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规考试题库(三级)单选题:1.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按照()的原则. BA.预防为主、修养并重B.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 C.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 D.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2.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依据。AA.质量验收 B.供电验收 C.质量保证D.供电保证3.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坚持()的方针.AA.预防为主、修养并重 B.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 C.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D.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适用于()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B A. 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 B.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每小时200-250km C.既有线工频、单相、27.5kV交流 D.既有线工频、单相、27.5kV交流及提速每小时200-250km5.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为(),特制订规程。BA.确保人身、行车安全B.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 C.为保证接触网网可靠地向电力机车供电D.保证接触网动行安全可靠6.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C A.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B. 科学管理,改革修制 C.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 D.优化管理,改革个制7.接触线运行速度120km/h160km/h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不得超过( )个;BA.2B.3C.4D.58.拉杆(压管)或水平腕臂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 )。C A20mm B. 50mm C.100mm D.150mm9.160km/h以上区段的正线线岔在两工作支接触导线间距( )处宜设一组交叉吊弦,使两支接触导线等高。C A. 400550mmB. 400600mmC. 550600mmD. 550800mm10.在120km/h160km/h区段,接触线坡度(工作支)坡度变化率,安全值为( )。D A1 B.2 C. 3 D. 411.补偿滑轮组应完整无损、转动灵活,没有卡滞现象;定滑轮槽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槽偏转不得大于45,同一滑轮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 )。B A. 300mm B.500mm C.800mm D.1000mm。12.绝缘部件不得有裂纹和破损,瓷绝缘子的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连接件不松动。CA. 300平方厘米B. 100平方厘米C. 300平方毫米D. 100平方毫米13.棒式及有机合成材料绝缘子裙边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毫米。A A.50B.75C.100D.30014.瓷及钢化玻璃绝缘子裙边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毫米.BA.50B.75C.100D.30015.接触网带电部分距固定接地物不小于()毫米。CA.160B.200C.240D.30016.受电弓摆动到极限位置和接触线抬起到最高位置距接地体正常情况下不小于()毫米。AA.160B.200C.240D.30017.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不小于()毫米。BA.240B.300C.350D.50018.在桥下及桥、涵、隧道、明洞等出口处的接触网承力索和()上采取绝缘防护措施。B A.接触网B.供电线C.回流线D.跨越线19.支柱的侧面限界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但最小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限值。CA.+100mmB.-60mmC.+100mm、-60mmD.+/-100mm20.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偏角不大于();AA.3B.6 C.12 D.3021.钢筋混凝土支柱横腹板破损应及时修补,翼缘破损和露筋()应及时修补使用; AA.不超过两根长度不大于400mm B.露筋达两根以上但不超过4根且长度不超过400mm C.露筋超过4根或者露筋长度超过400mm D.以上都不对22.附加导线包括()等。D A.接触线、供电线、加强线、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等 B.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加强线、保护线、架空地线等 C.承力索、供电线、加强线、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等 D.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等23.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遵循()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DA.预防为主、修养并重B.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 C.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4.填方地段的支柱外缘距路基边坡的距离小于()mm时应培土,其坡度应与原路基相同。C A.100B.300C.500D.100025.定位环应沿线路方向垂直安装,定位管上定位环的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不小于()。CA.20mm B.30mmC.40mmD.50mm26.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A A.0-10mmB.10-50mm C.20-50mmD.0-50mm 27.接触线运行速度120km/h160km/h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以上时,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不得超过()个;CA.2B.3C.4D.528.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CA.0.5B.1C.2D.329.吊弦偏移安全运行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DA.1/10 B.1/7 C.1/5 D.1/330.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 ()。AA.2mmB.5mm C.7mm D.10mm31.吊弦高差安全运行值:120km/hv160km/h时,相邻吊弦高差()。BA.10mmB.20mmC.50mmD.100mm32.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DA.+/-50mmB.+/-100mmC.+/-200mmD.50mm,200mm33.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BA.50mmB.100mmC.200mmD.500mm34.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DA. 50mm B.100mmC.150mmD.250mm35. 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以上者负弛度不超过()。CA.50mmB.100mmC.200mmD.500mm36.电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安全值为()。CA.设计值+30mmB.设计值+/-30mmC.设计值+50mmD.设计值+/-50mm37.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AA.0-10mmB.10-50mmC.20-50mmD.0-50mm38.机械分段锚段关节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极限温度下应不少于()。CA.20mmB.30mmC.50mmD.100mm39.机械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安全值为()。CA.50mmB.100mmC.50250mmD.0-250mm40.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BA.50mmB.100mmC.200mmD.300mm41.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以上。CA.50mmB.100mmC.300mmD.500mm42.中心锚结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比两侧吊弦点高出()。AA.0-20mmB.0-50mmC.0-100mmD.20-100mm43.正线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安全值为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CA.0mmB.030mm C.1030mm D.50mm 44.隔离开关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BA.250mm B.330mm C.450mm D.500mm 45.在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对单开道岔的交叉线岔,道岔定位支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的范围内。CA.500mmB.600mmC.700mmD.800mm46.在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单开道岔交叉点位置安全值为: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DA.630-760mm B.630-800mm C.630-960mmD.630-1085mm47.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对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BA.5000 mmB.6000 mmC.6500 mm D.7000 mm48.交叉跨越线索间等位线应与被连接线索材质相同,截面积不少于()。AA.10平方毫米 B.25平方毫米 C.79平方毫米 D.110平方毫米 49.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其安全值为: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DA.0-30mmB.0-50mmC.30-80mm D.50100mm50.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AA.550800mmB.630800mm C.6301250mm D.5501250mm51.极限温度条件下,交叉跨越线索间距不足()的处所应加装等位线。CA.50mmB.100mmC.200mmD.300mm52.电联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AA.0-10mm B.0-30mmC.10-30mm D.10-50mm53.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自由转动,不得卡滞,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DA.3mm B.10mm C.30mmD.50mm54.腕臂的安装位置允许误差()。BA. 50mm B.100mm C.150mmD.200mm55.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补偿滑轮,应按产品规定的期限加注润滑油,没有规定者至少()年一次。BA.1B.3C.5D.1056.电分段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的技术状态中,中心柱处两悬挂的承力索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安全值为( )。A A.设计值+50mm B.设计值+100mm C.设计值+150mmD.设计值+200mm57. 电分段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的技术状态中,中心柱处两悬挂的接触线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安全值为( )。B A.10mm B.20mm C.50mmD.100mm58.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规定,( )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120mm,左右摆动量为250mm.B A. 120km/h及以下 B. 120km/h160hkm/h C. 200km/h D. 200km/h250hkm/h59.当用钢线卡子连接钢绞线时,不得小于( )卡子,其间距为100150mm,每边最外方钢线卡子距绞线端头100mm,并用绑线扎紧。D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60.开关、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零散的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C A.10B.20 C.30 D.50判断题:1.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订规程。()2.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3.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坚持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方针.()4.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按照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原则.()5.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6.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7.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安全依据。()8.适用于工频、三相、25kV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9.在运输装卸和安装绝缘子时应避免发生冲撞,不得锤击与瓷体连接的铁帽和金属件,铁帽和金具有锈蚀时,可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和热处理。()10.开关、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零散的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11.站内和行人较多的接触网每根支柱上,在距轨面2.5m高的处所,以及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均要有涂以白底用黑色书写高压危险字样和用红色画出闪电符号的警告标志。()12.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处接触线的上方。()13.为保证电气化区段的可靠供电,禁止由供电线、正馈线和区间接触网上引接非牵引负荷。( )14.接触线带电部分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不小于350毫米.()15.吸上线与扼流变压器连接时,连接钣属工务段,连接钣上的螺栓和吸上线属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16.支柱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0mm。()17.混凝土支柱破损不露筋者,可以用水泥砂浆修补后使用。()18.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不超过50mm,无永久性变形。( )19.附加导线系指牵引网中接触线以外的架空导线。()20.接触网支柱金属基础外露400mm以上者应培土,每边培土宽度为500mm,培土边坡与水平面成60。()21.腕臂偏移标准值规定:无偏移温度时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腕臂顶部的偏移要和该处的承力索伸缩量相对应。( )22.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形连接钣应平行于横向承力索。()2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可以有接头、断股和补强。()24.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25.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吊弦间距标准值为12m。()26.在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为: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80mm。()27.中心锚结按其作用分为防断和防窜两种。()28.道岔定位器支座不得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否则应使定位器加长,并采用特殊弯形定位器,并保证定位器的端部不侵入其它线的受电弓限界。()29.每小时160km及以下区段,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400mm。()30.道岔开口方向上道岔定位后的第一个悬挂点设在线间距大于等于1220mm处,并应保证两线接触悬挂的任一接触线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220mm。()31.线岔的编号应以其所在的道岔编号命名。()32.软定位器的定位拉线调整端在腕臂侧,固定端在定位器侧。()33.腕臂底座、拉杆底座、压管底座应与支柱密贴。底座角钢(槽钢)应水平安装,两端高差不得大于10mm。()34.分相处地面传感器的纵向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m。()35.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小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36.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37.拉杆必须处于受压状态。()38.补偿绳不得有松股、断股和接头,不得与其它部件、线索相摩擦。()39.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得向线路侧和受力方向倾斜。()40.电联结线均要用多股软线做成,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供电线的额定载流量,且不得有接头。()41.在每小时160km及以下运行区段,最短吊弦长度不得小于200mm。()42.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43.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300mm。()44.曲线内侧的支柱、装设开关的支柱、双边悬挂的支柱、硬横跨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1%。()45.新安装的隔离开关在投入运行前应做交流耐压试验,运行中每年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一次绝缘电阻,与前一次测量结果相比不应有显著降低。()46.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与建筑物间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mm。()47.当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0.6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含连带责任保证人借款合同
- 企业外包服务合同样本
- 糖尿病教学教案
- 辐射台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供热公司清运合同样本
- 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施工方案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介绍
- 中日双语外贸合同样本
- 中山办公家具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招聘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嘉兴市众业供电服务限公司招聘3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件】第12课+理想与典范-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建筑行业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Unit10 How to stay saf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五年下册
- 家禽委托屠宰合同协议书
- 小学生诗词大赛练习资料
- 铝板幕墙监理细则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