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现代文阅读复习效率的三点建议,金陵中学王奎礼Email:jlwkl,一、当讲的要讲好,二、当读的须读懂,三、当想的该想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生动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的表现手法:人物的、情节的、环境的。小说的命题点:三要素、语言、主题。,1、分析小说描写的环境特点,2012年邮差先生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2、分析环境描写的表现特色,2010年溜索,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3、分析环境寓意及环境描写的作用,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雪越下越大了。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学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答案:(1)深刻寓意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环境,环境,情节,人物,主题,1.读文本,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等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整体感知文章,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一)略读,A.运用意群略读,不要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即可。B.要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如:文章的标题、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以便快速地整体感知文章。,1.略读的技巧,C.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D.阅读段落的中心句或结论句。抓住中心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提高略读速度。E.略读应特别关注的词句和标点:,词语表起承转合、序列、举例等的词语。,句子如起始句、衔接句、抒情句、议论句、反问句、引用句、比喻句、总结句、中心句、主旨句等。,标点如分号、冒号、破折号等。,2.略读的任务,了解体裁,知晓立意,把握思路,明确手法,感知语言,标明节号,标注重要词语和句子,(二)精读,阅读题目就该精读,尤其是审清题意,找准了阅读区域之后的阅读,更该是指向明确的精读。精读时,考生应该读清内容层次,读懂句子间的关系,读知句中的关键标点,知晓句子的结构,把握句中关键的表意词语,从而找到答题需要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对于分析理解题,这一点更为重要。,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问题: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在横线上,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的现象。,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问题: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在横线上,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的现象。,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2012年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2.读题目,题目,是命题老师和考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是命题老师向考生下达的指令,是命题老师给学生的善意的提醒,更是对考生答题时的无情限制,是考生答题的行动指南。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是拿高分的前提。,1.读知题目类型,根据高考能力点划分,现代文阅读题题型有理解题、概括题、分析题、评价题、鉴赏题、探究题,各种题型问题所指是不一样的,答题时思维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复习时,应该加以总结,加以指导,加以训练,以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例如:,原因题的解答,就文章内容问原因:对文章信息的进行准确筛选与分类,并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就文章标题问原因:应考虑标题的意思、标题是怎样统率全文的、标题的艺术性等内容。,就文章结构问原因:应从文章思路上分析,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对表达主旨与情感有什么作用。,就文章表现手法问原因:应指出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手法本身有何作用,对表达主旨与情感有何作用。,例如:2010年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2009年第12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2008年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2.读出隐性信息,如2008年第12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精细能干,再如2009年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3.读明题目限制,如2008年第12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此题有三个限制“小说第二段”限制了有效阅读空间,“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限制了思维价值取向,“具体说明”限制了答案的内容要求。,答案:第二段写父女相依为命,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提供了依据(或作了铺垫)。第二段写侯菊精细能干,为下文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了依据(或作了铺垫)。,再如2010年的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4.读懂题目提醒,如2009年的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描写,属于表达方式,除了描写,还有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不以描写见长”,那么以什么见长呢?稍一想,就知道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再如2011年的13题: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慰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学生形象:同是高材生,四年级蒋姓学生处心积虑逃避责任;三年级澹姓学生毅然要求入伍,人格高尚。对话情景:前者先平和交流而后尖锐冲突;后者对话始终心平气和,含蓄内敛。,5.读准阅读空间,如2008年第18题: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读完文章可知,作者是在第二节谈及水浒作者和鲁迅的,作者对李逵的态度是在文章的第一节表明的。,再如2011年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全文提及“挖”的是文章的第七、八、九三节: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挖”与“捧”结果大为不同。,“挖”是“自求多福”之道。,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6.读清问题数目,如2008年第18题: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如2009年第17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答案:2008年18题: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2009年17题: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再如2010年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7.读知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短语还是用句子?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如果是短语,那用什么短语;如果是单句,那用什么样的单句;如果是复句,那又该是什么关系的复句。这些都得由题干决定。,如2007年16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至少是单句,抑或复句,再如2009年的题: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冰炭”同一个问题的相反的两个侧面,“同”必须是“匹配”的。由此可见,答案应该用相对相反的并列复句表达。,答案: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这第三点可以说很牵强)补充:对靠时尚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不屑一顾,同时,又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冰炭同炉”不太了解,不知用并列复句表达每个要点:,学生1:视图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但他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拒绝重金购画;对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不屑一顾;他孤傲中有一种顽强的自信。(不明题意,不知何谓“冰”、何谓“炭”,何谓“同炉”,句式不对,0分),学生2:具体表现在:,冰: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孤傲自信,不与世同流合污,视金钱如粪土,放弃去日本画取悦个人的画展。炭:对绘画执着与痴迷,历经苦难却热爱生活,率直,对朋友毫不吝惜画,画风张扬充满激情。(不明题意“同”,“冰”是“冰”、“炭”是“炭”,没有“同炉”,句式不对,0分),8.读清题目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一般应是能被总分值整除的。,9.读得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标点符号也是算字数的。,学会反思,1.错在哪里?,2.为什么错?,3.怎样才能不错?,2012年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边大学《城市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模拟调研卷数学试题(一)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2025年中考抽测语文试题样题(A卷)试卷含解析
- 武夷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25届高三期末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丹阳市2025年校初三4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多媒体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外科学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南理工学院《隧道工程(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课件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IPTV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培训
- 医美诊所院感知识培训课件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书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电子教案
- 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发展方案
- 货架回收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