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doc_第1页
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doc_第2页
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doc_第3页
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doc_第4页
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姓名: 史叶锋学校:常州市西新桥小学邮编:213001电话题式学习,从课堂走向未来 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内容摘要:如何能基于数学教材与我校学生的实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主题式数学学习无疑是一个合适的通道,从主题式内涵的的把握,从主题式学习价值追寻,从主题式学习践行的途径:学科内整合、学科内容的拓展、学科融合等多元视角,真正让数学从课堂走向未来,从文本走向儿童生命的发展,让儿童的智慧绽放。关键词:主题式学习 内涵 价值 践行一、叩问:主题式学习的内涵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数学学科知识为出发点,将数学学习内容有机地加以整合,组成一个个数学学习主题,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基于主题或者问题的学习,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使学生置身于鲜活的现实学习环境中,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在主题式学习里,学习内容围绕主题进行组织,是主题及其专题作为知识情境脉络的有意义的组织;学习资源包括了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构成了主题的学习过程,这些学习活动是多样的,并且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究,学习者通过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主题”的类型既可以是知识、专题类的(如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知识链),也可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某些知识、技能、方法或情感培养类的(如实践活动等),还可以是一个小的研究专题类的学习主题。二、追寻:主题式学习的价值。主题式学习在课程组织形式上超越了课堂,也超越了单课时的教学周期,实现了全时空的学习活动组织方式;学习的评价也成为多元的,以面向过程的评价为主要形式,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它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综合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可以从某一学科内进行选择、综合,也可以从其他学科内进行选择和综合。通过数学主题式学习,在知识向问题转化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技能得以形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在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自问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强化,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了数学主题式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所在。1.形成数学观念,回归数学理性思考。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整体认识,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学教育只有把落脚点放在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念上,才能将学习活动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主题式学习”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摆在了教学的突出位置,注意观察、归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把数学观念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过程中去。数学教育本质上是理性思维的教育,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基于观念层面上的数学教育,是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2.重组学习内容,在数学再创造中学习。以现成的体系来教数学,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能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但也存在种种负面影响:数学枯燥、数学神秘,数学是书上写的、老师讲的等。很多学生单纯靠记忆学习数学,使数学学习失去应有的魅力。发现是一种乐趣,是人的天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过程、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主题化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以“学习主题”的形式组织教学,倡导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让学生在再创造过程中学习,使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提供适合再创造的学习材料,有了一些数学观念和方法的铺垫,有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即使是普通的学生也能够创造出数学(一般指原创的模拟)。通过再创造能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解释现象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体系的建构和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精神。数学是研究模式的科学,是基于思维的推理形式和方法建构而成的,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知识的系统结构,重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过程、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法。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涉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而且要涉及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发展。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3.课内外结合,体现小课堂大社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其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包括课堂的学习活动,更应包括广阔的日常生活中的有意识无意识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中,要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自然和社会,改变游离于社会生活封闭的、自我积累与畸形发展的“书生”,把数学内容放在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有目的开展主题活动,有机联结课堂与社会,在主题活动中既深化所学知识又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在研究年月日的学习内容时,为了探究月历中的有关内容,有的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了解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及它的来源等,有的从查阅书本弄清“今年春节后没有立春”的原因;有的通过亲戚或爸爸妈妈了了解到了谷雨是雨量增多,农民伯伯要播种了;还有的通过上网查询知道了24节气的意思,有的打电话问科学课任课教师了解农历和公历的形成原因这个学习主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广泛收集,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使课堂向社会延伸,生活与数学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4.“长短主题”结合,主动建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数学学习主题应该“长主题”和“短主题”相结合,“长主题”主要是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专题的主题,也可以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中的主题,主题学习主要以小组研究的形式进行,并且主题尽可能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汇点上产生。在学习“统计图”时,创设“常州的气温”这一主题,让学生收集、记录常州某一阶段气温和往年的气温情况,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同自己的方式记录,制成图表,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验统计的过程和感受了统计的作用。“短主题”主要指的是为一个知识点服务的学习主题,也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每一课时或每一个教学环节确定的学习主题,如:学习立体几何时可以让学生去研究:为什么油桶、热水瓶、易拉罐等装液体的容器都是圆柱形的?这些圆柱形容器如易垃罐的底半径和高之间的比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商家是如何选择易拉罐的形状、大小的?等等。采用“长主题”和“短主题”相结合的方式,使主题学习不但运用于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而且运用于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学习中,使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互作用、相辅相成,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三、践行:数学主题式学习的足迹。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课程要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虽然在一些单元后设置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但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数学综合性学习需求。主题式学习可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需要、兴趣与经验为基础的课程,促进学生各尽其才,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数学主题式学习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了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尝试:1.途径一:在数学学科整合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首先是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将教材上数学知识合理整合,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1)一个单元主题式学习:整合一个单元内容,开展以单元为主题的学习。研究案例:一年级下册元 角 分教材编排:教学内容分段例题及其具体内容小面值人民币例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单位之间的进率。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例2面值是五角、五分、贰分的人民币。大面值人民币例3面值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小小商店实践活动基于教材与学情思考:(1)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见过人民币,有些人还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是“零起点”,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如何利用?(2)教材在给定生活问题中,让学生进行人民币付钱、找钱计算,为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真实的购物活动中自主进行付钱、找钱的活动?(3)在学习完人民币后,再来安排实践活动,学习内容单一,知识学习与应用人为割裂,如何让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相整合?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一年级组以认识人民币为主题,开展单元主题式学习: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学校将进行跳蚤市场活动,我们要做什么?学生列举出问题,在师生共同交流中整理出问题,小组交流想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可以与同学、家长合作,调查、了解,做好准备。第二课时:现实情境:跳蚤市场。教师带领学生精心布置现场,把学生带来的物品分成若干组,设置“玩具柜”、“学习用品柜”、“食品柜”等等,每组选出几名学生作为售货员,其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物品去进行购买,让学生在购物中经历付钱、找钱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人民币之间的进率。课外实践:利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实践。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在经历着付钱、找钱的真实的购物过程,有些学生虽然不熟练,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伴的帮助、老师的及时指导,顺利完成了购物活动,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都去体验一下做售货员的感觉。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购物,掌握了人民币的进率,把人民币进率、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融合在付钱和找钱里面。在购物中,他们也在学会着讨价还价,每个现场虽然人多,但是学生都是有序排着队,一个个在进行购物。学生全然不是仅仅是知识的获得,在小组合作方面、在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学习内在动机和动力方面等等,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学科“立德树人”的全人教育。(2)多个单元主题式学习:整合多个单元内容,以主题开展学习。研究案例: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根据六年级下册教材比例中比例尺和确定位置的学习内容,以确定位置为主题展开研究。第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常州景点入手,让学生以我们学校为观测点,在自己准备的常州地图上找到中华恐龙园,如何正确描述出恐龙园位置?激发需求,需要确定角度和距离。在角度的研究中认识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在距离的研究中,认识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等概念。第二课时:在地图上寻找自己喜欢去的旅游景点中,通过找一找、说一说中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方法。第三课时:以学校为观测点,画一画自己家的位置,根据画的图向大家描述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学生基于实际问题在寻找与交流中自主建构,从学习过程,我们看到以往教师教的痕迹淡了,知识的教学淡了,注重了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自主逐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中理解学习内容。2.途径二:在数学学科拓展中开展主题式学习(1) 基于教材习题的主题式学习。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0页探索与实践第14题,我们从这题思考如何让学生完整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符合这样规律的是不是只有三个连续数?还有其它连续的也符合规律吗?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从三个连续的数开始,从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到三个连续的偶数、三个连续的奇数,再到四个、五个、六个,逐步验证、推理出奇数个连续的数中间数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从一道习题拓展为一个主题进行规律的探究。(2)基于教材动手做的主题式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5页“动手做”, 这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相关的知识的拓展应用,学生已经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把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图形,对于除了对称轴外,是否还有其它直线也能把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非轴对称图形,是否也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我们以图形的分割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方法、获得结论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将一个平面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的过程,发现规律,感受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图形分割的数学实质,积累活动经验,实现知识在理解之上的应用,方法在应用之上的内化。(3) 基于数学实践的主题式学习 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由于教材局限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往往缺少生活经验的体验,如果教师只是书本知识而没有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学生就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在学习了多边形面积后,我们以“我们校园 面积是多少?为主题,让学生选择校园内某个地方进行面积的测量,学生先制定了测量方案,组成小组进行测量活动,然后交流汇报,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学生不仅知道可以用尺测量,还可以借助自己的步长测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去测量,通过测量数据,选择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有些组的学生根据组在测量时各人的分工及测量方法做成模型来进行交流汇报。3.途径三:在融合中开展主题式学习(1)跨学科融合中的主题学习数学应与音乐、美术、科学、品德等其他学科沟通,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去领略跨越数学学科的数学文化的精彩。数学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立,应该考虑学生的生理、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特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研究案例: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材编排:苏教版教材上的编排先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再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最后安排了实践活动蒜叶的生长。基于教材与学情思考:(1)根据教材进行学习活动为什么要要统计?不是学生自主的需要,学生统计的需要如何激发?(2)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为什么现在要用折线统计图统计,学生缺少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统计方法的需求过程。(3)学习完折线统计图后,再安排实践活动,学生仅仅就是应用折线统计图,为统计而在进行着统计,没有能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价值。途径:科学课学习认识大蒜的根、叶等各部分名称 了解、掌握大蒜的种植方法。2课时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五年级组以大蒜的种植为主题,开展了走向学科融合的单元主题研究。我们围绕主题,首先发现大蒜的种植涉及了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仅仅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去完成,窄化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我们与科学组老师一起来商量,制定了实施方案。途径:课外实践小组分工,进行大蒜种植,记录大蒜根、叶的生长情况。 20天途径:课前分析收集学生数学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学生实践作业形成进一步开展课堂学习的方案。途径:数学课学习交流,感受不同的记录方式。比较,生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统计图。 1课时 我们先通过科学课2课时学习来认识大蒜的根、叶等各部分名称,掌握种植大蒜的方法,然后由学生四人小组选择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过程中用自己的记录方式来记录大蒜的生长情况,有的用观察日记的形式,有的以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我们对学生的记录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学生记录方式基础上,形成进一步开展教学实施的方案,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围绕你是怎样记录的?让不同方式学生交流汇报。你觉得用怎样记录方式更能反映出大蒜的生长情况,学生都认为,要能看出大蒜的生长变化,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你们还想研究什么?学生根据小组内种植方式不同,还想比较不同种植方式,哪种情况下大蒜生长更快,生成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种植,过程中用自己的记录方式来记录数据,在比较、分析中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生成过程,小组内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种植情况记录、分析、比较,最后形成自己的一份研究报告。这样的主题式学习活动,打破学科,综合融通,这样的学习对在当下学科分科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有机整合,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提高。(2)数学与文化融合中的主题学习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巨大作用需要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目的。主题式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将数学与文化相结合,如回文现象:回文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