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能力提升1.制约中东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A.土地B.淡水C.生物D.矿产解析: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小。答案:B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第23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2.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A.B.C.D.3.表中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环境承载力是该国家或地区所能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2.A3.C4.有关影响环境承载力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环境承载力越大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承载力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承载力越小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没有影响解析:科技越发达,环境承载力越大。消费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大。社会分配制度也会影响环境承载力,分配越不均,环境承载力越小。答案:A5.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是()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B.每逢佳节,聚餐讲排场、讲场面的行为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解析: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可以使资源的种类增多、数量增加,使环境承载力增大。其他选项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答案:A6.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解析:日本、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其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答案:C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第79题。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千米2)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7.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生产潜力小A.B.C.D.8.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A.B.C.D.9.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限制外地人口进藏A.B.C.D.解析:第7题,结合表中数据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第8题,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小的因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考虑。第9题,针对该地的实际,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有加强其地域开放程度,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答案:7.D8.A9.C10.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的财富。下列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马太效应”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B. “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C. 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D. 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解析:由“马太效应”的含义可知,“马太效应”造成了全球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会使富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会使贫困群体的生活更加艰难,甚至会危及生存。因此,“马太效应”并不能提高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还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答案:A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第1112题。1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土地面积更广阔B.矿产资源更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D.草场资源更丰富12.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B.C.D.解析:第11题,我国西北地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交通闭塞、经济技术水平低,使资源利用受到限制,因此环境承载力低。第12题,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应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科技水平,但青藏地区耕地有限,因此只能是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管理水平来扩大人口合理容量。答案:11.C12.B下图为“某城市2015年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13.该城市2015年的环境承载力为()A.351万B.105.6万C.97.3万D. 114万14.图中制约该城市环境承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解析:木桶中最短的桶板限制了木桶的容量,因而木桶效应示意图的最短板劳动就业对应的人口数量即为该城市环境承载力。答案:13.C14.D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第1516题。15.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优到劣的顺序应为()A.、B.、C.、D.、16.由于中国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A.计划生育、环境保护B.计划生育、控制城市发展C.环境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D.保护环境、各民族平等解析:第15题,无论何时,人口数量都不应超过环境承载力,如、阶段在人口数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生态系统要重新协调,达到新的平衡,使人口数量不超过生态系统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第16题,由于中国人口过多,环境压力过大,产生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答案:15.A16.A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解析:依据图示知,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降低,主要是水土资源、科技、地区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答案:(1)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2)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18.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表1.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消费量耕地森林面积淡水(平均)0.1公顷0.1公顷2 000米3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有效)6 200万22万千米28万千米27.5万千米25 105亿米3材料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而使现有耕地面积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1万平方千米。(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森林面积,淡水。(2)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限制因素是,利用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解析:第(1)题,可通过计算得出。第(2)(3)题则应在第(1)题的基础上回答,结合人口增长可知,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耕地;而水资源则相对宽松,但也应注意对水资源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商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参考文献
- 2025汽车销售融资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建筑物外墙及阳台栏杆翻新项目合同
- 2025水电工合同范文合同
- 2025年济南长清区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智能家居动漫设计合同
- 2025年石油销售居间合同协议范本
- 电子口岸简介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样题
- GB/T 44273-2024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 城轨行车课程设计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202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精课件
- A类供应商绩效评价表
- 新目标英语初三英语总复习资料讲义
- 体育馆钢结构工程马道施工方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内蒙古赛区初赛试卷(解析版)
- 四川省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实施与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