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研究学 号: 姓 名: 专 业: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 指导教师: 2014 年 03 月 05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 学号: * 专业: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研究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周辉建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指导时间14.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研究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基坑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与施工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设计介绍了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和工程的地质条件,给出了岩土参数,提出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并分别对施工技术要求、土方开挖方案、地下水控制、施工检测、应急预案、主要材料与质量检验分别进行了设计说明。设计结果:基坑深度由南向北递增,最浅为0m,最深为12.8m,故根据深度变化情况,采取不同的支护结构,本基坑设计方案采用桩锚结构、复合土钉墙结构、坡率法。本设计条理清楚;设计资料较完备,内容较具体、充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工程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结构较为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较规范。论文不足:设计没有方案比选过程,只有结论,略选设计结果来源唐突。总体而言,论文达到了本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请参见文中批注逐一修改。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85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闫天俊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评阅时间2014-4-5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2014年03月05日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求,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个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诸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及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等。近 30年是我国城市基坑工程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针对城市地区用地紧张和地价昂贵的状况,开发商总是设法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益,而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则成为有效的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机械以及自动化的运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推进,并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定。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的基坑支护设计,就是由于人们的需求,在上部空间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间,拟建三层地下室作为停车场以及防空洞室。本项目场地位置位于山前坡地,地下室开挖深度由南向北逐渐变深,深度范围012.8m,因此,在本设计方案中,考虑地下室的深度变化,对各个剖面采用相适应的支护方式,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进行。基坑支护方案拟采用桩锚结构、复合土钉墙结构、坡率法。关键词: 1、设计; 2、支护; 3、安全。目 录前 言1一、设计依据2二、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条件3(一)工程概况3(二)场地周边条件3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一)第四系新近期填土层(Q4ml)4(二)第四系坡积层 (Q4dl)4(三)第四系残积层(Q4el)4(四)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3)4四、岩土参数6五、基坑支护设计方案7(一)设计方案7(二)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图8(三)基坑支护设计剖面图8(四)基坑支护设计稳定性14(五)安全等级14六、施工技术要求15(一)微型桩施工15(二)土钉墙施工15(三)预应力锚索施工15七、土方开挖方案17八、地下水控制18九、施工监测19十、应急预案20(一)支护结构位移20(二)截、排措施20十一、主要材料和质量检验21(一)主要材料21(二)质量检验21十二、其它说明22十三、结论23致 谢24参考文献2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 言随着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施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目前,在深圳地区,基坑支护主要运用于高层商住楼,地铁的修建也运用较为广泛。支护方法随各个场地的地层条件与环境条件等各不相同。据调查显示,深圳主要的基坑支护方式为锚拉桩支挡式结构、复合土钉墙结构,内支撑结构、自然坡率法、地下室连续墙等。本项目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锚拉桩支挡式结构与复合土钉墙结构分段支护。一、设计依据1、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详细勘察报告,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13年11月;2、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总平面图, 深圳市赤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02月;3、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地下室平面图,深圳市赤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02月;4、现场踏勘的结果;5、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 05201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二、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条件(一)工程概况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拟建5栋高度75m的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69126.54m2。设23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最深约12.8m。拟建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赤湾九路东侧,赤湾四路北侧。场地红线用地面积为14513m2,基础工程桩拟采用挖孔灌注桩。场地0.00=19.35m,二层地下室基坑底面标高10.40m。局部设三层地下室,第三层地下室基坑(内基坑)底面标高6.50m。场地周围绝对标高暂按10.4023.20m考虑,基坑开挖深度约012.8m。支护周长(加上内基坑支护周长)约625.43m,底面积约10651.37m2。地下室外墙线到基坑坡脚留1.5m作为施工位置。(二)场地周边条件地下室外墙线与红线距离大小不等。地下室外墙线在基坑东侧与红线距离为5m,与周围建筑物距离18m以上;西侧与红线距离8.2711.60m;南侧与红线距离11.9317.23m,与周围建筑物距离25m以上;北侧与红线距离为9.6319.31m,与周围建筑物距离12.66m以上。设计基坑周边有地下管线分部。东侧地下室外墙线与给水管线间距4.214.82m,埋深约1.00m;与电力管线间距3.695.17m,埋深约0.30m;与燃气管线间距5.906.33m,埋深约1.10m;与电信管线间距12.4813.62m,埋深约0.50m;与污水管线间距3.505.34m,埋深约1.10m。南侧地下室外墙线与给水管线间距8.9622.40m,埋深约1.00m;与电力管线间距2.7310.84m,埋深约0.7m;与燃气管线间距10.7013.46m,埋深约1.10m;与电信管线间距大于19.00m,埋深约1.00m;与污水管线间距大于20.00m,埋深约1.50m;与雨水管线间距3.4514.17m,埋深约1.20m。西侧地下室外墙线与与电力管线间距14.4115.96m,埋深约0.70m;与燃气管线间距12.4313.97m,埋深约1.10m;与电信管线间距7.5720.40m,埋深约0.50m;与污水管线间距6.689.16m,埋深约1.10m;与雨水管线间距14.2016.87m,埋深约1.00m。施工时应查明各种管线具体位置。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场地地貌为丘前坡地,场地内原有多层建筑已全部拆除,经人工填挖整平,形成现有地面。场地地面自北向南倾斜,标高10.4023.20m。根据赤湾村改造项目一期详细勘察报告,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新近期填土层(Q4ml)、第四系坡积层(Q4dl)、第四系残积层(Q4el),基底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3)。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一)第四系新近期填土层(Q4ml)1、1杂填土:灰黑色、灰褐色、灰黄色,松散,稍湿,以粉粘土、块石、砂等堆填,含少量植物根系。层厚0.502.90米,平均厚度1.65米,层底标高为7.9318.15米。2、2素填土:灰黄色、黄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块石、砂粒和植物根系。层厚0.504.00米,平均厚度1.59米,层底标高为8.8318.04米。(二)第四系坡积层 (Q4dl)粉质粘土含块石:黄褐色、灰黄色、灰白色,可塑硬塑,含较多块石及砂,块石块径约40250mm,含量约2530%,为细粒混合土。层厚1.304.00米,平均厚度2.49米,层顶标高7.9318.15米,层底标高为5.7315.35米。(三)第四系残积层(Q4el)砂质粘性土:黄色、黄褐色、灰白色,硬塑,含石英砂粒,由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层厚1.8014.00米,平均厚度4.42米,层顶标高5.7315.35米,层底标高为-2.1811.55米。(四)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3)场地内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3),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强、中、微四种风化带,本次勘察四种风化带全部有揭露。1、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灰黄色、灰褐色,岩芯呈土状、砂土状,除石英外矿物成分均已分化为土状,原岩结构隐约可见,岩芯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层厚0.805.90米,平均厚度3.03米,层顶标高-2.1812.45米,层底标高为-4.189.87米。2、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灰黄色、灰褐色,岩芯呈土块状,除石英外矿物成分基本分化为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可见,岩芯遇水易软化,手掰易断,下部夹块状强风化,破碎。该层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层厚1.4011.70米,平均厚度5.17米,层顶标高-4.1810.15米,层底标高为-8.486.44米。3、3中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灰褐色、肉红色,变余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节理裂隙发育,隙面铁染,较破碎,敲击声脆,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该层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揭露层厚0.508.40米,平均厚度2.60米,揭露层顶标高-8.486.44米,揭露层底标高-12.68-4.45米。4、4微风化混合花岗岩:青灰色、黄褐色、肉红色,变余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节理裂隙较发育,闭合状,较破碎,敲击声脆,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该层为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揭露层厚0.605.30米,平均厚度3.26米,揭露层顶标高-12.684.45米,揭露层底标高-16.981.36米。拟建场地根据含水层分布及其赋水特征,勘察场地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粉质粘土含块石、砂质粘性土、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中。上述土层为弱含水层(相对隔水层),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水量不丰富;下部为基岩裂隙水,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3中风化混合花岗岩为主要含水层,其富水性及透水性一般,水量不丰富。强中风化混合花岗岩裂隙发育,是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较好空间,但由于裂隙间隙微小,且连通一般,其上覆粉质粘土含块石、砂质粘性土、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相对隔水,因此,基岩裂隙补给条件受到限制。根据地区经验,场地强中风化层属弱富水性。根据场地的环境条件,场地上部松散地层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粉质粘土含块石、砂质粘性土、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为弱含水层(相对隔水层),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弱,补、迳、排条件较差;基岩强中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埋藏较深,且上覆较厚的相对隔水层,其补给条件差。勘察期间测得其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105.20m,相应标高为5.0318.15m。场地地下水位受季节及降雨量影响。根据深圳地区经验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一般为1.502.50m。四、岩土参数根据地层和本地经验提供抗拔桩的极限摩阻力和抗拔锚杆的锚固体与土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如表4-1;与基坑支护设计有关的参数建议值见表4-2。表4-1 抗拔摩阻力系数和锚固体与土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地层编号地层名称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i锚固体与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1杂填土-102素填土-16粉质粘土含块石0.6(0.55)50砂质粘性土0.75(0.70)60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0.75(0.70)80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0.80(0.75)1203中风化混合花岗岩0.85(0.80)注:1、抗拔侧摩阻力系数按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表10.5.9提供;括号内为灌注桩的建议值,括号外为预制桩的建议值。2、锚固体与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表4.7.4 提供,表中为一次常压注浆时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表4-2 基坑支护设计有关的参数建议值地层名称地层名称天然重度(kN/m3)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放坡坡率坡高(m)5m以内510m1杂填土18.010.08.01:1.51:1.72素填土18.010.08.01:1.51:1.7粉质粘土含块石19.024.022.01:1.11:1.25砂质粘性土18.525.022.01:1.11:1.15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9.030.022.01:0.91:1.08m以内815m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19.535.025.01:0.51:0.753中风化混合花岗岩-1:0.251:0.354微风化混合花岗岩-1:0.151:0.25注:本表按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SJG 05-2011提供。五、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1、2-2(BC)段、3-3(CD)段、4-4(De1、e2EF)段、5-5(e1e2)段、11-11(NO)段坡设钻孔桩,桩径1.01.2m,桩间距1.61.8m,桩长12.118.8m,于桩间设23排预应力锚索,桩顶设冠梁,锚索间距1.6m,锚索长度1822m。4-4(De1、e2EF)段、11-11(NO)段上部2m按1:0.5放坡,于放坡段设1排长6m的土钉;5-5(e1e2)段1-1(A B)段上部3m按1:1放坡,于放坡段设2排长6m的土钉;其它段不放坡。坡面与桩间土挂网喷射砼护面。详见2-2(BC)段、3-3(CD)段、4-4(De1、e2EF)段、5-5(e1e2)段、11-11(NO)段支护剖面图。2、1-1(AB)段、6-6(FG)段、7-7(GH)段、8-8(HI)段、12-12(OA)段坡采用微型桩、土钉墙联合支护。微型桩桩径300,桩长59m。基坑沿微型桩内侧垂直开挖,设49排长612m的土钉。1-1(AB)段微型桩冠梁标高以上部分按1:1放坡,6-6(FG)段、12-12(OA)段微型桩冠梁标高以上部分按1:0.75放坡,7-7(GH)段、8-8(HI)段上部2m按1:0.5放坡。坡面挂网喷射砼护面。详见1-1(AB)段、6-6(FG)段、7-7(GH)段、8-8(HI)段、12-12(OA)段支护剖面图。3、9-9(IJKLM)段、10-10(MN)段、13-13(HPQRSTU)段坡采用自然放坡,9-9(IJKLM)段、10-10(MN)段坡率为1:0.75。坡面挂网喷射砼护面。其中9-9(IJKLM)段坡的IJ段标高与基坑底面平,无需支护。详见9-9(IJKLM)段、10-10(MN)段支护剖面图。4、13-13(HPQRSTU)段为在第二层地下室基坑底面局部开挖的第三层地下室(内基坑),开挖深度3.9m。此段坡采用自然放坡,坡率为1:0.5。坡面挂网喷射砼护面。详见13-13(HPQRSTU)段支护剖面图。(二)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图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图见图5-1所示。图5-1 平面图(三)基坑支护设计剖面图基坑支护设计剖面见图5-2至图5-14。图5-2 AB段剖面图图5-3 BC段剖面图图5-4 CD段剖面图图5-6 e1e2段剖面图图5-5 De1、e2EF段剖面图图5-8 GH段剖面图图5-7 FG段剖面图图5-9 HI段剖面图图5-10 IJKLM段剖面图图5-11 MN段剖面图图5-13 OA段剖面图图5-12 NO段剖面图图5-14 HPQRSTU段剖面图(四)基坑支护设计稳定性表5-1 基坑支护各坡段安全系数坡段工况1工况2工况3工况4工况5工况6工况7工况8工况9工况10工况111-11.6051.4471.4561.4762.3732.5361.9021.8081.5581.3941.4762-24.4794.7832.9393.2771.8532.1831.3303-34.5455.1852.4493.0351.5964-43.7874.1382.4652.8171.8535-53.7874.1382.4652.8171.8536-61.4711.8572.3501.9721.6891.7857-74.0142.9442.0461.6391.7711.7718-83.3702.5262.1661.9881.6801.5021.5381.5389-92.5792.7062.5292.12610-101.5211.7261.44011-111.38112-121.3421.3611.6372.1902.7112.9092.1481.9231.7011.5291.60513-133.5281.724备注:表中各工况安全系数由“理正深基坑7.0软件”计算得出。(五)安全等级 基坑安全等级: ABCDEF段为一级;FG段、OA段为二级;其它为三级。六、施工技术要求(一)微型桩施工1、微型桩采用钻机成孔,孔径300,成孔后插入18#工字钢,然后灌入纯水泥浆,灌浆时将注浆管插到孔底,由灌浆泵将水泥浆压入,自底向上灌满,水泥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2、桩位允许偏差为50,垂直度偏差1.5%,桩径允许偏差4%。3、微型桩桩位设于搅拌桩中,应注意施工时间的控制,具体施式时间为搅拌桩成桩后250小时之间为宜。(二)土钉墙施工1、钢管土钉墙支护的顺序为:土方开挖打入钢管土钉灌浆安放钢筋网和安放腰梁钢筋锁定锚头喷锚下层土方开挖。钢管土钉采用打入式,位置允许偏差为100mm。2、钢筋土钉墙支护的顺序为:土方开挖土钉定位成孔放置土钉灌浆制安钢筋网和安放腰梁钢筋锁定锚头喷锚下层土方开挖。钢筋土钉宜采用旋转钻机成孔,土钉孔径不小于100mm;孔径允许偏差为5mm,位置允许偏差为100mm,成孔后应及时安放锚筋并灌浆。3、土钉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浆体强度不小于15MPa,注浆压力不小于0.6Mpa。灌浆应采用反向注浆工艺,即注浆管插入孔底向外注浆,第一次注浆初凝,再进行二次补浆,孔口应设注浆塞。4、土钉孔位按梅花状布置,土钉与水平夹角为10,具体布置的水平和垂直间距见剖面图。5、土钉施工应同基坑开挖相协调,实行分层、分段开挖。每开挖一层土方,施工一排锚杆。6、面层采用喷射砼,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100mm。喷射砼配方为水泥砂石子=1:2:2,水泥可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7、面层中设置钢筋网,采用6.5钢筋,钢筋网间距为200200,设置横向加强腰梁18钢筋。并用2根22,长15cm钢筋夹焊,注意压紧腰梁加强钢筋。8、土钉接长应先对焊,再用316钢筋帮焊。9、钢管土钉、钢筋土钉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互换使用。(三)预应力锚索施工1、锚索钻机成孔,孔径150,长度1822m;2、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孔位与水平方向偏差100mm,垂直方向允许偏差50mm,孔深超过设计长度0.51.0m。成孔后应清孔,并立即插入锚筋和灌浆;3、锚筋采用3根15.2钢绞线,安装采用专门托架,锚索自由段为68m,锚索的自由段应扎塑料管或包塑料布。锚筋应露出孔口1000mm以上,锚筋应干净无污无锈,预应力锚索锚筋不允许接长;4、注浆管应与锚筋一起放入钻孔,底端距钻孔底50100。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30.5MPa,二次注浆压力为1.52.5MPa,两次注浆压力均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0。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h,具体由现场确定。5、锚索灌浆后,做砼腰梁,最后用穿心千斤顶、高压油泵和锚具对锚索施加预应力至设计荷载并锁定;6、在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 (灌浆后10天以上)时,即可张拉锁定。7、锚索施工时遇中、微风化岩层时,中风化入岩5m、微风化入岩4m即可。(四)钻孔桩施工1、宜采用旋挖钻机成孔。2、钻孔灌注桩桩径1.01.2m,桩间距1.61.8m,桩顶设冠梁。3、桩身采用C30砼;冠梁、腰梁等采用C30砼;应采用商品混凝土灌筑;钻孔桩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4、钻孔桩成桩时采取隔桩施工,桩底沉渣厚度100 mm。5、施工桩径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1%,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6、桩内配筋采用均匀性配筋,钢筋笼制作和就位要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长度为50mm。7、桩施工21天、梁施工10天后可开挖土方。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8、钻孔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9、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中风化或微风化岩石时,则将钻孔桩做入基坑底面以下岩石1m即可。七、土方开挖方案1、根据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土钉间距分层、分段进行,应在上层土钉墙施工完成养护48h后方开挖下一层土方,严禁超挖,土方开挖后应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分层、分段挖土,每层挖土厚度不宜超过2m,每段长度不超过30m。3、每层开挖底面位于各层支护结构下300mm,严禁超挖。土方开挖后须及时支护,不许长时间暴露。在支护未达到正常使用要求前,不得开挖下层土方。4、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斗严禁碰撞支护结构(钻孔桩、微型桩、土钉、砼护面等),开挖到位后严禁超挖。5、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即时平整基坑,疏干坑内积水,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及时施工垫层及地下室底板;6、当存在超过基坑底以下的超深开挖时,一定要先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必要时提出专门的支护方案。八、地下水控制1、基坑位于山体坡面,地下水不丰富,不采用止水帷幕。但基坑底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需设降水井,共布置18个,详见平面图。3、基坑底设集水井,基坑坡顶应根据地势做好排水沟,以汇集降水与坑外地表水,防止流入坑内;基坑内坡脚与地下室底板间设排水沟,汇集降水与地表水,并及时排出坑外。4、挖土期间,根据需要可通过临时集水坑,集中抽出流入集水坑的地下水,为挖土创造条件。九、施工监测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期间应观测坡顶位移和相邻建筑物、道路沉降、地下水位等变化情况,应用监测信息指导施工。1、沉降、水平位移合二为一观测点设在坡顶支护结构上,共设20个。2、道路、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主要设基坑周边道路和建筑上,共设11个。3、AB段、BC段、DEF段各设锚索应力监测,三个段面共6个点。4、距坡顶2m左右布置水位观测点,共设8个。5、钻孔桩设测斜观测点,共设3个。6、基坑开挖及浇筑底板前每12天观测1次,其它时间37天观测一次,遇大雨加密观测。基坑维护期15天观测一次。7、基坑监测控制值如表9-1: 表9-1 基坑支护监测控制值 基坑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序号监测项目控制值(mm)变化速率(mm/d)控制值(mm)变化速率(mm/d)控制值(mm)变化速率(mm/d)1桩顶水平位移40360470152桩顶竖向位移303504608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303504608 注:预警值取控制值的80%;当变形不断加大,或超过变形速率时,应及时进行预警。8、观测数据超过警戒值时,立即起动应急预案,预防或处理突发事件,直到基坑回填土方完成。9、施工前、应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现状进行调查拍照,对墙面定期进行检查是否有裂缝。10、各监测点位置详见监测点平面图,可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局部调整,观测精度不低于二级要求。十、应急预案(一)支护结构位移若插入坑底部分支护桩(钻孔灌注桩或微型桩)向内变形,支护桩下段位移较大,造成桩背土体沉陷,主要应设法控制支护桩嵌入部分的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1、回填好土、砂石或砂袋等,回填反压土高度至能保证基坑变形完全稳定为止。2、对坑底进行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3、坡顶卸载:坡顶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挖除,减少坡顶荷载。4、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挖到底后及时浇注垫层。(二)截、排措施1、在基坑顶部,采取临时措施拦截地表水,以防下渗或直接流入基坑内。2、检查基坑顶部所有污水、给水管线,看是否断裂,有水下渗入基坑边坡,如污水雨水管线有断裂,应将污水、雨水管线的水源切断或污水、雨水管线改线。十一、主要材料和质量检验(一)主要材料1、钢筋d12mm为HRB335,fyk=335N/mm2 ;d12mm为HRB400,fyk=400 N/mm2;2、锚索采用375、475钢绞线,fptk=1860N/mm2,夹具连接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10的有关规定。3、钢管采用48,=3.25钢管。(二)质量检验1、执行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规范SJG 05-2011;2、常规检测:施工用原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碎石等;3、每500m2做一组喷射砼试块;4、土钉检验数量应取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锚索检验数量应取锚索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十二、其它说明1、基坑支护为临时性构筑物,按规范其安全和正常使用期限为1年,超过此期限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重新评价其安全性。2、因为场地周边标高不同,基坑施工时,应对场地周围的标高进行测量,根据实测标高确定基坑每一侧的开挖深度。3、基坑施工前应对周边地下管线调查清楚,以便施工时采取避让措施。4、基坑坡顶3m范围宜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工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1)基坑边缘位移较大或位移速率突然加大;(2)基坑顶部地表面出现连续裂缝或较宽的非连续裂缝;(3)周围建筑或道路出现裂缝或较大的不均匀沉降;(4)基坑边坡出现局部坍塌或其它异常现象;(5)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或移动速率突然加大;6、距坡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肝胆胰外科护理查房:MDT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红河谷教案
- 工人工资培训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3 (新版)新人教版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A(3a-3c)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2.2 山地之国 教学设计
- 六年级体育上册 讲究仪表美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 《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五中学等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联考试题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个人自荐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清算报告计划工商局版
- 欣赏 牧童短笛
- T∕CADERM 3035-2020 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和规范
- 脐血分血及CIK细胞培养流程
- LNG站、槽车事故案例
- (完整版)螺丝分类命名及编码
-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水闸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