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总体方案(新).doc_第1页
台山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总体方案(新).doc_第2页
台山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总体方案(新).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山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总体方案为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与工作策略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我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目标,进一步规范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缩小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创建教育强市,推动基础教育工作健康、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策略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软硬兼施,强化督导”的工作思路,将学校规范化建设与布局调整、校安工程和教育创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有序地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一是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常住人口规模较小的镇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规模较大的镇集中办中心小学和12所片中心小学;常住人口规模特大的城区集中办若干所小学。初中原则上集中在镇政府所在地办学,一般规模的镇办1所初中,较大的镇可保留2所初中,常住人口特大的城区集中办若干所初中。二是按照“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抓好学校布局调整。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改善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撤并规模过小的学校,发挥规范化学校示范和集聚效应,吸引当地学生向规范化学校集聚,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三是全面实施学校规范化建设。按照省的标准要求,完善设施设备,优化校园环境,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二、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基本状况 2002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调整撤并128所,其中小学105所,初中23所。目前,全市有义务教育学校261所,学生120433人。其中小学203所,学生72897人;初中58所,学生47536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省一级学校5所,江门市一级学校40所,台山市一级学校42所,规范化学校达标率为33%。 (二)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与台山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先进地区及周边县市相比,仍处于落后赶队的局面。1、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我市地域较阔,地理环境特殊,小规模学校数量偏多,不足300人的学校有134所,不足200人的学校有61所,不足100人的学校8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台城地区和中心镇学龄儿童人数激增,小学平均班额偏大,乡村小学学生人数锐减,学位过剩。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及水平方面差距较大,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面临较大压力。2、教育投入不足以支撑教育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市可支配财力低于省平均水平,加上市、镇两级政府债务较重,财政运作比较困难,教育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仍未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现有教育经费的投入只能维持教育基本运作,教育经费紧缺成为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3、办学条件与规范化要求还有差距。按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和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标准,我市生均校舍、场地等建筑面积不足,分布不均,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多数未能达到规范化标准,与建设教育强镇、强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4、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开展创建等级学校和学校规范化建设,推动教育创强工作。但与兄弟市(区)的差距较大,我市教育强镇和优质学校相对较少。江门市已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街)20多个,而我市只有1个(台城街道办于2008年1月通过省督导验收);蓬江区、新会区于今年创建省教育强区,江海区、鹤山市和开平市将于明年创建省教育强市(区)。从江门市各市(区)等级学校的比例来看,我市等级学校比例也是较低的,仅胜于恩平市。可见,目前我市办学水平整体上相对落后,需要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教育创强步伐。三、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一) 教育创强总目标 到2010年底,全市创建省教育强镇12个,并创建省教育强市。余下6镇在2011、2012年完成创强任务。(二)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总目标到2012年底,我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广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围绕以上总目标,制订分步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时间:20082009年任务:台城街道办、海宴华侨农场、水步镇、冲蒌镇、白沙镇等5镇(街道、场)创建省教育强镇;创强镇的规范化学校达标率100%,全市规范化学校达标率65%。2、第二阶段 时间:2010年任务:大江、四九、广海、赤溪、汶村、斗山、都斛等7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全市教育强镇达12个,申报省教育强市;创强镇的规范化学校达标率100%,全市规范化学校达标率85%。 3、第三阶段时间:20112012年任务:端芬、深井、川岛、北陡、海宴、三合等6镇创建教育强镇;创强镇的规范化学校达标率100%,全市规范化学校达标率100%。(三)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目标到2015年,全市保留97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27所,九年一贯学校7所,完全小学61所。台城街道:根据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区的快速扩容必然带来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为有利于台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台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目标定为:保留“1完中8独立初中26小”。“1完中”是指培正中学;“8独立初中”是指新宁中学、广大中学、育英中学、宁阳中学、李树芬中学、水南中学、武溪中学以及新建的居正中学;“26小”是指台城中心小学、台城二小、台城一小、台城三小、伯宏小学、育才小学、道昌小学、城东小学、城西小学、城北小学、长岭小学、大亨小学、北坑小学、南坑小学、林荣源小学、白水小学、桂水小学、南强小学、培新小学、三社小学、横湖小学、日新小学、河北小学、培正小学、松朗小学以及新建的台山实验小学等。撤并台师附小、廛溪小学、淡村小学、植德小学、东坑小学等5所小学。水步镇:保留“1中3小”。“1中”是指水步中学;“3小”是指水步中心小学、井岗小学、义育小学。撤并坑口中学、横水中学、横塘小学、密冲小学、长塘小学、灌田小学、步溪小学、乔庆小学等8所学校。大江镇:保留“1完中1独立初中3小”。“1完中”是指大江实验中学;“1独立初中”是指越华中学;“3小”是指大江中心小学、公益小学、大巷小学。撤并沙浦中学、东头小学、麦巷小学、振育小学等4所学校。白沙镇:保留“2中3小”。“2中”是指萃英中学、乃仓中学;“3小”是指白沙中心小学、居正学校、谢天锡小学。撤并冲泮小学、钧漪小学、同乐小学、绍宪小学、南朗小学、秩祜小学、中东小学、三八小学、里边小学等9所小学。深井镇:保留“2中3小”。“2中”是指深井中学、那扶中学;“3小”是指深井中心小学、那扶小学、小江小学。撤并康华小学、獭山小学、龙岗小学、那南小学、联和小学等5所小学。四九镇:保留“1中2小”。“1中”是指学业中学;“2小”是指四九中心小学、昌平学校。撤并下坪侨中、南村中学、南村小学、大塘小学、石涧小学、东方小学、东冠小学等7所学校。冲蒌镇:保留“1中1小”。“1中”是指冲蒌中学;“1小”是指冲蒌中心小学。撤并蒌阳中学、三星小学、稔坪小学、伞塘小学、新屋小学、启育小学、竹湖小学、西海小学、八家小学等9所学校。斗山镇:保留“2中3小”。“2中”是指任远中学、提领中学;“3小”是指斗山中心小学、浮石小学、墩头华侨学校。撤并浮石中学、墩头中学、西乔小学、培志小学、大湾小学、横江小学、塘美小学等7所学校。都斛镇:保留“1中1小”。“1中”是指都斛中学;“1小”是指都斛中心小学。撤并莘村中学、南岗中学、坦塘小学、古逻小学、潭洲小学、有秋小学、弘治小学、南冈小学、琴山小学等9所学校。赤溪镇:保留“2九年一贯制”,将周有福小学和赤溪中学、田头中学和赤溪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分别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并命名为赤溪中心学校和有福学校。撤并长海小学、铜鼓小学。三合镇:保留“2中3小”。“2中”是指邓树椿中学、那金中学;“3小”是指三合中心小学、康和学校、新联小学。撤并联安中学,原校址改为由新民小学、养正小学、永昌小学三所小学合并而成的新联小学,北联小学、明德小学、念慈小学和南华小学分别撤并到康和学校和三合中心小学。端芬镇:保留“3九年一贯制1小”。“3九年一贯制”是指端芬中心学校、隆文学校、成务学校,是由海阳小学和端芬中学、石朗小学和隆文中学、成务中学和成务小学合并而成的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小”是指墩寨小学。撤并江联中学、墩寨中学、东陵小学、赤坎小学、汀江小学、那仁小学、那泰小学、梁庭小学、塘底小学、养正小学、庙边小学等11所学校。广海镇:保留“1中3小”。“1中”是指广海中学;“3小”是指广海中心小学、振华小学、南湾渔民子弟学校。撤并广海侨中、振华中学、合心小学、克中小学、双龙小学、环城小学、靖安小学、团村小学、临田小学等9所学校。海宴镇:保留“1中3小1九年一贯制”。“1中”是指海宴中学;“3小”是指海宴中心小学、英甲小学、升平小学;“1九年一贯制”是指将沙栏中学和东海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沙栏学校。撤并沙栏中学、仑定小学、那陵小学、澳石小学、舜河小学、春场小学、望头小学、丹堂小学、朱屋小学、石阁小学、东海小学和什和小学等12所学校。海宴华侨农场:保留“1九年一贯制”。是指将海侨中学和海侨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海侨学校。汶村镇:保留“1中1小”。“1中”是指文海中学;“1小”是指汶村中心小学。撤并鹏权中学、上头小学、白沙小学、鱼地小学、沙奇小学、小担小学、大担小学、五乡小学、西联小学、茭一小学、九岗小学和横山渔校等12学校。北陡镇:保留“1中2小”。“1中”是指北陡中学;“2小”是指北陡中心小学、那琴小学;撤并沙咀小学和寨门小学。川岛镇:保留“2中2小”。其中,上川岛保留“1中1小”,“1中”是指上川中学,“1小”中指上川中心小学,撤并沙堤渔校、大洲小学和山咀小学;下川岛保留“1中1小”,“1中”是指下川中学,“1小”是指水平小学,撤并芙湾小学、川东小学、南澳小学、塔边小学,保留茫洲小学为教学点。四、主要建设项目(一)计划2010年完成的建设项目1、台城计划投入2700万元,异地新建居正中学;2、水步镇计划投入2600万元,异地新建水步中学;3、大江镇计划投入1600万元,新建大江实验中学教学楼、越华中学生活楼;4、白沙镇计划投入200万元,新建萃英中学科技楼;5、深井镇计划投入700万元,新建深井中心小学教学楼;6、广海镇计划投入1160万元,新建广海中学教学楼、生活楼;7、海宴镇计划投入200万元,新建沙栏中学宿舍楼;8、海侨华侨农场计划投入200万元,新建海侨学校生活楼;9、汶村镇计划投入920万元,新建文海中学教学楼、生活楼;10、川岛镇计划投入1493万元,新建上川中学生活楼、下川中学科技楼;11、四九镇计划投入350万元,新建学业中学生活楼;12、冲蒌镇计划投入300万元,新建冲蒌中学生活楼;13、斗山镇计划投入860万元,新建任远中学教学楼、生活楼;14、都斛镇计划投入1000万元,新建都斛中学生活楼、都斛中心小学科技楼和生活楼;15、赤溪镇计划投入640万元,新建赤溪中心小学教学楼、生活楼。(二)计划2011年完成的建设项目1、台城计划投入5908万元,新建居正中学科技楼、居正中学黄氏教学楼、居正中学生活中心、日新小学教学楼、东区实验小学;2、海宴镇计划投入360万元,新建沙栏中学科技楼;3、北陡镇计划投入300万元,新建北陡中学生活楼。(三)计划2012年完成的建设项目三合镇计划投入720万元,新建三合中心小学教学楼和生活楼、康和学校生活楼。五、资金测算和筹措落实情况1、2009-2010年,在台城城区异地新建居正中学,新建新宁中学教学楼、培正小学教学楼等,计划投入270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付1480万元,社会捐资1150万元,银行贷款70万,已到位资金1250万元。2、2009-2010年,水步镇异地新建水步中学,计划投入26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5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付1400万元,社会捐资2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现已到位1700万元。3、2009-2010年,大江镇新建大江实验中学教学楼、越华中学生活楼、公益小学教学楼等,计划投入16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61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付200万元,社会捐资390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1400万元。4、2009-2010年,白沙镇新建萃英中学科技楼,计划投入2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42万元,社会捐资58万元,现已到位200万元。5、2009-2010年,深井镇新建深井中学生活楼、深井中心小学生活楼、那扶小学教学楼等,计划投入资金7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资金未到位。6、2009-2010年,广海镇新建广海中学教学楼、生活楼、广海中心小学教学楼等,计划投入资金116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5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付470万元,社会捐资90万元,其他渠道筹措10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690万元。7、2009-2010年,海宴镇新建沙栏中学宿舍楼,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70万元,社会捐资13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130万元。8、2009-2010年,海宴华侨农场新建海侨学校生活楼,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资金未到位。9、2009-2010年,汶村镇新建文海中学生活楼、科技楼、图书馆等,计划投入资金92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27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付60万元,社会捐资590万元,现已到位590万元。10、2009-2010年,川岛镇新建上川中学科技楼、生活楼、下川中学科技楼等,计划投入149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2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付253万元,社会捐资580万元,银行贷款46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610万元。11、2009-2010年,四九镇新建学业中学生活楼,计划投入资金350万元,资金由县级财政拨付,现已到位。12、2009-2010年,冲蒌镇新建冲蒌中学生活楼,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现资金已到位。13、2009-2010年,斗山镇新建任远中学教学楼、生活楼、斗山中心小学教学楼等,计划投入资金86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社会捐资200万元,银行贷款560万元,现到位资金200万元。14、2009-2010年,都斛镇新建都斛中学宿舍楼、中心小学科技楼、生活楼等,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50万元,社会捐资85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850万元。15、2009-2010年,赤溪镇新建有福学校教学楼、中心学校教学楼、生活楼等,计划投入64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90万元,社会捐资450万元,已到位640万元。16、2010-2011年,在台城城区新建居正中学科技楼、黄氏教学楼、生活中心、日新小学教学楼、台城东区实验小学,计划投入资金5908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付1000万元,社会捐资1900万元,其他渠道筹措3008万元,已到位资金1050万元。17、2010-2011年,海宴镇新建沙栏中学科技楼,计划投入资金360万元,银行贷款360万元,资金未到位。18、2010-2011年,北陡镇新建北斗中学生活楼,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资金未到位。19、2011-2012年,三合镇新建三合中心小学教学楼和生活楼、康和小学生活楼等,计划投入资金72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向银行贷款620万元,资金未到位。六、主要保障措施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市将采取积极措施,保障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顺利进行,收到成效。(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列入市镇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实施,以各镇为单位全面推进。成立“台山市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育的市领导担任,成员由教育、财政、人事、发改、规划、国土、建设、公安、工商、交通、文化、卫生、供电、供水等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全面规划指导全市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协调解决规范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和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创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使创建工作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我市规范化学校建设要遵循“硬件从实、软件从严、注重内涵、加强管理”的原则,突出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各项资金的统筹,调整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要继续广泛发动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捐资办学;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融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教育的投入。同时,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与教育创强工程、布局调整工程、校安工程、新装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