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ps原理及其应用,主讲:李征航,2,第1章 绪论,3,1.1 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和发展,4,导航定位,5,导航定位,空间位置与运动 空间位置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性 定位 确定目标的空间位置 导航 获取载体的空间位置,并控制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的过程,x,y,z,(x, y, z),6,原始导航定位方法,利用天体进行定向 日、月及特定的星体或星座 利用自然景观 高山、河流 利用自然现象 树木的生长态势,植物的生长态势(如苔藓) 采用人造的器械 指南针(罗盘) 利用人工建筑 烽火台、灯塔,7,近、现代导航定位方法,天文导航 如六分仪(18世纪),六分仪,8,近、现代导航定位方法,地面方法 导航系统或仪器 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loran-c,雷达等 惯导系统 地面测量仪器 尺:铟钢尺 光学仪器:经纬仪,水准仪 激光和红外仪器:测距仪 综合多种技术的仪器:全站仪,9,近、现代导航定位方法,卫星导航 利用星载无线电信标进行导航,即星基无线电导航,子午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10,子午卫星系统及其局限性,11,子午卫星系统的建立过程,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sputnik 1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jhu/apl)的吉尔(william guier)博士和魏芬巴哈(george weiffenbach)博士利用地面sputnik 1信号多普勒测量资料对其进行了精确定轨 jhu/apl的麦克卢尔(frank mcclure)博士和克什纳(richard kershner)博士提出了利用多普勒测量方法进行定位的思想 1958年,受美国海军委托,在克什纳博士领导下,开始开展子午卫星系统的研究 1964年1月,子午卫星系统建成并投入军用 1967年7月,子午卫星系统解密并提供民用,吉尔(右)和魏芬巴哈(左),sputnik 1,麦克卢尔,克什纳,12,子午卫星系统概况,名称 正式名称为海军导航系统(nnss 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由于卫星采用极轨道,故也称为transit(子午卫星导航系统),13,子午卫星系统概况,空间部分 卫星星座 6颗卫星 6个极轨道面 轨道高度1075km 信号 频率1:149.988mhz(4.9996mhz 30) 频率2:399.968mhz(4.9996mhz 80) 星历(广播星历),子午卫星系统的卫星星座,oscar,nova,子午卫星系统的卫星,14,子午卫星系统概况,地面控制部分 跟踪站 计算中心 注入站 控制中心 海军天文台 用户部分 多普勒接收机,多普勒接收机,15,子午卫星系统概况,定位及时间同步精度(单次卫星通过) 定位:约200m 时间同步:约50ms,导航系统精度,16,子午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17,子午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多普勒计数 对于电磁波 多普勒计数,令 ,真空中的光速为 ,有,18,子午卫星系统的工作原理,定位的观测值 定位原理 双曲定位,子午卫星系统的定位原理,19,子午卫星系统的局限性,一次定位时间过长 原因 存在一个对同一卫星的信号多普勒计数进行时间积分的过程 为获得良好的几何图形,通常需要观测一次完整的卫星通过(约818min) 引发问题 无法为高动态用户服务 为缩短定位所需时间,需采用低轨卫星,从而又造成卫星定轨上的难度 对于低动态用户,仍需进行位置归算,从而影响导航定位精度,20,子午卫星系统的局限性,无法进行连续定位 原因 卫星数少 不同卫星采用相同频率的信号 引发问题 两次卫星通过的平均间隔长(中低纬地区约为1.5h) 相邻轨道卫星信号可能相互干扰,导致有时必须关闭其中一颗卫星的信号,21,子午卫星系统的局限性,对测量应用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观测时间偏长,作业效率偏低(需50100次合格卫星通过,耗时约1周) 定位精度偏低 原因 卫星和接收机钟不够稳定,增加处理难度,影响定位精度 信号频率较低,对电离层延迟改正不利 卫星轨道精度低,影响定位精度,22,全球定位系统的产生和发展,23,全球定位系统概况,建立国家:美国 名称: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navstar gps 卫星星座(设计方案):24颗gps卫星 载波信号频率两个:l1,l2 信号调制:载波信号上调制有测距码(l1上为c/a码和p码,l2上为p码)和导航电文 系统基本功能:定位、测速、授时,24,gps卫星列表(截止2010/10/27),25,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定位方式,单点定位,26,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前期准备 美国海军timation计划 始于1964年 利用卫星播发精确的时间参考信号进行测距和时间传递 1967年和1969年分别发射了timation-1和timation-2,搭载石英钟 1974年发射nts-1(navigation technology satellite 1),首次搭载原子钟(2台铷钟) 1977年发射nts-2,首次搭载铯钟 美国空军621b计划 采用伪随机噪声(prn pseudo random noise)码进行距离测量 在1968至1971年间利用飞机进行试验,timation-1,27,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项目开展 1973年,美国防部成立联合工作办公室(jpo joint program office),jpo综合transit、timation和621b等方案的优点,提出了navstar/gps项目方案 1973年12月17日,正式批准navstar/gps项目 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工程研制阶段的开始 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gps系统进入了生产作业阶段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gps首次大规模用于实战 1993年12月8日,宣布系统具备初步工作能力(ioc 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1995年4月27日,宣布系统具备完全工作能力(foc 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28,1.2 美国政府的gps政策,29,sps与pps,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 标准定位服务 使用c/a码,民用 精度(2drms/实施sa) 水平:100 m 垂直:150170 m 时间:340 ns pps (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 精密定位服务 可使用p码,军用 精度( 2drms ) 水平:22 m 垂直:27.7 m 时间:200 ns,30,sa,名称 sa(selective availability) 选择可用性 制定目的 降低民用定位精度 实施方法 技术:在广播星历中认为加入误差,降低卫星星历的精度 技术:有意识地使卫星钟频产生一种快速抖动 实施时间 1990.3.252000.5.1,31,sa,sa的影响,2000.5.1,2000.5.2,32,as,名称 as(anti-spoofing) 反电子欺骗 制定目的 防止敌对方对gps卫星信号进行电子欺骗和电子干扰 实施方法 在p码上加上严格保密的w码,产生完全保密的y码 实施时间 1994.1.31 后果 非特许用户无法使用y码 增加l2载波相位测量的难度,33,美国gps政策的新变化,终止sa 2000年5月2日4时(utc) 进行gps现代化 在block -m 及 block f卫星及随后的gps卫星的l2载波上调制民用码。最初计划采用c/a码,现改为更为先进的l2c码。 在block f卫星及随后的gps卫星上增加l5信号。 在l1和l2上增设军用码m码,实现军用信号和民用信号分离。军用接收机具有更好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抗干扰能力,并具有快速初始化的能力。 阻止、干扰敌对方使用全球定位系统。,34,1.3 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况,35,glonass,glona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开发者 俄罗斯(前苏联) 系统构成 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 用户设备,36,glonass,glonass与gps的比较,37,glonass,运行状况 从1982年10月12日发射第一颗glonass卫星起,至1995年12月14日共发射了73颗卫星。 由于卫星寿命过短,加之俄罗斯前一段时间经济状况欠佳,无法及时补充新卫星,所以至2000年底卫星数已经减少至6颗,系统已无法正常工作。 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制定了“拯救glonass的补星计划”,对系统进行现代化改正。,38,glonass,glonass系统现代化 在2003年前发射glonass-m1卫星,寿命预计5年 在2003年后发射glonass-m2卫星,寿命预计7年 2009年开始研制第三代glonass-k卫星,寿命预计10年,并增加第三个频率。2010年后重建成由24颗glonass-m卫星和glonass-k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 2015年发射新型的glonass-km卫星,改进地面控制系统及坐标系统,使其与itrf框架保持一致,提高卫星钟稳定度。 至2009年12月29日,共有22颗卫星。,39,galileo,伽俐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2年3月24日,欧盟决定研制组建 卫星星座将: 30颗卫星(27+3) 3个轨道面 轨道高度23616km 轨道倾角为56。 信号频率 e5a,e5b,eb,e2-l1-e1,40,galileo,伽俐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服务内容 公开服务(公开) 安全服务(公开) 商业服务(特许) 政府服务(特许),41,galileo,伽俐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运行状况 giove-a giove-b,4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况 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导航卫星系统 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构成,故又被称为双星系统 2000年10月31日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 2000年12月21日发射了第二颗试验卫星,4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系统组成 空间卫星部分 23颗地球静止卫星(geo) 地面部分(以地面控制中心站为主) 北斗用户终端,4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定位的基本思想 由2颗地球静止卫星(geo)对用户双向测距 由1个配有电子高程图库的地面中心站进行位置解算 定位由用户终端向中心站发出请求,中心站对其进行位置解算后将定位信息发送给该用户。,45,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定位原理(三球交会) 以2颗卫星的已知坐标为圆心,各以测定的本星至用户机距离为半径,形成2个球面 中心站电子高程地图库提供的是一个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地球表面高度为半径的非均匀球面 求解圆弧线与地球表面交点,并已知目标在赤道平面北侧,即可获得用户的二维位置,46,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定位过程 地面中心站对其中一颗导航卫星连续发送c波段载波,载波上的数据流含有测距信号、地址电文和时间等,它们被称为询问脉冲和询问信号。 询问信号经导航卫星转发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接收询问信号,并注入必要信息,向两颗导航卫星发射作为应答。 两颗卫星收到应答信号,再将它们转发到地面中心站。 地面中心站利用所接收到的应答信号,计算用户设备的坐标和交换电报信息。 中心站经卫星把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47,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名称 cnss(compass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也被称为第二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48,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设计
- 2024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层次人才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常用量检具培训
- 大数据培训的思考与未来展望
- 高速公路事故培训课件
- 壁纸壁布施工培训课程大纲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 7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3课时 周长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 菜鸟驿站岗前培训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高职)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急专项预案
- 13人物描写一组 两茎灯草 课件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热效率设计计算方法
-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2024鲜版
- 专题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 2023流域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 农产品加工培训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与运营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