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y 9 9 6 1 2 5 摘要 成功的管理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在知识经济成为社 会发展主要推动力的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活动如何适应社会要求成为摆在 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此研究分别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比较 分析法,分析了当前管理学界对管理发展趋势的认识,说明了我国学校的 管理实际,提出在我国各级学校应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观点,并明确 指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详细阐述了学校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了在学 校内部开展知识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学校的知识管理事实上是通 过收集学校教师自身和学校内部的各种显性、隐性知识,并最终进行知识 创新的管理实践过程。进而,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学校知识管理工作的两个 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和学校的整体知识管理。最后,本研 究重点叙述如何在学校内部开展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步骤,主要从学校管 理者自身的转变、学校管理工作的重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和学校整体知 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开展的制度化保证等几个方面加以叙述,并点出了 本研究的目的,即通过学校知识管理的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知识 资源以促进学校教师个人水平提高和学校快速发展。 关键词知识、学校知识管理、重构、激励、制度化保证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u c c e s s f u lm a n a g e m e n ti san e c e s s a r yc o n d i t i o nf o rt h ee x i s t e n c e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c h o o l s i nt h ep r e s e n t ,t h e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h a sb e c o m ead r i v i n gf o r c e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s o c i e t y h o wt om a k et h es c h o o lm a n a g e m e n tm e e tt h es o c i a l d e m a n d sh a sb e e nn o t i c e db yt h es c h o o lm a n a g e r s b yt h el i t e r a t u r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w a y s ,a c t i o nr e s e a r c h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i s r e s e a r c hp o i n to u tt h a tt h es c h o o l s h o u l db e p r o p o s e d t o c a r r yo u tt h e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r e s e a r c hf i r s td i s c u s s e s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a n dn e c e s s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i nt h es c h o o l s ,s t u d yt h ee x p l i c i ta n di m p l i c i tk n o w l e d g e ,t h e ne x p o u n d so n t h et w oi n t e r r e l a t e df a c e so ft h es c h o o l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o n ei st h ep e r s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o ft h et e a c h e r s ,t h eo t h e ri s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t h es c h 0 0 1 f i n a l l y , t h er e s e a r c hf o c u s e so nh o ws c h o o ls u c c e s sw i t ht h e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p r a c t i c e s t e p s t h o s ei n c l u d e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s c h o o lm a n a g e r s ,t h es c h o o lm a n a g e m e n t 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t h et e a c h e r s p e r s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s c h o o l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g u a r a n t e e sf o rt h e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t h e p u r p o s eo ft h i ss t u d yi st om a k ef u l lu s eo ft h e i rk n o w l e d g ef r o mt h ev a r i o u sw a y st o i m p r o v et h ep e r s o n a la n ds c h o o l s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k n o w l e d g e ,s c h o o l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c e n t i v e , 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g u a r a n t e e s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知识管理是一种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渐兴起而得到人们再次重视的管理理论和管 理实践手段。学校作为一个蕴藏着丰富知识资源的组织,完全应该通过开展知识管 理的实践,充分利用学校内外部各种知识资源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 校知识管理是在适应全球经济知识发展趋势和满足我国教育素质教育改革需要的背 景下,为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尤其是教师自身的各种知识储备,切实提高 各级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僵硬的应试教育模式,为达到最终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 本论文第一章首先简单回顾知识管理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而重点介绍现阶段我 国学校知识管理发展现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各级学校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开展有效 的知识管理实践。这首先表现在理论研究上,国内的学校管理研究者和专家对信息 与知识的相互关系存在一定理解上的误区,并习惯性把知识管理的研究范围界定于 图书馆学的范畴内。其次在实践方面,我国各级学校并未有效开展和实施知识管理 的实践。具体而言,现行的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与知识管理要求不相协调乃至 矛盾的地方。第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管理者并未主动地、有意识 地推进学校管理体系和方法向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型和发展。第二、学校所执行的按 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与相对单一、集中、封闭的工作环境阻碍了学校知识管理的开展。 第三、我国学校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僵化导致学校知识管理实践难以开展。本章的最 后介绍了本篇论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在简要回顾了东西方社会对知识这个概念的不同解释后,提出了在学校 知识管理领域,学校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定义:知识是一种能够不断发展和深化 的,并能以某种为学校成员所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所有学校成员所了解、掌握、 利用,并最终内化为学校内部成员自身实践能力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而,本章重点 分析了学校知识管理所面对的管理对象、定义、实施要点,明确提出学校知识管理 应是一种包含了寻找知识、选择知识、共享和利用知识并最终利用知识创新的管理 实践过程。本章进而提出了实施学校知识管理基本要点,为学校管理者开展知识管 理提供必要的指导,最后简要说明了开展知识管理对学校发展的主要意义。 第三章是对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的一章,分别从 哲学、经济学、教育学三个角度加以详细说明:从哲学角度研究学校知识管理,其 i i l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实践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学校知识 管理的开展是充分考虑知识所具有的“边际效用递增”这一特殊性,通过大力促进 教师不断学 - j 新的知识,不断扩展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以不断提高其在教学工作中 的能力。学校知识管理的经济学基础是立足于教师知识的边际效用最大化,以不断 改进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从教育学的观点加以引申,学校知识管理是充分重视教 师专业化和综合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学校为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本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校知 识管理理论基础的充分阐述和解释,使学校管理者更加清晰地掌握学校知识管理实 践的方法论指导。 第四章是对学校知识管理具体实施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的一章。学校知识管理 的开展和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管理实践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做出大量坚实 的基础性工作。这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改变自身过去 所存在着的僵硬、呆板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充分认识到 现行的学校行政制度中对教师发挥个人才智产生束缚的地方。其次,学校管理者必 须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实践,鼓励和支持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开 展。同时,学校管理者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知识管理氛围,并根据知识管理的 要求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重构,大力开展学校的整体知识管理实践,为教师的个人 知识管理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学校知识管理。最后, 为保证学校知识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管理者还应陔设立必要的制度化保证, 其中包括了网络型的学校培训机制、学校激励体制、学校知识创新宽容机制和创新 评估机制的形成。 第五章是对学校知识管理发展的前瞻性认识。本章主要是根据作者自身对学校 知识管理的认识,提出了学校知识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还有待解决的地方。 第六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肯定本论文的创意,并再次指出成功的学校知识管 理对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v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及我国学校知识管理的现实 1 1 1 知识管理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管理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知识管理也不例外。有关知识 管理理论的朴素思想古已有之。远古时期,东西方的哲学家便独立地在各自的 著作或实践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知识管理的思想。例如,在东方,记载著名思 想家孔子言行的论语和军事家孙子思想精髓的孙子兵法就都分别体现 了知识共享的思想。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p l a t o ) 在言行中也提出了 通过吸取和利用其导师苏格拉底( s o c r a t e s ) 的思想,并利用其思想以促进自 身能力提高的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但是,在此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知识管理 的思想并没有得到迸一步发展。 2 0 世纪初,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变化,促使管理理论的发 展迈入了一个高速阶段。其中,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管理理论的发 展和管理具体模式的变化( 见下表1 ) 。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 济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实践再次得到人 们的重视。 表i 社会发展时代与经济发展模式、管理具体模式的关系i 同时,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和再次发展。彼得德 鲁克( p e t e r d r u e k e r ) 在其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首次提出了“知 识工作者1 2 】”的概念,并简要说明对人们的想法进行管理的实践性思路。这在 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现代知识管理思想的首次出现。2 0 世纪9 0 年代,在知 识经济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现实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于 1 9 9 3 年发表的西方和日本对知识管理的模式一文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现代 知识管理概念的首次正式提出。1 9 9 5 年,野中郁次郎在与竹内弘高合著的知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识创造的企业一书中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实践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阐述。 进入2 1 世纪后,尽管管理学界对知识管理的理论解释仍存在着一些争论,但 许多国际性的大公司和企业无不争先采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改造企业管理流 程和建设企业文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1 2 我国学校知识管理的发展现实 学校知识管理的概念是在适应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前提以及我国教育不断 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为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尤其是教师自身的各种知 识储备,切实提高各级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变僵硬的应试教育模式,为达到最 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 当前,我国各级学校并未有效开展和真正实施学校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 现行的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与知识管理要求不相协调乃至矛盾的地方。我 国学校的教育模式事实上仍是以提高学生应付考试能力为主的应试型教育。这 种教育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难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 升,更无法真正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同时,我国的学校管理系统主要侧重于强 调学校管理者的职责,强调上下级关系的组织层次性以及学校内部人员配置的 稳定性,在组织结构上集中表现为金字塔式的由上至下的垂直管理。学校的具 体管理活动强调教师为学校服务,管理系统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组织系统 僵化,缺乏教师终身学习与教师间共同学习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工作与 学习相脱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管理者并未主动地、有意识地推 进学校管理体系和方法向学校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型和发展。许多学校管理者甚 至对于学校知识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听说过而己的状态,可想而知学校知识管 理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窘迫地位。在事实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尽管许多学校尤 其是各级中小学都已经或多或少利用了知识管理思想。例如,学校中经常采用 的集体备课便是一种通过交流以充分利用知识的知识管理实践。学校安排富有 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辅导帮助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和组织教学观摩的实践也是 分享和传播知识的知识管理手段。但这种管理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学校管 理者对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的不断重复使用,是一种 无意识或习惯成自然的管理实践活动。这种仅仅停留在习惯性、片段性、割裂性 的微观管理操作层面的管理活动,是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管理手段,无法形成一 第1 章绪论 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或体系,是更不可能提炼出完整的学校知识管理理论。 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所执行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与其所处于 的相对单一、集中和封闭的工作环境使广大教师对知识的吸收、利用乃至创新 都普遍缺乏一种动力和激情。这就使学校这一本应最具知识创新能力的知识加 工厂不能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产生知识、传授知识、增补知识的巨大作用。教 师知识更新的速度本应比其它行业快,对知识发展的敏感度应比其它人强,然 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全国的不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不能自主自觉地开展知识学习与教学经验的交流,往往只停留于简单的听课和 教案记录,仓促而集中的短期培训等形式化的知识交流模式上,其学习交流和 培训进修大多还依赖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务处的安排,而不能自觉主 动地开展对知识的学习。对于各种教学资料的学习在许多教师的潜意识当中仅 仅是一种上级下达的硬性任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使我国学校管理尤其是学 校教学管理的效率低下,也是导致我国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教学风格、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基本相似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总体 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切实提高。 第三、我国学校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僵化导致学校知识管理实践难以开展。 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含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两大方面。现实中,绝大多 数学校管理者普遍比较注重管理的理性因素即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强调完 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思想工 作开展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定量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俗语是对上 述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的最直观总括。诚然,必要的制度化保障是任何组织得 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使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减轻管理者管 理负担,避免因人废政和杜绝管理任意性的重要保证。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事 实上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并未随着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过多 的制度或规定对学校知识管理的开展反而是种束缚。学校管理往往为了服从己存 在的规章制度而陷入一种僵化的惯性运行。学校管理者也在无形中人为地漠视了 学校管理中必然存在着的非理性部分,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效能。这必然对知识管 理所强调的创新思维产生了不自觉的扼杀。过多的甚至不必要的制度限制和僵化 的、仅注重理性化的学校管理思想与鼓励独立思考、鼓励创新思维的学校知识管 理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是当前学校知识管理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条件和提倡知识创新的社 会大环境下,学校作为一个产生知识、传授知识、增补新知识的场所和具有丰 富知识资源的巨大宝库,其自身的管理工作只有以知识、技术和专业教育人才 为核心的简约型管理手段为核心,开展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学校知识管 理,才能充分适应学生不断进步的需要,才能实现学校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 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1 2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本研究是作者依据自身对管理活动的认识,结合管理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原 则对学校知识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尤其重视从管理活动的实践性角度出 发研究学校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本研究认为,学校作为组织的一种具体 组成形式,其必然内在包含了组织所拥有的各种特质,各种管理原则必然可以 作用于学校的管理实践。这是知识管理实践在学校能够开展的普遍性原则。同 时,由于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本质,即学校是一个产生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场 所,这使得我们在具体应用任何管理原理时,都必须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独特之 处以及区别于其它组织的本质特征,这是对管理实践性原则的应用。 同时,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 、运用文献法:对与学校知识管理 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结果的书籍和论文,进行研究和归纳。 2 、运用行动研究法:深入学校,具体了解学校知识管理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 的问题;3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企业中知识管理的实践步骤与学校可以采用 的知识管理步骤相比较,取长补短,研究出更适合学校的知识管理具体实践步 骤。 本研究通过研究学校知识管理的现有理论和实践活动后发现,我国学校知 识管理发展情况不理想的首要原因是国内的学校管理研究者和专家在理论研 究上,对信息与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并习惯性地把知 识管理的研究范围界定于图书馆学的范畴内。这就导致我国的学校知识管理研 究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图书馆学所关注的方向,即注重于各种各类知识的收 集、整理和利用,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管理的真正范围和意义,更忽略了彼得德 鲁克和其它众多学者所提到的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知识管理最终目标。例如, 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等新技术,研究信 第1 章绪论 息、情报、知识产生、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播和利用的一门学科【3 】,。 这里显然就忽视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一一即以创新推进组织发展,同时将信 息、情报、知识这三个并不相同的概念加以糅合,容易使实际的知识管理活动 难以确定管理对象,也就难以达到成功的知识管理。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意义 是首先注意到我国的学校知识管理在理论研究上的方向性偏差,提出比较适合 我国学校管理实际的学校知识管理概念。其次,本研究对国内许多研究者关于 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观点进一步提炼后发现,许多研究者都未能从实践角度有 效、完整、具体地阐述学校知识管理的定义以及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具体步骤。 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基本只停留在研究如何以教师为单位开展个人知识管理。如 东北师大黄艳、陈晓慧所著的浅谈个人知识管理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华南师大李宗书所著的中小学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等都是以个 人知识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未全面考虑知识管理在学校这一组织形式中的 整体性应用。应该说明的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学校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的 必要环节和必备基础,但是这绝对不是学校知识管理的全部内容。本研究的重 要意义立足于详细介绍了学校知识管理的各个部分。最后,本论文的意义还在 于是受某些学者对学校知识管理理论本质研究的启发( 如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 的王如哲教授在第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所做的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国际 案例报告对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理论的真正含义和实践范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 阐述) ,先详细解释学校知识管理所涉及到管理对象,理论基础等,目的在于 使学校管理者清晰认知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解释和管理实践的可行性,并明确 学校知识管理的含义和范畴,进而使学校管理者了解学校知识管理开展的基本 原则。本研究充分结合当前学校管理的发展实际,重点叙述如何在学校内部实 施知识管理的必备条件和具体步骤,对学校管理者开展学校知识管理起到必要 的指导作用。 1 3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简单回顾知识管理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而重点介绍现阶段我国学 校知识管理发展现状:即在理论研究上,国内的学校管理研究者和专家对信息 与知识的相互关系存在一定理解上的误区,又习惯性把知识管理的研究范围界 定于图书馆学的范畴内。同时在实践方面,我国各级学校并未有效开展和真正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实施知识管理。现行的教育管理体系都存在着与知识管理要求不相协调乃至矛 盾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 管理者并未主动地、有意识地推进学校管理体系和方法向知识管理模式的转型 和发展。第二、学校所执行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与相对单一、集中、封闭的 工作环境阻碍了学校知识管理的开展。第三、我国学校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僵化 导致学校知识管理实践难以开展。本章的最后介绍了本篇论文开展研究的思 路、方法和意义。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知识管理是对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进行管理并不断开展知识创新的一种管 理思路。要想正确认识学校知识管理的定义、内涵及其基本要点,学校管理者 首先要简单了解知识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而明确知识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管理对 象,最后还需结合学校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掌握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解释。 2 1 知识及其知识管理的内涵 2 1 1 中外哲学对知识的传统理解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人们通过学习和经历而得到的事 实、技能和理解( t h ef a c t s ,s k i l l s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a ty o uh a v eg a i n e dt h r o u g h l e a r n i n go re x p e r i e n c e ) 【4 】。在上述认识的前提下,伴随着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 所特有的、强烈的科学主义思想的共同影响,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学者 都把宏观的知识整体划分成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理性知识,其包含了客观事 实以及人所拥有的技能。一是直觉知识,即“人自身以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对事 物进行观察,而得出的直接概念和判断【5 j ,。随着对知识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波兰尼( p o l a n y i ) 又在其著作t h e t a c i t d i m e n s i o n 提出了“隐 晦知识”的概念:不被意识所知晓的特定认识过程和行为( t h ei d e at h a tc e r t a i n c o g n i t i v ep r o c e s s e sa n d o rb e h a v i o r sa r eu n d e rg i r d e db yo p e r a t i o n si n a c c e s s i b l et o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 1 6 。需要指出的是,波兰尼对隐晦知识的认识过程和行为与直 觉知识定义中所提到的“直接判断过程【7 】”相符合。“这种直觉判断过程不需 要人做出任何证明和假设,仅仅是人在注视到现象时候所产生的直接反映【8 】,。 与西方社会对知识概念层次鲜明的分类不同,传统东方文化对知识的认识 上是建立在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9 】”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观点和朴素系 统论的基础上,把知识分成“知”和“识”的两个有着紧密联系,但并不完全 协调同步地对事物的完整认识过程。例如,“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 寡之用者胜【1 0 ”便是一个例子。句中所说的“知”是分析了解的意思,强调分 析。“识”是分析辨别的意思,强调辨别和理解。这与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对 “知识”的理解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正因为如此,传统东方文化中的知识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往往被学者描述成和定义成一种在“阴阳”系统下,人们所获取的对自然界各 种事物以及社会各种现象的知觉和直觉的统一体。尽管这种知觉和直觉中包含 了西方所说的朴素的理性知识,但总体上仍应属于西方哲学体系中所说的直觉 知识。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思想对传统东方思维的冲击,东方社会对知 识的看法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当前比较统一的对知识概念的解释是“人们在改 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 1 2 知识管理的内涵 事实上,管理学界对于知识的具体分类方法是相当庞杂的,而实际中能为 大多数管理者普遍接受的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划分方式:“知 识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部分【1 2 】,。显性知识是指容易获得、容易理解 和容易交流的知识,其一般以文字、符号、图像所表示,以印刷或电子形式记 录。隐性知识是指实际存在于个人知识中,隐含于操作过程、方式中,难以用 语言表述的知识部分。但某些西方学者认为这种划分过于简单,他们在结合波 兰尼的心理学观点后,提出另一种在管理学术界也比较认同的观点:“知识至 少包含三个部分:1 、显性知识;2 、隐性知识;3 、隐晦知识【1 3 】”。应该说上述 划分方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和实际意义,但主要仍是从知识的不同层次 出发,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存在方式的区别而进行的划分。 关于如何正确定义知识管理的概念,许多组织和专家学者都做出过自己的 解释。例如,世界银行曾对知识管理做出这样的解释:“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内 部收集,获取,重组与组织活动相关的如何做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的管 理实践【1 4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广义的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性、集成性活 动,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中,这其中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和把知识作为信息 的管理【i5 】”。另一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地能动地发掘、优化、控制公 司所积累的知识并使之增值的活动与过程f 1 6 】”。从上述的简单举例中,我们可 以看到尽管当今的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具体众说纷纭,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强调对知识的管理和利用。 2 2 学校知识管理的定义 2 2 1 学校知识管理者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 具体到学校管理领域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其中所说的知识与上文所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描述的知识在涉及范围上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所谓联系是指,管理领 域所面对的知识必然要以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知识( 理性知识、直觉知识) 为基础。所谓区别是指,我们在管理领域所面对的知识仅仅是全部知识体系中 的一个部分。并且,这部分知识是已经过学校成员自身的思考吸收,带有被管 理者鲜明的个人思维特点。在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原则的管理活动中,学校管 理者不可避免地必须面对着现实社会知识在每一个具体管理对象上的细化和 具体化。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更应关注的是社会中所面对的知识整体 与管理中作为实际管理对象所面对知识的区别,树立对学校管理领域对知识的 实践性认识。因为只有首先正确区分学校管理领域中的知识与广义角度上的知 识,学校管理者才能对如何发挥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才能使 用正确的管理手段开展管理实践,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清楚意识到,现实社会中的知识至少有部分是无 法为管理者所知晓,甚至知识拥有者本人都无法确知或无法以某种形式表达出 来。因为,这很可能是一种“连知识拥有者自身都没有或无法认识到的知识存 在【l7 】”。自然地,这种无法被人所确知或无法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是 不可能为管理者所掌握、了解、熟悉的,也就更谈不上对这种知识开展管理活 动。因此,我们在管理领域所谈到的知识都必须是一种能为管理者所清晰确知 的具体形式表示,或以某种特定模型表现出来。否则,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便难 以对知识进行传播和转述。或者说,如果知识不以某种能为组织内部成员确知 的特定形态,知识管理活动是不可能开始的。总之,任何知识都必须在具有能 够被除知识拥有者外第三者所了解、掌握的前提下,爿具有对其开展管理活动 的可能性。 其次,任何知识都具有只为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特定层次人群所理解的特 性。例如,西方社会在正确理解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八卦等哲学象征物上 存在着巨大的偏差。相应地,东方文化对西方某些宗教形式,如宗教洗礼、礼 拜等的内在含义也难以准确理解和表述。知识的这种特性可以被理解成是某个 地区所具有的历史传统、宗教、风俗等文化特征的一种外在显形,并且这种特 性是自动地附着于切广义的知识之上。这种特性通常表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 方面:一是区域性,即某些知识只能被特定地理范围内的人所了解、认识、利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用。二是层次性,是指某些知识只能被特定阶层的人接受、学习和利用。在学 校管理领域中,学校管理者所要面对的知识同样都具有这种特点。因此,管理 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并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充分重视知识 特性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并且必须形成自身组织成员所能普遍理解的学校内部 知识体系。 同时,知识还具有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特点。知识必然随着人们对客观 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得到不断扩充。管理者所面对的知识绝不是一种 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随着组织内部成员不断学习而不断变化的动态管理对 象。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变化,积极跟踪组织成员知识的发展情况, 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管理活动。 结合上述对知识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学校管理领域来说,知识 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知识是一种能够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并能以某种为学校 成员所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所有学校成员所了解、掌握、利用,并最终内 化为学校内部成员自身实践能力的文化表现形式。 2 2 2 学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 学校管理者从管理实践角度出发,应认识到对于学校知识管理的实践而 言,比较适合实际的知识划分标准应该是将学校知识划分为学校所具有的整体 知识和教师的个人知识两大部分。进而,学校的整体知识和教师的个人知识又 都内在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学校整体知识包含学校自身的历史、 学校自身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管理实践及其经验、学校战略等学校拥有的各种知 识资源。个人知识包含了个人的素质能力、个人经历及关系网资源、个人在学 校中的地位等等。之所以在学校知识管理体系中采用这样的划分方式,主要是 由于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学校知识体系与教师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是未 必适应和协调的,甚至可能出现完全冲突的情况。这种不协调对于教师而言将 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会使教师无法感觉到认同感,并很可能误认为自身在 学校内部的成长空间有限,最终失去对开展教学工作的兴趣,对学生培养造成 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学校而言,这种不协调将严重影响学校内部团结协作的 工作作风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导致学校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在学校知识 管理中,将管理对象细分为学校的整体知识和教师的个人知识两部分加以开展 实际的管理实践活动,有利于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思维冲突,有助于学校管理者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明确管理对象,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将学校自身与教师个人的不同风格的知 识体系加以融合,最终达到稳定学校整体教学风格,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 目的。 2 2 3 学校知识管理的定义 综上所述,对于学校这一具体的组织形式而言,学校知识管理应是学校管 理者通过有效手段,有意识地获取和收集学校已有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有效渠 道在校内加以传播,使之能充分被教师利用以提高教学能力,最终促进学校发 展的管理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定义学校的知识管理为:学校的知识管 理活动应该是一种包含了寻找知识、选择知识、共享和利用知识并最终利用知 识创新的管理实践过程。其中,以利用知识进行创新是学校知识管理活动的重 点和最终目的。同时,根据管理面向知识所有者的不同,学校知识管理还应包 含了学校的整体知识管理和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 2 3 学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点 知识管理在学校内部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学校管理者 倾注大量精力的管理实践活动。成功有效地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前提是学校管 理者首先必须明确学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点,以便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学 校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点应至少包括下列四项:“决定与谁分享( d e c i d i n gw i t h w h o mt os h a r e ) 、 决定分享什么( d e c i d i n gw h a tt os h a r e ) 、 决定如何分享 ( d e c i d i n g h o w t os h a r e ) 、决定去分享和利用( d e c i d i n g t os h a r e ) 1 8 1 - o 这四个 基本步骤共同组成了学校知识管理的有机整体,其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其中 “决定与谁分享,决定分享什么,决定如何分享”主要是指对知识的收集过程, “决定去分享和利用”主要是收集到的知识在学校内部加以传播和利用的过 程。 2 3 1 “决定与谁分享”和“决定分享什么”是开展学校知识管理 的首要前提和必要环节 “决定与谁分享”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进行知识共享的对象包含了两 个互相协调、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学校自身内部的知识分类,包括了教师与 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以教师与教师之间 的知识分享为主;二是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整体与学校所处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知识分享和交流。其中,学校内部知识分享的目的主要着眼于如何在学校现有 基础上,通过提高个人和学校的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开支等手段以提高学校的 教学水平。学校与外部社会的知识共享主要着眼于如何扩展学校的服务范围, 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在机会。学校内部的知识分享是学校与外部社会分享 知识的基础,学校与外部的知识分享是为学校内部的知识分享提供动力,并为 学校内部的知识分享提供广阔的知识来源,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 进学校内部教师、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大和能力提高,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 水平。 “决定分享什么”是要使学校管理者明确应该利用和收集哪部分的知识。 其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重视可分享知识来源的多样化。被分享 的知识除了可以来自学校内部成员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蕴藏在学校所处的社会 环境和学校所能接触的各个社会层面人群之中。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文化氛围, 不同社会人群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学校知识收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 注重对所收集到知识的质量控制,学校管理者必须进行知识筛选。之所以必须 对知识进行筛选,是因为从不同方面收集到的知识很可能包含了部分对学校发 展不利或与学校发展战略相冲突的成分,同时对于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知识,也 只有经过筛选和整理才能易于被更多的学校成员利用,最终转化为学校共同的 实践能力。第三、重视学校内部知识传播时,知识所具有的形式。正如上文所 说,只有能以某种确定形式表达出来。并被学校成员所了解、接受、吸收、利 用的知识,才有可能被管理。知识要在学校内部进行传播,只有能以学校成员 认同的方式传播,才能达到分享的最终目的。 2 3 2 “决定如何分享”主要指出学校知识管理应注重知识的具体 分享形式 进行知识分享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面谈、电子邮件、学校 技术支持、学校内部的网络搜索等等。其中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在学校内部, 教师与教师之间直接的交流是以面对面的交流的效果为最佳。因为这种形式能 够提供最直接的信息、资料的传递。作为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这种知识分享形 式。相对地,学校与教师之间、学校内部小团队之间的交流形式并不固定,主 要因根据交流的主要内容以及管理的目的为主要出发点决定具体的交流形式。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2 3 3 “决定去分享和利用”是学校知识管理的最后一环,也是保 证学校知识管理能否实现的重要一环 管理者在分享知识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知识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它要 求管理者切实做到: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已经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归类、整 理,并最终从中提取出对学校发展有所帮助的知识力量,将已经归类、整理的 知识在学校内部以方便学校成员学习的方式传播,并鼓励学校成员掌握此类知 识。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已经归类、整理的知识以促进工作效率。在实践中 使学校成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分享和利用已 归类、整理知识的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决定与谁分享,决定分享什么,决定 如何分享”的知识收集过程,不断补充学校知识,使学校知识管理成为一个不 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形成动态知识管理过程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 用知识促进不断的创新活动,积极发展学校的自身特色。 2 4 开展学校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增强组织和个人的竞争 力,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学校知识管理也不例外。从一般意义上讲,学校 知识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所具有的知识资源的利用和创造,并通过对知 识的管理进行学校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培育知识创新能力, 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和过程。学校知识管理的核心 主题是学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新知识的创造生产,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运用学校 教师的集体智慧,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知识管理 的最终目标是将学校转型为知识型组织,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合社会发展 需要和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教育知识实施体系和管理模式。开展学校知识管 理,对于学校而言,其主要意义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2 4 1 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健康 发展 与传统管理中管理对象所表现出的静态所不同,以知识为主要管理对象的 学校知识管理将面对管理对象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非常迅速 的,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统筹 兼顾,减少功利性的短期管理行为,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陈心硕士学位论文 2 4 2 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学校知识管理强调集中全体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智慧,积极发挥教师 集体的力量来齐心协力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者可以真正做到“兼听则明”, 能有效减少因学校管理者对问题的不全面思考或个人素质的不足而造成的工 作失误或由此导致的不必要损失。其次,学校知识管理的内在要求使学校知识 管理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学校管理者必须注意观察学校所处社会 环境的各种变化,并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迅速做出管理手段上的调整。当外部 环境有利于学校发展时,学校管理者应及时加以利用,而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 时,学校管理者应灵活有效地采取对策,趋利避害。这就能够使学校有限的资 源做到“物尽其用”。最后,学校知识管理使学校教师的个人管理和自我激励 成为一种可能,使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容易形成一股合力,共同 推进学校进步。 2 4 3 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特色化,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学校知识管理重视学校独特的组织文化氛围建设,强调学校应在充分认 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寻找和逐步创建一种切合本校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 式。其要求在学校学科发展过程中首先确定学校优势学科,做到有所为,有所 不为,将首要发展的对象注重于与外校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进而为其 它较薄弱学科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 发展。同时,学校知识管理通过学校比较优势的确立,可以极大地增强学校对 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促进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培训能力,从而为学校发 展的特色化提供了保证。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是指一所学校的师生在教学、科研等各种活动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并在学校内部乃至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可的行为倾 向。其要素由学校管理者的思想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共同构成。学 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知识管理的开展 将带来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三方交流形式多样化、交流层次深入化的巨大 改变,将使学校能够更容易地得到外界对于学校办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能够 更方便地吸收和采纳外界在精神建设方面的成果,能够更好地在学校内部形成 被师生所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形成师生共同自觉维护的校风规 范,进而能够对更好地开展学校管理活动产生积极的效应,最终为学校良性管 第2 章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理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2 5 本章小结 本章在简要回顾了东西方社会对知识这个概念的各自理解后,提出了在学 校知识管理领域,学校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定义:知识是一种能够不断发展 和深化的,并能以某种为学校成员所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所有学校成员所 了解、掌握、利用,并最终内化为学校内部成员自身实践能力的文化表现形式。 进而,本章重点分析了学校知识管理所面对的管理对象、定义、实施要点,明 确提出学校知识管理应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