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2-,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1.等差数列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等于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数学语言表示为 (nN*),d为常数. (2)等差中项:数列a,A,b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A叫做a,b的 .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可推广为an= .,第2项,差,同一个常数,公差,an+1-an=d,等差中项,a1+(n-1)d,am+(n-m)d,-3-,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的性质 (1)若m+n=p+q,则 (m,n,p,qN*);m+n=2p,则am+an=2ap(m,n,pN*). (2)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3)若an,bn是等差数列,p,qR,则pan+qbn也是等差数列. (4)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数列 也是 数列. (5)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am+an=ap+aq,md,等差,-4-,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1)an=a1+(n-1)d可化为an=dn+a1-d的形式.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当d0时,数列an为递增数列;当d0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 (2) 当d0时,它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An2+Bn(A,B为常数).,-5-,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 在等差数列an中,a10,d0,则Sn存在最 值.,大,小,2,-6-,知识梳理,双基自测,3,4,1,5,1.下列结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 )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pn+q(其中p,q为常数),则数列an一定是等差数列. ( ) (3)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n的一次函数. ( ) (4)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nN*,都有2an+1=an+an+2. ( ) (5)等差数列an的单调性是由公差d决定的. ( ) (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 ),答案,-7-,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2.(2018内蒙古赤峰期末)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共织九十尺,问织几日?”.已知“日减功迟”的具体含义是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则此问题的答案是( ) A.25日 B.40日 C.35日 D.30日,答案,解析,-8-,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0+a11+a12=6,则S21=( ) A.42 B.21 C.23 D.44,答案,解析,-9-,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4.(2017全国,理4)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4+a5=24,S6=48,则an的公差为( ) A.1 B.2 C.4 D.8,答案,解析,-10-,知识梳理,双基自测,2,3,4,1,5,5.(2018上海,10)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3=0,a6+a7=14,则S7= .,答案,解析,-1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例1(1)在等差数列an中,a4=2,且a1+a2+a10=65,则公差d的值是( ) A.4 B.3 C.1 D.2 (2)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m-1=-2,Sm=0,Sm+1=3,则m等于( ) A.3 B.4 C.5 D.6 思考求等差数列基本量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答案,-1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解析: (1)在等差数列an中,a4=2,且a1+a2+a10=65, 公差d的值是3.故选B. (2)(方法一)由已知得,am=Sm-Sm-1=2,am+1=Sm+1-Sm=3, 数列an为等差数列, d=am+1-am=1, m0,a1=-2, 又am=a1+(m-1)d=2,解得m=5.,-1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方法二)由Sm-1=-2,Sm=0,Sm+1=3,得am=Sm-Sm-1=2,am+1=Sm+1-Sm=3, 则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am+1-am=3-2=1.,-14-,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1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解题心得1.等差数列运算问题的一般求法是设出首项a1和公差d,然后由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转化为方程(组)求解.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已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出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思想. 3.减少运算量的设元的技巧,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这三个数为a-d,a,a+d;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这四个数为a-3d,a-d,a+d,a+3d.,-16-,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对点训练1(1)已知等差数列an前9项的和为27,a10=8,则a100=( ) A.100 B.99 C.98 D.97 (2)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12=-8,S9=-9,则S16= .,答案,-17-,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1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1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例2数列an满足a1=1,a2=2,an+2=2an+1-an+2. (1)设bn=an+1-an,证明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思考判定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0-,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1)证明 由an+2=2an+1-an+2得 an+2-an+1=an+1-an+2,即bn+1=bn+2. 又b1=a2-a1=1, 所以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解 由(1)得bn=1+2(n-1)=2n-1, 即an+1-an=2n-1. 所以an+1-a1=n2,即an+1=n2+a1. 又a1=1,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n2-2n+2.,-2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解题心得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证明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证明,即证明an+1-an=d(nN*); 利用等差中项证明,即证明an+2+an=2an+1(nN*). (2)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时,也可用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直接判断: 通项法: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n的一次函数,即an=An+B,则an是等差数列. 前n项和法: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可以化为Sn=An2+Bn的形式(A,B是常数),则an是等差数列. (3)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只需说明某连续三项(如前三项)不是等差数列即可.,-2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对点训练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n-1.数列bn满足b1=2,bn+1-2bn=8a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24-,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向一 等差数列项的性质的应用 例3(1)在等差数列an中,a3,a7是函数f(x)=x2-4x+3的两个零点,则an的前9项和等于( ) A.-18 B.9C.18D.36 (2)已知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若a1+ 2 2 =-3,S5=10,则a9的值是 .,答案,解析,-2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向二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的应用 例4在等差数列an中,前m项的和为30,前2m项的和为100,则前3m项的和为 . 思考本例题应用什么性质求解比较简便?,答案,解析,-26-,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解题心得1.利用等差数列项的性质解决基本量的运算体现了整体求值思想,应用时常将an+am=2ap(m+n=2p,m,n,pN*)与am+an=ap+aq(m+n=p+q,m,n,p,qN*)相结合,可减少运算量. 2.在等差数列an中,依据题意应用其前n项和的性质解题能比较简便地求出结果,常用的性质有:在等差数列an中,数列,-27-,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对点训练3(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17项和S17=51,则a5-a7+a9-a11+a13等于( ) A.3 B.6 C.17 D.51 (2)已知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 (3)在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为Sn,S3=9,S6=36,则a7+a8+a9= .,答案,-2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2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3)an为等差数列, S3,S6-S3,S9-S6成等差数列. 2(S6-S3)=S3+(S9-S6). a7+a8+a9=S9-S6=2(S6-S3)-S3=2(36-9)-9=45.,-30-,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例5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0,前n项和为Sn,且S10=S15,求当n取何值时,Sn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思考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有哪些方法?,-3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3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nN*,当n=12或n=13时,Sn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12=S13=130.,又由S10=S15得a11+a12+a13+a14+a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塑压辅助工等岗位10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7章 圆27.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切线第2课时 切线长定理与三角形的内切圆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 中考专题之勾画隐圆,破解最值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 2024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开选聘所属公司财务总监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题03 情境补写考点(教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满分宝典 学案
-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6 图形与坐标 2图形的交换与坐标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 55018《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于海生版本教学大纲
-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 水资源利用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名著导读 西游记
- 静脉给药错误演练脚本
- IE动作MOD法培训资料
- 一汽解放维修手册说明书
- 禽流感人流感人间禽流感培训课件
- MT 191-1989煤矿井下用橡胶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 JJF 1319-201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校准规范
- GB/T 4857.4-2008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4部分: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试验方法
- GB/T 25174-2010饲料添加剂4,7-二羟基异黄酮
- GB/T 17421.2-2000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