,绘声绘色,更有独特风采。作品中湘西山区的风俗人情和自然景 色也都十分令人陶醉。依山傍水的村镇,城边的炮眼和墙垛,山上的 白塔和翠竹,小溪流的绳渡和水磨,山谷间的雾蔼,临水而筑的吊脚 楼,端午节朱红的龙舟竞赛,泅水能手抢夺雄鸭子的游戏,元宵节奇 光异彩的爆竹烟火等等,无不显示着湘西地区特有的风情和自然特有 的美色,似要把读者带到武陵源的仙境,令人心旷神恰,所以小说所 表现出的湘西神秘纯美地方色彩极为浓厚。 2 2 “乡下人”的角色定位 沈从文以小说、散文等文本的形式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湘西自然 环境、地方风俗、人性人情和童年趣事进行了系列深度刻画,将自己 定位于“乡下人”的角色,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 劬,通过城乡视觉对接来反思近代的湘西,多次强调他的乡土情结, 沉醉一种原生态的朦胧感觉和情结。他说:“有人用文学写人类行为 的历史,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劬因而他把自己的文学转向 了湘西边地、乡俗与传统,以清新飘逸的笔触,勾描出家乡美丽、宁 静、和温馨,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图画,表达了自己浓浓的乡士情结, 郁郁的湘西之恋。 2 2 1 湘西秀美山水与风景。文学作品作为作家的主体对象化的 产物,是作家自我观察的结果。在人生感悟基础上,对自我与外部世 界( 尤其是故乡与现实环境) 进行重新审视与确认就可能激发作家创 作的冲动。那么家乡美丽的山水,淳朴的人物,熟悉的风俗,尤其是 童年灿漫、少时幼稚冲动的言语,不仅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凌字从边城走向世界( 修订本) m i ,长沙:岳麓书社,2 0 0 6 年4 月。 。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水云 ( 上) 嗍,天律: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3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而且更是他心语的发源地,心灵美的寄托。在谈到为什么要写作时沈 从文说:“因为我活动这世界上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 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 和倾心。劬所以他以不同形式在作品中表现了对这种德性的赞美,其 中包括了对自然、生命和家乡的热爱。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历史上指雪峰山以西,古 代五溪蛮的所居住的地域,大体上属于沅江,澧水流域上游及其支流 酉、巫、武、辰、沅,五溪有如身体上的血管延伸到整个湘西地 区。这里以水上运输为主;多奇峰异石,保留着原始自然风貌,为苗、 瑶、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世代杂居,史上多以“蛮舻对待,有南 蛮、西南蛮、武岭蛮、五溪蛮等蔑称。自古华夏族与这里的人民一直 处于同化与反同化、征服与反征服的矛盾中,征服与同化斗争培养了 湘西人蔑视权威、孤凹不羁的雄强性格。正如他在从文自传中所 述:“在黔北、川、湘西一带极为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 竿的小城( 那里的) 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忧,农民勇敢 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人人洁身爱官。 一切事保持着一种淳朴的 习惯,遵从古礼,一条河流( 即沅江) 穿城而过。凤凰人的纯善、无 悔无忧、勇敢安分地伴随他成长。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湘西独特的地 域、人物和风情不仅激起作家想象的升华与传统的领悟,成为作家生 命情怀的一种折射,而且可以为他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以及人物命运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文化基因。所以在沈从文笔下湘 西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外部环境,也是永远与生命存在着交织的牧歌。 水对作家印象最深:“我幼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不能与水分 离,我的学校也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 闵建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婚恋与写作【m 】,广州:花城出版社,1 9 8 3 年 国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 修订本) 阳。长沙;岳麓书社2 0 0 6 年4 月。 9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较大的关系。水使他学会了下河捉螃蟹,游泳,( 空手) 捉鱼和逃 学;水使“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因为“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鼢从不止的逝水 中,他明白了一些人事,增长了见识,水和他的生命、教育、作品倾 向都密不可分。这里沅水,辰河,洪江等湖叉相连,山水相绕,水给 人的想象也是最丰富的,“水教给我黏和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 横海扬帆的梦劬,无论边城、长河还是柏子、二三等故 事莫不在水边进行,乃至于“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 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 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 5 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鼢 水的本质是流动、柔韧与包容万物的,如人的性格一样谦和、低调又 极具韧性,即作家所说的“耐烦 。水域带给了作家实在太多的文学经 验、灵感和智慧。“一切总是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的每个日子都在 这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人事的思索力, 增加了梦,在这小城生活的各自然也一定在日子里,怀了对人事爱憎 必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什么呢? 谁知道! 勘 2 2 2 童年的快乐与惬意。在湘西沈从文度过了快乐、惬意难忘 的童年时代。他出身军伍世家,苗汉混血后代。“我从4 , n 四岁左右, 始终健全肥如一只小琢劬,六岁时因出疹子而成了个小猴字精。六岁 上私塾时即与逃学、玩耍结缘。首先是私塾塾师给予的约束与虐待。 “凡是私塾中给予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样也得到了一份。劬这待遇正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l 】,南京: o 沈从文 o 沈从文 。沈从文 商沈从文 回沈从文 从文 。沈从文 沈从文作品经典聊】,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瞰】,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m l ,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f m ,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d “1 ,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l 吲,南京: 沈从文作品经典d 旧,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舨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1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9 9 5 年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如李劫人在死水微澜中所写的一样,为抢头学而必须早起,为完 先生规定的生书而必须单调的嘶喊,否则挨长木界方打,或者面壁罚 站罚跪,学生们都是十分忌惮。为了贪玩,他跟了较大的学生逃学, 逃避那些书本去同大自然亲近,一再说谎到柑椐园或城外山上去玩, 与各种野孩子玩,到水边下河洗澡。即使转入新式小学,他仍然逃学, 总是学习学校外的东西。玩使他发掘了自己的小聪明,将书蓝寄存在 土地庙的神座龛子里。回家时故意包绕偏街以拖延时间。玩使他领教 了塾师与家中的责罚,却无怨无悔。罚跪时,他的想像恰如生了一对 翅膀,记起了各种动人事情一一鳜鱼被钓离水拨刺的情形,放风筝的 情形,看歌唱的黄鹂,爬山等等使他忘掉了处罚的痛苦,淡漠了处罚 时间,却得了“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玩也使他见识了许多于奇百怪 的人与事:针铺老人戴着大眼镜磨针;伞铺前十几学徒的一起劳作; 皮靴店大胖子露出的大而黑肚皮;剃头的人呆手托木盘让师付刮脸; 染坊苗人在石碾上的摇荡;豆坊里苗妇人的歌唱等都让他充满了好 奇。好奇心让他留恋忘返并充满了无数疑问:为什么骡子推磨得把眼 遮上? 烧红的刀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 木头会雕成人形的佛像,用什 么方法能贴那么薄的金等等,有了疑问又找寻不到解答,导致作家产 生“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劬的情绪。 玩让他全方位开发了自己的听觉( 蝙蝠飞行,黄牛死的叹息等) 、视 觉、嗅觉( 腐草、死蛇等气味) 。书本知识以他的小聪明而领悟,大 自然通过他的醉心贴近而悉知,大自然的一切让作者度过了一个充 实、快乐、惬意的童学时代。 2 2 3 弥漫泥土芬芳的湘西风俗、人性与人情。从文本分析来看, 湘西首先是一块“神尚未解体的时代”,那里巫风、神鬼风盛行。东汉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国南鄞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 嗍,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 9 9 5 年 1 i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好祀,其祀必使巫枧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阴 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不无亵慢淫荒之杂。对湘西的巫鬼文化,作 家不仅在无意识中受到其潜移默化,而且还有意识地从中汲取养分, 摄取自己所需的一切。他以巫神为题材的诗歌借人物之口赞美屈原, 表达了自己继承传统的愿望,走近楚巫文化的精魂( 屈原) ;选取巫 鬼习俗题材,对巫师人物、祭祀场面、巫术行为进行绘声绘色、充满 诗情画意的描写,创造出了一个“浪漫情绪和宗教情绪混而为一的艺 术世界:人对神的热恋追求,神对人的一往情深,入神间的爱情纯真 烂漫、缠绵悱恻和忠贞不渝;神不是强暴的化身,亦非至高无上的偶 像。如巫神之爱写出了神与平民女子的恋爱心理历程,表现了作 家对生命形式神性的理解、对幻美的追求;阿黑小史中神巫为阿 黑几次打鬼治病,神巫的出现为那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的野性的 爱,提供了富有浪漫情趣的文化背景口连小说主人公也被赋予了一种 神性,他们纯净脱俗、美丽非凡,那些善良、正直、奔放的乡人仿佛 神的使者。边城里的翠翠清新可人,在她身上依稀瓣出“万物有灵 的影子,而“万物有灵”本是巫风的存在依据,被借来塑造人物则增添 了人物的神性。媚金豹子那羊媚金为爱而献身而误会,为误会而 自杀,体现了原始宗教轻生重义的献身精神。巫鬼文化及其“万物有 灵”的原始宗教是沈从文乡土情结的重要内涵。 边民爱好音乐、艺术,用唱歌匹偶的风俗令人耳目一新。苗族 竹枝词里唱:“歌声遥起乱山中,男女噍苏唱和同,知识鸾凤求匹 偶,自由婚姻最开通。”沈从文赞美并推崇苗族以歌传情的婚姻方式, 如小说雨后、龙朱、媚金豹子那羊、边城等作品中的青 年男女都是通过唱歌求爱的方式走到一起的。他在龙朱中写出了 对歌求偶的生活意义:一个男子不能唱是羞辱,一个女子不能唱也不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经典嗍,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 9 9 5 年 1 2 雅静与喧嚣就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会得到丈夫,抓出自己的心放在爱人的面前,方法不是金钱、美貌与 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歌。唱歌求爱成为地方风 尚,边城与雨后中青年男女在歌声里自由谈恋爱,他们的深 情歌唱则表现了他们追求自由恋爱的决心。同时在湘西人的歌声中也 散发出了善良淳朴的人性、美好真诚的人情,恰如楚巫文化一样纯美、 清澈。湘西一直维持着小农民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简单的生产关系 为人们提供了安静的生活环境,滋养了边民怡然自得的知足常乐的怡 然心态:与世无争,淳朴善良,重义轻利。而这些在作家沈从文身上 也得到了十足传承,他以一颗仁厚之心来看取、描摹这块土地的一切: 生命的庄严,人性的朴厚,人情的纯美。人们淡泊名利,对人事宽容 而与世无争,以微笑面对过去和历史并审视这个世界,微笑中渗透了 他禀赋里的善良天真和童心幻念。不懂怎样跟别人做买卖,在长河 中他们宁可让丰收的柚子烂掉,也不买给不正当的人。乡下人自尊不 愿受人的施舍,如贵生得了财主礼物,就坚决要用自己的礼物回报。 他们自由自在的在一个核心家庭生活。家人彼此间充满爱和关心,很 少提到家长权威。鼓励锻炼并让年轻人独立作主,生命付之于天。男 子特别是水手,他们粗鲁、爱打架、喝酒、追女人,遇到危险则挺身 而出,毫不畏缩。即使写童养媳、雇工及卖淫现象时,并不见其如何 的悲惨、罪恶或肮脏,从萧萧到丈夫到城中的妓女,作家没有作直白 的控诉、鞭鞑或表现出一种不屑、鄙弃的态度。这里的生命、人性和 自然是和谐的统一,是一种“爱与美的新的宗教 。彼此友善真诚相处; 人人勤劳,自食其力,乐为他人奉献,民风淳朴;商人好义远利等。 包括他的小说语言也得力于他丰富的湘西生活经验,充满浓郁的地方 色彩是以湘西方言为母体,经过作家的选择与加工,并杂糅古典 文学、民间文学的句式的产物。“这世界或有沙基或有水面上建造崇 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 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如沈从文所指“人性”,即是湘西乡民 中充满美与爱、富有生命强力的自然人性。他幻想用这种人性重建民 族品格,改造社会。边城即寄予了他“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 他表现“人性的最突出的作品:有湘西入的真诚、直率和热情,却无 五四“乡土小说”中的乡民之粗鲁和愚昧;翠翠简直就是作者“理想的 美,美的化身”,她天真活泼,娇憨、羞怯中流露出聪明和女性矜持。 但她天真单纯却不娇弱,有着湘西人坚强的生命意志和生活能力。老 船夫是古老湘西品格和道德的象征,他饱经沧桑,依然童心未泯,乐 观旷达,宽厚热情。他尊奉简单的信仰,对天意有着一份认同,但对 不合理的命运又有几分不平。 2 2 4 浓浓的乡土情结。沈从文1 4 岁,几乎未受过系统正规教育 ( 仅有短暂几年的私塾和新制小学的学习经历,且经常性逃课) ,使 他与湘西这块土有着太多的扯不断、理不完、说不尽的血缘与亲情。 他以“乡下人自居( 一个“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 的乡下人) , 正如沈从文所说:“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 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与哀乐自 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中人截然不同! 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 缺少机警,却又不甚懂诡诈,这乡下人又因为从小飘游江湖,各 处奔跑,挨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像,而且储 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在沈从文那里,“乡下人不仅是对自我身份 的自谦性的体认,而且也蕴涵着他几十年的经验背景、文化视野、美 感趣味和文学理想。他有着丰富的“乡下人经验经历:六岁起开独上 私塾,“凡是老塾师在私塾中给予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样也得到了一 份。第二年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顽劣孩子( 张姓表哥) 带领,他们 4 铡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下) 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 ( 上、下) i m ,天津;天津入民出版社2 0 0 6 年 1 4 雅静与喧嚣沈从文与李劫人小说文学审美性比较研究 一起从偶尔逃学,经常说谎演绎到整天逃学,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 而去同切自然亲近。很快“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 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劬这样自然 从小习就了两项本领:一是说谎。为了尽性玩耍而不惜说谎,为自己 逃学而不断说谎圆谎;虽说谎再怎么狡猾,还是实在伤了这个军人( 爸 爸) 的心,让家人对自己失望。“用一种谎话对付家中,又用另一中 谎话对付学塾。 一是玩耍。尤其是在表哥的领导下,“到他家中橘柚 园中去玩,到城外山上去玩,到各种野孩子堆里去玩,到水边去玩, 在玩中尽情认识了“这大干世界微妙的光,希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 的动静。”、“乡下人所想的,就正是把自己全个生命押到极危险的注 上去,玩一个尽兴! ”、“离开私塾转入正式小学时,我学的总是学校 以外的。 即使是受处罚,也值得感谢,因为在无法同自然接近时, 却给了“一个练习想像的机会 。沈从文1 4 岁时弃学入伍,直至1 9 2 3 年进北京求学,共达6 、7 年时间,居无定所地随部队在湘黔川边境 行军、打仗、流浪等以求得生存。尤其是在当兵的几年中辗转于沅水 流域周边地区( 镇篁、辰河、洪江以及常德桃花源、后江等地方) , 谙熟湘西的风土民情、苗风土俗,见识过上千人的集体杀戮。边地生 活和民间文化构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尤其是故乡的沅水河流 及其支流辰河、洪江,在沈从文的创作生活中更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 的角色。正如他在我的写作和水的关系中所谈到的一样:“我在 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的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 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 常是湿的。小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 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 的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 锄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 上、下) 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 1 5 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论文 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乡下, 即湘西小乡小城,即辰河、沅水地方,它带给了沈从文许多生活经验、 灵感和智慧,也给了他的文学标注了鲜照的地域色彩。正是通过这条 乡下小河,沈从文把自己的生活、创作与屈原所代表的楚文化、湖湘 文化联系在一起。沅水流域也是楚文化保留得最好的一个地区。沈从 文的创作,正是生动再现了楚地的习俗、民风、民俗,写出了具有鲜 明地域特色的乡土风貌。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 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 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这些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为我们展示了 一个色彩斑斓的湘西世界。湘西作为苗族和土家族世代聚居的地区, 是一块尚未被儒家文化等外来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衡量这片土地上 的生民的生存方式,也自有另一套价值规范和准则。正是沈从文以乡 下人的体认,以乡下人的视觉,以湘西本真和原初的眼光呈现了那个 不为人知的乡下世界。在外人眼中,她是非常新鲜而陌生的、令人神 往的,在沈从文笔下却保留了它的自在性和自足性,属于原汁原味的, 包括它的芳香。真正实现了他作为一个“地方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