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将相和 9.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将相和 9.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将相和 9.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将相和 9.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将相和 9卞和献玉,断双足不减其志,虽封侯不动其心,其意不在封禄,而在玉石之分,贞诳之明,其志其忠,令人钦敬,传为千古佳话。楚厉王、武王,视宝玉为顽石,诬贞士为诳人,颠倒黑白,有眼无珠。李白怀才不遇,道路坷坎,尝诗咏其事,讽喻世态: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郑。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古风);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鞠歌行)卞和抱璞泣血,韩非子和李白均未言明何处荆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以人名,荆山之地多传说卞和采玉的故事。其一,湖北阳新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荆山在湖北县北五十里,并引舆地纪胜云:为卞和得璞之所。其二,湖北县说。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释荆山: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汉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太平寰宇记云:卞和得璞开荆山,即此;顶上有池,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清一统志谓:下有抱玉岩,即卞和得玉处。中国名胜词风俗:湖北县城西约75公里的荆山南麓,峰峦峻秀,松柏葱郁,洞窟幽奥,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传卞和得璞于此,故名。岩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四丈,内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为卞和取玉旧迹;岩上有石洞,可容200余人;洞顶有池,周40余步,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其三,安徽县说。太玉府志载:县东南十六里,介天成湖与长河之间,有大、小二山,曰大荆,曰小荆;上有鹤迹、龟文之石。九域志谓:大荆山即卞和得玉处。山崖有寒壁二字,为明御史骆曾所刻。荆山寒壁为芜湖八景之一。宋时宣城人梅尧臣有荆山诗云:和楚人,滋楚地;泣玉山,无所记。但见楚人夸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倘有鬼,定无足。其四,安徽县说。县志:荆山,县新倚也,在治西南,滨淮突起。水经注载:淮水出荆出之左,当涂山之右,奔流二山之间。图经云:荆涂二山本相联属,禹凿为二,以通淮流。清康熙凤阳府志:今两崖间凿痕犹存;荆山高一百八十五丈,周围十七里,东有卞和洞。中国名胜词典也有这样的叙述: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人入洞中,仿佛置身玉珠帐里。洞下有石如桃,旧有题咏:元帝仙桃石,往来不识。略剖与君之,万载留踪迹。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宋哲宗元七年(1092)上巳节,苏东坡自颖州改知扬州途中,曾慕名率子苏迨、苏过同游荆山,留诗咏叹: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明儒宋濂有游荆涂二山记,对荆山胜迹作了详细的记述:至荆山,岩厂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卞和采玉的故事,古籍记载不仅在地点上有所歧异,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众说不一。韩非子记载为楚厉王至文王时代;汉代的刘向在新序中则记为楚共王之时;而一些地志和杂记又谓其中发生在楚平王年间,按史书记载:楚文王在位时间应在公元前677年以前;楚共王应在公元前500年以前;楚平王应在公元前516以前。前后相差150多年。孰是孰非,难以断定。玉石可分,荆山难辨。哪方地灵产宝玉,何处荆山泣忠魂,成为千古难解之谜。将相和中秦王竟然愿用座城市来向赵国换取一块和氏璧。这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呢?据古书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叫卞和。他从荆山脚下带着一块美玉赶往京城,去见楚厉王。厉王把卞和献的美玉放在手上看了又看,看不出什么名堂,以为是卞和拿块普通的石头捉弄他,一气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后来,武王做了国君后,卞和再度入宫献玉。武王也以为卞和以假充真,一怒之下,砍掉了他的右脚。直到楚文王继位后,知晓了卞和两度献玉失掉双脚的事,特意把他召进京城,并将玉石拿在手里仔细琢磨,终于发现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灵玉。文王对卞和的一片忠诚十分感动,不仅收下宝玉,而且将它命名为和氏璧。到了楚威王时,他将和氏璧赐给一位有功的丞相,谁知相府被盗,结果宝玉被卖到了赵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得到了这块和氏璧,并令丞相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个字,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