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_第1页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_第2页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_第3页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_第4页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 阅读教学与媒介资源运用的原则 中文摘要:世纪之初,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要求与思路:“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使用的普及,教师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媒介 资源。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验及各种教研活动的感受,总结出媒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三条原则:(一)、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原则;(二)、有利于学生感知文本原则;(三)、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原则。 关键词:阅读教学 媒介资源 理解文本 感知文本 认知表达 正文 2 / 8 世纪之初,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课程资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谈到“教材开发与管理”时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要求与思路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新课标)。作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总纲,新课标把开发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对于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新课标不但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和足 够的重视,而且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单列一点,并且有具体明确的表述。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这里以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介资源为切入点,启迪各位教师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渗入教学的各项环节之中,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媒介课程资源的介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 / 8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原则 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指出,中学教师面对的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 ,教师的任务是从已知中揭示未知;这自以为是的“已知 者”是“不成熟的读者” , “不成熟”到“成熟”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借助文本的智慧来培育的,而且这个“智慧上的差距”正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必要的前提。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文中哥哥对弟弟的愧怍及哥哥对弟弟的爱是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地方。学生理解难度很大。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赵群筠老师运用媒介资源轻松的做到了。 首先,赵老师运用背景音乐虫儿飞创设情境;再次,安排了一次比较阅读教学:(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 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鲁迅 风筝( 1925 年)( 2)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鲁迅我的兄弟 ( 1919 年)这两段文字都是鲁迅先生回忆毁坏弟弟风筝时所记下的文字,试比较那个弟弟更伤心。学生抓住( 1)句“绝望”“站”与( 2)4 / 8 句“哭着”“坐”的比较体会到( 1)句的弟弟更伤心。然后,再让学生比较写作角度。( 1)句“傲然”这一冷酷的表情从哥哥的角度写,( 2)句完全从弟弟的角度写。最后,从写作时间上比较。让学生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先生对弟 弟的愧怍更深。哥哥对弟弟的情感是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地方。赵老师又一次运用媒介:( 1)、狂人日记( 1918 年)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2)、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919 年)里先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爱,就是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 3)、故乡( 1921 年)里,先生希望下一代“宏儿、润生” 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 过的” , 告诉他们“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让学生从这些补充资料中体会作者对弟弟的情感及创作意图。 赵老师在这堂课上所使用的这些媒介背景资源,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包括背景音乐虫儿飞与桃花的使用。跟文本理解无关背景资源的运用是多余的,但没有媒介资源的介入,赵老师的这堂课也是达不到这样完美的预期效果。 5 / 8 二、有利于学生感悟文本的原则 “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馍要让人自己嚼,文章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阅读本身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宋代的欧阳修说他读梅尧臣的诗时感到“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舞” .让我们的学生也能达到欧阳修所说的这种阅读感悟境界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杭州建兰中学的李明老师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学生就达到了“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舞”的境界。 文中,惠子的理性思维(逻辑基础)和庄子的感性思维(生命角度),及庄子思想天地人合一的精髓学生难以感悟到。李老师运用英国李约瑟对惠子的评价: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惠子学说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 士多德的逻辑学,即可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惠子学说魅力及对世界的贡献。同样,李老师也运用名家评论让学生体会庄子的感性思维:( 1)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 清 宣颖( 2)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 宗白华 6 / 8 庄子思想“天地人合一”则先展示庄子身平事迹:庄子:(约前 369 年 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 的。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的限制,来认知世界反观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 再用闻一多的评论:庄子的文章与他的思想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其不喜将哲理直白地表露于文章,而是蕴含在人物的对话中,诙谐的语言里,让人们自己去品味,享受其中的乐趣,那种不可捉摸的浑融的机体,便是文章家的极致;只那一点,便足注定庄子在文学中的地位。最后,触类旁通引用诗歌体会庄子思想的源远流长(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2)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 李清照 怨王孙 ( 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 贺新郎 能把名家评论资源运用的如此炉火纯情,实在是高!难怪最终学生感悟那么深,表达那么精彩。 三、有利于学生认知表达的原则 7 / 8 一篇课文要解读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主次不分,无所轻重,即使讲得再全面再细致,也难免让学生“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因此,每一个执教者,每备一节课,都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看清文章的来龙去脉。理解了教材后,再从复杂多样的事物中,从头绪众多的问题中,精选视点,抓住本质,提炼深邃的思想、凝练的内容,确立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讲出简单、集中、生动的好课。这就如同抽丝剥茧,只要能找到关键的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要达到一个好的视点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起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媒介资源的合理选用不可少。 杭州市建兰中学的饶美红老师上的台阶一课能给我们有意的启示。小说父亲形象的解读及草根阶层的生活艰难与谦卑的性格是学生原有认知难以表达的地方。而作家李森祥则是当代名人,作家及电视编剧。饶老师很好的利用了这些媒介资源,让 作家自己出来说话。( 1)创作意图:母亲坐在门槛上慢悠悠地做着针线活,目光恬静地看着趴在青石板上的孩子们。( 2)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 李森祥( 3)到春天的时候, 这座 “山” 竟被我削没了原来我早就并且一直踩在他的肩膀上父亲用他的肩膀作为我人生的台阶 . 李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