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ppt_第1页
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ppt_第2页
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ppt_第3页
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ppt_第4页
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法规知识讲解,所得税科,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变革 第二部分 企业所得税各要素简介 第三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部分 应纳税额 第五部分 税收优惠 第六部分 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第一部分 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变革,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特点 。 三、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 。,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企业所得税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和税法认定的其他组织(合并简称:企业)的纯利润征收的一种税收。 1799年企业所得税的起源于英国。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861年个人所得税(美国) 1913年比较成熟的企业所得税制,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受欧美和日本等国影响,清未宣统年间(大约为1910年),曾经起草过所得税章程。但因社会动荡等原因未能公布施行。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并于1914年初公布,但因社会动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以及税收征管条件差等原因,在此后二十多年间未能真正施行。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开征所得税。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的法律地位,并成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重要方式之一。,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1949年全国首届税务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基本方案,其中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办法。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设置14种税收,其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3种税收。 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自1950年开征以后,主要征税对象是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应税所得。 1958年和1973年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化税制,其中的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还是对集体企业征收,国营企业只征一道工商税,不征所得税。,在这个阶段,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占50%左右,但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仍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工商企业上缴的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较小。,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施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1981年12月,全国人大会五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0%至40%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另按应纳税的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上述改革 标志着与中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得税制度改革 开始起步。,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大中型企业实行55%的比例税率,小型企业等适用10%至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纳税人为大中型国营企业,税率由财税部门商企业主管部门核定。 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行10%至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原来对集体企业征收的工商税(所得税部分)同时停止执行。 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税率为35%。,国营企业 “利改税”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出台,重新确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为适应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努力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按照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国家先后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1991年4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2月,将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进行整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改革标志着中国的所得税制度改革向着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一、企业所得税制的产生和发展情况,2007年3月16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二、企业所得税法的特点,1、 立法精神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社会公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更加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持科技,鼓励环保、节约,扶持小企业发展等。 2、 税法内容方面: 在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具体是: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统一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并规范税收征管要求。 3、税法与会计制度关系方面: 谋求和谐,尊重事实、尊重合理行为。与新会计准则、国际惯例尽量保持一致;实事求是。,三、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治税,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和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的职能作用。,三、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落实企业所得税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制度及手段,逐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三、企业所得税管理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总体要求: 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第二部分 企业所得税各要素简介,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课税对象 三、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 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基本框架,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设立的企业。财税【2008】15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按企业应纳税额的50预缴 汇算清缴,按企业应纳税额的50分摊比例预缴 经营收入、工资和资产总额的权重0.35、0.35、0.3,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包括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实际管理机构,中国,依照外国(地区) 法律成立(包括:港澳台) 实际管理机构,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 的企业或组织,设立机构、 场所,中国 境内所得,实际管理 机构,依法成立,居 民,非居民,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制企业; 2、非公司制企业。,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新型取得收入的组织。,一、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 : 2002年以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征收和管理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99502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范围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37号) ; 2002年至2008年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28号) ; 自2009年起执行国税发2008120号 财税20061号 国税发【2006】103号,2002年以前,中央各部门、各总公司、各行业协会、总会、社团组织、基金会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上述企事业单位兴办的预算内、外国有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军队(包括武警部队)所办的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地方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相关文件: 国税发【2008】3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税函【2009】377号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1、居民企业 :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1)销售货物所得; (2)提供劳务所得; (3)转让财产所得;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5)利息所得; (6)租金所得;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8)接受捐赠所得; (9)其他所得。,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 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3、提供劳务的场所; 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 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3、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二、征税对象 境内、境外所得确定原则,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六项划分原则确定: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交货地点)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办理服务地点)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转让前所有人所在地) 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二、征税对象 境内、境外所得确定原则,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三、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法定基本税率:25% 法定优惠税率: 1、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科技等部门认定),四、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住所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纳税年度: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 预缴,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 预缴,相关文件:国税函【2008】44号 国税函200934号 小型微利企业预缴 国税函【2008】251号 居民企业及其分支机构 预缴异地配合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缴 国税函2008299号,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 汇算清缴,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纳税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纳税人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核、审批的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减免税等事项,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税务机关受理和办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审核、审批事项,应符合有关规定。,五、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 清算所得,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 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使用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 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第三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一、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所得税法中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 一是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 二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三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计量; 二是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三是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四是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当企业的转让财产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当确认收入: 一是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 二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三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一、收入总额,(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五)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六)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一、收入总额,(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八)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九)其他收入。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上述收入中1、2、6、7项可作为广宣费和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基数),二、收入形式,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三、收入的确认,收入的确认;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视同销售;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四、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五、免税收入,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符合七项条件。,1、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 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 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税前扣除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原则,关键词:真实、相关、合理、合法 1、真实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 3、合理性原则; 4、合法性原则。,真实性是税前扣除的首要条件。真实性是指除税法规定的加计费用等扣除外,任何支出除非确属已经真实发生,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对相关性的具体判断一般是从支出发生的根源和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而不是看费用支出的结果。同时,相关性要求为限制取得的不征税收入所形成的支出不得扣除提供了依据。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不得扣除或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由于不征税收入是企业非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与企业的应税收入没有关联,因此,对取得的不征税收入所形成的支出,不符合相关性原则,不得在税前扣除。,是指可在税前扣除的支出是正常和必要的,计算和分配的方法应该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合法性是指支出必须符合税法有关扣除的规定,即使按财务会计法规或制度规定可作为费用支出,如果不符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也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税前扣除的一般原则,税法优先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确定性原则; 配比原则。,成本、费用应与收入配比;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涉及文件: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工资薪金支出,会计准则: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 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工资薪金支出,会计准则:职工薪酬会计处理: 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保险费,补充保险: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职工商业保险: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企业财产保险: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国税函2008264号政策衔接: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总局2010年24号公告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的范围财建2006317号 ),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企业向个人借款的利息支出)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销售(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三项之和) 特殊规定:财税【2009】72号,饮料、医药、化妆品30%,国际上许多国家采取对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在税前“打折”扣除的做法,比如意大利,业务招待费的30%属于商业招待可在税前扣除,加拿大为80%,美国、新西兰为5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财税201045号对接收捐赠的团体和组织做了进一步的要求 全额扣除的捐赠 汶川、奥运、世博等,不得扣除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历史成本原则,必然要求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除非其中蕴含的增值或损失已按税法规定确认或递延,否则按历史成本原则确定的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得调整。因此,坚持历史成本不得任意改变,客观上也是保护所得税税基的重要保证。,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会计准则: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会计准则: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是指折旧率是直线法的双倍) 是在(前期)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例:甲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 (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 (元) 请注意:从第四年起(即最后两年)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分别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假定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 第二年的年折旧率4()4 第五年的年折旧率1()1 例:甲企业在2007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请计算出2007年和2008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2007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7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4-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8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2008年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2008年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8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上述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特殊行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方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折旧和煤炭维简费),环保、生态专项资金,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租赁费和劳保支出,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税基础,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二)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二)自创商誉; (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的计算,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长期待摊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投资资产的成本,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投资资产,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 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投资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一)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二)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存货成本,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一)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二)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主要参照 财税200957号 国税发【2009】88号文件 冀国税发200994 号 对于涉及较多的金融企业坏账损失扣除时限的文件 国税函2009772号 其他企业固定资产损失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财税200964号;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财税200999号;电信企业坏账损失国税函2010196 号 其他损失税前扣除做了具体规定,资产的净值,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资产的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相关资产应当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亏损抵减和弥补,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非居民企业所得额计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