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本规定民用建筑分类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按其防火需求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按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 用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 单层、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 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高层建筑高度高于27m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单层、多层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 高层大于24m者(不包括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建筑基地1 基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2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 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1)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3000m2 时,基地道路的宽 度不应小于4m ; 2)基地内建筑面积大3000m2 且只有 一条基地道路与城 市道路相连接时, 基地道路的宽度不 应小于7m ,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与 城市道路相连接时, 基地道路的宽度不 应小于4m。3 相邻基地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按建筑防火等要求留出空地和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 2)本基地内建筑物和构筑物均不得影响本基地或其他用地内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和采光标准; 3)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贴基地用地红线建造的建筑物不得向相邻基地方向设洞口、门、外平开窗、阳台、挑檐、空调室 外机、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4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 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5)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场地设计道路1 建筑基地内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道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安全出口; 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3 )道路改变方向时,路边绿化及建筑物不应影响行车有效视距; 4 )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场时,车辆出人口应设有效显示标志;标志设置高度不应影响人、车通行; 5 )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设人行道路。2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建筑物设计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半地下室 房间平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 者为半地下室。1、地下室、半地下室作为主要用房使用时,应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 居住建筑中的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 3 )建筑物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人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建筑物设计台阶、坡道和栏杆1、 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 ,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 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 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2、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 8 ,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 10; 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 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 ,坡度不宜大于1:5 ; 5) 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的规定: 6)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 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 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 ,临空高度在 24m 及24m 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 10m;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 高度内不宜留空;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 11 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出入口1 类别: 1)平坡出入口; 2)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的出入口; 3)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2 一般规定: 1)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宜只应用于场地限制无法做坡道的改造工程; 2)除平坡出入口外,在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0m; 3)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门厅、过厅如设置两道门,门扇同时开启时两道门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 4)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上方应设置雨篷;3 坡道及平坡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20,当场地条件比较好时,不宜大于1:30; 2)同时设置台阶和坡道的出入口,坡道的坡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3.4节的有关规定。无障碍设计轮椅坡道1、 轮椅坡道宜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2、轮椅坡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无障碍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3、轮椅坡道的高度超过300mm且坡度大于1:20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4、 轮椅坡道的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 1/12高度 0.75m水平长度 9.00m5、轮椅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无反光:6、轮椅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1.50m。7、 轮椅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8、轮椅坡道应设无障碍标志。无障碍设计通道和门无障碍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走道不应小于1.20m,人流较多或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80m; 2、室外通道不宜小于1.50m; 3、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不应小于900mm。1 无障碍通道应连续,其地面应平整、防滑、反光小或无反光,并不宜设置厚地毯; 2 无障碍通道上有高差时,应设置轮椅坡道; 3 室外通道上的雨水箅子的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mm; 4 固定在无障碍通道的墙、立柱上的物体或标牌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如小于2.00m时,探出部分的宽度不应大于100mm;如突出部分大于100mm,则其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600mm。 5 斜向的自动扶梯、楼梯等下部空间可以进入时,应设置安全挡牌。1、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并不宜采用弹簧门、玻璃门;当采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 2、自动门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 3、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有条件时,不宜小于900mm;4、在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 5、在单扇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的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设宽度不小于400mm的墙面;6、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的门扇应设距地900mm的把手,宜设视线观察玻璃,并宜在距地350mm范围内安装护门板; 7、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 8、宜与周围墙面有一定的色彩反差,方便识别。无障碍设计楼梯、台阶楼梯的无障碍设计: 1、宜采用直线形楼梯; 2、公共建筑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0m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60mm; 3、不应采用无踢面和突缘为直角形的踏步; 4、宜在两侧均做扶手; 5、如采用栏杆式楼梯,在栏杆下方宜设置安全阻挡措施;6、踏面应平整、防滑; 7、距踏步起点和终点250mm300mm宜设提示盲道; 8、踏面和踢面的颜色宜有区分和对比; 9、楼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平台有明显区别。台阶的无障碍设计: 1、公共建筑的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并不应小于100mm; 2、踏步应防滑; 3、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4、台阶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其他阶有明显区别。无障碍设计电梯无障碍电梯的候梯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0m,公共建筑及设置病床梯的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80m; 2、呼叫按钮高度为0.90m1.10m; 3、电梯门洞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 4、电梯出入口处宜设提示盲道; 5、候梯厅应设电梯运行显示装置和抵达音响。无障碍电梯的轿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轿厢门开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 2、在轿厢的侧壁上应设高0.90m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盲文宜设置于按钮旁; 3、轿厢的三面壁上应设高850mm900mm扶手; 4、轿厢内应设电梯运行显示装置和报层音响;无障碍设计扶手1、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2、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3、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4、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无障碍设计公共厕所、无障碍厕所1、卫生间不应该直接设置在餐厅、食品加工或贮存、博物馆藏品室、陈列室、档案室、书库、计算机房、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 要求或防潮要求的用房上层; 2、卫生间外门不宜直接面向公共厅堂、办公、居住等房间; 3、卫生间外门开启时不应直接看到厕所、盥洗、更衣、浴室等内部,可设置前室或遮壁,外门宜保持经常关闭状态; 4、男女厕所位置应适当,便于寻找,布置相邻或靠近,便于上下水管道集中; 5、室内宜有天然采光,且不应向邻里自然对流通风; 6、应避免将厕所便器的水箱装在同办公室、住宅卧室、宿舍、病 房等相邻的墙上,以防噪声干扰; 7、卫生设备配置的数量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公用厕所男女厕位的比例中,应适当加大女厕位比例;8、厕所间隔最小尺寸: 1)、 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2)、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3)、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4)、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5)、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 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 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 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6)、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外沿的净距: 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 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 m; 7)、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计: 1、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2、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3、厕所的入口和通道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4、门应方便开启,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 5、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6、无障碍厕位应设置无障碍标志。无障碍厕位: 1、无障碍厕位应方便乘轮椅者到达和进出,尺寸宜做到 2.00mx1.50m,不应小于1.80mx1.00m; 2、无障碍厕位的门宜向外开启,如向内开启,需在开启后厕位内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800mm;3、厕位内应设坐便器,厕位两侧距地面700mm处应设长度不小于 700mm的水平安全抓杆,另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安全抓杆。无障碍厕所: 1、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2、面积不小于4m2; 3、当采用平开门,门扇宜向外开启,如向内开启,需在开启后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800mm,平开门外侧应设有高900mm的横扶把手,在门扇里侧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锁; 4、内部应设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台、挂衣钩和呼叫按钮; 5、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6、无障碍厕位应设置无障碍标志。无障碍设计客房1、无障碍客房应设在便于到达、进出和疏散的位置; 2、内应有空间能保证轮椅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1)床间距离不应小于1.20m; 2)家具和电器控制开关的位置和高度应方便乘轮椅者靠近和使用,床的使用高度450mm; 3)客房和卫生间设高400mm500mm的求救呼叫按钮; 4)客房应设置为听力障碍服务的闪光提示门铃。 3、无障碍客房卫生间内应保证轮椅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 1.50m,卫生器具应设置安全抓杆。无障碍设计轮椅席位1、位置应设在便于疏散的出入口及残疾人厕所附近; 2、数量可按观众总数的比例决定: 影剧院约 1/400 体育场约 1/800 其它按需酌定 3、席位尺寸:深1.10m,宽0.80m; 4、席位地面应平坦无坡度,周围地面有高差时宜设栏杆或栏板,高0.85m左右。无障碍设计机动停车位1、应将通行方便、行走距离路线最短的停车位设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2、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地面应平整、防滑、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3、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0m的通道,供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道和到达无障碍出入口。4、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居住区道路分类: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道路设置要求: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 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竖向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居住区绿地分类: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道路绿地 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绿地率: 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综合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其它要求: 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应小于70%; 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只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居住区住宅分类: 1 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2 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3 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4 高层住宅为大于27m的住宅建筑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住宅建筑间距分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个方面。凡泛称的住宅间距,系指正面间距。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正面间距 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 侧面间距 1.条形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住宅建筑设计单元式高层住宅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通廊式高层住宅 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高层住宅。住宅建筑设计套型空间层高、室内净高: 1)住宅层高宜为280m; 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3)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铝合金门窗制作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合同管理流程规范
- 深圳市工程供货合同(30篇)
- 2025实习生合同协议书样本
- 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协议v1
- 二零二五的债权转让协议书范例
- 个人租车协议书样本
- 二零二五版监护人协议书的内容
- office格式合同样本
- 云南省购房合同样本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2025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年海南重点项目-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 现代护理管理新理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