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9分)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1、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B.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作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B.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C.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D.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庄所谓的“自然”;不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B.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C.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D.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47题。(19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4、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B.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狠毒;刻毒。5、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 伏尸而哭;极哀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D、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10分)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 了(lio)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8、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根据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9、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认为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6分)3、 默写完成第10题(每空1分;共6分)(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3);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4)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其后1113题。(14分)我 在张晓风(台湾)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在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11)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12)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13)“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注:亚当;旧约中人类的始祖;因违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了伊甸园。)11、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不是回答老师;而是仿佛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我在”。 B. 做为一个“紧急待命”“随时能说我在”的人;作者在端午之夜的澎湖小离岛上却什么也没有做;作者为此深表遗憾。 C. 文章尾句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义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 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E. 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但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辩色彩。12、 (1)第4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4分)13、 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4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6分)怀念陆蠡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1938年;芦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你爱不爱国?”陆蠡坦然回答:“爱国。”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答道:“绝对不能征服!”一字一句;气壮山河。后来;陆蠡没有了音讯。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陆蠡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诗人柯灵说:“他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B、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C、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D、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E、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15、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16、我们为什么要“怀念陆蠡”?请简要分析。(6分)六、语言表达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宫阙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略地B.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C.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D.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B.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D.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C.与空中航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