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9_第1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9_第2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9_第3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9_第4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19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读浅近文言文,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简介文体: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 “ 记 ” )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 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 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 ,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 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 2 / 7 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奋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 1015 年考取进士。 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 年任参知政事,任 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 任太守。岳阳楼记 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 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 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 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 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 失,要做到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 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二、整体感知: 1、通假字 3 / 7 百废具兴:具,同 “ 俱 ” ,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 “ 嘱 ” ,嘱咐。 2、一词多义 ( 1)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 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 3)通:政通人和:顺利。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北通巫峡:通达。 中通外直:贯通。 ( 4)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 求。 ( 5)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 “ 嘱 ” ,嘱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句式: (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 吾谁与归? 三、合作探究: 4 / 7 1、文章的结构层次为: 第一部分( 1 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 2 4 段):文章主体。写 “ 迁客骚人 ” 或悲或喜的 “ 览物之情 ” 。 第 1 层( 2 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第 2 层( 3、 4 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 “ 迁客骚人 ” 的“ 览 物之情 ” 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 5 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的基础上 “ 重修岳阳楼 ” ,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 “ 迁客 ”不同。 3: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 “ 衔远山,吞长江 ” ,如果把 “ 衔 ” 改为 “ 连 ” ,把 “ 吞 ” 改为 “ 接 ” 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 “ 衔 ”“ 吞 ”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 “ 远山 ”“ 长江 ” 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5 / 7 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 连 ”“ 接 ” 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A、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B、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 “ 然则 ” 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 “ 迁客骚人 ” 的 “ 览物之情 ” 。 6、第 3 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 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 “ 悲 ” 的气氛。因己而悲。 7、第 4 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 “ 喜 ” 的气氛,因物而喜。 8、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 “ 迁客骚人 ” 的 “ 悲 ” 和“ 喜 ”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概括说明了 “ 迁客骚人 ” 的“ 悲 ” , “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概括说明了 “ 迁客骚人 ”的 “ 喜 ”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 “ 古仁人之心 ” 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6 / 7 主旨。 9、 “ 古仁人之心 ” 是怎样的?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 ” 。 10、 “ 古仁人 ” 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 “ 忧 ” ,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讲 “ 乐 ” ,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 11、 “ 微斯人 ” 的 “ 斯人 ” 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12、怎样理解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 “ 与民同乐 ” 的思想。孟子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这里说的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 发展为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3、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 “ 不以物喜 则忧其君 ” ,阐明“ 古仁人之心 ” 的内涵,显示了 “ 古仁人 ” 的阔大胸襟和高7 / 7 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 “ 进亦忧,退亦忧 ” 的论断,突出一个 “ 忧 ” 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 “ 何时而乐 ” ,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 印象极深。 四、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友人。文章先由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