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要对“三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察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34题图13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4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5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6生物固沙,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下列属于生物固沙的措施有( )图2 沙障固沙封沙育草 沙地飞播“三北”防护林工程 A B C D7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秦岭一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8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受暖流的影响大受寒流影响大 纬度低,热量充足 陆地面积宽广A B C D读右图,完成910题。9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10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A土壤贫瘠 B地形平坦C低温冷害 D人均耕地少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在东北开展了20多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分析回答11-12题。11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 B C D1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3-16题1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130E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4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15城市P(宜春)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719题。1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9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2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B.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21河流梯级开发的必要水文条件是( )河网稠密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A.B.C.D.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2224题。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3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4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25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代表的地区依次(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二、综合题(50分)26下图为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A、B、C示意我国在建和已建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A:“ ”工程,B:“ ”工程的南部通道和C:“ ”工程的东部线路。(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 的空间分布不均和 发展的不平衡。(3)有人说A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受金融风暴影响,珠三角地区产业纷纷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转移至我国西北地区。材料二:宁蒙地区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宁蒙交界处形成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4分) (3)宁蒙交界处的工业园区因“高能耗、高污染”工业的大力发展,成了中国西部的“百里污染带”。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3分)2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材料二 山东半岛、日本、韩国位置图日、韩两国出现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有哪些? (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1 2010年1月3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7点措施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 2009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年实现增产,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商品粮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2 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A(1)A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2分)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2)简述甲基地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分) (3)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商品粮基地,并简述判断理由。(3分) (4)B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发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2分)30.读“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我国和部分国家乘用车普及率”图,回答问题(10分)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1996年)(1)目前,随着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的进行,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从本质上讲这些汽车企业最终是为了 。(4分)(2)企业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 。(3分)(3)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有助于 (多选)(3分)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 消除本国的环境污染 缓解本国的就业压力一、 单项选择题(50分)12345678910CCACDBBDDC11121314151617181920CDDAABC ADB2122232425CCABC二、综合题(50分)一:9分(1)西气东输(1分) 西电东送(1分) 南水北调(1分) (2)自然资源(1分) 社会经济(1分) (3)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不足,促进良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二:共10分(1)对外开放范围逐步扩大,政策优势不明显;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因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小(3分)。(答对3点即可得3分)(2)水源丰富;廉价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4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3)大面积草场、耕地被占用,草场、耕地面积缩小;牲畜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严重;农作物产量不断下降。(3分)(答对2点即可得3分)三:共10分(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至少答出2点,共4分)(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土地廉价资源丰富;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答出3点,共6分)四:共11分(1) ABCD(2分) (2) 问题:水土流失;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2分)。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亦可。(2分)答对两条以上得2分)。 (3) 乙(1分)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