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心肺复苏.ppt_第1页
基础医学心肺复苏.ppt_第2页
基础医学心肺复苏.ppt_第3页
基础医学心肺复苏.ppt_第4页
基础医学心肺复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心内科 王旭渤,适 应 症,因突发意外事件(电击、溺水、自缢等),心脏疾病,手术及麻醉意外,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呼吸、心脏骤停者。,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 主要变化,争取有效、不间断的心脏按压 按压/通气比 30:2 避免过度通气 每次人工呼吸为1秒以上 尽早电除颤 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心脏按压中断时 冠脉灌注压降低-心肌损伤加重 可能导致持续室性心律失常和复发性心脏停搏 中断时间越长 需进行CPR时间也越长 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性越小 患者生存率越低 复苏后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也越低,胸部按压地位人工呼吸地位,*,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大脑-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肺组织-大于2小时,尽早开始复苏,取自1997-99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HA p4-2,*,*,尽早呼救并到达患者身旁。 尽早进行徒手CPR。 尽早进行电击除颤。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心肺复苏的分期,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基本生命支持(BLS),A 开放气道(Airway) B 人工呼吸(Breathing) C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D 电除颤(Defibrillation),复苏抢救程序,判断(A) 呼救 CPR(ABCD),复苏抢救程序,1 单人: (1) 确定成人患者无反应,应该“首先求救(打急救电话)”,再行CPR,目的是让急救人员带来AED。 (2)对无反应婴儿或儿童*,应该“首先行CPR”,5个循环CPR(约2分钟)后再求救。 双人:一人打电话,另一人CPR 如患者心脏性猝死,尽快使用AED。如患者可能是缺氧性(窒息性)猝死,如溺水,应该先进行5个循环(约2分钟)CPR。,复苏抢救程序,2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呼吸及循环指征 无呼吸,有心跳:应开放气道,予成人10-12次/分、婴儿和儿童12-20次/分的人工呼吸,每次通气1秒。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 呼吸、心跳均无:应开放气道,先予2次人工呼吸后,再开始30次胸外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周而复始的CPR。 在EMS专业人员携AED抵达前,急救人员应不间断地CPR。,复苏抢救程序,3 轮换心脏按压 一位以上急救人员现场CPR时,每隔2分钟应相互轮换按压。每2分钟或每5个CPR循环后,轮换“按压者”应在5秒钟以内完成,以免疲劳所致按压频率和深度不够(IIb类),复苏抢救程序,4 高级气道支持 一旦建立了高级气道* ,急救人员不用再中断按压行人工通气。取而代之,以连续100次/分钟频率进行按压,每分钟通气8-10次。,复 苏 程 序,复苏抢救程序,判断(A) 呼救 CPR(ABCD),心脏呼吸骤停的快速判断,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摸不到; 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判断意识、心跳、呼吸应在10秒内完成,判 断 意 识,轻摇病人肩部,高声问: “喂,你怎么啦?” 如认识,可直呼其名 意识丧失主要表现为唤之不应,压眶无反应,对光、角膜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尿便失禁,判 断 心 跳(A),一手置于病人额部使头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另一手食指及中指并拢,置于颈前甲状软骨外侧,滑向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注意!,对非医务人员不再要求判断脉搏,无反应病人,只要没有正常呼吸运动等即可开始复苏 专业人员应在10秒内做出判断 若不能确定,则即刻开始复苏,判 断 呼 吸(A),维持气道开放位置,抢救者将自己的耳贴近病人口鼻,面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注意!,心脏骤停早期,可出现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但不能与有效的呼吸动作相混淆 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复苏抢救程序,判断(A) 呼救 CPR(ABCD),抢救的体位要求,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身体平直,无扭曲。 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抢救的体位要求,复苏体位 适用于心跳呼吸停止病人。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使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抢救的体位要求,昏迷体位 适用于心跳呼吸存在,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复苏抢救程序,判断(A) 呼救 CPR(ABCD),A 开放气道(Airway),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把咽喉部阻塞,加上可能存在的分泌物等,产生气道阻塞。故此时应取下假牙,以防脱落阻塞气道;同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A 开放气道(Airway),(1)头后仰下颏上提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 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舌离开咽喉部,气道开放。 此手法可导致颈部后仰,在无颈部创伤使用。,A 开放气道(Airway),(2)头后仰颈部上提法 (3)双手抬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使下颌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也有一定技术难度。 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B 人工呼吸(Breathing),常用人工呼吸方式 (1) 口对口呼吸 (2) 口对鼻呼吸 (3) 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4) 球囊面罩通气 急救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必须使患者的肺膨胀充分。,口对口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进行; 抢救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鼻孔; 抢救开始时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查气道开放的效果。,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不少于1秒 见到胸廓起伏运动(500600ml)( 10ml/kg ,700-1000ml) 对有自主循环,无呼吸的病人(有明显脉搏的病人) 10-12次/分 ,每次通气1秒 每次通气可见胸廓运动 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可看到胸廓起伏,B 人工呼吸(Breathing),潮气量,潮气量,潮气量,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疗效相同,C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胸外按压是在胸骨下段提供一系列压力,这种压力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可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供血、供氧。 研究表明,胸外按压时,血流产生的机制基于胸泵机制和心泵机制(直接对心脏的按压)。 短时间的CPR,血流更多地是由直接按压心脏产生。心脏停跳时间较长或胸外按压时间较长时,心脏顺应性减低,胸泵机制则占优势。,C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胸外按压技术: a用手指按压在患者近侧的胸廓下缘; b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 c一手置于胸骨中下部正中处,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平行置于其上,手指交叉(互握)抬起;,C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胸外按压技术: d抢救者双肩绷直,置于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半身体重及双上肢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e按压应平稳、连续、有节奏的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应有明显的停顿,按压时手掌位置不能移动 f按压深度 4-5cm * g按压频率 100次/min,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研究表明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按压后完全放松,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 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可触及颈或股动脉搏动 每2分钟(5个循环)按压者更换,以免疲劳所致按压频率和深度不够,每次换人在5秒中之内 尽可能不挪动病人,仅胸外按压的CPR,由于害怕传染疾病,有人行CPR时,不愿对患者行口对口呼吸,因此2005指南规定,如给成人患者复苏时不愿或不能行口对口呼吸,则应开始即行胸外按压,而不能什么都不做。 研究表明,仅单独行胸外按压,而未做口对口呼吸,也比不采取任何CPR效果要好。另有研究表明,成人CPR最初612分钟,并非一定需要正压通气。,按压:呼吸比例,婴儿、儿童双人复苏 按压:通气=15:2 其他无人工气道的复苏 按压:通气=30:2 建立人工气道的复苏 按压 100次/分 通气 810次/分,初级心肺复苏通气与循环,心脏按压与呼吸比值为30:2 减少过度通气*的可能 减少因通气而导致的按压中断 一旦气道得到保护,不再进行此种循环,连续 以100次/分频率心外按压,通气时不中断按压 减少因判断循环是否恢复等而引起按压中断 每进行5个循环周期(5个30:2,约持续2分钟)进行评估,D 电除颤(Defibrillation),大多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心室颤动,对这些患者除颤时间的早晚是决定能否存活的关键 室颤后每延迟电除颤1分钟,其死亡率会增加7%- 10%,故应尽早行电除颤(3-5分钟内*) 电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及CPR,直至进行5个周期302(约2分钟)的CPR后再进行循环评估 室颤终止后几分钟内往往为非灌注节律(无脉电活 动、停搏) 除颤后最初几分钟心脏不能有效泵血,不能有效灌注 除颤后立即进行几分钟CPR直至适当的灌注出现 减少心脏按压中断时间,D 电除颤(Defibrillation),能量 单向波 360J360J 双向波 150200J(方波) 120J(线性波形) 步骤 电除颤1次 CPR(5个302 ) 检查脉搏,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收缩压可达8kPa(60mmHg)以上 3、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5、神志恢复,有眼球活动或某些反射恢复 6、出现自主呼吸,心肺复苏终止指征,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 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分钟以上,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心肺复苏合并症,(1) 人工呼吸的合并症 急救人工呼吸时,常用的球囊-面罩,可每次提供通气容量约1600ml,这远远超过CPR所要的潮气量(10ml/kg,700-1000ml),过度通气会引起胃膨胀,其次是反流与误吸。 通过维持通畅的气道,限制通气容量,调节通气容量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胃扩张发生率。,心肺复苏合并症,(2) 胸外按压的合并症 正确的CPR技术可减少合并症,但即使胸外按压动作得当,也可造成肋骨骨折,肋骨从胸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伤和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