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秦国的崛起,预习导引,知识点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1世卿世禄制(1)基础:宗法制和_。(2)特点:各级贵族按照等级,世袭高官,享受厚禄、特权。(3)作用:维护了_的统治。2军功爵制(1)背景:战国时已实行_制,并和官制紧密联系。(2)实行: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分封制,奴隶主贵族,赐爵,二十级爵,宗室贵族,军功地主,宗室地主,世袭制,图解历史商鞅变法后秦国统治集团结构的变化。,知识点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1“夷狄遇之”(1)起源:秦人由“戎狄”中分化出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2)建国:公元前_年,秦才成为诸侯国。,弱势,771,2“虎狼之国”,商鞅变法,鼓励军功,魏国,完成统一,知识点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1商鞅之死(2)过程_诬陷商鞅“谋反”。商鞅被迫起兵反抗,被秦惠王击败。,旧贵族,秦孝公,保守势力,2秦法未败(2)影响:秦国_不断提高,使兼并战争演变成秦国_的战争。,中央集权,社会经济,崇尚耕战,综合国力,统一六国,思维导图商鞅变法,主题一商鞅变法的影响【史料探究】1积极性史料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狄遇秦,(秦国被视为西戎夷狄,被中原各国瞧不起)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中原各国)之会盟。资治通鉴卷二史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情况如何?(2)结合史料一、二,说明商鞅变法取得了什么成果?答案(1)中原各国瞧不起秦国;各诸侯国会盟,排斥秦国;秦孝公迫切希望改革图强。(2)实现了富国强兵;在与楚国、魏国的争霸中取得了优势;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大为提高。,2局限性史料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曰:“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思考(1)史料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2)从商鞅个人的结局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弊病:法律过于严酷。(2)认识:改革者要德、法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史论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1积极性: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罚严苛。(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什伍、连坐制度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3)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4)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主题二关于商鞅变法的评价【史料探究】史料一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贾谊治安策,史料二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史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答案(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史论归纳】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的评价(1)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给予基本肯定或否定的整体评价。(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只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3)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学习思考】1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材第22页)提示奴隶制下施行的世卿世禄制在封建时代被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改变。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从奴隶制逐渐进入封建制,奴隶制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也必将被废除。世卿世禄制是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伴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世卿世禄制也必然被废除。,(2)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的巨大障碍。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地位,而世卿世禄制使他们无法得到官职爵位。因此,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世卿世禄制必然被废除。,2秦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材第22页)提示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大发展。,【自我测评】(教材第24页)为什么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商鞅虽死,但其变法措施得以延续;秦国此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政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最终结束割据,完成了统一,故说“秦法未败。”,(2)时代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符的生产关系,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君主的支持。各国都希望本国强大起来,秦国君主认识到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劣势地位,明白秦国的发展必然要走变法革新之路,因此发出“求贤令”,才使商鞅来到秦国,发挥自己的才能。商鞅杰出的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商鞅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对社会及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变法中敢于同反对派进行斗争,赏罚分明,取信于民,使得新法得以贯彻实施。,【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24页)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商鞅及其变法做一客观的评价。提示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使秦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场地租赁合同
- 装饰装修施工协议合同
- 内河船舶光船租赁合同
- 数据保密协议合同
- 公寓承包装修合同
- 劳务承包合同材料合同
- 售房房屋买卖合同
- 《北京的春节》课件-3
-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急剧动荡的现代世界课件-2
- 工地小件采购合同范本
- 乡村越野跑赛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GB 45248-2025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
- (二模)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笔试真题2024
- 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国测省测四年级劳动质量检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