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英洪友,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传变,原文: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汤证,提要:葛根汤证证治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脉浮而紧; 兼1)项背强几几;2)下利(但排泄物 臭秽不甚,肛门无灼热感) 病机:风寒束表,经输不利,内迫阳明, 大肠传导失职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经,升清止利 方药:葛根汤 桂枝汤,减轻桂枝、芍药剂量,加麻黄、葛根 葛根:1)解表;2)升津舒筋;3)升阳止泻,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传变,原文: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葛根加半夏汤证,提要:葛根加半夏汤证证治 主症:呕吐(或兼下利、项背强几几), 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口 不渴、不苦。 病机:风寒束表,内迫阳明,胃气上逆 治法: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方药: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汤加半夏 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传变,原文: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葛根芩连汤证,提要:葛根芩连汤证证治 主症:下利(臭秽,肛门灼热),汗出而喘,伴见小便短黄,口渴;或兼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 病机:表邪未解,热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 治法:清热止利,兼解表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升葛根(剂量较大):甘平,生津、升发。 降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沉降。,3134条:反映外邪由表入里的变化。 “项背强几几”表证为主,里证不明显 “下利、呕吐” 表邪未解,部分传入阳明 热性下利、喘而汗出里热明显,表证轻微,总结:,第二节 麻黄汤证,原文: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麻黄汤证,提要:麻黄汤证证治 主症:发热,恶风,无汗;喘;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八证),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强营郁,肺气失宣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汤 君:麻黄 臣:桂枝 佐:杏仁 使:炙甘草 调护法:温覆取微汗,不需啜热粥,以防发汗太过。,思考:,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比较。(从主症、病机、治法、药物组成四个方面),第二节 麻黄汤证,原文: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提要:麻黄汤的灵活运用,1)太阳阳明合病,太阳见症典型,“喘而胸满”先表后里,用麻黄汤(36条)。 2)太阳病日久,表实证仍典型,“脉但浮”仍用麻黄汤(37条)。 另: 太阳病日久,邪去正虚,“脉浮细而嗜卧” 病将愈; 太阳病日久,转入少阳,“胸满胁痛” 小柴胡汤。,第三节 麻黄汤证的兼证,一、大青龙汤证,原文: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提要:大青龙汤应用之一外寒内热证(38),主症: 表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 里烦躁 病机:风寒袭表,内有郁热 治则:表里同治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方解,即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 麻黄:六两,大剂量(为麻黄用量最大者) 石膏:约56克,清郁热 麻黄配石膏:相反相成,相互制约,寒温并用、表里双解。 甘草加量,配生姜、大枣:内资汗源 杏仁减量:咳喘症不明显,提要:大青龙汤的应用注意事项,禁忌症: 脉微弱,汗出恶风虚证 副作用: 1)伤阳:厥逆,汗多,恶风; 2)伤阴:筋惕肉瞤,烦躁,不得眠。,提要:大青龙汤应用之二风寒挟湿证(溢饮39),见症: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身体沉重,时 轻时重),脉浮缓 病机:寒湿郁表,可兼里热 治法:发散水气 注意点:无少阴证(里虚证),二、小青龙汤证,原文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洗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提要: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证,主症: 外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脉浮紧 里饮咳嗽,喘息(痰稀白)舌苔白腻润,脉弦滑 或然症: 饮停于胃:干呕 饮停于肠:下利 水饮影响气化,津不上承:口渴,小便不利 水饮影响气机: 上焦噎; 中焦干呕; 下焦腹满,小便不利,提要: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证,病机:外有表寒,内有水饮 治则:表里同治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小青龙汤 1)治痰饮: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多用辛温之品;散收同用 2)治外感: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 辛温解表,亦助化饮 治咳的三个原则: 辛以散之,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小青龙汤加减变化及服后的反应:,1)口渴明显,不用半夏,性辛温,易伤阴。 2)麻黄使用应谨慎。下利、噎、少腹满,属气机不利者,应慎用麻黄;虚喘不宜用麻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教案
- 2024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校园招聘1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语文22 诗二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2框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主题二 收纳衣物会摆放 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甘肃教育出版社
- 2024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教学设计4 牛津深圳版
- 施工单位进场流程
- 《演讲要素》课件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评析
- 度假酒店的规划与开发
-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专题06 函数与导数常见经典压轴小题归类(26大核心考点)(讲义)(解析版)
- 高速公路改到封闭施工方案
- 胸椎骨折的护理课件
- 机械CAD、CAM-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省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通知书
- 第9课《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DB11∕T 864-2020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