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9 年第 3 期( 总第 114 期)人 口 与经 济PO PU LA TIO N ECO N OM ICSN o. 3, 1999( T ot . N o. 114)北京未来流动人口预测方法探讨及发展趋势亓昕摘要对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直 是各级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而预测或估计流动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本文旨在利 用北京各年 份的调查、普查数 据, 探 讨对流 动人口总量的预测方法, 并运用此方法给出 了到 2010 年北京各年份流动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作者员( 北京一、引言亓昕, 女, 1988 年毕 业于西安交 通大学, 获硕士 学位。现任首 都经贸大学 人口所副研 究100026)吸引还将持续很久。中国农村人 口大 规模 地、持 续不 断地 流入 城市早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 注。有关农村 人口涌入城市的起因、对城乡 各自 社会 经济 发展 所产 生的影响和所采取的措 施分 析等 问题, 已 有不 少学 者做过专门的研究、分析和论述, 这些理 论解释和 分析都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北京做 为我国 经济、政 治、文化中 心, 吸引 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经济活 动的劳动者。 其中绝有关流迁总 量的 问题 研究, 西 方迁 移理 论曾 提出过引力模型 2 , 劳瑞回归 模型 2 , 投资 ) ) ) 效 益模型 3 和托达罗劳动力迁移模型 4 。我 国学者也 曾提出过将 流动人口增长与城 市常住人口规模联 系起来的预测方法 5 。以下对这些方法做一简要分析。1. 对西方迁移理论有关流迁总量 模型的探讨引力模型是 最早 提出 的, 它将 迁移 总量 描述 为迁移距离和两地人口规模的 函数。大多数是来 自各 地农 村的 剩余 劳动 力。笔 者认 为,除分析 研 究这 些人 在 京的 职业 状 况、停 留时 间、年即: M ij= KPiPjDij龄、性别、文化程度特征及对首都经 济发展的 影响等问题外, 还应该 考虑到 这些 人口 未来 可能 的发 展趋势, 即总量的增 减问 题。这 对于 一个 城市 制定 长远目标, 规 划城 市 建设 和 市政 设施 等 是非 常重 要 的。因此, 有必要对此问题做深入研究。二、对现有流动人口预测方法的探讨在人口预测 中, 对 流动 人口 的预 测是 最难 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用 于不同地区 的基本方 法。其中, M ij表示从 i 地到 j 地 的迁移量, K = 常数, Pi, Pj为 i 和 j 地人口数量, Dij为 i 到 j 地距离。这个模型仅考虑了人口 规模和距离 对流迁量 的作用, 而其他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劳瑞回归模 型, 保留 了迁 移距 离对 迁移 总量 的作用, 引入了两地 体力劳 动者 工资 水平 和失 业率 因素, 并将两地人口 规模换 成相 应的 两地 非农 业劳 动力人数。在中国,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力持续不断 地、大 规模地流向城市及东部地 区, 主要 原因 是我 国城 乡经 济结即: M ij= KU i W i L iL jU j W j Dij构的差异及收入上的巨大差别。尽 管流动人 口在对流入地的选择和停 留时 间上 会随 时发 生改 变, 经济因素、个人因素等会促使他 们不断地做 出决策, 但无论怎样, 大城市对农村劳动 力有极强的 吸引力, 这种# 52 #其中, Li, L j 为 i、j 两地非农业 劳动力人数;W i, W j 为两地体力劳动者工资水平;U i, U j 为两地失业率。这一模型比引力模型进了 一步, 它考虑到工 资、失 业#水平对迁移者的吸引。投资 ) ) ) 效益模型和托达罗劳动 力迁移 模型并没有给出具体迁移总量的表 达式。投资 ) ) ) 效益模型提出迁移 总量 M ij是 迁移 者实 现 净产 值 PV 的函数, 即 M ij= f( PV) , 而 PV 又可 以表示 成两地 实际收入之差、迁移费用 G ij和折扣率 r 的函数,确定的条件去估计流动人口 变化。( 2) 常住人口 规模的 扩大 确与 经济 增长 和城 市规模扩大有密切关系, ( 经济 增长和城 市规模扩大 必将创造出新的 就业 机会) 但 新增就 业机 会和 所需 要的劳务以何种 方式增 长又 难以 预计, 流 动人 口占 城市常住人口比 重是 增加? 减少? 还是 不变 , 比例 值即: PV =L j- Lir- Gij为多少? 都没有 可靠 的依 据, 同时 城市 新增 劳动 适京各龄人口( 指常住人口) 及下 岗人员都会 在一定程 度上M ij= f( P V)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比 投资 ) ) ) 效 益模型有了较大的改进。它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因素 B, 现代部门就业增长率 r, 现代部门与城市传统部 门的人N( t)S( t) - N( t)型, 将农村迁入 城市人 口与 城市 人口 比重 作为 被解释变量,挤占新的就业 岗位, 因此 无法 依据 城市 常住 人口 规模, 估计流动人口数量。还有一种设想是: 能否用多元 回归的方 法, 建 立流动人 口与各社会经济因 素之间的一种线性 或非线性模型?从影响流动 人口 流量 的各 种因 素来 看, 宏观 上可以考虑因素有这样几个: 城乡 收入水平差 别, 国 民即:SN ( t)S( t) - N ( t)#F A( t) 。收入, 各个产业产值或比重, 就业的弹 性系数 等。看似这样建模会 比较合 理, 但笔 者认 为该 方法 仍不 可从模型结构 来看, 托达 罗的 劳动 力迁 移模 型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合理, 模 型看 上去 也比 较精 确。但从应用角度看, 后两 个模 型更 多地 是侧 重于 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 农村 劳动 力向 城市 转移 理论 的一种模式上的解释, 它表 明在 这一 理论 条件 下决 定迁移的因素和关系, 因此 它们 并没 有具 体表 达出 被解释变量与各因素之 间明 确的 函数 关系, 在 实际 应用上存在很大困难。引力模 型 和劳 瑞 回 归模 型 同样 存 在 类 似的 问题。首先, 本文认 为这 个模 型是 用于 对迁 移理 论做出解释的, 因此 它们并 没有 考虑 到数 据获 取方 面存在的问题, 如两地体力劳动 者工资水平、失业 率等数据; 其次, 从研究角度 讲, 本 文考 虑的 是以 一个 大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 入预 测, 而不 是仅 考虑 两个 地区之间的流迁量或做 出回 顾性 解释, 由 于流 向的 分散性, 流出地人口数量始终在 不断发生变 化, 加 上自然增长等原因, 数据的获取十 分困难。本文 认为, 上述四个模型均不适用于对北京市流入人口的预测。2. 对我国学者曾使用过的方法的讨论我国学者曾使用过将流动人口 总量增长 与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联系 起来借以预测未来 流动人口总量的方法。基本思路是将流动人口占 常住人口 比例按逐年 增加 或不 变 等模 式, 预 测未 来 流动 人口 数 量。本文认为该方法不可取, 理由如下:( 1) 对于开放性大城市, 其常住 人口本身 的数量就不断在变化, 而且无法估 计, 因此 它不能做 为一项取: 经济增长的宏观预测本身 就是一个难 题, 世 界经济环境、投资规模和结构、政策变动因 素都对其 有很大影响。 各 经济 变量 之间 会出 现较 强相 关性,即在建立多元 回归模 型时, 共 线性 问题 会影 响到 预测本身的准确性, 可信程度将大大降低。三、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有关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 既然常住人口规模, 宏观经 济等因 素具有难以预测性, 而微观数据如 城乡工资水 平差异、迁移距离等又 难以获 得, 因此 对流 入人 口总 量的 预测应避免与这些因素产 生直接联系。而 根据历年 流入人口数量, 外推未来流入人口 状况, 还 应是一种 较为可行的方法。接下来的就 是确定什么 样的拟合 模型和对已存在的各年份资料 如何筛选利用的问题。1. 曲线形状的确定由图 1 和表 1 可 以看 出, 北京 市外 来人 口数 量变化特点是: 先缓慢上升( 1984 1987 年) , 后迅 速到达峰值( 1987 1994 年) , 之 后 又有 所 回落 ( 1994 1997 年) 。显然对这样一组数据, 要解决的问 题有两个: 一是, 曲线是上升还是 下降? 二是, 曲线上 升( 下降) 是否有界? 对于这一点本文认 为曲线是 上升的,即未来北京流入人口是增 长的, 但不可能无 限扩大,曲线应有上界。即上升且有上界。2. 模型的确定及有关问题讨论对于曲线形 状的 确定, 实 质是 如何 看待 未来 流入人口数量变 化的问 题, 本文 认为 这与 经济 发展 有密切关系。# 53 #口比例及 城乡实际收入差 异比率 引入模( t) = B+ r#S表 1 北京市流动人 口预测万人年份调查值预测值( 低) 预测值( 中) 预测值( 高)1984198519871994199719981999200070 87 115 3291 5 2851 9 551 94781 091361 692921 593061 193081 123091 393101 23741 36891 421241 952621 333011 113101 383181 083241 41801 56931 531231 552511 773001 253131 843261 043361 85图 1 北 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低方案) 从理论上解释, 城乡二元经济 结构的格局 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农村中存在大量廉价 劳动者, 城市的高收入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 关资料表明,城乡家庭收入比率一般在 2 倍以上, 这还不包括 城市居民所得到 的高 额住 房补贴 和公 费医疗 等福 利。因此, 农民必定会涌入大城市寻找就 业机会。同时 城市各部门对廉价劳动力也有较大的需求。 其次, 随 着经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3101 783111 143111 383111 533111 643111 703111 753111 773111 793111 813291 563331 733371 083391 763411 903431 603441 953461 023461 863471 533461 353541 613611 743671 853731 053771 473811 203841 333861 973891 17济的增长, 第 二产业和 第三产 业比重 应逐步 上升, 农业就业比 重 和绝 对数 量 将不 断下 降, 农 村 中 非农 业( 乡镇企业) 所吸收的就业人数是有限的, 农业人 口必然向各类城市转移。 从实际经 济发展 状况 看, 我国 的就 业弹 性系数是上升的, 1997 年我 国就业 弹性系数 01 125, 1998年上升到 01 134, 预计 1999 年 就业 弹性系 数可 能提高到 01 144。就业弹性系数的上升, 表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企业的增 加, 而近 期弹 性系 数的 上升 主要是第三产业 和中 小企 业的 发展。 另外, 据 有关 资料估计, 1998 年, 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31 3% ,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181 3%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441 3% 。很 显然, 就业 弹性 系数的增加和投资规模 的扩大必将为农村 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 会。而事 实 也已 表明, 经 济发 展水平与吸收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具 有 同 步 的 变 化 趋 势。1994 年, 北 京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达 131 5% 6 ( 全 国111 5% ) , 在此前 后, 北京 外来 人口 数量 达到 有 史以来最高水平, 据统计, 1994 年外来人口中从事建筑业的就有 60 万人, 从事 第三产业 的达 130 多 万人。因资料来源: 张庆五.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思 考. 邹兰春. 北京的流动人口中 1994 年北京流动 人口调查资料 / 1997 北 京市 外来 人口普 查资 料0 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办公室编万, 1995 年 700 万, 1996 年 下 岗 职工 8911 6 万, / 九五0 后 3 年, 城镇劳动力总 供给量约 4000 万 人, 即 每年约有 1300 万人 的 就 业需 求 8 ; 从 经 济发 展 速 度看, 我国将进入一个适度增长的 稳定发展时 期, 经 济增长速度将维持 在 8% 左右 9 , 从这两 方面看, 经 济的稳步增长将 不会带 来就 业机 会的 迅速 增加, 城 市下岗人员的增 多, 不可避 免地 将挤 占一 部分 外来 人口就业机会, 尽管 城市下 岗人 员对 就业 岗位 性质 较为挑剔, 嫌弃高强 度、高危 险和 欠卫 生的 工作, 但 铁饭碗的打破和 就业压 力的 增大, 必 定促 使他 们自 我调整择业观念。因此, 综上三个方面的考虑, 未来北京 市外来 人口趋势是: 数量增 长, 速度 放慢, 且 会达 到一 个饱 和或稳定的程度。基于以上讨 论, 本文 选取 了罗 竭斯 蒂曲 线做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预测模型。此在经济持续增长 的状 态下, 大 城市 对农 村劳 动力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即: y =K1+ ea+ bx 从经 济 走势 及 未 来变 化 趋势 分 析。从 1995年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开始回落, 同时还 面临着更加 严 峻 的 问 题: 下 岗 职 工 逐 年 增 多。据 有 关 资料 7 , 全国停工停产 企业 在职无 业职 工 1994 年 450# 54 #3. 对各年份数据的选择和利用本文共得到 1984 年至 1997 年五个不 同点上 的外来人口数据, 跨度很大, 但数据量有 限。笔者认为, 建模应着重考虑以下两方面:( 1) 由于是利用已知数据 预测未来, 提取 信息应本着/ 近大远小0 的原则。即五个年 份数据不 应同等对待, 近期数据所包含信息 量大于远期 数据, 且与未来趋势有着更 密切联 系。( 2) 经 济增 长水 平与 外来人口流量有密切关系, 因此 在预测未来 时, 应 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状况对外来人口流量的影响。从五个 年份的数据上 看, 80 年 代是北 京市 外来人口增长的 起步阶段, 90 年 代初期 至中期 是外 来人口总量迅猛增长时期, 90 年代后 期开始, 外来人口增长进入一个稳定阶段。1994 年是北京市外来 人口总 量最 多的一 年( 已知的调查数据) , 如何 看待 这一 峰值 和 1997 年 的回落? 这对未来的预测影响很大。本着 经济发 展水平与流入量密切相关的原则, 本文认为, 1994 年前后的流动人口的 高峰是 与 90 年 代初 期我 国经 济快 速增长有关。与 80 年代末相比, 90 年代初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北京更 是居 全国 之首。1994 年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曾达 131 5% 。但进入 1995 年, 我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开始 回落, 加 之逐 年增 大的 城市下岗群体, 1997 年外来 人口总 量的 下降是 不难 理解的。未来的经 济走 势是 适度 增长 的稳 定发 展时 期,因此, 北 京外 来 人口 数量 不 会迅 速增 长, 只 可能 在1997 年 的基 础上 有 所上 升。所 以, 本 文认 为, 1997年的外来人口数 量值在 预测 模型 中占 有重 要位 置,它是我们预测未来 的一 个基 准点, 而 其他 各年 份的数据是曲线拟合的基础。4. 模型的确定与预测如前所述本文建立预测模型为:同的预测方案。方案选择如下: ( 1) 对三 个参数 a, b,k 不加任何限制, 由式( 1) 可得到无 约束条 件下的 模型拟合, 由表 1 和 图 1, 该 k 值 最小, k = 312 万。此方案设定为 低方 案。( 2) 根据 对未 来经 济增 长走 势的分析和对北 京市城 市容 量的 考虑, 我 们选 择中 方案为外来人口总量不超 过 350 万。各年份 预测结 果见图 2 和表 1。( 3) 对于高 方案, 本 文选 择上 限值 k为 400 万。即在 2010 年左右, 北 京外来人 口将达 到3891 17 万, 高出中方案 k 值 50 万。实际预测结 果如表 1 和图 3 所示。图 2 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中方案)y =Ka+ bx其中: x 表示年份, y 表示外 来人口 数量, a, b, K 为三个待定参数。为避免自变量 x 与观 测值 y 在 数量上相差过大, x 取值等于年份减 1984 加 1。在上面 我 们曾 就 各 年份 数 据的 重 要 性 做过 探讨。这在模型的拟合 中应 体 现出 来。在 拟合 中, 我们对各点误差平方赋给不同的权数 Q i, 对于 1997 年数据点, 权数 Q 97 大于其 他各年 份的权 数 Q i( i= 84,85, 87, 94) 。这表 示, 我们 要求 模 型在 1997 年 这点上的拟合精度要高于其他各年份。对下式求解:min 6 ( y*i - y i) 2Q i , , , ,( 1)可得到三个参数值 k, a, b。在方案的选择上, 本文是 这样考虑的, 因 k 值代表外来人口数量的上限值, 由不同的 k 值, 可 得到不图 3 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高方案)三种 方案 给 出了 北 京市 未 来 外来 人 口变 化 态势。到 2010 年, 低方案预 测值为 3111 81 万, 中方 案预测值为 3471 53 万, 高方 案预测 值为 3891 17 万, 本文认为低方案更接近实际。总之, 流动人口 数量 受经 济结 构及 发展 水平 的影响, 北京外来人 口数 量将 逐年 增多。 随着 产业 结构的改善, 外来人口进入北京的 增长幅度逐 步降低,并会围绕某一水平而上下波 动。本文利用北 京外 来人 口资 料, 探讨 了对 流入 人口总量的预测方法和思 路。希望该方法 和结果能 为# 55 #1+ e有关部门提供有参 考价 值的 信息, 同 时也 希望 得到同行的 指 正, 以 使该 方面 的 研究 更深 入, 思 路更 广阔。参考文献:56冀党生、邵秦. 中国人口 流动态 势与 管理. 北 京: 中国 人口出版社, 1995邹兰春. 关于流动人口研究的若 干问题. 见邹兰春 主编.北京市流动人口.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41 23 4李竞能. 当代西方人口学说. 太原: 山西 人民出版社,1992马侠. 中国 城镇 人口 迁移. 北京: 中国 人 口出 版社,1994789范芹. 当前就业问题透视. 中国国情国力, 1997( 10)张志斌. 职工下岗: 就 业压力 到底有 多大? 中 国国情 国力, 1998( 5)范淑娅. 1997 年中国经 济与社会 八大特征. 中国国情 国力, 1997( 12)( 上接第 51 页)民十年左右的海外生活经验所得出的。我们看到 新移民社区经历了这样 一种变 化, 由出 洋留学 以取 一纸文凭到不再看重那 种两囊 空空、徒 有虚名 的功 成名就。因此他们整体上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其次, 走自我 就业 之路需 要观 念上的 转变。 这种转变可以 分为两 个层 次。从理 论观念 上讲, 长 期以来在海内外学术界 一直有 着一 种看法, 认 为过 去华人移居海外出于无奈靠的是三把刀, 即 菜刀、剪 刀和剃头刀, 而现在很 多华 人还是 靠三 把刀则 是他 们海外生活悲哀的方 面。在 持有这 种观 点的人 看来,所谓移居海外的成败 应以是 否就 业于大 公司、大 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大专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建筑修复完工合同模板
- 考勤与请休假管理答案
- 职场礼仪坐姿培训
- 产业园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商业步行街租赁
- 水利工程管理渠道维护
- 班组长培训他人的方法
- 采购合同谈判与签订要点分析
- 2024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霸王茶姬为例【知识精研】同步教学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三维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法律实务案例分析卷集及参考答案解析
- 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2025人保寿险校园招聘开启啦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